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经济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国防经济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国防经济学

公共财政发展过程及当前现况

作者:李蕾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一、引言

当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的时候,发达国家的统治阶级就开始在研究如何使国家能够长期繁荣、富裕和强大。经过几个世纪的经济学家们的探索与研究,各国都在努力寻找着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从原始的工业发展到机械化大生产,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人类在经济发展的探索中行走,逐渐发现了经济繁荣的真谛,把握好市场与国家调控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市场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的同时能够在国家的有效干预行为之下保持长期的繁荣。公共财政在一国的国家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从公共财政入手,着重探讨公共费用支出的问题。自1978年以来,国家以管理者身份将从市场上获得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分配到哪些领域,又分配多少?本文第二部分介绍公共财政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部分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结构情况,第四部分试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所在,第五部分为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议,第六部分为结束语。

二、公共财政及我国现状

(一)公共财政与财政支出

1.公共财政从概念上讲,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这个概念的含义就是,好比在一个大家庭中有个管理者,他负责管理这个“家庭”中各成员的收入,并根据需要做出合理的支出,并保证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正常运转。也就是说,管理者必须保证每笔支出是朝着有利于这个“大家庭”更好方向发展的。我们将这个家庭称为国家或者叫做经济社会,管理者称为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此项管理工作名称为公共财政,家中的各项支出我们称为公共费用支出。如何管理“家庭”的收入,将所获收入都投放到了哪些领域?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公共财政的一个主要活动,在当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趋于稳步的同时,财政支出的效率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财政活动总的来说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这两个活动都能够影响到经济的运行。但是由于支出的过程本身也是财政发挥其真正职能作用的过程,只有通过财政支出才能真正的弥补市场失灵的状况,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财政支出的效率就显的更为重要,而这也正是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不仅如此,从实践的角度讲,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有限度的,如果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效率,就必须从支出的角度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这样对财政支出效率的管理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阅读全文

基于文献分析的国民经济论文

一、国民经济动员文献分析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

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涉密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

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军转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

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启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阅读全文

论政治学本科专业建造的实践

一、构建具有军队特色政治学专业课程的新体系

始终围绕合训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本专业所有课程分为两大系列。理论系列课程旨在使学员系统掌握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应用系列课程旨在使学员运用基本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员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构建了文理交融、指技兼备、军地相容的课程体系。具体地说,在课程类型上,构建了必修课(约占85%)、选修课(约占15%)、自修课(不计入总课时)三位一体的人文社科基础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上,设置了公共基础课程(约1600学时)、技术基础课程(约850学时)、专业课程(约150学时)三大系列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按照学科背景设置4个系列: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列、军事基础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公共工具系列;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支撑武器系统的相关技术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课程;专业课程围绕国际政治学与国防政治学两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技术的集成性和军事的应用性,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合训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专业骨干课程是政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每年选取若干门政治学科骨干课程进行专项建设。比照国内一流大学政治学专业课程建设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建设方案,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针对既有的教材不能适应“合训政治学专业”建设要求,我们成立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小组,按照“文理交融、指技兼备、军地相容”的思路,先后派出3个调研组,深入地方著名高校、基层部队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及时将政治学理论、信息化战争、体系作战等前沿问题引入教学,建立了一批体现政治学学科要求、与军事斗争准备密切相关、部队建设急需、有较高军事技术含量的专业教材。同时,建立了教材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将新理论、新知识和部队基层建设新经验,纳入教学、进入教材,初步形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教材相配套、教材与讲义相结合、文字与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材相衔接的教材体系。

二、构建“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合力育人的新机制

坚持以“学科”为支撑,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动力,以“团队”为基础,建立了学科建设与条件建设良性互动、科学研究与团队建设互相支持的机制,促进教学科研向育人方向聚焦,推动学科团队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大政治学”学科视野下,“合训政治学专业”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军队政治工作学等三个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国际关系硕士点、国防经济硕士和博士学科点、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和博士学科点以及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和博士学科点等相关学科点为支撑,大力加强了“合训政治学专业”建设的学科基础。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我校“合训政治学专业”确立了“大国外交与国际安全、地缘政治与周边安全、执政党建设与政治安全、军备控制与太空安全、国防制度与军事安全”等5个学科研究方向。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和研究平台,积极探索政治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教学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军内外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8年来,政治学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课题1项;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和后期资助课题等10项;出版了各类学术专著和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相关学术成果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政治学专业教学团队强调将研究成果以专题教学的方式进入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其中一项获全军教学观摩一等奖。

