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例6篇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1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小学教育

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资源,教育对象接触得越早,所受的影响就越深刻,小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通过科学设计和规划,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知识结构调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优秀文化,但相应地也存在一些糟粕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改良。在此基础上,知识学习、情感培养、道德塑造等都要循序渐进。一方面,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素材选择到融合方式,侧重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引入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让民族地区了解本民族的习俗特征和历史发展等,进一步扩展到现代生活领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尊师爱友、孝敬父母、诚实礼貌等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技能,如学习写毛笔字,学习诵读古诗词,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识别能力。

二、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进入新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不断加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课堂教学、校内活动、校外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着手,从而有效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人文学科教学中

由于存在多方面的限制,小学教学工作主要在教室内展开,课堂教学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一方面,会消耗掉小学生大量的学习精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智育和德育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过度地关注知识传播和技能掌握,客观上强调“灌输式”教育,忽视了人文理念的传承和优良品德的培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目标,开展各科教学工作,既可以规避德育和智育不协调的问题,也可以减少“填鸭式”教学方法带来的疲劳,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基于课堂教学方式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侧重于人文学科的应用,如思想品德、社会、历史、语文等学科,它们在知识主线、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等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便于各方面要素的融合,例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怀等。

(二)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校内活动

当前,教师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解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不足,知识体系也不丰富,很难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直观的理解,尤其对民族大义、高尚道德等抽象性概念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学活动与生活脱节,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性”。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是写在书本上,而是“活”在生活之中,具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开展形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尽量让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到活动当中。例如,歌曲联欢会活动,绘画、书法、茶道、武术等艺术活动等。

(三)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开展校外活动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同时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走出校园,将校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功能。例如,组织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将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在家贯穿“孝悌”教育,让小学生懂得谦让、包容,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当前小学教育机制相配合。选取教育内容时,需要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展开教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海霞 赵雪芹 单位: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

参考文献:

[1]丁琳琳,刘振宇.当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6):28-31.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2

在笔者看来,出版社不仅是单纯的文化机构,以编辑出版发行各类图书、教科书、期刊为天职,更是出版人干预社会、表达诉求、树立社会形象的利器。1912年元旦在上海成立的中华书局,实际上就是出版人陆费逵、戴克敦、陈寅、沈颐和沈继芳等发现商机之后,谋求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

辛亥革命爆发后,思想保守,具有保皇情结的商务印书馆掌舵人张元济断定“革命必不能成功,教科书不必改”。可是善于审时度势的陆费逵却集资2.5万元,与戴克敦、陈寅等人日夜兼程编辑拥护共和的教科书。民国成立后,把握时代脉搏的教科书一经中华书局出版,便迅速占领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将商务印书馆甩在身后。因此,香港学者蔡思行指出:“中华书局的成立,正切合1912年中华民国共和政体的建立,需要适合共和政体新型教科书的历史大势”[1]。斯言极是,如果没有陆费逵等人对政局变化的准确预判,就不会有中华书局的华丽登场。

除了对时局的准确把握之外,中华书局的掌舵人还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杂志出版,打造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的轻骑兵和先锋队。陆费逵观察到“一国学术之盛衰,国民程度之高下,论者恒于其国杂志发达与否觇之”。而杂志在知识的生产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担负着与教科书并不完全相同的使命,特别是对不在校园中读书的社会大众而言更是如此。在他看来,“杂志多,则学术进步,国民程度亦高。而学术愈进步,国民程度愈高,则杂志之出版亦愈进也。”[2]因此,中华书局成立不久,即于1912年创办了《中华教育界》。 1914年,又相继创办了《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等杂志。因为出版的这些杂志“销路尚佳,评论颇好”,所以在当年的12月,陆费逵于中华书局第五次股东会上报告未来的营业方针时,明确指出“除教科书外,希望较大者为字书及杂志”。可以看出,此时的陆费逵已把教科书、字书和杂志作为中华书局重点出版物。次年,中华书局又创办《大中华》杂志,邀请梁启超出任主笔,以3年为限。加之同年创办的《中华妇女界》《中华学生界》,中华书局推出了“杂志”。对于中华书局面向各界读者进行杂志编辑、发行业务的布局,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实业、儿童、学生、妇女等近代社会各个重要议题的作为,香港公开大学教授赵雨乐认为实乃“从最广泛的读者阶层,推拓至适切于中国的改革方案”[3],有利于启蒙社会大众。

