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专业范例

建环专业

建环专业范文1

继续扩大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资源与能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关键。我国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目标是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系统工程,但在系统工程中环境工程作为污染物排放削减直接相关的专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环境工程专业是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卫生工程等学科的综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本可以体现出:知识更新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多学科渗透、新兴学科涌现等特点。高校作为孕育优秀工程人才的摇篮,在开展工程教育中,应紧密联系行业发展现状,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广大。

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以构建“大环境”为导向,围绕培养综合型环境工程人才,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有机整体。

基于教育CDIO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来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CDIO教育模式代表了Conceiving(构思)—Designing(设计)—Implementing(实现)—Operating(运作)[3]。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将应用与课程之间紧密联系的方式学习。环境工程是一门实验和理论并重的专业,在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实践与实验起着重要作用。借鉴CDIO成功的教育经验,环境工程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第一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约学校经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走进企业,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在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中如何应用;第二是搭建校内的实践平台。实践平台是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阵地,校内通过设立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第三是设立特色实验室。根据专业需求开设特色实验室,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和深度,在全校范围内共享实验资源和设备。

建环专业范文2

关键词:应用型;建环专业;毕业实习

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产业结构正在不断进行深度调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后文简称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体现高等教育学科特色,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安装施工、运行管理工作的需求的人才势在必行。

1毕业实习现状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建环专业学生在第七学期进行生产实习、运行管理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七学期学生参加实习,学生无法参加学校举办的秋季招聘会,错过很多就业的机会,影响就业率;由第7学期学生找到工作工作的学生应单位要求想去签约单位实习,但是由于第8八学期有毕业设计,也无法前往工作岗位影响学生的正常实习;第七学期学生在外实习,第八学期回来毕业设计的时候很多理论知识不扎实,毕业设计困难重重。第七学期所有实习单位都是教研室老师安排的,但是由于位置、性质等区别,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学生抱着抵抗心理去实习,在实习岗位上不积极、不主动,导致实习单位以后不愿意接收我校实习生。有一些即使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也不布置实际内容,主要以参观等简单的形式敷衍实习,导致学生根本学不到东西,更谈不上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毕业实习改革方案

应用型民办高校建环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完善能力,掌握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专业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创新品格和敬业精神,适应行业领域一线需求的基础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应该注重学生毕业实习这个环节能力的培养。毕业实习环节教学改革主要从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学期进行调整,将毕业设计调整到第7学期,让学生在学习完专业课之后马上进入到毕业设计中,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同时将毕业设计分为联合毕业设计与普通毕业设计,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参与设计,真正接触到工程实际,真正做到联合、做到融合、做到配合,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建筑行业其他专业进行结合,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毕业设计期间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施工现场,在巩固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的理解与掌握。将毕业实习调整到第8学期,有助于学生参与春季、秋季招聘的同时多形式的组织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大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敦促已经签订三方协议的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发动教研室教师力量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信息,也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喜好去寻找合适的实习岗位。采用6种不同的实习方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实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差异性为其选择最优的实习方案。组建好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和思政导师教师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践指导的力量,并做好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监控工作,各司其职,确保实习顺利完成。教研室老师负责毕业实习岗位质量审核,确保企业能提供与建环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离开实习企业或岗位,不得自行变更实习场所。的确需变更实习企业或岗位的,须教研室提出变更申请,经教研室审核通过并做出新的安排后报学院,否则实习成绩不予记载。专业导师按照要求每天通过校友邦查看学生的定位出勤,并认真记录定位和打卡情况,定期查看学生实习动态,每周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答疑、讨论等1-2次。教研室要加强对学生实习成果撰写和实习过程中的管理,要求至少每周1篇实习周志和实习结束后的1篇实习报告,其他实习成果不做统一要求,专业负责人根据任务和质量标准的不同自行确定,并明确给出具体内容。毕业实习工作执行组要不定期对学生实习企业进行走访,要求在毕业实习开始前1周按照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市内、省内、省外),合理规划走访路线,毕业实习工作组按各专业上报走访路线进行综合规划后上报,经审核通过后按规划执行。在学生返校后,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答辩。学生最终的实习成绩由4部分构成:出勤成绩(15%):由专业导师按照校友邦定位打卡的位置和次数给出。实习成果成绩(25%):专业导师根据实习周志、实习报告及其他成果的完成情况客观给出。企业实习成绩(30%):由企业导师通过填写实习鉴定客观给出。实习答辩成绩(30%):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学生进行答辩,根据答辩情况客观给出。从实习形式到过程管理再到最后的成绩评定都是详尽细致,真正做到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全程全范围管理。

3结束语

本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依托行业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毕业实习教学方法、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学生、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将第七学期的生产实习、运行管理实习、毕业实习统一合并成毕业实习,改到第八学期。为学生提供6种可以选择的毕业实习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实习过程追踪与检查,最终由4部分合成总成绩。切实提高我校建环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水平,为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东,刘泽华,陈刚,等.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建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47(11):51-53.

[2]王志勇,刘畅荣,寇广孝.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建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6):44-47.

[3]李奉翠,靳俊杰.对建环专业实践创新教学改革的进行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26(8):78-79.

