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礼仪教育范例

公关礼仪教育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1

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引入礼仪课程是极其重要且有必要的。这一必要性还体现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上,主要表现为:第一,礼仪课程完善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学生今后就业过程中必然遵守的基本道德,职业道德的培养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言行,提升学生的品德意识和职业责任。第二,礼仪课程体现了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文化特色。通识教育的目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而礼仪课程的讲授正是在于精神文化建设的开展。第三,礼仪课程唤醒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高校的教学节奏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生自由散漫的个性,而礼仪课程的开展致力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完善,促进了学生社会交往意识与能力的形成。

二、礼仪课程引入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校通识教育中礼仪课程的引入目的在于向学生灌输基本的日常礼仪规范,在完善学生社会交往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这就决定了将礼仪课程引入通识教育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必然性与可行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关于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反复推敲和操练进而得到优化,从行为习惯中提升自我礼仪素养和与人交往能力。笔者认为,将礼仪课程引入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可从如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正式在高校通识教育当中落实

礼仪课程的实施将公关礼仪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高校通识教育的范畴,范围涉及全体专业学生,使其成为学生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径。礼仪课程引入通识教育,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训练和提升过程,这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从自我教育的角度来看,礼仪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建设也大有裨益。

2、重视公关礼仪课程当中实训课程的开展

单纯理论知识的灌输显然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礼仪素养,必要的实训课程讲授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氛围中提升对礼仪教学的整体感知。在实际训练和礼仪实践过程中,礼仪教育的开展可以结合有效的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积极联系稳定的礼仪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岗位实践过程中提升自我公关礼仪素养。这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体现礼仪课程教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礼仪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也是体现规范化通识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礼仪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考查,更是建立在教学心理之上的一种道德体现。其中,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这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稳定性极为有利。此外,一些必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4、将礼仪课程教育与学生今后的职业教育相结合

礼仪课程的讲授与学生今后的职业教育有着必然联系,这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有所体现。职业性礼仪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的课程讲授,能够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进行职业礼仪的有效灌输,这不仅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更是学生职业化能力的一种培养过程。

三、结语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2

【关键词】公共关系;模块化;教学改革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形象,借助传播沟通手段取得公众认可的科学、艺术及管理职能。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其规律、行为的多学科交叉应用型学科。该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及其广泛,只要是社会组织都需要拥有良好的公共关系,亟需专业人才运用公关手段帮其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这就要求相关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而目前传统教学无法满足人才培养所需。因此,该门课程亟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

1模块化教学概述

从“模块化”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便是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的“MES”模式和加拿大的“CBE”模式。其中“MES”全称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其是以某一职业的岗位工作完成程序为主线,以岗位任务为模块,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而“CBE”全称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该模式强调从职业所需能力出发,侧重岗位能力培养。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块化教学更加强调技能及能力培养。在教学中不再是单一的信息输送,而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实现信息双向沟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再局限于课本理论,而可应用到现实生活工作当中。学生对于工作技能能力的提升,这也就更能贴合社会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

2公共关系学课程模块化教学优化设置

2.1课程目标

公共关系学作为公共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重点强调学生技能及能力培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公关意识,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合作及公关策划能力,并具备处理公关危机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更符合公共关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2.2模块化构建

1)基础理论模块。在公共关系课程当中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公共关系的概念、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公共关系三要素。这三部分属于公关知识的理论先导,只有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为后期进行公共关系活动打下基础,该部分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可通过情景导入、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避免纯知识讲授的枯燥乏味。同时,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小组讨论、课后完成习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问题的精神,且可以加强抽象知识点的理解记忆。2)实践应用模块。该模块包括有:公共关系调研、公关礼仪、公关专题活动、公关危机处理这四个部分内容。作为实践应用模块,重点强调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去。这就需要根据能力培养目标设置课程项目任务,以能力为导向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在公关调研部分,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人际交往、随机应变等能力。教师可根据实际所需安排某一具体调研任务,学生分小组进行调研,团队内分工协作制作问卷、搜集整理信息并分析整理调研结果,经小组讨论形成调研报告,并在课堂PPT汇报调研成果。通过该调研活动的开展,学生能深刻了解调研问卷设计及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调研问卷处理方法。再如,在公关礼仪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在该部分可举办公关礼仪大赛,环节设置为:形态服饰礼仪展示、交往礼仪知识抢答、求职面试礼仪现场模拟等。通过大赛使学生掌握公关礼仪知识、在模拟场景中体验公关礼仪的魅力。3)拓展创新模块。公共关系课程的拓展创新模块由CIS设计和公共关系策划两部分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及创新精神。CIS设计部分,通过实训提出现实企业的设计要求,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CIS设计方案。公共关系策划部分,可由教师带领联系企业,通过对企业深度走访及调研全面了解企业概况、业务范围、日常公关活动策划方案等信息,通过获取的一手资料撰写公共关系策划报告书并进行项目成果汇报,由指导教师、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团队,根据策划科学性、可行性、创意性及项目成果汇报时的思路清晰程度对公关策划报告书进行评比。也可为本校大学生策划各种校园活动或为学校提供校庆策划方案等,因为这些活动贴近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因此更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些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公共关系策划水平,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实现公共关系活动创新性与可行性的有机统一。

