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探析

供应链管理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探析

1.关于港口物流及供应链概述

1.1港口物流的内涵

港口物流主要是指港口以经济腹地城市为中心,依赖地理优势,凭借港口自身所具备的资源,有效实施港口功能。港口凭借地理优势而实行的综合物流工作,可以拓展其物流功能,显现出港口物流在存储、集中货物等层面所具备的优势[1]。港口物流可以凭借管理创新、技术优化、设备改造,更合理更有效地对港口内资源进行运用与分配,更有效地推动港口在产业供应链的服务功能,实现港口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价值,是供应链中不可缺少关键一环。

1.2港口物流的发展

全球港口发展主要经过4个发展阶段,即传统物流、物流配送、综合物流、供应链物流。传统物流发展阶段港口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货物的存储、装卸;综合物流发展阶段主要是在传统物流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有了商业活动,货物运输服务功能更强;第三阶段的港口受益于港航信息技术的发展革新,成为满足国际经济、贸易、航运以及物流发展的国际物流中心;第四阶段的港口则是在上面三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上,成为行业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1)传统物流。发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此时的物流只能进行单一运送,重点承担货物的存放、转运、运送。(2)配送物流。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此期间,随着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等新型物流技术相继研发运用,集装箱运送技术迅速发展、运输船舶规模的逐渐增大以及不断升级的国际贸易,对港口的生产能力、配送能力、作业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港口物流的发展迈入综合“货物运输、转运、存储、装拆箱、仓管以及加工”等多项功能的配送物流时期。(3)综合物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电子商务行业兴起改变了经营模式,促使传统物流逐步向综合物流转变,信息化技术助推综合物流发展。这一时期港口的功能性发生变化,将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商品流进行集合,构建一个物流中心。(4)港口供应链。本世纪初,港口物流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配送服务、物流全球化蓬勃发展。港口承担的作用不只是单一的运输工作,还将现代物流中的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连接,为国际贸易发展奠定基础,融合至某条或者多条供应链之中。

1.3港口物流供应链

港口经过海陆上的运输商,与分散于世界各个地区的消费群体以及供应方取得联系,进而构建形成了一条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其综合了多项物流模式与运输方式,所能够提供的产品就是以物流为基础的各种服务活动。对于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而言,港口是关键核心,其通过对物流活动的服务供应方与客户、政府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加以有机融合,通过耗费最低的成本把预先商定的商品数量准时送达正确的目标地,经过对供应链的物流、资金以及信息流的全面管理来提供增值服务[2]。

1.4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功能

(1)信息集成和共用共享。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具有统一性的信息平台,以此与供应链中的合作方实行数据传输、资源分享,以此组建成为信息网,进而提高供应链的运行与管理能力。信息集成为港口供应链服务转型提供了契机。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思维和认知,江苏省港口从创新服务理念、流程优化再造、制度体系完善三个维度,重塑港口大宗散杂货供应链服务模式,建立统一、高效、便捷的对外服务窗口,有效提升了港口整体的对外服务水平。供应链的合作方与港口建立合作关系,协同商讨探索最优对策来满足自身的贸易需求,进而实现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信息集成、综合、共用共享等目的。(2)品牌效应。在供应链中,不论是上游、中游亦或是下游公司通常都会具备自己的平台,在将品牌融合至供应链之后,就会构成一个以品牌为中心的供应链模型,展现出供应链的凝聚性特征,同时也是供应链核心竞争优势的外在表现。(3)资源协调和整合。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基于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改进,将合作方归纳成一个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全方位展现出组织协调的功能特性,进而把分散的资源综合为一体,以此提升港口的综合实力。(4)完善的物流服务。集合了装卸、运送、流通、加工处理、仓储管理、包装等多项功能的物流服务主要是由彼此独立的公司合作完成。为保证每一环节的畅通性以及总体层面的协调性,每一物流服务供应方可以协同合作,也可以共同处理物流活动,有效消解供应链间存在的缝隙和衔接不当等问题,降低资源的浪费,将供应链的最高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2.港口供应链模式

