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动物的成语范例6篇

含有动物的成语

含有动物的成语范文1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及解释:

狐朋狗x: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行同狗彘: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蝇营狗苟: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象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猪卑狗险:比喻卑鄙阴险的人。

椎埋狗窃:指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狗心狗行: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狐鸣狗盗: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狐朋狗党: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行若狗彘: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行同狗豨: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

鸡肠狗肚: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鸡飞狗叫: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狼嗥狗叫: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驴鸣狗吠: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同“驴鸣犬吠”。

牛黄狗宝: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狐群狗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鸡飞狗走: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狼心狗肺: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狼心狗行: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驴心狗肺:比喻人心凶狠恶毒。

声色狗马: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鼠窃狗盗: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鼠窃狗偷: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兔死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鼠】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窜狼奔 鼠迹狐踪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贼眉鼠眼 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小试牛刀 卖剑买牛 气壮如牛

【虎】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虎穴龙潭 放虎归山 谈虎色变 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 为虎作伥 与虎谋皮 藏龙卧虎 狐假虎威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 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鸟飞兔走 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 群龙无首 降龙伏虎 一龙一猪 老态龙钟 笔走龙蛇 龙潭虎穴 叶公好龙 望子成龙 车水马龙 人中之龙

【蛇】蛇蝎心肠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惊蛇 虚与委蛇 笔走龙蛇 春蚓秋蛇

【马】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马革裹尸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犬马之劳 万马齐喑 一马平川 天马行空 快马加鞭 走马看花 信马由缰 蛛丝马迹 兵荒马乱 人仰马翻 人困马乏 鞍前马后 人强马壮 猴年马月 青梅竹马 单枪匹马 招兵买马 心猿意马 悬崖勒马 千军万马 香车宝马 指鹿为马 害群之马 厉兵秣马 塞翁失马 盲人瞎马 脱僵之马 金戈铁马

【羊】羊质虎皮 羊肠小道 羊入虎口 亡羊补牢 虎入羊群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猴】猴年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杀鸡儆猴

【鸡】鸡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飞蛋打 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 鸡犬升天 闻鸡起舞 杀鸡吓猴 杀鸡取卵 偷鸡摸狗 鹤立鸡群 小肚鸡肠 鼠肚鸡肠 呆若木鸡

【狗】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仗人势 狗血喷头 犬马之劳 猪狗不如 鸡犬不惊 鸡零狗碎 兔死狗烹 鼠窃狗盗 狼心狗肺 狐朋x友 狐群狗党 偷鸡摸狗 画虎类狗 丧家之狗 关门打狗 白云苍狗

【猪】猪突豨勇 猪狗不如 杀猪宰羊 封豕长蛇 凤头猪肚 蠢笨如猪 一龙一猪

含有动物的成语范文2

关键词: 英语双及物构式 多义性 认知分析

一、引言

英语的双及物构式在英语中普遍存在,也是各种流派语法理论都非常关注的一种结构(张伯江,1999)。但各种理论流派对双及物构式的认识由于研究框架或角度不同,难以达成共识。近年来也有学者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英汉双及物进行系统研究。构式语法是近年来研究语言的一种新方法,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章对双及物进行研究,但大多文章聚焦于句法层面的研究,以及对英汉语双及物构式进行对比。笔者在总结各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式语法为框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的双及物构式的多义性进行探讨。

二、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理论是基于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有别于传统的以动词为中心的论元结构理论的一系列假设的集合。其理论基础来自于框架语义学和给予体验的语言研究方法。构式语法的代表人物有C.J.Fillmore,Paul.Kay,W.Croft,Goldberg等。目前,构式语法所指的“构式”以Goldberg的定义最流行,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二是从构成成分不能预测整个构式的意义。Goldberg于2003年和最近在1995年的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定义,内容有所变化,她对构式的说明是:“任何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一方面不能通过其构成成分或其他已确认存在的构式预知,就被确认为一个构式。(Goldberg,2006:5)”目前这一修订的定义是“构式”概念的最新的构式主义阐释。

根据此理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每一个构式都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构式既包括句式,又包括成语、复合词、语素等,具有独立的意义,整体的意义离不开部分意义,但又不能完全靠部分意义推导而来。其中,构式的整体意义及其词汇成分的意义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典型的词汇语义对句式语义的形成造成一种由里向外的压力,但句式语义又反过来对词汇语义形成一种由外向里的压力,这个压力迫使单词在意义和功能上发生一些变化,通过隐喻或转喻的引申机制进入句式。

三、构式语法框架下的双及物构式的语义认知分析

1.双及物构式的原型及多义性

构式和动词一样也要求自己的语义角色,称为论元角色。Goldberg通过对大量句子的研究,概括出了它的构式意义:施事者的行为致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转移。在这一事件中,施事有意识的动作,动作是一种传递行为,受事是乐意的接受者。它的整体意义是“有意向的所有权转移”,其基本意义是实际的成功的转移。双及物构式并非只有一个固定不变、抽象的意义,而是通常包括许多密切联系的意义,这些意义共同构成一个家族,是一个系统的密切联系的意义的集合。双及物构式的中心含义是施事论元致使一个客体成功转移给接受者。同时Goldberg认为双及物构式具有其它五种扩展含义:

A.施事成功地使接受者接受受事(中心含义)。

B.条件的满足暗含施事使接受者接受受事。

C.施事不让接受者接受受事。

D.施事的行为使接受者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接受受事。

E.施事使接受者能够接受受事。

F.施事打算使接受者接受受事。

除了中心含义外的其他五种含义是隐喻或抽象的转移,区别于中心含义是具体、成功的转移。转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过程,在词义和语法引申方面的作用已为人们普遍认可。Lakoff & Turner(1989)认为,隐喻是两个不同认知域――如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再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得知,成功的转移作为双及物构式的中心意义为隐喻扩展的源域,其他类型的意义可以作为该中心意义的扩展。

2.双及物构式的转喻压制

词汇义和构式义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概念整合过程。一般情况下,词汇义并不总是与构式义“完全”吻合。Goldberg提出词汇义与构式义融合的两个原则:“语义一致原则”和“对应原则”。即任何词汇参与者角色和构式论元角色必须在语义上是一致的,一个角色能否被理解为是另一个角色的一个实例由普遍的范畴化原则决定;每个词汇上侧重并表达的角色必须与构式中被侧重的一个论元角色融合。否则,就会出现误配,词汇义和构式义不能全部融合就会发生冲突,Panther & Thornburg将意义冲突的消除称为“压制”。双及物动词转喻中的构式义压制词汇义主要表现在构式义完全转喻压制词汇义和以词汇义为前提的构式义转喻压制。

