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药范例6篇

中药制药

中药制药范文1

[关键词]中药炮制;药性;用药安全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药性是药物作用的基础。炮制对药性可以产生很大影响。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它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把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中药药性是临床用药的基本依据,由于性味的改变,治疗作用也有所不同。炮制对药物的气味和功能产生很大影响,能够扩大其应用范围,改变或缓和药性。炮制对药物的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马兜铃性偏苦寒,生用致人呕吐,经蜜制后,缓和其苦寒之性,则涌吐之弊显减。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的作用。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如生地黄味甘苦,性寒,能清热凉血。蒸制为熟地则味甘微温,能滋阴补血。

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作用于肌体的趋向,也是中药的客观属性,通过炮制可以改变中药作用的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如砂仁行气和中,开胃消食,作用在中焦。经盐制后,则可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大黄生用苦寒直降,走而不守;具有荡涤肠胃、泻火通便之功。经黄酒制,却能引药上行,驱热下降,主治头目诸热。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归经,指药物有选择性的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临床上为了使药物更准确地针对主症,作用于主脏,发挥其疗效,需要通过炮制来达到目的。药物经炮制后,作用重点可以发生变化,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增强,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相应的减弱。如柴胡生用能发表和里,升举阳气;醋制后,可缓和升散之性,重点在于引药力入肝经,增强疏肝解郁作用;知母生用能清热泻火,润肺止嗽。经盐制后,可引药力下行,专于入肾,增强滋阴降火,退虚热的功效。

四、炮制对补泻的影响

补与泻,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言,中药有补泻之异。“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这是应用中药的基本原则。中药经炮制后,可改变其原有补泻作用。如何首乌生用主泻,通大便,解毒疮;治瘰疬。经黑豆汁制后,主补,可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再如甘草可清热解毒,蜜制后则益气健脾,调和营卫。

中药炮制后,能够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在性味归经,功效及理化性质方面都可能发生某些变化,从而起到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提高疗效,矫臭矫味,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总之,中药炮制在临床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

[1]叶定江.中药炮制原理研究和思路[J].中国中药杂志,1992.

中药制药范文2

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五、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六、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七、药品煎煮好后,包装打袋,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八、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剂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煎药使用。停止煎药时请关掉电源开关。

九、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其他非本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煎药人员严禁私自将剩余药液送人或自用。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严禁送人或自用。

十、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严禁煎药手套与打扫卫生手套同用。

十一、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违反,按院内规定处罚。

十二、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点等,注意安全隐患。

十三、定期(一周)对煎药室所有墙面、棚顶、隐蔽处清洁。定期(一月)请后勤人员检查用水用、电路安全。定期(一月)维护设备仪器,保证起工作正常进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

一、煎药室人员接到中药师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时取药(不可超过15分钟),收到待煎药物时,应对“中药房送药记录本”、“煎药处置单”、“煎药袋标签”核对,做到六查五对:六查: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现金收讫章或住院收讫章。五对:剂数、每剂煎药袋数、每袋留药量、特殊煎法药物、约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室人员收药后登记“煎药室取药记录本”、“煎药记录”。

三、待煎药物(群药)应当冷水浸泡40-60分钟,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四、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40-6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五、凡注明先煮、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1、先煎药:应当浸泡不少于30分钟,煮沸30分钟再投入群药同煎。

2、后下药:应当浸泡不少与30分钟,在群药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3、另煎药:应当浸泡不少与30分钟,煎药(沸煮后改文火)1-2小时,所煎的汁与方剂中其它药汁混匀后再分装。

4、烊化(溶化药):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5、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

6、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

六、“煎药袋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随同煎药袋、浸泡容器、煎药容器、包装药袋转移。

七、根据处置单留液体量要求包装打袋(如药量过多需浓缩至预定量),注意包装打袋前必须检查总阀门是否关闭,确认关闭方可包装打袋。包装打袋完毕清洗煎药机备用,煎药袋不可重复使用。同一方剂药物如需分两锅或更多锅需注意色差(目测)。如出现色差,查明原因,无误后需将所有药液混均包装打袋。

八、药物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块、无白心、无硬心,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药物煎干或煎焦禁止使用。如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

