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论文范例

海绵城市论文

海绵城市论文范文1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设计;水安全

1海绵城市概念产生的背景

我国今天城市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越来越多的各级城市遭受反复的暴雨洪涝灾害,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1)城市防渗面积比例迅速扩大。随着城市人口的发展和扩张,人们对城市硬化越来越痴迷,人们将原来裸露的路面一劳永逸地封闭起来,解决了交通、扬沙、健康等问题。但这样一来,我们却让原来的土地呼吸戴着一个紧闭的面具,雨水不能顺利地渗透,一旦暴雨来袭,就会形成大量的暴雨径流,同时缩短雨水四处蔓延的时间,进而引发内涝。(2)城市排水系统的原因。城市大部分污水管网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老化、维护性投资等问题。甚至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也会遇到大暴雨发生内涝,甚至导致人员死亡这样的后果。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由于市政排水问题由来已久,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市政排水系统的建设与一个城市的地形、水文、地质、气候、城市规划密切相关,应该结合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3)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好处,但在实际建设中,无论是地方政府的管理者还是开发商的实际运作,都会因为一些看得见的短期效益而破坏城市生态。如经常发生的一种情况是,一块居住用地内有一片自然形成的湿地,开发商都是以“湖光山色”的名义,出售第一批房屋,等第一批业主入住后,原来的湿地已经被开发商填平准备建设第二个项目。业主维权时会发现,由于湿地面积太小,所以没有在规划的保护区范围内划界。但事实上,一个城市的天然水库就是由这些小块,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的池塘、河流、运河等组成的。

2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整个城市被描述为一块海绵。下雨时,城市会产生吸水、渗水和蓄水的作用。在我国,供水大多来自降雨,降雨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南方地区来说,却往往是雨灾,它会增加城市地表径流,造成城市内涝,污染自然水体。海绵城市,首先是对周边自然水体影响较小,海绵城市本身的概念起源于低影响设计或开发(LID);其次,海绵城市可以保持雨水,让水循环。我国水资源不仅在地理上分布不均,甚至在同一个城市也因季节和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夏季干旱、高温与暴雨交替,如果下雨,大部分雨水会被收集起来,净化成中水甚至饮用水,对保护我国的用水意义重大。建设海绵城市,参与城市设计建设的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市政给排水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宏伟蓝图。因此,海绵城市的概念必须深入到城市设计的每一个专业上。

2.1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的前提。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明确天然水体的保护和利用,同时也要保护人工池塘、人工湖等水体,因为它们也起到了滞洪和降雨入渗的作用,客观上也是减少雨洪径流的重要因素。明确海绵城市的实施战略和总体目标。如因地制宜地调整措施,确定全市年径流总量控制。并应将相关要求和内容纳入城市排水、防洪排涝、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相关专业专项规划。明确总的指导方针比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在城市其他各级规划中,如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海绵城市的建设应提出相应的城市规划目标和要求,通过规划分级控制,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顶层设计。

2.2进一步改造城市排水系统

传统的市政排水模式只注重排水快,海绵城市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雨水的循环利用。因此,雨水的渗透、截留、汇水、净化、循环利用与排水紧密结合,是海绵城市的新理念。如果雨洪来了,首先要解决的还是让雨水汇水区能够顺畅快速的流出,借鉴我国一些古城的经验,这些城市之所以罕见地出现内涝,是因为排水和蓄水紧密结合在一起。如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始建于宋代。它能起到的作用,一是内部空间设计合理。古籍记载“宽二至三尺,深五至六尺,以砖为主,以石加固”,如图1所示。图为大图的截面尺寸。另一个原因是赣州几十个大小池塘通过福寿沟排水系统相互连通。但现在赣州大部分水塘因近年来城市发展而被埋,蓄水量已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3渗透技术的应用

城市不透水面比例的增加,使得雨水不能有效渗入地面,从而会形成内涝。应当鼓励市政(交通)设计人员尝试设计透水性路面城市道路。研究表明,透水性路面的减径能力为40%~90%,比不采取措施的减径能力高10%左右,洪峰减径能力在20%~80%之间。

3.1绿色停车场

而停放在停车场的车辆,由于雨水的冲刷和排放,会聚集大量与重金属混合的机动车零部件废水。传统的停车场只考虑一定的坡度排水设计,考虑尽快排除雨水,避免对车辆造成损坏,而不会因排除雨水而进行处理,让其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管系统,造成自然水体的污染。在新型绿色停车场的排水坡末端种植深根植物,采用种植土和植物根系混合吸收径流和污染。图2展示了新型绿色停车场的结构。

3.2绿色街道

结合透水性铺路、生态沟、植物栽培等方面的技术。城市道路和广场应采用生物滞留技术。生物滞留技术主要通过介质过滤、吸附和微生物来净化雨水径流入渗滞留,由于雨水可以暂时储存,然后缓慢渗入到周围土壤中,因此,可以起到削减地表降雨洪峰流量、减少径流污染等作用。生物滞留技术可以包括多种形式,比较常用的有生物滞留池、下沉绿地、生态草沟、植物缓冲带、雨水花园和湿地等,调节功能还可以包括雨水回收设施、土壤改良等。研究表明,在林冠截留植物方面,针叶树优于阔叶植物。

3.3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对于拦截雨水的洪水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城市建筑密度高的情况下。但是绿色屋顶并不等同于屋顶花园,因为更注重绿色屋顶是生态和技术的评价标准。图3显示了绿色屋顶的结构。在绿色屋顶的设计和施工方面,我们需要政府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建筑师在新住宅设计中使用绿色屋顶技术。我们也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通过征收雨水管理税(费),迫使业主和设计人员积极使用绿色屋顶方案。这是因为雨水管理税(费)是根据基层表面积征收不透水表面,而绿色屋顶可以减少不透水路面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建筑业实施绿色建筑,对其屋顶绿化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结语

人们早就意识到城市化的粗放式发展带来了“大城市病”的恶化,但遗憾的是没有顶层的设计和指导。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出版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这就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坚定的决心在这一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此外,作为每一个专业人士都应该有责任感建设海绵城市在中国。努力探索,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理论。因此,“指南”的问题不是一个终点,而仅仅是一个起点。

参考文献

[1]周倩岚.海绵城市建设中水系规划设计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10):55-62.

[2]刘妍炯.探讨住宅小区的海绵城市设计——以上海市某项目为例[J].智能城市,2019(12):33-36.

海绵城市论文范文2

【摘要】透水路面作为助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透水路面在服役过程中会出现各类病害问题,严重制约透水路面的发展。为此,论文分析了透水路面的病害类型、养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透水路面的优化养护策略,以期为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透水路面;病害;养护

1引言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它意味着城市可以如海绵一般灵活地实现对雨水的管控和利用[1-3]。透水路面是采用大孔隙透水混凝土修筑的路面结构,是助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水泥和集料等组成的具有独特透水功能特性的骨架—孔隙结构混凝土材料。采用透水混凝土建造的透水路面可以应用到城市小区、公园以及主干道路铺装中,大气降水通过透水路面渗入地下,能够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同时透水路面的多孔隙结构能起到一定的吸声降噪作用。作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路面,透水路面的研究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透水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病害问题成为制约透水路面发展的瓶颈[4]。在中国,透水路面修筑技术渐趋完善成熟,呈现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透水路面的养护技术研究则相对欠缺,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总结归纳透水路面的病害的基础上分析原因,并从养护的角度指出当前透水路面养护存在的问题,提出透水路面的优化养护策略,以期为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2透水路面的病害问题

透水路面的病害问题按照对透水路面的影响机制和程度主要可分为结构性病害和功能性病害两大类。

2.1透水路面结构性病害

结构性病害是指使透水路面整体结构受损而承载能力下降的病害,主要包括开裂、飞散、坑槽等,这类病害直接损害透水路面整体性能。透水路面产生结构性病害的原因主要包括原材料不满足技术要求、生产及施工不当、荷载条件及使用环境不当等。