2.1构式义转喻压制词汇义

双及物构式中的制造类动词如build,knit,paint,cook,bake等,本身含义并不表示致使―转移,在功能上与双及物构式的构式含义不一致。但当此类动词出现在双及物构式中时,构式本身可以提供一个接受者角色。由此可以认为,双及物构式给予此类动词致使―转移的含义,可以产出这样的句子:She baked her brother a cake.被压制的含义通过概念隐喻得以实现。这样构式意义就能整合进入该构式的动词,将构式的论元结构赋予动词,使之具有“转移”的意义(Goldberg,1995;徐盛桓,2001)。

2.2词汇义转喻压制构式义

从转喻角度看,这种语义压制主要体现在未来领有动词上。如:promise,guarantee,bequeath,assign,permit中转移的发生并非施事直接造成,而是通过某种条件而引起的。词汇义可以对构式义进行转喻压制,正是这种压制引起了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多义性。如在含有beneath,leave等动词的双及物构式中,由于词汇义与构式义的不一致,词汇义掩盖了双及物构式的基本含义――真实成功的转移,使构式义与词汇义一致。因此,双及物构式通过词汇义压制被赋予了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含义。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句子义是“自上而下”构式义和“自下而上”的词汇义整合的结果。在整合时,会出现语义相互压制。转喻是语义压制的认知心理机制。构式语法认为句式本身具有独立的语义,它并不依赖于进入这个句式的词语意义,因而更多地关注构式义对词汇义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英语双及物构式多义现象的研究,指出动词的意义对构式的意义有相当程度的决定性,因此应该重视词汇义对构式义的影响,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研究句子语义的生成。

参考文献:

[1]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Goldberg.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Lakoff,G.& Turner,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Panther,K.& Thornburg,L.The role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meaning const ruction[J].De Metaphorik,2004.

[5]徐盛桓.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含有动物的成语范文3

[关键词]电影语言;含蓄美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它主要依靠画面和声音传情达意,给人们提供审美享受。但是,电影也是一种语言。当我们把电影视作为一种语言时,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是指电影中的天然语言部分(对话、独白、旁白、字幕等);二是指电影中的非天然语言的形象性表达部分(画面、声音)。在电影研究中,电影语言更多是指电影作品中天然语言以外的其它表达形式(主要是画面形象)。而本文所论述的电影语言是它的天然语言,也就是出现在剧本中的语言。

电影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具有多方面的特点,而其中“含蓄性”是它比较突出的特点。“含蓄”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多方面内涵,既体现了古人的审美理想,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审美特征。而语言的含蓄是中华民族运用语言的艺术和智慧的体现,历来为我国传统文论所推崇。何谓“含蓄”?“含,衔也,蓄,积也,含蓄而蓄实”。含蓄指“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钟嵘在《诗品》中认为诗歌应“有滋味”,应“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要“文已尽意有余”。意思是说,诗歌应深远含蓄,为读者留下想象与体验再创造的余地。古人还有“言不尽意”之说,认为语言本来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有些微妙的思感,却不能为语言所曲折尽传。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也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含蓄的文艺作品在表现上总是以少总多,从无见有,这样就能大大开拓作品的内容涵量,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余地。因此如果能把艺术形象表现得似隐似现,体现出一种朦拢,模糊的美,使接受者难以一下子把握和捉摸,于是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揣摩,对作品的创造就被激活了。“含蓄”虽然是古人对诗、文、词的审美要求。但实际上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也贵在一个含蓄。如在绘画上,齐白石就提出“作画妙在似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匠心独运地在画面上留下大量空白,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同样,电影语言也贵在含蓄。含蓄而富有内蕴的语言,才能给鉴赏者留下回味的余地和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电影中的台词是人物内心活动的体现形式,但并不是说人物必须在台词中把内心活动全部展示出来,使观众一览无余。相反,真正具有戏剧性的语言,恰恰是具有丰富的潜台词的道白。潜台词是指剧中人物台词背后隐藏着的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及说话的意图、目的等,它所负载的意义更为丰富深刻。由于潜台词能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话语目的,从而引发某种深层的心理交锋,形成剧本内在的戏剧性。所以,人物语言的动作性,实际上就是由潜台词的作用造成的。前苏联电影理论家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剧作》一书中,曾引用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句精辟话语:“请记住,观众到剧院来是为了潜台词,台词,可以在家里读。”事实上,具有含蓄性、潜台词的人物语言,增大了有限语言的信息量,使人物更丰满、更鲜活。在电影欣赏中,观众通过演员对台词的处理以及表情、行动,不仅能理解台词本身的意思,而且可以感受到话中之话,弦外之音,从而窥见到人物心灵深处的隐秘。由此也能催发出观众再创造的激情,令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对于潜台词的体味与发掘,无疑应该成为电影文本解读中给予重视的层面。

在电影《雷雨》中,人物对白就充满了令人咀嚼的潜台词。当周萍与繁漪在周家小客厅相遇时,二人展开了激烈的心理交锋,这种交锋正是潜含在平静的人物对白里的。例如:

周冲:哥哥,母亲说好久不见你。你不愿意坐一坐,谈谈么?

繁漪:你看,你让哥哥歇一歇,他愿意一个人呆着的。

周萍:(有些繁)那也不见得,我总怕父亲回来,您很忙,所以――

周冲:你不知道母亲病了么?

繁漪:你哥哥怎么会把我的病放在心上?

周冲:妈!

周萍:您好一点了么?

繁漪:谢谢你,我刚刚下楼。

由于周冲在场,繁漪与周萍之间的冲突与较量自然地内敛为一种“话中有话”的交锋。表面上繁漪是在与周冲对话,“你看,你让哥哥歇一歇,他愿意一个人呆着的。”、“你哥哥怎么会把我的病放在心上?”,实际上这些话是说给周萍听的,而且话中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繁漪话中的含义是:周萍,我知道你已经不愿意和我在一起了。你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可你已不再把我的“病”放在心上了。话语中包含着对周萍负心的指责和深深的幽怨。当周萍无奈地问候了一句:“您好一点了么?”繁漪却又“文不对题”地回答:“谢谢你,我刚刚下楼”,话里的含义是“谢谢你终于还记得我的‘病’,我一直在楼上‘病’着,等着你,为什么不来看我?”这些言外之意是“话语的本质”。正是依靠潜台词的艺术表现力,剧本成功地开掘出人物心灵深处的隐秘,并使人物对白具有强烈的内在动作性,使戏剧的矛盾冲突扣人心弦。

在电影《孔雀》中,人物的语言也具有含蓄的风格,如在电影结尾,姐弟三人面对孔雀各说了一句话,但每句话后面却隐藏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三个人不同的生活态度。

