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经济学范例

国防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范文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影响

在改革开放初期,受我国国情影响,对西方经济学对认知了解非常局限,进入视野并着手研究的只有凯恩斯经济学和外国古典经济学,例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当时我国经济学家面对亟须发展的中国,对凯恩斯经济学最为重视,并引进了一些其他西方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全面支持我国现代经济学发展。

一、分析方法的影响

从分析方法开始,西方经济学为我国现代经济学的萌芽阶段提供了思路。主要包括实证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制度分析法,下文一一论述。

(一)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对我国很多稳健型经济学者产生的影响较大,它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规范分析的方法而言,注重分析当前的经济现象,而非解决现存问题。它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辩证的论述实证衍生出的假说。此流派经济学者研究问题冷静客观,不受道德伦理以及价值观左右。他们给经济学带来了道德中性的定位。鉴于我国经济的良好增长势态,目前西方经济学家在实证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也开始逐渐发展规范经济学。

(二)结构分析法

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宏观经济学的引进,结构分析法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起来。与宏观经济学相生相伴,它提倡着眼全局,宏观判断经济的整体态势,把握经济内部发展趋势与规律,将经济结构视为影响经济发展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该流派学者据此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将数据分析作为辅助,以我国经济结构为研究对象,认为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经济发展缺乏弹性,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结构分析法的广泛应用,分析经济从结构开始的模式逐渐成熟。

(三)制度分析法

从八十年代引进,到九十年代是中国学者广泛应用制度分析法的黄金时代,它对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应用意义。我国的经济制度在当时并不完善,西方则相对先进,在这种位置上,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我国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制度不成熟造成的,他们将我国经济制度与西方的成熟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权衡制度问题。我国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态势并不是合适的长期稳定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比较暂时性。制度分析法则着眼于和平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促进以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公共经济,自主治理,有限政府,宪政法治与民主制度等制度平台为基础的公共政策。总起来说,就是以古典自由主义为价值,以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为逻辑,在中国发展的背景下,着眼于治道变革,探索更适合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发展。制度分析方法博采百家之长,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共同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铺下不可跨越的道路。

二、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

(一)我国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学起步阶段影响深远,我国经济学之前一直扮演着联系社会与生产的桥梁角色,西方经济学则将这一现状轻微改变,增加了一些科学精神。在我国经济学传统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是西方经济学不曾做到的,因此我国经济学者坚持传统理论,认为在我国国情背景下,经济学地位与西方不同,它只是一门社会学科。与科学不同,经济学的影响因素很多都是无法利用数据计算的,只能总结归纳,把握规律,难以用数字形式证明什么具体意义。《经济学原理》也在这方面有所体现,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因素繁杂多样,不能计算,只能归位于社会学科。

(二)我国经济学的学科范畴

经济学在我国逐渐发展,学科范畴也随着国情变化在进展发育。从社会联系生产,到研究我国供需关系,我国经济学逐渐演变到现代经济学,目前我国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经济理论,经济正常,应用经济规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为理论提供证明,经过实践证明的理论指导应用,相辅相成,磨擦出创新的火花。

(三)西方经济学与现代中国经济学的学科融合

任何理论都需要适应现实,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理论才能保持健康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西方经济学迈入我国社会必然要经历与我国国情的适应改造过程,相辅相成地发展与改变是潜移默化发生的。主要表现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剖析西方的经济发展。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共同发展,共同改变,两者有部分交集但并不完全一致,主体有相似的部分但具体理论系统演变依然具有各自的独特气质。我国现代经济学在这种成长模式下,逐渐演变分型,主要以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来研究经济学现象。

三、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协助资源的合理分配

资源是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种资源丰富,但是大量资源的分配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经济发展的健康状态与速度。在资源的合理分配之路上,西方经济学理论提供了相当有利的帮助。他们领先的经济学理论帮助我们分析现状,优化经济结构,进而提高生产力,促进国企与民企的结构调整。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和产业内部工作效率,可以显著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利益最大化。

1.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

供需关系的稳定是一切生产的前提,在供需平衡的状态下,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将资源最大化利用,从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制定产品价格时,要均衡考虑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差距所带来的利益影响,只有当产品价格与其边际成本水平形成生态平衡时,供需要求才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和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最优解。除此之外,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经济学的理论指导范畴中,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表现为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在厂商均衡,生产要素组合,边际分析,存货管理等方面,西方经济学都给出了先进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西方经济文化给我国人民的一贯风格带来强烈冲击和改变,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程度在反向推动了企业管理上制度进步、企业生产力提高和企业产品的发展。

2.提高产业内部工作效率

规模经济是产业内部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之路上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为不同产业实现适应的规模,可以有效达到这一目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成了必然的发展结果。在结合我国国情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发现,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生产规模经济与经营规模经济,各有展开理论实践的空间。前者对规模经济的深刻剖析指导经济管理人员的对规模经济的认识理解与把握,有利于规模经济的顺利实施,后者利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依赖于技术手段的革新实现快速的突破,两者互相作用,有机配合,促进产业内部工作效率,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二)指导实现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较为成熟,涵盖范围广泛。其对市场—经济作用体系的认知更为深刻。市场机制可以非常准确地反映市场变化,他可以帮助不断改善生产对需求的适应程度,保证资源的利用模式与时俱进,能够始终得到最大化利用,为经济发展助力。自西方经济学八十年代初期进入我国,经济学者认真研究思考、实践并建立我国现代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现代经济学可以说是具有深远影响,参与我国经济学的形成与改进完善,影响我国经济学发展,扶植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学已然在发展之路上大步前进的同时,西方经济学依然有值得我们的经济学者结合我国国情与社会现状去参考学习的地方。供需方的交流配合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随时确立供需水平,保证资源的合理应用,使生产能够更加适应市场,产品价格更加合理。同时也可可以促进更多企业良性竞争,带动企业发展,不断优化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四、结语

西方经济学从基础到整体对现代中国经济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经济学已经发展多年的今天,西方经济学也在不停发展进步,依然存在许多我国经济学可以参考学习的价值。不同流派的经济学碰撞争鸣,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使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正富.中国经济学理论要突破西方经济学范式[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06):13-18.

[2]韩亮.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1):3-6.