中华书局所创造的这种同时出版书籍与期刊的“书刊文化”,究竟在哪方面有别于报社兼办杂志及杂志社独自出刊的“报刊文化”呢?主编周佳荣指出,近代中国出版文化的发展与书店同时编印杂志是息息相关的,书店期刊对出版社的其他出版物起了宣传、推广和促销的作用,同时也聚集了一批作者向书店投寄和撰写文稿,其中不少文稿得以累计成书,编印单行本,成为另一种出版物。更为重要的是,书店借着创办杂志的关系,与众多作者以至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保持经常而密切的关系,编辑们在物色著书人选时,更是如鱼得水、知所取舍,[4]这既有力地推动了图书出版,又有益于图书与期刊的互动,形成某种优势,从而更好地生产知识、传播文化。

在近代中国,书籍、杂志兼具了“商品”和“文化” 双重性格,对引进新知识和新思想,以至影响整个时代的文化与教育,扮演主导者角色。[5]中华书局在形式上与性质上,虽然是一个私营出版社,但对于国家的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也有所兼顾。这同样与陆费逵等中华书局的创办人及其同仁的努力分不开。正如舒新城所言:“因为要谋公司的生存,不能不注意于营业,同时觉得过于蚀本的东西,又非营业所宜。在这‘左右为难’的境况中,我们只求于营业中,发展教育及文化,于发展教育文化之中,维持营业。”[6]对于他们做好文化精神产品供社会大众阅读消费,借以发展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努力和贡献,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显然,中华书局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与出版人、编辑、作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在不同的环节上参与着知识的生产与文化的传播,然而在以往撰写机构历史的时候,学者们颇为倚重机构本身所保存的档案资料、年报、内部和对外的通信、数据统计等等“客观”的文字资料,而以机构中的“人”作为撰写机构历史的主体对象,在已有的书写中并不多见。针对这种情况,蔡思行提出自己的看法,倚靠机构档案资料来勾画机构发展的历史,固然能客观并正确解答“何事”的问题,却没有解答“何人”的问题,机构历史的可读性将会有所减低。[7]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蔡思行以中华书局的掌舵人陆费逵为主线,利用陆费逵的笔墨、和中华书局共事的编辑、作者及员工的回忆文字,再加上民国时期出版的报纸和杂志作为旁证,撰写中华书局从创办至兴盛、从“民六危机”到二三十年代再到抗战前后的发展历史。这样的叙事模式和观察视角,强调“人”在历史变迁中的主体地位,使中华书局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危与机、对员工之情、对国家之义跃然纸上,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彭淑敏和曾汉棠的两篇文章,分别围绕陆费逵所著《教育文存》和《修身讲义》,探讨其教育思想、国民教育思想、修道养德思想等议题,有助于深化对陆费逵和中华书局历史的认识。

在近代中国文化企业中,家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也很突出。丁洁就围绕常州人与中华书局这一主题展开了叙述,并通过展现中华书局出版人、辞典部部长、《辞海》主编沈颐,中华书局常务董事吴镜渊和印刷所副所长唐鸵三位常州籍人士在中华书局创办、危机和发展中的努力和贡献,揭示中华书局的早期发展与常州人的关系。

在中华书局的百年历史中,香港分局所经历的峥嵘岁月同样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梁伟基通过发掘《陈君葆日记全集》中有关港局的记载,勾勒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港局的基本情况,包括港局的主要负责人及其关系,文化界、政界与港局的往来情况、港局的出版事务等,将不少重要的人物和片段呈现出来,为未来港局研究奠定基础。

在中华书局,不论是在上海,还是在香港;也不论是整个出版机构的发展脉络,还是图书、教科书、杂志的出版取向、价值观念,往往都受到其掌舵人的深刻影响。因而对相关人物做出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透彻地了解中华书局的诸多方面。[8]对此,笔者深表赞同,并且坚信如果能够对出版人、编辑、作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的互动多予关注和集中探讨的话,该书乃至新闻出版研究成果都将跃上一个新层面。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勃兴与新媒体的出现,使出版物成为了思想家、文人、政客、作家、知识分子,以及社会、文化界、读者之间的重要桥梁。[9]出版人借由编辑、出版、发行等一系列活动,与作者、读者进行互动,并满足着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和期待。大量的思想主张、生活哲学、文化观念等凭借不同的文化载体传播开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政治观念与思维方式、知识系谱、社会文化的样貌。知识本身不断地被文化生产者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并传播开去,成为公共知识和社会文化。