含有动物的成语范文4

刘理花(1989-),女,湖南常德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文章以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含up的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也包含隐喻意义,并且小品词和动词对于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都极其重要。研究表明,“V+up” 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之发生位置、数量、状态的改变,因此语义上表现为致使意义。这种语义致使结构可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拓展至心理域和社会域。文章从认知语义的视角对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机制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关键词〕 及物性短语动词;意象图式;概念隐喻;致使意义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3-0020-06

引 论

短语动词构造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动词加上小品词构成,但意义十分丰富,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短语动词研究在语言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早期的研究者大多从结构着手,着重分析短语动词的特点和使用。Quirk et al[1](1151) 指出,短语动词实际上是多词动词,并将小品词分为三类:介词、空间副词、介词或空间副词。此后的研究大多从语义的角度分析短语动词,例如:Bolinger[2]讨论了小品词的语义特征,并指出小品词出现在短语动词中是因为它能够表达说话者的意义。这些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短语动词的理解,然而短语动词作为一个整体的语义意义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认知语言学家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他们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短语动词及小品词的语义特征。例如,Lindner[3](148-227) 仔细探究了含out和up的“动词-小品词”结构,并分析了小品词对这一结构的语义贡献。认知语义研究虽是短语动词研究的一大飞跃,但是在深度上仍有待提高。

本研究以V+up型短语动词为例,探究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是什么?2)小品词对及物性短语动词有什么语义贡献?3)“V+up”这一整体结构的认知语义是什么?

为探究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从《朗文英汉双解短语动词词典》[4](以下简称LPVD)和《牛津短语动词词典》[5](以下简称OPVD)中选取含up的及物性短语动词共982条,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所选取短语动词的语义异同,并将其根据语义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及其对及物性短语的语义贡献,并进一步分析“V+up”这一整体结构的认知语义。

一、理论基础

Ungerer和Schmid[6]认为认知语言学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存在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与概念化的模式之中。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两大重要理论,将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

(一) 意象图式理论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Ungerer和Schmid[6](160)指出,“意象图式源于我们与世界的日常互动,是简单而基础的认知结构”。Lakoff[7](267)认为,“意象图式是出现在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对简单的结构”。而Johnson[8]则强调意象图式是一个动态体系,与我们的经验一致。尽管这些定义有差别,但存在相同之处,即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并与世界发生互动,在日常的互动中,形成对于具体事物的意象图式,并把这些图式固定下来,运用到其他抽象事物之中。

意象图式并非抽象的规则而是具体的存在于脑海中的图片。如,对于小品词on的意象图式,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一本书放于书桌上,衣服放在床上等。见过大量这样的场景之后,人们可能抽象出如下的意象图式:

图1 小品词on的意象图式

此外,意象图式也可以描述动态中的事物,即事物由一种状态运动到另一种状态。这一动态过程通常通过射体、界标和路径来表示。射体是指在一个场景中最显著的事物,通常作为主语呈现在句子中。界标是指除射体外的其他事物。路径则是指射体从一种状态运行到另一种状态所经过的路线。如“一只风筝飞过栅栏”,“风筝”是这个场景中最显著的事物,即射体。“栅栏”则为界标,类似于物理学概念里的“参照物”。从栅栏的一边飞到另一边,所形成的路线即“路径”。这种动态的意象图式可以援引图2 Ungerer和Schmid[6]的“气球飞过房子”来阐释。

图2 “气球飞过房子”的意象图式

(二)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通常被视为一种修辞方式,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如“爱情是玫瑰”。Ungerer和Schmid [6](115) 指出,“隐喻传统上是基于字面义和比喻义之间的相似和比较”。自Lakoff 和Johnson[9]《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问世以来,研究者开始把隐喻视为一种认知现象,而不仅仅是语言现象。它反映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黄海燕[10]在研究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时,概述了前人关于隐喻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隐喻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是系统的;隐喻包含系统的认知映射,从一个具体的经验领域(源域)映射到其他抽象的经验领域(目标域);隐喻映射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以“爱情是玫瑰”为例,“爱情”本来是抽象的情感,不可触摸。而“玫瑰”却是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具有形状、颜色和气味。通过隐喻,把对“玫瑰”的具体经验映射到抽象的“爱情”之中,使“爱情”变得可知可感。而这一隐喻不是任意的,“爱情”和“玫瑰”享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它们都给人美好舒适的感受。因此,隐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Lakoff和Johnson [9] 区分了三种概念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指用其他抽象的概念来概念化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如“爱情是战争”。方位隐喻是指通过前后、上下等空间位置建立的隐喻,如“多是上”,因此 “The cost can quickly mount up when you buy your own home”(你买了自己的房子以后,费用会直线上升)[4](229)。 实体隐喻是指把事件、情感等比喻成实体,如 “Hate is a dagger”(仇恨是匕首)。这些隐喻不仅仅建立在我们的经验之上,而且影响我们的经验和行动[11]。

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本文探究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及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意象图式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小品词up所有的认知语义,如 “She picked up the idea for the novel from a news story” [5](263),因此需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小品词up的认知隐喻含义。

二、 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

选择v+up短语动词为例,一是因为带up的短语动词最为常见,如《牛津短语动词词典》提到:“up是短语动词中最常见的小品词,与本词典中大约15%的动词连用” [5](475)。二是因为小品词up的用法在众多小品词中也最为复杂,其语义成为许多研究者的焦点。例如Lindner[3]对动词―小品词结构中的小品词up做了仔细研究,并从四个角度分析小品词up的语义:垂直(vertical)、目标取向 (goal oriented)、反射(reflexive)和完成(completive)。《牛津短语动词词典》更是归纳了up的13种最常见的语义,如增加、改善、支持、准备等[5]。从某种程度上讲,小品词up用法的灵活性与语义的广泛性使得学习和运用带up的短语动词成为一块难啃的“鸡肋”。然而,细心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语义之间其实存在一定的关联,使得我们能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对其追根溯源。下面我们将从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两方面来分析小品词up的语义。

(一) 小品词up的空间意义

小品词up空间意义的意象图式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的意象图式主要是指空间的相对位置,动态的意象图式则是从某一阶段运行到另一阶段所经过的路线。我们可以援引Ungerer和Schimid[6]的例子进行说明。如:

(1) She lived three floors up.

图3 小品词up静态的意象图式[6](166)

在以上意象图式中,界标是三层楼的垂直面,射体是位于三层楼上的she, 这个图式表示“处于较高的位置”这一静止状态。除了静态的意象图式,小品词up还能表示事物运动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动态的意象图式来表示。如:

(2) The boy climbed up the wall.

