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安全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国防安全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国防安全论文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1

1.1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牵引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任务向广度拓展

当今时代,信息网络技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在给人类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战争形态、样式、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和计算机网络战不仅是战时的基本作战样式,在和平时期也不容忽视。2014年,广东、青岛等地国家安全机关破获多起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勾联策反境内人员,窃取我国军事秘密的案件。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网络泄密案件已占泄密事件总数的70%以上,而且呈高发之态。美情报部门认为,现在,很多极有价值的情报都可以从网上找到。美军方研究中国军情的权威文件《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获取来自中国军迷们的网络信息。这些事件表明,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作为和平时期网络战、信息战、情报战等信息攻防的生力军,其核心任务是确保国家各领域的信息安全。

1.2信息安全在各领域的深层次需求牵引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任务向深度拓展

当前,以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信息领域已经成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技术垄断、思想渗透、意识传播、价值灌输、文化进攻、情报窃取、颜色革命和和平演变的主战场、主渠道。“信息时代需要信息国防”,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飞速蔓延,信息时代的战场已经扩展到以网络技术为主导的多维空间,贯穿战时和平时整个过程,因此,确保信息安全成为国家战略性的大问题,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亡。周小平在《这就是一场文化冷战和新鸦片战争》中指出,“外国已经把网路信息战和文化战争作为国家策略来推动,力图通过网络文化思想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方的人民,达到操纵舆论甚至影响政局的目的,特别是其灭偶像、毁信仰、反人类、唱衰中国、先亡其史、打击幸福感、散播政治鸦片等信息冷战新招数对我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深层次安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深层次的需求也牵引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任务向深层次发展。”《孙子兵法》有言,“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要打赢这场涉及技术到意识、涵盖政治到文化的全领域、全时空的全面战争,科学运用“人民战争”的思想是制胜法宝之一,通过对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建设问题的研究,提高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打赢信息时代技术战争和思想领域“鸦片战争”的双重能力,在全社会建成信息时代“人民战争”的多维立体布局,通过进行国防信息安全潜力预置,掌握信息安全制权、形成打赢“人民信息战争”的态势和合力,既建设全时空、全领域的坚强信息国防,又具备多维时空领域的国防信息攻防能力,坚决打赢这场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信息持久战”。

2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特点分析

2.1从广度上看,具有多领域、多区域的联动性特点

2.1.1多领域联动性

多领域联动性主要是在某一地域内政治、经济、新闻、宣传等体系的横向联动。这种联动既是在区域内形成合力的一种联动,也是全社会信息联动的基本单元。具体来说,就是区域范围内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门户网站、核心交换机、信息存储器,成为联防联动的重点。这主要是根据当前行政体制、网络建设和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区域性编成。以市、县级区域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市、县两级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基层政治、经济、科技、信息的集散中心和体制单元,具备区域性的多种能力,既是基层核心管理机构,更是国家行政的重要执行机构):行政区域内基本形成系统全面的基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土、教育、公安、通信、科技等体系,因此,抓好这两级别的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建设是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初级任务区。

2.1.2多区域联动性

多区域联动性主要是根据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业务相对独立性来提出。以政府机关为例,从国家到省、市、县都有互联互通的行政专用网络,在提供政务信息和行政运行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出现薄弱节点被敌进行信息攻击和窃取。因此,加强领域内的纵向区域的联动合作,有利于避免短板效应,提高领域内的整体信息安全和防护能力。这是条块分割式的单领域区域性联防联动,主要依靠领域内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联动来完成,这是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中级任务。

2.1.3多领域多区域联动性拓展

这是从国家整体信息安全层面考量,全国性、全领域、全区域的信息安全联防联动,是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高级任务,既包含地方各级单位、部门、企业的全领域、全区域,也包括与有关军事单位、机构的对接、互联、互通。

2.2从深度上看,兼具信息技术领域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融合性和延伸性特点

当前,信息安全已由单纯侧重信息技术安全向确保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进行深度融合和延伸,因此,确保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深度信息安全和思想意识信息攻防任务,成为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主要任务。

2.2.1信息人员的安全防护

信息人员的安全防护主要是指信息人员本身的安全防护。因为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人员编成都是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银行、通信、媒体等各级各类部门、单位、团体的信息维护和具体操作、掌控人员,负责涵盖全社会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教育、文化、宣传等主流信息的防护、保密、维护等工作,因而,也将成为敌对势力对我进行策反、联连、窃取、破坏、攻击的重点。2015年1月2日报道我军工单位人员被国外策反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事件也表明,确保国家主流信息体系人员的安全也成为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最主要、最核心的任务。

2.2.2信息的搜集获取

这是一个“知彼”的过程。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人员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技术高精尖人才,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将成为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对国外信息的搜集分析、正确研判,便于我们掌握国外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动向,既有助于为我们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需求和利益拓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情报印证,又为国家预见危机、克制威胁、消除矛盾提供助力。

2.2.3信息的筛选过滤

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成爆炸式发展,信息泛滥成为当前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信息自由,并不代表无序、无度,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要在信息网络各个节点、社会信息各个角落承担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什么信息该发、什么信息不该发都要有科学评判体系和严格审核制度。首先,确保自己的信息保密。近年来,一些单位为了显政绩、搞透明,把应该保密的内容也公之于众,造成自身泄密,需要高度重视和坚决杜绝。其次,确保信息网络空间的净化。当前大量虚假信息充斥网络,严重影响信息空间生态环境,一些高强度灌输性的信息重复和低效能的信息质量,也给民众造成的逆反心理和低信度接受,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以确保信息的执行力和实效力。

2.2.4信息的侦测监控

信息的侦测监控包括电视、电台、广播、网络、通信、广告、各大媒体等领域有关政治、经济、军事等国家安全信息的侦听监控,目的是杜绝有毒信息的流传。近年来,在互联网、微网络和一些非主流媒体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投放一些有毒信息,吸引人们的眼球、诋毁党和国家、误导人民的判断、造成一定的信息污染和社会危害。近年来,以手机为载体的微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递覆盖全社会的角角落落,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要依靠自己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过硬技术,在各终端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和打击,铲除这些流毒。

2.2.5信息的追踪反制

信息的追踪反制主要是对我国攻击信息和有毒信息源头的追踪和排查工作。主要有两点,从近些年一些有毒信息散布来看,一种是信息阵地战,就某些网络名人被策反和利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隐蔽性散布,打着拥护党、拥护祖国的旗号,散布深层次的精神鸦片,毒害人民思想;另一种是信息游击战,采取化名、境内外开设多个账号等方式进行散播。对这些有毒信息散播源一旦追踪到,立即抓人或封号,坚决打掉有毒信息策源及爪牙。

2.2.6信息的传播进攻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要想打赢信息时代的人民战争,既要打好信息阵地战、防守战,又要打好信息进攻战、运动战。针对敌对势力对我国发起的文化冷战新招数,要在一一化解的同时反其道而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总之,信息的传播也将是斗智斗勇的一场持久战,但是只要运用恰当,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从时域上看,具备注重平时、贯穿始终、迅速快捷的特点

2.3.1注重平时

从当前的形式和任务来看,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任务具有注重平时的特点。因为心理战、网络战、情报战、舆论战随时都在发生,各种刺探、窃取、攻击下一秒就可能出现,因此,需要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严密关注、高度重视、迅速处置。

2.3.2贯穿始终

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防止的是百密一疏、应对的是每时每秒。这是时间、意志、技术、方法的考验,是持久战。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任务要贯穿信息时代的始终,就像应对随时发生的事故一样,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全时的警戒,不留半点差池。

2.3.3迅速快捷

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是迅猛的,信息在下一秒就可能会传遍地球的另一端,这就要求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有快速应急措施和迅速处置能力。

2.4从职能上看,具备防护为主、攻防结合的特点

2.4.1主导信息防护战

这是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自身基本任务,是确保本单位、本系统、本区域、本领域的信息安全和信息防护的重要环节。

2.4.2辅助信息攻击战

这是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辅助性任务,主要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按照国家性、本单位、本系统、本区域、本领域的信息攻击部署和要求进行,是触发性、阶段性任务。

2.4.3信息技战术研究

信息技术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信息攻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信息对抗的方式、方法在不断深化,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作为第一线的战斗员、操作者,是信息尖兵,要不断对信息攻防技术战术进行研究创新,这也是履行好职责的必然要求。

2.5从编成上看,具备军民融合、自建为主、吸纳人才等特点

2.5.1军民融合

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人员、装备、器材都要向统一化、高精尖推进。军民融合,是高精尖技术的互通、是高精尖装备的互联、是军地高技术的互融,绝不是简单的东拼西凑、捉襟见肘。

2.5.2自建为主

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要突破当前的技术垄断、潜在威胁,走独立自主的精兵之路。当前,我们信息网络建设也进入一个深水区和攻坚期,要想走自己的制胜之路,就要割断大洋彼岸伸来的章鱼之手,不能仅依赖和沿用国外的技术软件,还要开发建设自己的系统体系,稳定打赢的基础。

2.5.3吸纳人才

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不仅是高精尖信息技术的聚集地、更是各领域高精尖信息人才的聚集地,既是一支队伍,更是一个吸收、吸纳、培养高精尖信息技术和人才的体制。因此,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如何甄选、吸收、吸纳、训练、管理、培养、运用高精尖技术和人才,是新形势下打赢信息战争的基本需要和重要任务。

3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训练

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要适应多种任务的需求,必须通过加强训练提高自身能力。

3.1技术能力训练

技术能力训练是运用和掌控信息技术的能力,主要有3方面的训练:一是信息存储技术训练,主要指掌握存储器、磁盘、光盘、闪盘的等各种存储介质的信息安全存储技术、信息及系统的加密、解密、隐藏等技术;二是信息传输技术训练,主要训练信息传输过程的加密设密、鉴别校验、防窃防泄、防阻防截、防毒反侦、追踪测源、解码突入、隐蔽窃密等技术;三是系统维护技术训练,主要训练信息系统的软硬件防护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新闻宣传、银行交通等所有有线、无线、网络以及电磁空间的信息系统的防护维护;四是信息处理技术训练,包括信息的制作、筛选、过滤、侦测、监控、删除、屏蔽、输出、导入、预置等技术性处理能力和意识性运用能力。

3.2素养能力训练

3.2.1信息制作和甄别素养能力的训练

信息制作和甄别素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人员对信息所传递内容的鉴别力,特别是针对信息中掺杂的偏激、反动、有毒等内容的甄别、判定、消除,以及信息制作过程中,将我方意志的巧妙糅和与科学渗透,这是核心技术能力。要想克制和抵御当前的思想渗透、文化侵蚀、颜色革命,信息鉴别和制造,是确保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的安全的重要信息攻防手段和能力训练方式。

3.2.2防间保密和渗透策反能力的训练

防间保密和渗透策反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成员自身的反间渗透、反策反诱能力训练,以及对敌方人员的渗透、策反能力训练。信息对抗的核心还是人的对抗,只有确保自己人员的安全和对敌方人员的拉拢,才能防止自己的“堡垒从内部被攻破”,并实现从内部攻破敌人堡垒的良好局面。

3.3体系能力训练

3.3.1分队能力训练

民兵信息分队是信息攻防能力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信息分队内各个专业、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团队协作和能力聚合,是分队间各成员的技术耦合和能力配合,是建设分队核心能力和发挥整体效能的基础,分队训练要科学计划、合理统筹、确保实效。

3.3.2整体能力联合

整体能力联合是指各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间的联合训练,是各个专业能力的区域性拓展和联动性融合,是形成全社会“人民信息战争”态势的联合性训练,主要侧重体制机制运行能力和整体效率、效能发挥的训练。

4结语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2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

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涉密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

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军转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

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启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四)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将798篇国民经济动员相关研究文献分为8大内容,分别是:国民经济动员问题与对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与仿真模拟、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特征和趋势、其他分散内容。针对国民经济动员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是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部门工作者的理论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起点,文献数量最多,为157篇,占19.7%。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研究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持续发展的核心,文献数量次之,为136篇,占文献总数的17%。针对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革命、军事变革等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指导国民经济动员的健康持续发展,该类文献数量为118篇,占文献总数的14.8%。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首要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研究者所重视,文献数量116篇,占文献总数的14.5%。另外,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研究、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研究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总体上,目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中绝大多数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占文献总数的68%,这些论文多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现状、问题,并针对解决对策、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类描述性研究文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另外,经验总结法、模拟法、个案研究和文献研究法也为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者所运用,其中模拟法类研究论文主要源自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

二、重要领域研究概述

以上研究内容划分的八大研究内容涵盖了798篇文献所涉及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本部分选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动员能力与潜力、动员模式以及新形势下对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研究4个重要领域进行概述,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脉络。

(一)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

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它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实践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1998)回顾了我国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前瞻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需着重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市场经济接轨、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融入国民经济整体布局规划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朱庆林(2000)指出,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创新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了动员的范畴、地位、功能、模式和快速动员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其特征表现为全面性、本土性、阶段性和探索性。陈德第(2003)从16个方面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澄清了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并提出了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研究框架。孔昭君(2005)借鉴决策理论学派和管理理论学派的观点研究了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纲领构建,建议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评价和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两方面入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学科体系。焦智立等(2008)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苗野(2008)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认为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新型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培养体系和模式。王欢欢(2009)通过对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概念比较分析,指出“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之间有交集也有区别,并不是包含或相离的关系,并表明在现实立法中,应将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分别立法,以满足现实所需。

(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

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目标,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核心内容。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国家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国家形象等软实力表现方式在不同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经济动员的质量与效率,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国家形象的战略设计等方面提升和积累软实力,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邵丹(2005)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内涵、构成、影响因素及其重要地位,并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优化理论的数学模型,对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赵新海等(2007)研究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从财力动员的体制、财力动员信息建设、财力动员的规模、财力动员的结构、财力动员的时效评价5方面构建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评价指标体系。禹红霞、甘瑶(2008)在分析军工企业在战备状态、紧急状态和其他各类国民经济动员中作用的基础上,着重从信息技术、军民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军工企业应急动员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是指蕴藏在国民经济中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人、财、物资源,是各部门、各单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实力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有着密切关系,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蕴含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经济实力水平决定经济动员潜力水平。崔博(2005)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类建设,弥补了原国家潜力指标体系的不足,完善了整个潜力指标体系。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供给视角、产业链视角、战争财力动员对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三)国民经济动员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其中,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系统整合动员资源,创立了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保障能力的“宁波模式”,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随着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传统的经典动员模式逐渐表现出局限性,促使了敏捷动员模式的产生。与传统动员模式相比,敏捷动员模式具有动员需求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动员结果的可靠性、动员成本的经济性等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寓于式”发展模式则是多种安全威胁下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最佳模式,是指着眼保存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急时应急”能力和“平时服务”能力,将“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能力寓于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之中。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民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研究,如国民经济动员联盟组织模式、财政金融动员模式、行业协会和经济动员机构的“授权-合作”模式。

(四)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研究

围绕市场经济、军民融合、信息化战争、网络经济等背景条件,我国学者对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功能定位、发展趋势、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防理念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不断拓展自身功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如何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相衔接是拓展“急时应急”功能的关键,从规划计划、预案编制与演练、物资储备、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应战应急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家应战应急体系一体化建设。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的军地“融通式”物资应急采购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国家经济力量转化为军队后勤保障力,同时也是军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库桂生(1994)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动员准备、法律法规、预案和国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网络经济时代的信息化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国民经济动员的动员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从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把网络经济时代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做得更好。李连宏(2004)根据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提出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员的发展策略,强调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加强武器装备信息化,形成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工业。张国权等(2007)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七大新理念:一体化、精确化、快速化、法制化、数字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理念,对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同时,许多研究者针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动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结束语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3

始终围绕合训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本专业所有课程分为两大系列。理论系列课程旨在使学员系统掌握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应用系列课程旨在使学员运用基本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员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构建了文理交融、指技兼备、军地相容的课程体系。具体地说,在课程类型上,构建了必修课(约占85%)、选修课(约占15%)、自修课(不计入总课时)三位一体的人文社科基础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上,设置了公共基础课程(约1600学时)、技术基础课程(约850学时)、专业课程(约150学时)三大系列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按照学科背景设置4个系列: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列、军事基础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公共工具系列;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支撑武器系统的相关技术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课程;专业课程围绕国际政治学与国防政治学两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技术的集成性和军事的应用性,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合训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专业骨干课程是政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每年选取若干门政治学科骨干课程进行专项建设。比照国内一流大学政治学专业课程建设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建设方案,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针对既有的教材不能适应“合训政治学专业”建设要求,我们成立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小组,按照“文理交融、指技兼备、军地相容”的思路,先后派出3个调研组,深入地方著名高校、基层部队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及时将政治学理论、信息化战争、体系作战等前沿问题引入教学,建立了一批体现政治学学科要求、与军事斗争准备密切相关、部队建设急需、有较高军事技术含量的专业教材。同时,建立了教材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将新理论、新知识和部队基层建设新经验,纳入教学、进入教材,初步形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教材相配套、教材与讲义相结合、文字与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材相衔接的教材体系。