阅读全文

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价值

摘要: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困难重重、障碍不断,全民存在许多认识误区,现状不容乐观,同时也具有不少有利因素。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具有重要价值,它具有可以提升国防教育层次、升华国防教育价值、指导国防教育实践、破解国防教育难题等重要价值。

关键词:国防教育;学科构建;价值研究

我国的国防教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形成于古代、丰富完善于近代、创新发展于现代,特别是当今国防教育已经开始列入国家战略布局之中。尽管如此,国防教育仍然在诸多领域不受重视,只是作为一项工作或者活动来开展和对待。充其量在部分普通高校也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但均处于教育的初级化、低层次范畴。教育的最高形式就是要构建教育学科,国防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才能真正使国防教育上台阶、受重视、影响大、效果好。

一、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现状

目前我国的国防教育,特别是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没有真正受到高度重视,不少人存在认识误区,导致了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困难重重、障碍不断,现状令人担忧、不容乐观。

(一)目前对国防教育及学科构建存在的主要认识误区

由于国防教育是一门特殊学科,主要受到高校与军方关注较多,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以下一些误区:不少军方人士认为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是军队、军校、军事机关的事情,地方机关特别是普通高校没有必要开展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和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不少教育、军方等职能部门领导认为国防教育只要开展一些活动、作为一项工作对待即可,没有必要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不少学校领导认为国防教育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硬性指标,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无足轻重、无关紧要,只要应付检查,走走形式即可;不少学者专家认为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是学术问题,不需要行政干预、支持和参与,行政领导不懂学术、不懂学科,只能起阻碍作用。只有学术专家、学术机构才能构建学科,进行学科建设;不少人士认为国防教育不能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它完全可以由教育学、体育学、军事学、思想政治学等学科来替代;不少人士认为要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缺乏理论基础、缺乏学科体系,没有完备的学科建设基本要素;不少从事国防教育的人员普遍认为,国家层面在地方教育目录中没有国防教育学学科目录,盲目建立这一学科,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不可能达到目的。

阅读全文

国防教育专业创建思路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界定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是根据国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并结合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国防教育学科发展和水平提高的活动过程。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构成国防教育这一学科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学科所组成。它包括国防教育学概论、中国国防教育史、中国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概论、中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概论、国防心理学、国防教育管理学概论和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等学科,构成了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及价值

国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理论是先导,理论要先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高校国防教育的理论及其体系。所谓的国防教育理论是国防教育的先导,就是引导、指导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作为先导的国防教育理论其作用在于:不仅让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为先导就是告诉人们作包括国防教育在内的任何事情时,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懂得怎么做,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国防教育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理论上认清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引导他们树立牢固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投身到国防建设事业中去。国防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教育的体系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党和国家的国防政策、国防战略;此外,还包括战争理论、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等与国防教育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成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行动指南。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同样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如何从高校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并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越是和平时期,越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越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理论研究,越要重视和加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为高等学校乃至全社会开展国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这是历史经验和科学结论。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居于核心和龙头地位,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一项关系学校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基础性工程,是高校当前和未来改革的主攻方向。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是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机构的细胞和基础,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的结合点,学科又是凝聚人才和教学实验的基地,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学校教育的共识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建设一流学科,已成为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所辖的所有分支学科。所谓的学科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根据这一定义,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有其自已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构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因而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构成了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当代大学的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除了要有针对性外,这一学科的特点还要有超前性,要规范化、科学化,才能达到国防教育的有效性,达到国防教育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学科,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学科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类人才的主阵地,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他还强调,“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人才培养成功与否,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至关重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首先要有一支理论功底雄厚、实践经验丰富,既懂文、又懂武,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影响大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每个学科方向中,还要有国防教育学术功底比较扎实的、宽阔的国际视眼,富有为国防奉献和各方面的协作能力,尤其是学术方面的协调能力的学科骨干,学科骨干下面还要有一定数量的职务、学历、专业、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来支撑,这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是学科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就难以为继,而只有带头人没有学术队伍,学科带头人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学科带头人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以及丰富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它将带领学术团队始终走在本学科建设的最前列,从而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其一。其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通过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教材编写、申报课题、教学实践、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学习进修、学科管理、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过程来不断完善这门学科建设同时,又培养和提高了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可见,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本学科建设的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教师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学术和素养、精神和状态在根本上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贡献,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代表和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阅读全文

