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家访总结范例6篇

师德家访总结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根据明教人(2019)16号文件《关于开展“三学三比”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学校主要领导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研究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方案,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部署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每项活动领导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明确活动目标,确定活动主题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结合实际,明确了本次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的目标为:引导广大教师主动追求师德“高线”、严守职业“底线”、严禁行为“红线”,广大教师政治理论素养明显提升,践行高尚师德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加强,职业倦怠、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现象大辐度减少,自觉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教师队伍。明确的目标,确保了本次活动有的放矢。同时,确定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践行十项准则、争做‘四有’好老师”,重点突出,主旨鲜明,确保活动始终紧紧围绕主题开展。

三、分阶段开展,循序渐进

为了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动员部署、宣传发动;学习教育、广泛讨论;查找问题、整改提高;主题教育、活动养成;总结提升五阶段开展的活动计划,引导活动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提升活动效果。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了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关文件,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然后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使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五、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动员部署,每位教师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了参加这次活动的自觉性,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师德师风养成计划。

2.开展自查自纠、民主评议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对照提出的“四有”要求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方法,撰写自我剖析材料,并在师德师风民主评议会上进行深刻剖析。学校通过意见箱、举报电话、家长会和教师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和教师个人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和整改。 

3.开展“师爱进万家、教师大家访”关爱活动。我校分别于2019年11月11-30日和2020年5月12日,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大家访”活动,熟悉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再根据家访情况,深入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和“贫困生结对帮扶”行动,全体教职工与35名留守儿童和31名贫困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用“师情”暖人心,让“师爱”进万家。

4.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寻访“最美教师”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舆论声势,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浓厚的寻访推荐氛围。大力宣传“最美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和感人事迹,形成强大的师德正能量。

5.开展“践行十项准则、争做‘四有’好老师”演讲比赛。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2

一、班主任的任用和管理规定

1、班主任的任免:班主任由校长根据班主任任职的基本条件任命;不称职的,可撤销或免去其班主任职务。

2、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学校分工政教处负责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管理。

3、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在任职期间,学校规定月发放岗位津贴80-120元。

4、班主任的培训和奖励:

(1)学校每学期对班主任培训一次。学校还为班主任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2)学校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一学期举行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

(3)每学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表彰会,学年评选优秀班主任,评选上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成绩突出者推荐上级表彰奖励。

5、建立班主任档案作为考核晋级,评定职务,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二、班主任工作常规

1、开学报名注册时,收齐学生的“家庭报告书”、“假期作业”和“社会实践调查表”等材料,接收学生报名注册。

2、开学后两周内,编定学生座位,选好班干部。

3、开学后两周内,订好本学期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班风、学风建设,家访及转化后进生,主题班会,周会课计划等)。

4、常规工作要求:

(1)上好周会课。每周星期一下午的周会课,要认真准备并上好。

(2)开好主题班会。要求每月一次,做到有备课,有教案,有主题,有创新,有效果,有记录。

(3)家访。要求每生每学期最少一次,形式可上门访、信访、电话访、家庭报告书等。

(4)转化后进生。要求建立档案,做到教育、家访进步、效果等都有记录。转化率达95%以上。

(5)文体活动。除参加学校、年级组织的比赛外,班内组织文娱、体育、科技等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3次。

(6)社会实践活动。初中学生每年不少于三天;高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七天(包括社会劳动)。

(7)总结工作:①每学期期中考试后,要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并向政教处汇报班内情况。②每学期结束前写好学生评语,填好家庭报告书,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填好班主任工作情况汇报表,写好专题总结或论文,放假离校前发出家庭报告书,上交所有材料由政教处验收。学年结束时,除做好每学期结束必做的工作外,还要进行学生学年德育考核,认真填写学生德育档案,并准时上交政教处。

5、完成学校其他临时交办的工作。

三、教师家访电访信访制度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直接沟通的重要形式,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全校教职工都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家访。为此,特作如下要求:

1、家访的意义。家访是“三结合”教育的有效形式。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要克服家访只是班主任的事,与已无关的思想。

