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新医保制度已全面实施,在国家出台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后,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由以前的医疗服务收入、药品销售毛利、财政差额补助和其他收入变成医疗服务收入、财政差额补助和其他收入。尽管公立医院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降低运行成本等措施积极应对取消药品加成对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新医保制度下医保基金对医保支付更严格的监管以及支付方式的改变,使得公立医院因收回资金的周期更长而出现资金短缺。文章针对新医保制度下公立医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资金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关键词:新医保制度;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一、新医保制度概述

随着近年来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新医保制度对患者门诊治疗、住院等费用报销比例、单病种项目增加、定额医疗等相关项目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我国新医保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病、老、残群体的看病难问题,也对病人逃废医疗费用给医院造成的坏账损失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同时,新医保制度下医保管理机构对医院医疗行为的监督更严格,对医疗费用的控制更有效,给医院发展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医保病患采用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出现多样化,给医院确认医保费用增加了难度;二是对医疗成本的管控将成为医院管理的主要难题,需要医院改革预算管理模式,提升效益增长内涵;三是目前医院医保资金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医保制度的需求,需要医院优化和创新内部管理方式,构建完善的医院资金管理体系,促进医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本文将重点阐述和分析新医保制度下医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新医保制度下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

新医保制度下,公立医院的收入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其中,药品收入占比大幅度下降,医疗收入占比虽然略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低于药品收入下降的幅度,而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则基本维持在6%左右,因此,公立医院普遍面临运行成本上升、政府对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主体不足、医院资金紧张三大问题。

(一)新医保制度给公立医院资金周转带来不利影响

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得医疗、药品、公共卫生以及监管等方面的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提升了医药卫生体制的整体运行效率,促进医疗保障体系能够惠及更广。于此同时,我国医疗体系内的资金结算方式也呈现出了日趋复杂的特点。在新医保制度下,医疗保险基金逐渐成为公立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尽管公立医院的收入每年都在递增,但新医保结算制度的实施使得公立医院存在应收的医保基金不能及时到账,收回医疗应收款比以往更困难的情况。此外,新医改政策取消了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大幅下降,上述这些因素造成公立医院资金周转困难,对医院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带来医院人力成本增加

新医保制度下,公立医院为应对取消药品加成对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增加收入来消化,而支撑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收费的基本条件是医院必须有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公立医院为吸引和留住高医疗水平的医务人员,必须打破传统事业单位薪酬体系的束缚。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对引进的高端医务人才实行高额年薪制,并赋予赠送住房、安置配偶子女等方面的福利政策。同时,为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人才流失,公立医院制定了更具激励效应的薪酬制度,使现有医务人员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得到保障,起到了稳定了医疗队伍的作用,但医院却因职工薪资基数的增长而缴纳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随之上涨。因此,新医保制度实施后,公立医院的人力成本支出增加。

(三)新医保制度下政府对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主体不足

在新医保政策改革中,政府投入的医保补贴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而三甲公立医院不是政府医保补贴投入的重点。其次,新医保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必须承担国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义务,由于三甲公立医院收到的政府财政补助占比逐年下降,且新医保基金结算设置了按病种医疗费用总额控制的规定,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资金短缺成为了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主要针对医院的科研经费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其他项目的补贴很少,而医院的扩展与发展资金主要靠医院自筹解决,在政府投入主体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只能依靠增加业务收入来维持运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难以得到合理保障。

(四)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与业务水平滞后

目前,新医保制度虽然已全面实施,但在公立医院实施的情况来看与新医保制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或者因工作繁忙而难以抽出时间来学习、研究新医保制度,对新医保制度掌握不全面,了解不透彻,对相关政策把握不准;二是公立医院对医保病人费用核算制度未及时更新,医院对病人就诊费用的计算方法与新医保制度的规定存在矛盾之处,在计算医保就诊费用时出现医保基金预算与正常预算的差异,使得医院的财务预算准确率不高,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及业务水平与新医保制度的要求相对滞后;三是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智能技术等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尚未充分普及,医院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加强新医保制度下公立医院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公立医院资金管理机制

在新医保制度下,要提升公立医院资运营效益,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首先,科学设置医院内部决策机构,贯彻公立医院党委(党组)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医院经营自主权,在制定医院发展目标时要统筹规划、科学谋划,切忌盲目冒进;其次,改革现有资金管理方式,借鉴企业资金管理理念,对医院药品、医疗器械、高值耗材的采购可采用延期支付、银行本票支付等金融杠杆工具,合理延长现金支付期限。三是合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加强医院对现有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建设高素质的财务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新医保制度的核算要求;四是按新医保政策的要求完善医院医保管理制度,开展院内院外“三合理”规范检查,加强医保核算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更好地为医患人员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政策对接,提高医保资金的周转效率

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在医保基金结算的医保病人医疗费用,医保基金对医保病人就诊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结算有严格规定,目前,全国医保基金支付遵从“总量控制、定额结算、节约奖励、超值补贴”的原则。医保部门对医院结算的诊疗单据审核比以往更加严格,如果医院有违反医保结算规定的行为,医保部门将扣除医院一定比例的医疗应收费用。此外,医院从医保基金结算回款的周期较长,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医保基金拖欠医保结算款现象严重。上述因素均可导致医院医保资金周转效率低,为防止因医保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医院正常运行与发展,首先,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管理,严肃查处不合格病历,杜绝违规住院治疗和超额使用离休医疗费的现象,预防和减少被扣款的发生;其次,医院应加强与政府医保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国家新的医保政策,缩短医保资金结算回款周期,提高医保资金的周转效率。

(三)国家应加强医保资金的宏观调控,妥善处理医疗欠费

首先,新医保制度能否全国贯彻执行,国家应从宏观管理上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统筹安排与调控,扩大医保基金的筹资渠道金额和规模,对老、少、边、穷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当倾斜医保补助资金,减少医保结算欠款的发生;其次,降低或减免部分贫困人员的医保缴费比率,提高医保覆盖率,提高特殊病种医保报销比例,使特殊病患者能够获到有效救治,合理保障了医院的业务收入;第三,医疗欠费是造成医院资金周转困难的原因之一,医院应积极应对,通过降低药品采购价格、提高诊疗设备利用率、降低医耗品损耗率等措施压缩医院运行成本,降低人均医疗费用,为病患者提供优质平价的医疗服务,减少因医疗纠纷引发的医疗欠费。

(四)创新管理技术,助力医院内部管理提升

首先,公立医院应打破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引入现代医院管理机制,科学设置医院内部管理机构,为全面提升医院管理能力和运行效率打下基础;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医院,建立涵盖住院、门诊、药品、物资、设备、病案、医务、办公等方面的医院信息管理与财务核算管理高度融合的集中化信息化平台,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效率;第三,加强医院内审监督部门的技术创新,使内审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医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医院决策部门提供合理化建议;第四,加强医院内部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机制,使各部门各科室能够按照新医保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为医保资金管理提供决策数据,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新医保制度实施,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公立医院只有准确掌握新医保制度政策,落实相关措施,改革现有资金管理体制,构建适应新医保制度要求的医院现代化资金管理体制,才能突破目前医疗欠费较多、资金周转效率不高的困局,充分发挥新医保制度的政策优势,提升医院资金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勇.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内控建设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0):243-244.

[2]刘敏.新医保制度下医院提升经济效益的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9(02):237-238.

[3]龚亚娜.多种支付制度下医院医保资金账务管理模式探讨[J].纳税,2018.12(32):33.

作者:孟双武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