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的选择和运用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的选择和运用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海绵城市中植物选择和应用的关键点,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为推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植物;选择;应用

海绵城市建设是基于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实践。下雨时利用渗水、吸水、蓄水、净水等方式存储水资源,用于城市建设和日常生产生活。

1海绵城市发展理念

在现阶段新形势下,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及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海绵城市建设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环保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相互结合的产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重点在于创新当前雨洪管理。在植物的选择上,更加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功能性及景观性[1]。

2植物选择关键点分析

2.1耐涝性能

首先,尽量选择耐涝性较强的植物,其主要作用为渗水、蓄水、净水等,当旱涝等灾害发生时,可比普通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2.2本土品种

在植物选择上应倾向于本土品种,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高植物成活率。

2.3净化性能

植物的净化性能通常体现在抗污染能力上,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植物实现雨水净化功能。根系越发达的植物,水净化能力越强,因此,要优选根茎发达植物。

2.4微生物利用及土壤合理配比

在应用过程中不能选择功能单一的植物,不仅植物成活率会大大降低,还会阻碍植物功能的发挥。需加强植物相关辅助设备的研究,通过微生物的有效利用,在实现植物净化作用的同时有效促使植物生长。因此,应结合当地土质微生物及植物配比进行植物选择[2]。

2.5湿生旱种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选用湿生旱种,依据当地实际环境进行栽种,以解决水资源超量的问题。

3常见植物应用

以南京仙林大道绿地建设为例,对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等区域的植物应用进行说明。

3.1分车绿带

分车绿带区域主要景观为人工湖,因此要在人工湖的地形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该人工湖主要起到机动车道雨水径流及自身雨水径流调蓄作用,由于车辆及雨水中有害物质较多,设计应以人工湿地为主,避免因人工湖护坡植物配置单一,影响其美观性,可在人工湖坡面进行高、中、低地带植物搭配设计。

3.1.1高地带

由于雨水径流量大,污染严重,要引入草本植物进行配置,以进一步加强净水效果。上层乔木以银杏为主,下层以陆生草本植物为主,如萱草、麦冬等,为了美观,在颜色搭配上可选择淡黄色的萱草、浅紫色的麦冬。也可群植矮蔷薇,能有效吸收汽车尾气,还能提升景观整体观赏效果。

3.1.2中、低地带

由于中地带与低地带高度差别不明显,在实际操作中可依据分层设计原则,按照雨水径流方向,由上到下依次种植净水能力由强到弱的植物。护坡植物以萱草、鸢尾为主,上层的萱草净化能力强,再流经下层的鸢尾,雨水净化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强化净化效果,还可在湖中搭配种植水生生物,如茭白、菖蒲、芦苇、水葱等。

3.2行道树绿带

行道树绿带承担着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雨水收集任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以LID树池、植草浅沟和雨水花园为主。LID树池可以基本满足对雨水的处理需求。由于部分雨水滞留时间短,所以,在选择植物时要充分考虑其净水能力,以麦冬、矮牵牛等植物为宜,这类植物体积小,但净水能力强。植草浅沟一般被用来分离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通常为凹形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区域雨水滞留时间长,植物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其耐水性,二月兰具有较强的耐涝性,可以种植在低洼区,同时将萱草种植在上半区中间,利用吉祥草进行净水过渡。雨水花园搭配植草浅沟布置于道路两侧,以耐水性强的植物为主,以加强对雨水的净化,结合雨水花园面积小的特点,植物以萱草、麦冬、矮牵牛为宜。可中间种植萱草和麦冬,凸显植物高度,四周种植矮牵牛,视觉效果更好。

3.3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起到雨水导入的作用,在植物配置上,需要打造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的复合结构。要打造具有自然特点的缓冲带,一端使用下沉式绿地,对绿化区域进行自然集水,形成生态绿地系统。在植物选择上,一般以萱草、鸢尾和麦冬为主。如果地理位置较高,可搭配二月兰,既能增强植物净水能力,又能保证景观的观赏性。

4未来发展方向

海绵城市建设属于新时期绿色城市发展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符合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城市发展更加低碳环保。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植物的选择及应用,还要充分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方法高度融合。现阶段,我国各城市已陆续开始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在海绵城市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据城市发展需求、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理念,科学选择植物,在发挥海绵城市绿色环保价值的同时,有效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环境。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借助其他国家先进的城市发展经验,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5总结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城市需求、生态环保建设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方案,从而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处于探索阶段,要加强重视,结合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同时加强对植物种类以及特点的研究,充分利用植物实现有效的海绵城市配置,发挥其净化功能。

作者:沈昀 王芳 曹佳倩 徐晟怡 徐康伟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