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范例6篇

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范文1

关键词:古诗 欣赏教学 策略 审美教育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古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特别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却依然存在以教师精讲为主、学生感悟为辅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不能有效地感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那么如何优化初中古诗欣赏教学呢?

一.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只有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才能充分感受到文本语言的魅力及文本语言的情感。因此,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品味古诗语言优美。

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里面有这样精彩的几句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教学时,我并没有对这几句诗的意思对学生进行讲解,而是通过以下几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导感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钱塘湖春行”情境图,学生在这优美的图画下,初步知道了这首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这样,学生就在头脑中对这首古诗的意象形成了初步的印象。接着,我给学生播放了优美的音乐,并进行了范读,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体验这一首古诗的节奏。

第二步,配乐朗读,感受韵律。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首古诗的节奏有了初步的掌握以后,接着,我组织学生对这首古诗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配乐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这一首古诗的韵律美。

第三步,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在前面二步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首古诗的节奏、韵律有了初步感知以后,接着,我组织学生对这一首古诗进行反复诵读,这样,学生就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对这一首古诗的语言就有了整体感知,对这一首古诗的内容也就有了整体的理解。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诵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欣赏这首古诗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对其语言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感受了古诗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

二.在比较中体会古诗意境美

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一些意境相同的古诗同时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这一些古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深入体验古诗的意境美,这样,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次古诗欣赏课中,我给学生呈现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赠刘景文》、刘禹锡的《秋词》这三首古诗。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意境的,但每一首古诗的切入点却都不同。课堂上,学生们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对比研究,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发现了三者的不同。在这三位大师面前,对于“秋”的描写学生大开眼界了,他们被这三位诗人的优美诗句所感动,很快地进入了秋的意境中去了,一个个当起诗人写起自己的“秋赋”来。有的学生写道:“秋风、秋雨、秋思,一切忧愁在秋中。”有的学生写道:“秋色给人以一种无尽的遐想,秋思给人以一种无尽的思念。”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三首古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不但发现了这三首古诗的不同,而且深刻领会了古诗描绘意境,并且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学生也就真正入诗了,教学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三.在品评中感悟古诗情感美

古诗中往往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情感,而这一种情感是不容易被学生一下子就挖掘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语言进行品评,这样学生就能够体验到古诗蕴涵的情感美。

例如,《石壕吏》这一首古诗,主要对“有吏夜捉人”这一情景进行了描写,虽然是一首叙事诗,却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情感。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形象描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进行品读,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吏”与“妇”之间的尖锐矛盾。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对诗中的一“呼”、一“啼”、一“怒”、一“苦”这一些具有强烈对比的语言进行品评,学生就在品评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就在品评诗句的过程中,与诗歌文本进行了深入对话,与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行了深入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这一首古诗蕴含的情感美,并深切地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体会到杜诗的“诗史”风格。

古诗欣赏范文2

然而,现实是当今中学生喜欢古诗歌、有阅读和欣赏能力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古诗歌年代久远,对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不了解;二是语法变化大,难以理解词句意思;三是新潮流冲击大,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如迷上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网络文学等等;四是视野开阔,内心排斥传统思想、传统文化。

我国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责任。倘若当代学生不喜欢古诗,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引以为傲、引以为荣的唐诗、宋词、元曲将失去光辉,我们千古吟唱的诗歌也将因国人陌生而慢慢消失。用不了多久,可能又要像现在抢救非物质文化一样来抢救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中学生要热爱古诗歌,要有阅读和欣赏的兴趣,要努力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如何提高古诗歌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掌握古诗歌的基本知识

古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中国古典诗歌以唐代的律诗、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著称,我们最起码要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的基本知识。

二、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诗歌里,或流露着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或飞扬着诗人的凌云壮志,或记载着诗人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或体现着缠绵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收进中学课本的古诗歌,其作者往往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历史课本和其他书籍中了解。转贴于 “诗言志”、“诗缘情”,诗歌的内容跟诗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飘泊流离,目睹战祸,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态度和爱国精神。陆游生于金人入侵时期,有9年的军旅生涯,坚决主张抗战,失去官职,回到家乡,虽然年纪大了,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衰退。他的诗作富有战斗性和洋溢着爱国的激情。李煜是南唐后主,亡国之君。他的词,在亡国之前十分绮丽,亡国后十分哀怨。这些人物的事例告诉我们,了解诗人则大体上把握了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人写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很多,但我们要掌握如下几种。