2、家访的目的。家访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通过互通情报,掌握学生的动态,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3、家访的内容。要克服过去只有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才家访的错误认识。这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告状式家访应当废止。家访中,教师应当向家长如实全面汇报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只讲缺点和错误。通过家访,教师不仅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

4、家访的形式。家访的形式可以直接登门访问,也可以书信、电话联系以及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进行。

5、具体要求:

(1)家住县城的,班主任尽量直接上门家访,乡镇的可用其它形式进行。但不论采用何种形式,每个学生家访一学期不少于一次,各年级一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2)采用家庭报告书形式的家访,在开学时应收回家庭报告书,并检查有无家长签回意见,如空缺的应及时补做这一工作。

(3)凡犯了错误或受纪律处分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进行家访,把情况如实反映,取得家长配合,以便进行教育。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3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三级管理。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力量,班主任的工作作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本学期在落实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凝聚班风,形成班级特色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强班主任业务指导与交流,本学期班主任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对特殊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抓班风建设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各年级组教师间协作能力也有所加强,年级合力基本形成。 

(1)抓实常规工作,以班风促校风 

学期初政教处、年级组长和全体班主任共同温习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屡顺了常规工作,强调了常规工作是形成特色班风、学风的有力保障。在常规工作中又重点提出了班级自主管理,指导班主任要组建一只得力的班委会,加强生生间的管理。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观察,各班整体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如值日到位情况、考勤、学生礼仪、上课纪律、早晚自修管理等各方面都能够按学校要求完成较好,并且大多数班级形成良好学风,达到了以班风促校风的效果。 

(2)落实年级组长、班主任例会制度 

每两周召开一次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工作交流会,及时总结一段时期内班主任工作中的成绩,共同分析并解决阶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会议中采用了工作布置和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将我县教委的德育工作重点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布置下阶段的任务和工作要求,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方向性和实效性。 

在例会中还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通过各案研讨的方式总结老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有效的提高了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尤其对提高青年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和与学生家长的勾通技巧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3)继续抓好学生、班级的量化管理。 

学生的量化工作以《大城子中学德育量化评分细则》为准则,本学期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量化管理的方式,充分发挥礼仪标兵和优秀学生干部的作用,加强了校园外小商贩的清理,保持了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洁。同时对学生在校园内的文明礼仪、课堂常规遵守、课间的质量、日常卫生等情况进行量化评比,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分别评选出了三个校级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十五名文明礼仪标兵和十五名优秀学生干部,并的召开了表彰大会,为树立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和形成良好的校风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二、加强主题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休养。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围绕“情系奥运,做家庭文明使者”这一主题,以“孝亲教育”为突破口,重点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树立青少年的十个文明形象。 

教导处组织各班召开“情系奥运,做家庭文明使者”和“团结就是力量”两次主题班会,并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板报、校园橱窗等多种形式集中对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礼仪教育、孝亲教育、奥运教育。促进我校养成教育深入开展。提高了学生践行文明礼仪、传承中化美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访工作是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落实三结合教育的有力保障。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和理解,可征得家长对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也可以使班主任有的放矢的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工作。学期初学校组全体班主任和年级组长成功的对所有在校生进行了一次普访。本次家访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效果。首先在家访准备阶段各班主任对待访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住宿情况及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家访的计划。教导处做好了车辆、人员和地域的部署,确保了普访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在家访活动后做了全面的总结,为学年的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也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更加紧密、步调更加统一。    

四、加强安全教育,为正常教学保驾护航。 

整个学期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与我县开展的“法制教育月”“构建和谐,喜迎奥运—消防安全进校园,促千家万户平安”等活动相结合,开展了“预防煤气中毒”“铁路保护与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校规、校纪学习”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我校师生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加强,杜绝了校园违法犯罪的发生。并.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逐级落实确保安全。签订学校各级安全责任书,学生安全协议书,使我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层层落实。通过校会、橱窗、板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全校师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及重要性的讲解,并且进一步规范了上、下学及周五回家交通安全制度,使全校师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共2页,当前第1页1