2.2透水路面功能性病害

功能性病害主要指透水路面使用功能受到破坏的病害类型。不同工程在区域、环境以及施工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透水路面出现功能性病害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空隙堵塞是透水路面目前最常见的功能性病害,导致透水路面排水不畅、降噪吸声性能衰减[5,6]。功能性病害产生的原因主要包含两类:空隙压密和脏物堵塞。空隙堵塞的影响因素包含铺装类型、交通条件、环境条件、铺装劣化、气候条件以及清洗情况等,其中铺装类型受铺装材料类型、铺装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铺装层厚度等因素影响,交通条件受交通组成、交通量、轴载组成等因素影响,而环境条件则与地理位置、车辆管控以及植被情况等因素相关[7-9]。

3透水路面养护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3.1透水路面结构性病害养护

对于透水路面的结构性病害来说,要从源头进行控制,在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生产及铺筑的全过程进行把控。当透水路面出现结构性病害时,须进行适时的修补工作,以避免病害的进一步加剧或扩大,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当前透水路面与其他道路一样存在“重建设、轻管养”的问题,缺乏周期性检测和病害防治,这使得透水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此外,修补过程中修补材料的选择及修补效果不佳,性价比和技术性能的的综合考虑不足也是当前透水路面养护存在的问题。

3.2透水路面功能性病害养护

对于透水路面功能性病害养护,要根据功能性病害的规律总结和病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养护策略。路面径流中的污染物在透水路面中滞留成为空隙堵塞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清洗策略是恢复透水路面透水功能的必要手段。现阶段,清洗养护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堵塞程度的定量评价,权衡效率、效果和成本的最佳清洗时机和清洗频率的确定。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透水路面清洗养护的方法和设备,常规路面养护方法将导致透水路面的孔隙堵塞现象加剧、透水性能大幅降低,缺少专门清洗设备将极大地影响养护效率和效果。此外,透水路面的养护与其设计、施工过程脱钩也是增加透水路面病害出现的可能性和透水路面养护难度的一个重要原因。设计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透水路面后期养护工作可能会导致透水路面排水、渗水不流畅,施工质量把控不严同样会增加透水路面的养护难度。透水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过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必须有机结合才可能建成具有良好性能的透水路面。

4透水路面的养护优化策略

4.1开展透水路面基础研究指导决策制定

开展透水路面的基础研究,掌握透水路面服役性能变化规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透水路面的养护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深入把握空隙堵塞的发展规律,可以有效预测透水路面的堵塞程度,以便合理制定养护时机。空隙堵塞是一个变化过程,掌握其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可以具体提出减缓堵塞发展趋势的措施。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有利于准确地把握透水路面的技术状况,具体采用哪些指标比较合理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4.2加强监控检测制定养护工作计划

对透水路面的服役情况开展周期性、季节性的监控检测,对透水路面的结构性病害和功能性病害情况及时地进行摸排掌握,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对于特殊季节和特殊环境下的透水路面,应加大检测力度,及早发现,适时处理,以此来延长透水路面的使用期限。同时,可以根据路段、区域等制定不同的维修保养档案和预防性养护计划。

4.3研发或引进透水路面专用机能恢复设备

常规的清扫设备难以满足透水路面的清洗养护要求,透水路面专用机能恢复设备的研发或引进将极大地提高养护效率和效果、提高透水路面养护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养护成本。此外,透水路面专用机能恢复设备的研发或引进须紧密结合我国透水路面的类型和特点,适用我国透水路面的清洗养护要求,同时应兼顾养护速率、养护效果、养护成本以及设备生产或引进成本等。

4.4提高透水路面养护专业化程度

提高透水路面养护作业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能够切实保证透水路面的养护质量。透水路面的养护作业与普通道路的养护作业不同,专业性要求更高,必须掌握专业化养护知识,具备专业化养护技能。此外,透水路面专用养护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也需要专门技术队伍,以此来保证透水路面的养护质量、施工安全以及专用养护设备的耐久性。同时,专业化技术队伍可以实现透水路面养护作业的流程化,加快透水路面养护作业的进程,缩短透水路面路面的养护时间,实现透水路面养护的快速作业,减少养护作业对透水路面通行能力的影响。

4.5推动透水路面设计、施工与养护一体化

针对透水路面的养护与设计、施工过程缺乏有机结合的问题,推动透水路面设计、施工与养护一体化。从养护的角度确定透水路面的施工与设计定位,紧密联系透水路面设计、施工与养护,将十分有利于透水路面在服役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透水路面的全寿命周期承包,促进透水路面的产业化发展。

5结语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透水路面也迎来发展契机。而透水路面在服役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路面病害、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当前透水路面养护措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透水路面的优化养护策略,旨在为透水路面的发展和其管养体系的建立完善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吴秋霖 张颖超 李宗锋 单位:青岛黄海学院

第二篇: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工程中应用

摘要:文中阐述了“海绵城市”的定义并分析了相关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应用

1定义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多变的环境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调节,和循环利用。海绵城市的渗透是指各种路面和地面透水铺装材料下进行的自然渗透。蓄水是将雨水储存下来,再结合相应的自然地貌,使雨水自然流入[1]。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建设关系到城市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市政道路体系的升级有助于城市容纳更多的人口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海绵城市在降雨过程中会对雨水进行收集、渗透和净化,能够有效减少地表水的形成,在降水较少的时候可以对水资源进行补充,建立起水资源循环系统。既能吸纳暴雨中的部分雨水,也可对雨水收集后进行利用,还能净化路面雨水水质,对市政道路建设意义重大。

3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下的应用

3.1人行道中的应用

对于一些人行道和附属设施可进行透水铺装,透水铺装下碎石孔隙率不小于30%。

3.2车行道中的应用

可借助非渗透建筑材料,减少雨水的破坏和对于路面的侵害,当路面有水的时候,水会沿横坡排入到盲沟并流入到路边的绿地中,从而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3分隔带中的应用

道路绿化带低于路面,形成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与植草沟等。当道路红线内部的绿地空间有限时,可以在红线外部的绿地上,借助相应的设施,使雨水下渗,减少雨水的排放。城市绿地美化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防渗措施的建设,防止水流下渗到路面和路基,影响路基强度。

4海绵城市理念在杭州某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设计工艺流程如下人行道雨水→透水铺装及生态树池(红线内)→市政雨水主管地块雨水→下沉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红线外)→市政雨水主管(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杭州市江干区,道路全长约590m,红线宽度24m,具体组成:4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7m机动车道+4.5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2)设计目标:根据《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试行)》可知总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5%,污染物控制TSS消减≥50%。(3)道路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本次设计道路主要由机非混行车道、人行道及树池组成。其中:机非混行车道雨量径流系数Ψ取0.8;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雨量径流系数Ψ取0.29;绿化带雨量径流系数Ψ取0.15。(4)调蓄容积计算:V=10HψF(m3)V——设计调蓄容积(m3);H——设计降雨量(m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5%时对应的降雨量为15.3mm。Ψ——综合雨量径流系数,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后综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根据控制目标可知,当本次设计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按65%(设计降雨量为15.3mm)实施时,设计调蓄容积为149.18m3。(5)实际调蓄容积计算道路海绵城市设计中,实际能采用并进行调蓄的LID措施主要为人行道设置透水铺装及生态树池;实际调蓄容积计算公式如下:V=V绿地+V结构层V绿地=k1HF1V结构层=k2HF2δ式中:V——实际调蓄容积(m3);V绿地——下凹绿地实际调蓄容积(m3);V结构层——人行道蓄水结构层(基层)的实际调蓄容积(m3);k1——生态树池内,道路纵坡导致的折减系数,取1;k2——道路纵坡导致的折减系数,取0.8;H——实际有效水深(m),其中生态树池蓄水层0.2m,透水铺装基层0.1m;F1——下凹绿地有效蓄水面积(m2);F2——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有效蓄水面积(m2);δ——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蓄水结构层孔隙率,取30%。注:V生态树池=1×0.2×223.2=44.64m3(生态树池蓄水层)V人行道结构层=0.8×0.1×4124.8×0.3=98.99m3(透水铺装基层)经计算,道路红线范围内实际调蓄容积143.63m3<设计调蓄容积149.18m3。本次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红线范围内不能满足6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实际调蓄容积为143.63,本次设计所能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3%(设计降雨量为14.73mm)。

5结论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应对海绵道路控制指标因地适宜,合理制定指标,道路项目实施时应充分利用设计条件,尽可能设置海绵设施,也可以与道路两侧绿地共建海绵设施。

参考文献

[1]李智.海绵城市在珠海某道路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应用科技,2019(34):171-172.

