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范例6篇

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范文1

〔关键词〕发展;连锁经营;优势「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探索了连锁经营的优势,指出发展连锁经营可以完善商业经营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发展连锁经营势在必行所谓连锁经营,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的管理手段连接起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实质是把现代化的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发展连锁经营,可以改变我国商业中陈fl!的经营观念,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改变低效率的物流运作方式,完善经营机制,为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可以促进大流通、带动大生产,改进传统商业,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连锁经营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已经起步,而且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日益显示出其经营优势已成为我国零售业、餐饮业和服务业普遍应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并加快向汽车、医药、烟草、家居建材、加油站等多业种渗透,显示出厂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连锁经营的优势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理论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一、连锁经营的理论优势1、优化资源配置连锁经营的“八个统一”是基本的要素:统一店名,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实现这些统一,就使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互相协调起来,因而有利丁资源的配置,使得企业资源共享,不会出现浪费现象,既节约厂费用,又提高}一作效率和效益2、提高市场占有率连锁经营要想实现规模效益,必须在分店的设置上多动脑筋在合适的地理环境中,开设数量合适的分店,这样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打‘大产品的销售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不容忽视,这是发展连锁经营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规模效益正是连锁经营最吸引人的优势3、强化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连锁经营企业通常选择统一的建筑形式,进行统一的环境布置,采用统一的色彩装饰,设计统一的商徽、广告语、吉祥物等,这种形象连锁是一种效果极佳的公众广告企业要实现规模效益,就要在各地开设分店不同地区的顾客,反复接受同一信息的刺激,久而久之,会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认可,进而发生兴趣,这对丁树立与强化企业形象极其有利连锁经营企业的}一作人员,统一着装,包装物上统一印刷图案,这些都能给顾客一种整洁、规范的感觉,使顾客愿意光临,而且通过顾客无意识的宣传,提升厂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象,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奠定厂坚实的基础4、提高竞争实力连锁经营的各分店在资产和利益等方面的一致性,使得连锁企业可以根据各分店的实际情况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经营战略,可以对原先独有的销售措施、广告策划、硬件设施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整个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上;同时,灵活的经营管理又使连锁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方法、经验能迅速有效地在各连锁分店内贯彻实施,这些都大大加强厂连锁企业的总体竞争力5、降低经营费用连锁经营企业以顾客自我选购、自我服务的经营方式为主,减少厂售货劳动,因而雇员相对较少,节省厂}一资成本,节约厂场地费用在连锁超市中,商品明码标价,顾客可以自由挑选,顾客节省厂购物时间,也节省厂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加快厂顾客的流通速度,增加厂客流量总之,连锁经营与非连锁经营在总成本费用上的差距很明显我们对同样数量的两种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连锁经营企业的费用较之其他零售商场约低10个白一分点6、引导生产领域连锁经营企业通过扩大规模而增加效益企业在各处设立分店,商圈很)’一,因而对众多消费者的需求有比较全面、客观的厂解进货时,可根据顾客需求,结合市场供求来大批量进货这样一来,连锁经营企业在市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连接生产与需求的桥梁生产商可根据企业进货的数量、种类等来进行生产,从而使生产与消费紧密挂钩,不致出现浪费生产资源和货物奇缺等情况7,增加就业机会连锁经营企业的低成本、高效率使得所售商品价格大幅度明显降低,等丁增加厂消费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使他们能更多地购买其他商品或服务,乃至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从而扩大厂社会总需求从社会整体来看,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就业人日总量的增加,增加厂就业机会