建环专业范文3

本科生课程设计是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开设9学分的课程设计。通过对2010级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介绍以及效果分析,体现该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学生对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方案确定等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应用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设计;组织;问题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与实际工程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科,学生仅仅通过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远远不够的。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意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自己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与此同时,结合实际的工程设计,了解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增强收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后,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的课程设计,能够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

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本科生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第四周至十六周共14周,成绩总计9学分。课程设计内容主要以“空气制冷”、“供热锅炉”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从冷热源到末端的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步骤

(1)布置设计任务。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的教师团队共同商讨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及内容要求,针对以往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细化设计任务,制定详细的综合课程设计指南及任务书,并且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设计对象为某高校办公楼供暖空调系统设计。(2)授课讲座答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在课设中出现的问题,围绕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分阶段集中不定期安排几次专题讲座,如典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工程案例剖析等。通过专题讲座解决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并能熟练使用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等资料。(3)导师监督考核。为了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效率,同时锻炼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采取分组导师制度,每位教师负责3~4名学生。(4)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答辩时间安排在第11周以及第17周,分别进行供暖和空调设计答辩,答辩方式为集中答辩,所有教师分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提问,独立给分,最后全体教师汇总给出综合答辩成绩。

(二)课程设计讲座与内容

为了使学生了解整个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并且增加对内容的了解,由课程设计负责老师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动员及任务布置,选择两名研究生作为助教,由于他们对本专业内容熟知,并且熟悉课程设计流程以及内容,易于引导学生更快的从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设计中,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地沟通机制。具体的授课讲座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采暖空调系统设计引论。综述本科生在前三年里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针对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常识,让学生讲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同时介绍在设计中基本注意事项,避免出现设计失误。(2)采暖负荷计算及常规设备选型。首先回顾学过的《供热工程》等相关课程,提出设计必须遵循行业规范,让学生逐步从学习转向设计,讲座教师介绍采暖设计步骤,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采暖中走廊、卫生间、楼梯间等供暖常见问题,避免学生走进误区。(3)锅炉房设计。结合《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以及锅炉房设计规范,从锅炉容量、循环泵流量、扬程确定、软化水系统、补水系统、定压系统以及送引风系统等各个方面介绍锅炉房设计的步骤。(4)空调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结合《空气调节》课程,以及前面关于供暖设计的相关讲座,学生独立完成空调系统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中体会到设计与理论知识的不同,设计中应当结合建筑中各领域的要求,融合到一起,完成设计要求。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分为导师考核和集体答辩两个方面,各个设计阶段的考核,由各位指导教师灵活安排、分工负责。集体答辩分为两个部分:供暖设计以及空调设计。组织全学科部教师分组答辩,每次答辩每位学生限时15分钟,学生汇报8分钟,教师提问7分钟。最终的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学分为9学分。

三、课程设计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有:(1)学生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课程设计初期,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对于工程会犯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管道的设计中,没有考虑阀门的分类和使用。经过锻炼,学生能够很好的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考虑实际工程的需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更好的结合。(2)自主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书本上的,而实际的项目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规范,与同学探讨等方式,不仅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与行业规范的了解,更加加强了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与教师的沟通能力。得益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团队意识;教师的直接指导,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够对整个暖通设计的流程及基本的设计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但从平时的答疑、课程设计讲座的提问及答辩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的课程设计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主要提出以下几点:(1)设计手册及节能规范的熟知度不够。工程设计手册及国家、地方行业规范、标准作为暖通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理应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理论教学难以涵盖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需要从这些参考资料中寻求答案。由此看出,面对诸多暖通行业的参考资料,在理论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解读与学习很有必要。(2)系统方案的确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有力的依据。供暖、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是整个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在系统形式确定这一环节只懂得选用而不懂得比较。从最终课程设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方案确定这一环节,不同方案的思考与评比这一内容还有待完善。(3)水力计算部分有所不足。风系统及水系统合理的水力计算不仅关系到冷热源部分所输出的冷热量能否按需分配到末端用户,更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有效、节能。水力计算的理论学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部分,一个简单的小系统就需要很大的计算量,不同的系统形式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计算步骤繁杂,虽然很多同学的水力计算部分能够完成,但其中的步骤并不明晰。如何寻求理论设计与软件辅助设计的平衡变得极为重要。(4)分类设计理念不强。同一建筑往往有不同形式、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尤其对于综合性建筑,很多房间的使用时间不一,所以,对不同的房间、空间,应有不同的分类,同时应划分不同的系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情况来看,系统划分单一。另外,对各类型房间的供暖、空调的形式不明确,对特殊类型空间如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地下车库、门厅的设计知识缺乏,是普遍存在的又一问题。无论在参考书籍还是在理论教学中,往往重视供暖、空调的共性而忽视适用于不同类型空间的个性。所以,此方面理论的学习与指导还有待加强。(5)对系统的认识缺乏整体性。无论是空调系统还是供暖系统,都是与冷热源机房相连。所以,冷热源侧与用户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设计应该有整体的理念。但很多同学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锅炉房需要有补水定压装置,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空调系统需要补水定压,只知道用户侧需要水力计算而不会机房侧的管路平衡与确定。多数时候,理论教学教授的是共性的知识,但往往,这种共性没有推广到个性中去,这同样是理论教学有待完善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对于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于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尤其对于工程知识,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一些重要的工程常识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讲解。(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缺乏整体的认识,指导老师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这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沟通,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与恰当的指导。(3)课程设计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由于课程设计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需要多次进行修正和完善,这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进行设计的总结,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老师能够总结经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更好的指导。

作者:潘嵩 王新如 李娜 王未 许传奇 王云默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陈超,蔺洁,李俊梅,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南(第二版)[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

