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范例6篇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中自动化电气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作用,并在现行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深入研发、总结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全面激发了火电机组运行服务潜力,完成了一体化机、炉、电的单元监控运行模式,强化了电网服务的统一管理运行。因此我们只有继续深入探析,创新应用、全面激发优势功能才能持续提升工作效率、强化自动化控制水平,合理控制火力发电厂运行管理成本,进而令其实现常胜常新的全面发展。

1 火力发电厂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必要性

由一般层面来讲,火力发电厂传统生产中主体采用的集散控制系统将侧重点放置在对炉、机系统的简单性控制层面,而电气安全保护系统装置则可实现运行独立,例如厂用自动励磁调节与切换电源等装置均同DCS集散控制系统具有优先的交换与信息访问量,反应整体自动化电气系统的信息量也不多,进而令操作电气系统工作人员主体关注的参数、测量等信息较难于DCS中实现有效反应,给操作电气系统人员的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无法创设快捷、轻松、便利的系统操作模式,对于火力发电厂突发、安全事故的准确分析与快速解决也极为不利。故此为有效提升火力发电生产运行中电气系统综合自动化水平,我们必须针对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大量安装控制电缆与变送器状况进行合理更新转变,摒弃一对一的硬接线电气信号采集模式,科学采用智能设备结合现场总线技术方式,在火力发电厂完善构建电气系统综合通信网络,全面激发多样性联网信息优势展开针对电气系统相关价值化数据的深层次挖掘,进而切实提升自动化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管理运行水平。

2 火力发电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状况、趋势

火力发电厂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科学实现了监控、测量与保护目标,还基于计算机监控系统优势实现了由工业化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系统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开拓了信息通信与数据采集的全新领域,通过分层分布方式完成对整体系统的控制监视,有效摆脱了下层功能对上层网络及设备的依赖。同时现行自动化火力发电厂系统内含的科学监控技术已逐步完成了同相关他类监控系统的良好数据交换,因此有效实现了对火力发电厂运行生产的实时动态控制与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计算机技术的科学发展,ECS自动化电气监控系统逐步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传统操作控制系统,实现了向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的科学转变,主体体现为测控装置及间隔层保护全面独立,令控制系统单元实现了一体化测量,向着网络智能化综合方向发展。火力发电厂生产系统单元在现有控制监视基础上还会实现互联站控层、防护误操作,记录状态信息,直接面向于机组或一次性设备的科学管理。同时基于以太网综合优势,电气自动化火力发电厂将借助网络结构科学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形成自动化全集成性体系保障数据在站点之间的良好、高效与可靠交换。

3 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配置应用

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配置应用主体分为集中I/O监控、智能化远程I/O控制与现场总线系统控制方式。前者主要在现场利用电气馈线设置I/O设备接口,应用硬接线电缆实现同集散控制系统I/O通道的合理连接,进而完成对火力发电全场的DCS监控。该类监控方式主体优势在于具有对应快速、维护运行效果好、针对监控站防护水平等级适中,DCS系统成本造价合理等特征。同时基于全部电气设备受到DCS的监控,因而倘若监控对象总量持续增加势必会令DCS主机产生冗余下降现象,令控制面积提升、电缆应用数量居高不下,而电缆引进的长距离性干扰也会对DCS系统的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智能远程I/O方式位于远离控制室且集中采集数据现场进行I/O采集柜的远程设立,利用硬接线电缆连接采集柜及现场I/O信号,同时利用双绞线或光纤实现DCS主机与采集柜的连接,该应用方式可大量节省电缆材料,安装环节较为便利因而显著降低了操作安装费用,令控制面积得到了有效降低,且提升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智能性,合理实现了自检、数据处理与自校正等优势功能。现场总线技术控制方式是计算机技术、通信与控制技术的完善结合,是网络、信息技术深入渗透至现场与控制领域的现实表现,其剔除了DCS系统控制站与相应输出输入单元,因而可以说其真正实现了集散控制体系的创新改变,通过高度分散控制功能于现场设备从根本上完成了分散控制。

