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的价值范例6篇

家校沟通的价值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

学校精神;整合;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2-0138-05

学校精神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在共同的情感、认知和意志中体现出来的共同氛围、行为以及价值观,是学校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1]这一界定主要包括这样几点:其一,这里的学校群体是指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其二,学校精神指向群体的情感、群体的价值观;其三,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体现;其四,学校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而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提炼、聚合与引领。为此,需要对学校精神进行整合。

整合是指整理、组合。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活动的意识与目的,每个人的活动都受到自身活动意识与目的的推动。不同的个体及群体形成的精神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学校精神的初始状态是自发而模糊的,不加概括和引导是不会自觉形成为精神的。当学校精神走出无意识的黑箱状态之后,它就上升到人们的意识域中。由无意到有意,从模糊到明确,由自发到自觉,走向可意识可设计状态,同样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只有对这种差异的、多样的精神加以整合,才能使它们从多样走向统一,从差异走向集中,从分化走向融合。可见,学校精神的整合是指将多样的、分散的、分化的精神整合成统一的、共同的、整体的精神。

一、学校精神的统领整合

学校精神的统领整合,就是将学校人不同的价值观都整合到学校精神的“旗帜”下,按照学校精神的要求来规范和约束学校人的心理与行为。

学校价值观与学校教育教学行动的统一是学校精神的内在需要。“学校价值观是有关学校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一整套看法或观念,学校价值观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关重要组成部分。”[2]可见,学校价值观就是学校人对学校应有什么样的认识,它告诉学校人什么是学校最重要的、值得去做的,它一旦被人接受,就会强烈地影响人的行为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精神的整合,就是塑造学校共享的价值观,促使学校人严格按照价值观标准行动。学校价值观受到来自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多元冲突的现象,这是由于价值主体的不同,学校价值观存在的多样性造成的。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学校人广泛参与的活动,学校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实践需要协力,协力需要齐心。而要做到齐心,就必须用正确的价值观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凝聚人心。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与行动的统一”。[3]学校精神作为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观与共同信念,当然会得到学校群体成员的认同与支持,当然会对生活在其中的学校全体成员产生有效的影响,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无形的约束作用。因此,学校价值观与学校教育教学行动的统一整合,归根结底是学校精神的内在需要。在江苏省常青藤实验中学,除了每周常规的升旗仪式、每年的运动会颁奖授牌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外,还有年度十大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颁奖仪式、学生校长助理就任宣誓仪式等。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仪式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并表征了某一时代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等等。“十大校园感动人物评选颁奖仪式”是常青藤实验中学年末的一件盛事,从师生提名到事迹宣传再到全体师生投票,一直到最后与新春文娱汇演相结合的颁奖仪式,富有教育意义,是全校师生的一次接受“永远向上、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学校精神的洗礼。

实现学校价值观与学校教育教学行动的统一必须加强学校精神的统领整合。“学校精神不是学校文化客观样式的表达,而应当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因此学校精神的构建过程是一个教育价值观构建的过程。”[4]在这样的过程中,实质上是用学校精神对学校人的价值观进行由上而下的调节与整合,使学校精神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推动力量的过程。统一学校人的价值观与行动,就是要统一到学校精神与目的上来,为此要创设学校的共同愿景(sharedvision)。学校的共同愿景是指被学校人接受和认同的愿景,是学校人共同勾画出的学校未来发展的远大理想和蓝图,是学校中个人愿景的交集部分,是建立在学校及其成员价值观和使命一致基础上的共同愿望或理想。概而言之,学校的共同愿景,一是学校人愿意看到的(期望的);二是学校人愿意为之努力的(主动的);三是学校人通过努力可以一步一步接近的(可接近的)。一个好的共同愿景能够唤起希望,激励士气,鼓舞人心。学校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它是从共同愿景中提炼出来的,学校共同愿景的提炼过程也就是学校价值观的提炼过程,因此,只有加强学校价值观的整合,才能形成学校人的思想共识与学校精神,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江苏省常青藤实验中学勾勒出的学校共同的愿景就是:在其学校精神统领下的教师和学子,“他们永远乐观向上,永远不会屈服、放弃。他们懂得遵守规则,他们勇于承担责任;他们尊重自己,不苟且,有品位;他们也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有道德;他们还懂得尊重自然,不掠夺,而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5]