1.衬托

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我们阅读欣赏诗歌,要懂得反衬和陪衬的手法。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反衬。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我们也常说是乐景写乐情;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我们也常说是乐景来写哀情。无论是陪衬还是反衬,都是我们常讲的抒情要用景物来烘托的手法。

2.用典故

诗人写诗,表情达意,用典故,都含有对国事的、身世的感慨。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都是人们熟悉的有警世之用的。诗人用故事,往往借古喻今,有寄托,这样才有意义。如陆游的《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用典。《出师表》是诸葛亮率诸军北伐,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的表。表中追述自身的经历,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陆游用这个典故,以赞美诸葛亮的壮志和忠贞来感慨当朝无人能誓师北伐的现实,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慷慨而悲壮。

古诗欣赏范文3

关键词:古诗 阅读 欣赏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经验性的名言,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说明多读能帮助读者理解古诗的内容、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表达能力,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底蕴。可是有些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读了”“读的多”,而忽视了对读的质的追求,没有考虑是否通过读疏通了字词的读音,掌握了语言材料的字面意思,理解了字词的内函;是否能在读的练习中运用声音技巧把文章的情感表达出来,是否能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下面就怎样阅读古诗谈自己的几个看法。

一、重在会读

阅读古诗文,重点不在“阅”,而在“读”上面,但就这个“读”来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而是应满怀激情的高声朗读,尽量做到“熟读成诵”。因为古诗通常是运用凝炼、生动形象和富有音韵、节奏感的语言来表现生活情感,所以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合吟咏。如果你反复吟咏,不但能体会到语言的精美,而且能感受诗人的丰富情感。另外,启发学生用自己生活的感受、体验来直接理解、体验古诗,尝试通过朗读思考其中的内函,这往往以教师根据古诗内容和学生经验精心设计的问题开始,沟通生活世界和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再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才能实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二、了解背景、体悟情感

阅读古诗时是应该了解古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往往是通过诗歌来表现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古诗文的内容,格调与作者在他所处的社会时代中的各种境遇有很大的关系,如《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意思是: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不见人踪迹。远景苍苍茫茫,近景寂静冷清。然而,就在这漫天飞雪,人鸟绝迹的茫茫大地上,却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 老渔夫孤独一人在江上垂钓。在这样空旷的背景中主人公老渔翁的孤独形象显得更加突出。诗人用这种意境表达了自己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孤独的情怀。这样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一目了然。一般来说,叙事性强,情节较为完整的作品,需要输入的信息量很少,

反之,叙事性不强情节不够完整或无情节的作品,就必须要搞清楚该审美对象所产生的语言环境,这就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与作品有关的具体事件,作者的经历、思想,它创作该作品时的处境和心境等。如果你对这些方面有一些了解,那么通向美感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的。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一支旅行队伍到陌生的风景区游玩,教师的作用就相当于导游,导游恰到好处的讲解,能诱导游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力,在这个活动中,导游应积极、主动地对此时此地的“景”,此时此地的“情”了然于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贴近生活,感受动态美

如在教学汉代民歌《江南》时,如果一句一句的看古诗,确实滑稽它有点像民间笑话里嗦先生写的那封家书,而有“鱼戏莲叶问”一句就够了,何必再“东”“西”“南”“北”地说下去呢?但是当我们把这首诗经过分析,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时,动态美就跃然纸上。“东”“西”“南”“北”四句,像电影胶片,单看都是静态美,但连接起来放映,就产生了动态美;水是清澈的,显得很浅,但好像不是呆在水里,而是浮在水中,它们像一群孩子一样,老不安生,在“莲之东”停一会儿,又窜到“莲之西”,这些小东西忽游忽行,忽南忽北,真是自由自在,活泼欢快,学生在诵读时用欢快的语气来感受诗句的动态美,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2、古诗的整体原则性

诗人郑板桥面对飘雪随口吟出: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雪花看不见。

当看前三句,似乎是文字游戏,有了第四句,雪从“一片”到“无数片”大雪铺天盖地,整个世界一片白,一切景物仿佛都是冰雕石彻,从意境上来说,雪落在梅花上,不是真的“看不见了”,而是视而不见,天上落下来的好像是梅花,地上开放的好象又是雪花。梅花有了雪的晶莹,雪花有了梅的芳洁,二者混成一体。所以我们在诵读古诗时都一定要牢牢记住古诗的整体性。如果离开了古诗的整体生,孤立的看每一句诗,就会肢解作品,把美转化成非美。

