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浅析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浅析

摘要:本文旨在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在新形势下转变观念,实施有效策略,通过优化内部环境、加快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快管理会计的应用,使之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规范运作,提高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和单位的社会服务水平,更好地履行职责和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现状;策略

一、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必要性

(1)促进构建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较为粗放,大多为“基数+增长”模式,尚未真正实现“零基预算”,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也不规范。传统的预算管理链条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履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率迫在眉睫。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和长期发展进行预测、规划、评价,实施全面预算、合理分配资源,促进预算编制和执行、评价的科学化、合理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水平。(2)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环境和制度建设是管理会计有效应用的基础和载体,同时管理会计运用相应的工具方法,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内控环境和数据进行分析,对项目等各种决策的实施过程和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为内控管理人员提供有用的财务及管理方面的信息,促进内控制度的实施和完善。(3)促进传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在信息建设迅猛发展的时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再仅仅懂得会计知识就能满足行政事业管理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大数据联网等不断应用于财务核算、财会数据的搜集、分析和使用,促使会计人员除了必备的会计知识,也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政策法规,更新理念不断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懂得搜集财务数据和相关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实现从传统的注重基础会计核算、监督的财务会计向参与预测、评价、决策的管理会计转型升级。

2.管理会计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可行性

(1)政策的出台使管理会计应用有依有据。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的多样化和资金量的扩大化,传统会计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财政部于2016年6月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明确管理会计的目标、应遵循的原则和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包括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服务单位管理层面的活动、使用和形成的信息与报告等四要素,使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技术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会计电算化、大数据、资金在线监管平台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效率,财会人员的精力也从基础报销、核算等业务转向管理层面的相关实践。信息和数据来源的多样化、应用环境的优化、管理会计工具的先进性,使得财务人员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能够对掌握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为单位决策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现状

1.管理会计理念意识不到位和应用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必须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管理会计是时展的产物,也是行政事业单位改变财务管理方式、提升财务工作价值、助推财务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因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和管理会计应用的时间短,单位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大多对管理会计理解和认可程度不高,一是单位一般注重财务支出的合法、合规性,项目分配和决策的集体研究,对项目的效益和监管及单位的运行成本等管理方面的关注程度不高;二是财务人员工作重点仍以基础会计核算和填报数据为主,对管理会计理解不透彻,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运用程度低,管理会计的职能发挥极为有限,使管理会计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受到制约,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2.内控制度建设与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不匹配

(1)内控制度建设具有盲目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2016年后才开展内控评价,随后进一步深入开展内控系列制度建设,形成内控报告,部分单位试点内控信息化建设。内控是个非常宏观的概念,多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风险防范意识低,内控目标不明确,多数生搬硬套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或交由第三方实施,由于第三方对每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和具体业务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内控制度建设并未实事求是地建设符合各单位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系统化制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建立内控制度,但内容固化,未能根据新形势及时进行修改,使内控制度未能符合时代要求发挥应有的作用。(2)内控制度的执行不到位。内控制度涉及许多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忧患意识,内控制度的执行存在阻力,执行效果不理想,缺乏独立的内设机构对内控的执行进行细化监督,导致财务管理混乱,预算编制、执行的随意性大,绩效评价的不严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也得不到保障,内部业务和管理层面的风险性使得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受阻碍,目标无法实现。

3.管理会计人才稀缺

首先,管理会计引入运用的时间不长,企业方面的需求和应用相对较多,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相对比较单一,内部管理较为松散,管理会计应用少。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必须兼备会计方面的知识、财经政策、法律、管理、信息化技术等多方面综合知识的融会贯通,还需懂得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单位业务、管理层面的预测、绩效评价,能综合业务和管理方面的需求,为单位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建议,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极为稀缺。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难以量化考核,财会人员职称、职务晋升空间以及职业培训和学习机会有限,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财务人员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低,创新能力不强,职业能力难以提高,不利于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有效应用。

4.大数据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挑战

(1)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创建的滞后性。会计电算化、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资金监管系统、业务数据录入和审核等系统的使用形成了多元化区域信息数据库,云计算共享平台的构建才能将分散化的信息数据库有效整合,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使之服务于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对单位管理和项目的规划、全面预算编制和执行、财政资金评价和监管等方面的应用有赖于搜集、转换的海量数据,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云计算共享平台的构建缓慢,无法满足的管理会计应用的需求。(2)大数据时代的安全风险。互联网时代,在大数据平台带来信息多样化和使用便利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建设相对薄弱,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执行不到位。

三、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策略

1.加强管理会计意识和优化预算管理

现阶段,经济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形成对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多元化需求。行政事业单位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实施民生工程、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等为依托,开展履职活动,履职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如何合理预算、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显得十分重要。管理会计能够分析、转换多维的信息数据库,能够为单位的项目决策、资金监督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增强管理会计意识,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优化预算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零基预算”,在开展年度预算之前深入分析、总结上年度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情况,结合当年度单位的规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强化单位内部人员的绩效理念和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强化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应从管理和业务层面逐一梳理、分析存在的风险,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内控报告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内控手册、可视化信息系统,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充分运用内部审计机构来监督内控制度的情况,为管理会计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3.培养和引进管理会计复合型人才

一是通过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对单位现有财会人员加强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和分析决策等方面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意识和决策能力,引导他们向管理会计过渡;二是招考或招聘具备一定会计、管理经验的人才,并辅之以计算机等其他管理会计应用方面所需知识的职业培训,建立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储备库。

4.构建大数据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加大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构建的资金投入,配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有效融合信息系统形成的财务数据、业务等方面数据,强化数据的清洗、转换,提高信息使用的科学性。选购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软件,加强数据安全的维护和备份,搜集和存储数据主要内容,严格执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吴莉华.浅议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纳税,2020(03).

2.董延辉.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

作者:苏艺程 单位:华安县乡镇审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