实现学校价值观与学校教育教学行动的统一要将学校精神落到实处。只有具备了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才会有科学正确的行为方式,才能将学校精神落到实处。在这样的过程中,其特点是一部分先进分子已接受学校精神。为此要以这部分人为榜样,对大多数人的心理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在这种示范的作用下,大多数学校成员就会对这种榜样的行为进行不自觉的仿效,使自己的行为方式达到与效仿者相同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在这种特定文化氛围中,通过个体模仿和潜移默化在观念形态中保留下来,形成个体无意识;再从无数个体无意识积聚而成集体无意识,两者的交互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来完成。为此,要使学校大多数人对学校精神做到“依从”,并从依从走向认同,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就要强调榜样的力量。无疑,领导群体的价值观念形态对学校精神的生长培育来说具有把关定向的作用。以身作则是最重要最有效果的领导方式和作风,它直接决定着校风、班风与教风的形态和性质。领导群体的作风与方式具有范例意义,为全校成员提供了一个参考系,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教职员工以暗示和导向。如果学校领导者其身不正,学校成员就会纷纷撤回模仿与追随,丧失了他们的支持,学校精神便走向毁灭。此外,将学校精神落到实处,还要辅之以一定的行政管理手段。学校的价值观是一种道德上的行为体现与约束,与学校管理制度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通常,学校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规定的“自觉”,有赖于学校制度的保障;同样,学校制度建设要以价值观为基础,如果学校制度与学校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冲突,那么,学校的制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学校的管理也就难以保证成功。所以,要以民主化为原则建立一套适当的行为规范,以竞争性原则为指导制订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以能力和贡献为基准建立升迁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精神既有全体成员共享的生命空间,又有个人进步的动力之源。学校精神对学校全体成员的监督与制约作用,既有有形的、直接的一面,又有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一面,这种制度的强制性与价值观的非强制性力量的结合,就使得学校精神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二、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

学校精神的统领整合,是通过学校的价值观来整合学校精神,并实现学校价值观与学校教育教学行动的统一,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精神统领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但是个体精神尚未融合成群体精神,群体精神也尚未融合为学校精神,这就需要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换句话讲,群体精神需要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而发展整合是由学校精神不同的发展层次决定的。

学校精神具有不同的发展层次,学校精神的层次性是指“同一水平上的多样性”。[6]学校是由领导、教师、学生、职工等不同群体组合而成的,每个个体的角色和职能不同,校风的要求在他们身上的体现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内涵相同而表现形式多样的领导作风、教风、班风和学风,但它们都是在学校精神的观照下相互作用、不断强化的。领导作风、教风作用于学风与班风,而学风与班风又反作用于领导作风与教风,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连续的系统,这一系统所发挥的整体效应就是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是将个人发展的精神整合为共同发展的精神。“社会实践的成效如何,与每个社会实践的个体主体的活力与成效有直接关系;每个个体主体实践的活力与成效如何,又与每个人的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和目的愿望有关,即与个人的精神动力有关。”[7]学校发展的状况如何,与学校每个个体的活力与成效以及其价值取向与目的愿望有直接的关系。这样,学校不同的人就会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目的与愿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对学校个体的精神进行整合。这种整合不是要否定个人的目的与愿望,而是要在肯定其积极方面的基础上,将不同个体中目的、愿望中合理的、相同的东西概括出来,形成由每个个体目的、愿望整合而形成的一定的群体目的与愿望。这样,群体的目的与愿望就是群体社会实践中共同的、内在的、自觉的精神。但这种精神对于群体内部成员来说,具有共同性;而对于群体外部的成员来说,往往具有不一致性、不相协调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强对群体目的与愿望的整合,把各群体发展的目的与愿望加以概括、提炼,整合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就是将个人发展的精神整合为群体发展的精神,将群体发展的精神整合为学校发展的精神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精神的普遍性与共同性不断增强。

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实质上是个人、群体与学校价值取向的高度整合。由于学校个体、群体与学校具有不同的需要与利益,因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满足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实现的是个人的利益;群体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满足群体的共同体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实现的是群体的利益;而学校的价值取向是满足学校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实现的是学校的利益。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就是要在实现学校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与群体的价值,因此要将个人、群体与学校的价值结合起来,推动学校价值、群体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是让学校中的每个人以及群体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而不是让每个人以及群体都获得一样的发展。因为每个人以及群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要把他们之间的差异看成是学校精神的发展的资源,并充分地利用这一资源,使他们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实现学校发展的增值。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要求学校承认学校中的每个人以及群体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共同的发展层面上,学校与学校中的每个人以及群体是统一的。学校中的每个人以及群体倾心于学校的发展,必然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同时,学校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学校中的每个人以及群体的发展,这正是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整合个人、群体与学校价值取向时,特别要注意学校精神要符合一定主体的内在需要。学校精神的整合同人的需要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具有维持自身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就会产生满足自身需要的目的性意识。人的需要意识,作为一种目的性意识,既是人的需要的反映,又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的动力。如果学校精神不能契合一定主体的需要,学校精神就难以整合。学校精神的发展整合,必须契合主体的需要,这样才能形成主体的目的性意识,从而达成学校精神的整合。在学校管理过程当中,我们往往强调“教师就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所努力提倡的,但这对于教师来说又是缺乏人文关怀的。教师学生需要同步成长,学校应成为教师展现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精神家园。没有人文关怀,学校管理的合理性就会受到极大挑战。

三、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

尽管学校大多数成员在学校精神的统领整合与发展整合下接受了学校精神的某种要求,但并非完全自由自觉,有时他们的心中还存在着矛盾、冲突。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学校管理者以及一部分接受学校精神的骨干分子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把不同的思想、意识、愿望和目的进行沟通整合,才能形成基于学校文化最本质、最核心体现的思想、意识、愿望与目的,这就是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