总结第一学期的工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工作者如:勤恳务实、持之以恒的孙桂东老师;具有创新理念、注重班级常规管理又善于开创班级特色的冯爱化和郭立英老师;求真务实、任劳任怨的杨春会老师;还有李国爱、沙立玉、齐菊芳老师等等; 

每一班级的班风都能正,学风都能浓,汇集在一起才可以形成我城中优良的校风,抓好班级建设,构建稳定和谐、上进的班级风貌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汗水与付出,在全面落实全员德育的今天,应该说,更离不开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支持与协作和每一位后勤工作者的保驾护航,我们任课教师在培养学生智育的同时,对学生提出的美育、德育方面的行为要求;我们后勤工作者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时所体现的人格魅力,都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08第一学期的工作较为圆满的结束,新学期的工作将要展开,分析我校的学生现状,仍存在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的工作,希望我们继续精诚团结,不断进步,为构建我们城中和谐校园奉献我们的力量!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拥有数不尽的开心;数不尽的如意;更能有数不尽

的成果! 

谢谢! 

五、存在问题与下学期工作重点 

1.初一年级学生还未能完全适应初中生活,应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2.班级量化评比制度应提高实效性 

3.住宿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4.成长导师制与全员德育工作的结合 

5.加强班级常规工作管理,构建班级特色,形成良好学习校风。 

董印强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4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学校各项工作德育为首的原则,各学科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中;

2、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德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议事日程;

3、学校少先队组织机构健全,德育工作有计划,有活动安排,各班主任有活动记载,学校有工作总结;

4、聘请校外辅导员或法制副校长,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班主任每期对学生应进行家访、电话访、接待家长来访,召开学生家长会。

培训、进修:

1、教师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学历,学历未达到要求的在岗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在职在岗函授或自学,取得相应学段的合格学历;

2、教师函授、自学以业余为主,各类短期培训由中心校或学校统筹安排;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5

2018---2019学年秋学段家访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因此,学校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复杂。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个性”特点。

一、活动目的:通过集中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行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

二、活动时间:2018年9月——2019年6月

三、活动内容

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要实施全员家访。家访时,要注重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安全卫生规章;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特殊家庭生(含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儿童)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和其他行为失范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 学校成立家访领导小组

组长:母红军  杨艳芳

成员:李正琴  李巧玲  李锦萍  王小燕  

吴倩英  洪思飞  千艳萍  闫喜萍  李新华

2、 准备教师家访活动记录本和家访活动记录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学校集中时间,实行全员家访。家访过程中,要严格做到“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学校要建立家访活动记录表,记录教师家访简要内容、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学校家访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教师家访活动记录表和家访记录本。总结家访信息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调整学校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五、家访注意事项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我们要家校联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几点: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改变以往的随意请家长进校“训话”为主动走进家庭,将意见和建议送到家庭中。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6

关键词:活动教学;品德与社会;类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38-02

思想品德课题标准特别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这种定位为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符合本学科的基本特色。因此,组织设计和《品德与社会》的活动教学,成了我们品德教师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运用活动教学理论,结合新课改教学实际,探讨了《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的基本类型。

一、访谈式活动教学

在笔者组织的活动教学中,访谈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活动教学类型,他能够较好地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访谈可以是“一对一”的个别访谈,也可以是“一对多”的集体访谈。访谈要求在访谈之前根据教学内容、重点确定访谈主题,拟写好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进行调整。在小学品社课中采用访谈法,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做访谈时,需要与被访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访谈,学生可以扩大交往空间,锻炼人际交往技能,并学习初步的访谈方法,对以后的其它科目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

访谈法可以参考以下的访谈步骤:

1、确定访谈问题和访谈对象。2、拟写访谈提纲。3、进行访谈。4、记录访谈内容。5、整理访谈资料。6、以恰当的形式(书面、口头汇报、表演性活动)展示访谈成果。

如,四上第三单元《乡风乡俗》的教学,笔者就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就“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采访了博物馆的研究员。学生通过身边的客家文化,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二、辩论式活动教学

辩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探究学习,并在彼此争议、思辨的过程当中,得以澄清想法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辩论的过程是正反双方学生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过程;是学生展示应变能力的过程;是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过程。

