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范例6篇

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

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71-02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属于一种最精致、纯粹、优美的文体,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情趣,它通过凝练精美的文字,展示了一个广阔无限的意境和空间。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看出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低,更可看出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和文学功底。可见,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古诗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情感和意境美,提高古诗教学水平。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古诗教学方式

目前很多学生阅读面较窄,阅读量也较少,这极大地影响到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按这样的模式进行:读古诗――教师逐句分析诗句意思――写出诗句意思――生背古诗、背诗意――抄写古诗――默写古诗。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怎样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开辟古诗教学的新天地,就成为教师的一大课题。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优化朗读训练,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通过抓字眼,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活动。“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对于语文,尤其是对古诗词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古诗词的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诗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教学。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或道德观念。每教一首古诗词,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体味作者丰富深沉的思想感情,进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例如执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教师从情感的角度引发学生理解作者背井离乡,经历了人世沧桑,终于叶落归根,但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凄凉无奈的思想感情。

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少小”至“老大”,岁月长久,期间有几多翘首,几多等待!但终于回来了,漂泊的生活终于有了尽头,这是何等欣喜!

师:“乡音无改”是自己乡情的真实流露,也是老大回乡,叶落归根的原因。但自己“鬓毛”已衰,青春已不再来,这是多么可悲啊!

师:下面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明故乡的民情风俗依旧,故乡人民好客热情依旧,但可惜彼此互不相识,形同陌路之人,更勾起自己的沧桑之感。

这些深沉的感情,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真地体会和感受。

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领会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会诗词中创设的意境美是诗词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这也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目的。领会作品中的意境美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学生抓住构建意境的物象展开想象,实现意境的重现和重建。

例如在教张籍的《秋思》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见秋风、意万重、匆匆、又开封”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是什么引起诗人的思念?是秋风?秋风无形,何以能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秋风、柳条等是诗人寄托思乡的物体。在这首诗中,诗人见到的是什么?生纷纷回答:诗人见到的是落叶、是大雁南归。是啊,这落叶归根,大雁南归,不正是诗人的思绪的表达嘛!这“见秋风”足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意万重”指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多。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哪些呢?他离开家乡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来,诗人在思念谁,他想对谁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小组相互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

“又开封”是指将信封再次打开?这只是个细节描写,通过这个细节,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你就是诗人,你可能又在想些什么?

通过诱发学生想象,领会古诗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字字珠玑,句句瑰宝,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知诗词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首先要求学生初步朗读,读准节奏。诗歌的朗诵有明显的音乐性质,无论新体诗、旧体诗,都要讲究节奏,或整齐划一,或长短不一。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其次要进行表情朗读,体会情感。这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读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其中“洛阳城里见秋风”这一句在朗读时,“见秋风”可以读轻一些,读得缓慢一些,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意万重”可读重一些,特别是“万”字,还可拉长声音,使人觉得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多,但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说起。再次要反复朗读,以至成诵。学生如能熟读成诵,那么诗词的语言将会是学生自己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运用整理,将诗词的语言融会贯通,化为己用。

五、拓展知识,丰富积累

每一首诗词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都凝结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但有时不同的诗当中所凝结的感情和构建的意境有相似之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由此及彼,把不同诗词中的某些共同点找出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加深理解。我们不能每教一首诗就只局限于在这首诗中进行纵向剖析。同时我们还要进行横向联系,将不同诗词中的某些共性找出来,让学生在联想比较中加深印象。

例如教吕岩的《牧童》,这首诗中的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可联系栖蟾的《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也可联系雷震的《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因为这些诗句所创设的意境有相似之处。通过牧童、牛、短笛等物象展现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范文2

【关键词】美丽 哀愁 冬至 全唐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抒发思乡之情是一个恒久的文学主题。在中国古代,由于山川的阻隔,行旅的艰难,游学游宦的人们都有着浓重的思乡情结,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渴求合家团聚,共享人伦之乐,在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同样如此。

