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桂花的诗句范例6篇

含有桂花的诗句

含有桂花的诗句范文1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走进文本寻“情趣”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自己需先与文本对话,探寻其中的情与趣。认真研读文本,了解课文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情感,努力挖掘文本中能让课堂生动有趣的“情趣”点,提高教学效率。

琦君在《桂花雨》中用笔墨描绘出了萦绕在家乡旧宅中的桂花之香,回忆着童年时代摇桂花时的童趣与快乐,在心中荡漾起思念家乡的涟漪。 “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是作者行文的三条主线,也因此我设置了能使学生投入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三大教学环节:细嚼“浸”字,闻花香;演读摇花,玩中乐;玩味词句,品乡情。在课的伊始,我便引出作者父亲所作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语缤纷入梦甜。”并侧重诗中描写桂花香、摇花乐和合家温馨等不同的内容来发散教学相应的各个段落,根据各段落不同的情感体验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诵读此诗,从诗出发理解文章,最后再回到诗中深化感受,使学生在诵读饱含深情的文字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求激发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达到以情动人、融情入文的效果。

二、一举一动需蕴趣――变化形式激“情趣”

新课标要求我们落实“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那么调动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绪是形成“生本课堂”的前提条件。积极的情绪记忆是最高效的记忆,富有变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堂中的乐趣,给儿童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年级阅读设定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的目标。语文课堂离不开读,所以教师可以在诵读的形式上花工夫,以读激趣,在读中品文。比如教学《桂花雨》中时,我用“动”与“静”的方式来让学生读父亲的诗,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我让孩子们在演读中体会作者在儿时的“摇花之乐”。摇花的快乐让孩子们仿佛和作者一起回到了那一年秋季,此时以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的身份去读父亲的诗,便是轻松快乐的,于是我引导学生用歌谣的方式边拍手边晃脑袋有节奏地读,读出儿童的童趣,学生在新奇之中积极参与,在这种“动”的朗读形式下,课堂瞬间活了起来。而学生品读了母亲的话,感受到“思乡情”后,再去读诗,便能用“文静”的方式读出作者对故乡的柔情,我再加上配乐来感染学生,营造出抒情性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想学、乐学。

三、一枝一叶总关情――品析词句悟“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这个工具是语文人文性的载体,字、词、句的品析是学生领悟文本情感的催化剂。

1.咬文嚼字品味情。语文的奥妙就在于作者能用平凡无常的文字蕴含感人至深的情感,即使是一处亭台楼榭,也着人意,哪怕是一方花卉山水,也关乎人情。琦君的《桂花雨》非常优美,字里行间都让人觉得像是浸润在一场芬馥的桂花雨中。桂花之香,弥漫乡情。教学中,我抓住一个“浸”字,带领着孩子细细品味这个“浸”,感受桂花香气之浓、范围之大、时间之久。连小小的细节也是作者抒感的媒介。在静谧的夜晚,母亲不仅仅是“撮一点”,还“洗净双手”、“放入水晶盘中”,“檀香”也成了这个温馨画面中的一景,这些细节都是父母亲对桂花珍爱的表达。读到这,桂花的芬馥已何止弥漫着这个温馨的家、溢遍着整个村庄,更是潜进了她对故乡那深深的记忆之中。

2.关键词句领悟情。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关键句子品读也是领悟文章情感的重要途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是《桂花雨》中母亲的一句话,我在此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概括出母亲的话――“桂花还是故乡的香”,我相机采用“还是故乡的”的句式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每人仿写一句,“月还是故乡的圆”、“水还是故乡的甜”、“酒还是故乡的醇”等,每一个孩子都如诗人般给文字注入了淡淡的乡愁,琦君对故乡的情感已悄悄溜进孩子心灵。

四、终识庐山真面目――触及情境生“情趣”

情境是语言符号和情感体验之间的重要中介,在情境的强烈感染下能促使学生感悟到其中的思想感情。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学中善于将音乐的气氛、眼前的画面和课文的语言融合在一起,弥补儿童思维抽象程度不够的局限,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活动。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含有桂花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诗词 鉴赏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今优秀诗词浩如烟海,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让我们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必要的、迫切的。那么,如何学习古诗词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语言特色鉴赏

“言为心声”。不同诗人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或明快直露或婉约含蓄,或清新淡雅或绚烂热烈,或浪漫绮丽或沉郁顿挫……鉴赏诗词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句,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

如:《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问:结合诗中情境,说说你对“人闲桂花落”一句中“闲”字的理解。

答:“闲”在诗中有悠闲、闲静的意思。在静谧的春山夜间,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被诗人觉察到了。既写出了春山环境的宁静,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静,将诗人心境与春山环境浑然融为一体。