图4 小品词up动态的意象图式[6](163)

例句(2)的意象图式比例句(1)的更为复杂,射体the boy沿着箭头所指的垂直方向作向上运动,形成一条路径,界标则是其他静止的参照物。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墙的厚度,而是“爬”的垂直距离。因此,小品词up还可以表示一种动态的关系,即向上运动。

除了以上提到的静态意义“处于较高位置”和动态意义“向上运动以外”,小品词up的空间意义还有其他引申义。黄海燕[10]总结了up三大引申义:接近观察者、在前方或向前运动及在北方或向北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物体离我们越近,它看起来似乎越大、越高,因此接近观察者为up。例如,He walked right up to his English teacher. 当我们向前走时,我们可以说We are walking up along the street,因此向前运动为up。再如,在学地理的时候,我们都会背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以此来辨别地图上的方向。这一模式也用于日常交际,如Why are you going up to Beijing? 因此,向北运动为up。

(二) 小品词up的隐喻意义

尽管小品词up的空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短语动词,但空间意义并不能解释所有现象,如“I eat up my bananas”中的up就不能用空间意义来解释。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认知隐喻理论进行语义研究。隐喻包含从具体领域(源域)到抽象领域(目标域)的认知映射。根据这个理论,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可以通过隐喻,从空间意义映射到社会域和心理域,引申出其他隐喻意义。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分析up的隐喻意义:

(1) 数量增多。小品词up表示数量增多,这源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当我们往一个容器添加物品时,容器中物品的高度随着添加而升高。如我们往一个玻璃瓶内加水,水添加得越多,水位越高。因此up可以表示“数量增多”,如:The number of books printed each year keeps going up。

(2) 地位升高。我们可以将up的空间意义映射到社会域,表示社会地位的提升,即“处在高位”。在古代,社会结构是金字塔结构,国王居于最高位,是权力的象征。虽然现代人们的阶级观念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仍存在无形的社会“金字塔”。在社会域里,up意味着“地位升高”,即权力,例如:His sons up at Oxford。

(3) 事情完成。在日常生活中,达到一定高度可以意味着某件事情的完成。如修筑高楼时,越修越高,修到应有的高度便完成修筑。因此,我们可以说:The building is set up。从个人生长的角度来讲,当一个人长到一定高度,就停止长高,即身高的生长完成。因此,up可以表示事情的完成,如The job ate up most of his time, including weekends and holidays[5](117)。

(4) 事物出现。这一隐喻意义也可以通过修筑高楼类比,当一个高楼竣工,我们可以说这栋高楼“出现”了。此外,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映射到抽象的心理领域,当以前的事情再次回想起来,宛若出现在眼前,也可以称之为up。因此,up可以表示事物的出现,如: New industries were springing up all over the country[5](355);The sound of their laugh called up memories of his own childhood[5](49)。

(5) 情绪高昂。如果有人问昨天的聚会怎么样,我们可能会说昨晚玩得很high,即玩得很开心。因为high意味着up,因此up也可用来表示情绪激昂。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当我们兴奋地时候,我们可能手舞足蹈,“高兴得跳起来”,而“跳起来”是一个上升运动up,因此up可以表示情绪高昂。如:Listening to music always cheers me up a bit [4](57)。

因此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又包含隐喻意义。通过意象图式分析,空间意义既可以是静态的“处于高处”,又可以是动态的“向上运动”。在空间意义的基础上,借助认知隐喻理论,我们可以从空间域映射到社会域和心理域,表示“数量增加”、“地位升高”、“事情完成”、“事物出现”及“情绪高昂”。因此,小品词up具有自身的认知语义,并非随意添加到短语动词之中。

三、 V+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机制

对短语动词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动词为中心展开的研究,一类是以小品词为中心展开研究。前者认为短语动词的核心是动词,因此研究与同一个动词有关的短语动词。如陈芝芳[11]对短语动词come up, come back, come at进行研究。后者一般首先研究小品词的认知语义,然后分析含同一小品词的短语动词的语义,如黄海燕[10]研究了含up的短语动词。尽管这些研究相比以往的研究有较大进步,但是它们并没有就及物性与非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区分,亦没有分析及物性短语动词作为一个整体所包含的认知语义。基于此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带up的英语及物性动词的认知语义,分析小品词up对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贡献,以及含up的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

(一) 小品词up对v+up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贡献

上文结合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小品词up的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下面我们将结合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分析其对含up的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贡献。

(1) up意味着位置的改变,因此含up的短语动词的语义也同样蕴含着位置的改变,这源于up的动态空间意义“由一个低的位置运动到一个高的位置”和隐喻意义“地位升高”。这种位置的改变既可发生在空间域又可发生在抽象的社会域。如: Put your hand up if you want to answer a question[5](291); He has worked up the social ladder[11]。在第一个例句中,位置的改变发生在空间域,即从一个较低的位置运动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但put并不能表示这种运动,而是小品词up使这种运动就具有方向性和动态感。在第二个例句中,位置的改变从空间域映射到了社会域,指“运动”到一个更高的社会位置。同样,worked并不能体现这种动态感,小品词up的添加使得短语动词的语义更加生动形象。

(2) up意味着数量的增加,因此含up的短语动词的语义包含“数量增加”,这是up的隐喻义之一,源于我们的日常经验,当我们往瓶子里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水的高度上升,如:While she was at college she ran up a huge phone bill[4](395),因为up表示数量的增加,因此在此例句中,up暗示电话费用的增长,而ran并不包含这种语义,因此up的添加使得短语动词的语义更具体。

(3) up意味着状态的改变,因此含up的短语动词的语义也包含状态的改变:“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即“出现”或“完成”,例如:Cant you think up a better excuse than that? [5](397);Drink your milk up―its good for you [5](109). 在第一个例句中,think up a better excuse,意味着“从无到有”,即up表示事物出现。而在第二个中,drink your milk up意味着“从有到无”,表示事情的完成。因此,up的添加使得短语动词暗含动作完成之后的状态。

因此小品词up对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有着重大的贡献,是短语动词的意义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Hampe[12]曾指出:尽管短语动词的意义不能通过简单相加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而预测,但各个部分都对短语动词的意义有着重要影响。

(二) “V+up”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机制分析

行为动词加上小品词up组成的短语动词结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致使结构,表示一种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其发生位置、数量和状态的变化。这些变化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映射至社会域和心理域。

这种致使结构可以从“能量传递”(energy transmission)找到认知理据。Langacker[13]首次介绍“能量传递”理论,后来Ungerer 和 Schmid[6]在一个行为链(action chain)中对这一理论做了进一步阐释:最简单的情况存在于两个实体之间的能量传递,拥有能量的实体(能量源)通过接触,把能量传递给另一个实体(能量接受者和消费者),这种互动可以通过以下图式来阐释:

图5 行为链中的能量传递[6](175)