教科书被视为近代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体和主要途径,对在校学生的影响特别大。然而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因为编者受到时代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建构的知识又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知识场域,编著者去取资料的观点,也反映一个时代风貌,因此研究教科书表述的内容,不独注意其思想启蒙的作用,也要注意教科书内文本记载的时代面貌。“其中针对妇女儿童的教科书,更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甚为关注的课题。”[10]香港树仁大学教授区志坚从《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入手,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在字里行间发现教科书的编者意欲塑造女“国民”形象的努力。他还通过对女性身份的解读,探讨传统、观念和知识的变迁等深层次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区志坚将教科书中的课文与传统的女子教材进行对比,以解答新的文化生产对时代话语的回应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传统观念的现代化表达等问题。对比的结果是,《国文》内谈及的“男勤于外,女亦勤于内”的女子形象,蕴涵着对传统女子读物内“男主外,女主内”观点的重新解读,认为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是由于两性“生理关系”与性格所致,“是把男子和女子分为不同的工作岗位和责任”[11],不仅要求新时代的女性应该具有中外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商业知识、公共卫生及政治体制的知识系谱,还要承担起料理家务和奉献国家的双重工作,成为“融合国粹欧化”的“国民”和为家为国的“共和国国民”。他指出,《国文》建构的女子形象,既有传统道德观念在民初得以保存的一面,又兼具帝国瓦解的新形势下,对于重建女性社会形象的急迫需求,既复杂,又含混,认为传统与启蒙不是违背,而是相辅相成。区志坚还大胆地提醒读者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作一番亲身体验:若身处晚清至民国“转型时代”的中国,国家朝向现代性的发展,这种时回传统,时向“进步”的情况,可能才是一个真实知识界的面貌。[12]

香港浸会大学学者侯励英对《中华妇女界》杂志的研究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华妇女界》是一份以女子为主要读者的生活消闲式刊物,内容涉及教育、婚姻、就业、家事等内容,其中不乏有关生活品位、文学消遣、奇闻趣事等迎合女性读者口味的文章。但是编者的主观意图却隐含在里面,即“透过文章的刊载和渲染,以及女性读者的响应,双方产生互动的关系,共同就女子政治、教育、就业、国事、权利等论题抒发意见,逐步凝聚了女性的力量。”[13]作者发现,《中华妇女界》致力于培育女子心智,所关注的是女子“为女”“为妻”和“为母”的角色,最终目的是让女子一来可以“修身”,二来能够“齐家”,独立自存,既不是家庭的负累,也不是社会的包袱。该杂志呼吁打破传统男女不公的现象,但也质疑女子平权的能力,认为必须考虑“男女固有特性及分业之原理”,而男女不需“强同”于一。它关注女子必须面对的问题,推动女子面向社会,但也宣扬女子须以家庭为重,强调她们为妻为母的天职。

由此观之,该杂志的编者所重视的依然是女子的家庭角色,讴歌的还是“贤妻良母”等传统女性观及其典范。因此说,它只是对传统的一些女子典范诸如“忠贞”“孝敬”“克勤”“俭朴”等加以沉淀和重塑。[14]然而,它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重新解读即对传统观念的现代表达及其背后隐藏的意义值得关注。实际上,编者是冀望通过既有性别制度,通过男性对女性进行自上而下的规范和劝导,塑造以传统女子典范为蓝本的“新”女性,这在近代社会性别关系调整中似乎是进中有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退”也正是历史进程中难以跨越的地方。这也再次证明,在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中,充满矛盾、冲突,有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现代很难一下子挣脱传统的捆绑,即便是在新式出版机构中,也还在传播着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文化。

出版与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关系耐人寻味,值得深究。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输入,中国文化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文化在经历近代文化再造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双重挑战和抉择。如何理解西方文明与“现代”、如何定位中国文化和“传统”、如何“融合国粹欧化”摆在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出版人的面前。出版人不仅掌握了知识、文化承传与创新的载体,而且自觉或并不自觉地充当了知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和工具,将自己写进历史。出版社通过知识生产、文化传播的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展现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而且参与缔造了中国人的知识系谱、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近代民营出版业的勃兴,主导了20世纪中国的知识革命,变革了传统知识生产的模式,亦改变了编者、作者、读者和文本书写之间的关系。借助出版研究的独特视角,我们得以窥见知识生产之于时代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及其独有的魅力。