2.1内部化的港口供应链模式。在物流服务方面,港口将通过运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港口作业、提货权转让等各类环节的可视化。在供应链服务方面,江苏港口将依托大宗散货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有效串联产业客户、港口码头、期货交易所、金融机构等产业链上下游主体,打通贸易信息、物流信息、港城货物以及第三方应用平台等各数据的连接,发挥供应链上下游信息的集成。在贸易交易、货权转让、仓单融资等各个环节,港口将实现与港城货物港外数据的对流,通过信息溯源、交叉验证实现提货权的转移,提货权冻结的电子化、标准化,为平台通过金融延伸服务深入介入大宗商品交易和贸易环节奠定基础,进一步完善港口贸易环节和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在仓单业务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将加强与期货交易所在期现数据的共享,仓单交易等方面的合作,共建期现一体化市场。港口供应链配送模式趋于内部化管理,其主要利用上下游公司进行内部管控,物流配送过程中涉及到的作业活动及存在的相关问题,都可以利用港口供应链模式予以解决。为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优化货物配送流程,综合管理货物配送,也就是建立一种港口供应链模式下的全体合作方彼此关系最为紧密的模式。与此同时,因为此模式会将货物配送期间涵盖的全部活动和问题综合起来,也就要求港口物流公司耗费更高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来对配送的集成和运营装置、流程管控、货物检查等内容实行建设与管控。

2.2外包形式的港口供应链模式。外包形式的港口供应链模式,其主要目标在于处理各个港口产业之间愈发严峻的竞争问题,通过将货物运送的全体活动流程全部交给其它专业化公司实行外包,既可以有效处理港口中因为竞争而导致的各类问题,并且还能充分满足客户提出的各方面需求,做到对港口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供应链效率以及专业性程度,从而推进港口物流的稳定运营[3]。为了可以充分确保货物运送期间足够安全、可靠,应当基于供应链整合全部有效资源,以达到无缝衔接,保障运送环节足够稳定。

2.3集成化的动态联盟港口供应链模式。集成化的动态联盟港口供应链模式,是将以上两种模式加以巧妙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供应链模式,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当前港口模式的主流发展趋势。该模式下,港口企业之间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高效率的信息管理平台,能够促进不同公司对内部结构实行重组、不同公司相互之间进行重新组合。该模式能够推动各个港口公司协同合作、取得双赢,有效保障港口物流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发展。此供应链模式还能够显著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全面运用自身的优势特征。

3.港口物流的动力机制研究

从总体层面来看,港口运输供应链大体上负担了国内物流的所有责任,与此同时,港口物流运输还是国内对外发展的关键物流形式之一。港口供应链物流会对国内经济贸易水平、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友好贸易交流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探索一个科学合理的港口物流运营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4]。对此,应当在当前的港口物流发展关系基础上,分析影响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探究出促进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

3.1区位优势的推动作用。国内港口大多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具备十分优越的区域地理优势,主要是在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区位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国内港口承担着经济发展重任,同时也为国际货物运输提供了保障。例如,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江苏省修建了一些货运港口,形成一个港口带,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可充分发挥出江苏省港口的吞吐量,为我国和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的建立带来了提供了条件,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为江苏省和国家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持续提高的港口吞吐量,要求国内港口企业持续改进固有观念,变更传统港口运营模式,积极参考其它地区和国家的港口发展经验,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实力,以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2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已经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结构升级后,第一、二产业在市场中的占比降低,第三产业形成稳定、高速发展的趋势。所以,隶属于服务业的港口物流发展发挥出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由于发达地区先一步进入到产业结构改进的进程之中,部分制造业或者是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型公司迁移到欠发达城市,不过发达城市对于这些产品的消耗量也没有降低,也就为港口物流业提供了更多的业务量。另外,部分外资公司大多选取临近港口的比较发达的地区作为公司地址,比如,由韩国注资的现代起亚集团选址地为江苏,主要依靠港口较强的货物运输能力以及合理完善的供应链设计,以便于进行港口运输。这些外资公司的业务量促进了港口物流公司的持续发展以及经营能力的有效提升,为港口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3.3市场需求的刺激作用。自二零零一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国内各个城市与全球各国的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紧密,对港口物流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多,对港口物流发展给出了更高要求。旧有的港口物流依然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要,不管是物流公司经营规模,又或是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每一环节(例如装卸、保管、仓管等服务),出现了短时间内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另外,不同港口相互间的竞争日渐趋于白热化,在严峻的市场竞争背景下,港口物流若打造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实现差异化竞争,需要考虑创建集成化动态联盟港口供应链模式,以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例如,目前北部连云港的关键竞争对象为日照港与青岛港,其中,连云港在Al2O3、铝锭、胶合板、焦炭、有色金属等物资装卸上相较于另外两个港口更具优势,而日照港则主要是在煤炭与铁矿石上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3.4政策扶持的激励机制。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政府持续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鼓励各大沿海城市加大力度发展港口物流、港口贸易、港口商业。政府现已颁布的各项有关于沿海城市港口物流行业的优惠政策,促使沿海城市的物流、贸易、商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例如,江苏沿海地区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区域优势以及特别的发展背景,在2009年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范畴中,这意味着江苏沿海地区在以后的发展中,不仅仅着眼于江苏地区,而且需要从国家发展的整体角度来分析自身的发展方向。因此,港口物流运营的集成动态供应链模式应当基于政策支持,基于国家长期发展规划。

