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送别的古诗范例6篇

有关送别的古诗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几年前就下过一个结论:现在的中国是全世界“去传统化”最厉害的国家。这是好听一点的,说难听一点,忘祖最厉害的是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好古诗课,让古诗文的经典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就融入孩子的血液,成为他们的基因,对学生成长是一件很有意思、功德无量的事情。

一、关注文体,开掘“这一类”文体的教学价值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从小学低段就开始出现,粗粗统计了一下,低年级有6首,中年级有12首,高年级有诗12首,词3首。古诗的量从四年级开始逐渐增多,五年级开始出现词,从教科书编者看,大多是按照古诗的内容进行编排的。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编在五年级的古诗两首中,描写的是西湖的一动一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是六年级的爱国诗篇,《石灰吟》、《墨梅》是六年级的两首借物言志诗。

在小学进行古诗这一类文体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第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第二,促进人的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这样叙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小学阶段学生要求背诵古诗文160篇(首),其中课标推荐了70首古诗词。

古诗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淀作用,老师都很清楚,可是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却让我们有喜有忧。古诗到底教什么,怎么教,一直困惑着老师。于是我们在各类公开教学中经常难觅古诗的踪影,有幸听到的也是这样的课堂:要么是让孩子不停地重复地背,背得口干舌燥,背得天昏地暗;要么是老师不停地讲,讲得支离破碎,讲得体无完肤。大量的经典古诗进入课文以后,它所遭遇的命运,非常让人同情。

很多古诗课堂往往“滑进”这样的误区,“把理解诗意作为教学的全部”、“以为有深度才有内涵”,教学千课一面。“析词――解句――入境――拓引”似乎已成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模式化,年段特征不明显,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

古诗教学价值的缺失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那么如何根据文体特征,基于学情,挖掘诗歌类文体独有的语文教学价值,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课堂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摇曳多姿,展现古诗词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思考。

语文课程课标中对不同年段的古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低年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年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高年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教什么?课标已经说得很清楚,首先是把握诗意,了解诗的内容,这部分必须扎实;其次是意境,古诗描绘的场景,怎么样让学生置身其中,这是一门艺术,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是体会诗人的情感。但一节课中情感体会到什么程度?教师应有所选择。古诗距今有上千年,诗的情感与诗人所处时代、环境、人生境遇都有联系,今天我们很难再现当时的情形。教学中我们坚持这样的落脚点:关注诗的内容,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二、基于学情,研设“这一首”的教学内容

以《绝句》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

先看教学内容。《绝句》这首诗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把夏天西湖满池的荷花作为描摹对象,前两句是议论,后两句是写景,明为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叹与热爱,实则抒发诗人对朋友林子方的眷恋之情,是“送别诗”的佳作。而且这种整首诗写景,但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诗作在小学阶段是第一次出现,其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手法,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是一首“别样”的送别诗。

再看学情。《绝句》是中年级的古诗,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古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正是孩子们喜爱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高年级的一首诗,古诗学习一般分为“读古诗”、“明诗意”、“入意境”、“悟诗情”四个环节,五年级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古诗的经验,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解决前三个环节(“读古诗”、“明诗意”、“入意境”)。但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都在描绘西湖荷花,体会诗人如何寓情于景,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希望学生能通过学好这首送别诗带动这一类古诗的学习。

最后看课堂。《绝句》可以分五步教学:激情导入“期待美”,初读古诗“节奏美”,赏读古诗“画面美”,诵读古诗“情感美”,拓展古诗“延伸美”。从教学中可以看出,作为三年级的古诗教学,老师较低年级已有了明显的年段差别,这首诗具有明显的主题。学生对基本的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只有少数生字词需要学生学习。所以,老师在中年级古诗教学中首先侧重的是学生对诗的认知,将诗意说明白,领悟“含”字的意思。其次老师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想象再现诗人看到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最后是引导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背诵,为将来在语文学科的发展打基础。这样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节中年级的古诗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可以呈现以下几个教学特点:第一,注重吟诵,让学生得其韵。读诗句时,不仅要关注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注意押韵。第二,注重情境,让学生入境。如老师出示西湖十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写其他景,而独写此景。诗人是如何写出这别样之美的?这样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体会景色的美,更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写作方法。第三,注重悟情,体会这首诗的别样之处。这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送别诗,教材中前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平时积累有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些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但这首不同,单单诵读诗句,让人感悟到的是一幅壮美的夏日荷花图,但勾连题目,浓浓送别情才浮出水面。如何在五年级初识一般送别诗的基础上拾阶而上,体会诗人表情达意的不同写法呢?老师不仅要关注诗文,还要研读诗人的经历,写作的背景,这样文中蕴含的情学生体会时就水到渠成。

这节课是高年级的古诗教学,比较中年级,我们发现诗的思想感情比中年级更进一步。作为高年级的古诗佳偶写,老师教学的侧重,已不仅仅是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还是培养学生对古诗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学形式的独特审美能力,感受古诗凝练的语言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2