再如“葡萄美酒夜兴杯”(王翰《凉州词》)一句只写了一个酒杯,算是写了一个“点”但作者脑子里的印象绝不会只是停留在这个点上,它要向“面”延伸,就这样斟满美酒的一个杯子,一定不止一个,有酒,也一定有菜,不能没有人,大家一定团团围坐,有说有笑的一个宴饮的场面。可见,是具有联系性和整体性的现实生活,是人们切割不了的。人们依据生活经验,可以对作品中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统一起来了。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细部加工

诗歌是模糊的“灰色系统”,我们读诗和看照片,看电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诗里的形象也没有确定性,它只是一个轮廊,你要感受到逼真一点,就必须以你自己的生活为框架,进行细部加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这句诗里的门朝什么方向开?什么颜色?一扇还是两扇?这些全部都是不确定的,你要是自己的感受变的真切清晰,那就要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作品的空白。

再如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生活中的对话总是有问有答,一句也省不掉,而诗中把三问三答全部省略掉了,如果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补充作品的空白,应还原为:

问:汝师今在否?答:言师采药去。

问:采药在何方?答:只在此山中。

古诗欣赏范文4

一、欣赏古诗的意境美

欣赏古诗,要特别注意欣赏古诗的意境。意境,是诗的核心,是诗人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凝聚和升华后的艺术表现,是诗人通过具体物象描写所传达出来的一种整体的艺术氛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这种统一,即是情与景的融合,又是虚与实的结合。

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使欣赏者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究其原因是景生情、情生景。文学创作的过程不外乎是因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情观景,景中含情,因而景也逼真,情也真挚。这正是“情真方能沁人心脾,景活方能豁人耳目”。如杜甫的《兵车行》,以人哭开始,鬼哭结束,描绘了一幅相送惨状,感情沉痛,字字带血,既使我们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兵役制度的种种弊端,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唐王朝扩边政策的抨击。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不仅有这种可以使人感受的景与情,即“实”,而且有虽未描绘却可令人遐想无穷的景与情,即“虚”。正是这种实与虚的统一,才使作品含义深刻,韵味无穷,给人无限的遐思。“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画面优美,情感和谐,情景交融,其中“晴”一字双关,晴情兼备于景物中。

描写中含有不尽深情和无穷真意,即所谓“象外之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则透过生动感人的形象和真挚的感情给人更多的感触,那就是它已经超过单纯描写男女至死不渝的恋情的范围,而给人一种高尚的精神、一种崇高的境界,即所谓的“言外之意”。因此只有抓住了作品的情与景,并对作品的象外之象、意外之意、韵外之韵进行充分的想象,方能深刻领会作品的内涵,欣赏其意境美。

二、欣赏古诗的意象美

诗歌中有不少句子是描写景物的,这些景物常常作为写实的景象以不经意的客观状态出现于诗歌中,但它们暗中却有着浓郁的情味。诗歌中的意象成为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意象也就不可避免地浸染着诗人浓烈的主观感彩,寄寓着诗人曲折深幽的情趣和意志。因此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寻出其中的隐性意义。如:屈原诗中的芳草美人,象征诗人光辉峻沽的高尚品格;陶渊明诗中的青松、白云、飞鸟、,寄寓着诗人热爱自然的高风逸趣……

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往往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甚至为同一时期、同一作者所袭用,这种借助于现代的意象来表达某种特定情思的艺术手段,赋予诗歌具有象征性特征。如松、兰、梅、竹象征坚贞高洁,鸿雁、芳草象征离情别绪,凭栏登高象征凭吊怀古、思乡怀人,白云象征孤高,明月象征团圆。学生只有懂得这些意象的象征性,才能把握作品内涵,才能体味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心境。

三、欣赏古诗的风格美

风格是作者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在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显示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审美情趣、个性及所处时代的不同及政治经济状况等的不相同,创作也各有特色,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如同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花儿,在古诗花苑里争奇斗艳,竞相开放。若能注意欣赏诗苑里那一个个盛开的奇葩,注意那千姿百态的神韵和那迥然不同的馨香,便能领略到古诗的真谛,得到美的享受。