九、煎药过程中必须带手套,以免烫伤,煎药用手套与打扫卫生用手套不可同用。

中药制药范文3

关键词:制药企业;节能生产;构建

一、现状

自1979年以来,我国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已翻了五番,进入90年代后,更以高于20%的速度持续增长。即使遭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依然表现不俗。据前瞻网《 2013-2017年中国中成药行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自2010年来,由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我国的中成药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发展势态。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中成药生产产量约200万吨,同比增长21.63%。2011年,我国累计生产中成药238.54万吨,同比增长33.97%,其中,中药饮片加工业和中成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分别高达56.11%和34.76%。中成药工业已然成为仅次于化学药品工业的我国医药工业的第二支生力军。

伴随着中成药企业的快速发展,资源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中成药企业的节能生产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医药产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之后,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技术相继出台,各级政府也进一步加强对制药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力度。

中成药制药企业的产品多为经制剂加工制成的各种中药制品,包括各种水丸、冲剂、膏药等,主要的生产工序为:粉碎、提炼、混合、干燥、压片、灌装、包装等,这些工序大都通过相关设备,消耗电力和水来进行。所以中成药制药企业的节能生产,主要集中在节约水、电、气,尤其是电能上。目前,我国有一批技术资金比较雄厚的龙头企业,如东芝堂药业、哈药集团、海正集团、华北制药等,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和攻关力度,在中成药制药节能技术方面形成了自主知识核心技术,并在实践中证明了节能技术对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正效应。但是要实现全中成药制药企业节能生产机制的构建,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技术和资金的困乏上。医药产业节能生产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在于:资源再利用、新技术扶持、成本等方面。

二、构建

中成药制药企业节能生产机制的构建,有赖于思想、技术、设备、监管等几个方面的各自完善,共同促进。

1.提高节能意识

虽然节能减排是当前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各行各业也都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但中成药制药行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却是减排有余,节能不足,对节约生产的重视不够。近几年由于国家各级机关对制药行业的监查,其加强了对减排工作的重视,大的制药厂都建立了自己的废水处理厂,但是在节能生产方面采取的措施不是很多,最多采取先进的供排水方式。

所以,中成药制药企业节能生产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奠定节能生产的思想基础,提高企业节能意识,也即让企业认识到节约生产既有利于自身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其应尽的社会责任。

2.加速设备更新,应用节能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成药制药企业节能生产机制的构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技术的进步,设备是技术的物质载体。制药企业应加速设备更新,例如高效电机设备,可以大幅度降低电机能耗;同等条件下,风机、泵类、搅拌电机和压缩机所用电机消耗了40% 的电能,而采用变频驱动调速技术及综合自动化控制方案,可以更准确地调节流量并优化供料的质量,从而实现节能,减少机械损耗和降低运行成本。

节能技术方面,有照明节能技术、蓄能技术、电机变频节能技术等。照明节能技术是通过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节能灯具,加装照明节电器等途径,减少照明用电,从生产过程的照明角度进行节能;蓄能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节电节能技术,通过相变储能蓄存电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常见的有蓄冰和蓄热技术。蓄能技术经一次性投资,能为企业获取长期的节电效益,提高电力合理利用率,并达到生产降低成本的效果;电机变频技术是通过在电机中增加变频器对电流进行调速,提高电机节能效果,增大调速范围,增强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节能技术,常用于电动机调速,负载功率变化的情况。另外,加装变频器增加了电机软启动功能,使得启动电流从零开始,最大值也在额定电流范围内,减轻对电网的冲击和对供电容量的要求,延长设备和阀门使用寿命,节省设备的维护费用。

3.新能源使用

当前变频技术的应用在帮助制药企业构建节能生产上取得突破。但在水、风输送上,能够采用变频技术的环节越来越多,未来通过变频技术到达节能生产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对新能源的利用,比如太阳能、风能等,是节能技术攻关的一个重要方向。

4.自动化产品供应商

在实现制药企业节能生产上,自动化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利于企业节约人力资本,使生存过程更高效,更安全。这也就对自动化产品的供应商提出新的要求,也提供新的机遇。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应当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不断加强,为中成药制药企业提供完整配套的解决方案,而非单一的产品,这将有助于产品功能实现最大化。另外,还应当加大自动化产品的研发投入,尽可能简化设备以减少传动损耗、降低粉尘产生的可能性,不断改进自动化产品。