二、构建“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合力育人的新机制

坚持以“学科”为支撑,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动力,以“团队”为基础,建立了学科建设与条件建设良性互动、科学研究与团队建设互相支持的机制,促进教学科研向育人方向聚焦,推动学科团队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大政治学”学科视野下,“合训政治学专业”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军队政治工作学等三个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国际关系硕士点、国防经济硕士和博士学科点、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和博士学科点以及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和博士学科点等相关学科点为支撑,大力加强了“合训政治学专业”建设的学科基础。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我校“合训政治学专业”确立了“大国外交与国际安全、地缘政治与周边安全、执政党建设与政治安全、军备控制与太空安全、国防制度与军事安全”等5个学科研究方向。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和研究平台,积极探索政治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教学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军内外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8年来,政治学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课题1项;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和后期资助课题等10项;出版了各类学术专著和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相关学术成果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政治学专业教学团队强调将研究成果以专题教学的方式进入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其中一项获全军教学观摩一等奖。

按照师资重组、力量整合、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派最强的教员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大力推进名师工程、青年骨干培养计划、学术带头人个性化培养方案等举措选派教员到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访学,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素质能力;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政治学专业优秀人才,打造出一支既擅长教学又精于科研的强势教学科研团队。2名教授获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授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同时,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了我校政治学专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4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国防的重要潜力,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大学生们增强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安全意识,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大学生们的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意识。当前貌似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战争的根源并没有消除,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斗争的方式在不断演变,由军事斗争逐渐转向和平演变,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渗透加剧。而且我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还隐藏着很多不安定的因素,一些反华势力不断在我国周边地区和国内挑起事端,企图破坏我国目前和平发展的现状,“台独、疆独”势力抬头,企图分裂国家,海权争夺愈演愈烈,南海诸岛被严重侵占,战争也许难以避免。这些不安定因素迫切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安全意识,不给敌对分子以可乘之机,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大局。

当前高校国防教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许多学生、家长都不明白大学生为什么要加强军事理论的教学和军事技能的训练,认为保家卫国那是军人的事情,我们学习军事理论知识跟所学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认为那是一种多余的课程。甚至有许多高校的老师都认为,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是没有必要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高校国防教育教学也就摆在了一个从属的地位,相当多的学校没有将国防教育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活动,没有独立的教研室,只是在学生日常教育活动中有所涉及。当前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军事技能训练,一种是军事理论课教学。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严重的师资问题,军事技能训练原来主要由所在地驻军负责训练,但近几年来,各高校面对驻地部队繁重的任务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始尝试由退伍兵来承担一部分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

而在军事理论课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更加明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相当多的学校开始开设军事理论课程,讲授基本的军事知识,如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技术以及信息化战争等内容,但是军事理论教学的师资却严重缺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对该课程的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大部分高校没有国防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大部分都不是本专业出身,而且因为专职教师的岗位变动导致教学队伍很不稳定。

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大学生规模快速扩大,大学生参与军事技能训练的人数众多,而参训官兵和老师都非常有限,给日常的训练带来了难度,因此,大部分高校的技能训练停留在稍息、立正、齐步走、正步走、整理内务等简单内容上,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影响了训练效果。二是军事理论课教学方面,受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的制约和影响,相当多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没有成为培养大学生军事理论素质和国防意识的主阵地。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缺乏理论性、前沿性、吸引力。教师更多的是进行理论的说教,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途径单一,再加上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有偏差,学生不重视,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加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的对策思考

各高校要清楚地认识加强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主渠道,要不断重视和加强高校的国防教育教学体制,重视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加强国防政策的宣传和政策的落实。建立和完善高校军事教研室,承担国防教育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使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制度化、规范化。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的评估和督查,从国防教育教学的机构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各方面进行检查,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不断提高国防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自觉献身国防事业和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高校要高度重视国防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师资队伍,从目前来看,培养大批专职的国防教育教师是不太现实的,所以高校要积极探索,培养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国防教师组成可以是专职思政教师,也可以是辅导员、武装保卫人员,甚至可以聘请一些现役或预备役军人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加强交流和培训。当前全国高校每年有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军事教师的培养,鼓励兼职教师参加培训班,参与军事理论课的研讨、交流和经验介绍,提高理论教学水平。作为军事理论课的教师而言,要积极参加职称的评定,不断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5

摘要: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高等学校科研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也随之逐渐增强,逐步发展成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本文首先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进行简单概述,进而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对策。寄希望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概述

新形势下,有效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保证高校科研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之间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有以下几个必要性:1)科研工作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自科教兴国理念实施以来,科研工作成为提升国力的一项较为重要的指标,而高校作为科研工作的最佳场所,加强科研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2)对高校科研工作进行加强,也是新形势下对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科研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管理意味着对高校人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促进人才教育和发展。3)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加强,也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在高校开展科研工作,能够促进教学的开展,同时,教学也能带动科研工租的进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将科研的成果通过教学传播给学生,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也能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现,进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力度。

二、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长期以来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科研工作一般属于高校行政部门,因此科研管理成为一种管理职能。因此,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出现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管理僵化的情况,科研管理并没有与高校的整体发展定位相结合。此外,大部分高校虽重科研,但轻管理,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因此,在整个科研工作流程展开中,科研管理充当的仅为“传话筒”的作用,在课题制定中,自然也忽视了对市场目标的探索。

2.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不够。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然而,在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因为在与科研技术人员薪资以及福利待遇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科研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工作不够持续,因此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在科研工作的具体开展中,科研管理人员由于没有专业的科研管理训练和熟练的相关业务知识,在具体的科研管理中,无法完全理解上级文件,在组织项目和管理项目上也出现不规范、质量不高的现象,管理工作效益较低。

3.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大部分高校中,科研的激励机制是较为薄弱的,高校考核科研制度是不完善的。在科研成果核实过程中,多注重对人的考核评价,而非对科技活动本身的评价。因此,出现界定不清、标准不一的问题。其次,奖励不全面。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主要针对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社出版著作等进行奖励,而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奖励并没有落实。再者,在整个科研过程中,对立项的重视远大于对结题的重视,因此也再次出现对科研过程忽视的现象,在整个科研开展中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最终导致科研质量不佳。

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针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加强对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视。高校科研管理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对高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对其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工作认识上的重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主动去改变目前的研究观念和工作现状;2)高校领导需要提高对科研管理资源配置的重视。如高校主动提供科研管理技能培训资源、科研管理人才资源。

2.开展科研管理培训,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科研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自然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经验,因此,科研管理队伍素质水平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大多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平的现状,高校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1)定期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2)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减少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增强科研管理工作的连续性;3)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提升科研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重新修订科研管理制度,明确细则。科研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保证科研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因此科研管理制度的改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科研成果考核标准建立。为了保证科研成果奖励的合理分配,需要对成果的考核制定合理的标准规定,从科研成果的过程到结果进行合理分配。2)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为了避免科研成果走量不走质,需要对科研的奖励制度进行改善,通过对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奖金制度,对于科研质量不佳的科研工作进行一定的惩罚,保证科研学术论文或者论著的质量有所保证,进而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

四、结语

科研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科研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科研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这严峻的挑战。高校在新的机遇面前需要努力克服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善和创新,促进科研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惠慧 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盛媛.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5,14:134-135.

[2]徐小乐.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206-207.

[3]唐红琴,赵晋琴,张晓兰.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02:150-153.

[4]杨桂梅,卢春艳.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75-76.

[5]王鹂.浅谈新形势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01:74-77.

第二篇:高校附属医院互联网科研管理实践

摘要:

传统的医院科研管理存在用户界面繁冗、系统搭建维护高成本、数据不统一等问题。某高校附属医院实现微信公共平台与“互联网+”科研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基于“互联网+”有效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理念设计出科研管理系统业务服务模型,模型的实现及业务界面利用.net技术和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整个科研管理系统并交付使用。基于该医院的科研管理实践,为医院科研管理优化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科研管理系统;科研管理工作;科研管理;信息平台

2015年我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对于医疗行业,国家卫计委正统筹推进全国互联网医疗信息标准化工作。医疗信息标准化可以促进构建医疗信息大数据平台,进而实现医疗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而在医院层面,随三甲医院间的竞争加剧,科研工作已成为医院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疗机构的科研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如何利用“互联网+”理念使医院科研项目与传统医疗跨界融合并进行有效管理,应用新技术驱动医疗业态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以实现医院科研的飞跃,“互联网+医疗”作为政府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进入医疗领域,由国家主导推行,实现医疗卫生领域的跨界创新[1],带动科研工作者热情,成为科教研为一体的医院重要手段。某高校附属医院(以下简称“J医院”)是集科、教、研为一体的三甲综合性医院,医院每年投入一定资金支持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带动全院的科研氛围。J医院科研部门提出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科研管理服务新体系。

1医院科研系统分析

1.1需求分析

1.1.1“互联网+医疗”时代背景

伴随后PC时代软件技术的更新、工业化迈向智能化以及管理科学理论的飞跃,当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可穿戴式设备等信息技术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跨界融合,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进行一场更新换代的“互联网+医疗”改革。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和移动智能终端快速创新的背景下,在医疗资源领域,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移动医疗服务与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医疗现阶段普遍存在的资源匮乏问题,为医疗资源改革注入新鲜活力。同时,“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为临床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利用好这些数据,可以为循证医学更好地服务[2]。首先,可以将实验室研究出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得以验证;其次,可以将临床中遇到的问题转移到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不断探索解决方法。通过两方面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地完善、推进或开展新的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医院信息化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就是科研管理,因此,医院的科研管理应该依托大数据技术建设成为智能化的科研管理。作为医院全局发展的核心地位,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围绕科技创新提高顶层战略部署的作用,采用政策引导、统一规划、集约资源、集中应用、重点突破的理念,充分发挥大数据关联共享、智慧决策的优势,有序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1.1.2创新医院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当今医学研究的主流趋势是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但国内多数医院还是实行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科研管理模式,导致各科、各级和个体之间数据共享困难[3]207-210。而传统意义上的医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往往存在项目实验结果数据零散、数据质量不高和信息化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医院科研交流的载体主要是管理文件和科研文档,管理手段以统计为主,大部分工作局限于以Word或Excel文档进行科研数据信息的管理,而各种文档的数据格式的不一致性兼且乱而无序,科研项目申报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科研成果外界无法获知。针对当前医院科研管理中存在创新不足、成果水平低、低水平重复研究等问题,在医院科研管理中把大数据的概念和技术引入其中[4],重新利用积累的数据,将单调的数据转换成可供使用的知识[3]207-210。基于知识的医院科研管理可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指导管理部门更加客观、科学和全面地作出决策。医院科研管理若是基于知识,则可以让科研团队更加关注科研过程本身,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工具实现科研团队的互动,有利于科研人员实时充分交流和共享科研过程中的方法、成果等;而且在个人科研申报、成果登记、查询等环节中,免除了填写各种统计报表的麻烦,使得科研工作变得更加快捷,进而提高工作效率[5]。

1.2业务关键问题

1.2.1解决科研与财务管理监管困难

由于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必要的信息共享平台,科研项目往往散落在科研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导致科研项目管理和财务经费管理脱节[6]。对监管问题提前预警、及早发现、及时整改和避免违规现象是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但实际上,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普遍放在对项目合同审查和申报等方面,对项目立项后的实施过程缺少监管,且欠缺对项目的中期监督检查,更没有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效果进行后期跟踪[7]。基于“互联网+”的科研管理系统助力科研管理的流程标准化进程,实现业务结构与审批流程的优化重构。

1.2.2解决科研文件管理与数据统计困难

在以往的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数据往往分散在多个部门,收集并管理这些数据比较困难,而且这些数据在项目信息共享、项目文件查询和数据汇总等工作中会存在诸多麻烦,导致科研工作效率低下。然而,通过信息化便可以解决科研信息孤岛的重复建设问题,从而使科研项目资源得以有效地整合利用。基于“互联网+”的科研管理系统解决了资源共享、信息统一问题,实现信息集成共享,形成科研管理者、科研专家、财务人员、学生等科研相关人员的虚拟生态圈。

1.2.3解决科研信息安全性问题

在科研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纸质文件信息增加了科研成果被窃取或泄露的可能性,因此使得敏感数据的保密工作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纸质文件较难备份,文件容易丢失或被损坏,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基于“互联网+”的科研管理系统解决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建立于软件系统的权限管理与数据的加密保护。

1.2.4解决科研信息标准化问题

信息的不对称与存储的方式不一致,传统模式的管理思想必然被“互联网+”时代变革逐步替换,建立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与数据的一致性是互联网世界的必然。基于“互联网+”的科研管理系统解决信息的标准化,可采取可循环使用、复合使用、扩展使用的数据格式。

1.3移动办公模式

现今智能手机超越传统PC的灵活与便捷,通过智能手机APP应用能覆盖Web模式的大部分功能,将移动办公模式引入医院科研管理体系中,随着4G网络的普及,IT公司对移动开发的技术支撑与科研管理的业务关联起来,形成一套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闭环模式,实现新技术与专业知识结合、相互支撑,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2医院科研系统开发

2.1系统总体设计

2.1.1系统框架

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把软件定义在方便用户、灵活管理的新思想中实现功能,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云模式。J医院科研管理系统运行在基于HTML5的XML中实现,基于软件工程模式,把科研管理的体验与用户的设想进行融合;通过头脑风暴的需求探讨模式,让用户专家代表与系统设计人员参与沟通,以需求即软件为目标。科研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在于解决“互联网+”背景下棘手的医院科研管理问题。利用医院科研系统流程定义科研项目工作的总体流程,对系统提出的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软件定义[8]。医院科研管理系统模块,它把医院科研项目、项目成果、项目经费以及经费报销的运转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医院科研管理系统链接在医院外网的科研栏目与嵌入医院微信公众号中。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科研管理的随时办公、随时查询、随时审查,把系统搭建于医院门户与微信平台相关结合的工具,前端基础数据的录入、展示、查询构建于微信平台,后端的审批管理流程在医院门户中实现。

2.1.2字典信息

科研管理系统表结构设计采用二维表的模式,把数据结构化成可重复利用的数据格式,针对存储的文本使用分词技术进行存储。以项目信息表为例:项目信息表(项目编码,申请人,项目编码,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手机,邮箱,申请日期,研究类型,项目类别,学科代码,依托平台,项目领域,项目开始时间,项目结束时间,扩展信息,项目状态)。

2.2系统开发思路

2.2.1模型定义

在医院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日常产生的数据进行三线表、线状图、饼状图、柱状图、数据表等进行原始数据的模型处理,实现量表、维表以及虚拟报表的设计管理,通过模型的管理,实现用户直接分析已有数据得出基本结论与模型的预测。

2.2.2流程定义

科研审批的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的审批表现得更为复杂与层次关系更加严谨,项目立项的审批等有标准化的审批层次,系统实现基于角色的流程定义模式。

2.2.3框架定义

使用MicrosoftSqlServer2014作为核心数据库;使用Microsoft.NETFramework4.0(C#)开发逻辑层中间件。WebService是一种新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利用MicrosoftIIS服务支撑部署,采用分布式的计算技术,并在描述应用服务时使用标准的协议和格式。SOPA是一个用在分布式环境下交换编码信息的协议,基于XML,由于它与平台、厂商和编程语言无关,因此可以运行在任何其他传输协议上来制定如何将程序对象编码成为对象的规则,并约定如何执行即RPC。WSDL用于显示WebService组件结构。UDDI是分布式WebService,提供服务的实现标准规范。表现层客户端使用HTML5实现。

2.2.4接口定义

医院科研系统设计结构图,把业务抽象为三层结构,实现易于扩展的结构;采用HTML5实现嵌入如微信平台,医院基础平台已实现院内员工使用微信企业号,方便随时办公、随时查看、随时使用。

2.3系统功能结构

2.3.1科研项目管理

在科研申报和实施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要对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包括项目的申请、立项、结项、统计等。其中,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的参与情况、项目相关文档和论文信息等,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了解和监督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将用户信息维护、课题管理、专家库管理、审核管理等过程,将从课题申请到课题审核以及课题实施研究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串联,从而完成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流程化操作。申请人登录系统,获得权限后方可申请;按照约定的规则填写相应的资料、信息,上传资料后保存填写的内容;若保存成功后即表示申请成功,等待科研办人员审核;在申请未审核之前提交的资料可随便修改,如果审核后:通过后的资料不可以修改,不通过的申请可以修改相关信息再次提交,让科研办相关人员再次审核。对于删除:如果科研办未对该申请进行审核,可删除该次申请,并且删除不可恢复。

2.3.2科研经费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这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其中,科研经费包括项目预算、经费执行和经费统计等。由科研部门批准和监督项目经费的下拨、到账和支出;当需要经费支出时,应向财务科提供详细的经费支出表,要求在记录科研经费时必需详细、完整[9]。

2.3.3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项目中,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著作及专利成果。在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或者是项目完成以后,项目小组要总结科研中发现的问题、采用的解决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并以撰写和、著作、专利等的形式进行总结。其中,对论文信息的管理包括对论文基本信息的管理和论文参与情况的记录;对著作信息的管理类似于论文信息管理,即包括著作基本信息的管理和著作参与情况的记录。

2.4系统实施应用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实施,实现了使用科研管理系统任何一环都需要被系统记录,以便后期的统计、分析与跟踪。

3讨论

3.1应用效果

J医院已实施“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与应用,初步形成全院级规模。“互联网+”因降低了业务层级,从而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来重构价值链,使成本降低并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10]。在网络环境下,科研服务模式可以更加凸显出及时性、便捷性、有针对性的特点[11],科研办日常办公100%使用该系统的管理功能。传统的医院检查需查某个数据时,需科研办工作人员花费几天时间查询的资料,现通过系统几分钟就生成报表,解放了科研办人员的生产力。科研工作者的信息完善率达89.35%以上,并完成专家库与医院人事系统的对接。日常经费的管理、科研成果的申报、论文、著作等均自2015年10月开始100%录入系统。