关键词:诵读;古诗词;体现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在课文篇目中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都告诉我们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实现“诵读”?现以《赠汪伦》教学为例来谈谈“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

一、激发兴趣是“诵读”的前提

片段一:

1.课件演示: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画面,配以幽幽的《长亭送别》乐曲和诵读音频。

2.听了这首送别的曲子和诵读,你会想些什么?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组送别诗,首先来学白的《赠汪伦》。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因此本课在开课前让学生欣赏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画面,并聆听《长亭送别》的乐曲和范读,很好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聆听中欣赏“诵读”,在欣赏中向往“诵读”,并为后面的诵读打下基础。同时,送别乐曲也为本课诵读教学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二、分层指导是“诵读”的重点

片段二: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抽读古诗。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和节奏?

3.学生自由读。

4.抽读。说说你是怎么利用停顿读出韵味和节奏的?

5.以自由读、男女接龙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熟读成诵至背下来。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文诵读的几点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也是有层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分层指导尤为重要。首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其次,利用停顿读出节奏和韵味。在读出节奏和韵味时,不要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怎么读,应放手让学生尝试,无论哪种停顿只要能读出诗词韵律,教师都给予肯定。最后,采用不同诵读形式熟读成诵。这样分层指导诵读,让学生在读中逐渐达到诵读目标,潜移默化了诵读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标准了读音,培养了语感。

三、情感体验是“诵读”的升华

片段三:

1.同学们太厉害了,不仅会读诗了,还会背诵了,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感人的故事。(配乐讲故事)

2.你就是李白,面对如此深情的汪伦,读一读你给他的诗。

3.你就是汪伦,在与李白分别多日的今天,回想起与李白的深情厚谊,来读读李白给你的诗句。

4.假如你是李白的好朋友杜甫,看到这首诗,也不禁朗诵

到:……(个体展示,相机指导)

朱小曼说:“情感可能是生命最内核的东西,它是最率真、最有个性的品性,是极不易伪装。可以设想用情感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认真体味,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本课古诗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不仅介绍了创作背景,而且古诗的大意学生已了然于胸。同时,教师深情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为“情感诵读”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转换角色进行诵读,能体会到不同的情感,使本首诗情感得以丰富和延伸,情感诵读也就水到渠成。

四、迁移对比、歌唱表现是“诵读”的延伸

片段四:

1.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2.将《赠汪伦》通过填词方法唱出来。

3.出示《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选择一首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出示诵读目标:一读,读正确,读流利;二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三读,读懂大意;四读,读出情感)

4.自由诵读小组讨论:这些诗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离别情?(要求:选择各小组喜欢的诗,学习诵读。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

5.组织交流:诵读《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并试着唱唱。

6.对比诵读本课三首送别诗:通过诵读将你的感受展示给大家。

我国古诗本来就诗、歌为一体,诗就是歌,歌就是诗。本教学环节在总结了学法之后用歌唱的方式让学生去记住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再次激发学习诵读的兴趣,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同时又用本诗的诵读方法诵读、歌唱《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最后将三首古诗进行对比诵读,体会各自不同的情感,使诵读得以拓展延伸。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的设计,体现了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和古诗词的特点。在课堂上,分层指导诵读,逐渐达到诵读目标,能引导学生读出古诗词的韵味,读出古诗词的内涵,读出古诗词的情感,培养语感,促进记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融入诵读教学,提倡诵读,重视诵读,加强诵读是我们语文教师所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3

本诗围绕主题,在“眠”字上做文章,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本次教学老师紧紧抓住“钟声”这一中介,引出了一系列与钟声有关的诗句,最后导出了本诗,引题可谓新颖。

接着光辉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诗中,让学生感悟此时浪迹天涯的张继、无法入眠的张继最喜爱谁来陪伴。老师紧紧围绕“眠”让学生感悟张继的无奈,进而把握古诗的基调,最后通过学生的练习,感受到只有钟声是张继的唯一伴侣,光辉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结尾具有一种超越作者的意旨和情意的张力,让学生在陶醉中回

味,在震撼中彻悟。总之把张继的愁表现的一览无余,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朗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凤艳老师这堂课的主题是让学生“走进送别诗、感受送别诗”,因此,在教学中整节课紧紧围绕“送别”这一主题展开,创设送别的情境;在学诗时引导学生感悟送别时的情谊;朗读和写话都围绕送别,主题突出,结构完整。

为了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地去感

悟诗情,张凤艳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课上阅读补充资料,为学生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作铺垫。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张教师引导学生走进送别的场面,用有效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作者的心声,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方法的复习指导,来加强古诗的自学和理解。整节课的教学,学生都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上。

这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是引导学生感悟、理解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品读、想象初步感知景物描写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从而烘托出诗人的心情,接着一个小练笔,把学生从忧愁的境地拉了出来,也奠定了此时诗人对董大的勉励,从而使文章的诗风一扫以前的忧伤,变得乐观自信,这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接着一个小游戏,通过对送别诗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比较不同送别诗所表达的情感,深化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落实本节课的内容。张凤艳老师的讲课日趋成熟,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而言之,古诗作为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被吟唱千古,相信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感受古诗的节奏韵律,将会激起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4