以上的能量行为链描述了Susan和banana之间的能量传递。箭头表示传递的方向,两个圆球表示参与能量传递的双方。以这个意象图式为基础,结合前面up的意象图式,我们可以将v+up的意象图式进一步完善,这一致使结构可以通过以下意象图式表示:

图6 “V+up”及物性短语动词的意象图式

以 “The boy picked the flower up”为例,男孩是能量源,通过接触花朵,把能量传递给花朵,并使花朵发生位置的变化。如果用图式表示,那么在这个场景中,射体是花朵,界标是背景或其他参照物,路径是花朵的初始位置到最后位置的距离。

这种力(能量)作用下的实体的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分析:首先,变化发生在空间域。这一领域的变化通常是可见的,常体现在位置的变化上:从低处到高处。如:Pick your coat up off the floor[5](263)。其次,变化发生在社会域。这一领域的变化通常是抽象的。而促使这种变化发生的“力”也是“无形的”,既可以是“内在力”,也可以是“外在力”,如:He has climbed up the social ladder[11]。再次,变化发生在心理域,这个领域的实体是抽象的,通常是情感或者情绪,因而促使变化产生的“力”如社会域中的变化一样,可以是无形的内外力,而且这种变化也是无形的,如:Jodys parents have always pumped her up with their enthusiastic support[4](353)。

因此,小品词up对v+up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有着重要贡献,在其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基础上,它使得短语动词的语义更形象具体,具有动态感。此外,v+up及物性短语动词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自己的认知语义,本质上是一个致使结构,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其发生位置、数量和状态的改变。

三、 结语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既包括空间意义“在高处”、“向高处运动”,又包括隐喻意义“数量增加”、“地位升高”、“事情完成”、“事物出现”、“情绪高昂”等,并试着阐述了小品词up对整个短语动词的语义贡献,使短语动词的语义更形象、具体、生动。最后,结合“能量传递”理论,提出v+up在语义上表现为致使意义,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之发生位置、数量、状态的改变。而且这种致使意义可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拓展至心理域和社会域。本文以含up的及物性短语动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小品词和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深化了对短语动词的认识,有助于对及物性短语动词的学习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Quirk, R. 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2] Bolinger, D. The Phrasal Verb in English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71.

[3] Lindner, S.J. A Lexico-semantic Analysis of English Verb Particle Constructions with Out and Up [D].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1.

[4] Longman Phrasal Verbs Dictionary (1st edn.) [Z].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7.

[5] Oxford Phrasal Verbs Dictionary (1st edn.) [Z].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6] Ungerer, F. & Schmidt,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 Lakoff, G.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8] 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9] Lakoff, G. &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0] 黄海燕. 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西华大学, 2009.

[11] 陈芝芳. 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含有动物的成语范文5

(1.嘉应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梅州 514015;2. 曲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曲阜 273165)

摘要:英语语境下的实验研究表明,个体对物理温暖的触摸能够直接促进其人际温暖(利他行为)倾向。本实验采用49名中国女性被试,采用表面任务结合现场实验的方法对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的具身联系进行重新检验。自变量为冷-热垫的温度,因变量为被赋予利他-利己意义的礼物选择。结果表明,对物理温暖的触摸不能引发中国被试的人际温暖行为倾向。中英语境差异可能是影响这种具身效应存在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印象形成 具身 温度 利他行为 语境

1.引言

印象形成通常是指在与人交往的初始阶段,个体通过协调有限的信息,对他人形成的一种整体印象。在印象形成过程中, 不同特质的重要性存在差异。那些与其它特质联系密切,并对印象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特质,被称为核心特质。1946 年, 美国心理学家Asch以美国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的一项研究表明“warm-cold”(汉译:“热情—冷淡”)是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核心特质[1]。Kelley等在更为现实的情境中重复了该实验, 验证了Asch的研究结果[2]。实际上,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估时,主要依赖于“warm-cold”特质与胜任性特质,两者的解释力为82%[3]。在这两个基本维度中,“warm-cold”维度又是首要的。事实上,人们对“warm-cold”特质非常敏感,能够很快地判断出某个面孔是否值得信任[4]。

在英语语境中,表达人格特质的“warm”或者“cold”,其精准含义是什么?“warm”具有多重含义,与人格特质相关的含义可以用“interpersonal warmth”来表达。按照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interpersonal warmth”(汉译:“人际温暖”)涉及到对他人的友善性、助人性和可信任性的感知。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自动启动“warm-cold”特质评估通路,首先评估某人是否值得信任。如果值得信任,即将其视为朋友,同时判断其具有“warm”特质。如果不值得信任,则将其视为潜在敌人,并判断其具有“cold”特质 。但是,表达同样涵义的英语词汇也有许多,比如“friendly-unfriendly”和“trustworthy/not trustworthy”,那么为什么起到关键作用的是“warm-cold”,而不是表达信任含义的其他词对?

针对该问题,Asch提出假设:抽象的心理概念可能是建立在与之具有隐喻关联的身体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认为“warm”的人际温暖含义是建立在初级的身体温暖感觉“warm”基础之上[5]。而“warm-cold”词对能够超越其它同义词对如“friendly-unfriendly”成为核心特质,是因为“warm-cold”不仅能够表达抽象心理概念(人际温暖与人际冷漠),还能表达与之具有隐喻关联的低层次的身体感觉(热或者冷),且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另外,具身理论学家认为“warm”所表达的“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这两种体验是同质的(the same quality),并在记忆存储中紧密联系。Williams等的实验研究(2008)为上述假设提供了实证支持。

L. E. Williams和J.A. Bargh用实验方法证实,对物理温暖的触摸能够直接引发个体的人际温暖倾向(后文将其简称为:Williams实验)[5]。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为了避免要求特征和社会赞许效应对结果造成干扰,Williams实验利用表面任务法引导被试触摸温暖(或者冰冷)物体,并对被试的内隐人际温暖(或者人际冷漠)倾向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触摸过温暖物体的被试,比触摸过冰冷物体的被试表现出更显著的利他倾向。这初步证明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具有直接关联。正是这种具身关联的存在性,使得“warm-cold”特质成为印象形成的核心维度。

然而,已有研究发现,在汉语语境下,“热情—冷淡”不是印象形成的核心维度。缪建东、沈祖樾等以中国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重复Asch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 “热情-冷淡”这两个品质在中国人的整体印象的形成中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论是性质上还是程度上, 都远远小于英语语境下的实验结果,并由此认为热情与冷淡不足以成为中国人印象形成中的核心特质[6]。蔡建红(1999)的研究亦发现,不喜欢冷酷品质的大学生只占被调查总体13%,这也证明,冷酷并非核心特质[6]。由此猜测,其原因是否存在于具身效应的存在性?换言之,汉语语境下“热情—冷谈”不是印象形成的核心维度,是否因为在汉语语境下,并不存在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的具身关联?