[2]谢静超,刁彦华,毕月虹,赵耀华.探讨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必要性[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

建环专业范文4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一流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跨界融合“艺术+工程”

引言

2019年4月9日,教育部通知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即教育部“双一流专业”计划,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建设一万个部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新工科”及“双万计划”的提出及实施,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双万计划”背景及“新工科”的视角,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需要从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定位出发,厘清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及课程等一体化发展新的思路,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

一、地方工科院校一流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设计专业正处于黄金时代。在新经济形势下,结合新工科背景,环境设计专业如何定位,学生如何学,老师怎么教,专业自身如何发展等这些最重要的问题必须重新思考和谋划。

(一)依托工科优势创建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目标:学校专业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宜把握其个性化及多元化特征,特别是根据地域特色,如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学校学科优势以及自身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形成自身强项,树立特色品牌形象。由于学科背景、所处区域等原因,地方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要求等与专业美术(艺术)院校、综合型大学及文科类院校均有所区别。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可结合学科具体特质和工科院校工程技术教育优势,加强学科跨界融合,构建基于工科背景下的设计类专业教育模式。在新工科背景下,依托工科优势,地方高等学校环境设计专业可以实行“艺术与工程”跨界融合的办学方式。“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一般的工科院校都开设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纺织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等。工业设计专业可以与机械工程跨界融合,服装设计专业可以与纺织工程专业跨界融合,视觉传达专业可以与信息工程专业跨界融合,而环境设计专业可以与建筑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跨界融合。地方工科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要研究“艺术+工程”跨界融合的对策,研究跨界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解决问题路径,创建科学完善的“艺术+工程”跨界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设计人才,拓宽地方高校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空间。

(二)以“新工科”理念赋予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新内涵:各个地方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在特色化差异、地域特色化方面均存在着模糊地带。环境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艺术设计门类,要注重学科的交叉性,依托建筑学科与设计学科相结合并嫁接于多学科之间,以其全面性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在整体环境观念的前提下形成新的知识构架。新工科建设,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概念。“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关键在于对“新”的内涵理解与实际行动上。而“新”的内涵首先表现在面向未来的工程技术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新素养”。对新工科特性的理解要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新工科区别于传统工科,既包含工科专业的建设,又包含对带有工科特色的设计类专业的有效改造;既提倡学科跨界融合,又提倡对专业发展知识的更新升级;既强调实践知识的应用性,又强调工程教育的设计性与人文素养。所以说,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既是服务区域,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必要措施,又是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理念和培养现代人文艺术素养人才的系统工程;既要适应新时代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是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必然发展阶段。

(三)以“一流专业”标准确立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新纬度:“一流专业”建设源于教育部“双万计划”,其核心在于对专业建设“交融、跨界、创新”。专业是联系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拓展外延,对接产业链,内部维系要有依存关系维度。环境设计专业是设计学与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某些学科课程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新工科专业的交融、跨界、创新等典型特征。首先交融性,环境设计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或拓展,显著特征表现在创新设计、材料构造和施工工艺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需求明显增强;其次是跨界性,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和升级,环境设计在自身构成中必须具有跨越原有产业和行业界限的特征,这就要求环境设计要整合新设备、新技术乃至新设计模式,吸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信息工程技术、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学科某些课程,通过跨界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后是创新性,创新性是“一流专业建设的价值所在。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产业与文创产业、新媒体行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和深入,这就为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紧紧抓住机遇,要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创新教育模式,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理念、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要着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色打造,培养满足适应新经济形势的环境专业设计人才。

二、地方工科院校一流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措施

面向“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地方工科院校特色发展必须植根区域经济发展大环境,策应国家发展大战略。盐城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招生始于1993年,至今已近30年,该专业先后获批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当前正积极策应国家沿海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瞄准服务艺术乡村和新城镇化建设目标,努力推动设计创新以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

(一)以“立德树人”为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立德树人乃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盐城工学院是一所地方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三全育人”基础上抢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深度融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面向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人才培养高地。“艺术+工程”是指通过“艺术”与“工程”的交叉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升设计人才格局。我们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倡导“校地联合、产教融合、知行耦合”,注重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结合;以创新、创意、创作、创业“四创合一”,拓展艺工结合特色的体系化、模式化、产业化,形成学生通识、专业、职业、实践、扩展“五大能力”协调发展。强化修为教育,滋养学生人文情怀。一是利用设计课程本身的思政和审美特点,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二是将核心价值观、品德修养、职业操守、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培养学生修为品德;三是利用专业考察、采风、寒暑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继承老区“铁军精神”,弘扬盐城传统“海盐文化”,做到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职业发展,以“四位一体”为抓手,培养德才兼备的设计人才。“艺术+思政”成果“融技以道:地方工科高校修为教育创新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师生设计的“N4A”文化潮牌获江苏文创大赛一等奖。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务实先进的办学理念:在新经济形势下,深度融入本地域经济文化建设是地方工科院校专业发展的根本依托。学院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教师组建的“区域文化与创新设计”研究实践团队,主持及参与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广场规划设计、丹顶鹤保护区坝东综合设计、张本古村落保护及规划等50多项环境与景观设计工程,并举办了“展望盐城,保护湿地”丝网印海报创意工作坊、“设计创新,助力乡村”等活动,打破了各专业间相对分散的局面,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平台互用,以强带弱,学科渗透,相互补充,带动了整个专业群的内涵建设。我院创意与设计实验中心获批江苏省实验示范教学中心,通过承担、参与国家及省市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学科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带动学校人文学科等学科的发展,提高学校在本地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以及城市文化提档升级中的贡献度,增强专业在区域中的竞争力。盐城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源于工民建专业,一直在探索“艺工相融”模式,“艺工相融”是秉承专业的继承性以及工科院校独特的工科背景形成的宝贵经验,也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与教学、科研、管理各个环节的独特理念与优势。“艺术+工程”是“艺工相融”的延伸、深化、体现,也是本专业多年来紧紧依托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标杆学校的发展经验决定的。“艺术+工程”注重设计学科与工程学科跨界互融。“所谓跨界培养就是打破现有学科和专业的界限与束缚、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协同培养方式,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培养学生,以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形成一套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2]通过跨界融合达到设计专业的“艺”与工程专业的“技”相结合,实现设计专业的“美”与工程专业的“用”相统一。