3公共关系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3.1教学前期精心准备

为保障公共关系课程模块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出发,培养教师模块化教学意识,能将系统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对学生提出模块化能力要求,根据每一模块的具体能力要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及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提升教师公关实践水平,可通在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实践创新师资培训等实现。只有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及水平才能保障实践过程中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其次,教学案例库建设。根据模块内容需要不断充实教学案例库,结合时事热点更新案例库,选取案例贴近大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最后,搭建实践习平台。可通过企业家进校园、学生进企业实践习等方式实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根据模块内容的要求规范学生实践习行为,交流实践习心得体会,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习任务目标,并根据成果给予相应点评。

3.2教学过程不断完善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践课时相对较多,理论课时被压缩,因此课堂时间需要有效率的利用。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课后对内容进行总结记忆。同时,为了增强课程趣味性,带动学生学习兴趣,课程中有效互动也显得十分重要。以上问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网络平台,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APP,通过这些软件的应用实现课前指导预习,课堂中交流互动,课后完成练习作业,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3.3完善配套考核体系

如何在模块化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这就需要对考核体系重新调整,全方位检验教学效果。考试成绩不再单一由闭卷卷面成绩主导,而是加大平时表现成绩。平时表现成绩的构成除了出勤率、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外需加入实训成绩。实训成绩就是每次实训项目成绩,该成绩根据实训项目内容由多方打分构成。例如,公共关系策划实训成绩=小组自评×20%+组间互评×20%+策划评委组打分×60%。其中策划评委组由指导教师及实践习单位组成,保证分数能体现该策划的实用价值。不同模块内容布置的实训任务不同,实训成果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调研报告、公关策划书等等。总之通过考核形式的丰富化,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实现集思广益,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其更具创新精神。

4结论

公关关系学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需根据社会企业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对公关知识内容进行模块化设置。以提升学生相关职业能力为目标,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运海,陈海艳.旅游文化类课程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39(9):80-84.

[2]边云岗,樊建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概论”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8(10):102-107.

[3]董秋云.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7):153-154.

[4]冉汇真,杨兴坤,朱家明.论多元教学方法在模块教学中的应用——以《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11):150-152.

[5]刘依卿.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公共关系学实训课程中的运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6(3):70-73.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3

(一)目标决策的政府主导

我国传统质量政策目标决策的典型特征是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有利于保证目标决策的时效性,特别是在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初级阶段和公民社会发育不足的情况下,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做大事。无论是早期的重点院校政策,还是后来的“211”、“985”工程,以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计划,都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政府主导的目标决策模式下,制度表现出强制性变迁的特征,大大减少了决策成本。但是这种政府主导与传统教育体制的计划性、行政性、僵化性密切相联,过于凸显“政治精英的价值偏好和政策诉求”,忽视了政策客体与政策受众的参与性和自主性诉求,带来质量政策的科学论证不强、整体性缺乏、系统性不足、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不利影响。

(二)价值决策的效率偏好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全社会进行权威性的利益分配。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利益选择,分配的过程是利益综合,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无论是利益选择的重点高校重点发展,利益综合的工程化模式,还是利益落实事实上的“马太效应”,质量政策体现出政府价值决策的效率偏好。对于纠正低水平平均发展,效率偏好无疑能够引导教育资源有序流动,提高资源边际生产能力,事实上也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在较短时期中、在一定领域内快速提升和积极赶超。然而价值决策的效率偏好,也带来区域之间、高校之间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甚至造成了高校之间人为的划分为三六九等,并对应于不同行政级别,不仅加剧了行政化倾向,也促发了同质化趋向,影响了高校和谐生态的形成。

