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范例6篇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范文1

早在20世纪60年代,雷锋就一心向着党,热爱社会主义,做到坚定理想,恪守信念;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工作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处处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真正做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根据雷锋的这些表现,1960年11月23日,中共工程兵委员会作出授予雷锋 “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决定;随后,工程兵政治部发出《关于开展学雷锋、赶雷锋活动的通知》;1961年1月14日,中央军委工程兵政治部发出《关于学习雷锋同志的通报》,号召全军工程兵向雷锋同志学习。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是年10月23日,共青团抚顺市委发出《关于组织全市广大青少年参观雷锋烈士展览室,开展好阶级教育的重要通知》,并在共青团五届二次全会上发出《学雷锋,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倡议》。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批准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总参谋长罗瑞卿为雷锋班命名大会题词:伟大的战士——雷锋同志永垂不朽。接着,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迅速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报》发表题为《像雷锋那样做个的好战士》的社论。2月15日,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21日,《报》再次发表题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再论像雷锋那样做个的好战士》。23日,作出《关于追认雷锋同志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决定》。26日,《报》第三次发表社论,号召全军发扬雷锋精神,争当优秀战士。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第5、6期合刊出版《学雷锋专辑》。其中刊登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的好战士”;董必武、谢觉哉、郭沫若等写的赞扬雷锋的诗词和罗瑞卿为《学习雷锋——写给〈中国青年〉》的信;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通讯、雷锋日记等。专辑还发表社论,强调“用雷锋的学习态度学习雷锋”。书记处书记杨海波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广播讲话,题为《光辉的榜样,伟大的号召》。当天《报》再次发表题为《以雷锋为榜样》的社论。5日,《人民日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和省、市报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为雷锋题词的手迹。第二天,全国总工会下达了《关于广泛组织全国职工群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通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和总书记邓小平题词手迹。7日,全国各大报都予以转载。《报》还发表社论,要求响应党和的伟大号召,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转发了中国人民总政治部《关于宣传雷锋事迹问题的报告》。20日,《报》再次发表社论,指出“学雷锋看行动”。4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把青年的无产阶级觉悟提高到新的高度——谈广泛学习雷锋的深远意义》的文章。6月1日,《人民日报》又发表宋庆龄副主席的文章,题目为《愿革命后代迅速成长》,号召广大青少年向雷锋同志学习。7月4日,《报》刊登《培养教育雷锋成为的好战士的经验》。8日,陈云副主席题词:“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8月15日,雷锋纪念馆在抚顺市奠基修建。第二天,《报》发表题为《青年战士成长的道路》的社论,纪念雷锋同志逝世一周年;《中国青年报》也发表题为《中国青年的一次深刻思想革命运动》的社论。9月14日,《报》再次发表社论《学习雷锋和好八连要落到实处》。10月8日,《人民日报》也发表题为《提高干部和群众阶级觉悟的重要方法》的社论,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

1964年3月是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一周年,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社会主义时代青年成长的道路》的社论。5月23日,《中国青年报》转载了辽宁省《以雷锋为榜样,引导青年思想革命化——“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的基本总结》。1965年是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两周年,雷锋同志殉职三周年。2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继续深入地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国人民总政治部也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各部队继续深入地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3月2日,首都各大报都发表社论。5日,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雷锋》在全国各地放映。8月15日,抚顺市各界人民群众隆重集会,庆祝雷锋纪念馆建成。《北京周报》第22期发表宋庆龄关于《学习雷锋的榜样》的文章,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学习雷锋精神。1966年4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雷锋班的故事》。1967年冬,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在雷锋的家乡——望城县修建雷锋纪念馆,并将坪山公社更名为雷锋公社(现为雷锋镇)、长城大队更名为雷锋大队(现为雷锋村)、荷叶坝完小更名为雷锋学校。1971年,抚顺市人民政府批准,将望花区建设街小学命名为“雷锋小学”。1973年3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走雷锋成长的道路》的文章、专论等。1977年3月5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81年5月3日,首都召开全国学雷锋先进青年和先进集体代表座谈会,彭冲出席并讲话。

1983年3月5日是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20周年。4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新时期与雷锋精神》。该文称,我们学习、发扬雷锋精神,不能机械地套用过去学雷锋的某些做法。要认真总结20年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肃清、“”的流毒,清理某些实用主义的做法,实事求是地、历史地宣传雷锋,在人们心目中恢复他本来的光辉形象,要根据新的时期和青年的特点,把学雷锋与学习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成长起来的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的社会主义积极性。5日,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表文章《广泛开展学习雷锋运动的深远意义》。他指出,现在,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在广大青年中进行向雷锋学习的教育,丰富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全国人民社会主义觉悟的提高,全国青年社会主义觉悟的提高,必将促使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一个新的面貌。同日,首都各界隆重集会纪念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20周年,胡乔木讲话指出,做80年代的新雷锋,就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事业中做先锋和模范,在保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任务中做先锋和模范。

