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共2篇)

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共2篇)

第一篇

一、中小民营企业库存管理现状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及大型企业纷纷上马ERP、MRP等信息系统的榜样示范力量推动下,中小民营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库存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性。现有市场上系统的信息管理软件价格水平及年维护费用较为昂贵。基于企业经济基础因素考虑,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没有购买完整的系统软件,而是选择性的购买其中的相关业务模块,如:仓储管理模块、采购业务模块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化水平,但也造成使用不同模块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实现同步共享。企业信息化水平只局限在各个职能部门范围之内,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库存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与无秩性。其次,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缺乏雄厚的资金基础,难以构建现代化的库存管理硬软件设备。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库存管理基础设施较为传统简陋,货物进出物理移动基本依靠人工完成。此种粗放的管理方式,在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使得货物的耗损率大大提升,加剧企业库存成本负担。

二、供应链环境下高库存产生根源分析

学术界对供应链环境下各个企业高水平库存产生的根源有很多具体的分析探讨,例如:产品的经济批量订购、限量供应与短期购买博弈、需求信息逐级扭曲放大等。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分析合理,具有现实意义,但供应链环境下各企业高水平库存产生的根源为时滞效应与二律背反效应。

(一)时滞效应的影响

时滞是时间滞后的简称。时滞效应是指行动与效果之间存在的时间差距,及行动传导过程中的初始效果与最终真实效果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到物价全面提高有一个较长的时间传导过程。供应链环境下,任何产品从供应商的原材料准备、制造商的加工生产再到零售商销售给终端客户的过程中,产品在物理形态与空间位置转换都需要时间来完成。时滞效应对供应链而言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化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快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动态发展的需求,否则极易被其他竞争者所替代,造成客户流失。为此,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必须提前为市场准备好产品,如:零售商提前下订单、制造商提前加工生产、供应商提前准备原材料等。所有的提前运作都是基于对供应链下游企业的需求预测做出的反应。由于市场需求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预测不可能与未来真实需求状态完全一致。因此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必须设置一定的安全库存,来弥补预测与真实需求之间的差异。时滞效应的客观存在是供应链高水平库存产生的基础因素之一。

(二)二律背反效应的影响

二律背反效应是指同一系统中若干个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与利益发生的同时,会导致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亦然。例如:物流过程中包装成本的降低引起商品防护性能下降,导致运输过程中商品破损率提高,增加运输费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在做任何决策时,都有若干个不同的因素在相互影响与制约,决策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做出自己认为最优化的判断。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各个不同的环节之间、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存大着大量需要沟通协调的二律背反点。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需要在多以万计的功能要素相互交叉的二律背反点间进行协商、妥协与选择,得出次优解。一次次优解的累积,增大企业市场运营风险。对于抗击风险能力较低的中小民营企业而言,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变化时,在强调客户是上帝的商业理念下,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成为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此,二律背反效应是供应链高水平库存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供应链环境下现有库存管理模式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应用缺陷

(一)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

现阶段,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以及协同库存管理模式(CPFR)。传统库存管理模式是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各自管理自有库存,且库存控制策略相互封闭,这种模式在中小民营企业中最为常见。VMI模式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协议下由供应商用户进行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继改进。它打破传统库存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体现了供应链集成化管理思想。JMI模式是一种在VM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强调通过协调中心让各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保证供应链各企业对需求预测的高度一致。CPFR模式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通过上下游各节点企业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共同管理业务过程,来实现推动整体供应链优化与效率提升的目的。

(二)各种库存管理模式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应用缺陷

传统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由于各节点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为各自生产经营安全考虑,往往保持较高库存水平,容易引发牛鞭效应。对于供应链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中小民营企业而言,需要承担极大的市场经营风险,同时也降低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效率,造成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1.VMI模式最大的缺陷在于合作双方权利义务及风险承担的失衡

在VMI模式下,供应商可以较早获得客户提供的库存状态及需求资料等市场确切信息,缓减需求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但需承担客户库存管理的主要责任与义务,加大运营风险与成本。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市场影响力弱小,在与大型企业进行VMI框架协议谈判时很难争取更多利益,往往成为大型企业转移库存包袱,实现自身零库存的手段方法。

