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工作总结

农场工作总结

2019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干创新、五大升级、全面小康、美好瑞昌”工作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8个省、市现场会提供了看点,农场、社区获得了6项国家、省或级表彰,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埋头苦干,取得可喜成绩

(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复杂形势的影响,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效率提升,狠抓工作落实,有效保证我场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

1.招商引资成果显着。截止目前共对接有效项目信息18条,签约资金共12.6亿元,签约项目7个,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个,分别是广东力高电器投资3.5亿元的圣沐电子电器配套项目、上海誉勋实业公司投资6亿元的LED芯片及相关设备国产化研发生产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中山大涌铭钰轩家具。加大企业申规,全年实现升规企业3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有望达到13家。

2.项目建设开足马力。协调服务完成城东工业园、北园污水连通、七小、三经路、东益路、惠城环保土方平整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棚户区南湖家园安置房建设进度,预计2020年8月底竣工验收交房使用;完成农场自建项目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标准厂房、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沃柑基地、现代农业公园、新农村建设(北螺丝港)、北湖中心村配套工程等等11个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将让赛湖发展后劲更足。

3.财税收入超额完成。2019年我场共完成财税收入5220万元,占市全年下达任务数4000万元的131%,可用财力同比增长26%,9月份就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税收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二)坚持城乡统筹,农场面貌焕然一新

处于城乡结合部,为切实改善城乡结合部环境,农场狠下决心,重拳出击,全面建设美丽、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1.打造宜农宜居后花园。一是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着力打造了赛湖现代农业公园。农业公园内修建游步道5000余米,水车、凉亭、风车等等农旅景点错落有致,火龙果、蓝莓、草莓等特色水果采摘已初具规模;二是争取江西省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服务试点项目,发展稻虾共养4600亩;三是以现代化农业园区为依托,充分挖掘赛湖特有的知青、农垦文化,打造了知青馆。同时重点打造了“知青故里—螺蛳港”乡村旅游示范点,已成功申报市AAA级乡村旅游点。今年10月26-27日在我场现代农业示范园成功举办了“农民丰收节”,“知青大舞台”“谷仓+稻草艺术”“吊桥”“竹径”“风车”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8万多人次,已成为民休闲的后花园。

2.提升城市建设品味。全面提升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整治背街小巷13条、沿街建筑立面改造道路条数3条,对主干道两侧的春风村、十四连墩上进行改造,完成景观围墙约1000余平方米,硬化门前屋后约5000平方米。整合各类资金365万余元,对一、二、三分场等辖区内200余户危旧房进行改造。争取上级资金230余万元,在拆迁地块建设小游园、停车场4个约30000平方米,解决了周边群众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

3.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年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设了5个新农村点,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重点打造北螺蛳港新村点,修建了马头墙、知青馆、知青广场、健身场所,铺设沥青罩面,栽花种草绿化环境,美化了村庄。燕山凹、苏家墩地下管网的建成,实现了雨水污分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干净舒适的人居环境,也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来我场休闲参观。

4.脱贫攻坚长效深入。对湖区8户未安装自来水的贫困户实行二次供水保障,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实施“造血式”脱贫,购置村保洁员、市容分局环卫工、图书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9人,使他们通过自身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今年投资300多万建设了精品水果采摘园,建成后预计为贫困户人均年增收几百元。目前,农场已建有苗木基地、民宿建设、精品水果采摘园,预计2019年底可分红约2万元,户均300-500元不等。2019年,实现了13户37人口稳定脱贫。

(三)坚持深化改革,发展动能持续夯实

一年来,农场党委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农场改革发展新路子,农场发展朝气蓬勃。

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催缴祥民小区原回购房拖欠工作,收回拖欠款130余万元,解决了拖欠6年之久的“老赖”问题。加强对丰华小区非法侵占装修进行监管,对部分国有资产侵占和流失的进行了维权。盘活扩充国有资产。今年新成立了两个公司,新增了标准厂房、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沃柑基地等一批国有固定资产,新增金额约5000万元,预计年增收200多万元。

2.整合机关科室精简职能机构。为提高为民办事的合力,统筹协调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把原有的20几个科室重组为10大科室,解决了组织机构臃肿重叠、层次过多、缺乏效率的状况。