3.2优化讨论

3.2.1专家库信息

专家库的建立能推动科研的申报,带动年轻一代工作者的热情;而医院实际专家库的信息局域于院内,并且专家库的信息与研究成果等公开性的资料院内亦难得知。探讨把医院的科研信息分享到全院,让每一个科研工作者能从院内的研究领域进行新的突破,把医院的科研领域方向做持续性的研究,这将是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新的责任与实现增强功能的有效途径。

3.2.2科研成果获取

当今“互联网+”的环境下,外部数据的获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易获知,对期刊、论文、专利的检索系统化管理,依据标准化的结构数据,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将从互联网上检索出的关键信息直接保存于科研系统中,从而减少用户二次录入系统,实现大信息大互联大互通。

3.2.3医疗数据与科研

医院各业务系统覆盖全流程。如何利用大数据库获取用户科研项目相关信息,为科研展开提供开源与精炼作用,降低科研工作者获取医疗数据难度和避免错失价值数据,为医疗科学与研究的进步寻求新的突破点。

作者:彭文莉 吴庆斌 王美琴 潘志强 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李小华,陈玉兵,赵霞,等.互联网+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关艳蓉,柴治国,刘飞飞,等.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院科研管理探析[J].管理观察,2015(3)

[3]薛莲,鲁鸿,吴志华.面向医院科研管理的知识社区构建探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5,28(3):207-210

[4]张胜行,陈大鹏,凌小明.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医院科研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5):481-483

[5]董夙慧,曹晓娟.“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教科研管理效率提升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6(4):77

[6]刘会峰,齐国富,华丽君.浅析长庆油田软交换网络解决方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46-47

[7]顾丽娜.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4

[8]吕金梅.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郑州:郑州大学,2014

[9]徐民.千佛山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0]王蕾,赵国光.“互联网+医疗”的困境及政策解析[J].中国医院,2016(2):45-46

[11]金丽霞.“互联网+”助推开放大学科研及管理模式的创新[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5):20-24

第三篇:高校精益科研管理系统探讨

摘要:

介绍精益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引出精益管理的可借鉴之处,并对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将精益管理引入高校科研管理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将精益管理应用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精益管理;科研管理;高校

高等院校是科技资源、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高密区,也是进行知识创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基地。国家科技部2013年科技统计公报显示,高等学校R&D经费856.7亿元,增长9.8%,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为7.2%[1]。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143035项,经费为715.8亿元,分别占到国家基金委资助项目和经费的83.2%、79.3%[2]。高校科技规模日趋增大,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科学活动涉及的关系日益复杂。因此,高校科研科技管理已成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科研管理不能仅注重宏观上的科技战略布局,微观上的科研管理方法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科技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科研管理的微观运行二者联动,国家的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才能顺利进行。微观的科研管理是实现宏观科技战略的重要支撑,而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微观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现实改革需求,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从而使整个科研管理系统能够高效运行、创造价值。精益管理思想在世界范围的成功实践,值得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给予高度关注,并努力探索出符合科研管理特点、满足科研管理需求、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实现科研管理目标的精益之道。

1精益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1精益管理思想的产生

精益管理思想最初来源于丰田模式,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丰田面临战后经济内外交困的挑战,险恶的环境刺激丰田开始了管理方式上的精益探索,开发出不依赖大批量生产的灵活生产流程。丰田模式体现的精益思想的核心是保持稳定质量的同时,使生产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并在逐步改善提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丰田运用精益思想开发出了全世界最高效的运营系统,使得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从1970年的5%扩张到2010年的15%,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3]。丰田的成功也标志着精益思想的诞生。

1.2精益管理思想的发展

精益管理思想在丰田取得卓越的成就后,逐渐受到了其他汽车制造商的效仿。90年代中期保时捷因采用精益管理而获得新生,使其成为了世界上具有较高利润和最小规模的独立汽车公司,成为当时最赚钱的汽车企业。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行各业都亟需寻求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以扩大市场份额,此时精益管理思想不仅仅止步于汽车制造行业,服务业、金融业、医药卫生行业都纷纷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精益之路。如戴尔计算机、JPF(杰斐逊-派拉特金融公司)、空中客车英国公司等著名企业,都因精益运营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医疗负担加大、医疗浪费严重、医患关系严俊的大背景下,一些处于变革期的医疗机构开始尝试跨行业界限将精益管理思想引入医院管理中,这一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减少医疗浪费,实现了精益转型。精益管理思想在服务、金融、医药卫生领域的成功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精益管理思想经过不断地探索与成功实践后,从最初的个案成功逐渐发展成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科学管理方法,这为更多进行精益变革的主体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参考。

2精益管理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除了在制造业、物流等领域,我国在医院管理方面对精益管理进行了较多的尝试。杨志贤等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引入精益管理方法,构建了公立医院精益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了获取业务数据的能力,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使医院财务核算由静态转向动态化,有力地保证了财务数据对决策的重要意义[4]。栾伟等在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进行了精益探索,提出医院药库药品服务价值流,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消除浪费,减少非增值劳动,构建了一个高效、低耗的医院药品保障模式,提高了医院药库的管理水平[5]。张惠娟等在医院病案管理中运用了精益管理的方法,通过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均衡化,解决了传统病案管理中出现的浪费、等待、工作不均衡的现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6]。肖淼生等对医院门诊流程进行精益改造,优化了就医流程,缩短了患者就医时间和相应的物资损耗,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了患者和医院的共赢[7]。目前精益管理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应用还鲜有研究。周洪刚等在标准化科研机构推行精益管理进行了探索,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在践行精益管理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管理制度更加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常态化的成本管理制度,推行5S管理,优化了办公环境,提升了单位整体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8]。除此之外,在文献检索中尚未发现精益管理在科技管理领域有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精益管理在其他行业的成功运用,表明在高校科研管理方面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尝试,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精益管理应用于高校科研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3.1精益管理与高校科研管理二者的目标相契合

精益管理奉行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持续的流程再造,消除流程中的非增值环节,并且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使其认同精益的组织文化,从而使产品的成本、质量与交付达到最优化,不断提升组织业绩,同时提高安全性。高校科研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管理科学的运用,对科技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科技工作的实施、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科技项目申请成功率,保证科技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提升科技成果产出的质和量[9]。因此精益管理与高校科研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3.2精益管理与高校科研管理二者的构成要素具有同质性

作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方法,精益管理在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实践中已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三大要素运营系统、管理架构、观念和行为是任何进行精益变革的组织都必须改造的核心内容。运营系统是精益管理的核心,它是创造价值并且使价值流向顾客、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理想配置的管理方式[3]。组织中任何其他事物都要以支撑运营系统为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制造业,运营系统由标准程序、生产控制法、流程布置、设备利用、库存与人员配置水平组成。高校科研管理虽和制造业有很大差别,但运营系统同样是科研管理的核心,科研管理运营系统涵盖了信息流、资金流、科研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管理与平台建设流程、人员配置。高校科研管理与精益管理二者的运行系统都需要具有灵活性,要随着顾客或科研管理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从而保证提供稳定的服务水平。精益管理中管理架构的设计要与运营系统紧密结合,从而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与持续。管理架构是精益方式的守护者,涉及到领导、规模、层级以及支持职能分配,每个部分的都要根据组织的精益计划量身定做。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组织架构基本上由分管科研的校领导、学校科技处、二级单位科研处三层结构组成,不同岗位的科研管理人员承担的职能职责各有不同。在管理架构的宏观设计上精益管理与高校科研管理大同小异,基于这一条件,高校科研管理可以通过精益变革从微观运行机制上进行改善。人力资源是组织最重要的财富,不论组织以何种形式存在,通过人力资源体现的重要素质是观念和行为,当这种观念和行为成为习惯时也就形成了特定的组织文化,精益管理中员工必须认同组织的精益原则、精益计划,并且在观念指导下的行为要与组织目标一致。人力资源同样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科研管理人员的观念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科研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科技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科研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通过对运营系统、管理架构、观念和行为的详细分析,不难发现精益管理与高校科研管理二者的构成要素具有同质性。

3.3精益管理与高校科研管理二者都强调过程性

精益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通过消除所有损失的根源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精益管理中的价值流体就是过程性的体现。价值流是由一个特定产品,不论是一个商品,还是一项服务,都必须经过的三项管理任务组成的,这三项管理任务分别是从概念设想、细节设计到投产的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任务;从接订单到送货的全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任务;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手中产品的物质转化任务[10]。这三项任务的组合呈现出明显的过程性。高校科研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科研课题、科研平台、专利、学术交流等,其中科研课题管理和科研平台建设都要经历项目申请、立项、实施、结题验收四大环节,同样具有显著的过程性,相较于科研课题,科研平台的管理更具持续性。而在科技管理要素中,包含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管理活动等,也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11]。因此,可以尝试将精益管理方法引入高校科研管理中。

3.4精益管理已在众多领域取得成功实践

精益管理在世界范围内的汽车、金融、计算机、零售、医疗等行业的应用,使这些企业在实现新技术突破之前实现了华丽地精益变革,增强了在各自行业中的竞争力并维持持续上升的态势。精益管理除了在国际上的成功,目前在我国的医疗行业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众多医院在药库、病案、门诊、财务、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采用精益管理的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同时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压力,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上的成功经验表明,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引入精益管理具有极大的可行性,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要在详细分析精益管理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科研管理的特点,恰当引入精益管理方法,从而增强科研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提升高校科研管理质量和水平。

4精益管理应用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具体方法

4.1正确识别高校科研管理的价值流

构建高校精益科研管理系统首先要正确识别价值流,识别价值流的基础是确定高校科研管理创造的价值是什么,而价值是由最终用户,也就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上级科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的合作者决定的。通常情况下,高校科研管理服务的最终用户所需要的价值是以最小的成本在特定的时间享受到所需要的科研管理服务。满足科研管理服务对象的需求,是科研管理部门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在微观的科研管理中,管理者要始终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上考虑所需创造的价值是什么。不论是科研课题、科研平台还是专利的管理都有较长的周期性,从课题、平台申报到结题验收、从专利申请到授权再到专利维护,整个周期内涉及多方关系。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科研承担主体,科研项目以及其他科研管理事务类别繁多。在数量巨大的项目中,除了大部分归口于学校科研部门外,还有部分课题归口于教学部门,以及其他二级单位。首先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理清归口管理的所有项目及事务;其次制定明确的价值流,分阶段、分任务明确责任,避免部门间的推诿与重复工作。在组织申报阶段,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工作环节有:一是在组织动员时不能仅仅对上一年的申报情况进行总结,同时要详细解析下一年度新政策,要从资助领域、资助强度的变化与分布深入分析,结合学校学科发展、科研人员结构与水平,为研究人员提供可行的项目申请建议。二是在校内项目形式审查时,科研部门缺乏与项目申请人的沟通,频繁地返工造成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消耗。目前高校科研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较为注重项目的组织申报阶段,忽视了项目的进展管理以及项目结题后的成果申报和转化工作。在项目进展阶段,科研管理部门扮演着关系协调者的角色,要加强与财务部门、设备处的积极沟通。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预算决算的审核、经费划拨、研究费用报销,而科研管理部门往往缺乏与财务部门的沟通,通常会给研究人员在经费使用方面造成不便。在研究计划实施中科研设备的购置需要经过设备处的审批备案,为了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研究拖延停滞,科研部门要协助项目承担者主动与设备处进行沟通。造成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与市场意识薄弱,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没有把成果转化摆在重要位置,因此一个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价值流必须将成果转化阶段纳入进来,科研部门的成果管理科除了负责组织成果申报,还要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初步评估,给出申报建议,并且要与成果转化中介平台保持积极沟通,了解当前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只有将价值流的上述三个阶段步步落实,才能以最小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为科研管理服务对象创造其所需的最大价值,全面提升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使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4.2合理设置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组织架构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组织架构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这是由我国现行体制所决定的,在无力改变现行体制的情况下,科研管理者仍然可以思考在有限的范围内如何更加合理地设置科研管理系统的组织架构,从而更好地支持整个科研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按照精益管理的要求,组织架构的设计要充分发挥工作小组的作用,根据现实需求合理设置工作小组的规模和人员配置,并且整个组织架构的设计要体现出明确的责任链,还要通过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组织架构支持下的科研管理系统运行起来。高校精益科研管理系统组织架构是在不改变目前行政层级的前提下设计的,只改变了第二、第三级管理层的职能与人员设置。任何组织的精益转型都需要领导的支持,所以第一级管理者需要转变观念,亲自参与精益组织架构的设计和改进,并支持其运行。在学校科技处管理层,要改变以往职能科室的设置方式,根据项目性质设置基础研究项目办、产学研合作项目办、成果转化项目办、学术交流项目办、办公室。依据工作量的大小,合理配置项目办和办公室的人员,实行分组工作制,每组至少有两位人员搭档,一方面使人员工作量负荷均衡,保证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另一方面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因人员请假、离职而使工作停滞或拖延。在二级单位管理层,由于整体工作量较小,根据项目类型分为课题管理组、科研平台管理组、综合计划组以及办公室,同样根据任务量合理配置人员,并实行分组工作制。高校精益科研管理系统组织架构通过项目办、工作组的设置,可以明确任务分工和职责分配,避免工作中出现的责任不清、工作拖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类项目的优质管理。通过组织架构内信息系统的建设,使人、财、物三流合一,方便了不同层级、不同项目办、不同工作组之间、以及与广大科研人员的沟通,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极大便利,使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深层次的数据分析中,协助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

4.3坚持对高校精益科研管理系统的持续改善

精益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它强调不断地从根源上消除所有的浪费与非增值活动,并不要求组织总是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消除百分之百的浪费,因为对百分之百成功的期待会导致规避风险的行为。许多进行精益变革的组织未取得成功,是因为其没有认识到持续改善的重要性。在高校精益科研管理系统建成后,如果要维持取得的成果,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持续改善。精益管理中持续改善的工具是PDCA,或者是PD-SA,戴明博士在1990年做出改变,将PDCA改为PDSA,他认为“学习(S)”比“检查(C)”更恰当,戴明环既重视短期的持续改进,也重视长期的组织学习[12]。在对高校精益科研管理系统进行持续改善时,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全员参与,并赋予其提出问题与建议的权利。首先一线科研管理人员要确定需着力改变的问题,并收集、分析关键数据。其次一线科研管理人员要主动采取行动,试验Plan阶段的改进措施是否有效。紧接着管理者要关注改进后的问题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同时观察一线科研管理人员是否有执行能力,促使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最后若经改进的问题实现了预期目标,则将其编入标准作业程序以巩固改进成果,并开始下一项改善。若不成功,则重返计划阶段,再次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让持续改善四个环节会永无止境的持续下去,组织才能维持精益变革的成果,取得成功的转型。

5小结

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研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不断寻求最优的管理方式,精益管理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已具有普适性,精益管理方法的引入会使高校科研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并且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真正为科研工作者创造所需的价值。

作者:白玉 曹蓓 郑童桐 赵醒村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3年科技统计公报[R].2013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R].2011-2015

[3]德鲁,麦卡勒姆,罗根霍夫.精益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杨志贤,杨琴.构建公立医院精益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3):90-91

[5]栾伟,郭绍来,孙惠娟.精益管理在我院药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1,22(5):422-423

[6]张惠娟,陈佩贞.精益管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8):806-807

[7]肖淼生,方侃,胡元,等.精益管理在我院儿童医疗中心门诊患者就诊流程改造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5):381-382

[8]周洪刚,罗婷.标准化科研机构推行精益管理的思考[J].标准科学,2011(3):71-73

[9]刘辉.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高校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7

[10]沃麦克,琼斯.精益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赵醒村,刘辉,刘影.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性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3(3):91-94

[12]涂尚德,杰勒德.精益医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第四篇: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问题思考

摘要:

国防特色类高校存在军用和民用两个科研发展方向,在科研管理上具有独特性。能否拥有一支符合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的专业队伍,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及科研竞争力。本文针对目前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匮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强化培训,加强平台协同,增强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交流机制,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等建议。为培养复合型国防特色类科研管理人员,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问题

0引言

在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潮流中,以科研作为主要职能的研究型综合大学,特别是国防特色类高校在国家科技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高校科研管理是学校科研工作中的基础环节,在整个科研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对于国防特色高校而言,存在着军用和民用两个科研发展方向,其科研体系更加复杂。在科研管理上,国防特色类高校需有别于其他类高校,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如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要求具有行政与国防项目管理能力,要求具有与军方沟通协调与开拓能力,要求具有国防科研引导与服务能力,要求具有军民学科技术领域研究能力等,这无疑对国防特色类高校提出了需要具备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的要求。因此,分析和诊断现有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现状问题,讨论找出应对办法和建议,加强国防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培养形成一支数量充沛、国防特色鲜明、复合能力水平突出的专业化科研管理团队,对解放和推动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生产力发挥重大作用。