8、保护消费者利益要做到顾客至上,不仅要知道顾客的行为,还要分析他们的心理,他们付款的方式,以及他们对连锁企业的信任度要提供好的顾客服务,需要改进服务质量,对员}一进行商业培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连锁经营企业在管理上已日益完善,更趋向丁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并使得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宽敞;服务人员的素质日益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_作效率大大提高;明码标价降低厂消费者购物的心理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方便顾客的购买;商品质量得到保证,并且价格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买得舒心连锁经营企业的种种经营措施和经营策略,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保护厂消费者的利益二、连锁经营的物流管理优势1、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连锁经营物流系统是由采购、仓储、流通加}_、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六个功能构成这些功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各自特定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运行、共同产生出新的总功能,这个总功能再去协调各个子系统,从而使各子系统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保持协调一致,在发挥各自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总功能,实现商品的流动2、连锁经营物流的合理化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是其物流合理化的基础,而物流合理化则是整个连锁经营物流管理所追求的目标首先,物流合理化可以降低物流费用,减少商品销售成本其次,物流合理化可以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物流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3、连锁经营物流的标准化物流是一个大系统,这样一个大系统的管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关联系是系统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能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4、连锁经营的核心—配送中心配送是指以客户的需求为先导,围绕商品组配与送货而展开的接受汀货、预先备货、分拣加}_、配货装货、准时送货通货等一系列服务}_作的总称配送中心是承担物流专业化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它是连锁经营的核心这是因为连锁经营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配送中心来具体实施的,通过配送中心的作业活动,不仅可以简化门店的活动,从而降低连锁企业的物流总费用,而且还能实现商品在流通领域中的增值,并向门店提供增值服务因此,国外的很多企业都努力提高连锁企业的经营水平,以期为全面开进中国市场作好充分的准备面对现实,我国的连锁经营决不能坐以待毙努力发展连锁经营,其意义不仅仅在丁发展我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甚至可以利用国外的优秀人才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不断吸取教训和经验,为我国连锁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作入世后的竞争是残酷的,也是全方位的,是观念、技术、管理方法、人才等的综合竞争,发展连锁经营势在必行〔参考文献〕[1]方光罗.市场营销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1997.f=}[3]张海燕.加入WTO后我国连锁超市发展的营销对策北方经贸,2003,(2).[4]陶伶俐.中国连锁商业何处去「J].商场现代化,2003,(2).[4]王永平.中国连锁经营引领商业现代化「J].商贸经济,2004,(2).

连锁经营范文2

2、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商业运作方式,以其独特的经营机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连锁合作是前所未有最成功的市场策略。

4、全球性市场调查,超过92%的由独立经营转为连锁经营事实说明,连锁经营获得成功极大。

连锁经营范文3

一、产品优势被资源浪费

连锁企业具有的产品层次提升、产品服务创新等优势,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中表现不充分,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在经营中未充分利用连锁组织带来的产品优势,其主要表现为两点:(1)产品服务提供上,没有进行全产品概念的策划,其提供的产品与一般传统单店无差别,没有将自身的产品层次提升到高于一般单店的层次。(2)产品组合策划中,没有充分利用产品创新这一优势,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增强自身的产品吸引力。就其原因主要是连锁企业营销管理者的产品策划意识不够先进、产品策划落后所致。首先,产品策划者对于消费者消费意识理解上,还停留在“满足”型的方式上,没有意识设计全产品概念的商品来满足“追求”型消费者需求;其次,未意识到产品创新能给企业产品策略带来巨大优势,从而在产品策划中没有给予足够投入来进行产品创新开发。

二、品牌苍白无力

品牌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是连锁企业的无形资产,不仅代表了企业整体形象,同时也是企业扩大规模基础,没有卓越品牌连锁将失去一半优势。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也大都采取了品牌化经营,拥有自己的品牌,但大多苍白无力,就其原因两点:(1)品牌建设投入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规范,企业追求市场行为短期性,导致连锁企业经营上较少有高品牌权益的品牌出现。(2)品牌建设能力低。我国连锁企业管理层中具备高水准营销能力的少,经营管理中品牌建设能力低,往往认为品牌建设就是单纯提高知名度,建设的品牌是极其残缺的。譬如,常在品牌塑造中轻视品牌文化的塑造,品牌“文盲”化程度高。

三、“价格杀手”武器未有效运用

价格作为连锁经营企业的有效杀伤性武器,一旦正确使用会给同行业竞争者以致命打击,有效摧毁这些行业的单店经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但在我国连锁的大多行业,这一“价格杀手”武器却未得到充分运用,譬如零售和餐饮业中,在大多连锁超级市场中提供的商品价格与其他商店没有优势,甚至更高,从而使得许多单店经营的零售店有着赖以生存的广泛空间,使其有限的市场份额被大量占领,成为连锁企业的激烈竞争对手。就其原因,在于营销管理者未充分意识到运用“价格杀手”武器的作用,从而在经营中产生两种结果:(1)有着低成本优势,但不愿采取低价策略,期望以此获得较多的利润;(2)对能降低商品成本的措施不够充分重视,从而使得自己商品没有成本优势,利润下降又反过来制约连锁企业的这些措施的改进。譬如扩大连锁规模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而我国连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表现在平均营业额、门店拥有数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连锁企业存在巨大差异。拥有门店数量来看,零售业2004年平均为52个,餐饮业平均为27个,而发达国家早已超过数百家,餐饮沃尔玛一家就有4000多店铺;销售额来看,整个连锁零售业和餐饮业相加还不及沃尔玛一家。