宏观经济学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

摘要:《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国民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研究各经济总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经济学的基本学科,与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存在关联性。文章主要研究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相关联课程间相关模块分析与协作式的教学方案。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参考,分别与财政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进行对比分析,阐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这两门学科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关联性进行主动思考,使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多课程协作式教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关联课程;异同比较分析

学生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内容,对于今后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将会有很大帮助,也为今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性,未注意强调并引导学生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里所学到的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相同和相异之处的对比分析,教学方式也忽略了多课程协作式教学,因此,笔者在此提出协作式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查找相关书籍,分析并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经济学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相关联之处。这项任务对学生理解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为基础,主要与《财政学》和《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这两门学科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一、《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这两门学科主要在政府支出问题上存在共性。虽然两门学科均讲授到财政政策和税收,但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讲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财政政策与税收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将会建议同学们课下自主找寻财政学的相关教材,比较《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相关内容的相同与相异之处。通过对比分析王福重主编的《财政学》第十一章财政政策及哈维•S•罗森、特德•盖亚编著的《财政学(第十版)》第4篇第14章税收与收入分配及第15章税收与效率的相关内容发现,《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财政学关于财政政策和税收的讲解有所不同。在学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老师讲课时会告知同学们关于财政政策概述、国内外财政政策评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与收入分配、税收与效率、有效且公平的课税等内容[2],财政学授课老师会在财政学中详细讲解,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我们应重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效果、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及财政政策及效果中提及的税收部分[1]。课上通过问答,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财政学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主要交叉点在政府支出的基本概念及组成部分。政府支出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为了实现其公共职能,购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劳务时进行各种财政资金的支付活动,其本质是政府向社会必须付出的成本。一般来说,各级政府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购买,比如政府出资修路、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开办学校等,这一部分的支出需要计入GDP;另一部分政府支出不需要计入GDP,有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1]。综上来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和财政学都讨论了政府支出带来的经济影响。在引导学生对比了解两门课关于财政政策的阐述区别的前提下,作为《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在授课时主要着重讲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该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时重点应当学习掌握的。如果某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处于萧条状态,这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可以将两种政策混合使用。假设最初时刻经济处于图中的E点,相对应的收入为y0,利率为r0,而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收入为y*。为了渡过经济发展的萧条阶段,使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而使得IS曲线右移,也可以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右移。这两种政策的实施虽然都会使得收入水平达到充分就业时的y*,但利率将会发生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如果政府既想使收入水平从y0增加到y*,同时又不想让利率水平发生变动,则可以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如上图中所示,如果政府为了使收入水平从最初的y0提高到充分就业时的y*,可采取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措施,从而使得产出水平上升,但为了使利率不会因为产出水平的上升而跟着上升,可相应地采取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办法,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能够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从图1中可见,如果政府仅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IS曲线移到IS′的位置,此时的均衡点为E′,利率会随之上升到均衡水平时的r0之上,发生“挤出效应”,所以产量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时的y*水平;如果政府采取“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即按照利率水平不会上升的要求,增加货币供给,使LM曲线移到LM′的位置,这时利率水平可以保持原有水平不发生变化,投资也不会被挤出,这时产量能够达到实现充分就业的y*[1]。除上述情形之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多种多样,这种因两种政策结合产生的效应,有的事先可以进行预计,而有的则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个效果更大而决定,因而这种效应事先并不能进行预计,是不确定的。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混合使用时对利率水平产生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下列表2给出各种政策结合使用的效应。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实现目标的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第一种组合在经济发展处于萧条时期但是又不太严重时更适用;第二种组合更适合于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当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但是不太严重的时候,考虑采纳第三种组合;当经济发展出现严重萧条时,可用第四种组合。如果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极端情况出现时,此时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一方面,LM曲线水平,这表明当利率降低到r0这样的低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这时,人们将货币持有手中而不购买债券的行为所带来的利息损失相当小,反而购买债券所带来的资本损失风险会相当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想持在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货币当局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方式来使利率水平下降,从而刺激投资,这种决策是不可能产生效果的。水平状态的LM曲线也就是上文提过的“凯恩斯陷阱”,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通过使用增加支出或者减少税收的财政政策来使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的效果将会十分显著,因为政府实行这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水平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任何“挤出效应”。综上所说,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IS曲线不是垂直状态而是向右下方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也会十分有效。另一方面,图2中的IS曲线呈垂直状,这表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发生怎样的变化,投资都不会随利率变动而变动。在经济停滞时期,利率即使发生了变化,也不会对投资发生明显的影响。对经济比较萧条的20世纪30年代早期英国商业行情的研究也说明,信贷成本对投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垂直的投资需求曲线产生垂直的IS曲线,这时,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也没有作用。如果LM是水平的,IS是垂直的,则必然是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之所以称凯恩斯极端,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反应又不很灵敏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货币政策效果很小。水平的LM和垂直的IS模型只是把凯恩斯这一看法推到了极端而已。与凯恩斯极端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则就出现了所谓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一方面,LM曲线垂直,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人们不愿意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时候,如果政府推行一项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私人部门没有闲置货币,只有在私人部门认为将投资支出减少的数值等于政府借款数目是合算的时候,政府才能借到这笔款项。因此,利率(政府借款利率)一定要上涨到足以使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大于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怎样增加政府支出都将伴随着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显然,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是完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使收入水平发生任何改变。另一方面,IS曲线呈水平状,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达到无限大,利率稍有变动,投资就会发生大幅度变动。因此,政府因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而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只要稍有上升,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产生完全“挤出效应”。总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但如果实行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则效果会很大。这是因为,当货币当局想要通过购买公债的办法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公债价格必须上升到足够高,人们才肯卖出公债将货币换回。因为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他们将把这些因出卖公债而得到的货币用于购买其他生息资产,这些生息资产可以是新证券,也可以是购买现有的生息证券。IS呈水平状,也可用来说明货币政策效果极大。因为IS的斜率为零,说明投资对利率极其敏感,因此,当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稍有下降,投资便会极大地增加,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国民收入。图3所示情况之所以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是因为古典学派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只有产出水平,而利率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接近于零。因此。LM是一条垂直曲线,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是唯一有效的政策[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对税收等措施的讨论,更加侧重经济政策对其他经济因素造成的影响,能否有效调节经济指标,能否定向引导某一指标的变动,进而选取不同方向导向的措施。在税收这一点上,《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第二节财政政策中进行阐述。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就是税收,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一个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因此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税收可作为实行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根据不同的标准,税收的种类也不同。根据课税对象,税收可分为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三类。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税收分为累退税、累进税和比例税三类。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不仅仅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税收乘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税率的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的变动对点收入的影响。因此作为政策工具的税收,既可以通过改变税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实现,比如要达到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的目的,可通过一次性减税来实现。对税率而言,由于所得税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改变税率主要改变的是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引起社会总需求和国民产出的降低。因此在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抑制通货膨胀[1]。