注释

[1]蔡思行:《时代的追忆——不同的“我”与中华书局》,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4—35页。

[2]陆费逵:《宣言书》,《大中华》1915年第1卷第1期,第1—2页。

[3]赵雨乐:《民国共和体制的抉择——从梁启超主编〈大中华〉杂志说起》,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13页。

[4]周佳荣:《中华书局与民国时期“书店期刊”的风行》,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76页。

[5]同注[2]。

[6]舒新城:《中华书局编辑所》,《图书评论》1932年第1卷第1期。

[7]参见蔡思行:《时代的追忆——不同的“我”与中华书局》,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9页。

[8]参见丁洁:《中华书局研究述评》,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1页。

[9]赵雨乐:《民国共和体制的抉择——从梁启超主编〈大中华〉杂志说起》,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13页。

[10]区志坚:《建构“男勤于外,女亦勤于内”的女性“国民”——陆费逵的教育思想及〈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42页。

[11]区志坚:《建构“男勤于外,女亦勤于内”的女性“国民”——陆费逵的教育思想及〈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58页。

[12]同上,第179页。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3

当今时代,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带来了多元化思想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思潮相互交织,引发了当代大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也使其感到困惑与迷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括来说有三大特点。其一,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思想较重,价值目标现实化,责任意识淡薄化。某些具有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张扬个性,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对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从而割断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纽带,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其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具有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耐挫力差,有较强的依赖性。大学校园内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更是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掌控、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与疾病。其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不一致。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各个方面的形成、成熟时期,因而受多元化的道德观影响最大。在认知、情感上,他们认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观念,但在行动上,他们的践行能力差,就使得自己的行为又偏离了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使90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可以对事物进行辨别批判,借助深湛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授课模式与处于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所渴望的教学方式不尽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人意,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并不认同,他们需要的是灵活、可以发挥自己所想的教育。而我们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对人和生命的理解,也就是说它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其他媒介有较强的渗透力、广泛的影响力,且其生动形象的诗词曲赋等文化资源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感染影响之时,启发学生睿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境界都在悄然变化,民族精神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例。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从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关爱他人意识不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爱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关爱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即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儒家的“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理解尊重、忠人之事、宽恕为怀等;礼是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此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人格平等”“重义轻利”和“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形势下,儒家的人文情怀将有助于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接受教育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使学生在犹豫迷惑之时得到更多的理性启迪、情感慰藉与正能量的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人格更加健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确实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探索二者相互交融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课堂教学是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因此,一是要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选修课;二是要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频率为在校大学生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质报告会等。这样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方法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真切实地走进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来剖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大学生确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学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熟背《论语》和《老子》。杨院士是希望大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受益终生。

(二)社会实践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广泛性

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作为一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因此,高校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均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其一,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国学课堂、诗词背诵等可以让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邀请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本校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化大师的风采,进而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其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迹、文化资源开展“探索发现”“文化挖掘”等活动,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最后,举办诸如“汉字大赛”“成语大赛”之类的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网络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开发利用网络媒体新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其吸引力。其一,高校可以建立QQ群和飞信群,及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又可以让大家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其二,微信客户端的普及则是另一个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平台,并用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对高校微信平台进行长期关注。其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90后大学生传承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首先得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在本校选拔合适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亲自来当主角,拍一些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这样做不但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有乐趣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镌刻于心。

(四)校园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打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4

关键词: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成因;工作机制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获得了长足进步,业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滋生了一系列问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各民办高校就显得比较欠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而且还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因而,很有必要认真审视和深入发掘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这对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管窥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民办高校的努力,民办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的来看,多数大学生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肯定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的重要地位。但同时我们还应该发觉目前的不足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偏低

笔者就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占 52%,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占 41%,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占16%,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24%,而认为学英语绝对有用的大学生占90%。”由此可见,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堪忧。

(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民办高校的一些大学生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却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背道而行,传统美德观念淡薄。譬如,整体精神的淡化,个人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普遍存在;诚信观念的淡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恶意拖欠学费的事件时有发生;人伦价值的漠视,不孝敬父母、不尊重长辈、顶撞老师的事也屡见不鲜;坚韧不拔精神的缺失,害怕吃苦、拈轻怕重、畏惧困难、贪图享乐的现象时常出现。这些事件、现象以及做法都反映出来民办高校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的淡薄。