《全唐诗》中记载了唐代诗人许多冬至思乡的诗歌,其中杜甫、白居易、杜牧等人的冬至思乡诗,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将人们普遍具有的思乡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总体来看,《全唐诗》中的冬至诗主要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直抒胸臆,流露出真挚的思乡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逢佳节之际,异乡异客的思乡情结更为浓烈。在冬至这个特殊而又传统的节日里,一些文人墨客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对故乡及亲人,朋友那份特殊而又真挚的情感。如: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在冬至这个重要的节日里,白居易远离亲人,逢佳节而无限感伤。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从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冬至思乡诗。“抱膝灯前影伴身”,形影相吊,孤独寒冷。诗人用简短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家人共思”的感人场面,“还应说着远行人”,由于诗人离家远行,家人一定也在盼望、等待、祝福、思念。画面朴质而感人,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那份真挚的思乡之情。

2.思乡之情及内心忧愁难以排遣,寄托于亲人、朋友。当人内心的愁苦忧愁难以排遣,我们往往会找人倾诉,说出自己的苦闷。当一位游子远离家乡,孤身在外,思乡之情尤其强烈,在特殊的情境之下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亲人朋友,寄托自己的情感,宽慰自我。在冬至诗的思乡情结中也有所出现,如: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惟能忆兄弟。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作者身居他乡,适逢冬至节,“樽前岂解愁家国”,可见诗人内心充满忧愁,家愁、国愁相揉合,借酒消愁也难以排解心中苦闷。这时唯能想起自己的兄弟,“辇下惟能忆兄弟”,可见愁之急,思家,思亲之切。

3.即景抒情,因异乡之景而生思乡之情。思乡情结是一种对故乡的特殊情感,情真意切,在冬至思乡诗多数以直抒胸臆,抒情为主,然而也有一些通过描写异乡之景,异乡之境,由眼前之景上升为抒发对故乡之景热爱眷恋之情的。如:

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时。

自作江南客,昔逢下雪时。

有烟栖菊梗,无冻落衫枝。

昔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

鸟声浑欲啭,草色固应知。

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

――陆龟蒙《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作者选取冬至这一节日,整首诗重在通过今昔景物的对比,如将“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时”与“自作江南客,昔逢下雪时”进行对比,突出景物反差之大,更能凸显对之前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以及无限眷恋之情。然而全诗对自己内心情感描摹很少,从所写对比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了解诗人的情感,那浓厚的思乡情结。

4.仕途坎坷,思乡之情更为强烈。古人非常重视功名利禄,希望踏上仕途,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然而众多有志之士,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在此情形之下,在冬至这个传统节日里,有志之士的思乡之情更为强烈。如: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杜甫《至后》

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范文3

1.能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并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思乡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初读感知,了解词意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词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他们的故园,请同学说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故园又是怎样牵动着他的愁绪呢?

(二)根据要求,读准《长相思》

1.自由朗读。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3、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三)联系背景,读懂《长相思》

1.长相思,思的是什么呢?(故乡)

找出相关的词句,课件出示这句――

(课件: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你能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词的意思吗?

3.由此可以看出,词人的心,在哪儿?

(板书:心系故园)

词人这么思念故乡,那他一定是远离了故乡的。他人在哪儿呢?身向何处?到词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4.在康熙二十年,三番之乱平定,国泰民安。第二年三月,康熙出山海关到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告祭祖陵,祭祀祖先。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随行。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从北京到沈阳途中写下的。

人离家乡越来越远,心却更加思念故乡了。齐读这一句。谁能说出这一句的意思?

5.此时此刻,夜深了,他站在营帐外,看到了什么呢?(千帐灯)

为什么夜深了,仍然营火闪烁、无法入睡呢?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就是夜深千帐灯的原因所在。因为思念家乡,夜不能眠啊!

(四)小结

师:身向榆关,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思乡之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二、拓展延伸,领悟词情

1.此时此刻,词人想念着家乡,家乡的亲人可能在做什么呢?(也在思念他。还可能在干什么呢?)

(在皎洁的月光下聊天,小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朋友在喝酒吟诗……)

好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哪!

