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质量控制探析

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质量控制探析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检验,研究组在常规临床检验的基础上增加质量控制,对比两组不同类型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等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临床检测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从而为患者病情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呼吸道感染指的是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并进行繁殖所致的疾病,常见致病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发生呼吸道感染后,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发热、咳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易诱发其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从而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临床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1]。而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首先就需明确其致病菌类型,因此,就需要对其行病原性细菌检测。本文主要探究了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价值,以期能为呼吸道感染患者找到一种高效的临床检测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67∶53,患者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9.66±2.27)岁。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65∶55,患者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9.68±2.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该项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即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行微生物培养,发现病原体,且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鼻塞、流鼻涕、咳嗽、咳痰等;②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②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检验,清晨未进食前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可采用无菌鼻咽棉拭采集其鼻腔、咽、喉部分泌物,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需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其呼吸道分泌物,然后,将采集的标本置于无菌试管中,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入化学实验室进行检验。研究组在常规临床检验的基础上增加质量控制,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需全面做好相关器皿、检测仪器的清洁消毒及校准工作,并做好检验室的消毒,从根本上消除引发患者标本的污染源。另外,需告知患者临床检验相关的健康知识,包含临床检验的重要意义、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项等,以提高其对临床检验的配合度,并以患者早晨第一口痰作为取样标本。取样前,指导患者先用清水漱口,以防止痰液受到污染,然后用力将气管深处的痰液咳出,若患者无法用力咳出痰液,检测人员需采用正确的拍背方式帮助其咳痰,以促进其咳出附着在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上的痰液。标本采集完成后,需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留置导致标本产生二次污染或发生变性而影响检验结果。标本送检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检验,至少观察10个以上高倍镜视野,若标本较少或标本有形成分较少,还需将观察视野扩大,再进行检验,并对观察结果进行仔细记录。然后,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再将染色标本置于血平板上进行菌种培养,最后,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菌种类型。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不同类型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率=病原细菌阳性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等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主要有产气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见表1。

3讨论

呼吸道感染指的是整个呼吸系统发生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包含咽炎、鼻炎、喉炎、扁桃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含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不仅可引发患者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严重时还易诱发其出现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因此,就需要临床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其进行治疗[3]。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生素药物对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但是,滥用抗生素不仅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发其出现耐药性,基于此,就需要临床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前,检测患者致病菌,根据致病菌类型采用相应的抗生素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才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和降低其耐药性发生率[4]。本研究中,对两组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痰液检验及在常规痰液检验的基础上增加质量控制,结果显示,研究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等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96.67%)、(23.33%)、(2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7.50%)、(1.67%),与王晓冰[2]等人研究报告的在常规痰液检验的基础上增加质量控制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阳性检出率(96.66%)、(21.66%)显著高于常规痰液检验组(61.66%)、(6.66%)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在常规痰液检验的基础上增加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临床检验准确率。在常规痰液检验的基础上增加质量控能有效提高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的作用机理为:在痰液标本取样至检验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痰液标本发生污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5],因此,就需要临床在痰液标本取样和检验的全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首先,严格控制痰液标本的洁净度,能从根本上提高痰液检验质量,其次,还需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以免痰液标本受到污染,最后,在检验过程中,还需严格执行相应的检验操作规范,才能全面提高痰液检验质量[6]。综上所述,加强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临床检测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出率,从而患者病情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史艳玲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