沟通复杂多变,微妙细致,无所不在,不可或缺,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或贯穿着学校的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过程与结构。沟通是与学校的决策、激励和领导等其它管理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它唤起学校行动的过程,如果沟通不畅,则说明学校生活的某个组成部分出现了问题。“在我们看来,‘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往中才能实现。”[8]这说明沟通在人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是一种单向沟通的过程。单向沟通始于发言者、终于听者。在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中,其优势在于:一是学校管理者或一部分已为学校精神所同化的学校成员要对学校精神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正确地将其表达出来,而且要通过他们在管理、教学、教研等方面的解释和描述,使其具体化。二是这种沟通意味着沟通行为与实际行动之间的紧密联系,表明了对学校精神建设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过程中,就是要对多种多样具有差异性的思想进行沟通整合,才能形成对学校精神的共同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让学校人的认识与行动能够反映学校精神的要求,以此推动学校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就是把思想意识中落后的、糟粕的文化化成学校文化中的核心文化与先进文化,并通过对学校人的熏陶来推动学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还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尽管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是一种单向沟通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种时时都有效的沟通,因为即使是学校管理者或一部分已为学校精神所同化的学校成员清晰地表述了学校精神的观点,但不能保证这一观点能被学校其它成员所理解。人并非被动接受信息的机器,人是能够主动地建构信息,并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意义的,这种意义取决于词语的使用方式、说话的情境以及参与者的情况。因此在学校接受沟通整合的过程中,为了使学校大多数成员认同学校精神,还需要其它的沟通形式,这就是双向沟通。双向沟通是一种互惠、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发出信息并接受信息。这意味着每个参与者都发出信息,并且每一个信息都会影响到下一个信息的产生。学校精神的双向沟通整合是指沟通的双方主动参与、双向交流,互为双向信息的传递者与接受者,在这样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缩小差距,寻求一致,逐步将思想统一到学校精神上来。双向沟通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交谈、探究与辩论等。交谈一是体现合作宽容的精神,二是指向相互理解;探究是指学校人共同合作,去解决一个问题、化解一个争端,形成一个令各方都愉快的策略;辩论就是让参与者看到他们所选择的观点与立场受到的最为强烈的挑战,其目的在于澄清与强化所选择的观点。通过双向沟通,学校人在学校精神的整合上可能达到的成效是:第一,形成共同的、正确的有关学校精神的思想意识;第二,形成共同点,异中求同,达成对学校精神的某些思想共识;第三,克服某些有关学校精神的错误观点,去伪求真,使有关学校精神的正确思想为沟通整合后的指导思想。

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的渠道主要通过符号交换的方式进行。在沟通中,人们常常使用两种主要的符号系统,即言语系统与非言语系统。言语系统包括直接的面对面的会话,也包括通过电话、广播、电视、网络会议以及书面媒介(如公告栏、报纸等)间接交流。非言语系统包括具有象征性价值的物品或工艺品,体态语言或手势等。为了促进有效的理解,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必须一致。为此,可以利用学校的舆论工具,如广播、墙报、黑板报、报纸刊物等,对一些特殊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学校精神进行宣传,以此激发师生的情感趋向。同时,可以利用一些象征性价值的物品或工艺品来诠释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的本质是充分的精神交流。没有充分的精神沟通,就没有真正的精神整合。这种精神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两者之间的狭隘的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因此,这种沟通是指相互接纳与共同分享,是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在这样的过程中,敞开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着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获得理解和沟通。这样的沟通就使得学校精神通过提问与回答显现出来,通过讨论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沟通的过程就是思想、情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使一个人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显示了学校精神追求的可能性,学校精神也就在追求真理的沟通中成为现实的东西。在沟通中互相“敞开”的无限制的探索中,在平等中,沟通双方的精神都得到了洗礼与启示,同时带动着双方精神的发展。学校精神的沟通整合就是精神的充分沟通,是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学校的历史经验与学校人的沟通。在学校精神的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校成员端正文化心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以便形成组织的向心力和内聚力;要以人为本,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彰显人的尊严和价值,必须为师生才华的蕴积、显现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人情味的氛围,营造一个相互提携、相互支持、相互宽容、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唯其如此,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面对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形成柔性、合作、共享和宽容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发展。

总之,在学校精神的整合过程中,学校所有成员都以学校精神来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将个体精神发展、融合成群体精神,把群体精神发展、融合为学校精神,更重要的是在贯穿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沟通中,学校所有成员逐步与学校精神的要求保持一致,最终形成了自觉自愿的心理与行为,并把自己融入到群体的目标、要求与准则之中。

参考文献:

[1]陈瑞生,陈玉琨,论学校精神的凝炼——兼对部分学校个案的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2010。(12):61

[2]吴中平,徐建华,徐跃飞,冲突与融合——学校文化建设新视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6-10-31(5)

[5]秦力,一所学校对文化建设的悟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8,(2):26

[6]林崇德,俞国良,论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5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2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价值观 现状 对策