国防经济学范文2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法学专业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以国际经济关系中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的、独立的和综合的法学学科。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是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研究范围很广,其内容涉及国际间有关商品和资本流通的各个环节,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税收以及国际经济争议的解决等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的内容既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惯例,又涉及诸多国家的民商事法律。并且这门课程还需要大学生具有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等相应的经济背景知识,大学生学习起来会普遍感到困难。由于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庞杂,各部分又自成体系,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大学生对这门课程学有所获非常值得研究。教师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改革。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的任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频繁,涉外法律类人才紧缺。不仅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需要涉外法律服务,大量的内资企业随着其业务与国际市场联系的密切也会有大量的涉外法律问题。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适应对外经济交往需要,既懂国内法、又懂国际公约和国际商业惯例的涉外型专业法律人才。

二、国际经济法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课,从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上看,国际经济法可以分为六大部分,即国际贸易法、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和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制度。在这六部分内容中,教师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国际贸易法、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法律制度以及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制度。商人们在国际商贸中所发生的法律问题都集中在这些内容中。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实务性较强,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是学习的重点。国家司法考试中国际经济法所涉及的考试内容也集中在这些内容中。由于大学生对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不熟悉,在接触具体案例时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在这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国际贸易实务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大学生,并重点介绍《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因为国际经济法中所有实际案例都离不开贸易术语和信用证的有关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国际贸易实务必学的内容,也是学习国际经济法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在现有的国际经济法教材中,对此部分内容只是简单介绍。究其原因,教材的编排是考虑大学生应了解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国际贸易法的有关内容。但我国的法学专业本科生都没有经济学的背景知识,加上法学专业本身的课程较多,大学生不可能在学完经济学的相应课程后再来学习国际经济法。这就需要授课教师通晓国际贸易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国际贸易实务的背景知识,从而让大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国际经济法教材中,对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只是概括介绍,大学生看书时不可能弄明白。但是国际经贸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是需要精通国际贸易法的律师去解决的。试想一个律师对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术语和格式都不清楚,他又怎么能够帮助商人们解决法律纠纷?所以,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要增加这一部分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加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服务于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需要,不能面面俱到,只是让大学生了解这部分背景知识即可。国际经济法同时又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等章节中都涉及较深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应注重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相关的问题。如中国是否需要设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为什么首钢在秘鲁投资铁矿后运作不成功?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又如教师在讲授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时,不仅仅是让大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要让大学生了解这些计算公式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其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较深层次的理论探讨,能够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要根据我国现实对涉外法律专业人才的需要来增删一些教学内容。即在国际贸易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法律制度、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制度这些内容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一些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的背景知识。在国际投资和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篇中,应增加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是一门应用法学,为了培养实用型的法律人才,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突出国际经济法学的社会应用性,通过案例教学、模拟仲裁庭及实习等途径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法律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在美国法律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各法学院校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大学生讨论问题。大学生在讨论发言中,需要对所学知识的各种逻辑关系进行大量的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研究、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显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导和大学生亲自操练,提高了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适合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运用。因为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之一是各国的民商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英国和美国等国的自然人和法人又很活跃,所以教师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援引英国和美国等国的实际判例,可以使大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深入领会普通法系的精髓。如在讲“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这一理论问题时,教师运用了1984年爆发在印度的“博帕尔毒气泄露案”(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设在印度的子公司所造成的20世纪人类工业史上最悲惨的毒气泄露案,最后由美国的母公司联合碳化公司承担了赔偿责任)这一案例,引导大学生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要由母公司承担子公司的侵权责任。这一案例,让大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其他章节的教学中,教师也采用这一方法,着重介绍发生在国际经济领域中最为典型的实际案例,来引导大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得出结论。

2.关于“诊所式法律教育”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是将医学院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律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如同医学院大学生在诊所实习一样,这种模式是通过设立某种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诊所,使大学生在接触真实的当事人和处理真实的案件过程中学习、运用法律的一种教学训练。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我国现已有清华大学等七所法律院校开展了“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对教师和大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诊所”往往要求规模小,一般不超过三十人,指导教师多,最好一位教师指导两三位大学生。同时,大学生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学习过民法、商法、程序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但是在我国法学院,由于大学生众多、师资力量不足,加之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案件大部分是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仲裁的特点是不公开审理),使得这类典型案件很难得到原始材料,即使是到涉外律师事务所,他们往往也要为当事人保密,不公开这类案卷。因此,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不够现实。

3.应强化现有实践性课程如“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

模拟法庭或仲裁庭的训练课程一般由教师提供较为复杂的案件为素材,让大学生在一种模拟的情景下分别充任不同的角色,如法官、仲裁员或律师等,重在培养大学生处理、分析实际案件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模拟案件由于排除了实际案件操作中的许多障碍,相对于“法律诊所”所处理的真实案件来说容易得多,教师也易于指导,可以让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分组准备,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参与到模拟案件中,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值得尝试。

4.鼓励大学生将国际经济法的学习延伸到毕业实习阶段

大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在法院或律师事务所可能会接触到国际经济法的案件,教师应根据案件对实学生进行辅导,这对他们全面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内容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虽然能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不能使全体大学生受益,往往是那些思维比较活跃、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从中获益较多。“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的方法虽然能让每个大学生参与其中,但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只能等学完所有课本内容,特别是大学生学完教材中最后一篇“国际商事仲裁”后,了解了仲裁的程序及国际经济法的所有章节内容后,才能着手进行“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的训练。现实当中的国际经济贸易的案件涉及到国际经济法的诸多问题,如果大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内容一知半解,就不可能充当法官或仲裁员及律师的角色。而且绝大部分国际经济法的案件是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仲裁庭审理国际经济法的案件在程序上是保密的,案件也是不公开审理的,大学生在实习阶段往往很难遇到国际经济法的案件。因此,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方式方法,尝试将多种教学方法加以结合,扬长避短,变革灌输式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以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高飞.“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

[2]董慧慧.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新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

[3]陈燕.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4]其乐木格.浅谈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

国防经济学范文3

[关键词]国际金融理论;跨时分析;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0引言

最近几年国际的金融学的理论知识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跨时均衡的研究办法的进步,致使对国际上一系列的金融问题的研究融入更多的微观理论知识。著名学者Obsfeld以及Rogoff(以下简称“OR”)的有关“再论汇率动态变化”的文章发表之后,国际金融学研究进入了“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全新时代,引导了国际上金融学新的发展走向。当今国际金融学的进步主要展现在以下角度:首先,核心的微观以及宏观的经济知识理论广泛的使用到国际经济的趋势当中;其次,探究的学者们运用理论知识以及以往经验的分析更深入地研究国际经济方面的一些古老的课题。