(三)内容决策的片面性缺陷

从政策内容来看,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主要包括质量建设和质量保证。质量建设关注利益结构的调整,质量保证关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行动准则的规范。质量建设和质量保证一体两面,只有达到两者的平衡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质量政策偏于质量建设、强调高校和财政责任政府办学硬件投入、注重办学的规模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这种失衡的政策内容往往忽视了学校内涵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展艰难,需要持久地情感、精力投入但却难以产生速成效应的教学工作遭遇“中心偏移”的困境,对于质量保证的认同度不足等等,这些不良现象与失衡的政策惯性所带来的片面性缺陷不无关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改革走向

新公共管理代表着公共行政中一直高举和张扬的改革主题,正是这种改革的精神带来了新的治理模式和责任体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带来一种新的启示。

(一)质量政策制定的变革

其一,政府质量管理的职能转换。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理论原则,突出“掌舵而不是划桨”的政策隐喻。在这一原则启发下,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制定中必然要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直接到间接,从监管控制到价值引导的职能转换。与之匹配,政府教育质量管理的方式也会实现转变,从传统的依靠整齐划一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综合运用教育规划、保障质量的立法、提升质量的经济杠杆、质量信息服务等手段。质量监控的权力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与高校、政府与社会之间合理的分享。作为质量一线的高等学校被赋予基于教育质量公共责任和公共服务的“自由裁量权”。政府、高校、社会形成一种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型伙伴关系和利益共同体。

其二,质量政策内容的变革。政府质量管理的职能转换,必然促使政策内容的变革。一是传统的无所不包的微观操作性政策类型被宏观调控性政策取代。中央政府更加注重质量提高的战略主题和整体规划,确立一种基准性或引导性质量政策,地方和高校根据自己的发展基础和办学实际,制定特色性的质量政策,促进学校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二是指导性政策逐步取代指令性政策。传统体制下,政府将高校作为的下级隶属部门,质量政策相应地表现为强制性的指令式,依靠的是行政权力后盾。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在政校之间建立一种契约型责任关系,政府对高校质量的外部管理是建立在服务和责任共识基础上的契约管理,真正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政校之间不以权力为中介,而是以大学章程的“契约”形式所确立的权利为中介,政府保留一定的质量问责权力。三是事后救济性政策向事前预警性政策转变。新公共管理要求对“顾客”的需求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注重政策的前瞻性。政府应该突出质量政策的预警职能,加强专业设置预警、质量状态分析与、质量结果(毕业生就业状况)共享与反馈的公共服务职能。

其三,质量政策价值的整合。传统质量政策的价值决策注重政策供给主体的效率偏好,不仅带来了公共资源配置的非平衡,也给高等教育公平带来损害。新公共管理被认为代表了西格玛型价值,从该价值出发,衡量公共管理成败的标准是相对于特定目标资源耗费的多少,强调效率这一主流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公共行政实践的发展,新公共管理也逐步带来治理模式中的“政治”包容性变革,其主要思想是包容各方利益,在利益相对平衡中决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项目,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应该积极整合效率与公平两种价值诉求,一方面要以质量绩效为导向,以高等教育质量服务的战略性、外部性大小作为政策依据,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关注结果质量,强调质量责任;另一方面要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政策空间,逐步破除实际存在的高校行政级别的身份标签,根据差别原则、补偿原则制订相应的扶持薄弱地区薄弱高校的质量政策。

(二)质量政策执行的变革

其一,政策执行主体从一元到多元。新公共管理打破了政府垄断执行的一元化局面而主张多元化。一方面,政府内部通过分权和授权的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中央政府宏观指导———省级政府统筹的政策执行格局;另外一方面,办学权回归高校,通过明确政校之间职、责、权、利的合法边界,让“管理者管理”,避免一元化格局下政策架空、政策替换、政策截留等选择性执行的不利影响。政策执行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分权化,还带来了执行主体间的扁平式权力关系的逐步变革,调控主体间关系的手段也由以行政权力为主转为以法律权利为主,通过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推进质量政策有效执行。

其二,政策执行内容从过程到绩效。传统体制下,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执行只注重投入,忽视成本、产出和效果衡量,甚至造成对人才市场或学生需求变化缺乏敏感的反应。新公共管理重视执行的产出和质量,强调质量政策的成本与效益的分析,主张按业绩付酬,按业绩管理,按效果作预算。其目的是希望带来高校之间的有序竞争,迫使各执行主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特色发展,有效回应政府、社会公众、家长、用人单位等对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和能力素质结构的动态需求。