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共同组成西方经济学,这两门学科研究角度虽不同,但是在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和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三方面有相同之处。对于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两门学科各有其研究角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刚开课时,同学们刚刚结束《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课程学习,对基本的微观经济问题印象还比较深刻,老师引导同学们课下自主总结《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促进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一脉相承。《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参与者的行为概括来说都是一定意义上的需求与供给行为,因此,《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决定价格和产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能够并且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可以通过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表现出来,需求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影响需求的经济因素除商品自身价格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偏好、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等。供给是与需求相对应的,它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同样,供给也可以通过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表现出来,供给曲线是反映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变动关系的曲线。除商品自身价格外,生产产品的成本、生产者对其所生产产品的预期、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均可对供给产生影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共同决定了商品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体现在曲线上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对于整个经济社会而言,无论是从经济个体角度还是整个社会总体角度,都会存在需求和供给,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而产生均衡,这也是《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一个比较大的相同点,研究这部分内容时唯一的不同就是研究的角度不同,微观部分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个体,而宏观部分则是研究整个社会总体。在经济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都是政府为了引导和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而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使经济行为趋向于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两门学科都认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合理的,并且均利用“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研究对象虽然各有不同,一个以社会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另一个则是研究单个经济个体;两者解决的经济问题也不同,一个是以解决资源的利用问题为目标,另一个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并纠正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失灵”。两者虽交叉不多,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但《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同学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基础,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也是《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一个延伸,二者共同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1]。