作者:王忠 单位: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三篇: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用

城市处在自然环境之内,其可持续发展在于不断地解决与自然生态间的矛盾问题。其中雨水作为水资源组成部分,必须要对其展开综合处理,既要防止发生城市内涝,也要使其能够在科学手段下不断地进入城市水源体系,保证城市水源供给。这便是“海绵城市”理论的核心,也是其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根本目的。

一、海绵城市理论及其重要性

海绵城市在城市规划以及建设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源于随着自然环境恶化,城市发生内涝的情况越来越多。海绵城市理论诞生于2012年,当时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召开,会上出现了“海绵城市”这一理论,其认为城市犹如一块巨大海绵,可以通过自身巨大的自然排水力量,将多余雨水以及污染用水处理后排放,也能将一定的水资源处理后存留下来。其具有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自然存积,保证城市始终拥有充足的水资源。海绵城市理论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改变了传统城市规划及建设布局,将城市水处理纳入到核心工作当中,通过自然力量来对水资源发挥渗透、净化、利用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第二,构建了良好的水资源系统,让城内水系统和自然水系建立对接,保证了城市排水零污染同时,实现自然水系对城市水系的补充。第三,对于生态脆弱的城市而言,海绵城市理论若是得到落实转化,会给予城市强大的水土保持以及涵养能力,对塑造宜居城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大部分都是围绕道路、园林、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展开的。在“海绵城市”理论下,对这些区域进行必要的设计,可以保证它们各自给排水健康运转,对于整座城市而言又能做到总排水的合理设计,避免排水量超过设计极限造成内涝。

1.道路。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道路需要综合考虑行道林、草坪、渗透砖、排水沟渠、路面的综合设计。这其中行道林、草坪、土壤对雨水具有渗透、过滤、吸收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路面径流情况。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材质,雨水可以快速渗透,并在路面曲度作用下向沟渠汇集,或者直接进入下沉式绿地当中,由其中的林木、草坪、花卉等来负责净化。这其中为了保证下沉式绿地发挥作用,需要其低于路面标高25cm左右。而且绿地需要选用吸水能力强的草坪、花卉、树木。其中泥炭藓这种植物吸水力极强,其可以吸收自身重量数十倍的水分,值得在城市海绵建设当中大面积推广。

2.园林。园林海绵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景观区、水景区、林区、道路、建筑等布局,其中要秉持“水往低处流”原理,将景观区设计到最高处,由核心景观区作为圆心来合理铺设道路,保证道路具有缓坡,利于水在重力下向低处流淌汇集。林区则分布于道路两侧,以及水景区周围。水景区则是将道路、林区、草坪、花卉等渗透净化过的水集中起来形成深浅不一的池塘甚至于湖泊。为了保证林木、草坪、花卉的成活率,建议选用抗旱能力强吸水多的植物,例如:蒙古韭、紫花醉鱼木、沙冬青、中间锦鸡儿、胡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若是发现经过林区、草坪(下沉式绿地)处理后的水仍然含有过量泥沙以及污染物,需要与湖泊入水口专门设计二次处理设备,例如强型或者弱强型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便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从成本角度考虑,可选用可反复冲刷洗涤设备。在雨季可以启动储水设备,将经过林木、下沉式绿地处理过的水存积起来,缓解湖泊存水压力,同时该水用在旱季浇灌草坪和树林。

3.居民区。首先要对居民区人数、家庭用水量等进行计算,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栋居民楼的排水系统都具有足够的管径。为了降低城市污水处理站压力,可于一定规模的居民区内设计居民污水处理设备。目前该类设备经过改进,采用不锈钢等作为主材,使用寿命可达60年,而整个机械成本不过数千元。通过该设备处理之后的污水进入道路排水系统进入自然水系。或者再次汇集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后,各项指标达标后排放于自然水系。当然,也可以于道路排水系统当中将处理过的居民废水予以利用,浇灌树木草坪以及道路净化。

4.商业区。商业区的海绵利用应用主要还是计算其用水量、排水量,并融入污水处理设备。经过设备处理的水可以经过道路排水系统进入自然水系,或者通过特殊的装备将水转移到储水设备内用于道路喷洒和净化。另外考虑雨水影响,可以于商业区推广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雨水导流到地面,并于低处建立蓄水池。

海绵城市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思政; 课程分析

引言

2014 年后,出现了课程思政的概念,源于上海市高校的探索,旨在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之间存在两两相冲的现象[1]。这种方式是利用相关课程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所有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功能。以唐山师范学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围绕专业课进行思想教育改革,阐述课程思政的内容,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现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重点,最后基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设计各章具体的课程思政要素[2]。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分析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课程思政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以及“实践活动”等关键词。其意义可以初步理解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专业理论课程和通识等课程或实践活动。园林规划设计是中高等学校园林绿化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熟练运用地貌、植物、硬质材料、建筑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园林或绿地的综合功能,做到在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时因地制宜,人与环境自然融合。

( 二) 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从现实来看,其主要的途径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而现今环境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实践教育为课程思政的主要教育形式[3]。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要做到授课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干地位[4]。而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没有被有效发挥,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后继者的培养中并没有很大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合力形成,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分析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根据论文题目和相关研究方向查找课程思政、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建设相关的文献,分析其研究方法及内容,并参考形成本实验的研究方式。

( 二) 教材分析法

分别采用对教材知识内容及内容呈现方式分析和知识地位分析等多方面的分析方法,通过知识单元的分解和细化,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与知识单元中的结合点,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内容

本门课程共九章,二十二个知识单元。可与思政元素融合的知识单元有十七个。其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单元有四个,占比 23%,通过了解园林相关历史,中国固定造园特点以及发展史等,引申出优秀传统文化;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单元有八个,占比 47%,通过讲解设计相关知识及设计的条件,即设计要点、设计所需注意的与人有关的立意及便捷人的生活与使用等方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新时代科学发展观相结合的单元有五个,占比 30%,主要根据园林设计相关社会热点,在课程中结合实时热点与案例理解新时代科学发展观。在专业课融入思政教学中,以专业知识为主,插入思政教学为辅,充分贯彻参与式教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理论知识的讲解尽量结合实际并加以改进,弘扬中华优秀的人文精神,渗透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结合相关知识,将教材中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汇总于表 1。

( 二) 教学实践

选取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为教学实践对象,以引用案例的方式引出近年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讨论,以雨水花园、海绵城市为例,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凹地形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和沙土的综合作用可净化雨水并渗透到土壤涵养地下水或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成为一种可持续的雨水利用措施,即雨水花园。在讲授雨水花园的作用及概念时,延申出海绵城市的概念,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形式,有效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助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构建。在建设过程中优先选取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如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既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给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其教学思路如图 1 所示,符合新时代科学发展观。

( 三) 改进措施

教师应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思想动向需求,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内容付诸实践,具体化为专业课程,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理念[5]; 讲授上融入更多新颖的教学手段,采用创新的方式将知识单元进行更新,重视每节课的形式与内容,改变以前轻价值重知识传播的教育方式,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知识体系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多参与实践,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做到实践与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融合,建立积极、明确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工作的生活态度[6]。

四、思考与建议

海绵城市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年论文;质量提升;路径;策略

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在具备系统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针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对策,并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当中,离不开文献研究、信息分析综合、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等能力的培养。学年论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届的学年论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写作质量参差不齐,写作水平普遍不高,距离工管复合型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分析影响学年论文写作质量的因素,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对策,有助于提高学年论文教学质量。

1影响学年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

1.1客观因素

开课学期和时间安排。在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学年论文为一般必修课程,学分为1分。文献检索与学年论文1安排在第4学期,学年论文2安排在第5学期,学时数均为1周。但实际上这一周的实践教学,是穿插在学期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利用上课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进行的。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布置学年论文写作任务呢?给学生留多长的写作时间合适呢?从以往来看,指导教师一般会在学期结束前1-2个月布置论文写作任务,进行论文写作指导。这个阶段同时也是各专业课程考试或是课程设计相对集中的阶段,学生常常无暇顾及学年论文的写作,有些学生就随便从网上找一篇敷衍了事。而一篇好的学年论文,从选题到最终定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学年论文1,是大学阶段论文写作的开始,对于一群初次接触学年论文写作的大二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长时间训练,想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学年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1.2主观因素