一、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1.调查问卷分析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第一,注重经济报酬,职业价值作为个体对职业的认识与判断,是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反应,目前中职生职业价值总体趋向于注重功利价值,简言之就是注重经济报酬。第二,追求稳定工作,中职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工作单位的性质。第三,创业意识淡薄,毕业后往往选择就业而非创业,这其中有很多原因的影响。

2.中职生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不同

中职生与大学生相比,在知识储备、社会经历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职业价值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第一是职业价值取向不同。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趋向比较单一,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趋向则更加多元化。第二,职业价值观念更加自主化。与中职生不同,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呈都更为成熟,自我意识也更加强烈。第三,职业评价的标准更加务实。职业评价的标准会直接影响到职业选择以及择业意向。

二、中职生职业价值观问题

1.职业期望值过高,无准确的职业定位

中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所需求的人才,同时要具备全面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能够直接在生产、技术以及服务等第一线进行工作的技术型人才。

2.对社会价值重视不够,服务意识薄弱

中职生职业价值观中普遍存在着忽视社会价值以及服务意识的特点,而更强调个体价值的满足。不同个体以及不同社会对价值的衡量标准有着显著的差异的,无论是哪种价值观,其本质都是人们对于某种利益的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

3.看重眼前利益,缺少长远规划

新世纪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科技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调整

4.抗压能力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还存在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缺乏职业理想与奋斗目标,那就是抗压能力差,并且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策

1.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1.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职生作为受教育者,他们对价值观念的选择判断以及认同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中职生在职业价值观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是根本性的,这就要求将学生是看做受教育的主体,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1.2培养学生的择业观念,中职学校应当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从而为以后的正式择业做好准备。择业观念的培养应当从进入中职学校就开始,具体内容包括择业技能、择业心理以及择业心理等等。首先,择业技能可以说是中职生择业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其次,择业信息可以说是中职生提高就业效率的有效途径。再次,择业的心理准备也是择业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树立学生创业精神,中职学校应当培养中职生的创业意识,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创业意识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1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然比较狭隘,这也影响了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首先要明确中职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其次,要给中职生传递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最后,家庭要意识到中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2.2发挥家庭的育人作用,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人生教育的开始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一同勾画了中职生人生教育的整体。家庭氛围以及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示范作用等,都会对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当中,不能仅仅依赖学校与社会,其中家庭的育人作用也是难以忽视的关键环节。

2.3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工作,在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方面,中职生家长要加强与中职学校之间的沟通。家长要发挥在中职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机制,并使其规范化,进而构建起长期的与家长沟通平台,来进行深刻广泛的交流,从侧面推动影响中职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

3.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3.1强化德育工作,改革教学内容,中职学校要想做好职业价值观的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强化德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德育工作被中职生接受,重塑中职生的信心,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因此中职学校应当主动改革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满足中职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首先要改革专业课程的设置

3.2重视实践教育,改善校园文化,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为指导实践,实践则能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论。可以开设一些公益劳动课程,这能够帮助中职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可以针对性地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有目标有计划地对他们职业价值观进行引导。

4.发挥企业的互动作用

4.1加强企业与中职学校沟通,中职学校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从而锻炼中职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这也有助于他们职业价值观的塑造。学校与社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所,虽然中职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已经参与到了社会生活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仍然以学校为主,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3

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最大区别是收入的不稳定性,工作生活条件的佣工性和病有无所医、老有无所养的不确定性。尽管在法律上赋予二者同等的地位,但客观现实上在一段时间内是难以平等的。民办学校要发展,先要稳定师资,发展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满足教师的保健需要,而且要强化这种需要。目前一些民办学校给教师以高工资,但劳动量很大,有的教师一周要上30多节课,其生活工作条件也艰苦,更多的情况是生老病死等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因此要让教师动心先要让教师安心。“安心工程”主要是指稳定教师的三个物质条件即提薪、安居、养老。民办学校要让教师获得的保健需要比公办学校教师获得的保健需要更丰富、更满足,一句话就是要让民办学校教师在待遇上真正优越于公办学校教师。

2、期望因素的设置

公办学校教师在“大锅饭”体制下,完成了本职工作,拿到当月的财政工资已经高兴了,没有更多的人去理会他的效价和期望值,更没有多少管理者去经营激励机制。民办学校则不同,他是有企业管理性质的,应采用期望理论去激励教师,使教师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都必须得到最大的满足。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效价是指个人对他所要达到目标的估价,有正值、零值、负值之分,但其含意仅指大小、高低的不同。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的估价,期望值在0(最小)—1(最大)之间。

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便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其情况大致如下:

M高=V高×E高

M中=V中×E中

M低=V低×E低

M低=V低×E高

M低=V高×E低

从上可见,只有当效价和期望值均高时,产生的激励力量会最大。给民办学校管理者的启示是:第一、制定适当的目标。适当的目标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如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率、升学率、就业率、招生数量等目标的确定与奖励挂钩,这样给人以成就期望和物质的期望;第二、提高目的的效价,如对教师进行能岗合理匹对,不让效价错位,对教师进行资源分享,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第三、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增强教师信心、提高期望值。

