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思考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思考

【摘要】伴随着电子通信工程的深度普及与应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在各种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需求影响下,电子通信工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也愈发的受到关注。从目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方式而言,通过接地方式进行电子设备抗干扰,是一种应用效果比较良好的抗干扰方式。对此,本文主要立足于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的角度,合理化分析了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具体抗干扰接地策略。

【关键词】电子通信;通信工程;通信设备;通信干扰;接地策略

引言

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实际进行运行时,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可能会地面电位的偏差,这不仅严重影响着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传输稳定性,对于用户接受水平的影响也很大。近年来,各种通信工程设备故障的不断发生,使得人们对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使用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备运行效率,而是愈发重视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此种情况下,有效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必需要合理化进行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抗干扰接地策略实施。

一、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的概述

在电子设备进行运行过程中,电子设备的连接方式十分重要,一旦电子设备连接处理不合理,对电子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与通畅性影响都很大。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电压存在时,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为安全状态,但电子设备若是在进行运行时,信号源可能在地线的影响下,出现回流的情况,致使电位出现差异,从而避免外界因素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然而,在实际进行操作时,电位差异也会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产生一定干扰,这难免会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水平,为此,实际进行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时,首先需要确保信号源与测量装置使用的规范性,以避免这两种设备轻易受到信号干扰。其次,需要将噪声地线、负载地线与其他地线等,进行规范化与合理化的距离划分,并适当的进行绝缘处理。最后,则需要对不同的地线,进行分开接线的处理,然后再进行适当的串联。

二、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的接地策略

2.1降低电路系统环路的干扰

降低电路系统环路的干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基于磁场干扰的原理上,采用相应措施进行设备抗干扰能力的优化。具体而言,在降低电路系统环路干扰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对环路电流,进行切断处理或抑制处理,以在通过光电耦合器与共膜扼流圈的作用下,对电流进行切断处理,达到抑制电流的目地,进而降低环路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磁场干扰。第二,则是利用平衡电路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抗干扰的作用,然后降低在准确的位置及地点接入下,使得电路能够达到相对的平衡,进而避免电路受到较多干扰。

2.2降低地线本身阻抗

地线阻抗的范围比较广,一般分为电阻与电感两种,且在相关调节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电路同时处于低频时,电阻发挥的作用相对比较大。简而言之,地线在存有阻抗的情况下,地线中的电感,会对处于高频的电子设备产生一定影响,使得电阻相应对低频电子设备产生作用,致使这两者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导致地线的阻抗出现增加情况,进而利于通过地线阻抗进行抗干扰处理。为此,为有效降低地线本身产生的阻抗,需要在对地线进行阻抗处理时,对其横截面面积与长度进行详细了解,在找到降低阻抗原因后,再使用多点接地的方式进行电路连接,以最大程度的优化其抗干扰能力。

2.3加强接地点位置与数量的控制

磁场的强度比较大,在这种高强度的影响下,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电路与电子设备,其中的电磁兼容都会出现降低情况,这导致电子设备受到电磁干扰的几率,出现了增加情况。对于此种情况,在进行多点接地时,需要对多点接地的数量与位置,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以在对地线进行规范的管理下,实现良好的抗干扰效果。其次,在进行多点接地操作时,需要确保接地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严格监督其的接地行为,从而做到规范化的接地处理,有效降低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受到的干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作为一种基础性设施,其一旦出现被干扰的情况,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而,为切实于保障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避免电子设备受到过多的干扰,在对其进行接地处理时,需要根据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运行要求与实际情况,采用合理化的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以有效降低外界因素对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产生的干扰,优化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使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健.浅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通讯世界,2016,(9):16-18.

[2]范鸿兴.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方式的若干研究论述[J].中国新通信,2016,(8):82-89.

[3]高坚.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探讨[J].科技风,2016,(22):67-68.

[4]班冰冰.王雪莲.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7,(1):16-18.

作者:魏赫阳 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