二、千古名句鉴赏

“言微旨远”。诗歌中往往有看似平淡却含义深远而起到画龙点睛的句子,它高度凝聚诗人的独特情感而被流传成为名句。鉴赏时,一般先要指出该句子具体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再展开联想再现诗中情景(画面)并概括其特点,然后分析该名句的表达作用(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深刻哲理)。

如:《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问:末两句是千古名句,请你对这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春色”和“红杏”人格化。描绘了一幅“春色”关不住,“红杏”探出墙外的情景,表现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景中寓理,说明了新生事物是束缚不了的,它总会冲破束缚。

三、思想主题鉴赏

“诗以言志”。诗人在写诗时,往往把自己当时最真、最纯、最美的情感提炼出来,倾注在警句或诗眼中来反映自己的鲜明个性。鉴赏时,一般先要找出诗眼、警句,并进行意境提炼,再联系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个人际遇及情感抱负,然后揭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哲理。

如:《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问:诗歌最后两句含义深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两句表现了歌女不知亡国之痛仍唱绵绵之音的情景。借以写出当时官僚贵族沉溺于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腐朽而空虚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四、意境形象鉴赏

“情景交融”。诗人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称为诗的意境。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鉴赏时,一般先要指出诗句中的意象组合运用了什么手法,再展开联想再现诗中情景如何交融并概括出意境特点,然后分析其表达作用。

五、艺术手法鉴赏

含有桂花的诗句范文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静夜思》,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全诗通俗流畅,琅琅上口。诗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月下思乡图”。诗人以“静夜思”为题,但全诗不着一个“静”字,而是以白霜为喻,侧面写出清静幽寂的环境。“低头”两字,表现出诗人深沉缠绵的思乡之情。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这是唐朝李商隐的《霜月》诗。此诗想象丰富,构思新巧。首句写雁来蝉无,点明时令属秋。第二句描绘了霜和月争辉的景色:凭栏远望,月光朗朗,霜色如水,霜、月交辉给人一种“水接天”的感觉。三、四两句运用神话故事,青女是管霜雪的女神,素娥是月中嫦娥,她们在“月中霜里”比喻各自的美姿。这种“诗意”给人带来美妙的遐思。

明朝的边贡写了首《嫦娥》诗:“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这首诗以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为题,描写清凉沉寂的月宫,实际上是秋夜望月的感兴之作。三、四两句,用语平易,但蕴藉深沉,是历来吟咏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是唐朝刘方平的《夜月》诗。首句是绝妙好句,写得宁静如画,月斜夜深,月光照到庭园的一半,一半明,一半暗。第二句写星斗,更增添一份静穆神秘的意蕴。但诗人真正的用意不是写月,而是写生机勃勃的春意。三、四两句写诗人惊喜地感受到春天来临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声虫声破窗而入。以虫声的“闹”反衬月夜的“静”。后人称这首诗写得“春意盎然”,是十分中肯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诗。中秋之夜,天清气爽,圆月高悬,寒露凝珠。诗人触景生情,写出了这首望月怀人之作。但诗人没有直接写对朋友的怀念,而是写月下的景物:树、鸦、露、桂花,以及洒满院中的似水的月色。通过对一系列凄清肃穆的景物的描写,写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心情,又用“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作结,含蓄地写出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这和李白的《静夜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点赏析]

含有桂花的诗句范文4

生:李贺是中唐诗人,他才情卓越,却英年早逝,有“诗鬼”之称。

生:李贺是唐代皇室的宗亲,因避其父李晋的名讳,而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

师:我作一点补充,因为这事,韩愈很为他不平,曾撰文《讳辩》,其中有语云: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话说得很有分量,但现实没有办法改变。好,继续刚才的话题。

生:李贺曾被举荐当了几年的小官,后来因为生病辞官而归。

生:李贺写诗很勤奋,也很刻苦,白天他常常带着书僮走山探水,一有灵感就马上用纸片记录下来,然后将纸片放到随身携带的锦囊里,到了晚上再把纸片拿出来进行整合,修改,常常是彻夜不眠。

师:我注意到你用了一个词“走山探水”,颇有古意。是呀,自然界的山水草木滋养了李贺的诗情,乃至残灯常常将他瘦长的影子深深嵌在不眠的墙壁上,他也乐此不疲。他母亲见状很不忍心,说:“儿呀,你这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吗?”