阅读全文

中外金融课程教学对比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决定着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兴衰。而人才的培养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拥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决定着国家培养人才的水平,甚至是国家的未来。   一、中外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以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我们现以俄罗斯为例简要介绍中外课程设置的差异:俄罗斯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国家历史、俄罗斯及国外文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宗教研究、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基础、外语、俄罗斯宪法基础、生态学基础、生命安全、国防、劳动保护基础、体育、政治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经济学说史、经济历史、经济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企业经济、管理学、市场经济、企业金融、会计、经济分析、保险、投资、经济法、国际经济、财务管理、税收体系、银行程序、金融市场、财务分析、基金市场、货币与信贷、资产定价、国际金融市场、第二外语、国家经济部门和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的当代问题、审计学基础、金融风险管理、国家资金目标学期论文政治经济、微观经济、企业财务、保险、国家金融、税收体系、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内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经济法专业限定选修课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工具、金融工程、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财务、资本运营、信用管理、管理学、金融英语、财务管理通过以上两所学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内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存在一些差异:   1.国内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没有重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比较落后,决定了我国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主要是银行、证券领域,因此导致了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货币银行、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长期以来课程设置单一僵化,不能紧跟金融实践的发展需要。而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大学课程必须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横向联系[2]。国外的课程中涉及到了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第二外语,甚至是劳动保护和宗教,这些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更有利于毕业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   2.从国外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除了基本课程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学期论文。国外高校从大二开始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就本学期的课程完成一至两篇学期论文。这是列入教学计划并在学期末要进行考核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综合阅读文献资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国外,国内在这方面做的稍显欠缺。   3.国外大学四年每学期都安排有课程,并且学生到课率非常高,因此以上的课程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而国内到大四安排课程非常少,大四第二学期基本没有课,而且大四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写论文等诸多原因,到课率非常低,因此以上很多课程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学习。   二、中外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1.我国金融学本科阶段课程多,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授课,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障碍。教师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以统一式的课堂讲授为主,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太少,使有限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相比而言,俄罗斯高校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灵活。每门课程通常都分为大课小课两种形式。每门课程在每周都设有一次大课,叫做讲授课,这种课程是合班上的,教师统一式的授课,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每周该课程还设有一次小课,即讨论课,这时要分成小班,由不同教师组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学生可以与教师自由交换意见和观点。这也是一个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   2.国内高校本科阶段课堂时间繁多,课外时间不足。除了安排满满的课堂学习时间外,还有学校规定了早晚自习。而国外的教育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俄罗斯教育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启发他们主动学习,不是简单地从老师那里接收知识的单向过程,而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就所学内容提出疑问,不断思考[3]。俄罗斯高校一般一天时间只有半天是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这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的问题和观点,然后拿到讨论课上去研究讨论。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高校考核方式僵化落后,无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全靠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成绩。其中客观题占40-50分,主观题占50-60分。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有很多学生全靠期末突击,不论其是否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也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而国外的考核方式就相对较为灵活,教师在考核中的主动性也比较强。考查课有很多不是笔试,而是口试。每个学生接受教师面对面地提问问题,一般为3个问题左右。考查课成绩没有等级,只有过与不过,并且教师有资格对每班学生中的3-5个进行考查课免试。考试课不是出一套试卷,而是针对这门课程,每个学生有3-5个论述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考试课成绩实行五分制。并且有些课程要求完成学期论文,完成学期论文是参加期末考试的前提,否则将不具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教师具有比较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p#分页标题#e#   三、启示与借鉴通过以上对中外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课程设置要从社会需求、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学习国外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又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开设课程,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课程设置。比如,虽然我国当前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但我国还是银行主导型国家,银行还是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所以在开设金融学课程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一点,立足于宏观金融,以微观金融为辅,这样才能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与世界接轨[4]。   2.国外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很多金融学、经济学的教授都是各大银行的行长、保险公司的高层,拥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国外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比国内学生多很多。   3.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国内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类似“1+1=2”这样的“无用的、绝对正确的”知识,而教给学生的有用的方法太少,这样的学生动手和科研能力都会比较低下,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少讲多做,真正把相应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教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习惯,有更多的思想空间。   4.改革考核方式,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主动权。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笔试、口试或是其他考核方式,消除仅凭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我国金融学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适应和满足经济全球化要求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熟练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管理、决策、科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改革那些陈旧过时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如应对来自各方面、全方位的挑战,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全文

石油工程经济管理创新

摘要:在现代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石油行业是我国的支柱性能源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形势下,石油行业也走向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具体体现在,石油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管理是石油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经济管理效率与效果,直接影响着石油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基于此,必须加强对石油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视,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对石油工程经济管理创新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石油工程;经济管理;创新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型资源,在促进国防建设、推动工业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就给石油工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机遇。经济管理在石油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为提高石油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必须加强经济管理,并要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

1石油工程经济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1)石油产业受政府干预大,发展弹性小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型资源战略性资源,石油的特殊地位决定着石油产业受政府干预大,发展弹性小。石油产业是我国的支柱性能源产业,使得石油产业发展一直以来依托于国企发展的方式,很难通过市场方式来调节石油产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石油产业的发展与市场完全脱离。

(2)管理模式落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