四、渠道建设不完善

连锁企业的渠道建设往往随着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逐步完善,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历史短,因而在渠道建设上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完善的销售网络远未形成。成熟的连锁企业往往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有效覆盖和占领消费市场,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大多只在各大城市的商业中心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点,在城乡地区,即大型商业集团难以设立而连锁企业能显示自身优越性的地点却普遍未能建立起销售网络点。(2)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落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作为完善销售网络的保障措施,是连锁企业渠道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我国还很落后,表现为科技化、信息化程度低,物流统一配送率低,效率低下等方面。

五、促销优势不被充分认识

连锁企业因本身组织特性,更易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尤为表现在公共关系促销和广告促销优势上,而我国连锁企业促销却还不善充分认识和利用这种优势。(1)未曾利用自身销售网络体系深入消费者社区的特点,建立一流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有效研究市场和吸引顾客。(2)同政府的关系中,总是被动适应政府政策,没有建立一种互动有益的政企关系。(3)没有充分利用自身各种促销优势,协调进行,开展更有影响力的促销活动。

六、营销队伍培养不足

连锁企业营销队伍培养优势在于营销队伍的专业化和更有利于开展营销队伍培训工作,我国许多连锁企业在营销队伍培训中不够重视,不愿投入足够的培训资源,使自身的营销队伍素质难以提高,也停留在大众化企业的水平。其具体表现为,一般仅有上岗前简单的培训,没有对营销人员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针对性的培训,没有常规的再培训机制,不充分开展营销人员彼此之间交流活动。

连锁经营范文4

[关键词:] 商业物流连锁经营业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连锁经营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组织形式,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我国连锁业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连锁经营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连锁经营的领域也由最初的零售行业开始向服务业拓展,超市、便利店、各类品牌专卖店、专业连锁店等作为新的购物和消费形式,给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吃快餐到肯德基、麦当劳、永和豆浆等连锁餐厅,采购食品和日用品到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或便利店,购买电器到国美、苏宁的专业连锁店,已经成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连锁经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必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推动我国连锁业健康发展,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一、我国连锁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连锁业的发展历程

连锁经营在我国首先出现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其发展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初始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商业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借鉴国外规模效益的经验,开始探索连锁商业的方式,企业自发地按照连锁方式进行经营运作。成长期:(1995年至今)1993年,国家正式提出要把发展连锁经营作为带有方向性的一项流通体制改革。由于政府的强力推动与企业市场化内在发展需求相结合,我国连锁业快速步入成长期,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扩张,仅用不到20年就基本完成了欧美历经百年的零售业革命。

2. 我国连锁业的现状和特点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连锁经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连锁经营业已经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连锁企业。截至2006年末,中国拥有两个以上门店的连锁企业为3146个,从业人数116.4万人。如果按照10个门店以上才可称为连锁企业的国际惯例,中国共有连锁企业1219家,从业人数75万人。连锁商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993年的0.7%上升到2001年的4.1%,再到2007年的20%以上。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行业调查,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突破了一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0022亿元,同比增长21%,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105191个,同比增长58%。“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2%。在“连锁百强”中,国美电器集团以1023.5亿元销售规模、1020家店铺的业绩再次位居第一,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871.4亿元、854.7亿元、502.9亿元、502.2亿元的业绩排名第二至五位。

二是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进入21世纪,随着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在政府导向作用的发挥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消费意愿的高速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连锁经营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据中国连锁经营业协会统计,2002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的年营业额仅有2465亿元。经过2003-2007年,连续五年分别达45%、39%、42%、25%、21%的高速增长,到2007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的营业额已过万亿元,仅仅五年就翻了两番,累计增幅达400%以上。虽然近两年增长速度稍有放缓,但仍保持着20%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的势头不会有明显改变。

