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目前,土木工程类专业受到众多高校师生的认可,其在高校教学中的被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类人才,也越来越成为各大高校考虑的热点问题。众所周知,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类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而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和精准定位,对土木工程类专业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应用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在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是与各种工程建筑关联最为密切的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批闻名世界的建筑工程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些工程的崛起也带动了土木工程类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使其不再局限于学习理论知识,而是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土木工程类复合人才。

1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含义

应用研究型大学,顾名思义,是以“应用+研究”为办学宗旨,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等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新一代研究型大学,而不是传统的只专注于“科研”教育的普通大学。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主要集中于培养实践能力超强、头脑灵活、锐意创新的专业化人才。

2我国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育现状

2.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很多高校在专业设定初期,没有很好地结合土木工程类专业的特点来进行精准定位,对为什么设置土木工程类专业、土木工程类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没有认真思考和明确目标,只是“跟风”似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2教育理念不创新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尽管现阶段不断强调实行教育体制改革,但一些教师仍然很难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实际上,真正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大学并不多。无论从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来看,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还很大,很多教师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考核中被贴上“高分低能”的标签,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1]。

2.3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经验不足

一些高校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学方式很难有所突破,功利心过强,往往过于看中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学经验不足,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思维僵化,过多地依赖教材和讲义,而不注重自我认知和教学体验度的融合,更不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引导。因此,培养具备较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复合型工程人才,还需要对教师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3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发展前景

土木工程类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和水、土文化相关联的基础工程的建设规划、建造实施和后期维护,就当前社会发展而言,土木工程类项目包含道路施工、桥梁建设、水务、防洪等工程建设。从狭义上来讲,我们日常随处可见的建桥修路、隧道施工、公路、铁路工程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土木工程,可以说土木工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再加上该专业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工程力学、岩上力学、流体力学的学习上有所造诣。而且在工程的设计选址、结构分析及考察、相关数据的测量与对比上形成了初步的判断和应对能力。长期调查研究表明,在众多专业毕业生中,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遥遥领先,一直处于榜首。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一些大的企业或者建筑开发商,对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极大,因此,土木工程类的学生只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懂得钻研和创新,就业前景一片大好。

4应用研究型大学培养土木工程类专业化人才的目标定位

当前,评判应用研究型大学主要有四个考量标准,即具有鲜明的特色、具备先进的科研水准、能够辐射地方发展、培养优秀校友。而应用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一批批优秀的土木工程师或者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因为土木工程类专业在实际应用中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且实践性、操作性较为鲜明,因此该专业类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要充分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不断促进知识结构形成、人才输送、实际操作的前提下,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匹配,尽力造就一批理论知识牢、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合格型专业人才[2]。能够精细化掌握土木工程类项目的设计原理、规划用途、开发研究、整体工程的经济发展与组织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经得起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所需要求的全面检验。应用研究型大学想要培养的土木工程类的优秀型人才要能集理论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创新思维于一体,时刻为能够接受更高级别的教育做好准备工作。不断打开思路、锐意创新,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创新处理问题。做到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两手抓、两手硬,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处于何种岗位,都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5如何提高应用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5.1明确树立人才培养方向,结合当地特色,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旨在为社会输送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人才,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应用研究型大学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本着”人才输出、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携手知名企业和用人单位,按照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建立实习基地,有规律、有层次地将学生送到基地进行实习锻炼;也可以邀请企业的成功人士到学校进行宣讲,用亲身经历和职场技能来丰富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认知,为学生创造理论学习有基地、实践创新有平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渠道,使其在就业压力大、找工作难的社会背景下,抓住学校和用人单位为其提供的每一次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时刻为可能到来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岗位做准备。

5.2完善学校的基础教学体制,强化教师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已根深蒂固,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而忽略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养成,长此以往,形成“傻瓜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应用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效应,循序渐进地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渗入一些相关案例,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勇于承担工作重任,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工程模拟,通过识别工程图纸、对整体工程进行统筹设计规划、选择建筑材料等,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的兴趣和实践创新意识;也可以完善实验器材的配备,对实操性极强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配齐实验室的各类实验器材对于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有帮助。

5.3科研教学与创新教学齐驱并重,相互作用

在科研教学中,保证学生牢固掌握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更加注重以科研促创新的驱动能力。要想把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专业型人才,必须要在科研学习中,把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会、学懂、学实,只有这样,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灵活多变,才能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实际操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研究课题,在实践中给学生布置课题,培养其主动思考、自主研究能力;通过听取各类学术报告和校园宣讲,打开思路,发散思维,开拓视野,多角度、深层次、宽渠道地完成课题研究。在科研课题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融合创新思维和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创新性科研课题的探索和实验。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促进,也可以培养具有创新和高水平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5.4注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是学生求学途中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道德、知识构架和和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做人都起着最核心的榜样和引领作用。虽然很多大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维,但依旧需要教师进行正确、有效的指导。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身也应该是一个实践能力强、创新思维活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这一工作中要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完善教师考核、晋升制度,成立教师进修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培训,不断进行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拓展眼界、放宽思路、乐于实践、大胆创新,将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成功传授给学生。

6结语

在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今天,即使土木工程类专业很受社会欢迎,但如果学生自身不能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在找工作的时候难免也会四处碰壁,甚至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应用研究型大学加强对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必要,也是顺应时展要求的必然趋势。希望本文通过分析、探索应用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早日成为合格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焘,薛凯喜.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方法与平台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9(21):41-43,46.

[2]陈鑫,张兄武,蔡新江,等.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探索与实践———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9):194-199,246.

作者:唐昀超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乡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