1990年3月,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带头学习雷锋。3月5日,首都各大报刊同时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六名常委和国家主席的题词。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题词:“在新形势下把雷锋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活雷锋在中国涌现”;乔石题词:“学雷锋精神,做人民公仆,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姚依林题词:“发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宋平题词:“向雷锋学习,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 李瑞环题词:“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杨尚昆题词:“全国人民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这一天,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总政治部、在北京联合举行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会。李瑞环讲话指出,在我们党和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战士能够受到亿万人民这样的真挚厚爱和崇敬,一项群众活动能够在这样长的、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排除各种干扰而保持生生不已的势头,确实是很不多见。在人们为克服困难、恢复经济而奋斗的60年代初期,在风雨如磐、世风日下的“”期间,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雷锋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都是一个光辉的榜样、一面鲜明的旗帜,都是吸引、鼓舞、引导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奋发上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他指出,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一历史现象。1990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雷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0月29日,在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市与雷锋生前所在团干部战士座谈中亲切地说,雷锋出在你们团,但是他的宝贵遗产应该属于全军,属于全党的,属于全国人民的。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199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扎扎实实学雷锋》。指出,由于前些年思想政治工作被削弱,学雷锋活动一度沉寂,雷锋精神受到一些人的歪曲和诋毁。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改变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扶正祛邪,表扬先进,响亮提出学雷锋、学焦裕禄以及学习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收到了积极效果。但我们仍要继续坚持学雷锋、学习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没有过时,永远也不会过时,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1992年4月7日,国家教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把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永恒地开展下去,发扬光大。

1993年3月是等为雷锋题词发表30周年。4日,中国人民召开了全军学雷锋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5日,首都隆重集会,出席并讲话。他说,30年来,在题词精神的鼓舞下,一个由亿万人民群众自觉参加的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雷锋精神的价值,更加珍惜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加努力在实践中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他指出,当前要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就要像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雷锋精神永存》的社论,指出,3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学习雷锋活动的某些具体内容和形式不可能不发生变化。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没有变,我们的理想信念、追求没有变,雷锋精神依然是激励我们奋发前进的可贵的精神财富。1998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又发表题为《今天,怎样学雷锋》的社论,指出,最重要的是,学雷锋精神,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学雷锋,关键是坚持“岗位学雷锋”,真正使雷锋精神扎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岗位上;学雷锋,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雷锋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因为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发展很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像雷锋那样,刻苦学习,学理论、学技术、学知识、特别是现代经济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重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有觉悟,又有能力,有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各种专门知识,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2003年是等为雷锋题词发表40周年,2月27日,首都举行纪念大会,李长春讲话指出,雷锋已经成为真情与爱心的化身,成为时代的楷模,成为我们社会衡量道德行为的标准。3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雷锋精神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辉。在这一年里,瑞士、法国、德国等6个国家的军队代表团先后访问“雷锋团”。《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像雷锋那样做人》的社论,指出,在22年的短暂人生中,雷锋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深刻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今天,我们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郭明义那样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意蕴。

2012年正值雷锋殉职50周年和等为雷锋题词发表49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国人民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走向常态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意见》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总体要求、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抓好学雷锋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要求。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首都召开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李长春讲话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全社会迅速兴起学雷锋活动的热潮,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使雷锋精神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日,中央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作出决定,授予郭明义“当代雷锋”荣誉称号;决定特别指出,早在2010年8月,总书记对鞍山钢铁集团郭明义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决定最后强调,全党全社会要遵照总书记重要批示,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2012年3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的《再论“当代雷锋”郭明义》事迹为例,就足以说明雷锋精神照亮了祖国大地。该文说,从2011年近一年时间里,共发微博3600多条,影响8000万网民,粉丝总量突破680万。从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得到1700多名矿山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响应,占鞍山市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的三分之一;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号召,600多人累计献血15万毫升;2008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郭明义爱心团队”不断扩大,如今已资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汇集了中国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这样的数字每天都在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郭明义爱心团队已经遍布全国,辽宁、北京、重庆、山东、湖北……全国十几个省市已组建150多支爱心分队,成员从2010年8月的5800人,发展到现在6万多人。这些人中有部队官兵,有大中小学生、有机关干部、有清洁工人,甚至耄耋老者、学前儿童,本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朋友也加入其中。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高校 学雷锋 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的要求,2012年3月辽宁省教育厅也印发了《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若干意见》,列出了10项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为高校开展学雷锋常态化提供了方向。

辽宁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也是发起向雷锋学习的基地,50多年来,辽宁省的许多城市都在不断开展各种学习雷锋的活动,如抚顺、辽阳、营口、鞍山等,特别是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成为当代雷锋,不仅是辽宁人的骄傲,而且也为辽宁学雷锋奠定了基础。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学雷锋活动的重要阵地,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在高校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常态化,更有利于引领大学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敬业奉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许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提倡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但是由于常态化工作做得不够,出现了民间流传的所谓学雷锋“三月来四月走”、“雷锋没户口”的现象。没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没有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学雷锋活动的平台,学雷锋活动只是突击性的活动,不能常态化。