3.全面实施工资调整。既解决多年以来工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又充分调动农场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工资改革后人均年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增长40%左右。也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创造性。

(四)坚持以民为本,社会建设持续发展

一年来,党委、行政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前进。

1.社会治理全面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一年来共摸排线索8条,为公安机关精准打击黑恶势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全力化解信访突出矛盾,圆满实现全国“两会”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护期“零上访、零登记”。

2.安全生产监管到位。对辖区内一家危险化学品企业、二家加油站、一家液化气充装站及二家废塑料加工厂下达了整改通知书,三分场辖区内的达亨实业有限公司和一家废塑料收购加工企业,分别已降量报市应急管理局批复和关停处理。一年来辖区内安全无事故。

3.民生实事不断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电话、微信预约、延时错时服务,一年来,共受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622件,办结622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4.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赛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特色门诊,邀请了专家每周问诊一天,为痛风和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退役军人服务站多次代表瑞昌接受省,市检查,并承办市退役军人服务建设工作现场。全力服务LED企业招工任务。做好宣传和劳动力调查,今年以来发放企业招工信息15000份,主动对接LED企业用工应聘登记676人,实际入职143人,成立招工小分队进驻外省邻县开展工作,目前柴桑区港口镇1人,其它省份2人,在LED企业工作时间达到了6个月以上,今年我场LED企业招工任务已完成,排名位于全市第一方阵。

(五)坚持治党管党,执政能力持续提升

一年来,农场党委大力优化整合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巩固提升执政能力打下了坚持基础。

1.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夯实。优化整合党支部、整治软弱涣散支部。撤销7个党支部,成立了7个社区党支部,对桃树林社区软弱涣散支部的整顿,目前桃树林社区党支部实现了“脱贫摘帽”。

2.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农场投入10万元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是我市两个试点单位之一,拥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100余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群众中起到了不同反响。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开展“真情大走访、为民解忧烦”调研活动,坚持“四个带上去”、“四个带下来”,实地走访了3个分场、13个社区,目前发现问题126个,主题教育期间共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82件,特别是解决了长期困扰湖区居民吃水难的问题、燕山凹村民出行安全问题及苏家墩污水处理等问题。在市宣传部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竞赛,我场代表队在1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并荣获了三等奖。

二、存在问题

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基础设施相对还比较薄弱,尤其是背街道小巷、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还不够配套和完善。二是面对发展带来的机遇,环保压力增大。三是随着项目的入驻,因征地拆迁等带来的问题增多,新旧问题叠加信访压力增加。四是现代化农业发展形势带来新的新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与措施

2020年,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按照实干创新要求,强力推进“五大升级”,实施“四大兴场”战略(工业强场、农业立场、商贸活场、管理靓场),率先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抓好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场在招商引资上硕果累累,但是在项目建设,实体运行上与预估效果还是有差距。因此,我们要做好摸排管控工作,在筹备好全年工业企业申规工作,确保力高智能家电、LED芯片、圣沐电子电器、消防装备等工业企业中至少2—3家成功上规的前提下,抓好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工作,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打造特色农业,统筹城乡发展。2019年我场打造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新农村建设,2020年我场要注力优化新农村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规划完善功能,突出地域特色,做活田园文章,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旅游升级。谋划民宿运营,大力挖掘知青文化、民俗文化,精心进行旅游策划,开发研学基地,不断扩大对外影响。积极探索实行股份公司、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模式,让群众充分参与旅游开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3.加快农场改制进程,促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理顺农场的管理体制,加大设立“赛湖镇”的进程和力度,争取相关配套政策扶持,从而推动人才队伍的流动,解决农场干部队伍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让赛湖集团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4.统一高标准规划,形成区域化布局。对赛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做专项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形成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由市规划部门统一把关,市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农场具体组织实施,打造出亮点、精品。

5.着力改善居住环境,切实为民办实事。对湖区进行打造,拆除破旧房屋,改善湖区环境,对现居民实行相应的安置政策。同时,继续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我场新村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逐步完善,但依然存在污水处理设施滞后、自来水供应不足等问题,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改善硬件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打造宜居秀美家园。

6.决胜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2020年是脱贫清零的关键之年,我场要认真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注重扶志、扶智,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严格落实健康、教育、就业和兜底保障等惠农扶贫政策,确保决胜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