1.2.1师生思想不够重视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学年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工程管理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造价事务所、工程咨询单位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技术、咨询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年论文是后期毕业论文写作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但一些学生对学年论文的写作意义不了解,认为论文质量好坏不影响毕业和以后的工作,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写,抄袭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教师对学年论文在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年论文是围绕本学年专业课程而开展的综合训练,离不开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储备。相应地,作为专业课教师,除了讲好课程之外,也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毕竟,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仅靠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搞短期突击是很难见效的。

1.2.2学生能力有所欠缺

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弱、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加上文献资料阅读数量较少,写作起来非常吃力。缺乏论文写作训练。有些同学进入大学前,没有过写小论文的经历,不知道怎么查文献,不知道怎么写;有些同学文字表达能力差,写作水平低。文献利用和资料选择整合能力较弱。学院要求学生撰写学年论文,要查阅一定数量中外文献(至少10篇)。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与课题直接有关的,以近三年发表的文献为主。但实际上,一些学生并不太重视参考文献。主要问题有:搜集文献的能力较差,查阅和引用的文献数量不足;对搜集到的资料不懂得如何选择与运用;引用文献陈旧,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文献资料也拿来引用,导致论文价值不高;引用的大都是中文期刊,外文数据库引用较少。未认真选题,研究框架不合理,研究方法单一。由于学生在选题前没有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出现学年论文题目陈旧、雷同;题目范围太广、难度过大、题目与专业严重脱节;论文逻辑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的情况也很多。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其他研究方法应用较少。论文写作不规范。学年论文包括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的中英文,正文和参考文献。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排版不规范、各级标题字体不规范、图表格式不规范、文献引用标注不规范等方面。

1.2.3过程监控不到位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过程缺乏严格的检查和监督。由于论文时间安排的局限性,学生赶工赶进度,仓促应付,有时到了预定的时间还交不齐,质量更是难以保证。而教师要在1-2个月时间完成学生从选题到定稿的所有工作,难免出现监控不到位,质量把关不严的现象,特别是对一些程度较差的学生很难在所有环节上都指导到位。即使提出修改意见,但从初稿到二稿、定稿也只有短短二三周时间,修改完善的质量也是难以保证。

2提高学年论文教学质量的路径

2.1贯穿学期的学年论文全过程指导

(1)论文写作准备阶段。主要是编制学年论文教学大纲和论文撰写规范,做好进度安排。改变传统的1-2个月集中写作方式,把学年论文的写作贯穿整个学期。教师在学期初不久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选题调研,2-2.5月的时间完成初稿,1.5月-2月修改定稿。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做学年论文,同时,老师指导的时间更充裕,指导工作更细致。(2)论文写作阶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指导方式,加强对写作过程和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在线下,以自己的写作经历为例,从论文选题、文献查阅、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步骤、研究方法、论文的格式规范等方面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线上则以QQ和微信为主,结合面见面指导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3)论文完成阶段。认真审阅初稿,针对初稿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对终稿的格式、内容、学生的能力和过程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恰当的评语。

2.2加强学年论文写作与理论知识储备教学的结合

学年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多次的写作训练。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笔者在近几年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已经尝试增加相应的写作环节,如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或热点问题,让学生查找阅读分析资料,独立完成课程小论文写作,作为平时作业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从而为学年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解决学年论文质量不高的现状。

3提高学年论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3.1严把选题关

选题是完成学年论文的首要工作,是保障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题从哪来?应该体现专业特色,富有学术意义。工程管理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按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四类平台课程知识。所以,在进行选题指导时,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突出这种多样性。笔者统计了2017届45名同学的选题,涵盖设计、施工、造价、管理、法规、招投标等多学科领域。从选题的来源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与行业发展热点相结合。选题中出现了营改增、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全过程工程咨询、EPC项目管理模式等字眼,体现了专业特点与行业热点的耦合。(2)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有5名同学参与了教师的课题。选题有:废弃疏浚淤泥现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浅析生态发光透水砼的设计与性能;超高性能砼最优配合比研究及应用;论微生物矿化对软土加固的作用;废弃疏浚淤基生材料及固化初步研究。(3)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如海绵城市理念在某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地铁建设对某城市建设的影响。(4)与学生科研项目或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如房地产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论火神山建设项目的管理思想及启示。

3.2严把过程控制关

(1)选题控制。选题采用师生共拟的方式。通过下发学年论文任务书的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研究方向,利用参考文献,初拟论文题目、写作提纲,再由指导教师对选题的可行性及价值、提纲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参考文献等一对一地进行审查评价,并给予指导,共同确定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确保选题大小适中,研究方法恰当,工作量饱满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2)结构和内容控制。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论文观点不明确、结构不合理、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的;论文抄袭、内容空洞、东拼西凑的,都要在提出修改意见后,返回重写。(3)格式规范控制。格式规范是论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是制定本专业的论文撰写规范,规定撰写要求和撰写格式。其次是对格式规范要求进行详细讲解,统一要求,给出样例。最后是严格训练规范性写作,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格式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不规范的都要重新排版。

3.3严把评价关

(1)选题评价:主要评价选题是否与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一致;是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否体现专业发展最新动态;题目难度是否合理;工作量是否合理适中。(2)内容评价:主要评价学年论文规范要求,文字质量与图表质量、文章层次条理性、语言流畅性和创新性。(3)能力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外文能力。(4)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年论文撰写过程中表现,难度水平和工作量等内容。

4结语

海绵城市论文范文5

【关键词】街区制;开放式小区;城市交通;公共空间

1街区制的理念和历史沿革

街区制是城市居住区规划的一种方式,其突出特征是邻城市规划道路边缘建立居住社区,将传统居住区内部道路和公共空间开放,增加城市道路的密度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1.1街区制的西方历史沿革。街区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新城市主义。起初,勒·柯布西耶在他的《明日的城市》一书中曾提出了一座容纳300万人的城市,用间距400m的路网将城市划分出众多方块街区。在当时,由于400m的街区尺度太过巨大,没有一个城市愿意成为他理念的试验田。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斯在她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倡提升社区活力,希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避免城市发展的广漠化。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马丘比丘宪章》的问世,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们重点批判了那些将城市里的建筑物孤立化、单元化的做法,强调城市区域和不同城市职能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依赖性。到20世纪90年代,新都市主义倡导高密度的土地利用以及混合的城市功能,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发展领域。自此街区制逐渐演化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1]。

1.2中国现代城市居住区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受到苏联的影响,我国形成了单位大院式住宅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有利于促进社区内部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不利于社区居民与社会的交流。20世纪50~70年代,一些城市居民区提倡建立公社,围墙被拆,房内取消厨房建筑设置[2],形成了公社式大楼。然而,它破坏了居住单元的正常功能,公共空间的扩张使得管理更加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20世纪70年代过后,封闭式住宅小区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大力推行,逐渐成为许多市民的首选。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不同群体或个人的差异化需求,有利于市民根据不同的经济能力进行选择。

2传统封闭式居住区的利弊分析

2.1封闭式居住区的优点。传统封闭式住宅小区将居民与嘈杂的城市环境隔离,没有了过境车辆和社会人员的影响,且减弱了城市噪声对人们生活起居的干扰。封闭式小区通常拥有充足的绿地资源和较为优质的小区景观,居民在这里能够享受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2.2封闭式居住区的弊端。封闭式居住区会割裂城市公共空间。封闭式住宅小区将城市的各个居住区独立出来,与外界产生了明显的界限,城市的公共空间被私有化,无法服务于市民。且众多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空间和景观往往大同小异,形成千城一面的问题。封闭式居住区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大面积的用地被围墙和门禁隔离,小区内部道路不再承担城市交通的职责,车辆跨越居住区的路线选择减少,只能沿边缘绕路而行,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居住区的道路交通压力。封闭式居住区可能引发社会阶层矛盾。封闭小区将城市空间与社会资源按收入高低通过围墙进行划分,明显的空间界限无疑会形成部分群众内心的阶层屏障。