1 要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首先需要使学雷锋观念常态化

学习雷锋活动没能坚持常态化,首先原因是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差距,常常以为学雷锋就是一种形式,喊喊口号,贴贴标语,组织几个人简单“活动”一下走走过场罢了,今天来明天走,没有实际意义。这种“被雷锋,被志愿” 突击化、间断化、被动地学雷锋,容易造成负面作用。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无论从其基本特征看,还是从半个世纪以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践看,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和科学的指导性,因而是社会主义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注重雷锋精神传承的持久化。学习雷锋,要让雷锋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和克服“运动式”、“临时性”、“一阵风”的学雷锋。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时间效应中,雷锋精神才能够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行为规范,才能够推动实际工作。

2 要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需要大力推进雷锋精神的时代化

时代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但雷锋精神依然代表着社会的主流道德思想,体现着民族的精神追求。从根本上说,雷锋精神没有过时。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核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这被一些人怀疑为太过理想,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活,因而被认为是过时的精神,不合时宜。然而,“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应当确立为做人的最高价值标准,雷锋精神不是凝固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我们今天开展学雷锋活动,重在学习雷锋精神的本质,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学雷锋的内容、形式和载体,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常学常新,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高校是学雷锋活动的重要阵地,高校应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想信仰、道德品质教育,开拓教育思路,创新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效果,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持久化、长效化。

(1)加强开展学雷锋活动意义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在我们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培育出无以计数的英雄人物和道德典范,他们都通过各种方式对后人产生着影响。雷锋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诚信仁爱、乐善好施、天下为公等等。我们党不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雷锋精神也从中吸收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夯实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和争当雷锋传人的思想基础,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开展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学雷锋活动中来。开展创建“雷锋式学校”、“雷锋式班级”活动,开展学雷锋主题班日、队日和主题党日、团日等活动,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广大同学通过学习雷锋精神,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

3 创新学雷锋常态化的方式

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要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还要着眼于学雷锋活动方式方法的常态化。

(1)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载体。具有生命力的载体需要“自下而上”去挖掘,是否贴近需求、贴近实际是生命力的重要特征。以社会志愿服务为载体,通过探索学雷锋的项目化活动平台,努力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发展,实现对校园雷锋精神建设的引领作用。学校通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正式纳入学生实践教育体系,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探索中开辟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途径,搭建“感恩学雷锋”、“科创学雷锋”、“ 公益学雷锋”、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项目化“学雷锋”活动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建立弘扬雷锋精神的网络平台,积极运用新的传播工具,使雷锋精神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以鲜活的典型带动学雷锋活动开展。榜样的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那些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事迹,更能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意识。组织先进模范到高校开展巡讲活动,注重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事迹,评选雷锋式支部”、“雷锋式团员”、“雷锋式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总结表彰大会上予以表彰,从不同层面挖掘更多大学生学雷锋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人,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3)创办学雷锋活动基地。学雷锋活动基地是学雷锋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是大学生连接校内外的一个重要途径。每个团支部可以组建学雷锋小分队,以日记形式记录学习活动,并将周五设立为学雷锋志愿活动日,引导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学雷锋活动。学校还把学雷锋活动与团支部达标创优、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评选相结合,设立学雷锋展室、雷锋教室、学雷锋成果室为主体的校内德育基地。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基地作为学雷锋精神的载体,学雷锋活动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可以运用所学专业优势,与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相结合,开展爱心基地活动。还可以深入所在城市的社区,去孤儿院、敬老院等机构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基地平台开展活动,不但使学生参与了文明公益活动,而且也使他们融入到了一个组织,会发现身边的雷锋越来越多,使他们的志愿服务热情有了放矢之地,而且能让这种热情坚持长久并且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参加进来。

(4)学雷锋活动与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把学习雷锋与校风建设结合起来,浓厚的学雷锋氛围有利于用雷锋精神陶冶师生情操。从大学生入校就开始组织学雷锋活动,采取集中和分散的形式,每年集中搞一次大学生学习雷锋思想文化节,如主题征文、演讲表演、书法和歌咏比赛等几十项活动,集中地宣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在学习上,平时采取一帮一、结对子,交流学习经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弘扬雷锋集体主义精神;把学习雷锋与班风建设结合起来,选拔学雷锋先进典型,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班级当副班主任,深入教室、宿舍,言传身教,把发扬雷锋精神一届一届传下去。对经济困难生、学习困难生和心理困惑生进行助困、解困,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良好校园软环境。

把学雷锋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雷锋精神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正确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形成课程化和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作为大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中讲授,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崇高的精神和行为。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课内课外互动并且把学习雷锋精神的行为与大学生的德育素质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评选先进和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学生学雷锋行动的参与,激发学生学雷锋常态化活动的自觉性。