1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现状问题

1.1国防特色类高校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匮乏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大多为非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对科研管理的规律和特点相对陌生,理解不深刻,需要较长期的摸索和学习阶段;同时,大多数管理人员未曾接触过国防类项目,对于国防科研特点也知之甚少,因此一段时间内管理和服务能力较为欠缺。再者,高校科研管理尤其是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不是一般的程序性管理,而是针对科研项目的全流程、专业化、有输入和输出的管理,其专业化表现在于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作为直接管理者,不仅要求“擅管理”,还要求“懂科研”、更要求“能保密”。[3]由于国防科研涉密等特点,现实中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渠道,国防特色类高校管理人员较难全面了解和掌握国防科研项目管理要求,“擅管理”大打折扣;随着军民融合大潮流的发展,国家对军用和民用交叉学科领域投入进一步加大,这就要求了国防特色类高校管理人员对本校军用和民用两条科研发展方向均需有所认知,而现实中科研管理人员长期从事行政类工作,与一线科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无法真正做到“懂科研”;介于国防科研涉及国家秘密,国防特色类高校管理人员需掌握日常工作活动中的各项保密规定,履行保密义务。而实际工作中大量的机械的保密流程和手续极大消耗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精力和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和效果往往提高不上去,做到“能保密”却造成了其他方面的损失。

1.2国防特色类高校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与协同机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施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科技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还存在着所依据的制度相对滞后、监督不力而且有效办法少、执行难度大,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国防类项目尤为如此,由于存在涉密等原因,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无法通过网络等便捷渠道获取管理政策文件,无法实时的对自己工作内容进行系统化学习,往往都是“老带新”的模式,容易出现科研管理知识体系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同时,高校科研管理各部门之间协同不足。针对国防特色类高校而言,科技处(科研院)作为直接科研管理部门,在负责抓总学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之外,同时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如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相关管理,人事处负责军用和民用两个方向的科研队伍人才搭建,国资处负责教育部或国防实验室和科研资产管理,保密处负责涉密科研项目的保密管理等。然而,这种协同作用在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尚不紧密,目前仅停留在形式匹配,实质松散的阶段,缺乏积极沟通及有效联系,没有形成全校范围内的协同。部门间存在着管理漏洞与弊端,最终会影响项目的实施效率。

1.3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流程和激励措施不健全,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热情不高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科研管理按照院校二级管理制度,学校科研管理人员获取任务和信息后,一般通过各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科进行上传下达,这就造成了学校科研管理人员与课题组、具体教师交流不足,无法对实际一线科研情况全方位了解。同时,由于国防科研项目涉密,信息化手段贫乏,管理起来流程手续繁重,加剧传递的不通畅和不及时,导致信息传达过程中的层层衰减,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环节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同时极大消耗了科研管理人员的精力,造成恶性循环。现今,大多数高校人事考核制度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论文+项目型),然而科研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科研与行政管理一线,日常工作繁重且多为他人做嫁衣,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科研管理岗位发展的需要。[4]尤其对于国防科研管理人员,日常主要进行技术类科研项目管理,与自身有关的国防领域管理类项目少之又少,存在着“发文章难,承担项目更难”的现象,在职称评审中处于劣势。同时,国防科研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之外,消耗大量精力在保密相关流程和手续上,巨大的工作量无法在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中体现,许多国防科研管理工作很容易“被隐身”,极大打击国防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发展思路和建议

2.1进行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学习,为培养国防特色高校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助力

国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首先应加强政策类学习,包括党和国家的相关科技政策、国防科研项目管理政策、相关保密政策,以及所在高校对科研项目的具体配套政策制度等。这是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前提,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为高校科研发展方向提供专业的建议,为在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正确和专业的指导。国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同时应加强管理类学习,包括民用类,国防类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与管理流程,以及本单位科研流程中每个环节和节点相关的管理方式。同时,通过学习在工作中形成“管理亦是服务”的思想氛围。[5]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丰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稳定科技服务团队和完善科研服务制度等,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科研服务水平,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帮助,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和谐发展。国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还应加强技术类学习。科研管理人员可以有选择的参加学校重大在研项目的评审会、研讨会,了解和掌握学校优势领域先进技术信息;组织、策划和参与学校大型科研讨论,牢牢把握学校军用和民用科研发展方向;利用好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项目指南资源,快速学习国家和军方的技术需求等。基于此,加强技术学习有利于高校科研管理者做好“对内服务和管理”和“对外宣传和推销”的工作,提高国防类高校在多个领域的影响力。例如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工信部下属的国防特色类高校,在科研管理人员专业化学习培训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科研管理部门,根据涉密程度将人员分类为一般涉密和重要涉密人员,差异化进行专业保密培训;如科学技术研究院各业务科室(国防处、民品处等)定期进行业务汇报,以及相关领域政策宣贯,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提升业务认识和能力水平。

2.2加强校内、校校、校企、校政平台协同,发挥国防

特色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协调和开拓能力校内而言,国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各职能部门人员间的协同配合。科技主管部门作为唯一对科研项目全程跟踪的部门,自身应加强科研财务、科研人事、科研设备、保密等业务知识学习。与此同时,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应有意识的积极连同高校财务部门人员、人事部门人员、国资部门人员,保密部门人员进行交叉业务强化学习,充分探讨和协商,建立协同合作管理平台,利用平台的公开性打破原有的资源壁垒,实现信息高效互通,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校内各部门共同协作推进高校科研项目前进。如南京理工大学科研管理系统平台,将校内与科研有关的财务、人事、国资等数据打通,使得各职能部门人员能够在平台上实时掌握数据,紧密跟踪科研情况,协同管理共同决策,利用现代化平台手段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效率。与学校之间,国防类高校作应与其他民用类或国防类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优势互补或强强联合。如在科研团队共建,机构资源共享,科研成果和专利共用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如南京理工大学与同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类)、南京农业大学(民用类)等建立了“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各校分别在“航空、航天、民航”、“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农学和生物技术”等学科领域内形成鲜明的技术特色,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研究所、企业之间,国防类高校应与各大研究院所科研管理部门增加交流,进行战略合作,同时应加强与企业科研管理部门之间座谈对接,加速高校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丰富高校人才培养途径等。在与政府、军方方面,高校作为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需求供方,应积极与上级管理部门对接汇报,向上输送技术,向下带回信息,发挥国防特色类高校军、民两类科研发展方向优势,在科研条线上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2.3完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交流机制,为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融合提供平台和保障

大多数高校现有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能力帮助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年终数据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强化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交流功能,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与一线科研人员提供跟踪、学习与交流平台。科研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渗透到科研队伍中去,进行跟踪学习式管理,掌握基层科研生态,及时了解问题、提供建议、共同解决;同时,科研管理人员通过交流平台加大对科研人员的科技宣传和宣贯力度,铺面式(对学院)与直插式(对课题组或个人)宣传通知相结合,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效率;此外,科研管理人员通过平台组织学院、课题组学习相关管理培训视频,了解科技新政策等,促使学院、课题组更好的对项目进行内部把控,形成良性的院校二级管理体系;积极利用交流平台,还能够引导一线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最新科研信息,把握和调整自身研究方向,顺应国家和军方科研发展规划。

2.4完善考评制度以及激励机制,激发国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工作和服务热情

为了保证国防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和服务热情,学校需要健全的职业晋升体系和管理人员考评机制等。尤其要多关心国防科技管理人员的职务职称,特别是不能让国防科技管理人员的职务晋升成为一块被遗忘的角落,如可以结合涉密程度,根据国防科研项目的等级,构建合理、公平、透明的人事考核制度。同时配套相应的激励制度,如设定目标,进行目标激励;制定政策,进行政策激励;引入竞争,进行竞争激励等。具体的有,针对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出台相对明确的奖惩措施,对精于科研管理、优秀保密管理等方面有表现杰出给予奖励等。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有助于激发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创新性和主动性,推动整个国防类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3结语

当前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的匮乏、管理体系与协同机制的不足、管理流程和激励的不健全等,这直接导致了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这主要是由国防特色类高校的性质决定的。因此,需牢牢把握针对国防特色类高校的特点,通过强化培训,加强平台协同,增强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交流机制,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等建议等多种途径,培养复合型国防特色类科研管理人员,充实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提高科研管理能力水平,把国防特色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王超 马宇潇 周蒙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张俊杰,姚虎,等.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2015(z1):44-45.

[2]刘婷,齐楠.高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214.

[3]滕潇烨.高校国防科技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和要求[J].中国高校科技,2013(11):22-23.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6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是根据国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并结合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国防教育学科发展和水平提高的活动过程。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构成国防教育这一学科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学科所组成。它包括国防教育学概论、中国国防教育史、中国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概论、中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概论、国防心理学、国防教育管理学概论和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等学科,构成了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及价值

国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理论是先导,理论要先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高校国防教育的理论及其体系。所谓的国防教育理论是国防教育的先导,就是引导、指导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作为先导的国防教育理论其作用在于:不仅让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为先导就是告诉人们作包括国防教育在内的任何事情时,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懂得怎么做,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国防教育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理论上认清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引导他们树立牢固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投身到国防建设事业中去。国防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教育的体系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党和国家的国防政策、国防战略;此外,还包括战争理论、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等与国防教育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成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行动指南。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同样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如何从高校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并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越是和平时期,越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越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理论研究,越要重视和加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为高等学校乃至全社会开展国防教育提供理论指导,这是历史经验和科学结论。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居于核心和龙头地位,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一项关系学校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基础性工程,是高校当前和未来改革的主攻方向。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是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机构的细胞和基础,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的结合点,学科又是凝聚人才和教学实验的基地,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学校教育的共识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建设一流学科,已成为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所辖的所有分支学科。所谓的学科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根据这一定义,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有其自已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构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因而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构成了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当代大学的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除了要有针对性外,这一学科的特点还要有超前性,要规范化、科学化,才能达到国防教育的有效性,达到国防教育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学科,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要有一流的学科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类人才的主阵地,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他还强调,“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人才培养成功与否,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至关重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首先要有一支理论功底雄厚、实践经验丰富,既懂文、又懂武,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影响大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每个学科方向中,还要有国防教育学术功底比较扎实的、宽阔的国际视眼,富有为国防奉献和各方面的协作能力,尤其是学术方面的协调能力的学科骨干,学科骨干下面还要有一定数量的职务、学历、专业、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来支撑,这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是学科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就难以为继,而只有带头人没有学术队伍,学科带头人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学科带头人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以及丰富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它将带领学术团队始终走在本学科建设的最前列,从而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其一。其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通过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教材编写、申报课题、教学实践、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学习进修、学科管理、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过程来不断完善这门学科建设同时,又培养和提高了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可见,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本学科建设的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教师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学术和素养、精神和状态在根本上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贡献,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代表和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p#分页标题#e#

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其它学科建设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像,它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对在校大学生的军训。1955年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对学生军训作了规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在[1981]11号文件中,规定高等院校要把学生军事训练纳入教学计划,从此,部分高等院校又恢复了学生军训的工作。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新修订的《兵役法》,把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单列一章,再一次从法律上对学生军训作了明确规定。200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以国办发[2001]48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要求从2001年起,逐步在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在2005年前全面实施学生军训。同年11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在天津召开“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会议”。

会议对全国学生军训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办发[2001]48号文件下发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自1985年开始,历经16年的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的结束。同时也标志学生军训工作的全面实施,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确立以军训为内容的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和学科管理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学术研究成果是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支撑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在任何一个学科发展中,如果缺少科研项目,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就难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累积,其学科也缺少了显著的标志。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当然也不例外。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一,出版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著作和教材。它们主要是:吴温暖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程》、《中国军事思想教程》;张正明:《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郝翔的《国防教育概论》;李先德主编的《国防教育学概论》;陈云金和吴忠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程》以及陈云金、沈有生编写的作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统编教材的《高校国防教育教程》;庄雷、任婉玲编写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许慧远、黄科著的《大学生国防知识与军事理论》;孟庆金、张利华的《新编高校国防教育教程》;唐和祥、王亦成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军训教程》;成锡岗的《大学军事理论常识》;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葛芝金、程新章、吴勇刚编写的《国防教育概论》;杨润华、岑应奎主编的《高校国防教育》;徐则平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以及主编的《大学生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杨茂锐著的《中国国防法规研究》。等等。除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这些成果以外,军队的高等院校在这些方面也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国防教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例如: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杜景山等编著的,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防理论教育读本》;苑士军著的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国防建设论纲》和《国防教育概论》;许江瑞、方宁合著的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法概论》。等等。这些公开出版的著作和教材中,有的是填补了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空白。

例如:吴温暖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徐则平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作为一个省、市、区或若干高校的教学用书。例如:陈云金和吴忠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程》以及陈云金、沈有生编写的作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统编教材的《高校国防教育教程》、郝翔的《国防教育概论》、李先德主编的《国防教育学概论》;徐则平等著的《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还作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研究生的教材。例如:苑士军著的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国防建设论纲》和《国防教育概论》、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教育学》、张进喜主编、陶劲松副主编的《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等等。这些重要成果是研究者们长期艰辛研究的结果,倾吐了这些作者的心血汗水,为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推动高校的国防教育的开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二,公开发表了一大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例如:吴温暖:《论高校国防教育的创生》、《大力加强高校的国防教育》;魏联:《高校国防教育的心理学视角》;张冬胜:《论高校国防教育应有的准确定位》;毛远芳:《关于人武院校开设国防教育专业的思考》;陈芳:《关于创立国防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几点思考》;刘大维、汪强:《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胡春锡:《论高校国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徐福水:《国防教育:高校文化教育中独特的风景线》;杨继环、朱荣杰:《外国国防教育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石潇纯、余文武、缪鑫平:《论高校国防教育的学科定位》;何庆文:《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周大雄:《论高校国防教育的法制建设》;黄妍、李开阳:《论建国后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张志、辅金华、李卫:《高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析》;张平海、田中胜《滇南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策略—基于红河学院国防教育的研究》;学位论文《中美高校国防教育比较研究》;李冬华:《浅谈对提高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潘奎:《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苑士军:《论国防教育的主体与对象》、《论国防教育的方针与原则》、《论国防教育的内容》、《论国防教育的师资》。在这些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对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进行了探讨,涉及到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定位、创生、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法制建设、心理学视角、高校国防教育新学科的创立、中外高校国防教育的比较以及地方高校和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地位和特殊性等。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p#分页标题#e#

建立了一支热爱国防教育事业的教学队伍和科研队伍教师可以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学术和素养、精神和状态从根本上来说,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贡献,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代表和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国防教育教师是大学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授者。高校国防教育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以外,还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热心国防教育事业、有基本的国防与军事知识或军事技能;二是要具有相应的学历和学位;三是具有较好的授课能力;四是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要充分认识国防教育教师在培养国防后备人才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地位和作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国防教育师资的队伍,对于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关系重大。建国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较好地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的军训任务和其他国防教育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任务,为国防和军队培养造就了高素质的后备兵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高校国防教育学学科与高校其他学科相比,仍然不够成熟。一个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学科的归属至今尚有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国防教育学科到底归属于军事学科或是教育学科?持归属军事学科的主要代表有:武炳等主编的《国防教育学》认为:“国防教育学,是研究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探索国防教育的本质,揭示国防教育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并用于指导国防教育实践的学科。”(见国防大学军训办公室编写的《国防教育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从这一定义出发,该书认为,国防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包括:探索国防教育本质、揭示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总结国防教育经验和对未来的国防教育作出科学的预测等四个方面。《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指出:军事科学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军事和军事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新的军事专业不断出现,学科随之增加。军事科学同其他领域中一些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从而又逐渐形成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国防经济学、国防外交学、国防教育学、军事管理学、军事社会学、军事人才学、军事伦理学、军事心理学等。可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把国防教育学归属于军事学的分支学科。持归属教育学科的主要代表有:厦门大学吴温暖教授等人。他们认为,“国防教育学宏观研究的对象本质属性是‘教育’的活动,国防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从属于教育学研究的范畴,国防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是‘育人’,因此,国防教育学归属于教育学更加合理。”他们同时还认为,“国防教育学与教育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国防教育学归属教育学的学科门类,不仅有利于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指导国防教育实践。”(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周善标和高水练先生,他们在《浅谈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文中谈到,“国防教育学研究是教育现象,从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但其同军事学科的关系还需要认真探讨。”他们把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表述为:“和军事学高度相关的教育学分之学科”。(见《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归属和定位尚未确定,不能不说影响到高校国防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国防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它是由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所决定的。从现在各普通高校已开设的国防教育课程来看,其学科体系正在探讨和形成过程之中,所以,尚未统一,且差别和分岐很大,可谓之五花八门。有的学校的国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只开国防教育课程,或者说把国防教育当作国防教育学课程来开;甚至有的学校国防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只开国防教育课程。我们知道国防教育与国防教育学虽然有联系,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有的用国防建设论纲代替国防教育学,从学科和专业要求来说,我们认为,应当开设国防教育学更为合适、更为科学。有的开设中国教育史,有的开设中国国防史,有的开设中国国防教育史;有的开设军事心理学、有的开设国防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有的开设中国国防法律法规,有的则开设军事法律法规;有的开设形式逻辑,有的开设军事逻辑;有的开设了国防动员学、国防教育管理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而相当的学校没有开设这些课。之所以造成以上学科体系不统一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从而形成各自为政的现有局面;二是学科建设尚未成熟,公开出版的相关教材有限,满足不了国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就干脆不开这门课;三是没有专业老师。由于国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一般的情况下,有普通高校学历尤其是高学历的老师缺乏军事背景,军事知识较为欠缺,而军队转业干部担任教师的,虽然军事素质比较高,但是他们又是缺学历、缺职称,没有专业老师,课也就无法开。四是有的学校领导对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投入的经费和研究力量不足。

