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探究

电网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探究

【摘要】输配电价改革使电网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给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等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国网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上海电力检修公司为例,基于输配电价改革前提下,对如何做好成本核算等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电价改革;精益管理;提升效益;管理模式

一、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一)会计核算模式须变革

输配电价改革从本质上改变了电网企业成本核算模式,《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电网企业应当按照输配电定价监管需要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按照电压等级、服务和用户类别准确记录和合理归集输配电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数据”,明确了输配电定价成本构成、归集办法及主要指标核定标准,体现了输配电成本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当前电网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资产分类、电压等级、业务活动等维度无法有效区分,无法按照电改监管要求以及内部管理需求对业务维度进行分解与细化,无法对业务端载体信息维度进行规范与细化。

(二)资产管理须加强

输配电价改革后,国家对电网企业的价格监督方式将由现行的核定购电售电两方价格、电网企业获得差价收入的间接监管,改为以电网资产为基础对输配电收入、成本和价格全方位直接监管的模式。在成本加收益的管理模式下,有效资产的核定将对电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各类型、各电压等级的资产也将决定各类输配电价的整体水平。输配电价改革要求公司加强固定资产价值与设备联动管理,保证账实相符,信息一致;要求电网企业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精益管理水平,明确区分有效资产与其他资产、存量资产及新增资产等,加强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要求电网企业对有效资产、准许收入和准许成本的范围把控更加严格。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逾龄资产管理、账卡物一致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颗粒度、资产更新策略等现行资产管理体系都需要适应新的监管要求。

(三)成本管理须强化

《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提出,电网企业必须按照电压等级、服务与用户类别准确记录和合理归集输配电的生存经营成本费用数据,要求电网企业改变目前的核算模式,需要在每个电压等级分配成本费用(折旧费和运行维护费)。同时,2017年《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电网经营行业》要求规范电网经营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办法,提出电网经营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应当以输配电服务为核算对象,按电压等级明确八类产品类别,提出电网经营产品的成本项目分类。目前各电网成本中心核算汇总的科目核算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电网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一)电网企业资产复杂特殊

分类繁多而复杂。电网企业资产不仅包括处理输电线路、交直流变电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信息设备及仪器仪表、通信线路及设备、生产管理用工器具等生产资产设备,还包括非生产设备及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和建筑物等大型资产,种类繁多,构成复杂,对资产管理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高要求,资产分布广,范围大。电网企业的资产及固定资产地域分布相当广泛,涉及范围特别大,且地形地貌有着较大差别,这是电网企业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产的盘点工作,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盘点具有非常大的难度。资产更新频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增大,相应的资产也在急剧增加,电网企业受用电负荷增加、技术进步更新、资产设备老化换代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生产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维修,实物资产变动频繁,特别是损耗率较高的资产。价值比重大,管理层级多。电网企业资金、资产密集,固定资产一般占资产总额的70%以上的比重,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众多,涉及的管理人员众多且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涉及财务资产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资产使用等各部门。

(二)成本管理不规范

成本项目设置不规范。《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要求,输配电成本包括折旧费和运行维护费,运行维护费包括材料费、修理费、职工薪酬与其他费用等。实际电网企业自2010年度起对过去输配电成本核算的成本项目设置加以改进,删除了材料费、修理费等相关成本项目,将检修运维的成本划分成自营材料费、外包材料费以及外包修理费等不同的项目。这造成了现有成本项目设置不规范。成本计算对象不完整。目前,电网企业成本核算中设有“输配电成本”科目,但没有按电压等级进行分类,而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与收入的核算不匹配,造成依据现有的成本核算体系,无法满足输配电价改革后的成本监审要求。无法满足多方变化的监管要求。监管机构监管要求的,对电网企业成本中心的会计成本核算和归集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监管机构对成本核算和归集的要求也出现不统一的状况。各类监管要求甚至监管要求的差异,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其他新的变化,都对电网企业成本中心的成本核算办法体系优化以及灵活的成本归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电网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国网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核算规则主要依据会计准则制定,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各类信息载体基本具备,但由于管理需求不明确,未能将经营管理需求充分纳入现有会计核算体系,各类信息载体的实际应用程度不足,维度信息较为单一,主要仍由会计科目记录价值信息,尚无法体现区域、业务活动、电压等级、资产类型等业务维度信息,这与新电改的监管要求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存在较大差距。目前融资渠道主要有商业银行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国网公司企业债,内部资金市场融资,资金成本主要是融资的利息,商业银行项目贷款、部分国网公司企业债发生的资金成本可以按照建设项目进行归集,其他融资成本基本无法按照建设项目进行归集。在现有业务模式下,电网企业的成本项目构成大体包括购电费用、折旧费、电网检修运行费用、人力资源成本、营销费用、安全费用、科技开发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等。新电改方案实施后,电网企业的核心业务是输配电,收取过网费,购电成本在电网企业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会大大减少,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折旧费用、检修运行费用等所占比重上升,这将会成为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三、电网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对策建议