(三)以国际化视野为依据,深化丰富“1+3”师资队伍模式:“引、培、聘、兼”并举,打造学校专任教师与外聘专家、行业(企业)导师、特种工艺师构成的“1+3”师资队伍模式,形成名师(名家)、省优秀教学团队及“省级人才工程+注册设计师+海外留学背景”的队伍互为促进,互融互通,促进教学与研究、创新与实践、创作与服务“教学-科研-产业”的相辅相成(图1),可以有效解决师资队伍与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在专业发展中体现出强大的活力。学院以“生涯规划”、“名师成长”、“研修访学”为抓手,实现教学队伍团队化、师资结构合理化、科研视野国际化、教学手段多元化目标。我们以“教学、研究、实践”型团队建设为载体,尤其重视顶尖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加大教师、学生出国研修的机制与机会。近10年,学院引进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服装工艺师等特殊人才;每年2位教师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研修。同时,加强师资队伍梯队化建设,通过改善学术队伍结构,打造艺术基础雄厚,具有较强排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团队,使团队成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工程设计,以及重大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依托建筑工程专业、材料工程、信息科学优势,协同合作,让工科专业的教师参加环境设计专业师资团队,打造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教师团队注重在教学与研究上的互补性,注重团队教学和跨学科学习,通过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联合指导,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与研究能力。”[3]通过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教学和实践指导为人才培养提供新途径。

(四)以工科大学为参照,全力创建“互动共享”教学资源大平台:立足于具有全局性思维,实现“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专业与服务”的深度整合。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关键,推动“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专业服务—成人成才”的全面成长的教学、科研、服务制度体系建立,形成“教学、科研、产业、服务”四个维度的良性互动;以教学为中心,形成“教学—工作室—研究机构—市场”四个维度的有机联合,形成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管理—评估”四个维度的互相补充(图2)。通过创建“以人为本、互动共享”教学资源大平台,建立教学科研与产业联合机制打通专业与就业,教学科研与产业服务、专业与市场等通道。“汇聚企业、科研院所、行业部门优秀资源,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研发、培训、教育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4]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为区域输送高素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我们加强与建筑、机械、纺织、人文、管理学科的跨界融合。围绕“发展能力、专业能力、创业能力”的“三大能力”培养和六大结构模块(文化素质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各模块更加清晰,课程结构更为科学;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等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同时围绕“课程+课题”思路,整合课程知识、将工程课程吸纳到教学体系之中,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即时性、先进性;通过构建课程教学组织、课题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平台、教学展示平台、校企协同平台,形成“五方合一”教学育人平台,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图3)实现“研教并生、研学并行、互动相生,协同创造。”[5]通过这种多元化开放式平台,覆盖“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协同育人,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实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满足市场需求。学校“能力导向,多元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艺工相融,多维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以“学用一体”为重点,强化“开放共享”实践体系平台:盐城工学院遵循“参照名校、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特色分明”的平台构建体系,学校的大学科技园获批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示范教学中心。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目标是实验室、实习基地实现协同,企业进课堂、进项目,拓展多赢式结构,通过学生的参赛、参展带实践共同拓展校企构建创业合作平台,实现培养目标。我们强调资源的整合性、高效性、针对性,强化“两点合一”的硬件建设(实验室、工作室)、“平面网络状”的质量系统、“多渠道散点状”的教学平台为要素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形成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践、实验、集中实践、企业项目与竞赛“四”个部分相互统一的实践模式创新,可以形成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完善合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格局,以行业项目和各种设计大赛的设计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招标、比赛等,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做到以“展”促教、以“赛”促“学”。学院定期邀请社会知名的设计师和实际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举办各种讲座,现场指导学生,让学生能直接学习到社会行业市场上所需的专业设计能力、技能和经验。通过打造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整合校内资源,把“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设计工作室、众创空间、校企联合工作坊”统一成有机整体,实行五方联合的实验实训平台(图4),“由于项目涉及的知识结构复杂,也获得了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的实践,提升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信心。”[6]通过发挥平台作用,实现“四创合一”,即创新、创意、创作、创业的合一。