三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从总体规模看,近几年“连锁百强”的总销售规模平均增幅超过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3的6.0%提高到2007年的11.2%。2007年,“连锁百强”的前10家企业总销售规模达到5029万亿,占“连锁百强”销售总额的50%。而2003年前10家企业占“连锁百强”销售总额的42%。从单个企业看,100强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100.2亿元,比2005年的平均销售规模85.5亿元增长了17%。2007年,100强企业中最后一位销售规模达10.3亿元。数据显示,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连锁经营业的行业集中度快速提高,我国连锁业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二、我国连锁经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连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短暂保护期的结束,我国已经对外资零售商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敞开了大门,国内连锁业面临着直接的国际竞争,面对的是与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巨无霸的直接抗衡。2007年,在全国连锁百强中,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主要的15家海外品牌企业的销售额占“连锁百强”销售总额的比例从2006年的16.8%上升到18%,达1825亿元,增长了28%,店铺数量了增长17%,达到3956家,占“连锁百强”总店铺数的3.7%。国际巨头来势汹汹,与这些动辄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老牌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连锁业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 不成规模,连锁效应不明显

连锁经营以规模取胜,以商品价廉见长。门店越多,商品经营成本就越低,商品价格就越低廉,就越具有竞争力,这就是所谓规模效益,对连锁经营企业来说,也可称之为“连锁效应”。因此,连锁经营企业规模越大,连锁效应就越突出,其竞争优势就越明显。虽然近年来我国连锁行业扩张速度较快,但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规模还远远不够。2007年国内连锁企业前100名的营业总额虽突破了10000亿元,还赶不上沃尔玛(2007年全球营业额达3511.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00亿元)一家的50%,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国内连锁业的所谓“巨头”与这些世界级的企业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竞争。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一般开业2~3年内达到13家左右的门店数量,公司开始体现规模效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连锁经营集中度仍然不高,目前我国连锁经营发展仍以区域市场为主,全国扩张的企业不多,跨国连锁更是几乎空白。国内多数连锁经营企业网点不仅规模小,而且只有“店”不见“网”、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益低、流量有限,根本无规模效益可言。

2. 连而不锁,规范管理不到位

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前提条件。只有对门店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才能体现连锁经营的优势。如果只有相同的店名、店貌,而没有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那就是“连而不锁”。在体现连锁经营重要特征的统一性上,许多企业重形式,轻内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就国内32家特许经营企业进行过调查,发现有30%的企业没有加盟手册,20%的企业没有运营手册,即使有运营手册,也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由于连锁经营业的统一性特点,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块牌子倒了则所有的牌子全倒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将会给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技术落后,连锁渠道不畅通

国际上先进的连锁企业早已实现了经营管理信息化。1983年,沃尔玛集团投资约7亿美元建成了全美最大的私人卫星通讯系统,加快了决策传达和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了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依托先进的通讯技术,建立起了现代化化的商品实时管理网络系统,增强了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了商品的库存量,缩短了商品的周转时间,加快了配送的速度,减少了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进一步强化了竞争优势地位。而我国多数连锁企业的经营网点目前虽然都已采用了电子收款机等一般性的计算机系统,但大多还未建立商品实时管理系统,在采购订货、仓储管理、商品配送等一系列流程中,大多还依赖书面报表,电话和传真传统的通信渠道和管理手段,不但提高了物流管理成本,时效性和准确率也大打折扣。

4. 利润微薄,连锁企业发展后劲不充足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91%,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3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过低的利润率对应的是运营成本过高和盈利能力低下。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以及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的高库存和断货两个共存问题,而这些正是外资零售巨头的优势所在。微薄的利润使得连锁企业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的意愿不够强烈,低利润造成的企业资本金积累不足,进一步限制了连锁经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

1.行政壁垒、市场割据制约了我国连锁企业规模化发展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分税制缺乏跨地区的完善、透明、统一的纳税手段和网络化的纳税系统,我国目前连锁分店在当地都需注册登记,并具有法人地位。这就产生了分店对当地政府照章纳税的合法性。而一般来讲,直营分店没有独立的财务权,而是由总部统一核算,这样就造成了跨地区、跨部门办店的利益分配矛盾,连锁企业的跨地区经营往往会造成地方利益的冲突。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自行规划兴办连锁店。一方面,连锁成员店在同一商圈区域内由不同部门重复布局,缺乏统一规划,造成过度的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市场割据,连锁网点发展“跨行业难”、“跨地区难”。即使在同一区域内,也要受到财税体制的制约。这些都阻碍了连锁企业规模化发展。

