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3篇)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3篇)

第一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思想行为的风向标,大学生对其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国家未来。需求作为激发行为的根本动力,也影响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以需求视角研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内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站在需求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需求视角;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大学生的需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系

从哲学上说,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以人的需求为尺度,而价值观是在对具体事物价值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是现实需求关系发展的产物。另外,需求引起动机,动机形成思想产生行为。就价值观认同来说,需求满足的程度越高,认同度就越高。因此,需求与价值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需求制约着价值观的内容,价值观反过来调整完善需求结构。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需求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互相促进的,他们各层次、各方面需求的满足能促进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核心价值观认同又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需求体系,更能深化认同效果。

二、需求中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

核心价值观只有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才能激励、调节其行为,提升认同感,增强践行力。

1.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是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从现实来看,大学生最基本必须的物质需要有两方面:一是要有保障其正常学习生活的经济需要,二是要有保障其正常学习生活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只有大学生个人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其需求才会向高一级需求发展,也只有重视大学生合理的物质需求,才能激发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动机,提高认同程度。

2.精神需求的满足是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依据。现阶段,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多元化,他们有参与管理的政治需求,也有人际交往、爱与尊重的需求,打破过去以政治为主导的精神需求格局,扩展到了思想、道德、心理等领域。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认同,不能仅注重政治需求,要充分关注他们的多元精神需求,使核心价值观与他们的精神需求相契合,使他们在精神情感上认同核心价值观。

3.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是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的终极目标,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强烈,渴望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发展,能力提升。可见,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够激发潜能,促使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加强核心价值观认同时,立足于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可以激发他们的高尚情感,从而转化到实际行动中,达到行为认同。

三、需求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求主要包括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导言》中,恩格斯明确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因此,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进一步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满足其合理物质需求。满足合理的物质生存需求是实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自觉认同的基础,因此,必须在认同的过程中融入大学生正当合理的物质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先要解决的需求就是以“生活需要”为中心的各种物质生存需求。要从加强校园“硬文化”建设入手,建立完善的奖助贷体系,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要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就业需要,开展个体指导。

2.引导多元的精神享受需求。只有对大学生多元的精神需求进行引导,既从外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氛围,又从内部纯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一要加强校园“软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让大学生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下受熏陶。二要坚持思想引领,利用思政课、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渠道和形式,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三观,引导大学生多元精神需求的发展,激发大学生形成价值共鸣。三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

3.关注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根本,以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为依据,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其潜质,发展自我,实现价值。这就要求高校把着力点放在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上,以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核心,开展贴近学生需求实际、展现学生个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形式上要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同时,大学生自己要能了解自我的优缺点,正确客观认知评价自我,明确个体需求,更好实现自我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化需求,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优势,在引导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作者:张莹莹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田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J].西安:长安大学,2014.

基金项目:

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校青年基金项目“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职业尊严多维建构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为大学生职业尊严的建构提供价值引导与精神支持。大学生职业尊严可从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诸方面契入,进行多维建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教育提供有效平台与载体,引导大学生在科学认知和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融合。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尊严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

一、引言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总理也曾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2]表明了党执政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的关怀,对人权的充分尊重,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理论当代的有效验证。

二、马克思主义的尊严观与大学生的职业定位

马克思主义的尊严理论认为:尊严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又体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具体的,同时又指向未来,具有超现实性。所以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审视,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尊严的外延:一是纵向发展演进的历史向度;二是横向范围的阶级向度;三是主体角度的个体向度。其中个体是社会最小的分子,个人尊严是尊严的基础维度,而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是尊严最根本的体现形式。大学生是社会晴雨表和国家栋梁,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流砥柱。在一元的主导价值观与科学的就业观指导下,建构大学生职业尊严,优化其职业定位,对于整个社会能力整合、个人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大学生职业尊严建构的逻辑起点与社会主旨

在国外职业尊严的研究主要是在心理学领域开展。从职业领域出发,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下,如何创造最大化、最宽松的的工作与成长环境,激发出人的最大潜力、创造性,产生社会效应,这是职业尊严建构的核心。因此无论是职业尊严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建设都应遵循由个体到社会的历史、逻辑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和引导的方式方法上切忌生搬硬套,而应该进行随风潜入夜式的隐性教育。建构大学生职业尊严应该着眼于个人尊严与职业生涯发展的贴合度,更加关注个体生活技能,工作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职业尊严建构的个人向度,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也是调动个体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和奉献社会,最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也是我国职业尊严建构教育应该遵循的大方向。因此,高校在具体的理论教育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大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把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使命结合起来。个体是社会的基石,社会是个体的归宿。每个人总是受其所存在的社会条件与环境的制约与束缚,同时个体发展总要回归社会群体之中,因此建构大学生职业尊严既要关注个体尊严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逻辑起点的基础,还要关注社会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与提升中的效能。社会是个体职业尊严的实践场,社会环境、教育氛围及教育程度等等社会因素决定其职业尊严的可实现度,最终决定个人职业成长与发展的顺利度与成就度。所以在建构大学生职业尊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有效因子就是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中应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以职业发展为准绳,以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大学生中最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切入点,寻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尊严建构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建构大学生职业尊严的现实基础