4 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

4.1 一体化炉机组应用

火力发电厂运行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有效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向创新炉、机、电单元一体化监控运行模式的合理转变,进而令发电厂DCS系统可基于以上单元运行方式实现对整体机组信息状态与运行参数进行分析与汇总,并最大化发掘机组潜力,激发系统自身特色化控制功能,进而合理缩减控制室,令复杂监控系统得到良好的简化,并适应性控制系统投入造价成本。同时单元化统一火电机组可为电厂管理信息系统采集信息提供一定的便利,进而强化火电厂电网系统管理运行,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令其确保最佳化、最经济性的运行服务状态,切实提升火力发电厂火电机组自动化与监控管理水平。

4.2 保护控制手段创新应用

由一般层面来讲,火力发电传统系统采用的保护与控制手段为连锁与报警,该种方式仅能对超限现象进行报警,并实现对连锁跳机的保护与波动性控制。倘若我们应用现代化电气自动化创新技术则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保护与控制,展开对自动化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运营服务检测,进而可及时、尽早的发现火力发电厂机组设备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合理调整、更新与转变保护及控制策略。实践管理中我们可应用系统冗余主动保护与控制措施于系统故障范畴展开自动化控制,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管控目标,进而完善保障自动化电气系统的安全、持续与良好运行。再者我们还可利用自动化电气系统设备由传统被动性、事后性防御发展为预知预防维护及维修设备的同步高效进行。

4.3 合理实施全通信电气控制

由现行发展状况不难看出,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电气系统还没有在根本层面满足DCS系统的全通信电气控制目标,其主体系统可靠安全性与通信服务速度依旧存在一定差距,令自动化电气系统与DCS间始终包含部分硬接线。为合理实现全通信电气控制模式我们首要处理的问题便是连锁热工工艺问题,全面提升后台电气系统应用实际水平,令现行初级阶段运行基本监视功能得到优化丰富,进而全面提升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水平、控制逻辑、自动化能力与管理运行绩效。

4.4 科学构建通用型网络服务结构

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电气系统的良好成功服务运营离不开优质通用性网络结构的完善支撑,科学应用创新型自动化电气技术可令火力发电厂由传统自动化办公环境实现面向控制机与元件的电气整体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升级,进而完善保障了火力发电厂从管理层对现场控制设备基于网络的实时监控,营造了良好的电厂管理系统、控制设备与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畅通无阻的信息数据汇集传输环境,进而最终有利于全面实现火力发电厂的全集成性自动化运行目标。

5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各类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提升了综合自动化生产水平,火力发电厂也不例外。基于火力发电厂在电气自动化领域获得的较大进步与显著成果展开了技术内涵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必要性、发展趋势探讨,并就系统配置与实践应用进行论证,对有效实现火力发电厂一体化运行、提升系统管理效率、控制降低投入成本、提升电厂综合竞争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火电厂;运行状态;电气设备;管理;存在问题;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14-01

前言: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精密化生产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搞,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就须要不断加强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的控制,及时对电气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日常维护工作中不断总结、创新,努力提高维护质量,降低设备事故率,从而确保发电厂各能动设备安全、可靠、连续运行。

1、 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中现存问题

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需要先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在电气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故障时有发生,且可控性还比较差,合理的故障控制措施,运用一些比较成熟的现代管理策略,比如柏拉图表、因果图、对策表等方式,快速定位缺陷根源,可有效减少、消除故障的发生,因此需要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1.1 缺乏规划,重视力度不够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往往待出现问题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电气设备故障问题的重视,缺乏主动规划。由于对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缺乏主动性的策略应对机制,往往导致纠正的时效性、有效性、预防性欠佳。多次重复的故障不仅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设备寿命损耗增加,在累积效应下,有可能发展成重大事故,危及到整个电力生产过程。

1.2 管理效率较低,缺乏现代化技术管理手段

在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采用信息化的电气设备管理方式,导致管理效率较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较差。由于不能及时、全面的获取电气设备的相关信息,给故障查找、原因剖析、隐患解除带来了干扰,往往导致头痛医头,缺乏整体性策略。在现代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已经成为主流辅助技术,这些技术也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维护水平有待提高