2. 资金紧缺限制了我国连锁企业迅速扩大规模

资金问题是任何国家、任何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必然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中国连锁业难以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的最大障碍。连锁店从无到有直到形成一定的规模,需要连锁总部进行大量的前期投入。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据测算,一般情况下改装一个连锁店中的成员店铺购置设施需资金50―100万元,便民店需50万元左右,超市100万元左右。而我许多商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0%以上,资本金严重不足,企业经营资金的来源主要靠银行借贷,筹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筹资渠道狭窄,使国内一些连锁企业难以快速不断开设新网点,达到规模经营的数量边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已经陷入了不发展没有规模效应,欲发展没有资金实力的两难困境。

3.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提高我国连锁企业管理水平的瓶颈

与传统零售店相比,连锁店具有管理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它需要一批懂得和熟练运用连锁经营操作规范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能设计和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而我国零售业还没有完全实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据统计,我国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含量仅占6.29%,商业系统仅占2.0%,我国商业系统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从业人员素质差,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奇缺严重制约着连锁店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少连锁企业感到找10个、8个连锁店经理比开10间、8间分店还难。

4.物流配送系统建设的滞后制约着我国连锁企业统一规范化管理的实现和规模效益的发挥。

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的核心。配送是连锁经营的中心环节,它一端连着厂商,另一端连着店铺,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有效的物流配送是保证公司达到最大销售量和最低成本的存量周转及费用的核心,是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和实现规模效益的关键。而我国多数连锁经营企业没有真正建立与其经营相适应,保证其高效运转的配送中心;即使部分企业已有配送中心,但自动化水平很低。在和供货商直接联网方面,基本处于空白,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比例一般为80―90%,而我国仅为30%~40%。有的连锁企业虽然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但存在配送效率低、配送品种少、价格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连锁企业的实现集中统一、规范化管理和充分发挥规模效益。

四、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对策

1.创新财税体制,破除地域壁垒,促进我国连锁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政府可创造条件支持连锁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战略性调整和重组,通过企业法人之间的相互参股、控股以及兼并、租赁、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经营资源的优化和重组,促进连锁企业规模化,但力戒政府大包大揽,强令联姻;在税收管理上,为鼓励连锁企业跨地区发展,对连锁企业的课税实行法人申报纳税制,即连锁分店不履行纳税义务,由总店统一核算和纳税,需返还的增值税由税务部门根据税收共享办法,分级返还原税收管理部门。从长远角度来看,政府对连锁企业的支持,重点应放在创造有利于连锁经营发展的外部条件上,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协调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关系等。

2. 拓展融资渠道、拓宽发展思路,破解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难题

一方面政府可有选择地对连锁企业的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政府应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对经济实力强、管理基础好,营运机制较完善的连锁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为其拓展融资渠道创造条件,可采用银行贷款、财政贴息、国家入股以及连锁企业股份上市等多渠道,多层次解决连锁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连锁经营企业要拓宽发展思路,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等发展模式,规避资金紧缺的限制,迅速发展壮大。特许连锁经营作为连锁经营的高级形式,连锁特许总部可以在不直接投资的情况下,迅速复制式发展,实现低风险、低成本扩张,是缓解连锁企业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

3.加快连锁经营专门人才培养,提高连锁企业管理水平

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是通过出国考察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总结和借鉴国内成功连锁企业的经验和管理办法,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有条件的连锁经营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考察团,或者以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形式,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以观察员或实习生的身份前往美国、西欧等连锁商业最发达的国家的有关企业,开展考察学习或实践锻炼;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思路,更重要的是获取国内较难得到的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研究国内成功连锁企业的经营模式、营销策略和管理办法,从中吸取值得借鉴参考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是依托大中专院校,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连锁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4.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步伐,提高连锁企业