(一)构建财务多维度信息反映体系

为了满足外部电力改革监管要求及信息披露,应界定输配售各环节的成本范围,明确输配电成本核算的维度和颗粒度,设计可实现的成本信息归集方法和路径,提升输配电成本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成本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电网企业及各成本中心应构建基于输配电价改革的财务多维信息反映体系。围绕电网企业收入、运营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折旧、资金成本等核心业务进行分解与细化,基于业务的管理需求与财务信息反映的管理要求,构建按区域、电能类型、业务活动、电压等级、项目类型、资产类型、客户类型、员工类型等业务多维度的价值信息体系。构建多维信息指标体系,开展过程管理。依托多维度信息归集体系数据与对外监管控制要求,构建多维信息指标体系,通过敏感性数据分析模型、定性定量数据分析模型,满足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基于输配电价定价原则及监管要求,围绕“成本加收益”的输配电价机制的准许收入模式,从投资规模管理、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管理、成本、收益、价内税金等方面,构建多维度、多频道的过程控制指标,加强业务过程跟踪与管理,满足企业经营目标。健全信息披露体系,实现多维度多套报表体系。多维度多套报表体系是指基于业务活动,可按电压等级、资产类型明细进行会计要素核算的多维财务管理体系,支持公司法定财务报表、税务报表、监管报表和内部管理报表等各类报表的数据披露需求。依托财务多维信息归集体系与反映控制体系,按会计准则口径满足公司法定财务报表报告,税务报表按监管口径满足对外监管报告。

(二)强化公司资产全寿命管理能力

按照现行输配电价改革方案,政府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核定输配电准许成本。电网现行资产能否有效认定为输配电相关资产,直接影响电网企业的输配电价核定水平和经营效益。电网企业各成本中心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一是细化资产分类、精益管理。完善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在固定资产卡片中增加监管资产和非监管资产、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定价折旧率和财务折旧率等标识,并区分存量和增量形成监管固定资产台账,对监管的输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设备增加电压等级分类,满足监管要求。二是建立资产信息多维度实时管理体系。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输配电资产的功能、电压等级、供电区域等多维度开展资产统计分析,并研究建立资产组,为按电压等级、按用户类型等核算收入和成本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固定资产账、卡、物协同管理,准确反映输配电资产。以实物ID为纽带,实现现场设备实物、PMS设备台账与ERP设备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的关联统一,提高各系统资产信息的同步集成能力,实现设备新增、异动、退运处置等与财务资产成本管理的无缝对接,提升各类、各电压等级资产账、卡、物自动的同步集成效率,实时更新资产卡片信息,夯实资产管理基础。

(三)优化输配电成本费用核算办法

电力产品成本构成与电网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和经营过程相关,包括购电成本和输配电成本两大类。输配电成本主要是在输电环节,即从发电厂向供电区输送电力的主干渠道或不同电网之间互送电力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输配电成本又可分为折旧费和运行维护费两类。其中运行维护费包括:材料费、修理费、职工薪酬及其他费用。研究细化输配电成本归集办法,逐步探讨实现由现行按成本属性分类的方式,改为按经济活动的成本归集方式,完善并优化成本归集和披露体系。细化按电压等级归集成本,分类计提折旧、分类核算检修运维成本;细化专项工程与共用网络的成本归集机制,加强分电压等级电量及线损统计分析,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研究跨省区输变电资产成本分摊与回收机制,研究电价交叉补贴分析框架及测算模型以及公司固定资产折旧等政策策略;优化现有的成本中心体系与项目体系,实现多维信息归集,建立业务与财务信息的关联关系,健全会计信息归集路径与规则,研究编制监管辅助报表,满足输配电价监管要求。提升新电改形势下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正确合理的输配电价水平。

(四)提升成本核算的信息化能力支撑

各类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公司各成本中心的财务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能力和更多的时间要求,电网企业成本中心应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强对输配电成本信息化建设,帮助公司从业务前端采集成本数据进行多维成本分摊与分析,建立输配电成本多维报表反映体系,实现输配电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以更好地满足外部监管机构对电网经营企业的成本监管要求。输配电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提升以下方面能力:一是数据采集,系统应基于数据集成技术,从前端各业务系统按指定维度采集输配电成本费用数据,形成业务多维信息及成本价值信息的成本归集池,为成本分摊做好数据储备。二是成本分摊模型,系统应通过灵活的输配电成本动因及分摊规则定义,支持按照成本数据流向,定义间接费用分摊路径,建立间接费用的分摊模型与标准,实现间接费用的自动分配,减少人工分摊带来的数据不准确及工作量大的问题。三是分析模型,系统应结合输配电成本分析主题定义成本分析模型,实现按组织、电压等级等维度,进行成本费用发生情况的排名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同比/环比分析等全方位的成本分析与诊断,动态监控各单位成本费用发生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财务分析数据。四是监管报告,系统应结合输配电成本监管要求定义成本监管报告格式,并与报表模块无缝集成,将成本数据推送至报表模块,生成满足监管要求的报表及报告。

参考文献

[1]徐帅,孙媛媛,叶泽,柳宇燕.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省级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7):40-45.

作者:周旭东 周奕 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