5.节能审计

由于目前技术资金限制,有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投入更多资源进行节能生产机制的构建,只能继续粗放型的生产。所以第三方的审计监督工作十分必要。节能审计当由具备第三方资格的审计单位,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制药企业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帮助企业查找耗能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及方案,为企业制定节能方案提供依据。

三、总结

节能生产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提高生态效益方面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中成药制药企业作为我国医药工业的第二生力军,在构建节能生产机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当重视节能,积极改进设备,提高技术,相关自动化产品供应商也需改进产品、服务,共同为其构建节能生产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卓云,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的探索与实践,日用电器,2011,(01)

[2] 新昌制药厂 节能减排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浙江人大,2007,(10)

[3] 王守旭,曾艳,赵冰,邓先金,浅谈技术创新与中成药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卫生产业,2013,(06)

中药制药范文4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同时,炮制理论开始创立。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在南北朝刘宋时代,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某些炮制方法,现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难化增益元阴;陈璧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至令平和……”。他还强调:“凡药制造,责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著名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

2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2.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中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所以中医临床配方用药都是用炮制后的饮片。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因此,需要通过炮制对原有性效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不利于治疗的作用消失,力求符合疾病的治疗需求。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多端,症候的表现不一,脏腑的属性、喜恶、生病病理各异,故立方遣药及炮制品的选用都应考虑这些因素。如:女贞子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且药性较平和,养阴而不腻,清热而不损阳气,实为滋阴补肾之良药。但生用或制用与病情变化有关,当患者肝肾阴亏,兼有肠燥便秘者,可选用生品,既可补肝肾,又可润肠燥,二者兼顾,且用量宜大;当便秘已去,肝肾阴亏之象尚未完全消除时,除调整处方外,女贞子则宜制用,增强其补肝肾之力,避免过用生品又引起滑肠。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

2.2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方法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主要依据。炮制工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2.2.1中药净制与疗效

中药净制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药效的影响很大。因此,中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净制处理,方能入药。从古至今,医药学家对中药的净制都非常重视。中药亦要求以净制后的“净药材”入药,《中国药典》炮制通则把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

2.2.2软化、切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切制之前,需经过泡润等软化处理,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然而,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很重要,若泡浸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的干燥带来困难。利用蒸气软化药材,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切制时,饮片不均匀,厚薄、长短、粒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就会出现药用成分溶出不一。若需进一步加热炮制,还会出现受热不均,生熟不一,药效有异的情况。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易控制。煎煮时间短,虽能全桂枝之气,却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时间长,虽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枝之气。方中桂枝、白芍均为主药,切均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气味共存的目的。饮片的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发霉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含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敏感的成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2.2.3干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干热炮制,主要是用火加热。既是最早的炮制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药效有明显的影响。干热炮制的各种方法中以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药物炒制,其方法简便,但在提高疗效,抑制偏性,减少毒副作用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许多中药炒制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谷芽、炒麦芽、炒扁豆等。中药经炒制处理后,能从不同途径调整药物的功用,满足临床不同的用药要求。煅制法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植物药。此外,煨制、干馏等法对疗效也有明显影响。尤其是煨制后,药效常有明显的变化,干馏法则常用于制造新药。如木香生品行气止痛作用明显,煨木香则专于实肠止泻。

2.2.4辅料(包括药汁)制与临床疗效

用辅料制药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就有酒醋溃的记载。以后辅料种类逐渐增多,较系统地阐述辅料作用的首推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但以明、清时期资料较多。明代《证治准绳》在论述黄柏的炮制作用时指出:“生用则降实火,熟用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制则治中而不伤。”这说明用不同辅料炮制后其适应症、作用部位以及副作用都会发生变化。中药加入辅料用不同的方法炮制,可借助辅料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损益,尽量符合临床治疗的要求。

