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对策

企业合同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对策

摘要:合同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健康进行提供保障。当前,我国的企业合同在内部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做出调整,以减少企业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合同;内部控制;管理对策

合同是一种协议,是对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的约束。在合同制定和履行的过程中,会有订立、履行、变更、转让、解除、终止、检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这些都需要做出合同内部的控制管理。合同管理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规范主体行为,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企业合同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签订前咨讯了解不彻底

合同签订前往往要对签订对象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持续关注对方的资信变化,而现代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忽略了这两方面内容,导致企业蒙受损失。企业不能对被调查对象的履约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使得企业在经济行为中遭受损失。

(二)合同法律效益低下

某些企业的合同法制观念淡薄,没有风险意识,对于重大的经济行为只是依靠个别领导的表态或个人意见来决定,甚至在不签订合同的前提下就开始实行。这样的情况会使得一旦发生纠纷,企业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企业在谈判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三)合同形式不恰当

合同形式不恰当,就会与国家法律、产业政策、企业目标等等产生冲突。一旦合同及条款内容不全面、不完善,表述内容不严谨、不精确,或者还存在着重大欺诈等问题,企业的合法利益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四)合同审核不规范

现代企业在合同审核问题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工作态度不认真,导致在审核过程中疏忽大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不能及时分辨,不能给予企业合理的修订意见,导致合同内容出现疏漏,给企业带来麻烦。

(五)合同纠纷处理不恰当

由于合同审核不严谨、内容不完善,在合同生效后对于未明确的内容没有进行及时补充,导致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在企业利益受损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合同进行修补,对于合同纠纷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企业遭受处罚,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和形象,损失惨重。

二、完善我国企业合同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合同机构

合同应该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这个管理模式不是静态的、针对某个时点和某个部门的,而是连续、动态的、各部门应该相互配合的。对合同签订人的资信情况的调查、对合同条款的谈判、对合同样本的起草及制定、对技术性条款的设立以及合同的最终签订等等,都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模式,需要各部门的联动配合。在具体操作上,对合同管理进行归口、分级、划块。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密切合作,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为合同的一级管理部门,在处理合同有关事宜上负主要责任;各业务部门为合同二级管理部门,主要是在管理档案的草拟、签订、履行等过程的基础上定期向归口管理部门汇总、上报相关合同管理情况,协助该部门进行重大合同的论证、谈判、审查、签订及纠纷处理,协助管理合同备案文本、考核人员、组织培训等等事宜。各部门共同配合,共同参与,从而使得合同更加完善,更能维护企业利益。

(二)做好合同的法律审查

法律审查是一种风险防控活动,是整个合同管理的核心。在合同管理时,要做好合同的法律审查,重视统一管理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和公正事宜,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概念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在合同的立项、可行性调查、文本的草拟、签订和履行上走好法律程序,使合同更加具备法律效益。

(三)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合同管理是一项重要任务。企业要从两方面做好这一工作:一是科学合理地选用合同审查以及管理的专职人员;二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将责任、权利、利益分开,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职责。此外,还要大力加强审查及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法律培训,让全体员工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掌握基本的合同知识和签约技巧。例如,企业员工在遇到合同问题时,能清楚地分辨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有效合同;在合同签署过程中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合同适宜加盖合同专用章、什么样的合同应该加盖有效公章,加盖的公章是否清晰可辨,在修改过的地方对方当事人是否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等等。此外,合同管理人员还应该能够准确判断诈骗等非法条例,从而避免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四)企业与合同签订方共同遵循诚信原则

首先,要对合同履行情况高度重视起来,大力进行合同履行情况以及效果的检查和分析,要使企业的义务充分落实,也要积极督促对方按规定执行合同内容,从而保证合同的有效履行。其次,要有效监控合同签约者的合同履行情况,如果发现签约者违约了,或者是有违约的迹象,就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风险调控,力挽狂澜,争取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尽可能地维护企业利益。第三,合同签订之后不是无法更改的,而是要观察实际情况,根据现实需要来对合同进行调整,考虑对合同进行条款的补充或变更,或者完全解除合同。那么,如何判断合同是否存在问题。有三种办法可以进行判断:第一,仔细辨别合同内容是否明确。如果有不清晰的,可以与当事人共同协调,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双方需要和意见进行增补,在协商的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根据法律条款和合理的交易习惯来确定最终结果;第二,在合同制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是欺诈等行为,一旦遇到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情况,企业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这时就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和既定程序做出应对措施,经协调后按照正规程序对合同进行处理;第三,一般情况下,合同签约之后,双方都应该自觉履行合同内容。但不排除对方当事人转让或终止合同的可能,这就给企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对此,企业完全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索赔,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四,如果合同签订之后出现问题,就要对合同纠纷加强管理。一旦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发生纠纷,就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有效时间内与当事人进行协商,同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将问题及时上报。对于合同纠纷,如果协商一致,双方应该签订书面合同保证协商后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不能达成一致,要采用仲裁或者诉讼方式进行解决。在协商过程中,切不可轻易向对方当事人作出承诺,以免再次出现问题。

(五)完善合同管理登记制度

1.加强合同登记管理

合同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合同进行定期统计、分类和归档,对于合同的修改、变更以及终结等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合同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2.建立合同分类和编号制度

对合同进行文本统一分类和连续编号,从而防止合同文件的遗失。

3.加强合同的信息保密工作

合同是企业与当事人的一项机密文件,包含了双方的隐私。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合同中涉及的国家或商业机密进行泄漏,因此要加强合同的信息保密工作。

4.规范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

对于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明确到位,分清合同流转、借阅和归还的职责权限,明确审批程序,做到合同管理的专业与严谨。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已经上升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邀约、承诺和签约,必须要做出全方位和科学化的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增强合同管理的信息化,使得合同更加具有效益,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本文首先说明了我国企业目前在合同管理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合同签订前咨讯了解不彻底、合同法律效益低下、形式不恰当、审核不规范、纠纷处理不恰当等问题,其次具体分析了完善我国企业合同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即要建立健全合同机构、做好合同的法律审查、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与合同签订方共同遵循诚信原则以及完善合同管理登记制度,要加强合同登记管理,建立合同分类和编号制度,加强合同的信息保密工作,规范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从而使合同管理更加完善,促进合同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企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更加能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媛.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下的合同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15):99.

[2]陈淑云.企业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8(16):104-105.

[3]李庆花.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8(9):88-89.

[4]李晓艳.企业合同管理标准化探讨[J].法制博览,2018(9):133-134.

作者:陈应海 单位:云南会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