(三)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不足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速,在部分媒体和商家的炒作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越来越受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青睐。然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不再像原来那般热闹,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往往把节日当成了吃饭送礼的日子,忽视了其内在深刻的文化意蕴,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都不知道或是说不清楚一些传统节日的来源。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几个传统节日的关注单纯出于对放假的热爱。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不足,一定要引起民办高校的重视。

二、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步晚,重视不够,成效不佳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加之师资、资金等的不足,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都起步较晚。而且许多高校未足够重视,在具体实施上措施不力、方法不当,甚至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公共课程、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都未开设。这种情况给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了难度,这是造成其出现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多元文化的渗透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文化的多元化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所奉行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多元有害价值观念的干扰、渗透,在不同程度上使一些意志薄弱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产生盲目的崇拜。加之,许多西方国家的腐朽文化产品充斥在中国的民办高校校园中。久而久之, 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无形中可能会接受或者认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进而怀疑甚至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冲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偏误,认为它已经过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脱节,因此在商品物流的高速运转中毫无节制地追求物欲私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所重视和推崇的人伦亲情、慎独自律和诚信友爱等道德规范被弃置不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利益不知不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功利性的职业至上理论让民办高校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当前,尽管有些民办高校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但是选修的人数和上课的效果远未达到所期望的教育效果,这需要民办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以期逐步取得较好的教育实效。

三、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以及人格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作为教育者,如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仅作为一种强制性简单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积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拓展新渠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增强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自己去自觉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精髓的部分。

(一)完善课程设置,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课堂教学有利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地传授和教育,这是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只是开设了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程,一些民办高校甚至还没有设置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这就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与积累的匮乏。

为了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阵地,各民办高校要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安排 专门课时对大学生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要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范围可以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国音乐绘画赏析和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等。各民办高校也应该安排一些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教授或专家学者讲授一些诸如《道德经》、《论语》、和《古文观止》等中华古典精品选修课程,或者开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书法艺术》和《唐宋诗词鉴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选修课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家大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学术报告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国书法大赛、中国绘画大赛和中国音乐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丰富他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二)打造具有浓厚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传播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浓厚的学校往往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素质高的学生。良好校园环境的潜在作用影响着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民办高校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为景观当中,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比如说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命名建筑物,在校旗、校徽、校歌、校训等方面注入传统文化因子,增添一些文化名人的雕塑、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石雕,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讲座、文化沙龙等等。同时,各民办高校尤其是高校的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大学校报、图书馆报、多媒体传媒平台、网络论坛、贴吧、宣传栏、广播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阵地在大学文化育人中的重要示范作用,精心培育健康向上、品位高雅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学校园文化“硬”环境。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手段,让校园充满文化底蕴,最大限度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来源于农业文明,常与祭祖、祈福、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联系在一起。这种历史渊源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西方的节日比起来似乎显得有些“土”,没有西方的节日浪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位也越来越高,开始有许多人特别是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忘。此外从农村涌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有农村演变为城市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使得大学生,特别是对农村不熟悉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越来越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节日。针对此现象,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并将一些传统节日设立为法定假日。但仅仅定位法定假日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大学生致死盼着在这个节日期间可以放假,而不会去探究为什么会放这个假。因此,作为民办高校应该利用好每年的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积极开展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社会实践。在这一时间内,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比如说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展览,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例如举办以传统文化内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务支教活动,文化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的心中,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此外,还要认识到社区对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社区在文化传播中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可以让一些文化素养比较高的退休老教师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讲堂,定期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比赛活动,如象棋大赛、书法绘画大赛等。

四、结语

通过对民办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审视,我们看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也看到了新的方向。我们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继而在整个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大环境。在民办高校内无论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二者的结合,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2]张海燕,金秀兰.新形势下大学生典型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2014(2).