2.3炮制与药性的关系

中药制药范文5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近年来,我国传统医药备受重视和推崇,于是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中药材、中药饮片在药材种植品种、采集、储存、炮制以及加工生产等环节出现了众多问题,对其临床用药效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因此,药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的监管中有着重要作用[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依据中药质量相关标准制定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措施,对其在质量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加以解决,加强对药材市场有效监管力度,以提高药品企业的生产管理能力及质量把控能力。本研究就现阶段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与总结,进而提出相应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1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与控制

1.1储存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

由于中药材在种植、采收及储存当中都有可能受到赭曲霉毒素(OTA)及其它真菌的污染而产生毒素,对中药饮片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影响[3]。随着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材中OTA的实际含量问题的受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中药饮片对于存贮的要求较高,因为中药饮片本身在存贮的过程中费工费时,而且零散的中药如果保存不当容易出现虫蛀、霉变等现象,不仅影响其治疗效果,还有可能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因而建立快速而有效的赭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及良好的储存机制,对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及用药安全性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1.2净制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传统中药材及饮片的净制及初步加工均由药农或采药人自行处理;随着现代集约化管理模式的出现,这一工序逐步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集中处理[4]。将中药材制作成饮片,首先要做的就是净制工序,由生产人员将原药材中的杂质及非目标药材筛选出去,以保证目标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其功效的一致性。在此过程中经常发现其他药材等混入现象,此时需要工作人员对各类药材有一定的认知辨别能力,区分非药材或别种类药材,如芍药中的赤芍与白芍,虽然其同为芍药但功效及药性实则大不相同。如果缺乏相关认知能力而致操作出现失误,将可能造成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临床用药效果。

1.3中药饮片硫磺熏制对质量的影响

中药饮片采用硫磺熏制是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在目前中药材加工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关于药材采用硫磺熏制的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药材干燥、防虫、防霉变等。再者,通过熏硫可对药材表皮起到漂白作用,在外观上可使药材外观更加好看,有利于提升药材价格。但是,当患者服用过度熏硫的药材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5],如人体服用过度熏硫的中药会破坏消化道和呼吸道系统,导致病情发生异变;同时,过度熏硫的药材还会使肝脏、肾脏等器官受到损害;如选用质量差的硫磺会对药材带来较多的铅、汞等重金属,引起慢性中毒。

1.4饮片加工控制

炮制是中药饮片中的常见工序,也是中药材加工中的重要环节,炮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某些大毒药物毒性以减少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如乌头、附片的炮制;据相关文献资料报道[6],乌头、附子在临床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为药材炮制工艺质量把控不严。同时因临床用药指征需求,通过炮制以增强药材疗效或改变药材原有药性也是药材炮制的主要目的。为了让炮制后的药材达到相应的目标,除了对各种药材及饮片的炮制工艺、过程及炮制条件要知晓以外,还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控制;如炮制时间、温度、炮制工艺的先后顺序等,只有按各药材的炮制规范严格执行,才可确保其炮制后的质量合格。不同药材其炮制工艺也不尽相同,如五味子、何首乌等药材需采用蒸制方法进行炮制;川乌、附片类则需长时间高温炮制;且某些药材在炮制过程中还添加适量的辅助材料,如山药在炮制过程中需添加适量的米糠,但添加量的多少则必需按生产规范要求进行。

2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监督管理

2.1加强中药材及饮片的储存管理

在确保中药材和饮片质量的过程中,储存阶段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而要制定完善的储存管理机制,在中药材进入仓库时,要由质检人员当即对入库药材进行相关检查,如包装是否完整合格、有无污染及干湿度是否达标等,在上述情况均合格后,建立登记表并根据不同药材的性质及对储存条件的要求进行分类码放。如药材有效成分易挥发的要密封储存,需阴凉环境储存的归置到阴凉仓库等等。定期对储存仓库进行巡视与检查,严格按储存要求对库房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确保库房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同时注意定期进行灭鼠防虫[7]。2.2规范中药材鉴别、鉴定标准提倡采用科学方法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并鉴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其中,采样作为药材鉴别、鉴定的重要环节应给予高度重视,在取样过程中不仅要求样本具有代表性,还应确保所有采集样本的真实性,以防止部分药材存在掺伪现象,在确保样品统一后,对性状检验作为首要检验关卡,借用显微镜等仪器对药材的外表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再实行显微鉴别,然后采用薄层鉴别法进行鉴别,当确定中药材的真伪鉴定合格后,接下来进行检查项下的各项目,在对含量进行测定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中药饮片霉变情况的监测工作;目前,可用于检测中药饮片霉变的方法较多,如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及免疫分析法均能准确的检测出赭曲霉毒素含量,进而判定赭曲霉毒素是否超标[8]。