2.JMI模式通协调中心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信息共享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建立和维护协调中心的运作成本投入较大。同时由于缺乏诚信经营的合作基础及统一运作的协调基准,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库存信息交换与共享需要较高的监管成本,企业间难以形成长久的合作联盟,最终往往流于形式,无疾而终。

3.CPFR模式可以使中小民营企业在获得供应

链协同竞争优势同时维护自身的相对经营独立性但其实施过程需要一系列复杂的企业内外部门协同处理流程及相关的技术模型,且随着业务发展变化,相关软硬件平台需要及时更新维护。这些因素使得高端人才匮乏、经济基础一般化的中小民营对其企业望尘莫及。综上所述,供应链环境下现有的四种库存管理模式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解决时滞效应与二律背反效应带来的高水平库存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应该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特点及其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市场地位角度出发,探索切实可行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四、中小民营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对策

(一)设立信息集成部门,缓解时滞效应冲击

信息集成部门不仅负责提升企业内部信息化平台的硬软件系统,还需设立专门的市场动态变化调研人员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信息汇总整合专员。中小民营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无法学型企业全面引进先进的系统化信息管理平台,如直接耗费巨资上整套的ERP系统,只能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选择经济性价比较高的业务模块信息系统。时滞效应的客观存在,使得供应链上远离终端消费市场的各节点企业更易遭受高库存引发的牛鞭效应影响。鉴于中小民营企业无法像大型企业利用先进信息平台及时捕获更新市场数据的实际现状,应考虑从人力资源方面弥补此不足。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引进专业人才,积极主动追踪调查分析市场动态发展状况,而非消极等待通过供应链逐级传递的市场信息。同时结合企业内部信息汇总专员工作,全面调动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缓解时滞效应冲击。

(二)形成经济控股战略联盟,化减二律背反效应影响

供应链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不得不在二律背反效应影响下选择较高水平的库存。众多二律背反点如客户满意度与高水平库存等的产生,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普遍缺乏诚信合作理念密切相关。虽为同一供应链成员,但作为经济独立的个体企业,难以实现毫无保留的真正一体化的协调合作。如何迫使各成员企业自觉提高供应链参与度,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日本汽车行业JIT模式中的企业经济控股战略联盟形态。通过相关节点企业相互之间的经济控股,转化供应链整体间接经济利益为战略联盟企业的直接经济关联,推动企业间中高层人才定期交流互换工作岗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信息、共同参与决策制定的一体化合作,消除相关节点企业间的二律背反效应影响。由于各条供应链上企业众多,不可能形成所有企业共同参与经济控股的超级战略联盟。通过局部战略聪明,减少供应链上整体二律背反效应的功能交叉决策点,化减其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

(三)建立政府或行业协会引导的TPMI模式,保持企业合作的相对独立性

VMI、JMI及CPFR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均可实现降低库存水平与优化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功能。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经济规模、人员素质等因素,在与大型企业谈判协商框架合作协议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得合理的经济利益,甚至成为大型企业转稼库存负担的牺牲者。在市场自发调节的竞争状态下,经济实力悬殊的企业间不平等合作是普遍现象。如何确保中小民营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保持相对独立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TPMI即第三方库存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以合同方式将库存管理活动委托给专业的仓储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其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对库存全程管控的物流运作方式。TPMI模式不同于VMI、JMI、CPFR模式,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信息共享,而是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寻找各自所需资料,同时实体库存操作业务由第三方仓储企业统一调配,避免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利益分配不对待的受害主体,保持其在经济合作中的相对独立性。专业的规模化的TPMI模式前期投入成本高,经营风险大,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在资金信贷、土地规划、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激励第三方仓储服务企业树立“高标准、高技术、高管理”的现代化理念,避免低水平建设,陷入到仅以收取租金为目的的误区。同时政府或行业协会还需引导本地区企业积极入驻第三方仓储中心,在其后期服务中给于监管与指导,共同推动TPMI模式的健康运行。