2.引文拓展

而词人在向着山海关进发的途中,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叨叨,有的只是――山一程,……

这里,没有孩子的追逐绕膝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山一程……

这里,没有皎洁月光下和家人相偎依的幸福,有的只是――

这里,没有和朋友一起欢聚时的喝酒吟唱,有的只是――

是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三、质疑问难,升华主题

(一)学生发问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你去从军,为的是什么呢?

──什么时候能结束使命回家去呢?

──你在行军途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令人高兴的事呢?

……

(二)亲人发问

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也想这样问一问诗人?(妻子、父亲、儿子、兄弟、朋友)

师引读:

长亭外,古道边,杨柳依依,依依不舍的妻子深情地问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萋萋,天真的儿子拉着父亲的手,问他──

长亭外,古道边,秋风瑟瑟,头发花白的老人问他──

(三)作者反问,升华主题

师: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四)小结

师:就这样,作者把自己对故园的无际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长相思》中。这就是作者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原因,这就是作者为什么那个梦会破碎,那颗心会破碎的原因。

师:现在,知道纳兰性德的相思为什么会这么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长长的思念,再读――长相思

师:让我们带着对故园无限的思念,深情地背出这首词――

四、作业

1.收集摘录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2.以《长相思》为内容,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

板书:

长相思

纳兰性德(清)

思乡

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游子思乡 诗歌 创作题材

自《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中就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学母题:游子思乡。无论是看月,看雁,看征衣的旧线痕,或是听笛,听猿鸣,听一片捣衣声,都寄托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怀人之感。在这些思乡作品中,无论是贵族王妃还是庶民士子,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游子。这个共同的名字使得贵族王妃与庶民士子的界限趋于模糊,使得天才诗人与一般诗家的区别亦不复明显,重要的只是其中那一曲浑厚、深沉、简单而重复、恒久而共通的生命旋律,而“游子”这一传世千古的形象就诞生于这一曲生命旋律之中。

《诗经?东山》中的“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屈原的“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都是游子思乡诗作中传颂千古的佳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古人思乡的悲情万种,而游子情结也成为中国诗歌中激起的那一层浩荡之浪。

刘若愚先生在《中国诗学》中指出:“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由于是个农耕的民族且住惯陆地,中国人大体上显然缺少流浪癖。思乡的情感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亲亲之情,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这种情感始于人类对故乡的依恋。因此,乡愁之成为中国诗中一个常有的认识因袭的主题,并不足为奇。”

从《诗经》开始,思乡之情篇扑面而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端,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思乡诗的肇始,《诗经》中的思乡诗约有20篇,通过研读这些思乡诗,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国人的乡土家园意识,其中绵绵几千年的基调,即“反征战”、“求和平”,《诗经》中那些征夫,不断吟唱着“曰归曰归,岁已暮止”,“王事多难,不遑启处”,好像还没有对征战太多的质疑与诘责,只是一味诉说想回家的忧伤。

远离故乡的游子,故乡在来路的尽头,回头望去,故乡与自己隔着千山万壑,于平常之日,思乡怀人的情绪已是那么地揪心、那么地难以化解了,而逢日近黄昏、岁末年首、佳节到来,风霜雨雪之时,这思乡思亲的千千结,又怎么能解得开、消化得了呢?恋旧怀人的情绪是心头日积月累的积蕴,是此生此世难寻化解、消融之物的。张先在《千秋岁》中这样写道:“天难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天无情,因此天不老。天不老,故而思乡之情就永不会有绝时。这才在情感上有了眷恋的根源和相思的寄托,游子的心里才会油然升起对故乡凄楚而感伤的情怀,由于思念之殷想望之急,才会由心底似火山喷发般地迸发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悲剧美的思乡咏叹调 。

作者把这样一种咏叹留在了中国文学的长河中,从《诗经》20余篇的游子思乡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游子思乡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样一种特殊的、属于中国的文化情怀从最早的诗歌总集中脱颖而出,把一种令后世使人难以仿效的淳朴风格留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端之上。