电气设备具有智能性的特征,所以,在电气设备维护的工作中有必要采用信息化的维护方式,从而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维护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高智能化已成为火电厂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电气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上显然是不够的。在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相关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对热控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等知识掌握不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缺陷,也是导致设备维护水平不高,不能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的重要原因,如果发展成集体性迷失,最终也会导致工厂生产效率低下、设备带病运行,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2、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对策

火电厂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断路器、刀闸、二次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就是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状态。为了避免故障问题的发生,相关人员在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各个子系统工作的特点和运行时的状态,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具体的维护措施如下:

2.1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

加强对发电机电气设备的维护。发电机是火电厂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其维护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1)相关人员要熟练掌握发电机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以便于了解故障的更多知识:在对发电机电气设备进行维护的时候,首先要掌握电气设备的基础原理,在发生故障后才能及时采取故障定位措施,确定故障的具置,并根据发电机的电磁特征,按照故障的特c,寻找故障的源头,以此方式达到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的目的。(2)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积极建立相应的发电机电气设备维护机制:例如相关人员通过观察、记录其设备的运行参数,根据发电机相关保护、试验结果,确定故障的初发期、稳定期、突变期,通过对这些特征数据进行积累、比较,完善台帐,最终制定合理的维护周期。(3)针对电气设备的组成,建立有效的检测系统:积极完善检测系统,有助于对发电机电气设备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判断设备发生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对定子线圈温度、定冷水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了解其温度的变化,进而分析其故障的发展趋势,从而建立发电机电气设备故障预警机制,以便于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将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

2.2 变压器电气设备的维护

变压器是火电厂实现能量转换的重要部分,它也是电力系统变电中心、输电系统枢纽中心。在变压器电气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设备的具体特征进行有目的的维护。

2.2.1对变压器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分离,有必要对故障做总结和分类。例如根据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从而总结出故障发生的概率。比较常见的故障有:超温、匝间短路、相间短路、铁芯损坏、接地故障、套管和引出线污闪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造成电气设备故障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积极建立故障数据库,从而形成专门的变压器电气设备维护措施,有效降低故障的发生概率。

2.2.2实时监控变压器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相关人员要及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状态监控机制,主要监控的指标为:电流、电压、温升、功率等,并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与研究,确保在故障发生前对电气设备做出维护,从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结束语

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对火电厂供电电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建立相应的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机制,制定合理的、详细的预防、预警制度。不断创新维护技术手段、更新管理理念。运用成熟的管理工具,实现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

参考文献:

[1] 郭俊杰, 郑有程.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维护[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9):00186-00186.

[2] 李智国.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维护[J]. 低碳地产, 2016, 2(12).

[3] 刘荣芳.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维护[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32):153-153.

[4] 孙斐.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维护[J]. 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5(13):193-193.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 电气监控系统 火力发电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发电厂也在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电压等级及自动化水平。因此,火电厂的实时监控及管理水平也需待改善,而电气的监控设备相对较为落后,继电器、控制开关及其接点等组成的控制逻辑靠硬接线来实现。发电厂的电气部分组成为厂区用电、上网用电及发变机组用电,随着DCS软硬件的不断完善及一体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将电气设备控制纳入到DCS中,从而建立独立的电气监控系统。

1 电气监控系统的缺点

传统的电气监控系统采集的电气设备信息量不够,导致这些设备不能共同发挥作用,因此运行人员不能直接从监控站中直接获得相关信息。另外,电气监控系统有时通过电压变送器采集模拟量,或是靠部分硬接线方式接入系统,这样对资源的利用很不合理。目前电厂保留一般性的电气手动控制方式和比较大的电气控制屏,单元控制室战胜的面积这大,增加了投资。即使部分电气监控已纳入到DCS,但仍存在如下缺点:通信能力不强,可靠性不高,无法快速响应DCS的控制命令,相关电气量也不能很快的导入到DCS,更不能满足系统快速采集顺序控制的电气量。