(5)学雷锋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宣传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结合学生特点,具有喜闻乐见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一种精神。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积极组织开展雷锋榜样进校园,开展主题班会,学唱雷锋歌曲,讲雷锋故事比赛,看一场有关雷锋的电影等感受雷锋的平凡中见伟大,还可以邀请雷锋战友到校讲座、邀请学雷锋道德标兵报告团到校做报告、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到雷锋雕像前祭奠等活动,不断赋予学雷锋活动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和新的文化样式,让学雷锋活动入脑入心。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引领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导向,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风气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所以学习、发扬光大雷锋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实现学习雷锋常态化是雷锋精神常驻大学生心间的重要保证,学习雷峰常态化,是历史赋予每一个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基金项目:2012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校推进学雷锋常态化方式研究”(Lslk tsz2012-064)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光明日报,2012-10-18.

[2]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2012-03-02.

[3]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若干意见辽教发[2012]23号.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范文3

2017党员干部学习雷锋精神心得体会【1】

为弘扬雷锋精神,纪念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2周年,并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活动引向深入,3月3日,我支队组织开展了“学雷锋、献爱心”主题党日活动,支队机关全体党员冒着严寒主动来到社区及加区老干部局开展义务劳动。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边防官兵良好风貌,促进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向雷锋同志学习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相结合呢?

首先,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雷锋同志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就是长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看到这些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反思自身,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物质文化要求日益提高,有些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发生了动摇,有些党员甚至丢弃了共产主义,走向腐败走向犯罪。共产党员一旦失去了坚定的党性,就失去了其奋斗终身的目标和理想,失去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注定要走向灭亡。雷锋同志满怀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富裕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去学习。我们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其次,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在雷锋一生最明亮的旋律,是雷锋精神的核心。雷锋一生没有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总是乐于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曲折的革命斗争中取得政权,正是因为我们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被人民所拥,被人民所爱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我们党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将失去了立党之本,立国之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不是形式,是实打实的行动,是心对心的付出,老百姓是最明白的人,共产党好不好?问问农民就知道。共产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再次,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雷锋日记中有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要学习雷锋的这种精神,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知识更新很快的时代,稍有懈怠,就会落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国家机构的主体和骨干力量,如果我们不能不断的学习进步,必然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必将制约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甚至会制约时代科技的进步。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做先进文化的代表,要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就必须时刻保持先进性,时刻掌握前沿知识,走在信息科技的前列,才能有能力指导和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进步,走向繁荣昌盛。

有人说“雷锋精神”是六十年代的产物,今天已经不流行。我要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十三亿人民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教育下的产物,是我们新中国时代的楷模,是我们不可遗忘的先进典型。在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又要与时代相结合,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相结合,把中华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2017党员干部学习雷锋精神心得体会【2】

每年的3月5日, 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学雷锋纪念日,有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但绝大多数认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新时代不朽的精神财富。

学雷锋活动开展了近四十年,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人们认识和行为方面出现了很多误区。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些人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集体观念淡薄,追求自我价值、注重实惠,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因而在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就显得十分必要。

学雷锋关键是要抓住实质,雷锋精神的实质是热爱祖国,处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实现****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

雷锋精神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任何时代的人们都离不开精神支撑。雷锋精神经过40多年的考验,它的方向,过去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今后永远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雷锋精神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已深入人心,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雷锋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雷锋精神永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总要有点精神寄托,不能成为金钱、享受的奴隶,美国西点陆军学校尚且以雷锋为榜样进行品德教育,在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应倡导雷锋精神,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雷锋精神对净化社会环境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说,社会风气不正是普遍现 象,我们无力改变。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要净化社会环境更要从小环境入手,坚持岗位学雷锋,通过自身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样学雷锋才可以坚持长久,而不会出现“三月来,四月走”的情况。

学习雷锋要充分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但自己要学,还要带动和影响身边同学去学,共同弘扬雷锋精神。雷锋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应在思想、学习、工作、作风上找差距,反对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堂堂正正地做人。要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强化宗旨观念,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坚持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雷锋精神对于新世纪的中国***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仅具有道德实践精神的生命力,而且其崇高的价值内涵和时代走向与实践“三个代表”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雷锋勇于克服困难,自觉为国分忧、勤俭节约、奋发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德精神动力源泉,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雷锋时时想着别人,处处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都是实践“三个代表”的精神财富。其次,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的优秀结晶,一方面,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雷锋精神是属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文化体系,它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早已被历史定格为代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也是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道德体系。

以上是我对雷锋精神的认识,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以雷锋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17党员干部学习雷锋精神心得体会【3】

从上个世纪60年代,雷锋就是那个时代青少年心目中的明星和偶像。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的名字及雷锋精神穿越时空,在当代的影响仍然是那么巨大。