1经常账户的跨时均衡分析

汇率基础知识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包含一个特殊的部分,那就是日常账户的跨时均衡的研究,把最合理的上升内容使用到开放经济当中。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学者们就构建了日常账户的跨时塑型,当中存钱以及投入代表着将来最合理的执行措施。在凯恩斯学术的探究办法中,出口基本上是由当时的平均收入标准以及对外产生纯利息的支付决策。在跨时均衡研究的办法中,忽视了这些问题的原因。这种模型跟初期的开放型经济的上升模式比较起来有所不同。这类模型可以解决短时间内的变化问题,比方说经济条件打压下的短时间和长时间的变化效果,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研究一个国家的跨时预算限制以及有关政府部门的跨时预算限制。开放地区的经济和封闭地区的经济的最简单的差别就是,一个开放地区的经济可以从世界上任何国家地区引入或者输送物品。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收入产生短时间内的浮动时,可以凭借国外的借贷躲避花费以及投入的快速减少。相似的情况还有就是国家和地区假如贮存上富足,就可以参加国内外的产出型的投入项目以及对外借款的项目。这样的资源上的跨时交换方式即跨时贸易。在开放的经济基础上,很多的宏观经济做法都和它的跨时贸易有些许关系,而跨时贸易一般可以通过日常账户的收入支出的平衡情况来反映。模型通过观察干扰花费和投入做法的至关重要的原因和实际利率来做出决策,可以研究日常账户等部分跨时均衡的浮动情况。另外还有叠代的模型,这种模型要求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之间允许存在差异。依据这种模型,可以做出下面的推断:人口波动的幅度和税收的影响也是影响国民经济水平和日常账户的基础要素。比如说,依据叠代模型研究框架致使美国储蓄率变低、日常账户赤字升高的一些因素就是它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大额超出预算和接连不断的大额养老金的支出。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日本的储蓄率升高以及日常账户结余升高也可部分算成它较为年轻的劳动力的储钱做法。要真是这样的话,伴随着大量的劳动力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离职,日本日常账户结余可能会快速的降低。在以往的国际金融的记载当中,没有考虑到宏观上的经济举措的微观基本问题,而微观基本问题却是确保经济举措之间内在关联的重中之重;以往的国际金融记载,不能使用单一的结构对变化的经济问题展开说明,对国际的资本主义市场一体化的研究也不是那么的透彻。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以往的记载并没有对很多目前重要的经济举措及问题展开研究,比如:日常账户问题,政府超出预算问题,投资货币撞击问题,还有金融市场遭遇全球化对金融以及证券的衍生物的干扰等等。跨时研究办法给予了一个理论探究的结构,可以分析部分外部均衡互相关系的举措问题,外部的持久性和真正的均衡汇率,这些全部都是和国家经济所产生的跨时均衡互相牵连才获得的。跨时方法可以研究开放型经济下举措的福利成效。

2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开放型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以及汇率经济学在知识和理论研究上有很多重大的进展,并且可以得到很多质量高的宏观经济以及金融数值也进一步地加快了试验研究的进展。新型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的由来和成长是国际金融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范围。著名研究学者们在自己的论文“再论汇率动态变化”当中深度探究了汇率决定的变化的一系列均衡模型,它的分析加入了微观经济的基本含义、零售价格刚性和非刚性的竞争,这种探究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一个开放型的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全新的工作模型。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学者的的超调模型有以下几个方法论上的不足,最基本的不足就是缺少显而易见的知识理论作为基石,尤其是缺少总的供给这种微观基础。所以在价格没有提前确定和市场说明的情形下,模型不可以解决总需和产出之间的不足,因为它没有设想到个人以及政府的跨时预算的限制。Dornbusch模型也不可以说明日常账户的一般变化以及政府的支出的反应,模型缺乏微观基础致使它不可以使用任何天然的福利要求去预测互相可以代替的宏观经济举措。相对于Mundell-Fleming-Dornbusch的研究结构,因为加入了微观的经济基础,新型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就可以展开研究。在市场没有完全并且名义价格处于刚性的情形下,可以展开举措的预测。因为新型的开放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固有的微观基础互相关联,所以举措预测以及研究有赖于固有的爱好以及名义价格的刚性。

3新的发展方向

OR说明了随机展开的开放型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的全新的走向,他们留意到在众多货币的国际金融经济里面比在单纯的货币的封闭经济当中,价格名义刚性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认为国内的经济市场的分割是相当有必要的。OR觉得本地区的货币定价或者是其他国家的货币定价的以往问题跟现实情况有些相近。假如入进口是采用进口的国家的货币标准,不是预期的货币降价节能和改良的经济条件是保持一致的,他们认为这和以往的数据不同。真实情况就是证据表明的总数据有可能符合以往的研究结构,出口主要是以自己国家的货币进行定价,名义上汇率的变化对国际上的金融竞争和经济贸易有重要的短时间作用。OR的研究主要来自以下情况。首先,脱离定价标准主要是因为顾客价格指数当中的部分不属于贸易品的原因,市场的分离以及本地货币定价的标准是否说明了脱离定价标准还不明确。其次,收入黏性致使的价格黏性在说明宏观的经济的接连变化中有可能是比较重要的,这是由于交易的定价不会致使大部分的持久的脱离。再者,价格的直接证据以及出口方使用进口方的货币价格是不一样的。最后,有关价格与投入之间的差距的国际证明和使用出口方货币价格的实践是保持不变的。OR构建了以劳动力当作名义刚性以及国外货币价格机场上的随机开放型的经济模型。全部产品的定价是具有浮动的。OR给予了收入提前确定的均衡方法以及有效的答案,还有就是每一个内在变量的封闭模式的解。尤其是汇率解表明名义上的收入确定之后,对应的自己国家的货币提供的上升致使汇率的降低。但是全部打算的浮动致使收入的差距以及汇率发生一样的浮动。OR得到了以下的福利结论:第一就是它们说明的有效限制的货币举措要求构建了弹性定价的平衡,产出对生产率的冲击力是按照周期变化的。比如,在浮动的收入下,致使更多的劳动力提供以及产出的正面的生产率打击在收入是不是事先确定的基础上,致使自己国家的货币扩张的反应以及国外的货币紧俏的反应,可是全球性的纯货币反应是正面的,并且最好的货币举措让汇率对不一样的国家的生产率的不同发生变化。第二就是OR算出了三个不一样货币条件下的预期效果,也就是最好的波动汇率举措,全部的国家实行的货币主义以及最好的固有的汇率举措。假若选取好的货币举措会让汇率对不一样的国家的生产率差别的冲击浮动,这样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假若国内外的生产率冲击是互相关联的,那么固有的汇率举措是占有优势的。名义上汇率的浮动在短时间内致使全球的需求在不一样的国家之间的波动,这样的说法在以往的MFD模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与事保持一致,并且是随机的开放型经济模型的重要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值得一提的是开放的经济宏观经济学始终假设没有国际贸易的投入。不过引进国际贸易的投入,有可能对改善以往的汇率模型有很大的好处,可以说明国际的宏观经济学的不解迷雾。总而言之,国际上金融学的发展仍需要后人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

主要参考文献

[1]缪庆宝,谢晓琪,朱琪琪,等.浅谈宏观经济统计分析[J].纳税,2018(12).