(六)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培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设计行业、相关技术及教学手段的发展,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特别是要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群)、教材建设、教学成果、教学名师,以适应新的形势。在课程建设的引导下,进行行业的深入调研,研究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更新知识及其组织结构,做好课程间的相互衔接,并且使教学内容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节约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多维协同,共同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努力形成“校企共建、全程参与”的课程结构模式,并以此为生发点构建本学科的特色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以科研带动教学水平提升,强化地域特色、工程特色、服务特色,强化情景式教学。此外,还要构建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融合课程的评价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合理搭配连接知识传授与应用的链条,围绕课程评价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水平。”[7]继续丰富“项目式推进”,以项目促建设,发挥专业建设促进本科教学、科研提升教学水平的作用。《基于3DMAX技术的室内动画漫游表现》《钢笔淡彩—建筑上色》获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二、三等奖。《形态构成》《Revit建筑表现与BIM工程应用》获江苏省重点教材;2019年,《服务设计》《房屋建筑学》获批部级一流本科课程。

(七)以特色建设为中心,构建完善的专业建设保障体系:有效建立专业建设保障机制是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石。在专业发展中,地方工科高校应更多地着眼于地方特色,充分运用依托工科的优势,才能确保专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促成保障专业建设体系科学化,并顺畅运转。“通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成内部建设与治理,实现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8]这就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强化多元化资金配套保障。要在财政拨款、企业行业支持、社会民间资金参与上寻求突破,以本专业品牌影响力努力拓展专业建设的资金配套能力,切实保障专业建设的经费需求。二是强化设备保障。要切实加强实验设备、教学设备、科研设备、教室设备的持续投入,确保各项硬件设备能够满足和保障专业建设需要。三是强化制度管理保障。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下新的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共同促进教学、科研、服务共同发展上下功夫。四是强化校企协同长效机制保障。还要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保障体系的长期性、可持续性机制,为“艺术+工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累经验,全面、科学、合理、高效提高环境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语

建环专业范文5

本文讨论了专业由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发展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之后专业英语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可行的措施,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英文能力,充分满足专业发展对人才的英文技能所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改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为了培养建筑能源领域的全能型人才,教育部于2012年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节能技术以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传统的建环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随着与国际的不断接轨,建环领域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更是需要不断拓展与国际上各个国家的专业人士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提升技术型人才的专业英语水平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关于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1-4]。而在新的专业背景下,如何建立符合专业发展趋势的全方位的专业英语知识体系,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与积极性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就成为了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会考虑专业的发展和转变,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过程改善和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建环专业英语课程概况

1.课程内容分布和特点。专业英语涉及特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专业英语的学习需要以专业知识为背景,内容涉及专业所学的各个领域。传统建环专业英语涉及到了如图1所示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应用两个层面的内容。基础知识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理论。而专业知识包括通风、空气调节、制冷、供热以及热源等相关设备和系统的讲解。

2.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内容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如上所述,现有建环专业英语的内容是根据传统建环专业,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背景而编纂的,因此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能源应用方面的内容设置。此外,课程内容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而课时却十分有限。因此,用于各部分内容介绍的篇幅会受到很大限制,不能进行详细讲解,所以有必要对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2)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专业英语以各专业课程为基础,因此课程通常被安排在大学四年级开展。在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开展中间有大约两年的时间断层。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此外,学生在能源应用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少,加之中国学生在听力方面本身不具优势,此时进行全英文教学会使得课程变得艰涩难懂。可能导致学生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弱。更甚,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下降。(3)学生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学习主动性差以及不能和教师形成有效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英语基础知识积累薄弱;另一方面是学生存在心理的恐惧和不自信,缺乏公开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此外,专业英语的学习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准确掌握词汇的专业释义。因此,就需要学生对普通词汇的释义进行准确的引申和扩展。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

1.课程内容设置。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为了顺应城市新能源利用和绿色发展的趋势,并结合能源应用的专业特色。应该在已有内容基础上增设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储能技术;建筑中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等。以便于学生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受教学课时所限,在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后,需要对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从而保证能够系统完整讲授学生专业发展所需的专业英语知识。由于《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基础理论贯穿并体现于各专业课程以及能源应用领域中。因而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可以不设单独章节,而是融合到专业课和能源应用案例中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回顾。

2.教学过程改进。考虑到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较差,专业英语储备薄弱的实际情况,加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会涉及到更多能源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双语教学为切入点,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手段,首先要以中文讲解作为铺垫,在充分理解中文材料的基础上学习英文新知识。与此同时,还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提前预习。尽管建环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毕业之后继续深造,获取研究生学历。因此,考虑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讲解,还应该涉及学生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3.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和养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巩固和提升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来入手,其总体思路如图2所示。由于专业英语以专业课程学习为基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英文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所以要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通过预习,一方面要巩固相关的专业理论;另一方面要找出课程中存在的难点,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学习,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课堂教学中,会借助于多媒体平台,将讲授法与问答法相结合来开展。为了建立良好的专业英语词汇基础,提升学生的专业交流能力,在课堂上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专业词汇的速学速记。为了巩固知识并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并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单词速记竞赛来激励学生。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要求学生提前准备PPT,每次课安排4—6名学生进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的课堂汇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进行英文表达,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专业英语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将普通词汇专业化,因此在课堂讲解中需要充分利用课本材料,进行反复和不断的练习,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习惯建立的目的。而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还会以小组为单位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并引导学生之间合作交流,通过资料查阅、自主探究等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进行结果汇总。

参考文献:

[1]杨兰兰.关于建环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制冷与空调,2006,(3):117-120.

[2]张仙平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4):97-100.

[3]陈世强等.重构式建环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04-107.