3街区制带来的城市空间变革

3.1促进城市多元文化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逐渐全球化,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必将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应当避免千城一面的问题出现。其中,街区制开放式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将住宅、商业以及一些休闲娱乐场所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居住模式,让城市公共活动融入市民生活之中。这种规划设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多元文化的碰撞,激发城市的活力。

3.2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街区制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使区内有更综合的社会公共资源,且服务人群更广、服务半径更大,从而节约城市用地,减少政府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与投资,并能加速与城市的互联互通,使新建小区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一体化进程[3]。

3.3优化城市交通状况。街区制将居住区内部道路使用权公共化,优化了城市路网结构。城市支路的增加疏解了城市主干路的交通通行压力,让原本需要机动车绕行的城市道路有了更多路线选择,也可转变为通过居住区内部道路步行到达,达到绿色出行的目的,符合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理念。

4优化街区制开放式居住区设计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从城市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相比于封闭式住宅小区,街区制则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然而,目前的街区制规划设计尚存在很多有待优化的问题。

4.1安全隐私问题。街区制开放式居住区内部道路逐渐向城市敞开,缺少了围墙和门禁的统一管理,不法分子将更容易渗透进市民的生活场所。同时,小区内部道路的开放会带来车速的加快,增加了小区道路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4.2环境干扰问题。社会车辆和人员的通行无疑会对住区的环境质量造成干扰。汽车通过产生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以及扬尘会严重污染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同时,汽车通过的车流声和鸣笛声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居民的日常起居。

4.3社会归属感问题。长居于一处的市民对原来的封闭式小区拥有了强烈的社会归属感。封闭的小区对他们来说也成为一个大“家”,因而不愿接受原本封闭舒适的环境对“外人”的开放。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使街区制能够真正发挥优势,为城市居住空间的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5街区制视角下的居住区优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5.1提高生活起居舒适性。开放式居住区规划设计首先要保障居民的第一需求,即舒适的居住环境。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其他的商业活动以及文娱设施,才能满足居住者全方位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居住区内住宅建筑布置应当尽量远离主要机动车道以及外部人员密集场所,住宅出入口应独立设置并避免人流交叉。可以采用垂直分流的做法(见图1),若底层设置商业等配套设施,住宅主要人行入户层可设置在其上方的空中花园中,在公共设施屋顶结合绿化平台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社区空间,提升社区的居家归属感。住户可经由联系周边场地的慢行系统以及扶梯等垂直交通抵达入户层。而私家车开往地下车库后,住户可进入地下入户门厅通过垂直交通抵达住宅层,实现人车垂直分流。为了有效避免更多的社会公共活动使居住环境变得嘈杂,必须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例如,可以设置更丰富的宅前绿化景观,用以减少外界噪声和视线对低层住户的干扰,优化居住环境,提升住宅私密性。

5.2导入复合城市功能。城市街道是产生日常活动,促进市民交流,激发文化碰撞的重要舞台。应在街区内导入复合城市功能,引进历史文化资源和地方传统特色,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居住社区,使之成为传承城市文化的纽带。将开放式的居住区与特色商业、文艺展演、文创产业以及生活娱乐设施融为一体,通过交通核的垂直连接,上部住宅与底层商业的联系将更为紧密。新的开放式居住区将不会产生城市空间的阻隔,而是形成多处便捷易达充满魅力的生活场景。

5.3营造特色城市景观。5.3.1立体化、多层次自然景观改善街区生态。将街区周边人性化尺度的活力街道和沿街景观引入居住区内部,可以创造景观视觉和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居住区底部公共部分可通过庭院、退台、屋顶立体城市公园等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绿化。在多雨地区为应对暴雨时城市内涝的威胁,可采用“滞留-净化-排放”的水处理模式。利用屋顶绿化、住户阳台绿化、底层商业层叠式平台3个层次的绿化减缓雨水径流速度,形成区域雨水花园(见图2)。可设置可蓄水的下沉式广场以应对特大暴雨,使社区似海绵般面对极端雨水灾害。以此可打造富有韧性的生态海绵社区。5.3.2地域性、文化性人文景观丰富精神内涵。景观设计应体现出当地特有的社会文化、历史风貌、民族信仰等特征,从而带给人们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和更浓厚的社会归属感。另外,景观设计需合理分区,动静结合,外部开放空间设置音乐喷泉、艺术装置等动态景观,内部私密空间区设置生活花园、休闲栈道等静态景观,为居民创造更丰富的生活情境。

5.4提升交通出行便捷性。5.4.1合理规划街区内部道路。在小区规划过程中,要布置合理的道路密度,制定合理的道路断面尺度,在不干扰居住区生活环境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小区内部道路对城市交通的分流作用,可以有效减缓城市交通堵塞的压力和可能性。除了前面提到的人车垂直分流的做法之外,还可以采用分时段开放的方式,在道路通行高峰时期开放小区道路,对主道起分流作用,在晚间车辆较少的时间封闭管理。5.4.2与城市公交便利接驳。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街区制的理念非常契合。因而顺利与城市公交系统接驳也成为街区制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公交站点的设置也应做到出行便捷和不干扰居住环境的平衡。公交车站点宜沿居住区外侧道路布置,联合外部商业配套设施引导城市人流。另外,以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向周边进行综合开发的TOD模式也为开放式居住区提供了新的存在形式。5.4.3建设街区慢行系统。街区制的适宜尺度为慢行系统提供良好的建设空间,同时,慢行系统的引入也将为街区的空间体验带来优化与提升。在此高密度小尺度的空间尺度内选择步行能拥有更为安全舒适的体验。另外,多层次的慢行系统有利于增加沿街商业的可利用面积,提升土地商业价值,带来更多的社会活动和消费行为。缓慢的通行速度和便捷的停放形式能够有效地将“通行者”转变为“消费者”[4]。社区内道路设计时可采用压窄机动车道、加宽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等方式控制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以提高慢行系统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慢行系统在设计时也需关注其存在形式。空间上的垂直分层能带来更为安全舒适的慢行体验,创造更具亲和力的居住环境。地面层保留城市道路格局,保障城市交通顺畅,而在空中创造连续宽阔的景观慢行平台,重塑街区活力,并可由居住区向相邻地块延伸,联通周边区域,创造极具吸引力的城市空间(见图3)。

6结语

海绵城市论文范文6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恢复性景观;可持续发展;跨学科

在以建筑为主流的时期,景观更多的是依附于高大的建筑作为背景板,或在城市这个有机体内被规划为点缀物,其主要的功能作用也仅仅是带给大众审美上的愉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精神世界的空虚使人们越来越注重美的体验。“由于我们是动物,是生活在草地、森林、海洋和平原中的生物,我们天生喜欢泥土的芳香,绿叶的清新,天空的蔚蓝和宽阔。”[1]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里提及的人的动物性也许能让我们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人对自然景观的渴望。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随着大量有关景观的论文和研究面世,景观的用途和性质也开始发生变化。为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缓解人们在大都市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和恢复性景观理论逐渐步入公众视野。

1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概念最早由查尔斯·瓦尔德海姆于1997年提出[2],瓦尔德海姆的核心观念是用景观代替建筑,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新单元。而早在20世纪80~90年代,詹姆斯·科纳在“景观复兴”运动中已经提出了“景观作为都市主义”的概念。随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日渐深化。总体看来,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理念是以景观为主体,设计方法是以景观为导向。[3]令人值得关注的是,景观都市主义操作方法较其他理论具有更强的可行性———景观都市主义倡导设计师进行更多面的场地研究。通过学科交叉合作,了解场地的背景并预判其后续发展,将景观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最终达到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效果。这一系列的操作虽然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切实有效,这使人们更加深入了解景观未来的发展潜力:景观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可持续的。同时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对社会和人文方面的探索和关注,也为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下恢复性景观设计的探讨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2恢复性景观设计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便利、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因为压力和竞争的加剧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不同程度的压力。在这种大环境的促使和带动下,恢复性景观实践在国内外盛行。很多专家学者针对其总结归纳出了主要的设计方法。