2.3增强中药材加工企业的质量把控意识

协助中药材加工企业建立完整的质量把控制度,增强质量控制意识。首先,加强对企业药材采购及药材验收人员进行相关性系统培训,提高其对药材的专业认知能力,拒绝验收掺伪、增重、过度熏硫、染色等不合格中药材,控制好药材进厂是企业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第一关。其次,提高企业内部药材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防止药材在储存阶段发生变质现象,同时在药材加工前对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在炮制、加工等工艺过程中,质检人员必须按要求对药材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为防止单次人质检出现失误,可行多批次、多抽样质检,当全部检验质量均合格后,方可放行合格药材进入市场。增强中药材加工企业的质量把控意识,不仅可实时控制企业内部药材质量,还对药材加工企业提升其自身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9]。

2.4加大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

为有效防止药材市场出现掺伪、造假、熏硫、染色或增重等现象,因而加大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势在必行[10]。首先,建立严格的药材市场监管机制,如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对造假、掺伪药农、企业及商家给予从重处罚,并对举报人予以一定金额的奖励机制,从根本上打击造假行为;其次,政府各部门要鼓励中药材人工种植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其他支持,以提高药材质量、确保各类药材供应量充足。同时,药品监管部门还应制定并出台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使得药材种植、加工及市场交易等行为均有章可循;为进一步控制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3结论

控制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不仅要强化中药材种植、采集、炮制以及加工生产等相关环节的管理水平,还应对药材储存、养护和饮片生产制造给予高度重视。不仅需要药品监管部门对药材市场实施有效相关监督管理机制,以防止造假、掺伪等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交易对药材市场造成不利影响。还需要中药专业人员参与到中药材质量管理,更需要国家对中医药教育的重视,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只有在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下,才能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永强,徐丽华,胡德福,等.山东省中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中国科技成果,2016,17(18):48-49,52.

[2]白钢,丁国钰,侯媛媛,等.引进近红外技术用于中药材品质的快速评价.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501-3505.

[3]刘英.某药业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浅析.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2):144-145.

[4]唐韵强.仓储过程中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内蒙古中医药,2015,(2):88-88.

[5]闫艳,冯芳.中药材硫磺熏蒸的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广州化工,2016,44(14):5-6.

[6]杨昌林,黄志芳,张意涵,等.蒸制和烘制对附子生物碱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798-4803.

[7]罗亚虹,张治军.动物类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新进展.海峡药学,2016,28(8):55-57.

[8]周文菊,豆小文,杨美华,等.薄荷及其饮片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2016,41(9):1569-1577.

[9]李文君,周妍.药品生产企业严把中药材质量关的重要性.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8):5943-5943.

中药制药范文6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through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ZHAO Hua LI Benjun PAN Qi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dicine,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10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peciality, combined with moder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dicine adopt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practical technology teaching to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In this paper,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and task,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ing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goals are demonstrat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solving problem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peciality;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中药一直以来以历史悠久、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药物的滥用等因素导致的某些疾病无法医治,如20世纪8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从而西方国家转而求助于中药。2011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人们更加意识到中药之于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目前中药由于同物异名、同名异物、一药多来源及生产、采收、炮制、加工、运输、贮藏等因素的影响质量难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1]。故应培养中药相关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以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质量,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开辟通道并更好地为全世界人类服务。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01年设置中药制药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就业岗位群分析,使学生初步具备中药制剂的制备、调剂、质量控制的能力[2],并能胜任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技能性操作岗位及管理岗位等。通过对该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分析,《中药化学》为其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中药专业知识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中药药剂员职业资格考试中,中药化学为其考试内容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中的黄酮、生物碱、蒽醌、香豆素和木脂素、皂苷、强心苷、萜和挥发油等常见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3],能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取分离中药中的各类成分,并且进行检识。