[2]刘昕.宏观经济数据短期统计预测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统计,2017(9):6-8.

[3]李素青.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J].全国流通经济,2017(36):49-50.

[4]洪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33).

[5]李如梅.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问题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3):35-36.

[6]赵长明.P2P网络借贷经济犯罪防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7):198-199.

[7]王莹.宏观经济状态下的统计分析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7(12):9-10.

[8]孙美,苏在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7(5).

国防经济学范文4

一、引言

当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的时候,发达国家的统治阶级就开始在研究如何使国家能够长期繁荣、富裕和强大。经过几个世纪的经济学家们的探索与研究,各国都在努力寻找着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从原始的工业发展到机械化大生产,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人类在经济发展的探索中行走,逐渐发现了经济繁荣的真谛,把握好市场与国家调控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市场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的同时能够在国家的有效干预行为之下保持长期的繁荣。公共财政在一国的国家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从公共财政入手,着重探讨公共费用支出的问题。自1978年以来,国家以管理者身份将从市场上获得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分配到哪些领域,又分配多少?本文第二部分介绍公共财政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部分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结构情况,第四部分试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所在,第五部分为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议,第六部分为结束语。

二、公共财政及我国现状

(一)公共财政与财政支出

1.公共财政从概念上讲,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这个概念的含义就是,好比在一个大家庭中有个管理者,他负责管理这个“家庭”中各成员的收入,并根据需要做出合理的支出,并保证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正常运转。也就是说,管理者必须保证每笔支出是朝着有利于这个“大家庭”更好方向发展的。我们将这个家庭称为国家或者叫做经济社会,管理者称为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此项管理工作名称为公共财政,家中的各项支出我们称为公共费用支出。如何管理“家庭”的收入,将所获收入都投放到了哪些领域?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公共财政的一个主要活动,在当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趋于稳步的同时,财政支出的效率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财政活动总的来说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这两个活动都能够影响到经济的运行。但是由于支出的过程本身也是财政发挥其真正职能作用的过程,只有通过财政支出才能真正的弥补市场失灵的状况,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财政支出的效率就显的更为重要,而这也正是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不仅如此,从实践的角度讲,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有限度的,如果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效率,就必须从支出的角度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这样对财政支出效率的管理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二)我国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的公共财政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行政管理、国防、外交、治安、立法、司法、监察等国家安全事项和政权建设;教育、科技、农业、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救灾救济、扶贫等公共事业发展;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建设、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等。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将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它支出这几项。我们研究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从市场上取得收入后如何分配这些收入,分配给经济建设多大比例,又分配给国防多少等等这样的问题。

1.我国财政支出的发展历程从上表可以得出,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行政管理各项事业的支出在逐年增长。从中可计算出2005年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经济建设费占27%,社会文教费占26%,国防费占7%,行政管理费占19%。可见经济建设在我国的财政支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依据上表使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国内生产总值与以上各支出之间的相关性为下表所示:从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各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都存在着很强的线性关系,其中与经济建设费的关系最强,达到了99%。这也是我国从1978年以来各项事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财政支出上的具体体现。进而,还可以得到各年的各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表。从表3我们首先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直线上升的;其次,经济建设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8到1985年这几年占到GDP的百分之十几,随后较为平稳,基本维持在百分之五左右的比重;第三,社会文教支出占GDP的比重自1978年以来基本变化不大,但最近几年呈现上升的趋势;第四,国防支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占GDP的比重较大,从九十年代直到现在基本维持在百分之一点几的水平;第五,行政管理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较改革开放之初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三、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结构

目前,世界一般发达国家与我国的财政支出划分项目不同,他们将政府支出项目划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和福利,住宅社区福利设施,娱乐、文化、宗教,经济事务和服务,其它经济事务和其他支出。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结构具有很明显的特点:

1.中央政府支出占全国总支出中的比重比较高,中央政府在国家财政支出的财力配置中占有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2.将较大的支出比重花费在健康、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上。健康、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中央政府支出总额的比重加起来达到50%—60%,余下的50%左右的中央政府支出被投放到国防、经济事务和服务、一般公共服务以及利息支付和教育支出上。

四、现状分析

1.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国防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比重最高;

2.文教科卫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武装警察部队支出次之;

3.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文教科卫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和城市维护建设支出比重最高;

4.除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和增拨企业流动资金这三项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中都不占重要比重的支出之外,我国地方政府几乎在所有其它支出项目中承担主要的支出责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建设支出、国防支出和政策性补贴支出比重要高于发达国家;而在文教科卫等项目上的支出要明显少于发达国家的支出投入。分析其原因在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政府掌控财力的限制,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将基本经济建设支出放在本级政府财政支出的突出重要位置,以期待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应地,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抚恤和社会救济、教科文卫、城市建设和维护以及支农等方面支出的力度就相对较弱。#p#分页标题#e#

五、关于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几点建议

1.加强公共财政在文教科卫上的支出力度。我国的教育改革从消除文盲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大学教育的扩招,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改善,但是目前的教育制度仍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公民在教育上的支出能够相对地减少。其次,我国的医疗水平虽在不断改善,但是公民沉重的医疗负担确实值得思考。

2.减少各地方政府所谓的“面子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确实有必要,但是各地方政府的所谓面子工程的建设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实在是有些费力不讨好。比如,某城市为了使城市达到一定的绿化水平,就人工铺设一些草坪,只管铺不管后期草坪的生长,第二年草坪枯萎,再重新铺设,这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3.加大对制造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提高铁路、地铁、公共汽车、造船等与人民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4.提高对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支出。鼓励创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需要政策的引导,国家应该在这几方面加大投入。

国防经济学范文5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

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涉密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

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军转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

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启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四)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将798篇国民经济动员相关研究文献分为8大内容,分别是:国民经济动员问题与对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与仿真模拟、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特征和趋势、其他分散内容。针对国民经济动员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是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部门工作者的理论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起点,文献数量最多,为157篇,占19.7%。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研究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持续发展的核心,文献数量次之,为136篇,占文献总数的17%。针对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革命、军事变革等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指导国民经济动员的健康持续发展,该类文献数量为118篇,占文献总数的14.8%。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首要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研究者所重视,文献数量116篇,占文献总数的14.5%。另外,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研究、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研究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总体上,目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中绝大多数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占文献总数的68%,这些论文多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现状、问题,并针对解决对策、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类描述性研究文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另外,经验总结法、模拟法、个案研究和文献研究法也为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者所运用,其中模拟法类研究论文主要源自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

