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

工商管理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

摘要:21世纪已经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传统模式下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本文梳理当前工商管理类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矛盾与问题,基于协同理论,提出建立协同培养机制的策略。一是建设协同培养动力机制以打开优势互补的路径。二是建设协同培养运行机制以落实平衡互利的举措。三是建立协同培养约束及保障机制以维持长效的发展。

关键词:协同培养机制;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工商管理

自2016年9月中国向世界发出数字经济合作倡议以来,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转化便迅速加快。技术颠覆的浪潮推动企业组织变革,新商科、新组织的出现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齐佳音等,2019)。如何培养适应新发展形势且具有竞争力的商科人才,如何平衡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培养等问题,是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专业型研究生管理与学术型研究生管理并存是国外研究生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胡玲琳和谢安邦,2010)。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外理论界尚无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直接研究。杜栋等(2013)运用协同学理论,搭建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理论模型,并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协同发展问题,构建了基于多主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范文静,2015)。当前研究生教育需要以人为核心,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产学研基地为平台,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注重个性化教育,建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王海君,2012)。目前,学术界在探讨研究生管理时,侧重于对单一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缺乏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分析,造成了实践过程中的含糊性和笼统性。因此,主要以地方财经院校为研究对象,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协同培养角度展开研究。

一、现状分析

1.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相分离

工商管理类专业型研究生是我国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类别中较早创立的专业学位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务实型、应用型及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学术型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则是以培养具有学术素养、批判性思维及学术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课程方面来看,国内大多数院校借用了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思路,按照基础课、学位课、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思路设置专业型研究生课程。目前,我国的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中的理论学习和应用通常交织在同一门课程当中。但我国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单一、运用不精、效果不好(黄侨,2015)。相较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以学术研究为导向,注重学习前沿理论及规范的研究方法,而少有必要的理论应用实践课程。从学位论文来看,经管类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多进行定量研究并撰写实证分析学位论文,专业型研究生则偏重定性研究(葛虹,2013)。这种方法论上的差异也表现在平时的授课及学校活动方面,如学术型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偏多,专业型研究生参加实践类竞赛活动偏多。虽然两类研究生培养各有侧重是必要的,但是以上的培养现状也导致两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三类问题:一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直接套用学术型课程体系,但又没有对学员选学课程作相适应的达标要求,既无法真正帮助专业型研究生学习理论,又无法帮助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二是在课程体系、论文标准等的要求中,学术型研究生缺乏与管理理论应用的实践接触,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术研究服务实践的初衷;三是以上两类问题导致专业型研究生无法有效学习理论而空有实践经验,学术型研究生则重理论却脱离实践。同时,两类研究生由于培养目标、课程差异及论文要求等差异,缺少衔接和促进学生交流的机会及平台,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课程资源浪费、管理成本提高,也就导致了两类研究生培养相分离,既无法实现互补增效,也不利于人才的分类培养。

2.人才质量无法对实践需求做出有效回应

2019年,教育部等13个部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包括新文科在内的高校学科建设。2020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相关意见,提出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人工智能+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的内涵要求突出体现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新技术的结合及多学科的协同整合上(王铭玉,2020)。数字时代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如数字化转型等的管理变革,这种颠覆式的改变对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齐佳音等,2019)。在社会大变革之下,人才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方面。《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科研创新能力,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号召更明确了要提高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杜勇等,2017),高校创新培养意识不足、研究生导师责任心不强等都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但交叉学科间的交流、协同培养不足是重要问题。

二、策略建议

在明确培养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两类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提出建设协同培养机制,并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及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协同培养机制的细节进行阐述。

1.建设协同培养动力机制

首先,搭建互动平台。一是要组织宣传部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群体间开展实践教育宣传工作,通过主题班会、问卷和约谈等手段,调动学生群体参与院校实践教育的积极性。各院校可以用项目制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鼓励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共同参加活动,合作完成项目,一同出席会议等,在实践教育中给他们营造共同学习、协同发展的机会和氛围,鼓励他们合作、互助。二是要争取校友的支持,通过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获得社会资源的帮助,以调动两类研究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和科研竞赛等的积极性。其次,优化课程体系。一是根据现有课程体系改造课程内容。应为学术型研究生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倡导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课堂教学。对专业型研究生来说,需更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实施鼓励案例开发、案例编写等举措以达成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此外,还应增加研究方法及研讨类课程,让专业型研究生对学术研究形成基础认识。二是重新设计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体系,以适应案例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同时,还应适当增设互动式课堂,借用“以学促学”方式增强两类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建设协同培养运行机制

首先,联合培养。联合其他院校建立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联盟,实现院校内部及院校之间各类别研究生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加强交叉合作,帮助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各院校负责人可以举办联合会议,确立院校联合的出发点和共同利益所在,坚持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合作理念,制定教育联盟的相应的规章制度。院校可与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建立广泛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企业达成联合培养方案,建设互动课堂,举行共同参与的竞赛活动。其次,资源互通。一是针对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相契合的课程开设共享课堂,在规定的学分范围内允许选修课程学分互换,促进互相参与感兴趣的课堂,并定期举办收获分享等活动,从而在增强学术型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认识,满足学生个人交叉学习的意愿。二是对专业型研究生,采用“校内导师+企业导师”模式帮助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学术型研究生,采取“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联合培养方式,帮助其扩展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协同方面,这种师资模式下的校内导师需要承担重要的桥梁角色,需要大力增加两类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提供交互平台。

3.建设协同培养约束及保障机制

首先,完善资金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专项资金预算,为研究生协同培养提供经费支持;建议当地政府对经费的支出进行管理和审核,并为院校开拓经费渠道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为向院校提供经费支持的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经费管理体制,实践基地的建设、科研场地的维护等作为经费支出重点项目,需对研究生管理经费单独建账,实现资金管理透明化。其次,搭建协同培养平台。一是要在本校内建立同培养平台,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将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学术成果及生活的管理等结合在一起,用统一的规范促进两类研究生的交流与学习。二是联合其他院校建立协同培养平台,并对实践基地进行分类,促进不同院校的研究生之间进行交流。联合院校要实现协同培养平台的交流互通,及时进行经验交流和管理制度调整,拟定工作计划促进协同培养平台稳定发展。三是建立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引导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共同对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管理制度进行综合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反作用于管理机制,监督和促进制度的优化和改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形势下中国工商管理类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问题,结合以往研究及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及保障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丰富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理论,推进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发展。二是在协同学理论的视角下,理解和认清两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地方财经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三是为各地方财经院校教师及管理者、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等主体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杜栋,胡慧玲,雷凯.学术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

[2]杜勇,阳海棠,张利军,刘树红,汤启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南大学中德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培养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7

[3]范文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J].新西部(理论版),2015

[4]葛虹,徐蕾,吴冲,刘鲁宁.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差异性分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

[5]胡玲琳,谢安邦.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

[6]黄侨.高校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5

[7]齐佳音,张国锋,吴联仁.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商科教育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9

[8]王海君.大众化背景下“双轨制”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

[9]王铭玉.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作者:胡海波 余钒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