好,刚才的交流,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一是李贺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使他在仕途上发展的前景变得渺茫,一生郁闷寡欢;一是他写起诗来有点玩命的意味,也就加重损害了他原先就有病的身体。可以这么说,在心理和生理上,诗人都过早地咀嚼了人生的绝望。很显然这一切都会影响诗人的心绪,自然也就会在他的诗歌里隐现。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读李贺“呕心而出”的诗作。先请同学们把《天山谣》这首诗自读一遍。

(学生自读)

师:请说说你对这首诗内容的初步理解。

生:诗中写了一些仙人的活动,有采花的,有吹笙的。对,还有月宫的桂树。

生:还有秦妃卷帘的动态,还有龙和凤。

师:有没有同学再作补充?

生:诗中写了银河,也写了群星在银河中漂浮、流动。

生:最后好像还写了人世间的变化。

师:很好。哪一个同学能否综合一下大家的理解,用一句话来归纳诗歌主体的内容?

生:诗歌的主体内容是写天庭里仙人生活的一些图景。

师:“一些”是多少?诗歌中哪些诗句分别描画了这些图景?

生:诗歌当中的四联八句,分别描绘四幅图景。

师:非常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四联诗句齐读一遍,体味一下诗中描述的景象。

(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四组的同学借助适当的想象,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分别将四联的诗句散文化,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轻声讨论。

(学生讨论,有的动起了笔)

师:下面请同学互相交流。

生:月宫里金灿灿的桂花扬着妩媚的笑脸,在风中私语。梦一般的花海,奇香袭人。仙女粉色的衣裙徜徉在花海中,她们信手采下花瓣放入香囊中随身携带,桂花的清香便缠绕在她们的身边。

生:刚从梦中醒来的秦妃,缓缓地卷起北窗的帘儿,一片晨光倾泻在她的身上。窗前的梧桐在晨光照射下分外青绿,依旧小巧的青凤在树的枝头上闪动着黑豆似的眼睛。

生:风吹过,飘来了悠然的笙箫声,王子一袭白衫如玉树临风。笙乐回旋,如同凤凰的鸣叫,逗引起神龙翻云舞烟,播种着瑶草。

生:眉黛一闪,一群粉色的仙女姗姗而来,飘带挽在纤细的手臂上,一阵清风滑过,扬起一抹红色。春天的兰花娇艳欲滴,仙女们采撷着兰花,藕丝裙摆掠过的地方,草叶“簌簌”轻响。

师:非常好,很具有想象力。再请四个组的同学分别给四幅图画各拟一个四字的画名。

生:仙女采香。

生:秦妃临窗。

生:王子吹笙。

生:仙女拾兰。

师:好是好,不过,我觉得“仙女拾兰”的“兰”字,改为“翠”可能更好一些,而“仙女采香”与“仙女拾兰”有重复的嫌疑,可以考虑改为“桂香袭人”。

(学生轻声表示赞许)

师:这四幅图画看似独立的,却是被置于一统的天庭背景之下,描摹的又都是仙人的生活,想想这些画面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悠然自在,闲适惬意。

师:这样的悠然自在、闲适惬意,还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沉默)

师:我们还是从诗歌中寻找答案。提醒一下,诗中二、三联中有“花未落”和“青凤小”之句,品味一下其中的“未”和“小”的意蕴。

生:“未”是“不”的意思,“花未落”,说的是仙树不枯萎,仙花不凋落。

生:“小”有“小巧”的意思,也就是说青凤依旧娇小。

师:想想,树木不枯,花儿不败,那只引领秦妃成仙的青凤,虽历经了悠悠千年,却依旧小巧。在这仙境中,时间仿佛是停滞不前的,一切似乎都是……(有意停顿)

生(插言):恒久不变。

师:对。刚才同学们在交流对这首诗歌内容初步理解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到诗的最后还写到人世的变化。我们一起看最后两句诗,那位同学先说说诗的大意是什么。

生:太阳就像奔跑的马一样行走得飞快,海水又变成了陆地,扬起了尘土。就是“沧海”变“桑田”的意思。

师:注意一下,诗中“东指”的主体是谁?

生:仙女。

师:也就是说,这两句诗是仙人眼里的人间生活,诗句中人间生活的特点什么?

生:极为短暂,就如白驹过隙。

师:天上人间,在诗人的笔下形成这么大的反差,天上树木常青,天上花色不败,天上仙人红颜常驻,还有龙舞凤栖,这是一种至善至美的仙境,而这一切恰好又是世间人情物态的一种反衬,这样的反衬还暗含着人生苦短的伤感。在我们最近学过的唐人诗中,这样的伤感也时常显现。大家能不能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生: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生: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生:李白的“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师:这也正是诗歌的命意之所在。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李贺的《梦天》,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遍。

(一女生读《梦天》,结果读错了一个字音,学生轻声纠正)

师:请同学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想想比较诗歌的异同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

(学生在座位上参差不齐地说“内容”“手法”)

生:内容上都描写了天庭的景象。不同点是,《天上谣》展开的是仙人生活的一个个场景,显现出天庭生活的闲适自在和环境的优美;《梦天》……(一时语塞)

师(点拨):《梦天》更多的是将笔墨倾注在对什么物象的描摹上?