1 目前中药化学教学现状

中药化学需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作为前期基础课,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学生普遍反映化学基础差,且化学成分结构、理化性质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学习本门课程难度相当大,学习兴趣不大。就教师而言,上课容易出现“一言堂”,几乎就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被动式学习,授课效果可想而知。我校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化学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践课32学时,理论、实践几乎各占50%,但传统的授课模式下,先理论再实践,学生无法将理论更好地融入实践,操作过程中只是机械的重复验证性实验,缺少主动性思考过程,更多的情况下只是问该做什么,而不去想为什么。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我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中药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育现状迫切需要进行中药化学的教学改革。

2 项目教学法在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2.1 关于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早源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得合著的《项目教学法》,德国引进后制订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法规,并开始应用于现代职业教育[4]。项目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改由学生和实践项目为中心,由教师或师生共同制订相应教学内容的项目并且完成这些项目[5]。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形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演示讲解、现场点评、师生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在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并以此来推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环境与模式改革,用全新的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去死读书、读死书,而是从被动的“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可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2.2 课程设计思路

本着“课程教学目标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适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6],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未来岗位群、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适合学生学情的项目及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与未来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2.3 课程教学目标

2.3.1 知识目标 掌握中药中八大类化学成分生物碱、黄酮、蒽醌、香豆素、木脂素、强心苷、皂苷、萜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必备的理论知识,并了解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存在、分布及生理活性及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新技术、新方法。

2.3.2 技能目标 能熟练根据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分离的步骤和方案,并可采用化学检识法初步鉴别中药化学成分的基本技术。

2.3.3 素质目标 具备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并经归纳整理,能够解决岗位实际问题;具备团结协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达到目标。

2.4 教学项目的选择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如何针对所选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选择合适的项目是问题的关键,既要保证教学的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同时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项目的选取上一定要注意难度,项目不能太大、太难,必须保证学生在必要的指导下顺利实施。同时项目的设计既有以小组为单位的大项目,也有以个人为单位的小项目,或者有些项目二者兼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环节既可体现小组的团结合作,也可体现个人的实际操作水平,避免出现小组中某些或某个学生参与度不高,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比如,皂苷的提取与检识方法,在项目设计中,以三七中皂苷为例,采用甲醇回流提取并回收溶剂,取适量三七皂苷的甲醇提取液,进行Liebermann-Burchard反应的定性检识。操作过程中,三七皂苷的提取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而理化反应检识可单独评价。

当代职业教育目标,将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内容分割成两大模块,八大项目。两大模块分别是中药提取分离方法、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八大项目分别是生物碱、黄酮、蒽醌、香豆素、木脂素、强心苷、皂苷、萜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对每一项目进一步分割成适合教学基本目标的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设计基本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实施项目化教学。通过子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达到对应知识点的理论要求及能力要求。

以生物碱为例,生物碱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已知生物碱种类约10 000种,是中草药中最为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如黄连、苦参、防己等均含生物碱,且为其重要的活性成分。生物碱结构种类很多,性质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时通常感到难度很大,学起来很吃力。我校在过程中选用项目《一叶?c中一叶?c碱的提取、分离和检识》进行教学,通过一叶?c碱的提取和分离来掌握生物碱的基本性质和一些提取分离方法[7]。见表1。

表1 生物碱教学项目设计

之所以选择一叶?c中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是因为过程中用到了渗漉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索氏提取法等多种方法,而且通过分离可得到一叶?c碱的单体,学生实验结束后直接可看到成果――一叶?c碱的浅黄色结晶,更为直观,也更有成就感。据笔者了解,多家同类院校在生物碱一章中多选择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作为实训项目,过程中包括酸溶碱沉、盐析的操作,而且得到的是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的混合物,无法得到单体。相较而言,一叶?c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技术所呈现出来的是更多的实验操作,成果显著而直观,可说是生物碱一章的经典实训项目。