2 数字化电气监控系统的要求及适用对象

就地安装设备,通过数据交换实现DCS/FCS间连接,节省电缆,不限制电气信息量交换,要具有部分高级应用功能,如运行分析、报表生成、画面显示、人机接口、打印、防误闭锁等。需要“四遥”的厂用电系统间隔层设备,即遥控、遥测、遥信及遥调。要求集保护、测量、控制及通信与于一体的分散式智能终端设备,与厂用电监控主站相联的现场总线设备,在实现应用中,通常将发电-变压器组和厂用电源纳入ECS。

3 电气监控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近些年,电气设备逐渐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在保证电气综合自动化同时确保电气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火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监控系统和厂用电源监控系统。

3.1 单元监控系统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监控单元系统必须要具有程序和软件双重控制,使发动机从停止到运行,并不断的升压到并网带初始负荷。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通过设置间断点分步将机组顺控并网,机组顺控解列操作则与顺控操作相反。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厂电电源监控单元系统中的厂用电系统通过起动备用变压器向厂用负荷供电;对于机组的正常用电,机组的辅机的启动由高压工厂变供电向低压负荷供电;厂用电停止供电时,为保护设备和系统不发生意外,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必须立即将厂用工作负荷变换为起/备变;保安段母线的失压,为保证设备安全,可以启动备用柴油机供电。监控对象的具体实施过程有:投切控制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高压起动/备用变压器、6KV工作段、低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分段断路器、低压公用变压器、公用段电源进线断路器、PC段进线;正常倒闸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与高压起动/备用变压器,调节控制高压起动/备用变压器有载分接头。投切控制辅助车间电源进线断路器、柴油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事故保安MCC工作电源和PC段进线断路器、消防水泵及锅炉汽机。

3.2 监控系统在现场总线技术中的应用。数字化电气监控管理系统主要方式有集中式监控、远程监控和现场总线监控。集中式监控会导致主机冗余下降、电缆数量巨大、控制面积大,且影响系统的可靠性,更易增加控制室火灾风险,二次接线复杂,工作量很大,易造成误操作。由于电厂电气部分大的通讯量,远程监控方式的通信速度得不到保证。目前,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技术在电气监控系统中应用最广。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将电气系统连接成电气监控网络,它可以保证与DCS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可加强电气信息的应用,完成繁琐的电气运行管理,可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控信息系统的准确对接,能大大提高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营水平。电气监控系统通过现场总线方式将通信接口连接,并运用以太网连接相关设备,构成电气监控管理上位机系统。因此,它可节省大量控制电缆,且电气信息量的交换不受影响,可节约不必要的电能表和变送器,还可以实现一些常规系统不能胜任的功能,如小电流接地选线、自动抄表、设备和故障信息管理。

3.3 电气监控系统的层分布式设计的应用。数字化下的电气监控系统按层分布式设计,每层实现不同的功能,且每层的设备和子系统互相独立,总体上包括系统监控层、通信管理层和现场保护测控层。一是系统监控层。发电厂监控管理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可以实现对电厂电气系统的相关数据采集,如模拟量、数码量、温度量、脉冲量、开关量。同时,它还可以完成一系列功能,如保护、计算、报警、判别、顺序记录和报表统计,还可以满足向现场保护测控单元层命令的要求,以按需控制和调节电气设备。同时系统可以100M以太网体系统结构的双层网络系统并行,可分别达到各节点功能相对独立。系统通过配置主备方式运行,可以保证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的相关软件对电厂进行控制优化、设备运行管理,尽最大可能保障电厂的安全平衡运行。二是通信管理层。不同的保护测量控制装置间通信协议导无法直接交互各装置间信息,含有通信主控单元的电气监控管理系统能实现不同装置间及DCS的信息交换。信息的接收、发送及规约的转换要靠通信主控单元来实现,它可下发系统对保护测量控制层的控制命令到相关装置,从而将不同装置上传的信息传输到电气主站系统。三是现场保护测控层。现场保护测控层一般包括发电机组子系统及公共端子系统,子系统间靠现场总线和通信管理机彼此连通。现场保护测控层中的装置分组,可使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然后依靠现场总线方式分别组网到相应的通信管理装置中,最后高速以太网和上位机系统监控层间的通信就可实现功能。