3、不可忽视的公平公正因素

美国的亚当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公平理论”,它主要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积极性影响。公平理论认为职工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绝对工资报酬影响,而且也受相对工资报酬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而且关心自己收入的期望值。每个人会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把自己现在所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比较,认为人们需要保持一种分配上的公正感。

公平理论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Op/Ip=Oo/Io

Op代表一个人对所得报酬的感觉

Ip代表一个人所付出劳动的感觉

O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得报酬的感觉

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付出劳动的感觉

这个等式表明:当感到比值相等时,就有了公平公正感,产生激励作用,如果二者比值不等时,就会产生不对称的感觉,失去公平感,降低积极性。

公平理论对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在公办学校里往往忽视了公平公正的分配理念,如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中级教师的教学效果比一个高级教师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结果这个中级教师的工资待遇却比这个高级教师要低得多,这就是不公平。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为公平理论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因此民办学校管理者在经营激励艺术时一定做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4、科学的评价体系

激励机制的长效性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予以保证。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在心理倾向上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争取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人格与自尊的最优化。但由于民办学校与教师存在“雇佣性”、生源不足与质量差的劣根性、教师教学的成功感的弱化性以及人事关系的松散性等因素制约了激励作用的长效发挥。因此建立一套适合民办学校办学特点的评价体系既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特征也是民办学校求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

建立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中的评价体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内容上要讲究全面性。通过对教师的全面评价来体现学校工作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使教师们感受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性。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追求、教学能力、德育方法、科研水平、协作精神、工作成效等方面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权重。

(2)、评价方法上要讲究艺术性。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个性与共性和教师职业的特点,要体现人本性、民主性、客观性和公开性。将“必行性”评价和“可行性”评价结合起来,将“硬性”评价和“软性”评价结合起来,比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不但要看教师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等显性指标,也要通过每堂课学生对该教师的认可程度和考察该教师平时精神投入的多少等隐性指标。

(3)、评价结果上要有发展性。民办学校评价结果往往注重与教师的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利益挂钩,这本无可非议,但这远远不够,评价的结果还要体现对教师的再激励作用以及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规范性,特别是评价结果是否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比如有的民办学校将优秀教师送到名牌大学学习、培训,实行学校资源分享制,为优秀教师构建自我实现的平台,这些做法都不失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好方法。

(4)、考核指标要做到精确性。任何评价都必须以准确的考核为前提。因此,考核要准要细。考核不准不细,奖惩就难以公平,管理者就难下决心。若主观臆断进行奖惩,必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因此要让每个教师明确考核标准,职能部门做好日常原始记录、计量和档案管理,同时应将评价结果根据需要通知本人或公诸于众。

5、情感激励是激励艺术的最高境界

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教师更需要情感激励。第一,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中的等级壁垒与举办者主观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是打破壁垒,实现与教师的情感沟通;第二,民办学校要增强竞争力的愿望与竞争力的主体—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管理要加大对教师的情感投入;第三,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构成的成份特殊,他们既自卑又自矜,他们内心深处有这样或那样的“伤口”,他们更需要情感关怀,更需要尊重和信任。情感激励的主要途径是沟通。一般来说,公办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经济地位平等,学校体制决定着他们之间的人格也趋向平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就较为容易。民办学校则不同,从事的事业是公益的,经济基础是“民”有的,民办学校教师的生活依靠不再是人民政府,他们与董事长、校长签协约,然后就凭一纸协约与“民”有者建立了“雇佣关系”,且不说经济地位不可能平等,就人格来说就造成客观上的很多不平等。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外,最重要的就是赢得自尊和人格的平等了。因此,情感的沟通也就非常必要了。

正因为这样,民办学校管理者在运用情感激励时要把握下面几种艺术方式:

(1)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沟通。尊重人格是民办学校现代管理中极为宝贵、极为丰富、急需高度重视、亟待强化开发的情感“资源”,国务委员吴仪说:“协调、融合的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真是一语中的。就民办学校而言,管理者与教师如果情感融合,则可以提升学校发展力。民办学校尊重教师的人格具体表现在领导者始终尊重、信任、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达到“相识满天下,到处是知已”的境界,这也是激励艺术的最高境界。

(2)沟通方式的垂直性。一些民办学校实行企业化管理,在沟通上最常见的是书面报告及口头传达,但前者最容易掉进层层报表、文山文海,层级壁垒里而失去沟通的时效性;后者则易为个人主观意识所左右或是信息失真,无法客观地传达沟通内容。这样很难将领导者的决策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沟通方式应是垂直的,领导者尽可能直接与教师沟通,比如茶余饭后、家庭探访、同室办公、共同教研、假日郊游、个别交流、圆桌座谈会等等都是垂直沟通的方式。

