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课程的推进,人才的培养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针对旅游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举措,其目标是带动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知识含量从而达到优化职业能力的目的。本文围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价值、存在问题及具体应用措施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在众多职业教育模式中,现代学徒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借助于校企合作的实施基础,围绕学徒制的培养核心,以课程为纽带引导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来。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分离、教学场所和工作情景各不同的教学局面,改变了传统的发展趋势,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全面。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意义

早在2015年8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就正式了《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公布了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其中涉及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达到了70余所,这也标志着我国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从旅游管理的专业技术能力上,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融入追求一种思路的拓展,通过改进人才教育模式,以更加开放、多元的教学途径,实现对高职旅游教育的锻炼和思考。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生难以感受到真实工作环境下所带来的实践教学。这一问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热情,因此存在着较多的发展瓶颈。而借助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于企业、学校、学生三方来说,会实现共同的“价值共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大降低了高职教育推进成本,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高效的教育蜕变。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顶岗学习、企业实践阶段,使企业对于员工的接纳程度普遍较高。也促使高职学校的发展路径路程沿着特色化的方向前进。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1.制度保障缺失

当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与旅游管理专业的融合尚不紧密。教育职能部门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支持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围绕旅游企业制定统一的学徒培训教育标准。教育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引领较为表面,在完成培训知识技能水平中,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在职业教学监管、教学条件保障、教育成果的评估上,尚未出台规范的行业标准,导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的融入面临阻碍。

2.改革程度不深

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革新上看,无论是在教学形式、师资力量还是制度激励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选用的教材较为单一。从师资力量上看,教师的师资来源比较复杂,整体素质有嗲加强。从人才市场上看,旅游企业对于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渴求更加迫切,但是职业人才的整体推进依然面临瓶颈。

3.角色转换消极

高职院校参与旅游企业的人才培养大多都是短期用工,而并非长期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需要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特点导致旅游企业对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不够关注,对这一教育模式的反应十分冷淡。另一方面,旅游学生在学习前景、就业选择的考虑上,不愿意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在角色的转换上较为困难。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努力会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在处理职业工作、人事关系处理上,不愿意去尝试和拼搏,甚至出现了抵触、逃避等想法。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强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应用

1.探究专业教学,完善制度保障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和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契合,首先要确保的就是现代学徒制人才教育的高效性,教师要以坚实的制度保障,推进旅游企业在招工制度、合作旅游企业上的资质标准。要通过专业的资质认定方法,组织学生进入企业之中进行专业测评,以“老带新、全帮扶”的过程,加深学徒制的可操作性。校企双方要围绕学徒培养的科学性,以指导意见、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的三方认定,使职业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制度保障。在资金保障的过程中,学校要为企业“学徒制”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对于一些具体的学习项目,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培训和指导经费,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学习的教育保障。学校要根据用人企业对聘用人员的各项要求,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深入调研研究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实现职业院校和旅游企业的有效对接。就培养方案的研制、教学模式的塑造、实习基地的建立塑造教育共识,确保高职学生毕业之后都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2.丰富教学模式,深化实践教学

在对现代学徒人才实施拓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院和企业以齐心协力,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实习。尤其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情况,设计“八学期、六阶段”的时间操作和理论学习,在“工学结合”的教育路径之下,实现对学生旅游专业技能的整体提升。例如,郑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学院与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南阳森林半岛假日酒店搭建专业的合作平台,根据旅游业淡旺季的形势,组织学生在企业进行“旺季进企淡季进校”的教育模式,将学生根据人数,分为不同的组别,然后由企业资深员工作为“师父”,带领学生完成一线实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技术骨干的带动下,形成言传身教的学习氛围,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而从企业方面上看,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激励教学、合作教学等不同的形势,使单一的职业教育变得更加多样,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同时具备学生、员工的双重角色,实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新拓展。

3.设定培养目标,增进教育考核

对于旅游相关人才的培养,教师要结合现代学徒制专业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教育目标。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发展途径,实施分阶段进行的教育方法,开展职业教学。第一,教师要发扬“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组织学生首先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加专业严谨的理论知识。第二,在理论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于专业规范、专业技巧进行实践拓展。第三,要让学生能够养成随机应变的能力,增进学生对于旅游行业工作的热情。第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和其他旅游企业的团队文化之中,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旅游服务能力,最终将自己塑造成为满足旅游工作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这一阶段推进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考核,整个考核的过程可以由企业的指导师傅完成。师傅们应该根据学生分配岗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技能服务和测评,最终形成课程实习+企业鉴定+作业成果的综合测评模式。以此提高学生对于企业岗位培训的认识和工作素质的优化,

四、总结

从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体效果上看,学徒制人才的培养直接面临着制度保障缺失、企业支持度低、校企合作不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旅游管理工作的开展,严重阻碍了教育的深化发展。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成效,教师要积极开拓多项职业教育模式,通过以职业实践能力为主、理论知识拓展为辅的教育模式,辅助“校企联合”“工学交替”等模式,实现对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塑造。使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模式贯穿于招生、培养、就业等一系列的环节之中,全面增进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参考文献】

[1]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17(4):216-217.

[2]陈德荣,马宏伟.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2):5-7.

[3]高丽红.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7(23):155-158.

[4]曹翠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0(23).

作者:吴娜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