3.4 电气监控系统联接方式应用。传统的电气量是通过硬接线接入DCS,这种方法导致DCS成本高,特别是模拟量采集及电缆费,还可能使施工复杂,扩展性差。而电气监控监控系统可采集模拟量,再通过网络通信发送到DCS,从而实现ECS联网的数据通信ECS接入。因此,它克服硬接线方式的缺点,加强了数据通信。DCS主要有直接接入DCS的CPU或通信工作站和ECS通过以太网桥接入DCS以太网。

总之,随着大容量机组的出现,火电厂的电气监控系统越来越复杂,对电气自动化的要求也与日俱增。然而,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实行火电厂的电气监控系统数字化逐渐可行。完善的火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可满足应用于计算机、测量保护与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控制、故障信息诊断及管理、优化电气性能等。基于以太网的数字化电气监控系统在继承传统DCS的成熟技术的同时,通过现场总线方式取代硬接线方式,可以将DCS的电气自动化取代,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电厂的安全平稳运营。

参考文献:

[1] 吴伟,姜向辉.由DCS进行火电厂电气系统的监控[J].电力学报,1998,13(2).

[2] 董桁.发电厂电气系统监控纳入DCS的应用[J].四川电力技术,2003,26(6):25-27.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 电气运行 故障 对策

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中有很多类型的电气设备,其中任何一台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均会给其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火力发电厂电气故障的分析,受到业内人士的热议。

一、火力发电厂电气故障原因分析

结合在火力发电厂多年工作实践,对电气故障类型及原因作如下汇总:

1.发电机电压高于预定范围

发电机电压处于预定范围对保证电能的稳定供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发电机电压允许在预定电压值上下波动5%,超过这一范围会给发电机的性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压值高于预定最高值会使发电机容量的稳定性造到破坏,导致转子电流量增加、温度升高、内部元件老化,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当电压低于预定值时发电机运行处于不饱和状态,增加定子绕组铁芯失步、震荡机率,大大降低设备工作效率。

2.发电机升温快、温度高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需长时间工作,但受一些因素影响会出现升温快、升温高的不良现象。众所周知,发电机电气元件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不仅性能下降,而且老化速率大大提高。发电机温度的迅速升高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造成:发电机工作时间较长;铜铁具有较大热损耗;发电机制冷系统性能下降。

3.备用电源自动切换异常

当原发电机受多种因素发生故障,此时需要启用备用电源以保证发电工作的正常进行。但启用备用电源时常会出现自动切换异常现象。原因在于备用电源正式启动前,与母线相连的电气设备会不断减速运行。当电源与母线相连时,电压会迅速增大会大大增加备用电源启动失败、启动时间长发生机率,增加发动机二次启动难度,严重着会导致其无法运行。

4.发生电气接地故障

为保证火力发电厂正常运行,确保工作人员安全,通常需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但为满足市场需要,发电厂发电量不断增加,使得发电电流及电压级别得以提升,给电气设备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尤其当电气设备外壳与绕组设备接触,或绕组受潮,会发生交流点接地故障。

二、火力发电厂电气故障的改善对策

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故障原因复杂,需工作人员结合电气设备所处环境及工作条件加以认真判断,尤其应注重故障排除策略的总结,提高电气设备故障排除效率,缩短故障时间,为电能的正常供应奠定基础。

1.稳定电气设备电压

稳定电压有助于电气设备稳定的工作,减少因电压不稳导致热量增加,加速电气元件老化情况的发生。因此,火力发电厂工作人员应注重电气设备运行时电压的监控。即,结合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布设情况,在关键位置及线路上安装监控设备,实现对电气设备电压的实时监控,以及时掌握电压变化情况。当电压监控设备报警时,工作人员可结合线路节点进行认真分析,对故障位置加以准确定位,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排除,提高故障排除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压不稳给电气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2.防止电气设备过热