其三,从质量信息遮蔽到质量公布。新公共管理颠覆了传统行政仅仅向上负责的责任体制,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直接向‘顾客’负责”的责任体制。它认为直接向公众负责符合真正的民主精神。当前,公布《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成为政府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新举措。2011年的“985”大学、2012年的“211”大学,2013年及以后所有的本科院校都要向社会公开自己的质量报告。从曾经有意无意地质量信息遮蔽到当前的质量信息公布,赋予了大众选择权、知情权,让家长、学生知道自己有何种不同的选择,从而将权力向高等教育服务对象转移。

(三)质量评估与监控的变革

其一,从同一性评估到分类评估。由于一元化体制的局限,传统的同一性评估与监控多属于政府内部行为,常常会因为内部关系复杂而流于形式或发生偏差,缺乏客观性,难以准确反映公共服务的真实情况,所有就有了第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率百分之七八十的尴尬。新公共管理理念下,由于给予质量政策执行者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政府不再包揽政策执行,而是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评估与监控其他执行者的活动,这样内部行为变为外部行为。由于不同高校的类型与层次定位不同,质量政策执行效果必然具有很大差异,所以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基本思想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身高”,体现分类评估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政府单方评估到注重自我评估。质量政策执行效果的政府单方评估带来“内部人控制”、形式化等弊端。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高校成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对自己的质量绩效负责,“以质量换取自主权”,质量政策的评估从外部单方评估逐步向高校内部自我评估转变。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政府与公众就可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进行更为客观、更为真实的评估,实施质量认证、质量认可、质量审计等质量评估政策,既有利于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实施政策监控,又将办学权利回归高校,激发其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三,从注重找缺、评优到促进质量改进。传统质量评估政策要么过于依赖对于“资格”的审定,强调“投入”而对“结果”重视不够,目的是为了找缺、找差;要么依赖对于“水平”的评定,强调区分出等级,目的是驱使争优。新公共管理背景下,质量评估政策指向质量“状态”的核实,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进行绩效评估,各参与主体共同形成关于质量的审核报告,强调结果责任,其目的在于质量的改进。

三、结语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4

1.管理服务意识缺乏。传统学生管理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主要手段是模块式、教条化管理,缺乏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医德医风的塑造,另外学校将国家和学校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地位强势,认为学生应该适应学校,而不是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配合学生。

2.教学管理投入不足。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以下几种情况出现。①大班上课,师资短缺,目前,医学院校理论课普遍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人数多时可达200多人,学生上课全凭个人自觉,教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上课情况,于是迟到、旷课、玩手机等情况屡见不鲜。师生缺乏有效的交流,课后也难以给学生个性化的指导。②设备缺乏,平均资源不足,由于实验课堂学生数量大,且设备增长赶不上学生增长,导致学生得到的动手操作机会较以往有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视频教学,而操作技能是医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技能。

3.学生缺乏权益保护。由于学校涉及学生管理部门众多,一旦出现问题,常常互相推诿,工作效率低下,医学生课程繁重,课余时间少,很多时候不得不通过请假等方式办理各项业务。且学校缺乏专属学生权益保护部门,目前已有的学生权益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均隶属学校管理部门,其工作内容仅限于举办相关活动和协助学校日常管理,未能很好实现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4.管理系统缺乏共享。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以学生事务为主要工作内容,教学工作部门以教学管理为主要工作重心,但各部门之间常常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学校层面,也很难做出纵观全局的有效的良好决策。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途径

1.管理本质:以学生为中心。

医学高等院校首先应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培养优质医学生为其办学的根本宗旨,而非高校产业化,医学生的教育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探索建立一种合作共治的模式,增加学生自主管理这一环节实现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管理,例如社团学生权益部、学生管理委员会、班级心理委员等职位的设立,均是实现学生自治。

2.管理基础:构建合理模式。

通过构建合理的帮助学生成长的服务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定位,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尽可能地完善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条件,比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学生宿舍和教室配备空调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通道,并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效率、节省学生的办事时间,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构建反馈机制,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3.管理任务:提升服务质量。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5

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开设的、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的通识教育,是涵盖了文学、艺术、民族文化、人文地理等在内的交叉学科;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运行及管理模式,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以攀枝花学院所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为例,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的经验,探索适合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对合理的运行及管理模式,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模式参考。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艺术社团;运行;管理

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开设的、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的通识教育,是涵盖了文学、艺术、民族文化、人文地理等在内的交叉学科,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合理整合校内外的资源,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了解到当地物质及精神文化,在课外艺术实践过程中能感知地方文化。因此,建立合理的、合适地方高校的运行及管理模式,是顺利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相关政策及要求