学科内容构成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范国防教育学科内容对于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地各院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差别比较大。非国防教育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开设的两周的军训课和36个学时的理论课。有的个别院校甚至只象征性的搞军训,根本就不开军事理论课。多数院校虽然按要求开设了军事理论课,但却没有开设军事类选修课和辅修课,也就无法更新和补充国防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最新信息。再从国防教育专业来看,我们以某院校国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为例,其专业基础课主要有:教育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教育行政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军事高科技、军事思想、国防法律法规和国防动员学等。专业课主要有:国防教育学、中国国防教育史、国防教育管理学、国防教育法规、当代国外国防教育等。而西南某边疆省的人民武装学院国防教育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行政法、教学法、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文写作、社会学原理、公共政策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防历史、国防教育学、军事思想、国防动员学、新时期人民武装工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军事学概论、军事技能、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等。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和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颁布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为依据,科学的规范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内容,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防教育在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该学科的完善与发展。#p#分页标题#e#

国防教育学科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精、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国防教育学科队伍是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然而,相关资料显示,国防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却不尽人意。一是编制尚未落实。全国157所试点高校中有教师编制的为109所,占试点高校总数的69.4%。二是机构不统一。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都已成立了相应的教学组织———军事教研室(占85.3%),其余院校的任务暂时由武装部或其他部门代管。三是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各校专职军事教师队伍现状除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30-49岁的占61.4%)之外,学历结构中,大专学历占40.3%,特别令人不安的是有12.5%无学历,5.9%为高中毕业学历;从职称来看,问题更显突出,无职称者竟达46.5%(参见,王原凯: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四是学科队伍的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郑宏先生在《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谈到:“1979至2009年的相关论文分析显示,中国高校国防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防教育基础理论、国防教育与学生培养、国防教育学与改革创新、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防学培养等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理论分析缺乏深度,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参见,《高等教育》2011年第1期)。笔者认为,除上述之外,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不够深、不够宽、不够细、也不系统,尤其是在整合资源,发挥群体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理论研究,做得远远不够。因此,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应当成为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重中之中。

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要求,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努力地探索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整合资源、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科学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这是依法治国、依法施教、依法开展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专门设置了学校国防教育一章,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防教育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为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法律依据。第13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15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第16条规定,“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根据以上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必须认真的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其工作的基本点就是要放在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中心点上。而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自己的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当把握以下原则:其一,它是一门独立学科,其它学科不能替代。要充分认识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其二,它是军事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从学科的称谓就不难看出。同时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的新兴学科。其三,它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至少应当包括:国防教育学概论、高校国防教育学概论、国防心理学、中国国防教育史、国防教育法规、国防教育管理学、当代国外国防教育概论等。其四、它有自己的学科范畴。例如:国防、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学、高校国防教育学、高校国防教育学科、高校国防教育学科规律、高校国防教育学科特征、高校国防教育学科体系、高校国防教育法制、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高校国防教育管理等等。其五,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例如:综合研究法。由于高校国防教育学科涉及到军事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哲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才学、新闻学等学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它具有综合性特征。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加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呢?笔者认为:其一,要按照要求和规定配齐国防教育的教师。目前一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教师由于编制等原因尚未配备到位,有的由相近学科老师兼任,这样不利于国防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配好、配强一支政治素质高、热爱国防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精、结构合理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其二,提高学历层次。由于国防教育学科特点所决定,部分师资力量来自于部队的转业干部,虽然他们的政治素质高,军事素质强,但学历偏低。有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或专职老师不足,由思政老师或辅导员、总支书记、副书记担任,一般来说,这些人的学历层次偏低。所以,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是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迫切要求。其三,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当前,全国各高校国防教育教师的来源渠道都不够宽,应当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套套,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把那些符合、胜任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中来。其四,加强对现有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现有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更新和提高他们的的专业素质。比如说,集中培训请专家讲课的办法、学术交流的办法、到基层、到部队锻炼的办法、申报和参与课题研究的办法、进修的办法、以老带新的办法等等。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1]。中国梦的有效实施,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无疑是保证稳定的强有力支撑。然而,国防建设并不是一簇而得,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前行与艰苦探索。不断推进强国梦的目标,关键在于人才的接力和承续。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

1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从1985年试点以来,高校国防教育已经走过三十年春秋。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有成就,也有困境;有经验,也有教训。整体来看,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向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虽然我们所处的社会阶段仍然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阶段,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发展、身体素质、心理承受力和法治教育都有巨大的提升。具体而言,国防教育的特有形式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军事斗争的对抗性、复杂性和残酷性孕育着创造性思维方式;国防教育的技能训练能够增强体质,身体承受力和锤炼心理意志力,同时,国防教育的纪律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从而为严守法治打下坚实基础。

1.2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

国防教育始终以国家安危、民族融入为核心,通过古今对比,中西对照,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情怀。从历史而言,明朝的戚继光抗击倭寇十余载,书写了国家大义;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独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树立了壮丽诗章。从国外而言,美国对国防教育格外重视,把保卫国家作为“社会的第一勤务”,采用各种手段与方式向学生灌输国家至上的理念,在一些公共场合、体育活动等齐奏国歌,唱“星条永不落”以宣扬国防精神。此外,国际上的一些国家的不当做法也在反面提升着爱国主义教育。诸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修改安保法,军国主义大有抬头之势。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隆重纪念,为的就是要国人铭记历史,不忘先烈,要永远保持警惕意识和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与自信。

1.3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国防教育事关对战争的准备与人才培养。国防教育并不是穷兵黩武,并不是一些西方人士叫嚣的“中国威胁论”,而是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增强民众的国防意识与危机意识,避免“暖风吹的游人醉”的慵懒心理。贪图享乐、居安忘忧,皆为历史教训。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人才精粹,一方面是国防人才力量重要的人才输出地和战略预备队,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也是现代军事之必须。大学生毕业后将会融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以后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由于对社会阶层集中进行国防教育难以实施,因此,在大学期间集中进行国防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在保障体系、组织领导、经费投入以及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面对国际和平发展的主题,社会多元思想的冲击,大学生对国防教育教育的认知态度不一;同时,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国防教育资源显得捉襟见肘,造成一些学校对国防教育忽视抑或走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校国防教育思想认知的偏差

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以学生为对象,以国防现代化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提高高校学生的国防意识与保家卫国的本领。应该说,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已经非常明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不够准确,凸显出了诸多问题与不足。在国防教育的目的方面,一些高校把国防教育的目的仅仅理解为意志力的培养与锻炼,从而忽视了国防教育的重要价值,舍本而求末;有的仅仅把国防教育作为一种既定的程序,设置必修学分,履行国家法规要求,至于实现什么目的,则遭到忽视。更有甚者,一些高校把国防教育作为谋取利益的载体,以军训为依托,收取高额费用。在国防教育的基本方向上,一些高校仅仅是站站军姿,叠下被子就算进行了国防教育,稍微强一些的就是打几发子弹,从而使得国防教育变成了一种点缀,应付差事。在国防教育的布局与地位上,缺乏统筹安排,没有相应的学校与部队的持续合作,缺少实践场地,难以使得国防教育的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和文化课程相结合,更缺少评价体系,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遭到忽视。

2.2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短板

高校国防教育的课程建设存在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目标的偏差。从2006年新修订的大纲可以看到,国防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从中不难发现,国防教育课程目标主要立足于传统安全,注重理论讲授,技能培养,提供后备人才。然而,随着国际安全问题日益复杂与多样,非传统安全观日益凸出,培养具有新的安全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要求。其次,教学内容设置的不足。当前国防教育内容设置主要有“国际战略环境、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5]五大方面,然而,这五大方面的内在关系并不严整,如果整体讲授,会出现“杂而不精”的缺点;如果单一设置课程,则会导致课程过多,学生任务繁重。另外,课程的设计在整体上过重军事色彩,这与重点培育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不协调,容易导致课程违反设计初衷。再次,教学方法的单一。目前高校国防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主要采用“PPT”教学,这样以“点击——播放”模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原本应该生动的国防教育变得乏味,很多教师采用播放影视资料的方式加以弥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在于如果选择出现针对性,容易导致学生认为教师有偷懒之嫌。很少有老师采用书写论文,评点时政,分组讨论等模式。这样仅仅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很难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也难以对国家安全给予应有的重视。最后,教师培养严重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国防教育的讲师,大部分是兼职性讲授。高校国防教育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兼有政治学、历史学、地理科学、逻辑学与军事学等方面的基本基础,兼职教师基于自己理论的不足,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无法引导学生对国防安全的深入讨论,更由于学生多、课时短等问题,使得国防教育虚于形式。

2.3高校国防教育训练组织还需提高

训练组织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保障,是高校国防教育成果的支撑。但是,一些高校的训练组织不容乐观,还需提高。其一,从军训领导机制来看,很多高校的军训管理机构规范性不足,军训采用学校与武装部合作,将军事教研部单列的高校很少,缺少配备的军事教师队伍,军训期间,仍然是辅导员管理体制。在硬件设施方面,“三室一库”建设滞后,许多高校缺少投入,致使出现无序状态,随意性很大,难以长期落实军训成果。其二,从后勤保障来看,由于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军训时间的集中,往往出现“撞车”现象。从军训的形式来看,存在两种模式,即:“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是进入军营,这种方式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军旅生活,真实体验军人作风。然而,随着学生的增多,这种方式在大部分高校很难实施。而“请进来”的方式,条件好的高校请军校学员给大学生军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足,但是公共实施的不足,军事场地、器材的短板,射击训练无法开展;缺少军事地理教学模型与战术教室,使得很多教学形成虚设,以走对列的军事模式很难让学生感受军训的真实生活。其三,从军训评价方式来看,军训的效果如何,有调查显示:“有34%的人认为‘体能得到了锻炼’,27.5%的人认为‘培养了坚强意志’,17.5%的人认为‘培养了协作精神’,15.6%的人认为‘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14.4%的人认为‘增强了国防知识,培养了国防观念’,还有7%的人认为‘没有多大收获’”[6]。从中可以发现,调查显示的只有14.4%的人认为增强了国防知识,这与军事教学的目标有很大差距。另外,在今天很多高校中,军训的评价体系相当模糊,整体队列展示,汇报演出成为主要模式,全员过关,缺少层次。这种评价方式,虽彰显了整体协调性,增强了整体荣誉感,但是在个人方面,难以做到有效测评。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寻求各种借口,逃避军训,但并不影响学分取得。正是由于评价体系的缺失,使得军训成果并没有得以承续,难以长久地发生效力。

3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应对策略

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还需寻求破解之道,从而使国防教育能够得到深入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1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服务国防

高校国防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防的具体实际,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规律,做到增强国防意识,服务国防,形成优良作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为国防事业献计献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向,十八大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7]因此,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得思想政治成为国防教育强大的推力和助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做到始终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4]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建设国防教育实施平台,突出国防教育的特殊性,走培养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国防教育虽然具有多种功能,但是如果面面俱到,那么就难以把握重点,从而造成目标的迷失与错位,使得国防教育难以落实。在高校国防教育多重功能中,服务国防是其首要目标。在服务国防大视域下,提高政治素质、培养国防精神、增强体质、锻炼意志的目的是为国防服务,而不能相反,如果国防教育成为一些院校的为了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意志培养,这就偏离了国防教育的方向,就是非常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仅仅是国防教育的一个环节。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风,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国防首位意识,才能本末兼顾,才能胸怀大局,关注国防,立志成才,保家卫国,才能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

3.2突破传统教育课程藩篱,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专业人才

当今国防的较量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多方面领域安全,并不仅仅是军事领域的对抗。例如,苏联的和平解体,美国空袭伊拉克战争,美国的窃听事件,都深层次改变着传统型国防安全。另外,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社会呈现出碎片化发展方式,在军事领域,表现为恐怖袭击等令人难以预防的新式安全。在这种传统与非传统相互交织的时期,在当今西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的步伐中,我们的国防教育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使得大学生要具有全局的视野、批判的眼光、进取的精神与危机意识,要突破传统国防教育的藩篱,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安全观,从而符合新时代国防战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的国防教育,如同列宁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因此,国防教学的内容要根据时代变化,顺时发展,把握时代发展逻辑与主体,优化国防教育内容。诸如,增设非传统安全、网络安全、海洋安全、大国关系等方面的课程与专题讲座;调整教学模版,缩小浓厚军事色彩的篇章,增加信息化教学比例等等。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单一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军事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上,不能以军事理论论军事理论,而是要打破学科壁垒,打破学生专业界限,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要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实践优势,达到教学相长。例如,开展读书辩论会,小组讨论,对历史事件、当今热点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归纳,集中讨论,书写报告等形式进行,从而使得学生的课外与课内学习,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起来。在师资上,随着高校的扩招,国防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容乐观,这就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教师的从业资格,使得替代者难以达到相关要求,有学者指出可以试点国防教师资格考试,能够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使得有志于从事国防教育的优秀人才任教。第二,加强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目前,国防教育的研究生层次培养挂靠在高等教育学下,相关本科专业并没有单独开列。因此,可以考虑把国防教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培养具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层次化人才,实现专业化。第三,促进各省人民武装办学优势,发挥其特色优势与特色专业。

3.3组织体系要责权分明,保障有力,评价科学

高校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军训,深刻认识到军训是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自觉把军训与学生学业统一起来,高等院校作为组织大学生的主体,要积极主动与承担军训部门的军队沟通,成立分管领导小组,诸如采取联席形式,有学校校级领导、武装部、保卫处、学生处与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参与,制定军训计划,做好管理协调工作,从而使得各司其职,责权分明,确保大学生军训的顺利开展。抓好大学生军训,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组织保障的效果关乎学生军训的质量。因此,军训的保障要在经费投入,硬件设施的配置上做好文章。在经费保障上,要把军训经费纳入高校经费予以保障,实行全额拨款,确保军训的顺利进行;在硬件设施上,首先,搞好场地保障,扩大基地投入力度,尽可能地改善军训条件,为军训以及后期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射击项目,可以向部队和军训指导小组申请使用枪支,购买所需器械。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检测军训的实施效果。军训的实施效果评价要涉及到军事的思想、技能、知识与素质,这里面既要显示整体,又要关注个体;既要单方面测试,又要进行系统性评估。在方法上,可以进行整体性的汇报演出,也可以进行个人展示;既可以进行文化测试,也可以进行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多种方式。另外,要实现军训效果的长期性,就不能仅仅关注目前效果,同时也要有后期规划,主要包括对高年级大学生的后续培训,诸如开展国防报告、军事讲座,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国防安全的关注度与责任感,使得高校军事教育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为实现中国的强军梦、强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俞念胜 操国胜 单位:池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国防教育篇2

国防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就是为了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脊梁,加强对其进行国防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的大学生的军事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国防教育中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必须要不断推进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国防教育思想认知存在偏差

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对象,以国防现代化作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作为重点,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目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高校把国防教育的目的仅仅理解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忽视了其原有的价值。还有的高校甚至只是把国防教育当作一门必修课程来看待,只为了完成国家的要求,也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觉得上完课程就可以了。甚至还有的高校把国防教育作为谋取利益的载体,以军训作为理由,收取学生高额的费用。这些都是目前高校中对国防教育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国防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国防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大部分的高校还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主要是对国防教育的理论进行介绍,尽管大部分课程都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换汤不换药,依然是纯理论知识的介绍和讲解,缺乏案例讨论、模拟战争等一些互动性和游戏性的课程教学设计,并没有真正做到课堂的生动化和多样化,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的,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别提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了。另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也不够合理,教学的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也没有系统化和针对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本都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是极为不利的。

二、应对策略

(一)更新高校国防教育的教育观念

作为高校一定要正确的理解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立足我国国防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的规律,不断更新传统国防教育的观念,创新教育模式,积极建设国防教育实施平台,在教学中突出国防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正确把握国防教育的目标、重点和目的,将服务国防作为首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抑制作为目的,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要求,必须要寻求突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不能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要打破学科的壁垒和学生专业界限,与其他专业有效的结合起来,各自发挥个自己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应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教师引导。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读书辩论会,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对历史事件、当今热点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归纳,集中讨论,书写报告等形式进行,从而使得学生的课外与课内学习,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起来,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同时,高校要明确教师的从业资格,确保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够符合国防教育的要求,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促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作为高校应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完善国防教育的评价标准,有效的检验学生国防教育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效。在评价中要设计到军事思想、技能、知识与素质,既要对个人进行评价,也要对集体进行评价,既要做单方面的测试,也要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同时,还要完善评价的方式,确保评价的方式合理化、多样化,这样才能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效。

作者:张俊辉 单位:常州工学院

高校国防教育篇3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我国的相关文件也明确规定: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高校国防教育,也是高校体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是以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为主要教学方法[2~3],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也依然潜藏着诸多弊端。若这些弊端不能及时全面的改善,不仅会影响高校国防教育的推广,而且也不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1论述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重视

我国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课程中,由于对国防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加之在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4],因而造成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作用未能全面的体现。我国高校也普遍认为国防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不大,与培养素质人才也没有过多的联系,部分高校只是敷衍式的开展一些军训来训练大学生,或开展一些低层次的军事理论教学来教导大学生,这些错误的观念都导致了国防教育的教学效果不能全面的体现。高校国防教育本应是一种高意义、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其目的是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保卫祖国、热爱祖国、奋斗不息、勇于献身的同时,还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起一种献身祖国国防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2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85%以上的高校已建立了军事教研室,但仍有15%左右的高校还未建立独立的军事教研室[5]。同时,在已建立军事教研室的高校中,仍有超过40%以上的军事教研室,是从属于高校武装部而不是独立存在的,这种从属关系致使国防教育不能有效的开展国防教学。此外,还有一部分军事教研室已着手与高校其他部门进行合并。此举不仅要求高校军事教研人员要负责日常的科研和教学外,还要负担与军事教研无关的工作,最终致使高校军事教研人员分散了精力和时间,影响了军事教研人员正常的科研和教学。

1.3缺乏高素质的军事教研人员

我国高校虽然都配备了军事教研人员,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的师资力量依然很匮乏。在我国157所高校中[6],一部分高校甚至还没有配备专业的军事教研人员,军事理论课的教授还是通过外聘军事教研人员进行国防教学。笔者通过对全国157所高校的942名高校军事教研人员的调查发现,全国高校的军事教研人员均存在职称或学历偏低的现象。如表1,表2所示。

2对策

2.1重视国防教育

我国高校应关注国防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军事教研人员不仅健全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且还帮助大学生树立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使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提供优秀的国防生。

2.2全面建设国防军事教研室

在健全国防教育机构上,部分高校应尽快成立单独的军事教研室。而已成立独立军事教研室的高校,则需确保高校军事教研室具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我国相关政策已明确规定,军事教研室是高校领导的主要军事教研单位,而不是从属于其他机构的附属机构。因此,需完善我国国防教育体系,加大建设国防军事教研室的力度。

2.3提高军事教研人员素质

我国高校在面对缺乏高素质军事教研人员的问题时,首先,应招揽一匹具备硕士以上学历且与国防教育相关的人才,来壮大军事教研人员的队伍,构建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军事教研人员队伍。力求使军事教研室的职称比例与国家要求的相符合,并对军事教研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其次,高校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现有军事教研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并使军事教研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为更好的开展国防教育奠定基础。

3结语

笔者深信不疑的坚信,只要我国政府高校重视高校的国防教育,并加大投入力度,就可以为国防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各级部门与军事教研人员的相互配合下,也一定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来促进国防教育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培养出优秀而全面的国防生。

参考文献

[1]冯军,李凤紊.大学生国防教育宜“去教育”——北京六所高校专武干部热论高校国防教育[J].中国民兵,2010(1):24-25.