电气设备运行中温度过高是引发故障的重要原因,因此,工作人员应将防止电气设备过热当做重要工作加以处理。首先,认真分析电气设备工作特点,明确容易发热的电气设备,分析发热原因,为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其次,选择合理的电气系统冷却方式。目前,电气系统冷却方式有水冷却、氢气冷却、强制环境通风冷却等,其中不同的冷却方式用于不同的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定子绕组适合运用水冷却;发电机内部转子、定子适合使用氢气冷却;如电气设备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此时可考虑采用强制环境通风方式进行冷却。因此,应根据不同电气设备采取针对性冷却方式,以有效防止电气设备温度高于允许范围。

3.加强电气设备维护

实践表明,加强电气设备维护能及时发现电气设备潜在故障,及时进行排除可防止故障的进一步蔓延,降低其造成的破坏及影响力。首先,火力发电厂应构建完善的电气设备维护体系。一方面,组建电气设备维护工作小组,明确电气维护内容及维护计划。同时,明确相关负责人,做到责任到人,为维护工作的进行铺平道路。另一方面,结合电气设备工作实际,制定严格的维护制度。尤其应注重制定上岗制度、监督制度、奖罚制度,借助制度对电气设备维护工作加以约束,防止维护工作中违规操行行为的出现。另外,注重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及考核。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电气设备维护知识培训活动,传授新的维护思想与方法,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维护工作水平。

4.合理布置地线

火力发电厂发展迅速,对接地处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为避免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工作人员应确保布线的合理性。首先,根据不同电气设备接地要求,严格按照布线说明及相关规范进行接地处理。同时,加强接地电阻的测量,确保阻值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接地质量。其次,明确直流接地及交流接地的区别,掌握两种接地方式注意实行,根据电气设备实际进行直流与交流接地的处理。最后,注重接地质量的检查。接地处理完成后应注重接地质量的检查,尤其对于接地连接位置,应保证接触牢固,充分发挥接地保护性能。

三、结论

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影响因素较多,采取针对性对策,防止故障的发生,对火力发电厂服务质量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故障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的电气设备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原因有所不同,要求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加以分析,有区别的加以对待,以提高故障排除质量及效率。

(2)实践表明,注重电气设备电压监控,注重电压的稳定,做好电气设备温度升高的防范,尤其认真落实电气设备维护工作,可有效降低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率。另外,还应做好电气设备的接地处理,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杨阳. 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中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33-134.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全过程节能;监督;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火力发电主要是通过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产生热能,用热能加热水将水变成高压水蒸汽,继而用水蒸气带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发电方法。在我国所有的电力资源中,火力发电占据主要位置,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火力发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火力发展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其燃烧排放的废气、废物、废水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全过程节能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监督必定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保护环境及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全过程节能技术对于火力发电厂的重要意义

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同时也是资源小国。因为我国的资源总量及种类比较丰富,多项资源名列世界榜首,然后由于我国的人口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火力发电所用的资源几乎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少一点,实施全过程节能技术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的重要举措。同时,火力发电厂的发电原理离不开燃烧,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废气,燃烧后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响应“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口号,我们火力发电厂应实施全过程技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过程节能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监督包括:贯彻落实国家及相关电力部门制定的法律、政策、规章制度;检测电力设备的效率情况;火力发电厂完成经济质量标准情况;火力发电厂的能耗状况评估以及改建工程节能性质评估;火力发电厂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实施情况,员工培训情况。火力发电厂应按照相关政策指标对厂内各项工作进行检测分析,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严谨性,同时按期总结本厂完成经济指标情况及能耗状况,积极上报各监管部门。全过程节能技术应在电厂的制度、建设、运营、检修等过程中贯彻执行。