国家教育部针对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学校艺术教育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的现实状况,于2002年5月15日颁布并实施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教体艺(2002)6号),提出了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要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主要任务是要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和保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2年7月25日颁布并实施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内容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为了落实教育部令第13号,教育部于2006年3月8日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其中,对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的设置有了明确的规定。除了以上文件外,国家还出台了多个针对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文件,均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任务、方式及实施途径、领导和保障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指导和要求,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本人选择性对三峡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13所院校进行了网上远程调研,于2014年5月对四川省内的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校团委、学生处等负责公共艺术教育的部门进行了现场走访。总体来讲,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相对丰富的院校往往是处在专业艺术资源丰富地方的211大学和985大学,或者是设置了艺术专业的高校、师范院校等,而地方高校又随地域内师资的不同课程名称和内容的设置差别较大。以攀枝花学院为例,公共艺术限选课是按照《课程方案》要求开设的,而任选课随任课教师的不同每学期有较大变化,总体来说,是按照校内外的艺术师资整合情况开设的。攀枝花学院地坐落在地处川西南、滇西北的攀枝花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处于四川凉山和云南楚雄两大彝区之间,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突出。

(一)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及师资情况

本文列举攀枝花学院三个学期的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加以比较分析。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开设了《舞蹈鉴赏》、《音乐鉴赏》、《书法鉴赏》、《建筑美学》、《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绘画艺术赏析》、《化妆造型》、《数码摄影》、《古代艺术品鉴赏》、《电子琴》、《古筝演奏与教学》;2014-2015学年度第1学期开设了《舞蹈鉴赏》、《音乐鉴赏》、《体育舞蹈》、《影视剧中的中国传统智慧》、《书法鉴赏》、《建筑美学》、《美术鉴赏》、《中国绘画艺术赏析》、《现代陶艺鉴赏》、《化妆造型》、《数码摄影》、《古代艺术品鉴赏》、《现代美学创意与生活》、《油画鉴赏》、《中国画赏析》、《动画赏析》、《古筝演奏与教学》、《电子琴训练》;2015-2016学年第1学期《书法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音乐鉴赏》、《中国绘画艺术解读》、《数码摄影》、《影视服装设计》、《中外美术作品解读》、《陶瓷设计》、《红色歌曲与史识教育》、《中国民族音乐》、《世界名画》、《合唱与指挥》、《舞蹈形体》、《欧洲音乐简史》、《欧美流行音乐与信息技术》。以上三个学期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情况,按时间发展来看,开设的门类越来越丰富,总体的趋势是向良性方向在发展。不难看出,艺术限选课课程相对固定,但仅限于《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而艺术任选课课程开设比较随意。学校于2015年全面启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构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与创业就业等4个类别的通识课程体系,使得公共艺术课程相对固定下来。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教师情况,以2014-2015学年度第1学期为例,开课教师22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9人,助教2人,其他2人。学校现有学生15000余人,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达到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的0.15%-0.2%的要求。

(二)艺术社团建设情况

2013-2014年度攀枝花学院学生社团共68个,其中艺术社团8个:双人舞协会、动漫COSPLAY协会、广告与摄影协会、书画协会、景观与装饰设计学会、塑美与模特协会、戏剧社、古韵社。2014-2015年度学生社团共71个,其中艺术社团8个:双人舞协会、动漫COSPLAY协会、广告与摄影协会、书画协会、景观与装饰设计学会、塑美与模特协会、戏剧社、古韵社。2015-2016年度学生社团共73个,其中艺术社团11个:双人舞协会、吉他社、辛德瑞拉音乐社、动漫COSPLAY协会、广告与摄影协会、书画协会、景观与装饰设计学会、塑美与模特协会、戏剧社、古韵社、微电影协会。以上三个年度所反映出的数据是艺术社团相对稳定但所占比例小,2013-2014年度为11.76%,2014-2015年度为11.27%,2015-2016年度为15.07%。除以上艺术社团外,从2006年开始,攀枝花学院整合了校内外资源,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下设了管乐队、民乐队、葫芦丝队、舞蹈团、合唱团、民族艺术团、电声乐队、街舞队、曳步舞队、女子劲舞队、主持人队、话剧团等团队,常年团员达700余人。

三、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运行及管理模式探索

本文通过对多所高校的远程调研或现场走访,结合攀枝花学院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运行及管理模式提出构想。