2.5 教学实施过程

将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每班学生30名左右,分成8组,每组3~4名,明确各组分工及成员分工。教学过程包括创设任务情境、知识铺垫、制订方案、项目实施、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完成既定任务,并进行组间及组内讨论、组间互评及对每组学生进行教师评价,总结记入成绩。如以上述一叶?c碱的提取分离为实例,首先布置查阅文献,确定提取分离路线。开展组内讨论及组间讨论,并适时教师介入点评。根据模块――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确定索氏提取法的操作要点及对应分值。观看视频,并对既定评分标准进行修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自评、组间评分或随机抽调几人为评分小组进行打分。操作结束后各组进行讨论,总结心得。教师随即抛出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回忆操作过程及要点难点,如索氏提取法的优点和操作要点,为什么树脂先经碱化后再用石油醚索氏提取。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索氏提取法及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的操作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教师扮演的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给予必要时适时、适度的指导,避免出现将项目教学法的课堂沦为把理论课搬到实验室中的尴尬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同学生的交流,既包括课前交流、课堂交流,也包括课后交流。有些同学在专业学习、课程学习及未来就业形势或生活等方面产生困惑时应及时解惑,鼓励健康向上的行为及观点,及时纠正片面或偏激的行为;课堂交流主要指在授课过程中耐心解答随堂产生的疑问并配合学校德育部门及时解决;课后交流主要指课后或学生毕业后做到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本门课程学习情况或行业应用情况,并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改进完善。教学以人为本,不仅仅是知识的生硬传授,所谓教书育人,不仅仅要达到学习目标和技能目标,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8]。目前许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主要把注意力放在教学改革上,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培养,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6 教学手段

目前全国各大院校在中药相关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外,目标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9]、任务型教学法[10]、TDL教学法[11]、感官刺激法[12]等多种方法应用其中,提高授课效果。但由于中药化学教学内容很多,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各种方法各有利弊。在中药制药专业的授课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方式,并且在必要阶段辅以其他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可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另外,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教育部主持的药物制剂专业的资源库建设,可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充分利用既有的网络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开展教学。

2.7 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采用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及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实践课采用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检识操作,期末考试为闭卷答题所得的分值,三部分所占比例为20%、20%和60%。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考试发挥不理想带来的成绩不好的情况。学生参与并完成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为此,笔者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弱化终结性评价,以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13]。改革后的教学评价方式更为灵活、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及期末考试四部分,理论考试的比例也下调至40%。

3 中药化学教学改革未来发展目标

3.1 教材建设方面

在现行版本的中药化学教材中,糖和苷类单列一章,但在历年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涉及很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而且在以后各章节教学中,有些重点内容反复提及,如糖和苷的检识反应――Molisch反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直接将其打散,揉入其他各章。如在黄酮一章中,选用“槐米中的芸香苷提取、分离和检识”为例,将芦丁的检识方法作为子项目,采用Molisch反应进行检识,从而将抽象的方法作为一个可操作、可以直观观察到结果的形式出现,令学生更加印象深刻;再比如苷的水解反应是一个难点,将其结合到强心苷的酸水解反应中,两方面内容互相补充,互相说明,授课效果更好。

另外,现在许多教材虽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进行编排,但许多内容根本不适应教学,一些有效成分的提取只是参见以前版本的教材。比如,甘草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很难得到甘草次酸单体。笔者近几年也多次参与《中药化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但是关于项目教学法的内容也在逐渐摸索中,未来期待能编写更适应当代职业教育的《中药化学》教材,而不仅仅是拘于编排形式的变化。

3.2 教学项目的设计

教学项目的设计应注重与药物分析、中药炮制、中药药剂等学科的融合,通过开设学科交叉的项目设计,使学生做到中药学知识的系统掌握,而不是死学硬学。目前开设的实验多与现代工业化药企的生产差距较大,所以未来将开展与更多家药企合作,通过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制订教学项目,真正实现工学结合[14]。

3.3 师资建设

中药化学的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和不断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教学流程设计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教学模式的改变带来的成果毋庸置疑,但笔者想说的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同样重要的是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许多高职高专类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经试讲、面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具备教师资格,从一个学校走向另一个学校,没有企业生产经验[15-18]。笔者认为教师应不仅仅拘泥于校门之内,拘泥于学校的实验室,更应该走向药厂,结合生产一线强化实践技能。目前许多高校教师走向工作岗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形式,企业出于生产效益、风险预估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愿让实践者参与其中,教师专业素质是否真正得到提高可想而知。期待以后更多院校和药企关注此类问题,使教师真正具备双师资格。

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