2.1通过刺激感官进行设计。很多疗愈景观通过对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进行刺激来达到缓解居民压力,带来心理愉悦。例如美国芝加哥植物园内的比勒体验花园,它由设计师杰弗里和芝加哥植物园园艺治疗中心主任基恩共同设计,并于1999年建成[4]。花园由“一轴、两点、两廊和两区”构成,这样的构造可以让空间更加通透且不会造成人流拥堵。无障碍景观设施和专门的五感体验区体现了设计师考虑到所有不同类别的人群,体验区内部植物丰富,凭借质感、气味、色彩等带给人们丰富的感官体验。园内还有实践区可以促使人们亲身加入,大大激发了参观游客的热情。但是专门利用感官来缓解人群压力的场所为数不多,这种类型的体验花园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且大多占地不大,大面积大体量的景观设计可能无法运用这种方法。

2.2通过景观分类进行设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师生通过对不同校园景观(广场景观、林地景观、花田景观、水体景观)进行多种恢复性指标测试,包括简式心境状态量表(BriefProfileofMoodStates.简称BPOMS)、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简称S-AI)和知觉环境恢复量表(PerceivedEnvironmentalRecoveryScale,简称PRS量表),并进行多方文献参考,从而在分析论证后认为林地景观和水体景观对学生缓压、释压的效果最佳;而林颖萱等学者更进一步通过在台湾调研比较山体和水体发现,因为水流的声音也有部分恢复性效果,所以水体的恢复性潜力要高于山体[5]。这样之后的恢复性景观设计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水体和小山体景观的体量,或者让山体和水体景观成为设计的重心,达到缓解人们心理压力的目的。这种疗愈景观设计更适用于大体量的基地场所,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资金、投入成本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强行造山理水可能会对原有基地造成一定的破坏。

2.3通过学科交叉进行设计。较早的恢复性景观研究来自于心理学层面:Ulrich提出的压力缓解理论和Kaplan夫妇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其中Kaplan夫妇主张从缓解精神压力的角度开展实验分析,通过欣赏大自然的方式缓解精神疲劳和心理压力,达到恢复心理健康的效果。现代恢复性景观的效果测试也多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评估,可以说恢复性景观的研究本身就是通过学科交叉和跨学科来实现,而随着疗愈景观研究的深入,其不可避免地需要如医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来辅助。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诸如医疗花园、体验花园、福建花园、冥想花园等与恢复性景观密不可分。现在已经产生了很多医疗花园,它们多建于医院和养老院内部,目的是通过导入自然和人工景观,柔化医院冷硬的建筑外表,使工作人员和伤患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体验,改善人们的消极心理和精神压力,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休憩和休闲场所。这种多种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与景观都市主义所倡导的方式殊途同归,只不过疗愈景观的设计更加侧重景观对人体健康的改善,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于整体大环境的改善没有过多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恢复性景观设计依然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下的恢复性景观设计

3.1设计向多种尺度转变。相对于恢复性景观多在中小型场地进行探索,景观都市主义模式整合的混合性和其自身强调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多种尺度下运用自如,这些有利因素都可以被疗愈景观设计有效吸收,也能够让疗愈景观在注重对人体心理生理健康改善的同时将系列区块的规划纳入其中,使自然与人们所处的环境更有效结合。设计也不再是单单考虑景观类型和感官体验,而是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自然。废弃的工业用地、破旧的居民楼房、无人问津的边缘地带、发达的商业中心等这些地块在景观都市主义的前提下,在疗愈景观的设计规划下,利用重复且不枯燥的意向自然过渡,从而实现城市到农村到自然的统一。

3.2更多考虑原有场地因素。景观都市主义在单纯设计景观的同时还注重场地自身基础设施和人文历史的建设,景观都市主义可以将生态修复、循环设计等统一纳入整体框架中,疗愈景观的设计在这种大框架下必然会思考其场地自身的特色和所需保护的重点,这样的有效导向可以使得设计师们更多关注设计的过程,将景观作为原有场地的锦上添花,其思想与翟俊学者所倡导“自下而上”设计理念类似。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在关注人文健康的同时也使得自然环境得到健康发展。

3.3关注可持续发展。当下国家极力倡导的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双修方针都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在时代的浪潮中越来越关注环保、关注自然,关注城镇未来的生态发展,也越来越明白将城市与自然撕裂开来观察甚至对立是错误。规划也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互相辅佐与提升。当下,景观都市主义体现其了自身的优势,而吸收了景观都市主义工作方法的恢复性景观设计则相对比较重要;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疗愈景观突破了原有的尺度和空间局限,可以在带给人美的感受的同时做到其他有意义的事,如利用植物和特殊的环境处理装置循环雨水,进行原有场地的生态修补与修复等等,在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升自身设计效果的同时,也避免了场地和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结语

海绵城市论文范文7

关键词:绿色建筑;标准评价;公共建筑

1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与城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建筑业在我国总能耗的比重也日益增大,建筑日常能源消耗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愈发明显。从全球气温统计数据来看,能源与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我国当前建筑业发展前景而言,推广绿色建筑是实现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途径。

2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2.1绿色建筑概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2019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这五类指标组成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建筑的等级有: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四个等级。本文依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这六个方面来制定绿色建筑的技术措施。[3]绿色建筑的评价除了应该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外,还应该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内容,从而体现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在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时,应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统筹考虑建筑集约节约用地、材料选取、施工工艺、环境保护与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由于我国地缘广阔,不同省份的地形地貌、水源气候、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时还应注重建筑地域性,即结合建筑所处地域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在满足建筑功能需要的基础上,是否做到因地制宜与符合当地的区域建筑文化和特色。

3湖南长沙创意设计总部大厦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项目选址于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内,总建筑面积10.29万m2。A、B、C三栋建筑组成了本项目,A栋是酒店式办公,地上面积1.26万m2,建筑高度59.55m;B栋为办公楼,地上面积3.23万m2,建筑高度99.15m;C栋地上面积2.61万m2,建筑高度94.8m。该项目为贯穿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综合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其中,C栋是三星级绿色建筑,A栋、B栋是二星级绿色建筑。

3.2功能布局

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是创意设计产业完成生产制作、展示交流、创意研发、销售推广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是一个高效、便捷、全面的服务信息平台。集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和文化创意商品服务于一体,形成门类齐全、品种丰富、时尚时尚的产品系列。运营单位将会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良好的配套服务,争取各种优惠条件,密切合作,打造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六大功能服务:展示交易功能,创意研发孵化,创意设计,创意生活旅游,人才培训教育,公共技术服务。

3.3设计构思

本项目位于马栏山文创产业园,是马栏山文创产业园第一批启动的项目,定位企业孵化,突出文化创意,着意打造成城市公园里的文创孵化器和生态公园里的创意孵化基地。方案提出像素之城、媒体之城、山水洲城的概念。湖南是多元文化汇聚之地,像素化的盒子代表着一种包容性,本项目由商业、基本生活配套及地标塔楼等各种尺度和功能的盒体空间交织而成。以大小材质不同的像素盒子容纳不同的功能。方案生成引入聚沙成塔的概念,每一个像素化的盒子也是一个单元模块,通过灵活多变的组合方式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法,打造创意之都。裙楼部分通过层层退台的方式,并引入屋顶绿化,将自然生态山水意境融入建筑之中,打造自然之丘,森林城市。建筑通过空间叠置,希望能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并在不影响其他城市环境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城市景观资源,将建筑还城于民,通过垂直绿野的塑造,使二维的空间得到了三维的表达,增强了内部人员的交流。办公楼摒弃繁冗的装饰,以简洁明快的建筑形态和纯粹的玻璃幕墙立面来展现建筑的空间与结构之美,并通过裙房的层层退台及塔楼的体量分解和顶部升起高低错落的造型获得变化,避免单调感,体现该建筑独特的形象和现代特征。多层次的景观布置使景观空间相互渗透、连续流畅、情趣变化,使高层办公都能享受到多维度的景观。层层跌落的退台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结合设置,使建筑不用脱离于自然条件之外,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高低起伏的天际线不仅缓解了对城市的压抑感,而且也使得立体景观特点鲜明,并与南侧城市公园绿轴相呼应。一个建筑,也可以是一个小城市。

3.4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建筑本身是一个共享平台,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共享。该项目秉承健康、低碳、绿色、共享等理念,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舒适宜居、开放共享。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开展五大类研究与示范:绿色建筑示范(C栋绿色建筑三星级,A栋、B栋绿色建筑二星级)、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管理应用示范、智慧建筑创新示范、装配式快速建造示范、低碳建筑示范。