[2]黄乐.浅析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3):97-98.

[3]任宏权.高校国防教育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92-93.

[4]贺幸平.信息化战争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问题的症候透视[J].湖南社会科学,2009(4):153-156.

[5]陈永光,曲涛.高校国防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56-58.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8

摘要: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成了校园“低头族”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手机和电脑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伴侣。这在给他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及学风建设提出了挑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低头族”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高校学风的影响,并针对一些高等院校的现状,思考如何通过优化高校管理来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以期为高等院校学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全媒体;低头族;学风;管理

当前,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时代,新媒体的使用已经遍布大学校园,每人一部智能手机对90后的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梦想。他们在享受着手机这种新兴媒体给他们带来的无处不在的便利。在寝室、在教室里、校园内,甚至是走在路上,他们都有手机相伴。离开了手机,他们便会不安、无措、焦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低头族”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学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1全媒体时代与校园“低头族”现象

1.1时间上,手机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生活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CNIC)2015年7月24日在京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人。大学生则是这种新兴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由于上网流量的低价位和免费WiFi的普及,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因此,宿舍、教室里、校园内……“低头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我国,大学生已经基本实现手机上网的日常化。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在5—6小时以上的占35%[1]。很多大学生几乎把除上课、吃饭、睡觉以外的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手机上网上,在深夜12点之后休息的同学在高校占很大一部分。更有很多院校的大学生甚至经常逃课或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据相关调查显示,调查发现只有33%的同学在上课时没有使用手机的习惯,其余或多或少都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60%的同学手机使用时间超过课堂总时的1/9[1]。手机依赖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生之中。有学者曾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较强,大部分学生表示,如果离开手机会很不适应,甚至无法接受。不仅如此,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身体情况都造成了极大影响,也越来越引起高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关注。

1.2内容上,手机成为学生娱乐生活的重要工具

与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不同,在高校,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课余生活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听讲座、学术报告、参加讨论会、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园生活以及兼职、旅游、购物、健身、上网等,可谓丰富多彩。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校园的迅速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课余生活之一,并迅速地占据主流地位。浏览资讯、查阅资料、看视频、打游戏、购物、交友、发微博、玩微信,网络体现了“无所不能”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大学生市场。很多缺乏规划与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大学生就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手机上,并表现出了强烈的娱乐化趋向:“交流沟通”,聊天、看网络视频、搜索资讯、购物、玩游戏等[3]。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

2原因分析

2.1学生自身控制能力

在高校,对于很多自控力较差的大学生来说,环境要自由的多,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父母的监督,没有老师的“严教”。高校监督、管理的“自由”给“低头族”提供了一定空间;另外,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规划,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有的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纸文凭,有的是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有的是“机械”地应付考试,甚至,什么也不想,走一步看一步,拿不到学位也毫不在乎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主动性较差,不能严于律己是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的现象,也是“低头族”现象产生的主要内因。

2.2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教师的课讲得好不好直接关乎着课堂纪律和效果,事实上,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一些老师讲课相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不做板书,连高数和大学物理之类的课程也是PPT演示,学生一晃神几十页就翻过去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和过快的上课节奏,使得很多学生听课效果极差,一节课听不懂,后面也不再想听,如此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低头族”现象的蔓延。2.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目前很多高校都实施学分制管理,这是大势所趋,其初衷在于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安排、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主题[3]。然而,一些学校在实施学分制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还存在一定局限,同一年级的课程几乎都在同一个时间开设。然而由于教师资源短缺,很多学校只能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尤其是公共基础课。这就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生众多,课堂管理难度较大。第二,课堂“低头族”、“昏睡族”等不良现象很难及时反映给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所在学院,客观上延缓了对学生的及时疏导和教育。

3“低头族”现象对学习风气的影响

“低头族”现象是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校学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对媒介工具过分依赖,导致思维惰性。全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途径得到了拓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图书、资料。网络作为新兴媒介,确实给学生提供了诸多方便。但同时,学生对网络依赖过多,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以前课堂上,学生会认真听老师讲解、记笔记,老师提问题,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不会的问题找老师解答。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用手机替代了手中的笔,“度娘”代替了大脑,“万事不知问百度”已成为大学生的真理。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网络依赖,造成思考的惰性,降低学习的主动性[4]。其次,对网络世界依赖,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优良的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力量,对学生品行的潜移默化,有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4]。同时,学生的学习目标越明确、越正确,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越优越,学校的学风越好[5]。学风是是群体的综合表现,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形象”表现则是学风的最直接体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作风也直接映射出学风的好与差。然而,目前高校随时随地可见“低头族”,课堂上,老师卖力的动嘴,学生不停的动手:浏览QQ、刷微博、玩微信、看小说等等,不亦乐乎,课后更是如此。学生如果学习意识不强,既使学校资源再丰富,老师再优秀,课讲得再好也没人听。手机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对学校优良学风的养成起了制约作用。不仅学习上如此,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很多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优化高校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4.1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魅力

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较之以往拓宽了许多。很多老师还未讲解甚至还不了解的知识,学生已提前掌握,课堂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吸引力也相应减弱。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魅力已迫不及待。首先,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教师授课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避免枯燥的讲授,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课堂魅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传统教学优势,增强课堂吸引力。其次,创新教学形式,掌握课堂管理艺术。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模式已经不太适合当今的大学生需求。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将有利于大大减少课堂“低头族”现象,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4.2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校园“低头族”现象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外因就是智能手机的便捷性和强大功能性。智能手机作为新媒介代表,以其无所不能的特性深深吸引着大学生。很多学生不能很好规划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课堂及课余时间毫无节制的随时使用。不仅如此,很多学生上网也没有明确的计划、目标,多以娱乐为主。因此,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培养大学生手机工具意识,提高大学生手机使用能力是最大程度上减少手机对大学生“危害”,优化高校管理,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媒介工具意识。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但却不具备利用其功能发展自我的意识和技能。智能手机除了具有娱乐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和交流的平台,同学们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教师也可以把课件上传共享,帮同学们解答问题,使交流软件真正发挥它的强大功能性,传递正能量。其次,提高大学生的媒介辨析能力。大学生是很好的信息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和解读者。在遇到问题时大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百度,却不能分辨出信息的真假以及是否可靠。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技能,不仅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媒介搜索需要的信息,还要会分辨信息的真伪,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让媒介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媒介“奴役”。

4.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全媒体已成为高校建设不可回避的因素[6]。面对无处不在的媒介环境,高校不应回避,而是积极利用全媒体对高校学分制管理的积极影响,利用全媒体的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推动高校学风建设。首先,积极组织义务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学校可以利用全媒体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线下“家电维修进社区”,“义务支教”进社区,“团百花”志愿者服务等有意义的活动,既能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起到服务育人的作用,也对形成良好的学风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竞赛类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热情。学校多组织大学生参加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数学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工数学建模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基础知识竞赛等学术科技类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再次,积极借助媒介平台,传递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微信、QQ、飞信、微博等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先进文化和思想、弘扬社会主旋律、校园正能量,形成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活动的覆盖面,也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助推优良学风的形成。

4.4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

“低头族”的普遍存在给学校学风建设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不仅要靠学生自发自觉的行为,更离不开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首先,作为高校应建立良好的管理、约束机制。例如,学生宿舍可以实行按时断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在给他们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很大一部分同学染上了网瘾,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对大学生的身心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天晚上规定时间统一断网,既保障了大学生的休息,也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设置一定的学分,让大学生“忙起来”,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减少了他们与媒介接触的时间,有利于大学生生活的规律化。其次,辅导员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引导。辅导员可以通过班会、考勤、谈话谈心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通过班会进行理念教育和方向引导。告诉大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上课和晚自习考勤约束学生上网行为,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和“重点”学生谈话谈心,进行疏导,帮助他们从虚拟的世界里走出来,减少对手机的情感依赖。再次,帮助大学生树立目标,规划大学生活。很多大学生成为“低头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目标、无计划。高校要引导大学生量身定制大学生生涯规划并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制定详细的评价机制并纳入学生考核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规律化。

4.5加强大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

大学生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活跃者在享受全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学会规划、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首先,作为大学生本人来说,要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文体活动,在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会及其它学生社团要积极发挥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开展一些主题倡议活动例如“亲,今天你去图书馆了吗?你锻炼身体了吗?”以展板、签名条幅、校园广播、网站等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传播形式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班级作为大学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方面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班级应充分体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开展班级团结互助的活动,通过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差的,由点及面,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另外,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及周边义务劳动,既解放了大学生的“大拇指”,也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体育竞赛,动员班级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既能减少他们与手机接触的机会,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再次,宿舍作为大学生朝夕相处的场所,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宿舍室友之间应相互督促,互相带动,以良好的室风带动学风。

结语

“低头族”现象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于高校来说,首先,引导大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活动,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其次,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上网,积极利用新媒体学习、经验交流、查阅资料、传播正能量等有益功能,服务学习,发展自己。最后,加强管理,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制力,矫正不良使用手机行为,减少手机依赖的现象,这些都是优化高校管理,加强学风建设不容忽视的因素。但同时,高校学风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以高校和大学生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为重要支持的合力,齐抓共管,共同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作者:赵广香 孙晓云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瑞静.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高教学刊,2016,(10):224-226.

[2]赵玲娟,张瑞静.大学生日常上网行为分析[J].东南传播,2015,(2):83-86.

[3]张利芳.高校教师应对学分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127.

[4]庞金周.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风建设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5,(18):90-91.

[5]谢辉,李江静,彭庆红.全媒体对高校学风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4,(1):57-60.

[6]刘敏,朱连才,张金胜.高等专科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9-42.

第二篇:高校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机制研究

摘要:

党建与学风建设在落实阶段能够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文章针对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之间的联系展开探讨,为工作任务开展提供统一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对学风建设起到的促进作用,帮助明确工作开展形式。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学风建设;机制研究

一、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相互联系

(一)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主体和目标一致

党建工作在高校中开展落实,能够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在校期间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党建与学风树立在主体上应当保持一致,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觉性,遵守党的规章制度,提升个人道德水平。学风建设对高校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学风能够为高校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除此之外,学风也是高校办学质量的反馈,通过观察学风建设情况,能够了解到高校内部的管理情况,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标准,也能够为高校未来的管理方向提供参照,在制定建设目标时从实际情况出发,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工作任务开展阶段,要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群体的现实状况,所指定的工作计划才真实有效。党建工作是学风养成的有效途径,党建工作在落实阶段也能促进高校整体办学水平进步。

(二)学生党建工作为建设优良学风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

学风的养成是一项时期任务,并且高校办学理念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建设需求,这样才能够为社会提供人才保障。阻碍学风建设落实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在学习期间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现品德不端正的现象,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党建工作是与时俱进的,作为学风形成的前提保障,更科学可行,也能够为高校管理任务的开展提供统一目标,在主体方向上不会出现混乱。

(三)学风建设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

党建工作开展阶段,需要一个有利的落实环境,学生在主观思想上接受党建,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向其他同学传递正能量。由此可见,良好的学风建设,是党建工作开展的载体,教学任务开展也拥有保障。学风形成必然会加快高校管理体系的完善,只有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党建工作任务完成质量才能进步。在校期间学生不但要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与社会接触,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来锻炼个人能力,为党建工作落实贡献力量。不断的完善发展平台,对高校未来的发展也能够提供保障。

二、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对优良学风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一)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风建设打下理论基础

学生中的预备党员要做好带头作用,端正思想,学生党员更要在同学中宣传党的理论基础,落实党的发展方针。帮助提升整体学风,建设任务开展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并按照学风建设情况来严格的要求自己。高校学生要明确自身责任所在,为社会发展建设贡献力量。部分学生带动整体学风进步,是党建工作的前提目标在,也有助于高校提升社会影响力,办学水平也会有很大进步。

(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重点考察内容

在基层落实党建工作,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协调好学习与兴趣培养之间的时间,更高效的学习,遇到问题能够通过集体途径解决,为工作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也起到铺垫作用,树立科学正确的学习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落实。学风形成后,可以相互影响周边的学生,专心投入到学习中,集体内也能够互相帮助解决学习问题。

(三)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发挥学生党员的学习表率作用

各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鼓舞优秀大学生参加到党的队伍建设中去,通过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通过他们的实践经历来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调动学习情绪从而促进学风建设。基层党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政治觉悟,积极引导学生党员的党性建设,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觉悟和积极性以身作则,多为他人着想,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勤于进取,尊师重道积极学习文化知识,拓展视野。帮助思想意识不积极的同学共同进步从而促进学风、班风好转。学生党员在搞好自己学习的基础上,也要帮助和促进其他同学学习,共同进步促进学习风气的好转与良好学风的形成,在学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基层党支部开展各种专业学习活动,促进学风建设

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各种团体活动,面向学生群体普及行党的基本知识、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大政方针,使他们树立为了祖国和人民而刻苦学习和奋斗奉献终生的远大人生理想;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及所学专业,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要让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理论。使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优势、就业方向等,从而使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对自身的定位,并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调动学习积极性,努力与社会结合。

三、结语

组织生活可以举办有关学风建设的主题会、可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党员介绍学习经验。支部内部可以开展成绩优秀党员与成绩落后党员“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在班上开展优秀党员与成绩落后学生之间的结对子活动,让优秀党员帮助成绩落后党员和成绩落后学生,让他们引头赶上。党支部可以积极开展、参与各类学风评比活动,参与创建优良学风集体和宿舍等学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促进促学风建设。

作者:王爱因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任海涛.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三化”[J].教育与职业,2011,(02).

[2]于志杰.新形势下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7).