辩论法能澄清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认识的一些误区和困惑。同时有助于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提高,通过辩论可以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集思广益,在辩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辩论中学生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需要运用准确的语言、丰富的词汇、灵活的句式,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辩论法还有助于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的提高,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迅速、敏捷的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分析,找出对方的漏洞,才能切中要害,在反驳对方观点的基础上陈述本方的观点。

辩论法可以参照以下程序进行:

1、确定辨题。确定合适的辨题是关系到活动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一般应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有争议的、不超出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范围之外的辨题。

2、明确学生分工。根据争论的焦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将学生分成辩论主席(1名,也可由教师担任,负责引导整个辩论进程)、正反方(若干,但正反方人数需相等,每方可以再细分为负责申辩、质辨、总结,也可不分),智囊团(若干,负责搜集、分析和整理资料)。

3、进行辩论。辩论不在结果,主要看过程。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

4、总结。主要看学生在思想品德的认识上有什么触动、收获。

三、知识竞答式活动教学

知识竞答是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对抗进行竞答的方式进行比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竞争欲和表现欲的方法。知识竞答由于采取了竞答的形式,较易激发学生的竞争欲。学生在竞争欲的激发下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的活动设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刺激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增长体验的目标。

在小学品社课中开展知识竞答的活动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以下程序:

1、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需事先拟订知识竞答的题目、规则,或者准备一些材料或奖励等。知识竞答的题目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这样的题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宣布题目、规则,确定分组阶段。在做好先期准备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宣布题目、规则、奖励等。然后依照题目或班级人数进行分组。分组可以等组也可不等,可依照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3、知识竞答阶段。教师宣布完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答。

4、总结阶段。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按照事先拟订的规则,对获胜方进行奖励(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是物质奖励)。教师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可以是知识竞答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可以是同学们的收获。

四、游戏式活动教学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来自并超越现实生活,是个体自愿地认知与嬉戏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具备一定规则的社会性实践活动。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参与学习过程,探求、内化知识,增加体验。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在注意力方面往往是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难以集中。游戏正是利用了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是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游戏都有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规则的投影,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某种社会规则,这有助于社会规范的内化,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例如:在《文明于世的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体验丝路情怀”这一教学环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自己是一位现代的营销人员,你如何向外国客人推介中国丝绸的美丽与魅力。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的表演实录。

生l:(饰演商人1)先生你看,这丝绸多么漂亮啊,雪白色的,多鲜亮啊,给你老婆穿肯定很好看,你摸摸,这丝绸做的衣服多么的柔软啊!还有,你要是在衣服上喷上香水,保证你两天两夜味道都不会消散呀。

生2:(饰演商人2,过来抢生意)先生,你来看看我的衣服吧,我们的衣服是由蚕宝宝吐出来的丝做成的,绝对纯天然,穿在身上可以保养皮肤,让你的皮肤细腻光滑。(拿起一件丝绸旗袍在生3身上比划),看看,穿上多漂亮啊!老兄,你就买吧!今天给你打八折,才五百块。

生3:(饰演外国顾客)你店里还有没有其他产品吗?我不想买衣服。

生2:(饰演商人2),有啊,(拿出一条真丝方巾),先生你看,这是一种特有的画,上面画有雪域高原美景,具有浓浓的风情,它色彩鲜亮又不容易褪色,一万年以后保准还是这么个颜色,而且非常的精致非常的漂亮,这一件也给您打八折,五十块给您。

生3:(饰演外国顾客)嗯,我很喜欢这条方巾,好了,帮我包起来吧,我要了。

虽然,学生在扮演丝绸商人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老师作引导,但是从学生给客人介绍丝绸的话语中,看以看到,学生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就会极力介绍丝绸产品的特色和优点,这一立场促使他们了解、学习丝绸制品的优点。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角色扮演的活动了解丝绸的特点,进而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理解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性情。

《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的类型当然不止这些,每一种类型也可以有多种变化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到底运用哪种类型进行,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

参考文献:

[1] 何代俊. 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活”起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8).

[2] 徐元顺.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更优化[J].教师,2010(31).

[3] 朱昌冯. “对话式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