在《楚辞》中,屈原比《诗经》中的游子多了一份更为深沉的思乡恋阙的情感。作为一个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个人政治理想与宗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他的思乡依然带有欲将自认为美好的政治理想重新运用于古国的巨大使命感。以致于诗人发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感慨,这一份深沉的思乡恋阙情感震撼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人。

到了汉代,从《诗经》开始的思乡诗创作更为普遍,尤其到了建安这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作为奔走游宦的文人士子,他们的思乡情怀多以“游子”的心理娓娓道出。在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的《古诗十九首》中,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们身在他乡,胸怀故土,心系家园,每个人都有无法消释的思乡情结。如《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方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江上之“芙蓉”,“兰泽”之“芳草”触发了游资对深爱的妻子殷切的思念,但路途的迢递,归乡的无望,使诗人不得不发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悲怆之叹,爱情的真挚和乡愁的沉重被表达得深挚感人。

再如《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作者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忧愁难眠,揽衣徘徊,深切地感到:“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天涯芳草,他乡明月,都没有给游子带来的心灵的慰藉,相反,倒是激发起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游子思乡,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在农业文明时代体现得更为明显。不过,在以往的史传文学作品中,人们经常见到的是富贵以后流露出的乡情,衣锦还乡的热烈场面。《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是失意士子,他们在穷困潦倒之际所弹奏的思乡曲,语悴情悲,充满天涯沦落人的凄楚,引来的是同情和怜悯。把另外一种思归情结和人情的淡漠镂刻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在中国诗歌艺术达到顶峰的唐代,游子思乡依然是诗人歌咏之题。唐代诗人以其思乡诗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使这一历史悠久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奇特的想象,但点明“思故乡”的主题,意味深长。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极为真实的描写了诗人既欲仕进,又怀乡思亲的矛盾心态,而解决的方式却是平凡而实在:“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用其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语言,表现出思乡这一单纯的情感质朴细腻,耐人寻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首《登高》中,诗圣杜甫将漂泊之叹、思乡之情、多病之怨、家国之感等多种情思纠缠其中,蕴含其内,又怎一个“悲”字了得!这也使得这一首诗成为表现相思旅愁的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

刘士林在《中国诗歌精神》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文化基因库是《诗经》,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故土难离的思乡情结几乎是每个人都无法割裂的人生体验。

游子题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的地位是任何一个题材都无法比拟的,无数的诗人,无数的作品,中国文人的乡关之思、恋阙之爱,就这样镂刻在这千古的绝唱之中。中国文学史中正是有了这些耐人寻味的千古绝唱,使得这条绵延千古的长河有了温馨淳美的人伦情味,有了至情至性的诗性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士林 中国诗学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2

2、王宗凡《诗经》与成语的四字格【J】阅读与写作

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范文5

唐代的诗人对月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月亮的影子。无论是一轮圆月,还是一勾弯月,都会经常拨动他们的心弦,给诗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引发他们无限的感慨。此时,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从一些描写月亮的诗中,我们不难读到古代诗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

月亮极易触动人们思念的心情。思乡怀人也许是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情结,古代诗人们在诗词中常有反映。广为传诵的有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光明而又清冷,孤身远行的人看见它,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从而想起家乡的一切,想起家乡的亲人。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真挚深切的思乡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是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中的四句,前一句写“望月”,后一句写“怀远”,诗中描写分处两地的情人,在银色的月光下,因为相思度过的一个不眠之夜。通过情景交融的意境,抒发了情深意远的情怀。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洁白的月光落在中庭的地上,此时鸦雀静了,桂花也沾满了露水,秋思随着明月的清辉,究竟酒落谁家呢?诗中充满了感秋之意、怀人之情,蕴含着思深情长的意味。

月亮又会牵动人们别离的愁绪。“长安一边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中的一首。全诗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画面: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四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捣衣声,声音随着萧瑟的秋风散开,传出的都是思念玉关人的深情。诗中表现了期望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如果说这首诗写的是思妇念远,那么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写的就是征人思乡。“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朝虽然强大无比,但边关还会经常受到外敌的袭扰,以致战事不断。诗中描写戍边将士身处沙漠前线,在一个清冷的月夜,听到一声芦管吹响,顿时引发了浓厚的思乡情绪。“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见于杜甫的《月夜亿舍弟》,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遭逢乱世,亲人离散,抬头望月,忽然想起远方的兄弟,因音信不通,生死不明,于是心中夹杂着阵阵焦虑不安。诗人之所以强调今夜的露白月明,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怀想、对亲人的思念。