[3]黄岚.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5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趋上升、大国形象的确立及稳固,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已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然而在丈化方面,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中华文化主权面临威胁。如何使中国成为文化大国,向全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而高校英语教学及文化教育则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成效。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顾名思义,全球文化交流指的是各国文化的融合,而非一国对另一国家的文化殖民或文化人侵。进人新世纪,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裹挟而来的全球化浪潮,西方文化乘机而人,部分国人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进一步强化,民族本体文化认同再度受到威胁。传统文化受到众多青年人的挑战,甚至轻视。“非主流”文化元素不断涌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包容,却也深受冲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涵义

关于传统和文化,《现代汉语大辞典》中给予了解释: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中世代相传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文化财富和物质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天、地、人相对话的历时性记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有形的历史古迹、文物等,也包括无形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和世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和纽带,理应发扬光大。

二、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

传统文化是渗透在血脉中、以人为载体、长在人身上的活体遗产,因人而生,因人而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种渠道:

1.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操作简便的PC机,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领略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了解异彩纷呈的各地文化。世界各地的媒体,能更直观地让人了解各地以政治、军事、体育等为代表的文化特色。

2.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通常是通过诸如孔子学院等的教学实践来传播和展示民族文化和教育、教学理论的。越来越多的国外院校开始开设汉语课及以中国法律、传统民俗为主的相关文化课程。此外,国内外交流学生、留学生的日益增多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宽了道路。

3.诸如贸易博览会、经贸洽谈会、世博会,甚至于奥运会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会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4.人员接触的感知、渗透更能潜移默化地向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正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当前,国际间的交流日趋紧密,人们的足迹可以遍布整个地球村。而起到国际交流作用直接与外国人接触的主要是从事外交、外贸、涉外旅游、石油、技术等人士。从事涉外工作或与外国人直接接触的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育水平对文化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大多数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都曾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本溯源,高校人文教育与基础英语教育承载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

三、高校教育的怪圈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和合作的主要工具。本着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高校的课程安排及教学重心向技术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两个极端发展,课程设置中删减了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增加了过多的综合类学科,而综合类学科之中大多涵盖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文学、以及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被挤出了大学课堂,唯一被保留的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在一学期内草草收场。外语教学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过度的强化和渲染,外语成为升学、晋升、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教学重心的转移导致了学生学习重心的转移,师生都把精力投入到了所谓的“工具”科目英语上,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

对英语教育的过分重视导致了西方文化的强势输人,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却遭到了忽略。更为悲哀的是,当前的教学体制使我们的外语学得一知半解,而我们引以为豪的方块字却被同化得不中不洋,失去了本来的韵味。

四、建议及对策

高校和谐人文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鉴于当前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高校理应承担起教书育人、振兴中华文化的重任。高校应该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授课方式等方面注重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

1.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知识学习、知识问答比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中华传统文化深人人心,让青年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高校中不论文科理科,基础英语中都应该增设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必修、选修,或以课外阅读的形式出现,使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变成高校的通识教育。

3.当前的国际交流中,英语仍然是主要的工具语言。而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得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弱,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不足以使其自如地将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转译成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因此,在教材编写时要注重中英文对照,通俗易懂、内容丰富。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范文6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指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由此可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 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①。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现实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

文化具有“化人”和“人化”的社会功能,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阶级或者集体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权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者集团根本利益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思想的教育,也就是意识形态的教育”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服务的思想教育。从历史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它所依托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更与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梳理, 挖掘传统文化精华,融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支撑。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无数伟大、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和谐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撑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爱国主义精神、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甚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吻合的内容都应积极挖掘,都可以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内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论述有诸多精辟之处。我们不仅可以将传统经典中的精华借鉴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受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与特点,综合运用儒道释文化经典事例和经典文字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变无味的理论说教为生动且内涵深刻的经典教化。正如学者李大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道德感化、心理感化、自我教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以及所形成的伦理、心理的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路径创新可资借鉴的有效方法”③。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存在现状,笔者所在课题组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十余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其中男生35人,占19.13%,女生148人,占80.87%。调查者的专业涉及理工类、经管类、医学类、农林类、法学类、文史类、艺术类、哲学类等。问卷设计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践行和接受渠道等方面展开调查。

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1.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比较理性,38%的大学生普遍认同并肯定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62.84%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接受时要有所扬弃。只有0.55%的不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这说明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抱有高度信心。

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多局限在知识层面和艺术形式呈现层面,较多关注的是历史文学知识及传统艺术,64.48%的大学生对古典诗词赋、小说、民族音乐或舞蹈、戏曲感兴趣, 42%的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儒释道的三大思想精神能够了解和予以区分。同时,大学生对于传统哲学思想特别认可,超过70.49%的受访者认为特别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所载的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2.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践行