全过程节能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监督

(一)节能技术监督管理体系

在火力发电厂中,节能技术监督应建立分级监督体系,形成主管层、分厂管理以及班组管理三层面多领域的监督网。各个监督机构应在统一协作的基础上,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做好节能技术监管工作。首先监管人员要认真学习领悟有关部门下发的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标准,并组织广大员工进行学习,落实好宣传工作。发电厂需具备节能技术管理、监督方面的实施考核评估细则,并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每3年修订一次。其次,我们应落实各部门职责。统筹厂级领导、节能专责、运营部门、检修部门、燃料部门以及其它部门之间的工作机制,监督全过程节能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落到实处。

(二)积极推广大容量机组

传统的电厂使用小容量机组进行发电,这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还会严重污染环境。依据蒸汽动力原理以及热力学动力分析,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火力机组是火电厂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事实证明,发电机组的容量越大,单位小时内消耗的煤炭就越少,可见积极推广大容量机组能有效实现节能减排,是火力发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火力发电厂生产环节的节能技术监督管理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环节包括煤炭燃烧、锅炉燃烧率、发电设备等。实施全过程节能技术就要加强对火力发电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①提高煤炭的燃烧率。在火力发电厂使用的燃烧原料中,煤炭占据最大份额,要实施节能减排技术首先要提高煤炭燃烧率。优质的煤炭不仅是提高电厂经济效率的保障,也能有效减少燃烧过程对锅炉、设备的损耗。在选择煤炭时,我们应着重选择质量好、易燃烧、价格适中的煤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并且也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②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不仅会对燃烧进行消耗还会对燃烧的能量进行损耗。其中主要包含:未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排烟造成的热损失、锅炉散热造成的热损失以及灰渣造成的热损失等。因此,提高锅炉的使用效率也是节能技术的应用之一。③完善发电设施。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发电设施是否充分利用对于节能减排的落实关系重大。首先要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对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及系统进行改造;其次,加强对除灰设备的投入,确保废灰、废渣的回收利用。

(四)加强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

在火力发电厂中实现全过程节能技术的应用监督除了规章制度、机器设备方面的内容外,技术层面的提升、创新、进步是我们实现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积极借鉴国外优良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火力发电厂的技术创新之路,以技术提高效率,以技术实现节能,以技术谋取发展!

结束语

总之,全过程节能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监督能够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火力发电厂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必由之路,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及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措施,值得在火力发电厂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敏,姜丽杰,江敏等.火力发电厂全过程节能技术监督[J].东北电力技术,2007,28(11):5-9,31.

[2] 潘志强.嘉兴发电厂节能减排之路[C].//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678-680.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 TM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十分强大,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采集实时数据,系统中设置间隔层装置,可以实现相关元件实时数据的采集及存储,比如模拟量、开关量以及脉冲量等;并且可以进行数据的处理与记录,按照特定周期自动生成报表。其次,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监控画面可以直观的看到电气主接线图、发电机接线图、励磁系统接线图、启备变接线图、厂用电系统图、直流电源系统图以及UPS电源系统图等等,而且可以显示出电压棒图及负荷曲线等。再次,系统具备控制闭锁功能,可以实现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接地刀闸之间的操作闭锁,并且可以由系统管理员设置相应的权限级别,以满足不同系统用户的权限要求。最后,系统具备自我诊断及自我恢复功能,系统可以对故障点进行录波,然后对诸如谐波分析、不对称运行分析等故障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并对保护定值进行自主查询与更改,大大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此外,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实现系统数据的共享。

二、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配置

常用的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体配置方式有两种,即I/O监控模式与现场总线控制模式:

(一)I/O监控模式

所谓I/O监控模式就是利用电气馈线将I/O设备的接口设置在现场,然后采用硬接线电缆连接集散控制系统的I/O通道,最终实现电厂DCS系统的实时监控。I/O监控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效率高;不过其对于监控站的防护等级达到中级水平,而且由于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均由DCS系统来监控,如果持续增加监控对象的总量则会导致DCS主机的冗余下降,在扩大控制面积的要求下,必然会增加电缆数量,而电缆的距离越长,对DCS系统可靠性的不良干扰也越多。针对这种情况,在I/O监控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智能远程I/O监控系统,基于该模式下,I/O采集柜采用远程设立的方法,其与控制室保持一定距离,利用硬接线电缆把采集柜、现场I/O信号连接起来,而DCS主机则利用光纤实现与采集柜的连接。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电缆材料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安装施工的便利性,而且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控制面积,并具备自检、自校正等功能。