(3)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学校与教师的诸方面存在认同感的差异,只有善于运用沟通的力量,及时调整双方利益,才能够使双方更好地发展,互为推动。如果沟通只是单向的,即只是领导者向教师传达要求和指令,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反馈意见,或领导者只是垂直询问,教师只是一问一答,这样的沟通不仅无助于决策层的监督与管理,也无助于领导者与教师们的情感融合,时间长了,必然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及归属感。所以单向的沟通必须变为双向沟通。双向沟通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关键的是领导者要尊重教师的意见表达,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切忌公开批评,即使不能采纳甚至要纠正错误,也要肯定其主动性,如果建议是正确的,可行的,则要公开表扬、奖励以示鼓劲。

6、反激励艺术的探究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全球化 外语类大学生 行为规范性

一、引言

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大学生受外来影响越来越多,尤其是外语类大学生,他们的人生信仰、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趋向于个性化、功利化,直接外化为不规范的日常行为。我们主要实地了解外语类大学生规范状况,分析致使行为不规范的内外因素,提出规范其行为的具体可行的措施,以求促进外语类大学生乃至其他专业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外语类大学生行为不规范原因探究

(一)普遍性原因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心理状况和人生追求发生变化

现如今,90后正逐渐成为高校校园的“主旋律”,而90 后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清新健康的一代,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一代,是衣食无忧、坐享成果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具有睿智而轻狂,成熟而盲目,理性而躁动的显著特征。

2、家校沟通不足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学习能力较差,独立处理同学、师生关系能力不足,面对就业和升学的压力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都难以独立应付,经常求助于家长。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同程度上偏重子女的生活、学习、身体健康等,往往忽视对子女道德品质、法制观念、科学作风,以及责任感、创造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这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外语专业学科特点所致

外语专业大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教和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日常生活、学习中广泛了解西方西方影视、文学、传媒节目等,他们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法治精神、爱的精神和部分基督教义等先进文化精神。

三、引导外语类大学生规范其行为

(一)加强人格培育,提高德育水平,形成价值共识

1、加强人格培育课程体系建设,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

人格培育课程建设,要从人格培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师资配备等各个方面加以完善,使之成为高校课程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内容上看,人格培育课程体系不仅要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而且也要涵盖大学生学习规划、心理健康、职业发展、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人生理想等涉及人格内涵的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树立远大志向,推动全面健康发展,并使之为之不懈奋斗。

2、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营造文明育人环境

显而易见,活泼、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人格全面发展的外部要素之一,校园文化建设应始终围绕有利于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来展开。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主要载体,由于学生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能加强不同专业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协调人际关系,强化合作意识,从而实现人格于自然状态下不断完善。

(二)构建长期有效、方便快捷的家校沟通

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建立网上联系方式,学校可以利用校报等新闻工具让家长定期了解到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在每学期期末向家长发送成绩单等信函,学校还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学生的机会,建立家长接待日或接待周等等,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让家长主动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来,参与到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完善评价奖惩机制,健全高校德育体系

1、规章制度方面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健全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评价奖惩机制。可试行为每位大学生建立行为规范档案,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定和监督。把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表现情况作为其评先、评优、入党、奖学金评定的重要条件,形成制度化管理的长效教育机制。

2、德育教学方面

高校要继续加大德育教学改革力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实践教学,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育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扭转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倾向,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矫正大学生价值观的个体化偏移。

(四)完善学生管理体系,开展行为规范教育

1、班级管理科学化

外语学院班级管理要特别注意坚持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时时处处体现民主、公平;班级事务人人参与,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奖助学金等事项广泛讨论,公平竞争,结果公开公示;注意营造温馨如家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班级凝聚力。

2、辅导员工作制度化

辅导员工作要制度化、程序化,坚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行为,树立威信和榜样;评优、奖助学金、党团工作务必公平、公正、公开、民主集中,营造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人人平等的氛围;制定符合外语学院特点,切实可行的规范奖惩制度,师生共同参与实施;开展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班会,加强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针对外语学院女生较多的情况,开展工作要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注意区别对待,因势利导。

3、传统价值观念教育长期化

外语学院学生组织和班级组织开展集体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时事政治教育,加深了解中国特色和国情,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毒害;组织收看弘扬传统文化影视作品,组织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和辩论赛。

四、结语

外语类大学生行为规范不仅关系到个人人格发展、全面进步,还影响到整体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国家的前途。通过人格教育,完善奖惩评价制度,加强家校沟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其日常行为,最终推动外语类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怀揣个人梦和中国梦,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宁欣,吴济龙,才宝.“90”后大学生价值观成因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3,(01):59-60

【2】.李楠明,白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4):144-147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5

郑大清的成功之道,蕴含了其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和文化。因此,借鉴企业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和大力完善学校管理文化,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拟以激励理论为切入点,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文化,以期为教育领域高水平地建设校园文化提供参考。

一、激励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他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而人的需要和目标又是多方面的,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全部需要中的优势需要引发的,并朝着这种优势需要的目标努力的。这种努力的结果,又作为新的刺激反馈回来,调整人的需要结构,指导人的下一个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激励过程。

在深入研究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研究发现:在按时计酬制下,人要是得不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与潜能的20%-30%。由此,他推出一条管理法则:绩效=能力+激励。所以,建立学校的管理文化,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激发与释放学校中每一个人的潜能。

