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团队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团队构建

摘要:旅游管理是一个及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专业,其专业性非常强。而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实践融合、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良好平台,是实现旅游专业化教育的最终归宿。本文基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这一性质,在全面系统的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情况,找出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科研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意见,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的必要性、组件问题分析、实践科研构建模型以及具体的实际保障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构建;实践基地;科研团队

1979年,上海旅游专科学校首次成立了专门的旅游管理专业,标志了旅游高等教育的开始,之后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到2016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或者开设旅游系的普通高等院校就有1690所,在校生44.04万人,全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总量达474.5万人次。但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在实践课程安排、实训教学基地、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已明显滞后,实践性教学科研团队严重缺乏,很多老师是从学校毕业到另外一个高校任职,行业的认识相对较浅,多停留在书本层面,在旅游教育上教学目标、环节、效果都差强人意。高校教育要培育专业人才,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就要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而这就需要实践教学教师科研团队的支撑及专业,这是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突破口,也是保证旅游专业素质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引进不注重教师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一部分是从其他相关学科加入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以湖南某学院为例,其旅游管理专业,就有8人并非最初主修旅游,并且后续也没有过多从事实践行业和实践科研经历,由于这些教师多是“半成品”,缺少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实践,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一部分是研究型人才,高学历者较多,他们重研究而轻实践,很少两个能力都有,而旅游管理本身是一种以职业导向为主的专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适合旅游产业需要的管理人才,而现有的师资状况根本不利于实践人才的培养和旅游教育的开展。在旅游教育中,要做到理论实践结合,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门槛,注重师资的实践能力。

(二)在校老师缺乏后期实践性培养

高校教师现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只注重课前备好资料以及课堂解决极少数学生的理论课本知识,而很少去在后期做一些实践性的培养。而实践教学中据有缺陷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学校开展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类型偏少,导致老师忽视教学实践环节,比如说后期时间训练不足,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忽略自我反思的引导,还有就是教学方式落后,未有严谨的科研教学态度使得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薄弱。因此,这就要求老师有这种实践教育意识,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意识与能力,也要利用空余时间及时了解与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作为实用型教学引领者,后期更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加强自身实践性培养,正确有效的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三)高等教育评价使得教师科研导向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中习惯于通过出勤、获奖、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等原因来评价实践教学,都属于一些科研方面的静态评价,忽视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增长情况,没有体现出老师本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导向作用。之前研究国外对于这方面的做法发现,他们注重从多角度的分析老师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现出了他们评价的多样、整体以及及时;并且在完善学校的评价体系的同时,也应注重内外结合,注重老师与学生在沟通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只去注重静态的科研评价。另外,有些教师备课时,为了节省时间,一味地盲目下载现成教案,缺乏科研创新性,个别还存在投机取巧的行为,把时间都安排在了自己论文的发表,而不注重实践性研究,因此教出来的只停留在课本知识,没有实践活动来指导学生。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团队构建

(一)更新实践教学科研理念

更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以课程内容为导向更新实践教学;第二,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第三,以合作企业为学习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理念,这三方面都能达到理念创新的效果,但整体来说,三者相结合更能实现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连续性。通过少数高校实验发现,这种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随之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师的主导的方向,基础认知的偏差、组织的规范、机制的保障、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等问题,都能看出实践教学仍存在许多的漏洞,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方式的重点,特别是对于旅游管理这种应用型专业来说,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学校可以组织系统的学习或宣传,营造出良好的重实践氛围,也可以借鉴瑞士著名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安排,让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使学生能够合理又有效的学到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科研团队

目前大部分应聘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个高校的青年教师,基本没有从业多年的教师,他们没有接触过其他行业,社会实践经验又少,再加上近几年来政府政策放宽,本科毕业招聘的学生增加,使得教师放课堂的精力随之增加,没有时间继续到社会中参加实践训练来学习进修,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教学理论性知识过多,没办法和实践相结合,出现恶性循环。因此,就需要对这些中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必须提高专业的实践教师的薪资使其留下,这样便可以让这批培养出下一批刚任职的中青年实践教师,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同时具备,他们既能当作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又能够使得整个团队的实践科研水平有所上升,还能与社会相呼应,让学生把校园生活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环境中。