3.4.1绿色建筑技术方案

3.4.1.1建筑专业

建筑充分体现了共享的绿色建筑理念,通过开放平台和连廊,把南向中央景观轴和北向浏阳河风光带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开放共享的室外空间。场地风环境:建筑底层通过块体合理布局形成有效的架空连通区域,有利于过渡季自然通风,此外行政办公楼通过设置中庭可利用热压、风压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外立面部分区域设置立体绿化,增加立面生态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遮阳功能。建筑利用屋顶部分采用绿化种植屋面,一方面可以美化周围环境,改变建筑周围微气候,改善热环境;另一方面,绿色屋顶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可以通过屋顶向室内的热传递减少太阳辐射热,降低夏季空调的制冷能耗;同时,冬天可以防止一定程度的室内热量散发到室外,减少采暖能耗;建筑的外立面采用高效节能的三银Low-E三玻(C栋)/两玻(A、B栋)中空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达到5%~10%,通风情况良好,保证室内空气品质,提升过渡季节舒适度,降低过渡季节空调能耗。在建筑出入口等场地内人行通道、场地内人行通道与场地外人行通道的连接处、建筑入口设置无障碍设施;统一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并增加遮阳挡雨措施。同时,考虑设置自行车充电装置,为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提供基本的动力服务,实现绿色出行。围护结构设计:合理设计建筑形态、窗墙比,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优化围护结构,可减少室内照明和设备负荷;大空间功能房间设置隔断(墙)时采用灵活隔断墙。建筑结合景观进行设计,利用光井或光管提高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面积,减少白天照明的能源消耗。引入自然采光,改善地下室采光效果,项目考虑利用了下沉式庭院和采光井,由于场地有限,也可以考虑在地下一层空间设置导光筒。平板型导光筒可设置在人行和车行道,晶钻型导光筒可设置在绿化带内,需注意地下室灯具布置需根据导光筒布置调整位置。场地西侧东二环高架交通噪声较大,通过隔声屏、绿植及建筑本身构造措施防噪,平面布局时在西侧设置卫生间、楼梯间等非主要功能房间,局部室内采取吸声降噪措施(地毯等),减少室外噪声对人员的影响。

3.4.1.2其他专业

结构与材料。采用装配式结构体系:A栋是PC装配式结构,B栋是混凝土核心筒+钢结构相结合的混合结构,C栋是钢结构体系。A栋和B栋的公共区域、C栋全部区域采用土建和装饰一体化进行设计施工。项目绿色建材比例在60%以上。建筑局部外墙采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粉煤灰)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室内采用玻璃隔断与轻质墙板隔断。电气节能。选用节能照明灯具和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设置于负荷中心;办公区域的照明方式利用智能化照明进行控制。能源管理及智能化系统。结合物业收费,设置楼宇水耗、能耗计量系统,分户进行计量,同时对照明、输配系统以及冷热源等能耗数据进行分项计量,长期监测并开展分析研究。按智慧建筑要求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并且对空调、供暖、照明、通风等设备配备自动监控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C栋1~4层和19~21层、B栋的空调冷热源由区域能源站(河水源热泵供能)提供,其余办公区域采用多联机系统。C栋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提供部分公共区域照明,同时起到一定的遮阳隔热作用。水系统竖向分区合理,采用节水器具;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在场地东南侧设置70m³埋地雨水收集池,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绿化浇灌等;地面绿化采用微喷灌,屋顶及立体绿化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通过合理利用规划地形,对原有生态采取局部保留、修缮生态景观并采取入渗和调蓄等生态绿色雨水设施,实现雨水低影响开发的目标。给排水系统供水充分利用市政压力,选用高效节能的加压系统设备,采取减压限流措施并进行合理分区;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处理及排放系统,确保不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海绵城市要求,规划场地地表和屋面雨水径流,设置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LID设施。项目应用BIM技术并贯穿于设计→施工→运维这三个阶段。

3.4.1.3模拟分析

方案创作过程中,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采光、通风、噪声等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对于建筑的布局、自然采光、立面及开窗形式等的确立进行了优化组合。以优化建筑布局为例:方案一,主要人行活动区设于背风面,有利于人行区室外活动,但B栋太靠近东二环高架桥,AB栋噪声值达到了78dB,超过了声环境质量标注4a类不大于75dB的要求。因此不建议采用此种方案。方案二,室外风环境效果较好,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风场均匀,人行活动区可位于AB建筑之间,利用建筑进行有效的遮挡,最大限度远离了噪声源,东二环交通噪声影响较小比方案一少5dB左右。方案三,室外风环境较差,人行活动区容易形成强风,建筑转角处易形成较大的涡旋区,容易卷起地面垃圾灰尘等,对室外活动影响大,因此不建议采取此方案。方案通过模拟分析优化建筑布局,经综合分析方案二排布方式为最佳。

4结语

绿色建筑的诞生,正是因为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让环境承载了太多的污染恶化、能耗高等问题,人们也正在探寻人和自然之间的从属关系,绿色建筑所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正是人在自我实现目标的同时与重建人与自然的从属关系。如今我们推行绿色建筑,是希望其在各专业的创新贯穿于建筑全周期的设计之中。真正的绿色建筑不仅要“外”绿,而且要“内”绿。我们所提倡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单纯地关注于它的指标,而是其设计理念,并将其理念转化为设计策略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陶兰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在我国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

[2]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9.

[3]庞燕妮.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方面的问题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4(03).

海绵城市论文范文8

1.概念

任何事物或现象的概念是反映其本质属性的内在方式.随着跑酷运动在国内的兴起,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这项运动,跑酷运动相关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推向各种学术论文和著作中.跑酷是一项街头疾走极限运动,含有 Free2running 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 Free2running 更讲求表演———观赏性,而Parkour 是速度———实用性[1]“.跑酷”是根据“Parkour”一词的音译而命名的,在法语中表达的是“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通常人们又说成是“街头疾走运动”.它是一种移动的艺术,训练人们在任何时候利用周围的环境快速并且自然地到达目的地.这项运动并不需要特殊的器材,换句话说,身体是从事这项运动的唯一工具[2].本文主要对当前世界的两项极限运动进行一下介绍 -Parkour 与 Freerunning.Parkour 基本上以城市为主要产所,“运动及生活”将我们的生存环境当着运动的场所. 总的来说,Parkour 与其它极限运动一样,也是一项无既定规则的极限运动,从事此类运动的人群将生活设施当作障碍物或辅助,把城市看做一个大的训练场,在其间速降、跳升,配合跑跳、攀越,攀爬、跳跃、穿梭,根据运动者的自然能力,训练其快速移动速度,创造一种移动的艺术.Freerunning 与 Parkour 大致相同,最主要不同的是Freerunning 加入了空翻,在运动中利用空翻穿越障碍或辅助物,或速降,或跳跃,或是在平地上做特技表演,因而Freerunning 比 Parkour 更具有观赏性而且难度上更大,Freerunning 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了实用性.这是两种比较典型的概念.在国内跑酷运动没有明确的概念,人们基本上都是把 Parkour 与 Freerunning 当作结合[3].跑酷运动是将各种障碍物当作可以利用的舞台,跑酷运动配合攀越,攀爬、跳跃、穿梭,把围墙、屋顶等自然物都视为穿越的对象,在运动的过程中加上各种特技动作.跑酷被划归为极限运动,跑酷这项运动对极限运动来说具有革命的意义.跑酷运动可以增强运动者的身体素质,重要的是跑酷运动让人们在城市中产生回归自然的感觉,在城市中可以体会到随意奔跑的感觉.跑酷运动的概念是本质属性的内在方式,对跑酷这项运动的界定,是本次研究对跑酷运动判断、推理和论证的理论基础.跑酷运动研究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跑酷运动进行论述,但对某一事物或者现象概念的界定,应该从自己的学理基础出发,而不应该是主观推断.跑酷运动的概念是由内涵和外延组成,对跑酷运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明确,是为了更方便深入讨论全部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近几年跑酷运动的国内研究历程来看,概念是需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才能明确,而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事物的内涵在规定中进展,其外延的划分就更加明确,相同的道理,其外延发展进一步明确,同样会促进内涵.通过系统抽象法来规定跑酷运动概念,这也达到概念的运动与内在联系的统一.跑酷运动的核心概念是运动,跑酷运动是在这些具体概念和不断改造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跑酷运动在外延上包括了这些概念,同时在内涵上也概括了概念内在的属性.