二、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创新中的实践探索

管理学认为,积极的沟通对所有员工来说都是一种激励。沟通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更是一种充满享受的激励。在读书与笔谈中达成良好的沟通,能够破解严谨僵化的逐级汇报和下达制度,生成“无边界沟通”模式。学校团队的沟通如果没有障碍,那么被激励的成员创意就没有边界,成员的执行力也就不打折。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在读书与写作中努力与成员达成“无边界沟通”,并积极成为校园文化的引领者,无疑对校园文化的构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读书——沟通,激励的生成基础

我一直都主张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去炫耀,其本质是一种沟通,多读书就能更好地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阅无数人是一样的,它都能让人视野开阔,增长见识,弥补人生经历之缺憾,感悟为人做事之殊为不易。如果没有阅读,长谈无法促膝,心灵没有激荡,沟通就无法进行。

读了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我真情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博大与精深,教育的价值与理想,教育的平凡与伟大;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更使我感悟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真谛;读了一期期的《师道》和《基础教育》,使我在自觉修养为师之道的实践中坚定地一步步走下去;读了《日瓦戈医生》,被那永恒的良知所启迪,尽管夜是黑的,可是在我眼里,良知这一光明之源永远照耀着大地;读了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仿佛让我觉得这诗意般的人生就是我的体现——诗意地活着,这也是人生的一大追求与享受;读了《论语》,心也随书一起跌宕起伏。书中的文字似一股涓涓细流,任我驰骋奔放,无限遐想,带着感觉天马行空,游离于若即若离之中;读了《47楼207》,那自己过去的一幕幕仿佛也随书而现;读了《鲁迅的最后十年》,我又有了新的感悟……

2004年9月新学年开学教师大会,也是我作为三中校长上任后的第一次教师大会,记得在当时的发言中,向老师们推荐了两本书《谁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孔庆东的《47楼207》,其主要目的之一为提倡读书,之二为强调工作的责任和反思。2005年新春开学又更完整地用读书的形式,阐述了新时期教育的理念、思想和特点,那就是“良知、诗性、实录、独立、幸福”。推荐读五本书,一为《日瓦戈医生》,永远保持教育工作者的全部美德源泉——良知;二为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培育和锻就教师不败的精神——诗性;三为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扎实耕耘,留下我们辛勤的轨迹——实录;四为林贤治的《鲁迅的最后七年》,构建我们鲜明的教育个性——独立;五为卢梭的《爱弥儿》,认真研读并体验教育人生的归宿——幸福。

在我的激励下,从那时那刻起,老师们就认准了要幸福地读书了,教职工们发生了从不读到“悦”读、从少读到多读、从多读到精读的可喜变化。通过阅读,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提升了为师修养,净化了育人心灵,和教育主旋律产生了和谐共鸣。通过阅读学习的引领和激励,学校与教职工之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完美沟通。喜欢阅读学习的老师越来越多,教职工阅读气氛日浓,校园读书节、征文赛、座谈会、好书推荐、教师讲坛等阅读学习活动层出不穷,学习型书香校园的创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校为老师出版读书心得专集,评选阅读之星等,更是极大地促进了老师们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2.笔谈——沟通,激励的有效方法

积极寻求个人教育价值观与学校组织的融合,与学校其他领导、中层干部和教职工在沟通基础上达成教育价值认同,形成紧密型的联系和合作,是我的最基本的工作策略。

而笔谈正是我达成这种沟通激励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我写读书笔记,写听课心得,写理念解析,通过大会宣讲或印发文本,把文章拿来和教职工们分享。这几年,在不断的笔谈沟通中,业已汇成了读书笔记《有所感悟》两册,计32万字。

3.评价——沟通,激励的特殊途径

我通过写点评给教职工,通过真诚的赞美,激励三中人的向心力和自豪感。

如在“为在漳州三中工作30周年老教师”举行的庆贺会上,我为老师们题词,如题校副书记赵老师:“或许三月八日出生的女同胞,注定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非凡气度与不俗的业绩。永远不变的是那对事业、爱情与家庭的理想追求,和做人做事的完美展现”;题本校双职工徐老师:“三十年了,骄傲的是事业的有成和业绩的优异;快乐的是爱情和家庭的甜蜜与幸福;‘烦恼’的是那三十年日日夜夜坚强有力的监督”;题多为男教师组成的体育组长陈老师:“头顶三千学子健康教育的重任,领着十几条强壮的汉子,康健地走过来了……特色体育学校的字骨里有你一分坚实的苦辛”;题很擅长做菜的年段长仇老师:“治年段如烹小鲜”;题原学校食堂师傅现自行车管理员谢老师:“多年以后,学生们总还会回忆起那缕袅袅而起的炊烟,和那个忙碌穿梭的背影”;题精于舞蹈喜欢小酌的蔡老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三十年的欢苦都酿成那一杯分十次也喝不完的佳酿,现在更是化成对孙子辈们的期待”等等。