[3]王朝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理念与方法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第三篇: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思考

摘要:

近年来,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比较严重,特别是艺术类专业设置更是遍地开花。在艺术类院校的部分大学生中,受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所下降,学风中存在的厌学情绪相当严重,令人焦虑,怎样搞好艺术类院校学风建设,已是摆在艺术类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大事,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

艺术类高校;学风建设

由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特别是职称评聘制度存在着侧重科研成果弊端,在艺术类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或者“教师重教学,学生轻学习”的现象,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科研成果,为职称的评聘创造条件,在教学方面分心严重,对大学生的教学管理放任自流,严重地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据部分高校的调查结果,有20%的学生因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而导致缺乏学习兴趣,某高校理工科学生有77%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1]。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态度冷漠以及相应的不良学习心态和行为的表现[2]。厌学的后果是严重的,厌学会使大学生性格变化,有的被停学或退学,这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家长带来灾难性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国家人才培养及社会安定团结,仅我院最近处理的就有110名学生,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上课学生。可见厌学问题相当严重!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不足

艺术类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艺术类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还存在着不足的方面。

1、艺术类大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

艺术类大学生富有创造性,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他们热爱专业,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认为自己今后就是要靠专业发展,在钻研自己的专业方面下的功夫较多,不太关心与专业不相关的事。

2、文化素质普遍较差

艺术类大学生一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很感兴趣,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较强,并且能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他们在高中阶段既要学习专业,又要学习文化课,文化课分数相对于理工科、文科较低,他们的文化课有个合格线,只要文化课和专业课达到合格就行,所以对文化课的学习相对放松,文化功底比较差。

3、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

艺术类大学生注重自我,喜欢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才能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进而滋生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虽然培养了自立能力,但是却导致了个人主义,集体观念淡薄,团队合作精神差,缺乏全局、大局意识,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

二、转变学风的途径选择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

1、增强教师责任意识,以教风促学风

(1)增强政治意识

在学风建设中,教风是基础。教风对学风建设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在艺术类高校里教师的结构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政治素质、责任意识、规矩纪律需要加强,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思想和行动上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向党中央看齐,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旗帜鲜明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言论和思潮,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头脑清醒,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学向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尺课堂必须有规矩,不能在讲台信口开河,更不能在课堂上发泄不满。

(2)增强责任感

广大教师要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要搞好教学,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了解本专业以及相关联专业的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上好每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用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吸引学生,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育人至关重要,教师要用自己的美好言行感染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心灵深入扎下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人生态度,教师对每个学生视同自己的孩子,注意思想沟通,情绪化解,做他们的贴心人。

(3)管理严字当头

这些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高校也不是净土一块,招生、入党、选先进、考试不及格直接用钱摆平在高校普遍存在,严重的败坏了学校的风气,污染了师生的心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教师要严格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按时上下课,对于不按时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严肃批评,不按时,不认真完成作业或者考试作弊的学生要敢于处理,严字当头,拒绝人情,自觉抵制金钱和物质诱惑,不负人民教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教师要从自己做起杜绝学术造假,不做学术上的腐败,踏实做好学问,为学生做好求实的榜样;只有广大教师的教风端正、严肃、清正学生才能有示范和榜样去模仿。

2、辅导员要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对学生的思想表现,纪律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就是辅导员,辅导员要强化对学生工作的责任心,在生活上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在思想沟通方面要当好桥梁,注意发现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中的厌学表现要区分情况,弄清原因,及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对学生上课要进行跟踪检查,要和代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学生在课堂的上课情况,加强点名制度,严肃请假制度,定期开班会,强化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制度的实施力度,同时要敢抓敢管,对违纪学生要敢于处理。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沟的通制度,大学生有的远离家乡,加之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孩子在高考后,父母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任务,学习表现是孩子自己的事,觉得自己解放了,对孩子在大学的学习以及思想表现包括与师生的人际关系了解的不多,甚至就放任不管,完全依赖学校,完全听孩子汇报,孩子大都报喜不报忧,家长不能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为了和家长配合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辅导员要按期把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及时向父母汇报,汇报应该实事求是,取得父母的支持,只有学校和家长、学生密切配合学风建设会收到很好效果。

3、党政齐抓,促进学风转变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既是学生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也是强化学风建设效果的重要推手。学校党政班子要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党政一把手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倾听广大教师在教学、职称评聘、和家庭生活中存在哪些实际困难,要深入后勤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后勤保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深入学生宿舍、食堂、教室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坐在办公室想当然,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认认真真解决师生教学、管理、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广泛开展爱校、敬业、勤学教育活动,请老教师、老职工、包括本校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以促进学风改变。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直接创建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学风建设成果的最终获益人。广大学生深知学风建设的好与差,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按时上下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书籍,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研究状况,真正把心用在学习上,崇尚刻苦学习精神,在校不虚度光阴,胸怀大志,为自己今后发展打下基础。考试不作弊,崇尚老实做人严谨做事的人生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同时也要敢于和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扯袖子红红脸,帮助其改进不足,只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学风建设会越来越好。

5、校园文明建设要为学风服务

校园文明建设要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本着节俭原则,首先,是学校校园的硬件建设包括绿化景观道路广场、运动场馆、图书馆建设要给人一种优雅舒适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校史教育也很重要,包括本校的创业史,让学生知道今天的美好校园是先辈们辛勤劳动的结果,知道创业的艰辛。要为本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建陈列室甚至塑像,也可以为本学科在国内国际有代表性的人设专门的纪念馆,让学生知道自己选的专业光荣!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互联网、广播站、宣传栏,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弘扬先进,批评帮助学风方面差的同学,形成一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转变。

6、严格奖惩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宿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专业教室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综合测评制度等。学生就是来学习的,进了大学门,就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制度要有敬畏感,制度不能形同虚设更不能因人而异的去执行,只要是在校大学生就要一视同仁,该表扬的一定要表扬,该严肃处理的要毫不留情。充分利用制度来管理人,充分利用制度来促进学风转变。

7、尝试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

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到现在的毕业生自谋出路,实行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其积极作用和缺陷都显现出来,原来的计划分配制度是按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排名次进行分配,但是把学生工作单位固定太死,可是学生知道自己学得好就有好工作有盼头,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有积极作用。现在高校毕业生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高校只负责把学生培养毕业,至于学生的就业学校没有任何办法,学校和就业单位是两张皮,加之在招录过程中的弊端,出现了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就业没有截然关系,甚至在学校成绩好的学生还没有成绩差的就业好的现象。现在大学生就业方向就是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这些单位招人数量有限,社会上流传这考试考娃面试靠爸,绝大部分学生望而至步,临时打工着是大多数人,从表面上看,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但大多数学生用非所学,高校能否实行按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表现进行综合排名,向用人单位推荐的改革,当然这项改革涉及到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

作者:闫彦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龚诚.对当代大学生雪峰状况的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09,(3):69-70

[2]李力.大学生厌学分析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7,(15).

第四篇:高校学风建设改进思考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综合体现,时刻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也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点、办学质量。因此,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是保证学校拥有良好学习风气的的基本要素。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不但要向学生传达教学思想,也要向学校反映学生学习心理。所以,学生的思想变化辅导员是非常了解的,作为一个称职的辅导员也必须要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学校工作,抓好学风建设。

一、优良学风有什么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在新阶段也频繁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当下大学生是已以“90后”为主,这一群体更加注重自我发展,自我意识非常强,但是又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传统上的学风建设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阶段的学风建设需求,并且部分高等院校的领导对学风建设的认识程度不能够,加之传统上的自上而下的学风建设模式已经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建立新型的学风建设模式已经成为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处在学风建设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必须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优化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成才观。

3.孔子曾说“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意思就是“详细地加以求教,广泛地加以学习,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学风归根到底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规范,主要通过学习目标、态度、纪律、方法、兴趣、效果等要素表现出来,优良的学习氛围不但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还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优良的学风中,学生的品德、行为和意志都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自己未来的人生。

4.优良学风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学风问题原因分析

学风的好坏不是学生左右的也不是教师左右的,而是社会主飞速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引导的,社会风气差,必然会影响到学校,学校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生再作用于社会,如此就会形成恶循环。提出的“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就很好的祛除了党风、校风、学风健康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比如前几年社会上流行送礼、走后门,这就影响了教师的日常工作,有的教师扛不住诱惑,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是要坚决杜绝的。学生之间不再以学习为重,而是开始攀比名牌衣服,奢侈品,这势必会影响学习,影响周围的同学,学习在他们眼里已经不是第一位了,也不是在学校的唯一目的,学习定位出现偏差,必然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过程缺乏钻研精神等。

三、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1、校园文化的多样化

大学是展示学生个性的大舞台,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节或是文艺晚会,也可以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敢于站上舞台,比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没有参赛的同学可以组成啦啦队或是后援服务小组,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去参与。这样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情、班级之间的友谊,也可以锻炼学生会干部的组织和执行能力。

2、加强辅导员的再学习

要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再培训、在学习,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管理力度,要定期去听课,做好考勤表,了解学生对教课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并反馈给教师,优化教课效率。对于上课迟到、旷课、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沉迷网络世界、考试作弊的学生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有规有矩,这样才能杜绝这种恶劣学风,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只有从根本上明确学习的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探索学习的方法。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特别是做一个诚信的人。

四、结论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持久的大工程。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坚持不懈建设学风。未来在我们手中,梦想即将由我们放飞,新时代新阶段,作为辅导员,要不停的探索学风建设的稳定性、持久性,为莘莘学子打造一个纯净的学习空间,为祖国建设培养优秀的毕业人才。

作者:李周 单位:西安医学院

第五篇: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工程

摘要:

学风反映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更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民办高校在学风方面存在其独特性,笔者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开展学风建设工程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措施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反映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更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民办高校大多建校时间短,并存在着部分教师育人意识不强、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强、效果不好等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全体师生要深刻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保证民办高校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加大力度,完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形成优良学风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通过爱国、感恩和就业观等专题思政教育,使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家庭、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稳步推进辅导员提升工程,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水平,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的学生辅导员队伍。

3.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和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和师德建设是学风建设的根本保证。在逐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开展课堂教学秩序管理方法技巧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课堂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效管理。

4.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考风建设,严格考试纪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考试作弊行为发生。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管理,坚决杜绝考前的“划范围”等现象,从源头上使学生无从可抄,逐步扭转考试作弊风气。要在规范考试管理的基础上,探索、研究考试的新形式、内容和标准,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日常沟通,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形成和谐互动的育人和学风建设体系,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健全制度,狠抓落实,为建设优良学风提供保障

1.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班导师工作制度,强化考核,把班级的学风建设情况与其自身利益相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把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和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严格管理和人格感化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勤奋、求是、笃行”的良好学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严格听课制度,调动教学督导和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和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和学风状况的不断改善。

3.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是严格做好学生党员干部的推荐选拔工作,在学习上实行“一票否决制”,保证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从制度上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二是规范学生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积极开展“一帮一”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在学习上共同进步,以营造良好学习风气。

4.完善奖励制度,以典型的榜样作用,促进学风建设。定期召开学生表彰大会,并对考研学生进行集中宣传、奖励,努力营造鼓励学习的良好氛围,树立典型,以典型的榜样作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5.加强对日常教学秩序的监督和检查,对出现不遵守校规校纪,扰乱教学秩序、无故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和通宵上网等问题的学生,加强检查和监督,并采取思想教育和组织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帮其改正错误。

三、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全校形成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

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风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以及对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学风建设的检查和监督。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去,制定本部门学风建设的方案和措施,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助学风、以环境育学风,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作者:贾卓男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金福.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状况实证分析——以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为例[J].教师.2013年06期

[2]殷传军.探索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责定位[J].才智.2010年32期

[3]贾燕.关于民办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4]张伟.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年30期

[5]刘清林,王文清.民办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J].理论导报.2008年06期

第六篇: 高校理工科五位一体学风建设研究

摘要: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价值工程。在高校理工科专业,通过在教学、管理、模范榜样、活动、成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进而构建出“五位一体”学风建设模式,形成教育机制的全员化、全程化和全方位化,最终塑造浓郁学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关键词:

学风建设;理工科;五位一体;人才培养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职能,其教育培养成效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学风一方面是大学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和求知探索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1]。当前,学风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德育课题,优良的学风是保障、塑造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2]。我国是一个以理工科高等教育为主的国家,理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之思想素质、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3]。因此,在新时期强调高校内涵式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加强高校理工科专业学风建设模式和途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学风建设体系,对于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实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理工科专业学风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正,趋于功利化、简单实用化。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忙于学生社团工作、社会兼职等,分配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不足,缺少长远目标规划;指望在期末考试复习时任课老师划明重点难点,考什么学什么,讲究简单实用、快速见效;希望较早地加入老师的科研团队,争取早发多发文章、专利,在专业竞赛中多拿奖项,为保研、申请出国留学最大化地争取加分项。

(二)学习态度不佳,浅尝辄止,缺乏钻研精神。课前课后不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节奏,抱怨老师讲的不好;学习过程中静不下心、沉不下气,不能持之以恒地钻研求索,对网络资源、他人已完成成果的依赖性强,怀着“拿来主义”的消极心态,敷衍了事。

(三)学习意志不牢,缺乏优良品质。因为理工科课程难度大、学习考试压力大、学习过程中遭受挫折等原因,消极懈怠,逃学厌学,缺少吃苦耐劳、严谨治学、勤学善思等优秀学习品质,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学习环境和资源。

三、“五位一体”学风建设模式的探索实践

(一)以教学促学风,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一课堂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学风建设的主战场,教师学活动与学风建设紧密相关,影响着学风建设。专业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应当积极发挥第一课堂教学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三个带头”:带头更新教学内容,使所授知识立足前沿,新颖而富有吸引力;带头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反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带头承担培养重任,大胆给予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宝贵机会,激发学生深入钻研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其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通过良好的教风,进而促进学风建设,形成浓郁学风。其次,教师的良好工作作风例如敬业精神、严谨求实态度,对学生也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所以,教师要注意进行严格自我要求,始终以较高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4]。另外,还应注意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反馈和评价制度体系,积极思考改进教风学风的方法对策。例如,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搜集学生关于改进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学院领导班子、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听课制度,了解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处理、改进;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现象做好记录考核,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与其关联,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

(二)以管理育学风,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日常的管理在培养学生、培育学风过程中起着显著作用。在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服务时,加强教育引导,建立“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尊重信任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首先,科学进行日常管理,做好“五个坚持”:坚持与专业课教师、特殊学生的联系机制。学院领导干部、教研室主任、辅导员每学期至少与本院主干课任课教师联系1次;辅导员每周梳理汇总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做好学生学习纪律的督导考核,及时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处理;对于特殊的教育引导对象,可安排学生党员进行结对帮扶,帮助其改正不良学习生活习惯。坚持进宿舍、进学习室制度,充分发挥“党员责任区”制度的效果。领导干部、导师、辅导员每月定期前往学生宿舍、自习室探望,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的动态和细节,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卫生、安全教育和管理,营造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学生公寓、自习室完善“党员工作站”建设,发挥“党员示范寝室和自习室”、“党员责任区”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精细化管理,由点及面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分类指导和全程辅导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通过在科研竞赛团队、课题组建立党支部,发挥朋辈教育功能,以“科研朋辈指导团”、新生团员和党员学长、国家光电设计大赛“研究生导师”等“党员朋辈指导和结对帮扶”项目建设,对不同年级提供分类指导服务,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指导帮扶,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坚持实施党员学长制,调动各年级的优秀党员,使党员同学帮扶普通同学、高年级帮扶低年级、成绩好的帮扶成绩差的等,大力发挥出党员在学习结对帮扶、竞赛指导、特长培养、生活救助、文艺宣传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坚持师生党员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制度,有效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管理作用。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结对的学生党员需尤其重点关注和关心那些留级、休学、结业、外院转入的学生,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做好全方位育人工作。其次,强化服务育人机制,关注重点特殊群体,例如经济贫困生、学习后进生、心理问题生等特殊群体。通过学长制(兼职班主任、团员学长、党员学长、研究生导师)等“帮传带”形式,帮助学习科研能力弱的同学找原因、立目标,有效激发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在学习上取得较大提升。

(三)以榜样树学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必须发挥学生党团学研骨干等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一方面,完善学校和学院各种类型奖助学金、先进个人和集体的评选表彰工作,在各个层面树立多元化的模范先进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学习榜样、超越榜样;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内化“工匠精神”,学好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成为理工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发挥党员的辐射带动、榜样示范作用,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第三,充分发挥党员群体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做好“三个一”特色支部活动,即“一个骨干带好一个班,一个党员带好一个宿舍,一名积极分子带好一名同学”。

(四)以活动促学风,日常工作突出学风建设。各类党团学研学生组织负责人应当具备学风建设意识,围绕学院学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在推动党团建设、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时,把学风建设融入到每项活动、每个细节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和学习特点,通过日常工作和一系列特色活动,逐步涵养和培育优良学风。例如,每个学生组织在日常工作中突出学风建设。团校在“推优入党”、学校青马班学员推荐、学生干部选拔过程中,突出对学习成绩的基本要求;在每学年综合测评、国家奖学金评选之后,通过多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宣传推广学习模范,努力营造和构建积极向上、潜心治学的文化氛围,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利用校内外各种科技创新平台如全国挑战杯竞赛、光电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以及各种实习实践基地,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特色专业竞赛,激发、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及创新能力。

(五)以成果扬学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注重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这些优秀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例如,邀请已经培养的、就业较好的或去著名高等学府升学深造的优秀学生为在校生做报告,体现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对鼓舞学生学习风气具有重要意义。挑选在挑战杯、全国光电设计大赛等高水平竞赛中获奖、发表优秀科研论文的学生,在学生群体广泛宣传其优秀事迹,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荣誉感,进而推动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院风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理工科院校围绕办学目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师生党员和群众在不同层面的引领示范、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实施“五位一体”学风建设工程,对塑造潜心向学、求实创新的浓郁学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伍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永宏,许茂增.论“五位一体”大学学风品牌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2):18-19.

[2]张展基,陈建平.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学风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4):85-86.

[3]杨亚非.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82-83.