(一)公共艺术选修课

公共艺术选修课分为艺术限选课和任选课。艺术限选课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一共为8门。涵盖了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等方面内容,是针对广大非艺术专业学生设计的鉴赏课。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各有侧重,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能满足不同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不同需求,所以高校应该足量开齐这8门限选课。对于任选课,《课程方案》给出了指导性的方案,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等特点、学校所处地域或周边地域的地方特色文化等内容选择性地足量开设。通过对限选课的强制开设和任选课的选择性开设,让广大非艺术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情趣,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对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归口到教务部门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对全校课程开设的统筹。攀枝花学院在这方面做法值得借鉴,在教务处设置通识教育学院,对全校的通识选修课包括公共艺术选修课进行归口管理,使得开课的课程设置和师资相对固定,并且在不断地挖掘培养适合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师资,探索课程内容的设置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艺术社团的建设

艺术社团是大学生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有生力量,而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校内各种艺术活动,积极参与校外文化交流,是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艺术社团的建设应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挖掘校内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资源,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普及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指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艺术社团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组建的大学生艺术团,一类是有艺术爱好的学生群体组成的各种艺术社团。学生艺术社团主要承担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开展,品牌艺术活动的创建及创新等,艺术社团和其他社团一样,是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艺术社团应归到校团委管理,在评价学生对艺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的水平,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体系建设中,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相结合,实行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建立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艺术活动评价体系。以攀枝花学院为例,攀枝花学院于2004年9月成立由团委领导的公共艺术教研室,具体负责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组织各种艺术活动和文化交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活动。“木棉雅韵”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金话筒杯主持人大赛、“静明湖之声”歌手大赛、藏历年晚会、彝族年晚会、藏羌篝火晚会、毕业生晚会、元旦文艺晚会等品牌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很高的关注和认同。在校内外的艺术交流活动中,成功组织了2015“木棉雅韵”四川高校联盟跨年演唱会等高水平的交流会,积极参与了2014年在西南科技大学举办的“涪水含章”萨克斯演奏交流会等艺术活动,多次参与了社区文艺交流活动等,使各高校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社会之间能够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学习。在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攀枝花学院颁布了《攀枝花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与公共艺术选修课互为补充,共同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艺术课程评价体系。

(三)场地建设、经费投入和设施配备 

在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场地建设、经费投入和设施配备是重要保障。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艺术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因此,需要建设满足公共艺术选修课开设的多媒体教室。而第二课堂开展则需要学生活动场地,场地内应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满足活动的开展。不论课堂教学还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经费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攀枝花学院在每个教学楼都建设了足够的多媒体教室,完全能满足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室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并划拨专门的维持费用于日常的维护维修。在第二课堂开展保障方面,攀枝花学院也加大投入。现有学生会堂1个,学生活动中心1个,还建设了舞蹈房、民乐排练厅、音乐教室等场地。场地内配备灯光、音响、钢琴等设施设备。划拨了这专项资金,纳入学生活动费管理,以满足第二课堂开展和校内外文化交流的经费保障。

四、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对广大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育教育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尽管在具体实施时,各校由于生源、师资、校园文化、地域内民族、地域艺术资源等的不同而不同,但总体是可以建立相对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运行及管理模式的。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校结合自己的特点,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可行的运行及管理模式,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生军 单位:攀枝花学院

参考文献

[1]潘向.高校文艺活动的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0,(3):83-84.

[2]路宪民.民族文化创新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6):74-78.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6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国家监督下实行环境容量交易,即在一定区域内,由政府总量控制该区域的污染物排放,并以此为据在排污企业中分配排放权,允许企业将剩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收益或者购置配额外的排污权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和技术变革来减少污染。自2002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4+3+1”的二氧化硫排放权试点;2012年8月,国务院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到2015年减排缩减8%的目标;2013年起,在深圳、上海等7个省市试行碳排放股权交易,并计划在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跨省区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应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尽管排污权交易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制度设计,但其在各省实施的情况与目标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2015年年底,环保部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对象是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11个试点省份,调查发现,试点省份普遍存在排污权交易的使用边界、适用条件不清晰,政策推进难度很大。

二、河南省排污状况分析

从河南省的排污数据可以看出,自政策实施以来,与2011年相比,2016年河南省的二氧化硫和氧氮化物排污量明显降低,减排效果很明显。但是减排的结果是政府行政命令使然还是统计数据的变化,是真正的企业行为的推动还是推动企业创新、促进市场交易的真实结果,在以往的文献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证实。