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仁 古代诗词 人文情怀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在《论语・颜渊》篇中教育人们要“克己复礼为仁”,并把“仁者爱人”的精神推广到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还提出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形成了仁学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主张王道的核心就是“行仁政”(《离娄上》)。

仁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地融入到古代文人的血液之中,进而表现在文学作品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富于民族特色的人文情怀。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受仁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亲情情结

《论语》中的“仁”,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孝悌”。孔子的“爱人”,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是由“爱亲”推及“爱人”。“仁”的根本在儒家看来是“孝悌”。《论语・学而》篇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意是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一般不会去触犯上级;不触犯上级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形成,而“孝悌”二字就是“仁爱”的根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孝悌”二字是《论语》中“仁”的最本源的内容。

基于这种认识,儒家对“孝”极为推崇。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孟子更是把孝提高到仁的高度,他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尧舜之道,孝弟而己矣。”(《孟子・告子下》)。

需要指出的是,在仁学思想中。狭义的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和礼节:广义的孝,是指孝道,泛指家庭伦理。儒家提倡一家人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于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孝的思想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也渗透到了抒情言志的诗词之中,让古代诗词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亲情情结:孝顺父母、关爱亲人。亲情成为对仁的情感体验,亲情情结赋予中国文学以浓厚的人文情味,下面我们看看根源于孝悌思想的诗词中的亲情情结。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l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描写伟大的母爱,也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独在异乡为畀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在节日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成为传诵千古的思亲佳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亡妻那“不思量,自难忘”的深切思念。出自肺腑,流于笔底,哀婉凄恻,十分感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爱人”,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但又绝对不局限于“爱亲”,是由“爱亲”进而推及“爱人”。如《论语・学而》篇载,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泛爱众”超越了家族内部。超越了狭隘的爱亲范围。儒家认为,如果用对待父母的亲情去对待其他社会成员,必然会使全社会成员和睦相亲,就像《论语・颜渊》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也主张要推己及人,他要求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这样,在儒家那里,家庭伦理中的孝悌,很自然就放大成了一种社会伦理,对父母兄长的亲情之爱,扩充为对整个社会人群的博爱。由于儒家推已及入思想的倡导,讴歌友情也是诗词中亲情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与杜甫曾在漫游中结下兄弟般的情谊,分别后,两人都深切地怀念着对方,李白对杜甫是“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更是相思心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连梦中都想念着李白。

在难以计数的送别诗文中,流注其中的无不是浓郁的友情。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千载后读来。那深挚的友情依然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乡土情绪

在诗词中表现对乡土的眷恋之情源远流长。如《诗经・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那如泣如诉的怀乡之歌,一直震撼着后人的心灵。血缘、地缘观念一直是古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与古代小农经济社会有关,而儒家思想强化了国人心中的乡土情结。

思念家中的亲人,当然也会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所以与上文所谈的亲情情结相联系着的就是乡土情结,思乡与尽孝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与古代农业型自然经济结合,造就了人们安土重迁的恋乡情结,在文学上体现为对于故乡家园的执著思念。我们以唐诗为例看看诗词中那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元稹)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

民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传统。西周时期就有“敬天保民”的思想,这是民本思想的萌芽。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优秀成分,并把“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儒家“仁者爱人”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基石。儒家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用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荀子也主张民为邦本,他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君舟民水的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

这一系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发展和演进。民本思想也使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出了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百姓的关心,对国事的忧患,对腐败统治者的谴责,以及对清明政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同情众庶的人文情怀。

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现在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上面。古代文人从儒家民难邦本、心忧天下思想出发,关心民生,忧民之忧,表达自己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如: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对腐败政治的讽刺和对广大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如: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