受访大学生普遍能理性地认识传统文化,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衣冠服饰、民间工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并对此表现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强烈的使命感。同时有6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在实际生活中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信忠孝廉耻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49.73%的受访者认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应担负重要责任,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45.36%的表示会在平时适度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慢慢积累并积极影响别人,93%的愿意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努力。

3.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渠道

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调研显示,影视作品、书籍报刊、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是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大学课堂传播传统文化功能的欠缺,也反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虽然不少高校均已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但因师资水平和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教育效果差别显著。不少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占学校课程总量比例不足;课堂教学整体覆盖面有限,课堂教学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

80%的受访者欢迎传统文化进校园,愿意选修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凝聚师生人心,丰富校园人文底蕴,有助于同学们修身养性、塑造健康人格。但不可否认,当前一些高校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和有效途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品位有待提高、设施不完善、底蕴不够、建设缺乏整体性等一系列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明显呈现碎片化和表面化,侧重传统知识的传播,忽视精神内涵的传承和人文底蕴的培养,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距离。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丰富的可应用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虽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互相融合与互相促进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出发,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已有理论进行完善,进行以“身体素质-人格修养-社会道德-家国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实践与探索。

具体来说,即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基本价值理念,引导其从个体出发,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升人格修养,逐级上升,进而促进良好社会道德的养成并达到以国家民族使命为己任的内在共识,最终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理想的统一。

身体素质是对于个体而言的,作为承载国家梦想、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青年,具有强健的体魄是一切之根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气功、武术等很多都表达了对于身体的关注,体现了对于健康长寿的追求,例如:《庄子》的《养生主》提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的养生思想④,正契合我们当今所愈来愈重视的青少年身体素质。

人格修养主要指向个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建立在心性论基础之上,强调道德修持是每一个人都所应当具有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方面内容可以通过中国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茶艺戏曲等作为代表陶冶当代青年的心性和情操,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

社会道德则从对个体的关注逐步上升到群体。中国哲学中的各家都对道德的概念和内容有着自己的论述,有为学为道的区别。如果说之前的身体素质和人格修养是通过增加积极的知识来实现为学的功用的话,那么社会道德方面的内容就是通过提高精神境界来达到道德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约束,体现为道的目的。

家国情怀主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教化之学,尤其强调合理把握个人与国家民族的辩证关系。《大学》强调儒者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与家、家与国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在这种家国情怀的培育下,才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可以说,家国情怀已经在千百年来“成圣”理念的教化之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民族精神中的核心要素,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也正是如今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之一

总之,关于身体素质-人格修养-社会道德-家国情怀的内容,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从个体到共同体逐级上升的内在联系。同时,笔者及所在课题组在梳理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脉络的基础上,以“身体素质―人格修养―社会道德―家国情怀”为主要内容,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媒体等手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的调研获得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在所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实验性的实践探索,即从大学生入校开始,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强调学生的内省教育,在培养、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强调将知识、能力等显性教育的东西,通过大学生的心灵感知,内化为心,外化于形,实化于行。

首先,以内化于心为切入点,培养目标由知识填充转变为人格塑造与底蕴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理念。在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我们统筹布局传统文化教育,将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逐级内化到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当中,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之中。立足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积极营造乐善好学的文化氛围。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学习”等主题活动,通过促进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发挥其在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力量。

其次,以外化为行为着力点,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传统文化实践。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以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效性,注重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以历史事件来解释时事发展,用传统道德来诠释社会现象,将传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之中等。举办民俗文化节等同学们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吸引同学参与,在互动中使同学们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外化于行。

最后,以分层培养为生长点,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需求策划组织了“寻迹博物展馆,强化民族豪情 ”、“品味民俗国粹, 尽享非遗之美”、“亲历文化讲堂,结交文化友人”、“倡导博雅教育,培养博学才俊”、“构建实践基地,内化德行修养”五大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类分层育人社会实践活动,对理工类学生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的学习,旨在养成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类型、特征、价值等深层次问题开展研讨,增强大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送传统文化信息,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修己慎独、克己奉公、精忠爱国,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学习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更通过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自觉将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上升为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使命的高度,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顾冠华.中华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②王威威.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③李大伟.基础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江苏高教,2012(2).

④刘永.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机构视域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5(11):91-94.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华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2]王威威.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3]李大伟.基础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江苏高教,2012(2).

[4]刘永.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机构视域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5(11):91-94 .

[5]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6]罗双凤,罗平西,冷树青.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05).

上一篇植树节名言

下一篇国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