风格是诸多因素共同造就的。像李白,他生活在盛唐,是唐诗繁荣的高峰时期,既有对前朝文化的继承、发展与推陈出新,又有中外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他生性豪放,蔑视权贵,憎恶贪官,嘲笑腐儒,又热爱人民、热爱自然,有一颗追求自由、追求美的心灵和远大的报负,虽曾因才华横溢被封为“供奉翰林”,壮志未酬又被赐金还乡,却笑傲生活,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和寄托,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希望有朝一日能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他的诗,有对黑暗势力的有力抨击,有对自己怀才不遇苦闷心情的抒发,有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歌颂,以奇妙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强烈的抒情以及对神话、历史故事的巧妙加工,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使读者壮思云飞,逸兴满怀,有冲破一切罗网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了他“清新飘逸”的诗风。欣赏时若能注意这些,则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作品大的内涵和真意。

古诗欣赏范文5

笔者在鼓励学生多读古典诗词的基础上,自己也刻苦自学,吟咏揣摩,涵泳体会,参详名家诗解,明确了做古典诗词欣赏题的程序:已知条件(题干、标题、作者、文本和注释)读诗情感的聚焦点抓关键词复原故事看题做题。在这七个环节中,“情感的聚焦点”“抓关键词”“复原故事”尤为关键,三者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其中“复原故事”最为重要。“复原故事”这个环节牵涉到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与答题和答案息息相关。因为,学生在答思想内容情感之类的赏析题时,往往答案偏颇,漏掉许多关键内容,得分就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阅读了许多高考诗词欣赏真题及其答案,认真欣赏许多古典诗词,就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作为考试材料的诗词曲均为短章,写景抒情也好,托物言志也罢,诗词内容都蕴含着“故事”,或曰“叙事因子”,把情节补充完整,就构成了一个短短的“故事”,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叙述出来,使之“复原”,就做到了诗词内容的完美呈现。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虽然我是独坐在竹林里,可是我可以弹琴,我还可以大声地长啸。我在茂密的丛林之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孤独的,可是没有关系啊,天上的月亮照到我,我有一种跟明月相印证的、空明的、自得的乐趣。

浣溪沙 ・王国维

山寺微茫背夕曛,

鸟飞不到半山昏。

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

偶开天眼觑红尘,

可怜身是眼中人。

山上有一个寺庙,在微茫遥远的地方看不清楚。太阳已经沉下去了,但还有一点光影在那里。这座寺庙不是对着斜晖,而是背对着斜晖。它那么高,那么微茫,看都看不清楚,连鸟都飞不到那里,而且半山的天色已经昏暗了。你虽然看不见,也飞不上去,可是你却能听到在那上边的寺庙里有孤罄的声音传来。孤馨的声音非常美妙,使得天上飘行的云都停在那里不肯离开。上方那个高远的寺庙你看不清楚,也不能到达,可是有一个孤独的击罄声使你动心,吸引着你。所以当你努力想爬到那寺庙所在的高高的山峰上,看一看天上的明月的时候,你偶然睁开了眼睛看见了红尘间的人世;可悲哀的是,你其实就是你所看见的下面蠕蠕蠢蠢的红尘中的人。

上述一诗一词是叶嘉莹先生的解说,其实就是极佳的“复原故事”。再看相关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艺术效果。(4分 )(2007年广东卷)

参考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

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

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

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2007年四川卷)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写鸣蝉、疏桐半黄的叶子感慨时光飞逝,自己却没有把握好时光的惆怅之情,全诗描写出缺月朦胧地高挂在天空上,灯火照亮秋床,做梦时不知道山河的雄壮,坐时感叹时光飞逝,起时看天地变化,鸣叫的蝉扰乱行人的耳朵,表现出了作者想要报国却不得的心情。

我们且不谈学生答案的无序性和无逻辑性,对内容的把握就似是而非。

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复原故事”?关键还在于“抓关键词”,尤其是抓住诗词中的名词,亦即意象,其次抓动词、形容词及虚词,把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连缀起来,把诗词散文化,补足省略掉的枝节部分,那么答这类题目就会得心应手,不会因为答案的不完整而扣分。

古诗欣赏范文6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著名诗作,诗中夸张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诗歌意象,充满魅力的想象力,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绝美的瀑布图。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批文入情,与文中的景物同呼吸,达到心中见景,景中有情的境界,这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所在。