二、重要领域研究概述

以上研究内容划分的八大研究内容涵盖了798篇文献所涉及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本部分选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动员能力与潜力、动员模式以及新形势下对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研究4个重要领域进行概述,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脉络。

(一)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

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它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实践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1998)回顾了我国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前瞻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需着重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市场经济接轨、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融入国民经济整体布局规划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朱庆林(2000)指出,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创新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了动员的范畴、地位、功能、模式和快速动员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其特征表现为全面性、本土性、阶段性和探索性。陈德第(2003)从16个方面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澄清了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并提出了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研究框架。孔昭君(2005)借鉴决策理论学派和管理理论学派的观点研究了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纲领构建,建议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评价和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两方面入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学科体系。焦智立等(2008)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苗野(2008)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认为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新型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培养体系和模式。王欢欢(2009)通过对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概念比较分析,指出“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之间有交集也有区别,并不是包含或相离的关系,并表明在现实立法中,应将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分别立法,以满足现实所需。

(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

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目标,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核心内容。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国家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国家形象等软实力表现方式在不同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经济动员的质量与效率,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国家形象的战略设计等方面提升和积累软实力,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邵丹(2005)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内涵、构成、影响因素及其重要地位,并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优化理论的数学模型,对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赵新海等(2007)研究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从财力动员的体制、财力动员信息建设、财力动员的规模、财力动员的结构、财力动员的时效评价5方面构建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评价指标体系。禹红霞、甘瑶(2008)在分析军工企业在战备状态、紧急状态和其他各类国民经济动员中作用的基础上,着重从信息技术、军民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军工企业应急动员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是指蕴藏在国民经济中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人、财、物资源,是各部门、各单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实力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有着密切关系,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蕴含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经济实力水平决定经济动员潜力水平。崔博(2005)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类建设,弥补了原国家潜力指标体系的不足,完善了整个潜力指标体系。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供给视角、产业链视角、战争财力动员对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三)国民经济动员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其中,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系统整合动员资源,创立了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保障能力的“宁波模式”,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随着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传统的经典动员模式逐渐表现出局限性,促使了敏捷动员模式的产生。与传统动员模式相比,敏捷动员模式具有动员需求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动员结果的可靠性、动员成本的经济性等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寓于式”发展模式则是多种安全威胁下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最佳模式,是指着眼保存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急时应急”能力和“平时服务”能力,将“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能力寓于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之中。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民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研究,如国民经济动员联盟组织模式、财政金融动员模式、行业协会和经济动员机构的“授权-合作”模式。

(四)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研究

围绕市场经济、军民融合、信息化战争、网络经济等背景条件,我国学者对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功能定位、发展趋势、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防理念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不断拓展自身功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如何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相衔接是拓展“急时应急”功能的关键,从规划计划、预案编制与演练、物资储备、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应战应急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家应战应急体系一体化建设。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的军地“融通式”物资应急采购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国家经济力量转化为军队后勤保障力,同时也是军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库桂生(1994)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动员准备、法律法规、预案和国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网络经济时代的信息化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国民经济动员的动员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从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把网络经济时代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做得更好。李连宏(2004)根据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提出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员的发展策略,强调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加强武器装备信息化,形成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工业。张国权等(2007)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七大新理念:一体化、精确化、快速化、法制化、数字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理念,对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同时,许多研究者针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动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结束语

国防经济学范文6

关键词:国防教育;学科构建;价值研究

我国的国防教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形成于古代、丰富完善于近代、创新发展于现代,特别是当今国防教育已经开始列入国家战略布局之中。尽管如此,国防教育仍然在诸多领域不受重视,只是作为一项工作或者活动来开展和对待。充其量在部分普通高校也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但均处于教育的初级化、低层次范畴。教育的最高形式就是要构建教育学科,国防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才能真正使国防教育上台阶、受重视、影响大、效果好。

一、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现状

目前我国的国防教育,特别是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没有真正受到高度重视,不少人存在认识误区,导致了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困难重重、障碍不断,现状令人担忧、不容乐观。

(一)目前对国防教育及学科构建存在的主要认识误区

由于国防教育是一门特殊学科,主要受到高校与军方关注较多,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以下一些误区:不少军方人士认为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是军队、军校、军事机关的事情,地方机关特别是普通高校没有必要开展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和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不少教育、军方等职能部门领导认为国防教育只要开展一些活动、作为一项工作对待即可,没有必要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不少学校领导认为国防教育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硬性指标,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无足轻重、无关紧要,只要应付检查,走走形式即可;不少学者专家认为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是学术问题,不需要行政干预、支持和参与,行政领导不懂学术、不懂学科,只能起阻碍作用。只有学术专家、学术机构才能构建学科,进行学科建设;不少人士认为国防教育不能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它完全可以由教育学、体育学、军事学、思想政治学等学科来替代;不少人士认为要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缺乏理论基础、缺乏学科体系,没有完备的学科建设基本要素;不少从事国防教育的人员普遍认为,国家层面在地方教育目录中没有国防教育学学科目录,盲目建立这一学科,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不可能达到目的。

(二)目前国防教育开展及学科构建现状

正是由于存在各种认识误区,导致国防教育及学科构建整体边缘化、弱势化,不少各级领导从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国防教育、没有真正从国家生存和发展大计上思考国防教育及学科构建,这是制约国防教育学科构建的最大障碍、最大瓶颈。尽管如此,但仍然有许多有识之士站位高远、心怀全局、胸怀天下,国防教育及学科构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支持,开启了良好局面,开创了国防教育的新天地。尽管诸多认识误区制约了国防教育发展,毋庸置疑仍然有许多有利因素。

1、有较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我国的《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国防动员法》、《全民国防教育纲要》、《学生军训教学大纲》等诸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全民国防教育的目的意义和相关内容,特别是在普通高校进行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也作了相关要求。一项事业有如此之众的法律法规保障是罕见的。

2、有主要领导人的指示精神

我国的几代领导人均对国防教育、学生军训作出了重要指示。一代伟人多次强调要加强民众的国防教育和学生的军事训练,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邓小平、、也作出了加强国防教育的相关指示精神。特别是提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3、有优良的国防教育传统

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国防教育,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备受欺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争,取得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胜利的因素很多,其中对全民的国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出现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优秀事迹就是传承我国国防教育优良传统的集中表现。