建环专业范文6

关键词:环境工程;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培养

为了在实践中培育高科技人才,也为了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促进学校,企业和行业的共同进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了瀚蓝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产业学院两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产业学院”,并取得了许多不错的成果。

1环境工程专业产业学院建设情况

1.1运营体制体系优秀

除了传统的实践基地或大学研究基地以外,工业学院是一个工程教育社区和一个新的工业教育整合组织,具有各种功能,例如人员培训,研究,成就转换,社会服务等。与传统学术性学院相比,产业学院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将产业思维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通过政府搭台,构建校企共建共享、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合作共赢。依托产业建立的产业学院就像一座天桥,连通了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一线需求[1]。“瀚蓝环境学院”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瀚蓝环境有限公司按照企业家精神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形式创建的具有工业和教育职能的现代化校企联办产业学院,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大学和企业,教育工作者和工程师共同努力,实施人才技能和质量培训。培养过程中,采用以对接企业为主导,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废水、废气、固废处理技术纳入教学内容,按照企业营运模式通过实地观察、实地操作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此,产业学院成立了一个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细则和工作促进计划。管理委员会有学院与合作单位共同派员组成。在满足岗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共同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训计划,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1.2共助学生就业

在产业学院学生就读期间,合作企业提供了认识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活动,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又熟悉行业工作实况、了解工作内容,清楚企业业务,适应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双方合作打造科技创新新“瀚蓝环保产业孵化器”平台,双方于2018年成功孵化了由我校教师担任法人的“佛山环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一方面解决瀚蓝环境有限公司运行过程中碰到的环保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因为经营范围包括: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噪声与振动控制服务;环境保护监测等服务,承接了社会其他企业的环保技术服务,近两年来承接了环保竣工验收、预环评、场地调查等环保咨询项目,营业额达到100万元。

1.3产学研深度合作

为企业解决环保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瀚蓝环境学院成立后,在科研方面的合作主要采用企业委托项目模式,教师团队带领学生主动承接项目。依托企业项目主要是由企业牵头,根据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污染治理技术难题,通过科研合同委托形式,对污染治理技术难题进行联合研发。近三年来,产业学院所在企业委托我校进行研发项目8项,合同金额156万元。双方合作开发了具有抗水、耐硫、抗重金属的高效低温NH3-SCR催化剂,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尾气具有水蒸气含量高、灰分含量高、重金属含量高的特点具有较好的脱硝效果。通过合作开发的脱硝剂可为企业节约操作成本5766.4万元/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480t/年。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奖项。与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省、市科技项目3项。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科学队伍的力量和实验室条件的优势,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究,共同开发新型海洋化妆品,获得了高新技术产品2个,取得系列科研成果优先服务企业,帮助企业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与企业联合攻克发展进程中的技术难关,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同时教师团队也在科技研发当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提高学术素养,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又进一步反馈到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产业学院汇集产业需求侧的产业管理人员、企业技能大师和一线企业师傅,以及教育供给侧的教学名师、技术研发人员和一线教学骨干。他们经验互补、优势互补,携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在合作中双向交流、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彼此的专业水平[2]。为了解决学生参与产学研科研项目偏少、企业依托的项目中,学生的参与率不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不明显等问题,瀚蓝环境学院拟每周留出一个单位时间,通过课题汇报、座谈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研发上。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在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环境工程的学生参与到技术研发、环保咨询服务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建设期,共有25位学生参与了教师的技术研发工作,10位学生参与了环保咨询服务工作,有5位学生申请了实用新型发明专利,4位学生获得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6位学生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

2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及改进

2.1招生体制需要改革突破

瀚蓝环境学院培养人才的主要参与者是由全国统一学院和大学考试选拔的全日制学生。虽然能实现一部分毕业生符合联合企业招聘要求,为合作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但距离企业对人才实际需求还有一定距离[4],关键在于逐渐产业学院主体时没有按照双方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拔,高考系统录取了该年级的学生后,可以通过双向选择来选择愿意和满足双方真正培训需求的学生,这将大大提高企业参与高校合作人才培训的积极性。

2.2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需要融合

校企联合培养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应用能力,但毕竟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联合培养毕业的学生依旧无法很快地适应企业环境,没能第一时间将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转化成企业生产力[5]。为了使学生能够融入社会并迅速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应该在联合培训过程中整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例如在日间课程中增加技术教职工,规范企业经验等,从而使文化校办企业已形成有机的,不断发展的局面,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并尽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和企业。

2.3可为企业员工提供学历提升教育

目前对于企业的在职工培训静静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培训,若想继续学习深造获取学历,则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曲线获得[6],这对于在职员工来说代价不小,甚至可能会休假深造,这对企业的发展不利,深造后的人才不一定能留得住。校企双方可根据此情况制定企业员工的教育深造方案,选拔有意愿深造的在职员工,共同培养,让员工在职期间也可获得学历,留住人才的同时又提升了员工专业素养。

3结语

建环专业范文7

关键词:建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专业发展需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教育部提出加快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发展。“新工科”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1]。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不够,只把它当成毕业之前的最后一道手续。造成本科学生理论能力上不及硕士生,应用能力下不及高职生,从而就业竞争力差,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同时市场缺乏大量合格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企业在招收本科毕业生后还要自行培养、训练,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并影响运行效率。于是,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对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环节改革,已经成为新工科背景下的时代需求。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兴趣不高[3]。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学校开展了不同的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建环专业采用加强过程管理,来严格要求学生按规定动作进行毕业设计;东北石油大学建环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本文认为,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兴趣不高的根源是:目前的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多是教师根据自身情况拟定,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学生选择的题目与其日后的工作或深造关联不大;因此,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对其后续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仅仅是为完成本科学业而必须履行的一道手续,自然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高。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兴趣,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需求,真正从学生需求出发,拟定毕业设计选题范畴,提供出包含工程领域应用新技术或科学研究前沿的设计题目,以满足学生后续的工作或深造需求。