要加强网络设备、自动收款机、条形码等硬件设施和相关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和升级换代,建立商品实时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商品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及整个流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技术在连锁经营中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的整合,建立适合企业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011S、电子订货系统田OS)、电子数据交换(ED0,有助于为连锁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实现总部与连锁分店、配送中心、供应商的实时联系,提高连锁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5. 加强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建设,走配送共同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建设应根据各地区物流水平因地制宜,适时发展。一是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要有长远眼光,统一规划、集中部署,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分阶段实施。二是政府部门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对各大城市物流中心、仓库、集装箱中转站以及码头、货场进行合理布局,其次,加强公路、铁路、航道的规划与建设、为配送中心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三是连锁企业应该重视配送中心设备设施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现代的机械设备,加强配送中心信息网的建设。从世界顶尖级连锁经营企业沃尔玛的经验来看,由于建立了实时高效的管理系统,沃尔玛公司从订货到商品到达商店不到10天,准确率为99%。我们也要着力建立以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实时管理系统,不断推进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管理。四是实行连锁经营配送的共同化与社会化,可以采取三种典型的模式:第一种模式连锁企业将100%的配送业务委托给其他专业性社会化的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来承担,连锁企业专门进行连锁店的卖场管理和营销。第二种模式:连锁企业自办配送中心,承担本企业的全部配送业务,配送设施自用有余,剩余的配送能力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配送服务。第三种模式:连锁企业承担本企业50%以下的配送业务,50%以上由专业配送中心或物流公司承担。这类企业拥有一部分配送设施,可以满足本企业部分配送需要,因各种原因又不愿意扩大自身配送中心规模,便委托专业配送中心完成其余的配送任务。应根据连锁企业的规模和特点,灵活决定建设配送中心的模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1世纪的中国零售业已经迎来了连锁时代,要适应加入WTO后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的经营环境,经受与世界连锁商业巨头的残酷竞争考验,中国连锁经营业必须正视自身在体制、规模、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拓宽思路,推动我国连锁业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方能在本国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培育出国际化的成熟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加入WTO后我国连锁超市发展的营销对策《北方经贸》2003 , (2)[5-9] .

[2]陶伶俐.中国连锁商业何处去《商场现代化》2003 , (2)[6-12] .

[3]王永平.中国连锁经营引领商业现代化《商贸经济》2004,(2)[12-23].

[4]阳春丽,鲁天鑫.中国连锁经营问题及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 (5) [26-32].

[5]刘辉 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物流科技》2006,(12)[19-36].

[6]沈南生 商业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困境与反思《商场现代化》2006,(16)[ 8-16].

连锁经营范文5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顺畅、高效的流通体系,以提高连锁经营效率和增强连锁经营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着力提高连锁经营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程度。加快连锁经营企业资产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推动连锁经营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连锁管理经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方式和技术,大力发展集中配送;打破部门、地区封锁,促进连锁经营企业跨地区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跨地区发展、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集团。

(二)发展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确立连锁经营在现代流通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中的主体地位,连锁经营销售额、连锁经营企业数和门店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10年,全省连锁经营企业门店数达到3万个,销售额达到760亿元,销售额年均递增15%左右,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左右;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连锁经营企业达到2户—3户,销售额在20亿元—50亿元的连锁经营企业达到5户;培育3户—5户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跨地区发展、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集团。

二、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订连锁经营发展规划。有关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制订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商业网点建设规划。通过向社会提供城乡建设规划和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等信息服务,引导连锁经营企业根据城乡建设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企业市场发展战略,扩大销售网点,推进城乡连锁经营网点的合理布局,满足消费需求。

(二)稳步推进城乡连锁经营发展。积极、稳步推进连锁经营由经济较发达地区逐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成都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达州市、乐山市等大中城市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支持、鼓励企业创建企业品牌,发展特色经营,拓展市场范围。积极引导有实力的连锁经营企业向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和县城、中心镇拓展。在城市,加快发展社区商业。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是开拓市场、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针对我省大部分城市社区商业发展滞后、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的现状,通过开展社区商业示范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到城市社区新建和改扩建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餐饮店、洗衣店、美容美发店、家政、维修等各类便民、利民的商业网点;鼓励企业采取特许加盟等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建设面向社区商业网点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采取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形式推进粮食连锁经营,发展粮食连锁经营网点;逐步形成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在农村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工程。针对我省农村商业设施和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现状,鼓励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大力开拓二三级市场。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基层供销社、个体私营商业网点资源推行农用生产资料连锁化经营,加快发展生活资料的连锁经营。采取超市+基地、超市+农户等方式扩大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利用统一配送优势组织适销对路工业品供应,适时供应货优价实的农资商品;发展遍布农村的农资放心店和便民连锁经营超市,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