家校沟通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 艺术院校大学生;沟通能力;方法

Eitel(1986)认为沟通能力是从他人那里以本人和他人都可接受的能保持关系的方式得到所要得到的信息的技能。随着经济社会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问题也逐渐被教育界关注起来,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大学生通过沟通更好地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利用信息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能适时的通过书写、口头与肢体语言等各种媒介,有效、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能快速、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培养沟通能力必要性

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整体上还不是很高,在沟通能力上还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大学生现在的媒介素养的主要问题是:沟通效率不高,对信息的分析深度不高,与社会的互动性不高,对各类群体的特性了解不高,在海量的信息中不能迅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有的学生对新兴传媒的接收态度上较迟缓。如今的高校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的获取方式与以前的学习方式相差很大,其中最重要的表现为学习的渠道,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即是在大学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性别、年级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家庭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家庭来源、家庭月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培养沟通能力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充满信心,常常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正确对待,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采取各种方法去战胜困难,坚持性高。沟通能力欠缺的学生则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信心不足,为确保成功,常常选择一些过于简单或十分困难的任务,在遇到困难时,常常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不加努力就轻言放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方法还是在学习理念上都与传统的沟通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异。许多学生事实上并非不愿意与人交往或是有交往障碍,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沟通,或者是他们的沟通方式有问题导致他们产生交往中的挫折体验,降低了人际交往的信心,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网络沟通已成为获取知识、学术研究、信息交换的重要工具。据相关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相当大,很多的“宅男”“宅女”靠电子媒介与外界交流,更为甚者很多大学生日常的考试、学习也要在电子媒介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而加强沟通技能培养强调的是大学生的个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完善、人际关系和协调、冲突的解决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培养沟通能力必要性的途径

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沟通能力,避免宅男、宅女给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隐患,高校加强培养沟通能力,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社交孤独等不仅有短期改善效果;从长期来看,引导大学生更加积极、有效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技能更是对减少人际冲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要拓宽大学生交往获取渠道。艺术院校大学生应加强对经济社会、人际网络的了解,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取不同的信息。经研究发现,大学生同学网络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通过同学网络进行的,随着同学群体成员之间交往活动的增多、交往时间的增加,同学网络中的成员就开始变得越来越相似。同学之间的讨论或者争论可以影响他们选择所要参加的活动,并且常常做出类似的选择。同学群体可以促进交往动机的社会化,例如在第一学年开始的时候,可以利用同学群体的交往水平来预测其大学生在这一年中交往动机水平发展变化的轨迹,交往动机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他们在第一学年中动机水平能得到较好的提高;而那些交往较低动机水平大学生,其动机水平则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网络工具的普及,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院校应该开设信息搜集与专业信息获取之类的公共课,帮助他们树立获取信息沟通的意识,通过多媒介的特点,传授媒介使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搜集和检索技术。使大学生保持对最新信息的敏锐感知能力和掌握信息传播发展方向的能力,避免完全沉溺于虚拟网络社交。

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沟通分析能力。媒介虽然能够为人们提高相关信息,为人们服务,但它并不会很直接地传递信息,它会很含蓄的传播一些其他信息。在现代社交的活动中,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和内容的社交信息,无一例外的都带有大学生所没有注意的隐藏信息,发现这些隐藏是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最高技巧。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应了解、熟悉各种社交信息的特性,了解各种社交信息的传播、接收信息的特点。大学生社交对象的相似性,包括榜样、行为操作、努力程度和环境的相似性,以及社交对象的数量和多样性、能力和权威性,以及示范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高等院校要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在接受信息后正确、快速地分析信息并从中获取有价值地沟通目的。

再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沟通批判思维。沟通能力包括理解沟通信息、判断沟通信息、解释沟通信息等方面。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代表的认定,是要建立在正确分析沟通的上。只有经过大学生的正确认知评价,这些沟通信息才有意义。对不同沟通信息来源的加工影响着大学生各自在社交网络形成中的作用。社会交往中榜样的替代性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加有大学生成长相似性的成功榜样的影响,对那些体验过多次效能感失败的大学生具有一定激励作用。激励性信息必需经过大学生对的可信性进行判断后才能对大学生效能的形成产生影响。大学生在沟通信息爆炸的环境下,重要的要凸显自身的价值观、道德底线及社会责任。大学生在提升沟通能力的前提下,还要有相应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做支撑,对社会的责任感。

最后,要使大学生掌握沟通方法技巧。在沟通方式上,掌握相应的手段是很重要的。例如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沟通技能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有助于促进教学双方互动。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加强锻炼言语沟通能力,进一步加强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当大学生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有重要人物表达了对他的信任或积极评价,自我效能感会大大增强。某种程度上,大学生要加强锻炼言语增加沟通能力,会使大学生在行为中付出艰苦的努力以获得成功。而互联网的特点就是信息快捷,互动性强,但其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要明辨谣言多出自网络,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技巧辨析真伪,去伪存真。

提高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从海量的沟通信息中获取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艺术院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在沟通方面的获取信息能力、分析信息能力、评价信息能力和传播信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霍华民.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考量[J].当代青年研究,2011,(11).

[2]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王小棉.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