大学生职业尊严建构的核心要义即是引导鼓励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依据自身兴趣、能力等个性特点,瞄准未来人生理想、目标行业、职业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有计划、有步骤地付诸实施并及时进行动态评估与调适,最终使自身获得以职业发展为主线的全面成长的一种综合教育形式。[3]

(一)价值引导:对人的职业理想的关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社会理想角度切入,关照到社会中每一成员的个人理想目标。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和时代主题,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幸福、过上自由、有尊严的生活是每个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与美好理想。职业尊严建构就是深入其职业发展层级,以其个体理想为基点,建构其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个体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力争达到的职业境界,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它是个体对自己职业发展与职业提升的预判,它对个体职业成长与成功具有激励功能。职业尊严教育要结合个体成长与发展,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构建职业尊严体系,才能帮助大学生在未来职场生涯中获得真正成功,实现人生理想。为此,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课程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动其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规范结合起来。因为社会发展目标是个体理想的未来展示,是归宿,而个体理想的实现又是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

(二)精神动力:对人的职业精神的关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灵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它统领了理想、精神和道德等其它三个方面内容。其中精神主要就是现阶段凝聚各族人民走好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想目标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行业精神、职业精神、地区精神等的高度概括与凝练,同时它也具体内化于中华民族每一时代每一个体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之中。职业尊严不仅包括物质层面,更主要是精神层面,职业尊严建构就要立足于个体职业精神培育与养成。职业精神理论形态是指职业活动中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即从事该职业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觉;它的实践内涵集中表现为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因此社会精神是职业尊严内涵式的本质属性与文化底蕴,职业尊严可以理解为职业精神的表层化、具体化,两者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社会基础:对人的职业道德的关爱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解决当下全国人民道德水平失落的强行针,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现时展,是社会主义道德与规范的客观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社会主义道德落实到职业领域,就形成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包含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在不同的行业、职业就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但归纳起来又有共通的部分,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尊严教育不可回避职业道德问题,而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又体现了对人的职业尊严的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八荣八耻”虽然统领社会道德,但是它落脚点在于个体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融合。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大学生职业尊严构建的实现途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大学生职业尊严教育课程体系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合,是我们克服前进中一切障碍的重要法宝与强大理论武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大学生职业尊严教育,发挥其全过程、全方位的引导作用。首先,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提炼,将其精髓的理论和方法灌输给学生,经过由接受—认同—相信—信仰系列的质量互变的内化过程,变成大学生自我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其次,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职业尊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涵盖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等;再次,帮助大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进行自我剖析,找到自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才能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最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运用研究使用的方法。”[4]只有真学、真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才能准确运用该理论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职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更好的根据社会发展与要求,自觉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范职业成长路径。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构建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与价值诉求,是克服前进中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武器。但是它并不是高大上,而是以个人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个体生活在社会中,总会要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环境相融合;社会环境是个人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判断依据与标准。两者互为依托,个体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也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获得发展与提升的空间,也才能实现其自我的职业尊严。

作者:范卉敏 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03-16.

[3]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李亚员,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的规律及其应用思想教育研究[J].2013(04).

第三篇:主体间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摘要】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了全社会所重点关注的全新课题。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生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指引路径。传统时期的大学生价值教育模式多以理论灌输模式为主,然而时代的进步又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主体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只有贯彻“以学生为本”理念将传统的教育转化为交往式和对话式教育,才能有效实施主体间性教育,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使之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本文即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主体间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导

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迅猛深入,全球一体化又不断拉近着我国同国际各国之间的距离,在新形势下,国际间多元文化的互融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人们思想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并存成为了既定格局。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实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鉴于大学生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决定了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力度具有着更高的重要性。而一直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价值教育模式都在采用着传统的理论灌输式单向教学模式,弊端逐渐凸显,教学模式的改革由此成为必然。在西方哲学的主体性转型作用下,主体间性理论顺势而生,精髓在于呼吁人们打破传统惯性思维的束缚,借主体相互之间的互动强化各主体的地位,从而实现共同发展[1]。由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拥有了新的方向,以互动式交流的深化为模式的教学实践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路径的拓展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加速推进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当中的融合,从而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效内化。