(二)现场总线监控模式

现场总结监控模式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其将网络与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现场与控制领域;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将DCS系统的控制、对应的输出与输入单元剔除,是真正意义上的集散控制系统的创新与变革。

三、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一)电气监控系统的构成

1、站控层

站控层的后台为双操作员工作站冗余配置,可以实现对全厂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控,并自动生成相关报表;配置一台工程师站,其主要作用是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并进行故障录波分析,工程师站也可以兼作操作票专家系统工作站用。所配置的操作屏具备三屏合一的作用,所谓“三屏”即为五防模拟屏、信号返回屏以及智能手操屏等,其可以有效提高监控过程中的可靠性与直观性。系统具备遥控操作与手动操作等多种操作方式,遥控操作可用于后台机及综合操作屏,而手动操作主要应用于保护测控屏与开关柜等。整个站控层采用开放式结构,双以太网结构,大大提高了接口的灵活性。系统进行规约转换与数据通讯时,通讯管理机与DCS系统、相关智能设备接口。

2、通信层

其主要作用就是以通信管理机为核心对信息进行传输与管理,其利用以太网实现与站控层实时主干网的连接;厂用电综合保护装置则利用现场总线实现与通信管理机的连接;第三方智能设备需要进行规约格式及通信接口的转换,比如同期装置、启备变保护以及快切装置等,则通过通信管理机来完成,以保证电气系统联网的完整性;此外,信息交换通过通信管理机与机组DCS分布式处理单元的串联来实现。

3、间隔层

间隔层包括一些智能电气设备,比如发变组保护、常用电综合保护装置以及马达控制器等,其主要作用是对电气系统的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保护及控制,并具备通信功能。具体而言,间隔层包括以嵌入式软硬件技术开发出来的智能装置,比如厂用电高压系统系列保护测控装置、厂用电低压系统系列智能控制器与测控设备、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设备、低压备用自投设备、自动准同期控制设备、小电流接地选线设备以及直流接地选线设备等等。

(二)厂用电自动化技术

厂用电配电系统微机保护测控技术、厂用电起动策略控制技术等均为厂用电电气自动化的常用技术,下图2即为某火力发电厂的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

图1:某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方案

其中厂用电微机保护测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规约转换装置、冗余主控单元、厂用高压电抗器及变压器的保护测控装置、高压异步电动机差动保护测控装置等等。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DCS系统中引进了微机测控保护装置,与电气进入DCS相比,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自动化设备可以在底层自动完成测控与保护功能,大大提高了电气系统的实时响应速度,简化了DCS系统的硬件构成;其次,可以有效实现二次设备的简化,使得系统结构更加清晰,提高了系统维护与检修的便利性;再次,电气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真正的分层分布,其分布地各个电气间隔,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最后,可以远程修改保护定值,且真正实现的智能化与动态化的要求,大大提升了自起动的成功率与运行的灵活性。

(三)火力发电厂设备保护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火力发电厂的设备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

首先,联锁保护,因为火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设备之间的联锁保护,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切断路闸,隔断发生问题的设备,以免电力系统中其它设备或整个系统受到影响。其次,继电保护,火力发电厂计算机系统连接继电器,可以对电厂的继电运行进行自动控制,其主要是参照电气参量、热工参数的限制对设备状态构成保护回路;再次,装置保护,该保护主要针对各种名目的保护装置而设定的,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各类电动类、机械类的保护装置,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色实现这些保护装置的有效搭配,保证相关保护措的有效性;最后,防雷保护,基于自动化的运行模式中,采用防雷器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抗雷击能力,将雷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张波,王金海 ,李金旺 ,等.电气监控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9,(12)

[2] 吴治平,智军,石景彪.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方案[J].自动化应用,2012,(2)

[3] 张弘剑.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2)

上一篇连锁经营

下一篇思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