一、以需求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本着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新工科”背景下,研究以建环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毕业设计题目设置、选题及指导等工作,探讨此种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兴趣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具体包含如下改革环节:

(一)收集毕业设计相关资料,全方位、多途径关注专业发展前沿及工程领域应用的新技术,并注重“互联网+”平台下建筑信息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项目组成员按照分工,查阅了大量专业文献,并通过参加部级、省级学术、专业研讨会,接触、学习并吸收专业前沿知识;同时,项目组成员各尽其能,与大型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究院及施工单位的专业人员联系,向他们学习专业新技术的应用,尤其学习到,建筑信息技术BIM已经在各专业的设计环节、项目施工及管理环节,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收集到了不同应用功能的建筑底图,获得了新技术,如热泵技术、BIM技术的学习资料,为毕业设计新型题目的开出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详细调查、统计毕业生发展方向,根据学生需求,精心设计选题方向。对建环专业大四学生毕业去向进行调研,主要分为两大类:考研与就业。其中,就业方向从技术内容角度细化为供热、空调、制冷、热泵等分支,从工作性质角度细化为设计、施工管理、技术支持等;考研方向有太阳能热利用、热泵技术、储能技术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与研究专长,精心设计选题方向。最终开出的毕业设计题目,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前沿性,突出节能、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与社会及科技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增加一定的创新性要求。方案设计在追求新颖、功能完备齐全的同时,要求不能脱离社会实际,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及实施的可行性。

(三)指导教师细化毕业设计选题,充分做好毕业设计布置工作。每位指导教师预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研究专长和研究方向,再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以确定对应关系,进而师生之间进行选题的协商与确定。在选题协商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实际情况,提出参加毕业设计课题的要求,并选择课题。这种选题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定选题之后,每位指导教师认真编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任务书,学生接到指导书与任务书后,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前的准备工作(如调研、文献资料的查阅、开题报告的精心撰写等),继而制订周密的毕业设计计划,做到设计阶段有章可循。

(四)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指导教师严格过程管理;并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设计兴趣的同时,兼顾创新能力训练与知识拓展。此步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每位学生的专业需求,根据学生需求准确把控课题目标。而且教师要把控时间节点的分配,要让学生按照设计阶段的不同难易程度及学生的不同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在设计进程中,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对专业前沿知识及工程领域新技术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反馈至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如何结合,新知识盲点上的点拨,设计思路的优化,计算方法的修正等。学生面对工程设计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但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的技巧。比如学生拿到建筑底图,开始识图并确定建筑围护结构的相关参数阶段,遇到围护结构构造与设计手册不一致,不知如何处理;老师教其处理方法后,学生对其中近似取值的方法不理解,怀疑这样对计算精度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指导时,首先应该讲解设计的总体思路,设计的全部环节,每个环节的目的、要点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比如,负荷计算环节,指导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负荷计算的目的、方法以及与识图阶段围护结构的关系,由此出发,强调负荷计算的要点。最终使学生明白,工程设计要应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开展,但工程设计不同于理论研究,对于传热系数等参数的确定,要求方法得当,符合现行规范及标准要求,而细节上则无需过于苛责。这样,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另外,对于一些新知识点,课程学习中仅涉及其工作原理;在应用于工程设计时,需要详细讲解技术要点、规范与标准要求,并让学生清楚新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新技术的优缺点及需要继续探索的领域,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探索,为专业的发展做贡献。这样,也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对于BIM技术感兴趣的同学,鼓励学生跨专业组建团队,按照设计院工作模式进行设计。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各专业指导教师以设计院形式召开协商碰头会,学生参与,使得学生能够及早了解实际工作模式,并充分认识到BIM技术在各专业协同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指导教师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优化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工程思维,拓展了知识面,提升了学习能力,自身的专业需求得到满足;进而更愿意主动认真地完成每个设计环节,最终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

二、研究结果

课题组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了教学试点,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方收集资料,紧跟专业前沿及新技术的发展,合理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方向;通过对毕业生发展需求的调研,明确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细化了毕业设计选题,保证设计题目的可操作性。毕业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出了空调技术、太阳能采暖、土壤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以及寒冷地区太阳能与热泵耦合技术等课题。由于学生所选课题与自己的专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学生能够自主地对所涉及的专业前沿知识或工程领域新技术进行学习,有疑难时能够积极向老师请教,并及时对设计方案、计算方法等进行优化,最终获得了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跟踪学生的毕业去向,课题组中有一部分学生到南方工作,在工程领域涉及空气源热泵,由于具有相应的设计基础,他们较快地适应了工作,表现令单位满意。还有一部分深造的同学,因为接触过可再生能源,在导师开展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课题时,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要优于其他同学,这为学生顺利地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论

建环专业范文8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作用

1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环境设计专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主要研究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两大内容,是以建筑为母体,向室内室外两个空间衍生的多领域的艺术设计,它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它所研究的对象总是围绕着建筑进行,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需要有建筑学方面的知识。然而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建筑学背景,同时又不能充分认识到建筑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方案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1设计停留于外观效果