现代具身理论强调具体的、初级的身体经验与高级心理概念活动之间的关联,而隐喻常常包含具身联系的线索[7][8]。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概念(如温度、空间、动作等)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无形的、复杂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如心理感受、社会关系、道德等),从而实现抽象思维[9][10]。研究证实,具体而有形的概念与抽象而复杂的概念之间的具身关系往往通过隐喻的形式展现。比如在英语语境中,“warm”一词既能够表达身体温暖舒适,这是温度觉,也能够表达某个人比较友好,这是社会关系,该词包含了隐喻的特征。同样,中文中能够表达英文“warm”的隐喻含义的词,经考究有“温暖”一词,即该词也能够同时表达温度觉与人际交往的感受。但“温暖”一词无论从词语的使用频率,还是从产生的影响来看都不如“warm”这个词。因此,我们猜测,这种语境文化所导致的隐喻差异,可能致使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的具身效应在汉语语境中不复存在。

本研究借鉴Williams实验的实验方法,以中国被试为对象,考查温暖物体的触摸体验能否引发人际温暖行为倾向。研究假设:在汉语语境下,身体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不存在具身关联,即对物理温暖的触摸无法促进被试的利他行为倾向。

2.实验

本研究主要借鉴Williams等关于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具身关联的研究范式,采用现场实验和表面任务法考查温暖隐喻所隐含的具身效应在汉语语境下的存在性。

2.1实验材料

效仿Williams实验,使用冷—热垫(Hot-Cold Pad)控制冷热温度变量。冷—热垫本身不能发热或是制冷,因此主试通过使用开水、冰块和保温箱等材料促使冷热垫温度升高、降低和保温。另外,使用红外线测温仪(DT-320工业用,误差为1℃)对其温度进行测量,将温度垫的温度设定为30℃或0℃。

Williams实验中的表面任务是请被试手里拿着冷热垫,填写一份评价冷热垫效果的问卷,问卷中有许多无关题目,但在问卷最后提供两个礼物作为填写问卷的报酬。这两个礼物的照片刊印在问卷结尾,两个礼物后边均附有广告语对该礼物进行介绍。研究者自编广告语,然后通过给礼物添加“分享”或者“自己享用”的广告语后缀分别赋予两个礼物内隐利他或利己的含义,再通过比较两种温度的触摸条件下被试所做的利他或者利己选择的差异,考查触摸热垫被试是否比触摸冷垫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内隐利他礼物。由于被试对礼物本身的偏好可能会影响其选择,L.E.Williams等在实验中将广告语的利他—利己含义赋予在两个礼物之间进行了调换以平衡被试的礼物偏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借鉴Williams实验步骤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控制礼物偏好的影响,我们对礼物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首先,Williams实验中是两种解渴的礼物(饮料和冰激凌券),而且价值相同(均为1美元),考虑到中国被试没有一年四季吃冰激凌的习惯,本研究中将解渴食品换成充饥食物。下表每组礼物均从超市选购的,并且每组内两个礼物的价格相当。将每组两个礼物并排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被试,同时询问:“现在如果免费给你礼物,下面这两种礼物价格是一样的,你会选哪个?还是两个都行?”礼物配对和选择结果如表1。

这一结果与网络饼干调查结果一致。酒百科网站针对大众的饼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有116人填写了问卷。问卷中第24个题目调查了消费者经常购买的饼干种类,其中,夹心饼干占57.8%,苏打饼干占56%,咸饼干46.6%,其它种类均少于40%。而本研究所挑选出的礼物中,真巧笑脸饼干对应夹心饼干,而利华梳打则对应苏打饼干,两个调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另外,L.E.Williams在实验中通过广告语为礼物赋予利他、利己的内隐含义,并将被试对礼物的选择情况作为测量人际温暖倾向的指标。我们编制的利他广告语为:“利华梳打(或者真巧笑脸)好吃,与朋友一起分享吧!吃了忘不了!美好时光,美味共享!”利己广告语为:“尽情享受真巧笑脸(或者利华梳打)带给您的美味感觉吧!味道好极了!真巧笑脸(或者利华梳打),对自己好一点哦!”同时,为了进一步对礼物的偏好进行控制,借鉴Wiliams实验中的平衡技术,一半被试所使用的问卷中对“真巧”赋予利他含义而对“利华”赋予利己含义(如图1),而另一半被试所做的问卷中是对“利华”赋予利己含义而对“真巧”赋予利他含义。

2.2被试

主试去学生宿舍楼施测。被试为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共45名,均为女性。每个寝室最多招募一名被试,而且施测的宿舍之间尽量隔开,以避免被试之间相互影响,也避免被试因为提前看到礼物而影响其选择。有部分被试未按要求进行实验,或者没有在自己选择的礼物上划钩,将这7名被试的数据排除,剩余38名有效被试。

2.3实验过程

主试首先说明自己在做一份兼职,需要被试对一种新推出的冷热敷垫进行评价,需要填写一份问卷。问卷填写遵循自愿的原则,当被试表示愿意之后,主试将事先准备好的冷或热敷垫发放给被试,要求被试一边手持垫子一边填写相应的问卷。问卷中包括下列题目:首先请被试估计冷或热敷垫的温度,其次评价其效果,再次选择是否会将该产品推荐给他人。问卷最后会呈现两个备选礼物的图片以及广告语,请被试认真阅读并从两个备选礼物中选择一个作为回报。待被试问卷作答完毕,主试回收冷热敷垫并将相应的礼物赠予被试。

2.4实验设计

2(低温和高温)×2(广告语的利他—利己含义赋予:利华利他真巧利己VS利华利己真巧利他)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有冷热敷垫的温度和对礼物进行的利他—利己含义赋予。

2.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提供冷敷垫的被试中,选择赋予利己意义礼物的有10人,占52.6%,选择赋予利他意义礼物的有9人,比例为47.4%;提供热敷垫的被试中,共有12人选择赋予利己意义的礼物,比例为63.2%,选择赋予利他意义礼物的有7人,占36.8%。利用卡方检验中的独立样本四格表检验,求得卡方值为0.1136,p=0.74,差异不显著。触摸具有显著物理温度差异的冷—热敷垫没有造成被试利他—利己行为的显著差异。即触摸热温度垫的被试没有表现出更强的利他行为,而触摸冷垫的被试也没有表现出更强的利己行为。对实验结果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变量和利他—利己情景赋予变量的主效应均不显著(p=0.809)。情景赋予变量与温度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逻辑回归系数为-1.386,p= 0.318)。这与Williams实验结果不同。

3.讨论

本实验表明触摸热物体并没有使被试更利他,而触摸冷物体也没有使被试更加利己,这与Williams实验的结果并不相符。实验结果说明,对于中国被试而言,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直接的具身联系。