4.港口供应链的构建途径

4.1把握好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合作方。港口供应链主要是指,将港口公司作为核心对象,凭借信息技术,以系统集成化与协同化作为核心指导理念,综合上、中、下游有关企业,构成密切协作的供应链结构,彼此之间形成战略协作关系,达成供应链内企业由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在整体供应链中的顺利流通,以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目标。港口与上、中、下游企业相互构成供应链合作关系,主要可从下述几种对象着手:

4.1.1航运企业。货主是港口与船运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对货物进行运送期间企业与港口共同构建了一个完善的运输网络。先借点,港口运输已经成为货主主要选择的运输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港口规模的扩大化。当前,港口与航运企业一同出资修建码头,已然成为适应船舶大规模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向。通过此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枢纽港口的投资负担与经济风险[5]。而且,因为大规模航运企业把握着较多的箱源,港口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等同于把握了较为稳定和大量的货源,所以该种合作和港口之间的基本利益是相符合的。所以,港口与航运间的自然关联、彼此间的共同利益让他们相互间的合作关系成为可能,也是符合发展需求的。

4.1.2其它相关物流企业。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属于一项规模较大的系统性工程,而且基本上不存在任何港口可以独立包揽所有的物流服务。因此,港口为了拓宽其服务范围,就应当和其它有关物流公司加以联合协作,迈上合作化经营的发展道路。此类物流公司涵盖了仓储、配送、流通以及加工等方面的业务,物流企业与港口之间形成一种通力合作的关系,促进二者之间有效合作也是港口对自身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改进的一项主要措施。

4.1.3其它运输方式提供者。当前,运输方式除了有水路运输以外,还有公路、铁路、航空以及管道等多种方式。例如,当前绝大多数的货物运输会提供运送到家的服务,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上运输、货站相互配合,构建起了现代化的运输网络。对于港口而言,其凝聚与辐射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集疏运能力的高低,港口的集疏运条件是港口确保供应链顺畅运营的关键基础,也决定着港口作用的发挥程度。为此,港口需要强化和各类运输方式的协同合作,提高其集疏运条件。

4.1.4口岸单位。海关、海事、边检等单位作为国家设立的口岸监管单位,分别对货物、运输工具、人员进行监管,货物的通关效率、运输工具的放行效率、对人员的查验频次,会对港口整体运营效率带来极大影响,也会对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建立带来极大影响。因此,良好的营商环境包括顺畅的贸易条件、便利的信息渠道也是港口运营的关键因素。为此,港口企业需要与海关等口岸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持续改良通关环境,提升效果,以确保整体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4.1.5内陆节点。在实施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内陆方以内陆节点为代表,内陆节点可以将货物配送至内陆。搭建起经济腹地与内陆节点之间的桥梁,这种新型港口运营模式可以拓宽服务范围。同时,基于该种新型港口模式,港口企业可以更为有效地借助JIT技术,降低储存,提高作业柔性,避免流程中存在缺陷问题或是出现资源浪费,最大化减少不确定性,更有效地借助设备与劳动力,使港口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以此获取更高的效益。

4.2设计合理的供应链组织。供应链管理组织对全部流程实行监督管理与操控,科学、合理、完备的供应链管理组织,能够显著提升港口物流总体运行效果,促进港口物流的迅速发展。设计供应链管理组织的核心目的在于,保证供应链运营的高效,促进集成化动态联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形成。因此,为了对供应链全体流程实行全方位管理,保证供应链内各个流程的密切结合,有必要根据供应链上各合作伙伴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供应链高效运行的供应链管理组织。

4.3建立适宜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平台。目前,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传统的物流供应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要求,为了更好地与全球贸易建立沟通桥梁,创建信息化管理模式是确保港口物流公司适应时展与提升核心竞争实力的必然措施。建立适宜港口供应链的信息平台,应当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符合港口运营与发展需求的网络信息平台,达成对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及时性、信息化管控,保证港口间合作的高效开展,也为港口物流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当前,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形势更加严峻,港口企业应当积极适应竞争形势,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发挥自身特殊优势,实现对港口物流的高效、高质管理。港口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多个角度着眼,从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各个企业着手,坚持目标导向与结果相结合,选取适宜的合作伙伴,探求更佳的运营方案,共同探求更为良好的发展平台,搭建科学的运营模式,共同提升运营质量,共同促进国内经济,共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时振伟 单位:东营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