生:对月亮的描写。

师(点头):继续说,诗歌中写了有关月亮的什么内容?

生:有月光初出,光影幽冷像在哭泣;有满月皎洁如玉轮一般。

师:而那云楼半露、那桂香鸣也只是月亮的一个陪衬。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两首诗都写了人世间的变化的快速,不过《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弘海水杯中泻”,还写了人世物象的渺小。

生:《天上谣》用了许多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而《梦天》写的是诗人的一个梦,具有的是梦幻色彩。

(学生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用“神话色彩”和“梦幻色彩”来界定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很有见地,只是他在表述的时候还缺少了一些有力的依据。他提到色彩,也就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画面,想想两首诗显现出来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生:《天上谣》的画面显得和谐而清晰,《梦天》的画面……(一时语塞)

(学生窃窃私语,一学生说“多变而迷离”)

师:用画面的“和谐而清晰”和“多变而迷离”这样来表述说服力要强得多。刚才都是从内容上比较,那么手法上有什么异同呢?

生:两首诗多运用了神话传说,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师:想想,两首诗中的景,与我们所读到的大多数诗歌中的景,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生:诗中的景都是虚景,是想象中的景。

师:这样的一种想象之景,主要是借助于哪一种修辞营造出来的?

生(齐):夸张。

师:两首诗都写了天上人间,无论诗人选择怎样的景象,它只是传达情感的一个载体。那么诗的字里行间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对天庭闲适和谐、恒久不变的生活的向往。

生:对人世沧桑多变的感慨。

生:对人生短暂的大无奈。

生:还有对自身境遇的不满。

师:可以说,天庭里的一切是美妙无比的,然而这样的生活只是诗人借助于文字所憧憬的梦,是一种虚幻的存现。诗人真实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品读诗人的另一首诗《秋来》。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读一遍。

(学生自读)

师:再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鉴赏诗歌,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切入角度,就是从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切入。你以为这首诗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

生:“苦”和“恨”。

师:好。“苦”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想想诗人为何而“苦”?

生:因为“秋来”,因为“桐风”。

师:关键词找得很准确。这样的梧桐秋风让诗人“心惊”,于是,一些客观的物象也深深烙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感。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在诗人的视觉与听觉中,灯光似乎特别的“衰”微,虫叫也携带着刺人的“寒”意。

师:这还只是表层的“景”苦和“物”苦,而“景”“物”的苦生发出来的是“心”苦。请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心”苦的关键句。

生:“谁看青简一编书?”

师: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世间有谁来翻阅、欣赏我呕心沥血所写的诗章呢!诗句潜在的含义是什么?

生:知音难求,怀才不遇。

师:这“苦”,诗中还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找出这句诗。

生:“思牵今夜肠应直。”

师:“肠”,在自然状态里应该是弯曲的,古人形容愁苦郁结之深也常常用“曲”来表述,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一句话,说是“肠一日而九回”。

生:柳宗元也有诗句谓之“江流曲似九回肠”。

师:而李贺却自铸新词,用“肠直”之说,来强化本该弯曲之“肠”却被强拉成“直”, 其“苦”之意味,不言而喻。这样的汉字组合,给后人的视觉和心灵都以一种强烈的冲击,让人的心为之而悸动。

诗人内心的“苦”自然转化为心中的“恨”,“恨”是“苦”的深化。那么诗人又为何而“恨”?

生:“雨冷香魂吊书客”。

生:“秋坟鬼唱鲍家诗”。

师:香魂凭吊,鬼唱鲍诗,而且这样的“恨”恒久而绵长。诗中的结句化用了“苌弘化碧”的传说,说的是苌弘因忠贞而遭小人诋毁,剖肠而死,其血为人收藏三年而化为碧玉。

(学生轻声叹息)

师:想想,诗的结句意思是什么?