1.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概述

关于主体间性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了该理论概念并认为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往往带有着较强的个人主义色彩,而主体间性则是对各主体不同作用的整体化强调,并提出,主体间性的实施有利于通过对各主体关系的协调有效促进不同主体关系的深入发展。后来,诸多学者亦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主体间性理论凭借着与时俱进的优势特性而成为了哲学领域当中的新的基本范式[2]。随着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开始了新的转变,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审视亦不再局限于某一主题,而将重点放在了对互动过程的关注层面。可见,主体间性理论意味着人类个体将朝向共性类存在回归,对于人们个人主义与唯我意识的消除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以拥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同当代教育改革政策所要求的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从实际角度看,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和学生同属教育实践的两个主体,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论灌输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将教师与学生视为两个具有独立性的自主教育要素,也就是主体间性理论视角。而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知,其并不属于一门学科或者一套理论,而是一种内在的意识形态的引导,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领域,只有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引导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养成,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可见,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就是对价值教育所提出的全新要求,要求价值教育应当正确引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正向发展,切实重视起主体间性理论的贯彻,扭转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教育的“互动”过程中达成“共识”的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2.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原则分析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有别于传统的价值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各教育要素之间地位的平等,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充分贯彻创新精神,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高度遵循以下原则:

2.1平等互动原则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指导的重要要求即在于对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独立性与自主选择性的强调。简单来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属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均为●教育主体,并不存在主动和被动关系,而是相互平等关系。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应当切实遵循教育双方的平等互动原则,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推动。与此同时,教师对待与学生的差异性的态度应当加大包容力度。社会发展至当前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亦在诸多载体的共同支撑下有了大范围的拓展,包括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等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素提出了平等的要求,唯有保证大学生能够乐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有效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2.2共同进步原则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需要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主动传授理论知识,因此成为了价值教育的重要基础;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则是保证教育实践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无论是教育者抑或是被教育者,两房主体但凡有一方的主动性缺失,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切实遵循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原则,打破传统“主客二分”教学理念框架的束缚,重视学生的主体性[3]。在此基础上,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将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核心依据贯彻于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当中。对于共同进步原则的实践融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大学生的现有意识形态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的精神支柱。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应当不断对大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借感情基础的确立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2.3学生主体原则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点就在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而对于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衡量并不应当局限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而是应当将其纵贯到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程当中。从实践层面看,唯有充分拓展大学生的参与度,才是对大学生主体地位予以还原的切实体现。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拥有着主体性权利,直接决定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也只有大学生能够对此予以认同,才能有助于教师更顺利地达成教育目标。因此,教师有必要抛弃原有的绝对权威理念,同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去合理验证教育方式的合理性。

3.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路径探索

3.1切实还原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贯彻成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动力。唯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并创设良好的共同进步空间,才是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切实还原。对此,本文认为教师在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放低自身的姿态,视学生为朋友,同学生一并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为相互之间思维观念的交互提供更多的平台,同时给予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对自身的看法或意见进行表达,以此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助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教师更应该对学生给予更多地尊重,将教育活动限定在紧密围绕大学生的生活当中。毕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确保大学生的“三观”能够切实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致力于深化培养大学生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致力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途径,对于理论知识来说,亦需要借实践活动去检验其正确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然而教育也是从生活实践当中而来,有必要引导其回归到生活当中。由此可见,要想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本文认为,教师在进行价值教育的过程中,应在尊重学生与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将点点滴滴的生活实际搬到课堂当中,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可以学生的兴趣为方向,基于学生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做出客观的判断与理性的引导。以此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整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3.3善用新媒体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代力量,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超过其他群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共同发展作用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诸多相关研究统计显示,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者数量的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可见互联网覆盖的大学生群体规模正在不断上涨,高校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已成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时俱进基于新媒体拓展教育空间也就成为了保证价值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首先,互联网的虚拟性为教育主体平等地位的构建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学生身处自主学习环境当中,将最大限度弱化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与负面情绪,教育者的姿态将显得更为亲和;其次,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拓展视野,将教学空间与互联网融合,将直接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教师可利用互联网的隐性特点充分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也应以渗透为主、理论教育为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潜移默化式的意识形态引导,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4.总结

综上所述,主体间性理论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了接受路径,然而不可否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一项庞大、艰巨且复杂的长效工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深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并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真正意义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作者:施春耀 单位: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如军,梁丹.实践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6):112-116.

[2]唐亚阳,杨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46-50.

[3]刘永哲,王丽.主体间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转向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