2.跑酷的起源

对于跑酷运动起源的研究,一直处在操作层面和观念层面上.从近几年来跑酷运动的研究者们对跑酷起源问题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在 20 世纪 80 年代,跑酷运动的发起者大卫•贝尔(DavidBelle)在父亲雷蒙德的指导下开始接受 20 世纪初法国的体育教育专家乔治•赫伯特的训练理念并进行穿行障碍的训练. 大卫•贝尔与另一位发起人赛巴斯蒂安•福冈,并加入自己新创编的动作,历经了 10 年的发展,1997 年,跑酷的雏形确立[4].来自巴黎郊区里斯的青年DavidBelle 决心将郝伯特的理念付诸实施,把儿童时墙爬梯的玩闹扩充成一种超越体能与都市环境的极限运动,开发出Parkour 的理念,历经 10 年,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跑酷[5].在上述两种论点外之外跑酷运动还存在着一种比较有逻辑的起源观点,跑酷运动的精神之父乔治?赫伯特,提出了“健有所用”的体育思想,大卫贝尔将“健有所用”的思想丰富了. 乔治•赫伯特作为一名军官,19 世纪末随舰队去过很多地方,但是非洲土著居民身体素质与技能使他最为吃惊:“那些土著居民的身体宽阔、灵活、速度、敏捷、忍耐力强,那些人并不是依靠系统化的训练,是大自然造就这一切”.1902 年,赫伯特在一次火山喷发中英勇的带领当地的人民开展营救工作,成功营救了成百上千的围困居,这次营救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强化了之前“健有所用”的思想信念,他认为体育技能应该与勇气和利人相联系,他人生的座右铭是———“变得强壮、变的有用”.在当时“赫伯特的思想”一度成为了法国体育思想的主流,成为当时法国军事和教育的核心思想,士兵和消防队员在赫伯特思想的指导下创编了穿越障碍课程. 大卫•贝尔的父亲深受赫伯特思想影响,在大卫•贝尔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让他学习障碍穿越课程,同时也参加武技、体操、街舞等体育项目的学习.大卫•贝尔 17 岁时,正式的离开了校园,开始自行开创一种强调力量、速度、柔韧、灵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跑酷.跑酷运动在中国发展比较迟,跑酷运动是项舶来品.2006 年由“奈落”将跑酷运动传到中国,后经杜易泽等人在中国推广.跑酷运动以及实用技能的出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是循序的,而是无序出现的,也不是在独立环境中形成的.其技能的形成,都具有多层取向的复杂因素构成,从其一开始出现就蕴藏着社会涵义. 任何事物或者现象的起源,都有自己的历程,今天的跑酷运动也不例外.

3.跑酷运动的特征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蕴含着这项运动的母体文化,跑酷运动的母文化特征是生来就有的,不因为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就跑酷运动的特征而言,跑酷运动的研究者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论述,比较集中观点如下:参与者的挑战精神、参与者的集群性特征、运动场地的随机性、具有高度的观赏性、具有高度危险性、自由的创新性等特征[6-7].除这几种观点外,有部分研究者们从其他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论述,例如有从舞台表演的角度, 时尚性、艺术性等角度进行论述[8-9].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这些观点为跑酷运动特征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为跑酷运动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任何事物或者现象的特征是区分其他对象的重要之一标志, 对特征的总结和概括要具有高度的宏观性与抽象性.纵观国内所有跑酷文献,所呈现跑酷运动的特征现象,有些特征重叠性较高,如艺术性与观赏性、娱乐性、游戏性、健心性与健身性等,对跑酷运动特征缺乏更生动的提炼.#p#分页标题#e#

4.跑酷运动价值功能

事物的功能一般来说是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事物价值的形成来自于其主体,而事物价值形成的条件是满足其主体需要[10-11].事物功能与事物价值是有区别的,但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并没有深入区分功能与价值的关系.通过对跑酷运动相关文献的归纳与总结, 跑酷运动功能价值有以下几点:其一,健身功能;其二,健心功能;其三,表演观赏功能;其四,竞技功能;其五,由于跑酷运动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吸引力[12].跑酷运动价值功能深受学者们的关注, 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层面进行了论述,但仍然是一种“应然性”的论述,缺乏学理层面的论述.事物功能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有时主观认识会出现偏差而超越事物的功能,夸大其原本价值[13].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跑酷运动的价值时,需要挖掘它的结构功能,在考虑人民大众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跑酷运动的本质属性与大众的主观认识的程度一致,以免个人的主观认识超越了其本身的功能,而夸大跑酷运动的价值, 做出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决策.大多数学者对跑酷运动价值的探讨,都是从现象出发,只是从一般的质和量上判断,缺乏理论依据.

跑酷运动的实践的研究

1.跑酷运动发展现状

由于跑酷运动主要分布在城市,同时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跑酷运动在各地的发展现状必然出现较大的差异, 这使得学者们对跑酷运动的现状研究呈现多元化,但有些观点也趋向一致.具有代表性观点如下:其一,人民大众对跑酷运动的认识还不够,其发展的步伐非常缓慢;其二,跑酷运动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未形成规范的知识体系;其三,在竞技性或表演性项目上尚未建立起制度化的训练与竞赛体系,体制上不完善,技能水平掌握不够,技艺性和观赏性不突出;其四,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对跑酷运动的管理不健全;其五,专业人才匮乏[14-15].虽然几年来跑酷运动发展迅速,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但上述研究对跑酷运动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勾画,也为本课题更深层次的了解我国跑酷运动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跑酷运动的研究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一些观点的论述缺乏新颖性, 谈的仅仅是跑酷运动的表面现象,对更深层次问题研究存在着不足.如何对跑酷运动现状进一步了解,还需要在基础理论上下功夫做工作,需要对这项运动制定标准的统计量表,需要构建跑酷运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进行评估,建立在科学数据上,才具有说服力.

2.跑酷运动发展对策与措施

对跑酷运动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需要采用什么样的对策才能促进其发展,这是跑酷这项运动面临最大的现实问题,也理所当然受到研究者追捧和关注,学者们纷纷提出发展建议,观点不一致,有从宏观角度论述的、也有从微观角度进行剖析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第一,通过场地构造的不断变化满足了跑酷者对不同环境的挑战性. 第二,通过场地构造的不断变化可以启发跑酷者的灵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第三,通过加铺海绵垫和加设安全网等措施来保证跑酷者的人身安全.第四,只要有需求和利润,厂家必定加强对跑酷产品的研发.第五,因为场地是积木式的构造,所以跑酷的地点可以随意搬迁,各种设备可以反复利用,从商业角度看,出租也是行得通的,这样就节省了大量资金[16].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跑酷运动提出具有建设性建议和措施,对跑酷运动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跑酷运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如果对跑酷运动未来走向没有进行合理的论述,而进行一刀切,那么有些举措将无法实施.

3.跑酷运动的发展趋势

国内经济的发展日益与世界紧密结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也出现了大融合,相伴而生出现了文化本土化.作为极限运动的重要载体,跑酷运动发展如何走向,是学者们研究关注的焦点. 从近几年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来看,对跑酷运动的前景进行分析,得出跑酷运动未来的发展走向:其一,选择走科学化的道路,充分发扬跑酷运动的内在精神活力,积极的吸收东方文化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规范跑酷运动项目,调整其不适应该运动发展的部分,增添内在的精神活力;其二,跑酷运动积累了大量的健身理论和运动实践,这是走向全民健身的路径,学者们研究一致认为这是跑酷运动内在的逻辑轨迹;其三,跑酷运动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迅速的发展,向着生态体育的道路迈进;其四,加快大众项目的开发,走大众化道路,是发展趋势之一.学者们从多视角、多层面对跑酷运动未来的走向研究,对跑酷运动的基础理论构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学者的研究缺乏明确分类和有针对性的具体论述,存在着以部分项目的发展趋势看成整个极限运动的发展趋势.如果对项目不加具体分析而一味地追求体育的统一化、标准化,将失去自己的原有的项目特色.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