4、有一批敢为人先的学科大师

国防教育战线出现了一批敢为人先的领头羊,他们胸怀全局、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努力开创了国防教育的新天地。如厦门大学的吴温暖教授、吉首大学的李先德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的陈波教授、南京大学的杨新教授等。

5、有大批热爱国防教育事业的人才队伍

除了有一批学科大师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从事国防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人才队伍,大家默默耕耘、辛勤劳作,用他们的爱心、诚心、真心托起和支撑着国防教育这片蓝天。

6、有一批开创先河的普通高校

厦门大学在教育学下设立了自设目录外国防教育学科、中央财经大学设立了国防经济学科、吉首大学设立了国防军事教育学科。贵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大学等根据学校实际设立了国防教育相关学科。这些学校的创举给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二、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价值

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的价值意义在于怎样提升、推动、促进、指导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可以提升国防教育层次

我国的国防教育虽然历史悠久、初具规模,但它仍然只是停留在低层次、初级化、边缘化、零时性的工作活动层面,绝大多数的国防教育仅仅就是开展几次活动、举办几次讲座、参观几个基地、举行几次比赛,这是最低层的国防教育形式,我们称之为国防教育的初级层次。在普通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实行军事理论教学、开展国防教育课程建设,这是国防教育的第二个层次即中级层次,这一层次也仅仅是在普通高校本科学校进行,很多普通高校都未能按大纲要求落实课时、学分和师资队伍。第三层次就是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这是国防教育的最高形式即高级层次,是国防教育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国防教育才能充分体现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构建国防教育学科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国防教育层次。

(二)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可以升华国防教育价值

当前不少各级机关部门、普通高校把国防教育当作一个负担,搭虚架、玩虚功、走形式、迎检查,没有真正思考、理解、认识国防教育的功能价值,也没有体现、彰显、传播国防教育的价值功能,更没有去研究、探讨、挖掘国防教育的价值功能。因此人们对国防教育的意义作用、价值功能认识不清,很多人认为国防教育是一种大而空的说教,是国家的事情、与己无关。不少高校普遍认为国防教育主要是部队的事,学校不需要花费更多的人财物开展这项活动。那么构建国防教育学科就可以改变这些模糊认识、改变这种消极现状。因为一旦构建国防教育学科就必须要深度研究国防教育价值、深度剖析其价值要素、深度挖掘其价值功能、充分彰显其价值作用、广泛传播其价值意义,这自然而然就可以升华国防教育的政治价值、战略价值、法律价值、教育价值。

(三)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可以指导国防教育实践

国防教育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是一项实践活动,国防教育涉及的领域之宽、范围之广、对象之众、形式之多、困难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它涉及到政治、军事、教育、外交、文化等领域,涉及到每一个中国公民、涉及到各行各业,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遇到的困难多如牛毛。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进行系统地科学地理论研究,是很难完成国防教育任务的。而国防教育学学科构建就需要建立国防教育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通过系统建立国防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国防教育的职责任务、内容对象、方法措施、保障机制等,可以指导、解决国防教育诸多实践问题。

(四)构建国防教育学学科可以破解国防教育难题

在国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制约国防教育发展的难题,如机制体制、理论体系、学科属性、教育归属、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术科研、职称评定等。这些难题的存在一方面制约了国防教育向更高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严重挫伤了从事国防教育相关人员的自信心、积极性。而一旦建立了这一学科,这些难题就迎刃而解。因为一旦构建了学科,国防教育就必须有相应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解决了学科属性,教育归属的问题。同时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须加强课程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机制保障、建立学科平台、规范职称评定,所有相关难题都将一一化解。国防教育将会和其他教育一样成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独立的一片天地,国防教育人将可以粉墨登场,施展才华,国防教育事业将会如日中天。

参考文献:

[1]王洪林.论新学科建立的条件或规律[J].中国知网,2014.

[2]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国防教育学[M].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

[3]徐泽平.论地方高校军事课中的学科瓶颈及应对策略[J].首届中国国防教育学年会论文汇编,2017.

[4]吴温暖.高等学校校国防教育[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国防经济学范文7

始终围绕合训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本专业所有课程分为两大系列。理论系列课程旨在使学员系统掌握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应用系列课程旨在使学员运用基本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员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构建了文理交融、指技兼备、军地相容的课程体系。具体地说,在课程类型上,构建了必修课(约占85%)、选修课(约占15%)、自修课(不计入总课时)三位一体的人文社科基础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上,设置了公共基础课程(约1600学时)、技术基础课程(约850学时)、专业课程(约150学时)三大系列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按照学科背景设置4个系列: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列、军事基础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公共工具系列;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支撑武器系统的相关技术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课程;专业课程围绕国际政治学与国防政治学两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技术的集成性和军事的应用性,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合训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专业骨干课程是政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每年选取若干门政治学科骨干课程进行专项建设。比照国内一流大学政治学专业课程建设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建设方案,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针对既有的教材不能适应“合训政治学专业”建设要求,我们成立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小组,按照“文理交融、指技兼备、军地相容”的思路,先后派出3个调研组,深入地方著名高校、基层部队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及时将政治学理论、信息化战争、体系作战等前沿问题引入教学,建立了一批体现政治学学科要求、与军事斗争准备密切相关、部队建设急需、有较高军事技术含量的专业教材。同时,建立了教材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将新理论、新知识和部队基层建设新经验,纳入教学、进入教材,初步形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教材相配套、教材与讲义相结合、文字与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材相衔接的教材体系。

二、构建“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合力育人的新机制

坚持以“学科”为支撑,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动力,以“团队”为基础,建立了学科建设与条件建设良性互动、科学研究与团队建设互相支持的机制,促进教学科研向育人方向聚焦,推动学科团队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大政治学”学科视野下,“合训政治学专业”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军队政治工作学等三个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国际关系硕士点、国防经济硕士和博士学科点、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和博士学科点以及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和博士学科点等相关学科点为支撑,大力加强了“合训政治学专业”建设的学科基础。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我校“合训政治学专业”确立了“大国外交与国际安全、地缘政治与周边安全、执政党建设与政治安全、军备控制与太空安全、国防制度与军事安全”等5个学科研究方向。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和研究平台,积极探索政治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教学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军内外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8年来,政治学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课题1项;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和后期资助课题等10项;出版了各类学术专著和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相关学术成果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政治学专业教学团队强调将研究成果以专题教学的方式进入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其中一项获全军教学观摩一等奖。

按照师资重组、力量整合、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派最强的教员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大力推进名师工程、青年骨干培养计划、学术带头人个性化培养方案等举措选派教员到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访学,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素质能力;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政治学专业优秀人才,打造出一支既擅长教学又精于科研的强势教学科研团队。2名教授获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授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同时,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了我校政治学专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国防经济学范文8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是根据国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并结合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国防教育学科发展和水平提高的活动过程。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构成国防教育这一学科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学科所组成。它包括国防教育学概论、中国国防教育史、中国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概论、中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概论、国防心理学、国防教育管理学概论和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等学科,构成了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及价值