(三)加快发展大型连锁经营企业。进一步加快连锁经营企业改革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引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鼓励实力雄厚、规范化程度高的优势连锁经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强强联合、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提高规模经营效率;推进连锁经营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的合资合作,学习和借鉴外资连锁经营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发展,扩大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做大做强。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重视引导连锁经营企业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强化总部的统一采购功能,提高统一配送比重。支持有条件的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建设自有的配送中心。引导连锁经营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逐步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和配送过程无纸化,并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为连锁经营提供安全可靠的高效配送体系。加快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财务、劳动、人事等环节中的运用。引导企业在抓好销售时点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在抓好硬件开发的同时注重开发和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软件,建立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信息平台。鼓励大型骨干连锁经营企业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再造企业业务流程,提高规模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五)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鼓励引进连锁经营人才。商务主管部门可通过开展咨询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举办专业论坛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连锁经营方式,促进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满足连锁经营发展的需求。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员工业务培训。

(六)推进连锁经营企业规范管理。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陆续发生多起因连锁经营企业经营不善、盲目扩张等原因导致连锁经营企业倒闭、引发供货商聚集要求偿还货款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的监管。引导企业认真分析经营环境,做好市场调研,对经营业态、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市场定位等进行充分论证,合理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正确处理企业经济效益和规范管理的关系,加强资金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连锁经营健康发展。

三、政策措施

(一)建立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凡具备设立条件的连锁经营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其直营门店(分支机构)在省内市辖区(不含县、市)开店的,统一在市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该企业其他直营门店(分支机构)登记按属地管理原则不变;连锁经营企业经营专营专卖商品的,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由有关部门对其直营门店统一办理专项商品经营许可手续。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烟草专卖、质监、环保、消防等部门在办理连锁经营企业的注册登记、卫生许可、专项商品经营许可等手续过程中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对审批程序、提交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及依据等进行公示,严禁在收费标准之外以任何理由乱收费。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简化、优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积极探索网上年检,切实为企业提供方便。

(三)完善财税支持政策。财政、税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严格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号)和《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税局、四川省地税局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川财税[2003]3号)规定,落实国家对连锁经营企业的有关税收政策。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统一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连锁经营企业应按规定向总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税务、财政部门应按规定程序及时审核、批复。实行统一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办法后,省财政厅要制定统一纳税后所属地区间财政利益调整办法,妥善处理好地区间的财政利益分配关系,确保连锁经营企业直营门店所在地的财政利益在纳税地点变化后不受影响,以利于连锁经营的发展。

(四)改善行政监管方式。行政管理机关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加强协调,减少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多头和重复检查。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的特点强化总店的管理责任并把监管重点放在总部和配送中心。

(五)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强商品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对与物流配送中心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省发展改革委要积极争取国家对连锁经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贴息。商务等有关部门要对连锁经营企业开拓城乡市场予以必要的支持。加快推进社区商业建设,积极开展创建部级、省级示范社区工作,鼓励连锁经营企业进入示范社区新建或改扩建各类便民、利民的商业网点,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连锁经营企业纳入试点,对其延伸经营网点到农村,在县城建配送中心店、乡镇建连锁超市、村社建连锁“农家店”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国土、电力部门对连锁经营企业的重要项目依法给予用地和电价优惠。

(六)改善金融支持环境。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融资环境。商业银行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对连锁经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要按照区别对待、调整结构的要求,在严把信贷条件的情况下,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中小连锁经营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其解决正常的经营流动资金需求。大力发展社会担保体系,解决连锁经营企业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引导连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会计财务制度,大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氛围,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提供虚假信息等失信行为,大力推动信贷征信系统的建设和运用。

连锁经营范文6

关键词:医药;连锁经营;WTO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的有关条款,中国将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外资的进入,这对中国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外资进入的冲击,我国医药流通企业都在探索合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流通速度快、节约成本的连锁经营就成了众多医药企业的选择。2001年和2002年两年间,中国现代医药流通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纵观我国医药连锁经营市场,既有许多优势条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医药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

在过去的两年中,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前后,全国大约有200多家医药连锁企业,5000多家连锁医药零售商店。由于医药零售点高达20%—40%的毛利率,许多投资者在等待市场进入的机会。另外一个特点是医药连锁经营市场出现了制药企业、老牌医药流通企业、原有医药批发企业共同竞争的现象,更多的制药企业倾向于建立自己的连锁店。