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热情—冷淡”维度在中国文化中并非印象形成的核心维度——相一致[7]。正因为身体温暖与心理温暖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所以,“热情—冷淡”维度无法激起与之有隐喻关联的低层次的身体温暖感觉。而对于英语语境被试而言,由于具身联系的存在性和双向性[8],所以英语语境被试当体会到人际温暖时,会直接引发与人际温暖具有隐喻关联的生理温暖感觉,当经历人际拒绝时,会直接引发生理冰冷感觉。那么为什么这种直接的关联在中国被试身上并不存在呢?这可能由中西语境的差异所造成。

如前所述,隐喻联系着具体的、有形的概念与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因此,通过相应词汇的隐喻内涵的分析,往往能够发现身体经验与高级心理概念活动之间的具身联系或者直接关联的线索。在英语中,“warm(cold)”既有身体感觉到“温暖(寒冷)”的意思,又有人际交往中“热情(冷漠、冷淡)”的含义。根据朗文现代英语词典(The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的解释,“warm”既有温度意义上的暖和(feel warm)含义,又有人际交往意义上的友好(friendly)含义。而“cold”则是一方面可以指温度低(something that is cold has a low temperature),另一方面也可以指人际交往意义上的不友好(unfriendly or lacking normal human feelings such as sympathy, pity, humour, etc.)。然而,在汉语中很难与之完全相应的一组词。

汉语中与warm最为接近的是“温暖”一词。它既有温度上的含义——暖和(例如,气候温暖,温暖的阳光),也有人际上的含义——亲切关怀(例如得到家庭的温暖,温暖的集体,党的关怀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但“warm”因为包含最基本的对温度的感觉,其口语化程度很高,使用频率也相当高;而汉语中“温暖”一词的口语化程度和使用频率远不及“warm”。比如在表达人际交往相关的含义时,“温暖”多用于书面语(“党的关怀温暖灾区人民的心”),而在口语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会说“靠得住”、“很友好”等。另外,“interpersonal warmth”还具有可信赖的含义,但中译文中的“温暖”或者“热情”都没有信任相关的含义(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因此,“warm”与“温暖”在中英文语境中的差异比较显著的,主要表现在词语的使用频率与所表达的隐喻含义上。

汉语中能表达英文“cold”的双重含义的词为“冷”字,如“冰冷”、“冷酷”。但是汉语中的冷酷仅指冷淡、不热情;而英语中的“cold”却有缺乏人类基本情感的意义。又由于中国大学生不会仅因冷酷特质就会对他人产生不良整体印象[6],因此,这提示身体的冰冷感与心理上的人际冷漠感受并不存在具身联系。另外,在英语中“cold”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远远高于“冷冰冰”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冷酷特质并不是汉语语境下印象形成的核心特质。而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正是证明了这一点:物理温暖和人际温暖之间并不存在具身效应。

本实验采取了表面任务的形式,精心编制广告语,采取上门推销、产品试用的方式,较好地控制了社会赞许效应等额外变量[11]。我们还将进一步使用汉语母语被试和英语母语被试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以更清晰地研究语境文化对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的具身关联的影响。

4.结论

在汉语语境下重复Williams实验,结果表明触摸热物体不能引发中国被试的利他行为倾向,而触摸冷物体也不能引发其利己行为倾向,即在英语语境下得以证实的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的具身效应在汉语语境下不存在。

参考文献:

[1]Asch,S.E.Forming impressions of personality[J].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46, 41(3):258-290

[2]Kelley,H.H.The warm-cold variable in the first impressions of pers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50,18(4):431-439.

[3]Wojciszke, B et al., On the Dominance of Moral Categories in Impression Form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8, 24(12):1251-1263.

[4]Willis,J.,&Todorov, A.First impressions : Making up your mind after a 100-ms exposure to a face[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7(7):592-598.

[5]Williams, L. E., & Bargh, J. A. 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J]. Science, 2008,322: 606-607.

[6]蔡建红. 中国人印象形成中核心品质研究方法初探[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 32(1):42-46

[7]张湘一, 刘邦春, 陈锡友等. 社会认知:具身的视角[J]. 社会心理科学, 2012, 27(7):20-24.

[8]王帅科, 张树伟. 杠杆作为趋避的操作定义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4, 29(1):5-6.

[9]殷融, 苏得权, 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2013, 21(2):220-234.

含有动物的成语范文6

关键词:中学物理习题;隐含条件;挖掘;方法

一、引言

在很多高中物理习题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条件隐含在字里行间。如果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梳理,就能迅速解题。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便是解题的关键。但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既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又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用平时学习中积累的知识与能力将隐含条件挖掘出来是解决物理习题的关键。

隐含条件的挖掘要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隐含条件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展示作用,因此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但是,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离散,难以寻找,是阻碍学生解题的最大困难。隐含条件的隐藏形式多种多样,如物理规律中,物理过程中……本文多角度、多方面探究如何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以便在解决高中物理习题时能迅速挖掘隐含条件、解决物理问题。同时使解决物理问题上升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丰富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以及自己的经历,进而归纳总结以下几方面探究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物理名词术语、关键词和文字叙述、物理常识、客观条件、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物理量间的关系、物理情景,等。并结合实例解释说明,使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以便学生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迅速挖掘出隐含条件,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的方法

1.从物理概念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概念是解题的依据之一,不少物理题的部分条件隐含在相关的概念中,于是可以从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寻求解题方法。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和推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了它们,就能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

例1.关于惯性的说法,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受的力越大,惯性越大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分析与解答:本题隐含着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跟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是否受力无关,因此选D。这类题的特点是:有关条件隐含在物理概念中,因此学习时必须透彻理解物理概念,挖掘出隐含在物理概念中的条件。

2.从物理规律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规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和推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了它们,就能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如:“两个灯泡串联在某一电路中”,由串联电路规律可知,电流强度处处相等,所以隐含条件为:通过两灯的电流强度相等。

3.从物理过程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题中的重要一环。物理过程由多个变化的物理状态相衔接而成。物理状态变化过程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单一过程,又有不同物理过程的交叉。解题时,要冷静分析各阶段的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备条件,从而找出问题的隐含条件。

有些题目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就是题中的隐含条件。一绳系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刚好能通过最高点,这里隐含小球在最高点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重力提供,此时,绳的张力为零。物体在倾角的斜面上“匀速”下滑,这里隐含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α。有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这规律就是这道题的隐含条件。