国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理论是先导,理论要先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高校国防教育的理论及其体系。所谓的国防教育理论是国防教育的先导,就是引导、指导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作为先导的国防教育理论其作用在于:不仅让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为先导就是告诉人们作包括国防教育在内的任何事情时,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懂得怎么做,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国防教育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理论上认清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引导他们树立牢固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投身到国防建设事业中去。国防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教育的体系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党和国家的国防政策、国防战略;此外,还包括战争理论、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等与国防教育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成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行动指南。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同样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如何从高校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并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越是和平时期,越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越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理论研究,越要重视和加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为高等学校乃至全社会开展国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这是历史经验和科学结论。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居于核心和龙头地位,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一项关系学校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基础性工程,是高校当前和未来改革的主攻方向。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是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机构的细胞和基础,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的结合点,学科又是凝聚人才和教学实验的基地,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学校教育的共识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建设一流学科,已成为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所辖的所有分支学科。所谓的学科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根据这一定义,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有其自已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构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因而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构成了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当代大学的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除了要有针对性外,这一学科的特点还要有超前性,要规范化、科学化,才能达到国防教育的有效性,达到国防教育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学科,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学科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类人才的主阵地,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他还强调,“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人才培养成功与否,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至关重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首先要有一支理论功底雄厚、实践经验丰富,既懂文、又懂武,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影响大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每个学科方向中,还要有国防教育学术功底比较扎实的、宽阔的国际视眼,富有为国防奉献和各方面的协作能力,尤其是学术方面的协调能力的学科骨干,学科骨干下面还要有一定数量的职务、学历、专业、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来支撑,这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是学科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就难以为继,而只有带头人没有学术队伍,学科带头人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学科带头人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以及丰富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它将带领学术团队始终走在本学科建设的最前列,从而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其一。其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通过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教材编写、申报课题、教学实践、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学习进修、学科管理、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过程来不断完善这门学科建设同时,又培养和提高了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可见,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本学科建设的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教师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学术和素养、精神和状态在根本上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贡献,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代表和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其它学科建设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像,它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在校大学生的军训。1955年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对学生军训作了规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在[1981]11号文件中,规定高等院校要把学生军事训练纳入教学计划,从此,部分高等院校又恢复了学生军训的工作。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新修订的《兵役法》,把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单列一章,再一次从法律上对学生军训作了明确规定。200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以国办发[2001]48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要求从2001年起,逐步在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在2005年前全面实施学生军训。同年11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在天津召开“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会议”。

会议对全国学生军训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办发[2001]48号文件下发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自1985年开始,历经16年的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的结束。同时也标志学生军训工作的全面实施,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确立以军训为内容的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和学科管理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学术研究成果是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支撑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在任何一个学科发展中,如果缺少科研项目,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就难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累积,其学科也缺少了显著的标志。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当然也不例外。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一,出版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著作和教材。它们主要是:吴温暖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程》、《中国军事思想教程》;张正明:《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郝翔的《国防教育概论》;李先德主编的《国防教育学概论》;陈云金和吴忠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程》以及陈云金、沈有生编写的作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统编教材的《高校国防教育教程》;庄雷、任婉玲编写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许慧远、黄科著的《大学生国防知识与军事理论》;孟庆金、张利华的《新编高校国防教育教程》;唐和祥、王亦成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训教程》;成锡岗的《大学军事理论常识》;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葛芝金、程新章、吴勇刚编写的《国防教育概论》;杨润华、岑应奎主编的《高校国防教育》;徐则平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以及主编的《大学生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杨茂锐著的《中国国防法规研究》。等等。除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这些成果以外,军队的高等院校在这些方面也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例如: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杜景山等编著的,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防理论教育读本》;苑士军著的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国防建设论纲》和《国防教育概论》;许江瑞、方宁合著的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法概论》。等等。这些公开出版的著作和教材中,有的是填补了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空白。

例如:吴温暖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徐则平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作为一个省、市、区或若干高校的教学用书。例如:陈云金和吴忠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程》以及陈云金、沈有生编写的作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统编教材的《高校国防教育教程》、郝翔的《国防教育概论》、李先德主编的《国防教育学概论》;徐则平等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还作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研究生的教材。例如:苑士军著的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国防建设论纲》和《国防教育概论》、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等等。这些重要成果是研究者们长期艰辛研究的结果,倾吐了这些作者的心血汗水,为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推动高校的国防教育的开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二,公开发表了一大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例如:吴温暖:《论高校国防教育的创生》、《大力加强高校的国防教育》;魏联:《高校国防教育的心理学视角》;张冬胜:《论高校国防教育应有的准确定位》;毛远芳:《关于人武院校开设国防教育专业的思考》;陈芳:《关于创立国防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几点思考》;刘大维、汪强:《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胡春锡:《论高校国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徐福水:《国防教育:高校文化教育中独特的风景线》;杨继环、朱荣杰:《外国国防教育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石潇纯、余文武、缪鑫平:《论高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定位》;何庆文:《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周大雄:《论高校国防教育的法制建设》;黄妍、李开阳:《论建国后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张志、辅金华、李卫:《高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析》;张平海、田中胜《滇南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策略—基于红河学院国防教育的研究》;学位论文《中美高校国防教育比较研究》;李冬华:《浅谈对提高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潘奎:《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苑士军:《论国防教育的主体与对象》、《论国防教育的方针与原则》、《论国防教育的内容》、《论国防教育的师资》。在这些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对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进行了探讨,涉及到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定位、创生、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法制建设、心理学视角、高校国防教育新学科的创立、中外高校国防教育的比较以及地方高校和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地位和特殊性等。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p#分页标题#e#