我们已故的敬爱的总理对雷锋精神曾这样概括:“雷锋精神是伟大的,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热爱祖国,处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

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像雷锋那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像雷锋那样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用知识武装自已,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像雷锋那样做好本职工作,创一流业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学雷锋;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 该成果为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的项目《大学生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构建的实践研究》―西华师范大学资助、立项想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SZ12008。

自1963年3月5日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学雷锋活动就成为群众性的道德行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弘扬雷锋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雷锋精神在当代又有了新的内涵: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当前国家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举雷锋精神旗帜,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机构,承担着为整个社会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学雷锋活动的主力军,探索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实际意义。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学习雷锋活动的长效机制,才能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发挥更为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基本内涵是热爱人民,乐于奉献,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和勤俭节约。现在,雷锋精神又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懂得感恩,懂得爱”。今天学雷锋,就要学习他爱国爱民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助人为乐,模范践行道德规范;学习他敬业奉献,做现代化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学习他锐意进取,做创新型国家的自觉推动者;学习他勤俭节约,做小康社会的积极创建者。

(二)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雷锋生活的年代,国家积贫积弱,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人们利益需求非常趋同,价值取向单一,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强烈推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雷锋所生活的时代,必然要求人们与时俱进地建构当今时代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

那么,雷锋精神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带来一些“个人主义至上”、“一切向钱看”的人生信条,但这永远也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雷锋精神与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不会过时也不能丢。雷锋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具实效性等方面实现雷锋精神的时代化。近些年在高校广受欢迎的学雷锋的活动形式,如“希望工程”、“志愿服务”、“捐款救灾”等都是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最具创新性的诠释,也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载体。

雷锋精神是在中国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孕育和锤炼出来的高尚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因此,学雷锋活动可以给我们伟大的事业和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深刻意义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主要力量,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新形势下,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1、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魂

在世界政治发生巨大变化,西方和平演变手段更加隐蔽的情况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荡涤大学生的灵魂,能使大学生找到自己的精神支点,铸就起精神支柱,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魂。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处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学习懈怠、考试作弊、见利忘义等。雷锋精神体现的诚信为本、刻苦学习、爱岗敬业等思想道德观念,具有引领大学生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大学生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实现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取得执政地位,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胜利,归根结底在于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但是,在大学校园里,“为人民服务”曾一度被认为已经过时了。当前通过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以雷锋为榜样,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从身边小事做起,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义利观,为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一)高校学生对学雷锋活动的态度和看法

1、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全面

部分学生对雷锋不够了解,片面理解雷锋精神,认为学雷锋仅仅是学他助人为乐的一个方面。通常每年三月集中开展学雷锋活动,三月一过,活动就基本停止了,即呈现出“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局面。

2、学雷锋的思想意识不到位

部分学生认为雷锋已经过时了,学雷锋太傻气了,对雷锋的事迹和精神不甚了解。

3、学雷锋的氛围不浓厚

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们崇拜“高富帅”、“白富美”,嘲笑“傻大憨”,加之社会诚信缺失,社会上多数人有学雷锋的心,却没有勇气和胆量,怕被人嘲笑,怕“惹事上身”。这就折射出一种严重的信任危机。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现状

目前,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雷锋精神的学习与实践,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然而,学雷锋活动的形式、载体及内容需要不断丰富,并不断确定新的、好的制度,以确保学雷锋活动的长效性。

1、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缺乏常态性

高校作为学雷锋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深入学习开展学雷锋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但目前大学生学雷锋活动主要集中在三月份,学雷锋活动与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学习、生活、工作等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究其原因就是高校缺乏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机制,以此来保障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常态性。

2、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形式、载体、内容不够丰富

高校在大学生学雷锋活动方面虽然开展了一定的活动,但主要是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没有深入开展雷锋精神的理论学习,雷锋精神的具体内容没有跟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生学雷锋的主体意识不够,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缺乏有效的形式、载体及内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活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3、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缺乏有力的管理和约束

高校对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缺乏具体的目标管理体系,学雷锋活动的实施缺乏具体的监管考核体系,难以达到活动实施的具体要求和效果,并且对于学雷锋活动的先进个人及集体缺乏一定的评价体系,在对先进个人及集体的表彰及典型示范作用的发挥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4、高校对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高校对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不断丰富的活动缺乏一定的场地、资金及人力支持,高校教师没有把学雷锋活动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且高校与社会力量共同来开展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形成合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以机制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才能激发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自觉传承雷锋精神,使学习活动长存,雷锋精神永驻。

(一)建立学雷锋活动的工作机制

1、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又往往通过对事物的“认知”而形成,学习教育是“认知”的源泉和动因。现在,要让践行雷锋精神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担当,有很多模糊的或不正确的认识需要澄清。正确的“认知”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自觉信奉和践行。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经济关系,都需要公平的规范制度、合理的伦理观念、向上的价值追求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雷锋精神非但没有过时,还是引领人们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中坚守价值理念,彰显道德追求的法宝。只有真学、真懂、真信,增强认同感,学雷锋活动才能落到实处,真正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2、建立实践养成机制,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在平凡中孕育伟大