因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源,大多是艺术生,受艺术熏陶较多,思维方式上侧重于视觉效果的表达,加之对艺术效果的表达也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所以做方案时,往往只注重设计方案最终呈现的图面效果好不好看,艺不艺术,潜意识里把它当作了墙上的美术作品,而忽略了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较少关注是否解决了具体的问题,以及能否被人很好的使用。对于环境设计方案最终是要投入施工,变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意识薄弱。

1.2功能分区意识及能力较弱

功能分区即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使不同要求的空间得到合理布置的方法。可以说,功能分区是设计的基础,是保证所设计之物能被合理使用的第一步,也是设计之初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关乎设计的成败。然而由于大多数环境设计专业并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来进行这种训练,相关课程的开设对此也没有充足的重视,因此使得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功能分区排布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对项目的主、次、内、外、闹、静等功能进行合理安排。而且环境设计的学生通常在拿到任务书后,只想设计的风格、材料和色彩,很少思虑方案所涉及的功能、分区、排布、整合问题。故很难挖掘出项目所要达到的具体的使用目标,如被谁用,怎样用,多少人用等一系列问题。

1.3空间流线组织能力薄弱

空间流线组织是指把若干使用空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空间体系的方式。它需要根据各使用空间的特点和功能要求组织空间,以保证室内空间流线的顺畅合理。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因其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流线组织特点。尤其在现代综合性建筑物中,流线组织亦是复杂的。所以设计中必须要明确各种流线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最终实现建筑空间的方便舒适。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建筑空间的流线组织,缺乏专门的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常常不能很好的组织规划人流,而造成人流的交叉、干扰。尤其对于复杂点的建筑物,流线组织设计更是陷入混乱,突显空间流线组织能力的欠缺。

1.4建筑结构知识欠缺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只有建筑结构安全、适用、耐久,建筑物才会安全、适用、耐久。因此,建筑结构知识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很多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建筑结构知识极度欠缺,不仅不清楚建筑结构的种类,更不清楚具体结构中,哪些构件承重,哪些构件围护,这就导致了设计中常常随意挪移承重的墙柱,添加超重的设施,任意分隔室内空间,完全不考虑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体系,造成设计方案仅仅是空中楼阁和纸上谈兵,在现实中不可行。

1.5不了解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目的在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只有掌握和了解这些基本的建筑设计规范,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不偏离基本的设计原则,也能让设计方案更加实用。然而现在很多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对规范比较冷落,没有切实认识到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对于设计的规范性要求很陌生,致使设计方案不能有效的投入到实际的建设和使用中。

2建筑设计课程的建设作用

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是研究建筑物的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建筑空间的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功能的合理分区布局,空间流线的组织,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结构知识;并学习建筑外部空间的尺度和组织方式,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从总体布局到功能细化的合理的设计程序,熟悉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建筑设计课程能从以下方面促进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

2.1训练学生的功能分区能力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拿到设计任务书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任务项目的内容要求进行功能分区,这是一个熟悉任务书要求,并对任务书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要清晰的知道各功能的具体设计要求,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理出大的功能分区,找出附属的功能关系。如果这个步骤不能分析明确,那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必定不堪一用。所以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功能分区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必须经老师把关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设计。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的这个环节,学生们的功能分区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

2.2训练学生的空间流线组织能力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空间流线组织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在功能分区之后,学生们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各功能分区的位置。并在空间组合时以主要空间为核心,安排次要空间;将对外联系的空间靠近交通枢纽,将内部使用的空间放在相对隐蔽的位置,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处理各空间的联系与隔离。同时根据活动人员流动的特点,在流线组织中使集中有序的人流以最短捷的流线集散;使集中无序的人流减少对安静活动区域的干扰。在这部分的训练中,学生们需要明确各种流线的特点、规律和功能要求,绘制流线分析图,反复推敲,深入研究,使建筑空间舒适、顺畅、高效。

2.3补充建筑结构知识

建筑和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是进行建筑物的设计,为使建筑物设计合理,要对所设计之物进行结构选型。因此,设计者应充分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基本力学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结构的概念,使建筑功能、造型和结构达到完美的统一。

2.4增强设计规范的了解

建筑设计课程之初,学生需要针对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搜集,其中一项就是查阅与设计任务相关的设计规范,并在设计过程中以规范为准则,严格遵守。尤其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更是不能逾越。因为国家制定的防火规范是各类建筑空间人流疏散组织的依据和法规,关系到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视。学生们在查阅和设计的过程中,对规范的反复思考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对设计规范的了解和掌握。

2.5熟悉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

通过建筑设计课程对建筑物的一步步具体的设计,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和相关规范的学习,学生们对建筑物的形成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于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能有切实的体会,并对建筑设计牵涉的相关知识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从而能很好的熟悉和掌握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

3结语

建筑设计课程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增强了学生的功能分区、空间流线组织能力,补充了结构和设计规范的知识,让学生们熟悉了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为其进行室内外空间组织和规划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体系支撑。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建筑设计课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加大建筑设计课程的课时和比重,是环境设计专业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人才的客观必要。

参考文献:

[1]江寿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课程的定位与定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S3):38-41.

[2]黄信.浅谈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增设建筑学课程的必要性[J].山西建筑,2009,35(9):36,42.

[3]辛艺峰,黄建军,熊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系列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3(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