建立了一支热爱国防教育事业的教学队伍和科研队伍教师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学术和素养、精神和状态从根本上来说,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贡献,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代表和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国防教育教师是大学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授者。高校国防教育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以外,还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热心国防教育事业、有基本的国防与军事知识或军事技能;二是要具有相应的学历和学位;三是具有较好的授课能力;四是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要充分认识国防教育教师在培养国防后备人才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地位和作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国防教育师资的队伍,对于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关系重大。建国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较好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的军训任务和其他国防教育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任务,为国防和军队培养造就了高素质的后备兵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高校国防教育学学科与高校其他学科相比,仍然不够成熟。一个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学科的归属至今尚有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国防教育学科到底归属于军事学科或是教育学科?持归属军事学科的主要代表有:武炳等主编的《国防教育学》认为:“国防教育学,是研究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探索国防教育的本质,揭示国防教育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并用于指导国防教育实践的学科。”(见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教育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从这一定义出发,该书认为,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包括:探索国防教育本质、揭示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总结国防教育经验和对未来的国防教育作出科学的预测等四个方面。《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指出:军事科学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军事和军事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新的军事专业不断出现,学科随之增加。军事科学同其他领域中一些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从而又逐渐形成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国防经济学、国防外交学、国防教育学、军事管理学、军事社会学、军事人才学、军事伦理学、军事心理学等。可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把国防教育学归属于军事学的分支学科。持归属教育学科的主要代表有:厦门大学吴温暖教授等人。他们认为,“国防教育学宏观研究的对象本质属性是‘教育’的活动,国防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从属于教育学研究的范畴,国防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是‘育人’,因此,国防教育学归属于教育学更加合理。”他们同时还认为,“国防教育学与教育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国防教育学归属教育学的学科门类,不仅有利于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指导国防教育实践。”(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周善标和高水练先生,他们在《浅谈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文中谈到,“国防教育学研究是教育现象,从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但其同军事学科的关系还需要认真探讨。”他们把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表述为:“和军事学高度相关的教育学分之学科”。(见《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归属和定位尚未确定,不能不说影响到高校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国防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它是由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所决定的。从现在各普通高校已开设的国防教育课程来看,其学科体系正在探讨和形成过程之中,所以,尚未统一,且差别和分岐很大,可谓之五花八门。有的学校的国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只开国防教育课程,或者说把国防教育当作国防教育学课程来开;甚至有的学校国防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只开国防教育课程。我们知道国防教育与国防教育学虽然有联系,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有的用国防建设论纲代替国防教育学,从学科和专业要求来说,我们认为,应当开设国防教育学更为合适、更为科学。有的开设中国教育史,有的开设中国国防史,有的开设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开设军事心理学、有的开设国防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有的开设中国国防法律法规,有的则开设军事法律法规;有的开设形式逻辑,有的开设军事逻辑;有的开设了国防动员学、国防教育管理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而相当的学校没有开设这些课。之所以造成以上学科体系不统一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从而形成各自为政的现有局面;二是学科建设尚未成熟,公开出版的相关教材有限,满足不了国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就干脆不开这门课;三是没有专业老师。由于国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一般的情况下,有普通高校学历尤其是高学历的老师缺乏军事背景,军事知识较为欠缺,而军队转业干部担任教师的,虽然军事素质比较高,但是他们又是缺学历、缺职称,没有专业老师,课也就无法开。四是有的学校领导对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投入的经费和研究力量不足。

学科内容构成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范国防教育学科内容对于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地各院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差别比较大。非国防教育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开设的两周的军训课和36个学时的理论课。有的个别院校甚至只象征性的搞军训,根本就不开军事理论课。多数院校虽然按要求开设了军事理论课,但却没有开设军事类选修课和辅修课,也就无法更新和补充国防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最新信息。再从国防教育专业来看,我们以某院校国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为例,其专业基础课主要有:教育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教育行政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军事高科技、军事思想、国防法律法规和国防动员学等。专业课主要有:国防教育学、中国国防教育史、国防教育管理学、国防教育法规、当代国外国防教育等。而西南某边疆省的人民武装学院国防教育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行政法、教学法、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文写作、社会学原理、公共政策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防历史、国防教育学、军事思想、国防动员学、新时期人民武装工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军事学概论、军事技能、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等。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和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颁布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为依据,科学的规范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内容,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防教育在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该学科的完善与发展。#p#分页标题#e#

国防教育学科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精、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国防教育学科队伍是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然而,相关资料显示,国防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却不尽人意。一是编制尚未落实。全国157所试点高校中有教师编制的为109所,占试点高校总数的69.4%。二是机构不统一。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都已成立了相应的教学组织———军事教研室(占85.3%),其余院校的任务暂时由武装部或其他部门代管。三是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各校专职军事教师队伍现状除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30-49岁的占61.4%)之外,学历结构中,大专学历占40.3%,特别令人不安的是有12.5%无学历,5.9%为高中毕业学历;从职称来看,问题更显突出,无职称者竟达46.5%(参见,王原凯: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四是学科队伍的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郑宏先生在《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谈到:“1979至2009年的相关论文分析显示,中国高校国防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防教育基础理论、国防教育与学生培养、国防教育学与改革创新、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防学培养等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理论分析缺乏深度,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参见,《高等教育》2011年第1期)。笔者认为,除上述之外,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不够深、不够宽、不够细、也不系统,尤其是在整合资源,发挥群体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理论研究,做得远远不够。因此,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应当成为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中之中。

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要求,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努力地探索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整合资源、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科学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这是依法治国、依法施教、依法开展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专门设置了学校国防教育一章,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防教育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为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法律依据。第13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15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第16条规定,“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以上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认真的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其工作的基本点就是要放在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中心点上。而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自己的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当把握以下原则:其一,它是一门独立学科,其它学科不能替代。要充分认识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其二,它是军事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从学科的称谓就不难看出。同时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的新兴学科。其三,它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至少应当包括:国防教育学概论、高校国防教育学概论、国防心理学、中国国防教育史、国防教育法规、国防教育管理学、当代国外国防教育概论等。其四、它有自己的学科范畴。例如:国防、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学、高校国防教育学、高校国防教育学科、高校国防教育学科规律、高校国防教育学科特征、高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高校国防教育法制、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高校国防教育管理等等。其五,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例如:综合研究法。由于高校国防教育学科涉及到军事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哲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才学、新闻学等学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它具有综合性特征。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加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呢?笔者认为:其一,要按照要求和规定配齐国防教育的教师。目前一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教师由于编制等原因尚未配备到位,有的由相近学科老师兼任,这样不利于国防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配好、配强一支政治素质高、热爱国防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精、结构合理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其二,提高学历层次。由于国防教育学科特点所决定,部分师资力量来自于部队的转业干部,虽然他们的政治素质高,军事素质强,但学历偏低。有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或专职老师不足,由思政老师或辅导员、总支书记、副书记担任,一般来说,这些人的学历层次偏低。所以,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迫切要求。其三,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当前,全国各高校国防教育教师的来源渠道都不够宽,应当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套套,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把那些符合、胜任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中来。其四,加强对现有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现有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更新和提高他们的的专业素质。比如说,集中培训请专家讲课的办法、学术交流的办法、到基层、到部队锻炼的办法、申报和参与课题研究的办法、进修的办法、以老带新的办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