雷锋就是从平凡小事做起并逐渐成长为公民道德模范和时代楷模的。学雷锋的实质,就是学精神、见行动,内化于心、外见于行。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增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学习雷锋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要求大学生爱校爱专业、多做贡献,脚踏实地、奋力争先;学习雷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求大学生奋发向上、勤俭朴素。因此,要通过建立养成机制,从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入手,探求制度效能的内在规律,使各项制度、措施、办法等相互连接。

3、建立大学生广泛参与机制,丰富学习活动载体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知雷锋,学雷锋”的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日、主题团日,举办形式多样的学雷锋主题演讲、英雄人物报告会、读书征文、诗歌朗诵等,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使各类学雷锋活动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能收到实效。

3月为学雷锋活动月,各高校都会积极部署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精心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学雷锋活动品牌,如以雷锋精神为主题,以雷锋事迹和雷锋式先进人物为素材,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传播雷锋精神的窗口,涵养心灵,促进和带动了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切实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软实力。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践行;雷锋精神;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44-03

党的十报告要求全党:“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党中央把推行学雷锋活动提上了新高度。然而,现实生活中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普及化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广大群众尚未将学习、效仿雷锋作为自觉的精神追求,人们学雷锋的社会风气并未形成。因此,让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在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形成雷锋文化

我们认为,雷锋精神是指在雷锋身上首先孕育、在雷锋式群体中发扬光大的一种思想境界、价值取向、行为特征体系。雷锋精神的载体是雷锋本人、雷锋式群体的行为模式特征。雷锋文化是以雷锋精神为内核的反映对雷锋精神各种认识、模仿、宣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成果总和,可分为三个层次,层――雷锋式社会风尚、风气,中间层――关于对雷锋的宣传教育评论活动现象及成果,核心层――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一个道德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雷锋精神的传承,一方面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人们身体力行,靠行为本身来推动;另一方面在践行过程中逐步形成雷锋文化,靠文化信仰来推动。50多年来,人们以雷锋事迹、言论为基础,以雷锋精神为核心,大力宣传雷锋式的楷模人物,通过历史叙事、纪念活动、学术研究、实践活动、文艺表演等等载体,把学习雷锋活动积淀成为一种道德习惯、社会风气和精神信仰,形成雷锋文化。雷锋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出生贫民家庭,为了感恩党的关怀,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刻苦专研,乐于助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了生动阐释,最后,他把年仅22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与之相对应,雷锋文化也发根于人民大众,它以歌曲、电影、雷锋故事甚至卡通形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出现,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可接受性。

2003年6月,新浪文化连同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南风窗等多家媒体联合推出大型公众调查――二十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此次文化偶像的评选活动,评选范围不只是文学,而是更大的文化范畴,在众多文学大家、科学家以及娱乐界等名人中雷锋作为一个普通的战士以第七名的成绩入选绝非偶然。这说明历经几十年,人们对雷锋精神的记忆是深刻的,对雷锋精神的呼唤是强烈的,这是对社会助人为乐等精神的一种赞誉,同时也体现了雷锋文化在不同时代的诠释和宣传中不断与时俱进,取得了较大成绩,以其独特魅力深入人心。

二、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在雷锋文化的引领之下,我们要自觉带头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地推进雷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是学雷锋活动全民参与的基础和前提

近年来,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学雷锋活动也由原来单个的、自发的行为逐渐转向集体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这是目前人们践行雷锋精神最常见的形式,也取得了助人为乐、社会奉献的较大成绩。志愿者活动通过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有规模地组织,容易受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的限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43万余个志愿者组织,常年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超过6000万人,但与我国近14亿人口相比较,经常性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比例甚少;还有的志愿者活动因种种原因仅流于形式。此外,“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雷锋是傻子”、“雷锋精神已过时”、“跌倒老人可否搀扶”诸如此类的传言和现象仍比较多,引人注目,这与人们心中对雷锋文化的认同和信任背道而驰,直接影响个人践行雷锋精神的自觉意识形成。这些现象都与党中央倡导的全国上下形成全民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浓厚学雷锋活动氛围还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践行雷锋精神一直未能成为全民文化自觉,让雷锋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人们内心,是学雷锋活动能获得更多群体参与的前提和基础。

(二)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是推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根本保障