生:诗人的恨,即使过了千年也无法消释。

师:这样的恨,也正是志士怀才不遇的千古同恨啊!诗人上天只能浸渍在虚无飘渺的幻想中,入世又无以找到知音,只能在阴冥的世界里寻求同调,不亦悲乎!是否可以这样说,诗人只是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中的一个孤魂。然而,正是这个“孤”,使诗人成为中唐诗人中的另类,成为他人无以取代的“这一个”。

自此,我们能否给李贺的诗加上一个修饰语,亦如教材中用“豪放飘逸”修饰李白的诗,用“沉郁顿挫”修饰杜甫的诗?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环节未能展开)

师:我们可以用“诡异多变”来表述对李贺诗的理解。因为“独特”,因为“多变”,也就有了李贺诗的“新意”,其实这也正是中唐诗人对既往诗人诗作的一种突围,正是这样的“突围”,才使得唐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

最后布置一条作业:课后阅读李贺的诗作《李凭箜篌引》。传统的说法,这是一首描述音乐的杰作,但现在有学者以为,诗中的音乐与音乐和音乐家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它只是一个媒介,借助这个媒介,“使得诗人再次领略到某种神秘的意味,并在这种神秘意味的对照下,表达了自己的生存感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过常宝教授语),我们同学又是如何理解这一点的呢?

[附]板书

天上

桂香袭人 秦妃临窗

王子吹笙 仙女拾翠 悠闲 恒久

诡异多变的李贺诗

月起幽冷 云楼半露 想象奇特

月圆皎洁 桂香鸣 夸张大胆

新意

人间

秋来桐风 灯残虫寒 渺小短促

谁看青简 苦

香魂凭吊 鬼唱鲍诗

恨血千年 恨

含有桂花的诗句范文5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这首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曾无数次地在大别山地区唱响,响亮的号角映射红军的足迹更为坚定。

一、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艺术特征

(一)结构特点

这首民歌为短小的二段曲式。两个乐段各包含两个乐句。在第一乐段中,b句是a句的自由反向进行,两句的节奏型大致相同,体现出起承关系。第二乐段中,c句细分为两个乐节,节奏明显引入对比,随后一句则是第一乐段下句的原样再现。整体曲式的起承转合原则体现得十分明显其音乐发展过程虽呈四阶段性,但通常并不真正构成四部结构。如在起承转合的乐段中,四个阶段合并在一个结构单位中。而在大于乐段的曲式中,起承部分通常总是合并在一个结构单位内,转、合部分则可能合并在一个结构单位内(如像二段曲式那样),也可能分列为两个结构单位(如奏鸣曲式)。

此曲为宫调式,第五、第六乐句是第三、第四乐句的重复,第七个乐句作为全曲的高潮是由第四乐句的变化而来的。歌曲展现了人民昂扬的情绪和无比浓烈的气氛。尤其在轮唱部分更呈现出人民群众争先恐后、积极参军的动人场面和对革命的深厚感情。

(二)艺术色彩

从总体上分析,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质朴、鲜明、形象。首先,质朴是容易被人民群众广为流传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革命歌曲中这样表现则更为醒目。红色歌曲往往是直抒胸意,发散感人至深的力量,折射艺术的光辉。这种质朴性,不仅展现了苏区军民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而且对他们能够有与良好的口头文学传统的表现;其次是鲜明性,革命现实主义决定了作品表达的鲜明性。红色歌曲表现出的是爱憎分明,有坚定立场,有朗朗上口的语言与明快的节奏,这是区别于一般民歌的主要特征;再就是形象性,从具体的事物出发来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革命斗争的主要内容是红色歌曲的第二特征,因此具备了第二特征使得红色歌曲的表现更为出彩,形象性的艺术特征也使得红色歌曲的传唱更为广泛。

红色歌曲所具有艺术特征:

1.明亮的色彩

在音乐中明亮的色彩象征着积极向上,任何音乐或表演都不能忽视色彩的作用。真正优秀歌曲中的色彩,本质上是民众的情绪色彩。红色歌曲的色彩主调正是明亮的红色,体现的是民众的心声。其最鲜明的意象,是红旗、红军、红樱枪,如作品的歌词:“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可以说,红色歌曲是一种“血染的风采”。

2.丰富的想象

革命时期,烽火连天,人民生活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苏区人民的积极生活并没因此而受到影响,他们在歌唱中奋起,积极主动地为改变命运而战斗。穷困,使苏区人民对美好生活更加憧憬;使人民群众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加丰富。在最苦难的时刻,也会用明朗的旋律来表达积极向上的心情。如经典歌曲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便是如此。

二、结语

《八月桂花遍地开》(又名《庆祝成立工农政府》)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近代革命民歌,无论是在空政文工团演出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还是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流传的过程中被众多词作曲家改编。而后,又被纳入到中师及中小学中作为的音乐教材,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不仅积极推动了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还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反映了人们群众对工农政府的热情拥戴,无比乐观生活态度,使我们能够从歌中感受到他们那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情。

含有桂花的诗句范文6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