三、排污权交易与工业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于排污权交易的研究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即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环境规则虽然能够为环境保护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额外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合理而严格的环境规则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创新补偿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弥补环境保护额外带来的成本,也就是著名的环境波特假说,波特假说肯定了政府在协调环境和经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排污权交易实施之后,有偿获取排污配额会增加排污企业的排污成本,试点地区的排污企业面临着成本的增加,而趋利避害的盈余管理行为能够帮助企业维持现有的盈利水平。与其他非试点地区相比,由于排污权实施的成本上升,压力增加,如果排污权交易大大增加了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尤其是向上盈余管理;如果排污权交易能够促使企业进行创新,弥补污染行为外部性内部化增加的成本,波特效应的出现、创新的投入就会提高企业的排污处理水平,甚至能节省政府分配的配额,使其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而盈余管理行为在未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地区不会有明显变化。因此,通过对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地区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可以为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效果提供间接证据,也为学术界关于政策红利的讨论提供一种解释。

四、河南省排污权交易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监管模式,提高行政效率

以河南省为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都是在现有的行政体制下进行的,省级监管单位管理市级单位,市级单位监管县级单位,交易金额决定了被监管的行政级别和交易市场分布,这不仅降低了行政审批效率,还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不同级次的监管政府由于受到经济效益和税收效益的牵制,会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忽视对小型企业的监管,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还存在包庇的现象。因此应尽量实现监管级次的扁平化,优化现有的监管模式,提高行政效率。

(二)尽快实现跨区域排污管理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7

关键词:安全思想意识教育;隧道施工;安全心理;人为因素

近年来,甘肃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高风险隧道施工工程越来越多,而公路施工经营模式又较为落后,施工人员安全思想意识薄弱等问题极为突出,导致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且7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中国安全生产报》对大中型企业近三年的事故统计表明:引发事故的人为因素中,90%以上为安全思想意识薄弱;而因安全技术水平或其他自然因素导致的事故占比不足10%。也就是说,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

一、隧道工程安全思想意识薄弱人员状况分析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经常是由于施工人员思想意识薄弱导致的,他们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心存侥幸,进行不规范操作,忽视他人及自身的安全。安全思想意识淡薄的人员主要分以下几类:

(一)工作态度不端正

此类人员在工作中怕吃苦,喜欢走捷径,甚至得过且过,不认真对待施工安全规范等相关施工准则与安全操作流程,对作业环境、设备操作更是没有深入学习。有紧急情况发生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应对,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盲目指挥与作业

此类人员抱有侥幸心理,在施工过程中投机取巧减少操作环节,不按照施工操作规范与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仅凭所谓的“经验”进行操作,盲目自信,甚至指挥他人进行违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状态低迷

隧道施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环境复杂,因此要实现安全施工,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在下班之后,施工人员应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超时加班。作业人员长期身体疲劳会导致精神不佳,最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欠缺安全知识

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新入职时对工作环境、安全知识、施工操作流程均不熟悉,安全意识淡薄。对于此类人员,需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五)盲目从众

此类人员有盲目从众心理,对事情不做正确与否的判断,盲目跟从。例如:跟从违规吸烟、不规范操作设备等。隧道施工空间狭小,势必会有一些区域死角监管不到,存在管理上的漏洞,盲目跟从不规范操作,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隧道作业人员安全思想意识淡薄心理的分析

隧道工程施工隐蔽性极大,未知因素多,长期循环施工会导致作业人员对施工安全重视不足,最终引发一系列的安全生产事故。

(一)侥幸心理

一些施工人员中存在侥幸心理,该心理的出现是因为此类施工人员有相关工作经验,但是又没有丰富的知识做支撑,盲目地认为自己能够应对作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也可能其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进行过违规操作,简化操作程序或减少施工工序等,但是没有事故发生,便产生了侥幸心理,而置潜在的危险于不顾。

(二)麻痹心理

因为工程各方面控制较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部分施工人员便会放松警惕,对规章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不重视,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性违规;有的施工人员因长期、反复从事同一工作,盲目认为自身技能高超,即使不遵守流程也可以完成相应工作,而在作业中应付工作,忽视施工安全,发现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使设备运行失去安全保障;有的施工人员发现他人违规也不及时制止,认为事故不会影响到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诸多潜在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三)逆反心理