4.从物理名词术语中挖掘隐含条件

知道面宜宽不宜窄。即使是一些仅需了解的知识也应注意,同时对有些物理量的某些数据,如物质的密度、比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同导体的电阻率大小、常见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电功率等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应记住。如“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和铅块浸入水中受到浮力较大的是……”,其中隐含的条件是铝的密度小于铅的密度。再如“在照明电路中接了三盏灯……”,因为照明电路电压均为220 V,且所有用电器除非特别声明外,都是并联,所以隐含条件为:三灯并联,其电压均为220 V。

课本上经常用有关固定的提法来说明某些物理现象。这些提法中的某些词语由于已约定俗成,具有确定不变的含义,知道了这些提法的含义,也就知道了隐含条件。如“物体在光滑面上运动……”,其中“光滑”的含义为不计摩擦,所以隐含条件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

5.从关键词和文字叙述中挖掘隐含条件

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或是对题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抓住关键词语,就是抓住了隐含条件。有些题目阅读量较大、往往包括较长的文字介绍,使问题显得很复杂,解答时需要学生自己抓住关键词语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联系、综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灵活地处理解答。

在物理题中,常见的关键用语有: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如“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它们均隐含着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现为理想化模型的用语,如“理想滑轮”“轻质杠杆”“光滑水平面”等,扣住关键用语,挖掘隐含条件,能使解题灵感顿生。

6.从物理常识中挖掘隐含条件

许多物理试题的一些条件由于是人们所熟知的常识,而没有在题中给出,造成所求量与条件之间一种比较隐蔽的关系。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题意多角度分析,展开联想,深刻挖掘,根据一些常识,提取或假设适当的条件和数据,以弥补题中已知条件中的不足进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例2.一盏普通的家用的白炽灯,接在照明电路中,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最接近的值()

A.18安 B.1.8安

C.180毫安 D.18毫安

分析与解答:普通的家用灯泡通常选用220 V 40 W的规格,“灯泡正常发光”隐含着它在额定电压220 V下工作、消耗的是额定功率40 W,所以通过灯丝的电流:

I=■=■=0.18安=180毫安

故本题选C。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平常积累的生活常识,利用客观事实来充实条件,例如家庭电路或“生活用电”隐含着电源电压是220 V。“一张普通桌子”隐含着摩擦力的存在。

7.从客观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

在许多情况下,题目中的几句话,甚至一句话、几个字就隐含了整个物理过程的关键条件,捕捉这些关键语句,从客观事实中挖掘隐含条件成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否则往往会使人感到题目中缺少隐含条件而困惑。

8.从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

在试题中常将理想化条件隐含在有关词语或题意中,需要运用理想模型去捕捉和挖掘,如质点和点电荷,都不计其形状和大小;轻质弹簧即不计其重力;光滑表面即不计其摩擦;理想变压器即不计其功率损耗等。

在分析物理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中,捕捉和探索物体是什么样的理想模型是解题的首要任务。受物理具体运动形式和研究目的多种条件限制,这些条件往往都是隐含的。

物理模型的基本形式有“对象模型”和“过程模型”。“对象模型”是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过程模型”是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地将复杂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9.从物理量间的关系中挖掘隐含条件

有些物理量,无任何内在联系,但人为附加一些条件后,便可使它们有一定的外在关系。找出这些关系,就找出了隐含条件。如,将一玻璃瓶先后装满水和未知液体,由于都先后装于同一瓶中,瓶的容积是不变的,所以隐含条件为:水和未知液体体积相等。又如,天平两边分别放铁块和铝块、天平平衡,由天平平衡条件可知,其隐含条件为:铁块和铝块质量相等。总之,同学们只要做到多知、多思,就不难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顺利解答物理问题。

例3.直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桌面上,容器口水平朝上,内表面及容器口是光滑的,质量为m1和m2的两小球A、B由一细线连接(m1>m2),开始时将A置于容器口内侧边缘,求当A滑至容器底部时两球的速度(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分析:A到达容器底部时,速度v1水平向左,它是A沿绳子方向速度v2(和B的上升速度相等)和垂直细绳方向速度v3的合速度,易看出v2=■v1/2。两小球间隐含的速度关系即:

m1gR-m2g・■R=■m1v■■+■m2v■■

解得:A的速度v1是:

v1=■,方向水平向左。

B的速度v2是:

■v1=■,方向竖直向上。

10.从物理情景中挖掘隐含条件

例4.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A、B两球均向右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A在左,B在右,以向右为正方向,已知碰前两物体动量分别为P′A=9kg・m・s-1,P′B=3kg・m・s-1,以后发生碰撞,则碰后它们的动量可能是()

A.P′A=6kg・m・s-1,P′B=6kg・m・s-1

B.P′A=8kg・m・s-1,P′B=4kg・m・s-1

C.P′A=-2kg・m・s-1,P′B=14kg・m・s-1

D.P′A=-4kg・m・s-1,P′B=17kg・m・s-1

分析:A、B两物体构成的系统除满足系统动量守恒外,还应满足碰撞完成后系统总动能不能增加和A球的速度不能大于B球速度这两个条件,它们是隐含在物理过程的两个必然条件,本题答案为A。

由此可见,隐含条件必与物体所处的物理情景相关。失去了对物理情景的想象,就失去了它的藏身之地,因此挖掘隐含条件要审视它存在的物理情景,找出与其关联的物理量,依据物理规律分析。

三、结语

本文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挖掘隐含条件,解决物理问题,使解决物理问题上升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丰富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以上对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挖掘的探究,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1)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提升学生审题、化物理情景与过程为数学方程的能力。(4)教师指导、讲题、评题时,有意识地做挖掘隐含条件的示范。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示范挖掘隐含条件的具体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在反复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物理习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科学方法,提高了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继飞,徐克田.例说物理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J].物理教学讨论,2003(4).

[2]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第二册[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沈森林,阎金铎.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4]乔玉京.如何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J].创新篇:解题思想方法,2006-06.

[5]潘华海,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6]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朱华松,邰震山.功能问题中的等效思维[J].数理天地:高中版.

[8]李文俊.隐含条件再挖掘[J].学科教学,2007(2).

[9]宋连义.隐含条件种种[J].数理化学习,2007(6).

[10]杨映碧.怎样挖掘隐含条件[J].理化生教学,2007(9).

[11]许彩琴,金荣华.这样识破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J].应考指南,2006(4).

[12]张启明.例析浮力试题中的隐含条件[J].物理教学讨论,2005(7).

[13]王伦贵.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初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6).

[14]卞明华.挖掘隐含条件开辟解题捷径[J].中学生理科月刊,2005(2).

[15]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6]陈兰花.物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的挖掘方法[J].中学生理科月刊,2005(10).

[17]陈刚.隐含物体沉浮条件的题型及解法[J].物理教学讨论,2005(1).

[18][匈]Esther Toth.中学核物理教学[J].王莉,王慧,译.物理教学探讨,1999(17).

[19]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