[4]李南.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9):56-58

第七篇:学风建设与高校考试管理探讨

摘要:

探讨高校的考试管理制度和学风建设有助于建立完善的考试制度,并通过合理科学的考试制度的建设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只有加强对考试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评分,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学分的建设。高校管理的改进有助于减少学生违纪的现象,杜绝学生的替考和作弊现象,督促学生勤奋认真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学风。

关键词:

学风建设;高校考试;考试管理

1前言

学风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帮助学生树立求实创新的思想。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学风下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替考现象严重,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高效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高校要重视考试管理,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2重视考试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考风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提高考试管理的公共性与科学性。考试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进行考前管理,第二是对考场进行管理,第三是进行考后管理。首先,要在考试前进行考前动员,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在考试前将老师和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动员是很重要的,根据遗忘规律,考前动员有助于学生端正考风,让学生重视考试,认识到考试作弊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考试观念。各个院系要召开动员会,充分发挥部门的作用。通过层层的传递,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第二,加强考场的管理力度。在监考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监考老师不能够严格的遵守监考制度,导致出现不公平的考试现象。如,在抽查试卷过程中,发现同一科目不同考场的分数会相差得很大,这就容易使得学生心里产生不满,部分学生提出质疑。因此,对监考教师加强管理就很重要,应该让每一位教师在监考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监考的重要性,严肃考风考纪。同时,学校要组织专门的考试督查小组,全面认真地检查各个考场,处理考场中的突发事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杜绝替考的现象,让学生公平地参加考试,创设良好的考试环境。第三,考后管理要加强,教师要认真的进行评卷工作。在评卷的过程中,要求有两名以上的教师共同阅卷,随机抽查。建立公平的补考制度,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达到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变革考试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

当前,高校除了通过提高考试的管理水平来促进考风和学风的建设外,有效地变革考试的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高等教育更为专业,没有统一的教育教学要求,不同的专业有自己的不同的教学要求。这种差异化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得在考试评价上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考试应该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口试和操作考试等,考试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只学习理论的知识。引导学生重视考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高校学风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考风和学风建设主体的学生,是考试形式改革的主要关注对象,考试形式的改革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严肃考风考纪,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有效地学学期间要学习的各门课程。

4严格管理考试,发挥考试的作用

考试就是通过书面形式或者是口头提问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检测与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同时能够很好的反馈教学的信息,激励教学。因此,考试要公平、公开、公正的进行。首先,在考试前要加强考试题目的保密工作。命题人要把好质量关,有较强的保密意识,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其次,在考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考场的巡视力度,学校领导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地组织巡视小组,对所有的考场进行巡视,监督监考老师和学生,保证考试的公正。在巡考的过程中发现作弊的学生要按照考试管理的相关条例严格查处。对不严格监考的教师要按照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处分,绝对不能够姑息纵容,破坏考试的公平。第三,要及时开展试卷的评价工作。考试结束后要尽快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阅卷工作,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找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真地记录并研究这些问题,找出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有助于考试的顺利进行。总之,在教学工作中,高校要严格管理考试,发挥考试的作用,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5结语

总之,在实践中,高校要加强考试管理,促进学风建设,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合,抓好学校的学风建设,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

作者:刘栋 单位:新乡医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吕雅萍.高校考试管理与学风建设初探[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0-82.

[2]郑晓波,牟献友,梁文,王力.以“诚信考试”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1-103.

[3]马小卫.学风建设与高校考试管理的探讨[J].才智,2013,(2):56.

[4]刘秋.加强考试管理促进学风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87-88

第八篇: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情况调研

[摘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的摇篮,文章在对青海省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探索在实践层面解决青海高校当前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路径方法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就如何培育适应青海科技教育发展的科学道德和学风的有效路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推动青海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实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学风建设;调研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科技强国梦”和“教育兴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青海,作为西部高原欠发达的省份,在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的总体态势下,省内各高校的科学道德水平和良好的学风无疑对青海科技发展、推进青海的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绿色发展以及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本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文献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方式,全面了解了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课题组通过向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三所高校的师生发放1200份《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状况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72份,其中教师问卷356份,研究生问卷816份)充分了解了三所高校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情况。

(一)对学生认识方面的评价

认识决定行为。从调查问卷(学生卷)的情况来看,对于选择攻读研究生的目的认识,31.4%的调查者选择“就业时增强竞争力”,既科学的求“善”;36.5%调查者选择了“从事科学研究”,即科学的求“真”;另外32.1%调查者选择“其他”,或态度不明,表明有不少学生对科学求真的目的认识不明确。

(二)对教师意识方面的评价

教师对科学道德和学风的认识,不仅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对学生产生影响。调查表明,教师对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认同率高达75.2%。但当问及“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对研究生失范行为”,只有30.2%的被调查者回答“会有影响”,69.7%的被调查者回答“不会影响”或“影响一般”,这说明学校在注重效益(招生人数)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质量;13%教师发现所带某位同学的论文是明显抄袭之作,不会做出任何惩罚,甚至给予通过;85%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自己的个人学术道德行为关注程度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学校宣传不够、惩罚措施不健全等。说明被调查者科学道德认识不明确。

(三)对制度建设方面的评价

制度是行为规范的保障。高校应将大学生学术诚信条例、个人荣誉守则、在学术中造假和剽窃可能导致的惩处等规范放到相关管理文件和制度中去,要求师生学习与遵守。当问及“当前你所在学校的学术规范是否能够约束学生学术行为”时,23.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能”,42.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能”,36.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知道”,说明被调查者对个人学术道德行为关注程度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学校制度没有很好的宣传和执行。

(四)宣传教育方面的评价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如何在高校全面、系统地开展科学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在科学研究和技术运用中自觉遵循道德规范,担负起社会道德责任十分必要。问卷显示,当问及“您的导师或学校对您是否有过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有39.4%的被调查者回答“从来没有”,有60.5%的被调查者回答“有”。当问及“是否有必要针对学术道德进行专门教育”,有81.4%的被调查者回答“必要”,有18.5%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必要”。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迫切的需要科学道德方面的教育,但学校或导师却没有满足这一需求。

(五)学术规范方面的评价

调查显示,当问及“是否有过把别人的论文剪贴拼凑成自己论文的经历”和“是否有过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购买他人学术产品的经历”,分别有46.4%和44.3%的被调查者回答“有过”,有53.8%和55.7%的人回答“没有”。另外问及“是否有过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的经历”时,63.9%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36.2%的被调查者则回答“有过”。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如何写论文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对教师对学生的学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调查,当问及“对学生引用他人文献而未注明的态度”时,21.3%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正常”,67.9%的被调查者的回答则是“谴责”,11.4%的被调查者的回答却是“无所谓”。这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学术规范要求不严。当问及“对自己所带学生的失范行为是否具有有效的监控和及时的惩罚”时,11.4%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否”,37.1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一般”,51.7%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是”。这表明教师在学生学术失范的监管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从青海高校学术失范原因的调查来看,教师方面,25.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社会风气不良”,16.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评价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17.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科研压力过重”,14.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对学术道德规范了解不够”,9.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未获得利益置规范于不顾”,9.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自己不会写,没办法”等。研究生方面,22.9%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社会风气不良”,20.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评价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20.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科研压力过重”,20.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对学术道德规范了解不够”,11.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未获得利益置规范于不顾”,13.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自己不会写,没办法”等。如图9所示。综上所述,青海高校教师学术失范跟职称晋升制度和年终考核制度息息相关。研究生学术失范则和学校规定研究生获准答辩和毕业之前必须在规定的刊物上发表若干篇论文等规定有直接关系。为了完成规定的论文数量,抄袭、拼凑或一稿多投便成为了研究生们常用的手段。

二、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看,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海高校对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的教育不到位,存在一定的真空地带。

在道德层次上,教师和学生对学术事业的态度有偏差,学术责任心不强,学术规范意识淡薄。在技术层面上,教师和学生在引用文献、注释、成果、数据等技术层面存在着伪造、随意修改数据等方面的问题。在内容层次上,青海省内高校普遍缺乏对师生系统的、持久的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的教育。

(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相关机构、制度、规范缺失或执行不到位。

青海高校大多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的规范和制度都停留在制定层面上,实施力度相对不够,尤其是受到毕业、就业率等一些硬性指标的影响,到了制度或规范的具体执行层面时,就会降低要求或惩罚不到位,最终导致相关制度、规范流于形式。在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的宣传,因缺乏一些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手段而缺乏系统性、持久性和有效性,没有在师生中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纠错系统,直接影响了科学道德、科学精神和相关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同时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监督和审查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大环境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整个学术环境呈现以利益为驱动的数字化管理,把学术成果按课题级别或出版单位的级别打分或计数,把成果本身的学术内涵反而弃之不顾。二是在国家专门学术评价机构或学校学术评价机构中,也流行数字化指标,看重经费数量、论文数量、课题数量,导致违反科研伦理的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三、改进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建立健全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加强高校师生自身素质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加强和改进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能量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载体,以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为契机和着力点,加强宣传和教育。采用学术讲座、专题网站、实践活动、微信、博客等方式,在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导师中大力宣讲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为高校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有力的舆论支持,努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学术研究氛围。同时建立健全宣讲教育工作制度体系,把集中的学术道德宣讲和日常的学术道德宣讲相结合,强化考核措施,建立问责机制,加强对学术违规行为的督察督办。

2.在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开设科学道德教育课程,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科学道德素养。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世界许多国家,科学道德教育课程是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以此引导学生领会科学道德与科学职业的伦理精神。我们要吸收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突出教育这一环节,要将科学道德列入大学和研究生必修课程,使青年学生从学生时代就养成恪守学术诚信的自觉,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根据青海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可将科学道德教育设立为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开展诸如《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学术道德规范》、《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等课程的专题教学。此外,还可以将相关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共同纳入课程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范畴中,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3.高校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做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模范。一个学校的教风对学风有着直接的、深刻地影响,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学术修养,要为人师表,坚决与不良学术风气作斗争,将科学道德、科学精神和学术准则内化于心,并切实落实到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去,成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学术行为规范的好榜样,带动高校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二)推进青海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微观规范制度的建立健全

科学道德依靠自律,法律规范是保障,强调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推进青海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应结合青海高校的特点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对科研提出的要求,制定符合青海实际的学术规范制度。

1.完善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当前,借鉴国务院科技行政部门建立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等的经验,青海也应建立与完善适合青海高校实际情况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协调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全省协同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网络,为青海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提供重要依托。

2.制定有利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科研诚信教育、科研工作评价等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建立问责机制,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的有效联动,增强其公开性和透明度。

3.加强青海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的省际、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与省外高校、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遏制各种科学研究、合作中的不端行为。

(三)推动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文化环境建设

经常在校园内举办学术讲座,让广大师生接受良好学术气氛的熏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树立榜样,进一步加强对各专业的思想教育,强化诚信意识,恪守学术规范;发扬学术精神,倡导公正公开;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新活力,创设宽松、平和、自由的科研环境。

(四)强化“四意识”教育,推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作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主体,高校师生要树立“道德自律”、“主观能动性”、“诚实守信”、“创新”四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综合修养。著名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常对南开学子讲,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南开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博士生钟恒在转述这句话时,动情地说:“唯有高尚的道德,才使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能够很好地自律,而自律正是优良学风的前提。”

(五)充分发挥科研学术机构的作用,促进学术自律

科研学术机构应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制度建设、项目申报平台的搭建、成果评价方面,发挥其职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青海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任重道远,在科研竞争日益激烈和青海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协调好高校发展与道德约束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在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组织体系构建,还是相关学术法律法规的制定,既不能急于求成,求一时之功,也不能不求实效,仅仅流于形式,更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或省外的成功经验,需要在充分认清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结合青海省情和青海高校科研发展的现状,通过政府部门加强统筹与管理,高等学校承担教育、监督和惩戒的主要责任,科技社团发挥规范制定和行为约束方面的积极作用,高校师生严格自律、互励共勉来完善。

作者:李秋梅 高强 马生海 单位: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团队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4-14.

[2]张奠宙,王善平.陈省身传(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第九篇:普通高校国防生学风建设探索

摘要:

国防生作为军队的后备军官,是军队急需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抓好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学风建设,打牢国防生科技文化基础,对培养军队建设需要的优质人才尤为重要。高校需认清国防生学风建设现状,激发国防生的学习动力,探索科学的国防生学风建设管理方法。

关键词:

国防生;学风建设;原因;究析;措施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利用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军队干部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国防生作为军队后备军官,是军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肩负着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崇高使命。国防生学习并掌握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军事素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防生培养工作质量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质量。

一加强国防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军队建设目前处于由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的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技强军,“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国防生身份特殊,国防生综合能力素质高低与军事人才建设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国防生——未来富国强军的中坚力量,国防生学风建设应切实落实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中,高尚的人格品德、坚定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军事素质,都是要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对于国防生来说,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培养质量,不仅对于地方高校培养人才、提高办学质量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国防安全意义深远。抓好国防生在校期间学风建设,打牢国防生良好的科技文化基础,锻造过硬的德育素质和军事素质,对培养军队建设需要的优质人才,提高新时期人民解放军质量,强化现代化国防安全力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推进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二国防生学风建设现状及其原因究析

各高校对国防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都极为重视,随着社会转型期国防生培养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国防生学风建设逐步凸显出一些问题。通过对国防生学习现状与成绩现象的分析发现,部分国防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同时,也存有个别国防生不能妥善处理专业学习与军政训练之间的关系,出现学习倦怠现象。马斯洛动机理论提出,动机是促使个体发生行为的内在力量。托尔曼期待价值理论表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体对目标的期待。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在分析国防生学风建设现状的过程中,要从国防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上找原因,具体来说,就是要探究推动国防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即学习动机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价值的理解偏差部分国防生对学习价值理解稍显偏差。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存有把学习“粗暴”地归类为社会评价标准的一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被简单概化为专业文凭,沦为走入社会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就业谋生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多元文化冲击,难免有个别国防生对知识和教育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缺乏对学习价值、知识价值的正确理解,缺乏必要的探索和钻研精神。针对此情况,高校必须在国防生群体中纠正“60分万岁”等错误学习理念,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重构重视以知识本身为根本的校园价值体系,帮助国防生摆脱错误的求知理念,树立正确的知识本论观,养成对知识的纯粹追求。

(二)个人发展的心理困惑

国防生身份特殊,跟普通在校学生来看,国防生需要军政训练、政治考核学习;跟军校生相比,管理上又相对宽松,暂时不承担服役军人应尽的义务。部分国防生进入大学后对自身角色定位和角色认同不够,再加上受高校“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氛围及普通同学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影响,容易导致自我约束能力降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还有部分国防生对未来职业世界心存困惑,针对部队对国防生专业知识要求的内容和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了学习动机。甚至有个别国防生因为选择从军的动机存在多元化倾向,致使献身国防的信念发生动摇,导致学风涣散。

(三)学习激励机制的不甚完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任何活动只要随后紧跟积极的奖励便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反之,活动便会消失。心理学诱因理论也表示,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在国防生学风建设中,激励机制是强化和激发国防生强烈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未来部队的职业发展是外部制约因素,将奖励激励机制与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会对国防生学风建设产生良好的效果。此外,压力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前进动力,在国防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国防生几乎不存在学费负担和就业压力,所以学习激励机制与奖学金作用并没有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导致国防生学习动力不足。

三改进国防生学风建设的措施初探

目前,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扩大,各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育人建设等方面做了较多尝试和投入,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国防生学风建设引导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客观上的管理瓶颈。由于国防生松散分布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导致校内各管理部门间协调联动和齐抓共管难以形成整体效应和合力。优良学风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国防生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机制,在增强主动性、提高针对性和讲求时效性上狠下功夫,努力构建“全员额育人、全方位育人、全时段育人”的学风建设服务体系,促使国防生学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使命教育,激发国防生学习内驱力

在国防生教育培养过程中,近期来说,就是要注重引导国防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学习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推进认知宣教、情感互动、行为训练、习惯养成自律自治四步阶梯工程。具体来说,就是要抓重要节点,以建党周年、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全国“两会”召开等重要事件为契机,通过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借助爱国主义历史遗址、纪念场馆、代表人物等,组织开展党史国情、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使命教育,使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同时增强国防生忧患意识和积极为国防事业献身而发奋学习的斗志,激发国防生学习内驱力,引领国防生增强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二)强化学风建设活动牵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加强国防生学风建设,要重视实践活动影响。高校选培办和学院要注意发挥党团组织和国防生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建设为依托,扎实开展“抓学风、促学风、正学风”活动。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在学期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召开学风建设动员大会、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签订《学风建设承诺书》,使国防生深刻认识学风建设重要性。组织开展学风讨论会,分班级、分专业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展开讨论,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组织各类学术报告、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科技创新比赛、成果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组织国防生到部队学习参观,参加军事知识讲座、优秀军官事迹报告等活动,拉近国防生与未来职业世界的距离,使其增强学习紧迫感、危机感和自主性。

(三)完善学习检查监督机制,夯实学风建设工作基础

在国防生学风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由于直观上的就业保障,导致部分国防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高校选培办和学院要加强日常教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课堂出勤率,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专门的国防生学习教室,利用固定自习、集体自习,强化国防生学习意识,提高整体学习氛围。设立学风督导队,加大对课堂、实验室和晚自习检查力度,定期调研国防生学习情况和学风现状,及时掌握国防生学习动态,适时给予必要帮扶。同时在国防生内部要形成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学习局面。高校选培办和学院要不断完善国防生学习的引导、检查和监督机制,夯实学风建设工作基础,转变国防生学习风气,使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国防生中蔚然成风。

(四)建立国防生学习激励机制,提升学风建设工作实效

在国防生学风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国防生科学长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军选办和国防生培养学院可在专业学习、军政训练和学生活动中采用典型激励等措施,有意识陶冶、规范和导向国防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国防生树立正确导向,肃正优良学风。通过举办优秀国防生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优秀国防生先进事迹座谈会,开展“十佳国防生”评选、“国防生文化学习标兵”、“优秀学习寝室”等活动,表彰奖励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引导国防生自觉对照典型找差距,瞄准典型定标杆,努力在国防生群体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同时,激励的完善还需体现在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国防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各种量化考评中,尤其是专业素质方面加强对国防生的考评力度,对于不符合考核标准的,考虑予以淘汰处理。

作者:刘玉芳 向军 穆克朗 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国发[2000]9号文)

[2]王刘玉,李军.国防生学习管理方法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