纵观50多年来人们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虽有较大成绩,但几经波折。自1963年3月5日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掀起学习雷锋的高潮;“”爆发后,学习雷锋的现象也与雷锋精神的宣传研究一样几乎销声匿迹;80年代改革开放,雷锋精神过时论盛行,学雷锋活动一度受阻;90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利益的考虑学习雷锋利己利他的争论不断;21世纪,学雷锋者,甚至道德典型(楷模)时常遭受不公正对待,又使得学雷锋的人望而却步。总结几十年学雷锋活动的历程和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学雷锋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欠缺和持续的问题。学雷锋活动的时代背景在不断发生变化,部分干部群众的价值取向与雷锋精神的奉献本质相冲突,党政团组织自上而下的推动与学雷锋文化本身的亲民特点不相容等,都导致了学习雷锋活动难以持续和常态化。因此,在现行学雷锋活动的体制下,充分利用各类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推进学雷锋活动,学习雷锋文化,让践行雷锋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成为文化自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的行为需求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根本保障。

(三)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是雷锋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雷锋文化是我国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文化要能历久弥新,具有永久生命力,自身必须不断发展,保持先进性,让不同时期受众群体接受,并能自觉集聚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推动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因此,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是雷锋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是以时间为线索,从纵向上找到践行雷锋精神新支撑点。从弘扬到禁锢,从提倡到质疑,雷锋精神走过了产生、发展、传承、压制、复兴、创新的不同阶段,经历了岁月“沧桑”。我们应结合时代特点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创造性地发展雷锋文化,不断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使之成为积极引导国人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自觉文化诉求,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进而转变为自觉践行雷锋精神的行为诉求。二是以空间为载体,从横向上找到践行雷锋精神在当前环境下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法制环境、政治环境、生态文明等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相融合的准确自我定位。“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其与其他先进文化在空间上实现共生共容,不断给雷锋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在空间上扩大其深度、广度,创新践行雷锋精神载体,引领符合民族文化价值需求和价值标准的文化自觉价值取向,构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求的以雷锋为代表的楷模精神先进文化。

三、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的条件

楷模精神要转变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而成为文化自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楷模精神本体的价值和吸引力较大(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楷模精神的示范、社会文化、法制环境相容、领导者引领等。目前学雷锋活动未能成为全民文化自觉恰在于这些条件还未完全满足,例如无私奉献的信念特征与市场经济的竞争获利信念特征的冲突在理论上宣传上阐析不够有力、学雷锋活动中形式主义令老百姓反感、部分领导干部消极腐败、现行法律没有起到保护真正学雷锋者的作用、享乐主义文化和人生观、价值观泛滥于媒体等。因此,从中国目前雷锋文化发展的情况下来看,构建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的条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增强雷锋精神本体的道德感召力

所谓雷锋精神本体指的是雷锋精神内涵、定位、行为规范等,既可分为内涵(精神实质、概括性认识)和载体(事迹中体现的行为范式)两方面。雷锋精神的本体内涵即其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本体的思想境界应界定为共产主义思想,雷锋精神本体的价值取向应界定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不能将价值取向等同思想境界,全部拔高为共产主义。而奉献社会,做好人好事的价值取向,具有最广泛的道德感召力和群众基础。践行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符合人们的心理学、逻辑学规律,与新时代的精神对接,从而让人们思想上认同,心灵上启迪,灵魂上碰撞,行动上接纳。增加雷锋本体的价值和吸引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挖掘和赋予雷锋精神与时展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特点,并有针对性地科学推动践行学雷锋活动,创新推动雷锋精神的行为模式。通过让雷锋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行为传播效仿模式更具凝聚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内心认知认同的文化,并自觉赋予情感,上升为意志,把践行雷锋精神内化为内心的行为需要。建议采纳将每年3月5日确立为“雷锋日”的国家法定节日的提议,将雷锋形象推向世界,力争被世界各民族文化所共同推崇。

(二)让楷模精神的示范者各地遍布

50年来,涌现了许许多多鲜活的“雷锋”,他们用行动传递着爱和温暖,如郭明义、许月华、杨善洲、邓前堆、吴菊萍、孟佩杰……他们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使多少人的心灵深处产生过触动和共鸣,这种触动源于我们心底镌刻着的“雷锋精神”。有人曾经对二十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结果产生过热烈的讨论和质疑,唯有对雷锋入选保持这缄默。我们来做这样的假设,在给候选者投票的时候,当时的提问改为:你愿意成为雷锋吗?估计雷锋不一定能入选。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类似的现象,对某一事物(观点)持认同的态度,却不主动去践行和作为。从2007年开始,按照、文明办等部门的统一部署已经举行了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此外,各省市、地方单位也举行过各类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评选等活动。但这些被推选出的楷模人物起到的引领示范作用却非常有限,时过境迁,他们的名字也慢慢被遗忘。如何让这些道德模范的事迹更深入人心,让榜样力量散发出更灿烂的光辉,营造全民学习“雷锋”的浓厚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都知“雷锋”,学“雷锋”,做“雷锋”?我们应在更大的范围内,由党中央、地方政府、包括社会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团队等各类主体推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让雷锋式的人物更加广泛地树立,强化对雷锋精神的社会认同,并要求领导干部、党团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成为率先学雷锋的践行者,成为广大群众的榜样。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类似金字塔的楷模体系,雷锋则是金字塔尖上的道德文化偶像,不管雷锋式的模范有多少,时代如何变迁,他们共同的名字就是“雷锋”。同时还应持续加强对评选出的道德楷模的关注和宣传报道,将楷模精神和事迹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让他们的楷模引领示范的作用更持久、更深入,进而努力推进市民“互助式”社会构建。