如果我们把2001年称作医药连锁经营的元年的话,2002年可以称得上是扩张年,一些制药企业和纯粹流通企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扩张势头。三九医药集团作为50家可以跨省连锁的企业中为数不多的生产企业,200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行动神速、不事张扬的收购了国内400多家零售药店,并且计划要花13亿元在3年内开8000家连锁要点,力争占领国家不低于5%的零售市场份额。深圳万基的目标是在未来三五年内投资20个亿在全国建立1000家药店,每年达到10几个亿的销售额。同仁堂要在2003年前建500家分店。一些纯粹医药流通企业也开始了扩张,北京金象大药房大规模吸纳特许加盟店,打算在未来3年内北京及全国范围建立500家连锁店,其中北京地区200家,预计销售额将达10亿元。

医药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1.连锁经营数目虽然多,但规模小,市场份额低。我国现有医药连锁经营企业200多家,拥有门店5000多家,但其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在较为成熟的美国、加拿大市场,前10家药店就占了整个零售市场的50%,但中国最大的200家连锁药店加起来只占了市场的15%,市场覆盖面小,不能承担起分销的重任。

2.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区域限制,影响了医药连锁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管理体制,是医药连锁发展的瓶颈。由于各级医药公司的存在,许多医药连锁经营企业仅仅局限于某一城市或地区,部门分割造成的“小商店林立”现象,虽然国家药品监督局已经允许一些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跨省经营,但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开办连锁经营的申请拖延或人为设置障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3.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目前,绝大部分医药连锁企业仍然为实现标准化经营,未能实现管理上的集权化和一致性。企业只注重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许多连锁店只是挂上了总部的牌子,其原来的单体店经营模式改进很少甚至照搬,根本没有达到连锁店在进货、广告、物流、形象设计等方面的独特要求和内在规律的统一,而且内部管理分工不明确、协调缺乏科学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化优势和价格优势。

4.配套政策和法规滞后。我国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药品监督局为了规范药品零售市场,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我国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化和统一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加入WTO后的中国医药连锁经营飞速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还没有成熟的针对连锁经营的法律法规,使主管部门对于连锁商业中出现的假连锁等现象束手无策,极大的制约了整个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我国医药连锁经营的框架构建思路

1.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

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先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然后通过优化整合,逐步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应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也可以考虑加盟店,待时机成熟进行收购转化为直营店。

(2)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有着丰富的医药连锁经营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医药流通中有品牌效应,应该采取特许连锁方式,同时也要注意加盟店的质量,防止假连锁和不规范连锁。

(3)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3.整合现有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提高其竞争力,为迎接外资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连锁经营的最终目的市取得规模效益,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分店数量才能充分发挥连锁总部的物流配送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中国目前有200多家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面对即将来临的外资冲击,迅速改变我国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运用整合甚至是医药联盟的方式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4.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取消地域限制,为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家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出台针对医药连锁企业的法律法规,使医药连锁经营在我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国家药品监督局应该加大放开的力度,特别是取消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限制,清除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连锁经营的地区、跨省经营扩张扫除障碍,同时加强对医药连锁经营审批的管理,使医药连锁企业的扩张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5.实现保持统一和有效激励的充分结合。保持店面、广告、物流等方面的统一,是连锁经营的重要表现形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是连锁经营的价值所在。在总部和分部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只注重统一而忽视了对分部的管理,否则不能达到整体的有机结合。

6.降低药品价格,实现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随着国家对药品管理的逐步放开,特别是OTC(非处方药)的放开,医药连锁形式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资本大量流入使竞争趋于激烈,药品的价格下降已经是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应该尽快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只有将最终顾客作为上帝的企业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

7.连锁分店的设置应该以便民为原则。医药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它的销售也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方便、快捷的需要。医药连锁企业药店店址应尽量选择在居民区、商业区中,使人们方便购买。在这方面医药连锁企业可以借鉴日常商品连锁店和超市的网点设置,而且可以考虑与它们平行设置。

8.提高医药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传统观念认为,药店只是销售药品的场所。但是,随着OTC药品的普及,老百姓已经将药店当作了小医院,常常会提出一些与药品疗效有关的问题。医药连锁企业必须重视,提高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

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出现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笔者相信,只要充分利用发展机会,遵循科学的医药连锁经营框架构建思路,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之后,中国的连锁经营企业还是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世谦:《连锁店经营管理实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牛海鹏:《特许经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3]杨文杰:“加快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对策”(《商业经济研究》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