一、 辨析诗词的题材、情感

诗歌题材的种类不同,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同。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如陶渊明的《饮酒》等;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或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或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送别诗: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深挚的思念,劝勉安慰,坦陈心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边塞诗:表达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苦闷,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如王昌龄的《出塞》、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等;羁旅诗: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除此之外,还有咏物诗、怀古诗、闺怨诗等。掌握了诗歌题材及诗人分类,将给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 关注标题、序、注

1. 细品标题。有些古代诗词的题目为整体感知诗词的思想内容提供了线索。如,题目中带有“送”“别”字样的,一般都属于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等;咏(题、赞、赠)+物象一般都属于写景咏物抒情诗,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塞”“军”“征”“凉州”“关山月”等都暗示这首诗属于边塞诗,如《边塞》《从军行》等。2. 关注题序。许多古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首诗词奠定了感情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的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其中的“中秋”“怀”交代了写作缘由和思想内容是“中秋望月怀人 ”。3. 莫忘注释。部分诗词在呈现给读者的时候,会在诗词的结尾处给出注释,或解释特定词语的含义,或交代特定的创作背景,或给予某种阅读提示,因此不能忘读注释。

三、抓住关键字词

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诗词中的关键字词或关键句往往透露出作者独特的感悟以及作者的情感走向。例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乡关”即是“故乡”,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就可推断出此诗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引发了愁绪。

四、知晓特殊意象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5

要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文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设计,可以说,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古诗教学要设计的精彩,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一、从介绍作者入手,导入作品的写作背景

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

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同一个朝代的诗人,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先后不同,个人阅历不同,所以也会有迥然各异的风格。例如李白擅长写浪漫主义的诗篇,小学阶段要学的《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都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和巨大的夸张。而另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是实实在在地描绘现实的,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首写景诗也表现如此,写的就是眼前的景物。例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通过交待数量、颜色、位置等来表达;其它《江畔独步寻花》《枫桥夜泊》等都是如实地写景的。

同一个诗人,因为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经历,所以前后阶段风格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宋朝著名的苏轼,小学阶段学到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就是很不同的两首写景诗。前者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人,还是为了赞美眼前之景,相信写于作者相对年青之时;而后者重于说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信写于相对年老的时候,诗中充满了理趣,可以看出作者对道家、佛学的研究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教学才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认真进行备课,查阅各方面的资料,为实施教学寻找最佳的途径。

二、咬文嚼字,注重关键字词的教学

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关键字: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重点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这也正是禅宗对王维的影响而王维的恬淡心理在这首诗中的表现。

3、抓关键句子: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古诗词题目: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这样,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就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使某一教学环节成为亮点。可见,教学设计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精心的安排的。

三、细读古诗文,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6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前言】

《灞陵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抒写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同时蕴含着作者对政局的忧虑。诗中运用灞水、紫阙、古树、春草等意象,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神激荡的景象,并向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

【注释】

⑴灞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灞陵,也作“霸陵”,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

⑵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⑶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

⑷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

⑸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一作“紫关”

⑹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后因以为典,指告别。一作“黄鹂”

【翻译】

送君送到灞陵亭,灞水浩荡似深情。岸上古树已无鲜花,岸边有伤心的春草,萋萋蓠蓠。我向当地的秦人问路,他说:这正是当初王粲南去走的古道。古道的那头逶迤连绵通长安,紫色宫阙上浮云顿生,遮蔽了红日。正当今夜送君断肠的时候,虽有黄鹂婉婉而啼,此心愁绝,怎么忍心听。

【鉴赏】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在这里,所以称为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灞水”重复出现,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写灞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这是赋,而又略带比兴。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两句一笔宕开,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不仅展现了灞陵道边的古树春草,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春草萋萋,会增加离别的惆怅意绪,令诗人伤心不已;而古树枯而无花,对于春天似乎没有反映,那种历经沧桑、归于默然的样子,比多情的芳草能引起更深沉的人生感慨。这样,前面四句,由于点到灞陵、古树,在伤离、送别的环境描写中,已经潜伏着怀古的情绪了。于是五六句的出现就显得自然。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王粲,建安(汉献帝年号,公元196~220年)时代著名诗人。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在长安作乱,他避难荆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诗》,其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这里说朋友南行之途,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友人在离开灞陵、长别帝都时,也会像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这是回望所见。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很多前往长安的人,好像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然而西京的巍巍宫殿上,太阳快要西沉,浮云升起,景象黯淡。这带有写实的成份,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从诗中来看,行者和送行者除了一般的离情别绪之外,还有着对于政局的忧虑。“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指逸诗《骊驹》,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因此骊歌也就泛指离歌。骊歌之所以愁绝,正因为诗人所感受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由此触发的更深广的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