此类施工人员在生活与工作中固执偏激,对抗情绪严重,有时也受到好胜心的影响,无法客观、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产生误区,不能接受善意的批评与正确的建议。例如:规范管理准则要求,在不了解机械性能及操作规程的情况下不要动手触摸设备。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的施工人员偏要尝试触摸,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逞能心理

一些有工作经验、理论学习透彻、熟悉岗位操作技能的施工人员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多余的,一味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作业,结果造成事故。

(五)从众心理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还未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也不强。但是,当看到有人员违规操作,不但没有发生安全事故,还省时省力,他们便会降低自己的安全思想意识,甚至把“违规”当“经验”,逐渐用错误的操作方法代替了正确的方法,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性违规;还有的施工人员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对相关的制度和操作程序不了解,却盲目地效仿他人,在施工作业中根本就不知道“违规”的存在,当事故发生后,连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无从知晓。

三、如何抓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教育

有人认为,在隧道的受限空间里作业,违规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被发现、不出现安全事故就可以。然而,这就已经从思想认识上产生了误区,随之而来的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潜在安全隐患。这时要重点解决作业人员安全思想意识淡薄的问题,根据不同的不安全心理对症下药,区别对待,通过不同形式的思想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及时把安全操作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进行思想说服教育

时常与施工人员谈心,及时发现问题,采用安全操作学习与事故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施工人员消除我行我素、胆大冒险的逞能心理。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

工作中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奖惩机制。通过组织观看典型的教育警示片,让其认识到违规操作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可通过模拟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后果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三)强化安全生产及相关的管理制度

要强化安全生产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大检查巡查力度,严厉处罚违规人员;另外,合理安排作业任务,杜绝因超时加班而导致作业人员睡眠不足、精神不佳的现象发生。

(四)加强系统教育培训

加强对新入职施工人员的系统培训,可通过职工夜校、安全微课堂、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教育,要让其将施工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熟记于心,需经过理论与现场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对出现违规现象的施工人员进行积极劝导,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强化对隧道视频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从而杜绝施工人员违规行为。

四、结语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8

关键词:人事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落实,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进一步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去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

一、人事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激发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其发挥智能、并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参与工作、完成任务。在人事管理工作实践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根据每一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情感方面的可塑性、价值层面的倾向性去不断的引导他们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使得其主观能动性与创作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切实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事管理目标[1]。与此同时,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得那些存在于工作人员心中的消极因素被扼杀在萌芽当中,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在发展实践中发挥正能量,竭尽所能、兢兢业业的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创新能力推动工作效率的提升。现阶段,社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若想实现多元化的竞争大潮中乘风破浪、开拓创新,不仅需要技术、设备等硬件条件,同时也需要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软件条件”,尤其需要现代化与科学化的人资管理,通过不断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得每一位工作者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去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以人为本”是基本的原则,通过提高个人绩效实现团队绩效的提升是目标、推动单位健康稳定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根本目的。基于这一点,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根据每一个人的个体特征引导其制定科学与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给予每一名工作者的价值诉求开展时效性的心理疏导,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让员工了解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需要,了解社会动态与竞争,进而形成凝聚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构建发展的“软件条件”,从而推动单位工作效率的持续提升。

二、人事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社会发展实践中,人事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思政工作的目的在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指导路线,使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够遵管理实践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自主能动性提高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可见人事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实际作用上是相得益彰的。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之所以要关注与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目的就在于持续性的促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水平的提升、道德素养的提升,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强化自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感知自我的存在价值,进而充分发挥个体智能实现优秀服务体系的构建,不断提高本单位的凝聚力,构建优秀的工作与管理文化,实现单位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事业单位能够在新公共服务理念中长足发展,使得事业单位能够在新时代中发挥更大价值,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新时代、新发展,新文化、新理念,万象更新的社会环境当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也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为了有效规避多元文化价值以及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政工作势在必行[2]。现阶段,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全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与工作中所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所接收到的文化更加多样化,这对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发展来讲,对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来讲,对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讲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工作人员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体智能推动工作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多元化的文化内容以及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势必对工作人员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得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形态变化无常,具体表现在工作实践中的就是思想波动比较大。基于这一点,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应该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员工正确认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应该通过思想引导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出积极的心态疏导,使得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诉求始终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始终与社会主义事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三、结语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发挥反作用,所以在发展实践中,人才的思想意识水平发挥关键性作用,而思政工作是实现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水平动态性提升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实践表明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开展科学化、时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与集体荣誉感,进而对人事管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使得相关团队绩效得到提升,最终达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燕.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意义[J].党史博采(理论),2016(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