(三)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生发展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被赋予了深厚的内涵,雷锋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和恪尽职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虽然每个时代都会推出的众多道德典范(楷模)或文化偶像,但雷锋的形象依然熠熠生辉,雷锋精神仍然发挥着引领弘扬社会先进文化的功能。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时代的脉搏,缺乏道德内涵的文化是缺失的,疲软的。毋庸置疑,雷锋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我们必须处理好社会先进文化与雷锋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特别要认识到弘扬雷锋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一种内在需求。由于利益驱动,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在客观上带来许多消极负面效应,容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观念,引发许多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雷锋精神,发挥其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引导作用,能逐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所认同,从而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因此,当社会整体文化氛围不利于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的时候,享乐主义文化和扭曲人生观、价值观“泛滥”的时候,社会文化媒体应该承担起正确引导人们价值取向主流引导作用,为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奠定良好的文化环境基础。

(四)营造相容的法制环境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即利益既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又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通过对利益的追求进行各种活动,进而推动人本身的发展。在2012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和全国政协委员施杰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为好人做好事立法”的建议。分析践行雷锋精神成为文化自觉和行为自觉受阻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法制环境与倡导践行雷锋精神的要求并不十分和谐。社会上的“活雷锋”只有在自身正当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时候,物质利益和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持续学雷锋的行为,并积极带动周边的广大党员群众践行雷锋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固然表现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维护,具有谋利与利己的特质。但市场经济本身也是利己与利他的矛盾统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和基础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特点,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应允许学雷锋者有自己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追求,对他们在学雷锋过程中利己行为给予宽容和公正的待遇和评价。积极推动为好人做好事立法或志愿者服务立法工作,挖掘学习雷锋精神的利他利己要素,营造与践行雷锋精神相容的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化自觉才有坚实的土壤。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雷锋精神研究》(12&ZD051)子课题《践行雷锋精神科学化路径研究》(13ZDB4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谭献民,肖建平 雷锋精神研究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9.

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雷锋精神;时代价值;大学生

雷锋精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是提升思想境界、营造和谐氛围、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生动典范和有力载体,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基本立足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价值导向,以敬业奉献恪尽职守为行动指南。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二、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凝聚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为我党永葆纯洁性与先进性提供不竭动力

雷锋同志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楷模,在全党范围内掀起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忠诚无私、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精神,树立全党学习的光辉榜样,将极大推动党员自身建设进程,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为我党永葆纯洁性与先进性提供不竭动力。

(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撑

首先,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其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生产热情与劳动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最后,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消除和矫正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助于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奢侈之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道德支撑。

(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议,并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做出了重要部署。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有助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当前,有一些社会媒体与个人过多地把目光投向社会阴暗面,大肆渲染,甚至为一己私利不惜扭曲事实。雷锋精神是阳光的,是向善的。弘扬雷锋精神,塑造社会大众认可的、遵循的价值坐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四)培养青年一代历史使命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2年11月29日,等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雷锋精神具有极强的可实践性,雷锋同志始终保持这样的作风:“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广大青年一代作为社会的栋梁,以雷锋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凝聚合力,势必将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国梦。

三、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目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作为高校大学生主体的“90后”在其影响下,有些表现出势利倾向、价值观迷茫、理想信念缺乏等问题。当前形势下,发扬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用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存在个人主义明显、考虑问题多从自身角度出发、缺乏换位思考、待人冷漠、助人为乐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

雷锋同志扶贫济困不求回报、热心公益不图私利、做好事不留姓名是雷锋精神中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全社会形成和谐团结、友好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中弘扬雷锋精神,以社会志愿服务为依托,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广泛进行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中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逐渐形成践行雷锋精神、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用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观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缺乏专业兴趣、荒废学业、心理脆弱等问题,缺乏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攻难关、攀高峰、求真理”的科学探索意识不强,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中放纵自己,有的沉溺网络游戏。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雷锋同志以国家需要为导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大学生可能暂时无法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要学习雷锋的敬业精神,先把当前专业学好学精,立足考研,做长远打算。以雷锋精神为载体,挖掘当代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自强不息之星”、“专业学习标兵”等先进典型,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做好新闻宣传报道,以点带面,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激发同学们积极学习身边榜样的“钉子”精神。

(三)用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

通过阅读《雷锋日记选》,深切体会到雷锋同志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高贵品格。创新是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助推器,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所必不可少的。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在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相比欧美国家,我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在当今科技时代,日新月异,不进则退。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用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武装自己,培养当代大学生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主动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四)用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之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