作者:吴智峰 单位: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

第二篇

1供应链库存管理特征

供应链库存管理同传统库存相比具有明显特征,如管理集成化,供应链库存管理将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的库存看成一个整体统一管理,而且将库存与物流、生产、销售等相结合进行管理;资源范围扩大化,供应链库存管理将链中所有节点企业资源看作一个整体,资源管理的范围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从而使供应链内资源得到统一规划充分利用;企业间关系伙伴化,供应链库存管理中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因此供应链中主体企业间为了实现最终客户利益,企业间关系得到加强,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通过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共同致力于降低库存整体水平。

2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2.1准时制(JIT)库存管理

准时制最早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了的一个管理理念,准时制(JIT)库存管理是准时制管理内容之一。准时制库存的核心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储存恰当的物品。目的就是减少浪费,实现零库存,同时又保证下游环节的使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压力下,要求供应链中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按照下游要求的时间、数量、结构、质量及其它条件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准时制库存同时也需要准时制采购、准时制生产等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优化。准时制库存管理是一个优秀的库存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同时也可以在其他方面获益,如零库存、零设备故障、零机器调整时间、零缺陷、零废弃、零浪费等。当然准时制库存管理的硬伤在于难以解决突发事件,如低库存会导致原材料的供应不及时。

2.2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VMI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针对传统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对库存管理各自为政,导致库存需求预测放大及库存费用居高不下的现象而提出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VMI定义为“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由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的物流需求计划、销售信息和库存量主动队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库存管理方式。”VMI实施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库存水平,而且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使供应和需求双方达到双赢。优势:①需求方可以省去经营中相应产品的库存相关多余环节,专注于提高服务水平;②供应方掌握库存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③供需双方进行信息共享,供应方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销售信息并做出预测,减少不确定性;④可以实现需求方零库存,同时降低供应链整体库存水平。当然在实施VMI策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①上下游企业间协作水平有限,限制了双方合作;②需要企业间较高的信任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和企业间的集成和协调;③VMI实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应链总库存水平,但风险转移到了上游企业身上,因此要求在协议制定过程中考虑的风险分担。

2.3联合库存管理

JMI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库存管理模式,克服了VMI系统的局限性和规避传统库存控制中的牛鞭效应。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联合库存管理定义为“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制订库存计划,并实施库存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联合库存管理实现了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力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把供应链系统管理集成为上游和下游链两个协调管理中心,库存连接的供需双方从供应链整体的观念出发,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实现了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应链环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的库存波动。

JMI实现了供应链中供需双方之间共同管理库存,促使双方可以实现共享利益同担风险。具体优势体现在:①成本优势,JMI实现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之间在库存方面实现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实施JIT采购、JIT生产、JIT库存,同时通过第三方管理库存也可以实现规模效益;②信息优势,JMI促使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建立信息共享,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需求信息;③供应链优势,实施JMI可以有效获取供应链竞争优势,减弱牛鞭效应、减少信息不确定性及减少信息不对称性等供应链固有的隐患。尽管通过实施JMI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风险,但不足之处在于协调JMI需要较高的协调成本,而且企业间的合作要求很高,必然会产生比较高的运营成本。

2.4多级库存优化管理与控制

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都存在库存,上述几种管理策略:JIT库存管理、VMI库存管理、JMI库存管理都是建立在企业独立库存基础上,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局部优化。为了达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整体优化,有些学者和专家提出了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所谓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是指以供应链总的库存成本最低或供应链总的库存周转时间最短为目标对整个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库存管理方法。

3总结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供应链多级库存管理,管理方法按照控制管理的集中程度分可分为中心化多级库存管理,主要是把库存控制的任务交由核心企业来完成,协调上下游企业的库存活动;非中心化多级库存,也称之为分布式库存管理方法,是把供应链库存分为三个成本中心,制造商成本中心,分销商成本中心和零售商成本中心,各自根据自己的库存成本做出优化策略。

作者:彭建强 单位: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