(三)重新梳理实践教学科研目标和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团队构建的第一大问题便是老师的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就这方面而言,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老师应该重新梳理实践教学的科研目标,对目标体系的创建要结合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培养出学生独立的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职场综合能力,最终实现高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的阶段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要求。课程是教学的基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团队的构建与完整的实践教学科研课程体系是分不开的。通过实践科研教学的发展,可以使旅游管理专业具体明确化,实践科研课程主要可分为课堂实验、专业实训以及校内外实践等实践教学内容,实施课程的方式有一定的特性,每个实践教学内容学完后也应有明确的考评,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实践内容。课程需要有统一的科学规划,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使学生有由杂到简的技能训练,较强的实践能力,而这些也是构建旅游实践教学科研团队的重要途径。

(四)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对教师的理论水平考核体系日益完善,而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考评则相对落后,教育部门也没有关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评标准,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将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考核纳入高校教师考评中是必要的,要把这一考评作为晋升教师职称的条件之一,适当降低学术的要求,以保障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就相当于理论与实践对于教师的考评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考评比例也应大体相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科研团队构建保障措施

(一)完善实践科研组织管理

在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科研团队构建的同时,还需要从多方面对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确定实现科研团队所需要的实践活动,并对教师按合理化分工的原则进行分类,并分配工作岗位。比如说院长副院长负责管理全院的实践教学开展工作;各科教学老师负责教学内容的更新、指导与检查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外联和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引进实践教学基地以及监控;而教务办学工办及考评处则负责对所有实践教学流程的监督与评价。利用相互的权利限制,让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让实践教学不再是飘着,而是于实地。

(二)规范实践科研管理制度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团队的构建需要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制订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中纵横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才能实施可操作性的管理。各大高校在建立旅游专业实验室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保障条例,以及实践教学设施使用具体操作要求和行为规范,用来实现旅游实践教学的循环利用。为了能够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之后还应该制定一套实践教学巡检制度方案,可以成立实践教学巡检机构,学生老师为代表,采取特定的查检方式,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考评,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任何技术性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保障实践科研团队的顺利构建,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作为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章程和准则,使管理制度规范化。

(三)加大实践教学科研支持力度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团队构建,无论是硬件的实践教学设施还是实践教学的软件建设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在开展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认证上政府方面本就应为主导力量,政府作为最权威的公信力机构,可以通过和高校企业合作,联合创办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技能大赛,举办专业实践能力考试,颁发相应的证书,提供奖金奖牌等双层奖励,充分的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在建立培育机构方面,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要求高校给予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每个学期至少有一次机会可以去旅游企业进行实践活动,保证培训的质量,在建设用于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实训基地时,政府、高校与企业可以一起出资、一起协商和创建实践基地,而基地也不仅限于用来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作为企业员工的后期培训基地,相当于合理利用其所有资源。也可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奖励,以教育里发的形式鼓励联合企业一起办学,打开企业与学校的人才大门,促进人才的流通,让更多的旅游企业人才进入到高校进行教师培训,也是给高校中的教师与学生更多学习机会。各大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对实践教学所需的经费、分配和管理所需的负责人进行安排,以保证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科研团队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孙海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旅游与教育,2009(2):18-19.

[2]张维梅.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75-77.

[3]王炜,李志飞,李江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7-8.

[4]李芸,毛建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地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26-28.

[5]舒惠芳.国际旅游职业教育比较与借鉴[J].理论月刊,2015(3):11-15.

[6]王全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个问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33-35.

[7]史金联.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54-156.

[8]孟丽,唐玲萍,杨颖.玉溪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5-17.

作者:生延超 刘晴 廖嘉 单位:湖南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