为此我预设了四步走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探究,深入诗歌之中,突破难点,达到情境共融。

一、读诗文,想象瀑布之美

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究其实质,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文本的情境有机勾连,才能够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望庐山瀑布》诗歌中,有对瀑布的细致描摹,有声音也有形状,为了让学生从古诗中体会到瀑布的美,我从想象入手,创设氛围: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这一句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照着香炉峰,香炉峰上金光闪烁,就好像升起了袅袅的紫烟。

生:一道瀑布就挂在香炉峰的峰顶。

生:我看到了阳光下的香炉峰,还有紫色的云烟,还有一道瀑布从峰顶垂下来。

师:那道瀑布从香炉峰顶垂挂下来,那是什么样的?

我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在缥缈的音乐声中,学生静静地读诗文,感受“日照香炉”那升腾的紫色云烟,感受那一道“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想象那将是一道非常明亮的白链子,垂挂下来,气势磅礴。也有学生想象那将是飞泻而下的白练,溅起无数水花,腾起很高的浪花。那种景色无比壮观美丽。

学生通过想象,抓住了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日照”“紫烟”“挂前川”的特点,感受到了瀑布动态的美丽,仿佛能够看到李白就站在瀑布那里,静静地感受那瀑布带给自己的内心冲击。在想象中,学生距离古诗越来越近,领悟古诗的意境也会逐渐迫近,此刻,学生只有一个词语来概括:人间仙境。

二、听声响,感受瀑布之韵

在《望庐山瀑布》的课文插图中,李白静静地伫立在庐山脚下,凝视着面前那一道飞流而下的瀑布。我让学生根据插图,再来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那一道飞流的声响。

师:(播放瀑布的音频课件)仔细听,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生:像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

生:声音震耳欲聋。

生:到处都是轰隆的声音,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轰隆的瀑布声。

学生静听我播放的瀑布的声音,再结合课文插图,根据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脑海中会有瀑布的雄壮的形状――“飞流”,仿佛是从天而降,飞泻而下,说明气势非常之大。三千尺呢?是真的有三千尺吗?并非如此,在古诗里这只是一个虚指,代表瀑布的落差之大,由此可知声响将会有多大。如果说在第一个环节里学生想象感受到了瀑布仙境一般的美,那么在第二个环节里,学生则听到了瀑布天籁一般的声响,感受到了瀑布飞流而下的声韵。那种磅礴的气势不但美,而且有声,透过古诗的文字,学生充分领会到了瀑布的美与韵。

三、嚼文字,触摸瀑布之形

李白的诗作夸张浪漫,融情与景,写作手法诗意盎然。如何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我并没有刻意引导,而是抓住诗作中李白对瀑布特征的描述,来进行感受:

师:李白就站在这庐山脚下,感受这一道瀑布,我们静静地读读古诗,看看瀑布有什么特点?

生:我感觉到瀑布很急。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飞流直下,这个飞流,还有直下,都说明山势很陡峭,瀑布流下来的速度很快。

学生抓住飞流、直下两个字眼,感受瀑布的流量之大,流水之急,山势陡峭,仿佛在三千尺的高空落下了银河。那么在李白的眼中,到底是否真的有三千尺?答案是否定的。古诗写作往往会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来渲染和表现飞流的迅速和急迫,表现那种雄壮的气势和巨大的声响。在李白看来,那种气势就好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学生透过诗文的关键字眼,感受到瀑布的形,由此有了对瀑布可感的直观印象。我再次让学生通过朗诵,读出瀑布的气势来,效果就很快出来了。

四、赏画作,品鉴瀑布之神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画作的角度,来品鉴瀑布的神韵。根据课文的插图以及学生收集的庐山的瀑布的画作,进行品鉴。

师:你看哪一幅画作最符合你心目中的瀑布?请抒发你的感叹。

生:这瀑布真的仿佛是天上的仙境,我真想进入仙境,看看那天堂一般的美景。

生:这瀑布多么雄壮美丽!我多么渴望看到它啊!

师:既然大家如此欣赏这瀑布的美景,那么就放声来借用李白的诗句来朗诵它的美吧!

生:用充满憧憬和赞美的感情朗诵《望庐山瀑布》。

上一篇国泰基金

下一篇学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