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范例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范文1

1.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到位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有自身特色,但一些电力企业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不能正确看待企业文化建设,导致企业产生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困扰企业发展。电力企业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按照“五统一”要求进行自身文化建设,可有些电力企业,对国家相关规定不熟悉,对企业内部情况不熟悉,对企业文化建设缺少正确认识,不关心不支持企业文化建设,致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处于口头发动状态。

2.缺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任何急功近利式的操作都是不科学的。电力企业有自身发展规律,企业文化也蕴含企业深厚底蕴,如果不能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文化建设效果难以体现,还会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要时刻与时代保持接轨,如果企业缺少长效机制,就不能及时矫正发展方向,出现不和谐现象影响企业进步也就成为可能。

3.文化建设形式重于内涵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因为和党建工作形成一体,难免要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总结出一套所谓的发展经验。但这些口号式的经验常常停留在嘴上、墙上、本子里、媒体上,真正落实到位的并不多,这样势必形成说一套做一套,群众对此自然是很反感。有些电力企业常常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优越感,对于文化建设并不上心,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才稍微动一动,搞一些花架子,做做秀罢了。这种哗众取宠式的企业文化建设当然不能让企业员工信服,对企业不会产生积极助推力。

4.文化建设品牌意识薄弱

电力企业已经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企业固有意识也应该随之改变,但由于一些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不能及时跟进,这势必造成企业文化建设陷入盲目性。现代企业靠品牌战略占领市场赢得发展机遇,如果电力企业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自我认识观念,企业缺少品牌意识,必定要在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产品,企业不仅不能从文化建设中获得助动力,企业经营管理意识腐化凝固,也会让企业生产陷入被动局面。

二、加强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力促使电力企业员工对企业经营生产、行为准则的认同,提升企业发展内驱力,增强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为电力企业实现经营生产管理和文化建设双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关注员工生活现实

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要始终关注企业员工的生活现实,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营造企业发展良性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外化形式,加强文化建设当然需要全体企业职工的认同和参与。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生活密切关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关注企业员工生活实际,体现企业人文关怀。而企业员工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主体,关注员工生活,解决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倡导的是塑造职工品质灵魂,强调自我激励,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文性,对统一企业员工思想有重要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建设,关注员工生活焦点问题,有利于强化企业凝聚力,对开发人的潜能也有积极意义。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关注职工生活,为职工谋福祉,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

2.建设视觉文化环境,树立先进典型榜样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创造企业文化环境和氛围,营造一定的视觉冲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和应付上级检查有本质区别。电力生产场所增加文化气氛,对员工的教育激励自然是随时随地的。首先是统一企业形象管理。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建设要求,统一配置办公用品,统一配发现场工作制服。特别是办公场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环境清洁美观、服务窗口服务规范、生产工地和车辆配备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在厂区要制定醒目宣传栏、标语板、看板、理念牌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创建文化墙,让文化元素时刻围绕在员工身边。还可以制作灯箱、展板等,宣传企业精神,展示企业文化内涵。这对树立企业形象都有重要作用。

3.改变宣传沟通方式,建立良好干群关系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建设环境、宣传环境和工作环境,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所致,企业主要领导对企业文化重视程度和对企业经营生产管理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很容易形成重经营生产轻文化建设的管理格局。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失衡的管理格局渐渐显示其弱点,让企业主要领导也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因此,电力企业主要领导要摆正自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位置,要注意发挥自己应该有的作用。特别是企业一把手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主要领导统筹安排下,形成党、政、工、团各个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在具体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时,还要相互支持配合,各个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

4.开展丰富文化活动,提升企业品质形象

电力企业文化活动包含丰富内容,通过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生活,提升企业发展内动力。电力企业文化活动可以由企业统一组织,也可以由本单位分散组织。如参加各种文化评选活动、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还有众多文化表演娱乐活动,都是企业员工喜闻乐见的,对丰富员工生活都有重要促进作用。还有演唱会、故事会、事迹报告会、舞蹈大会、体育比赛、慰问活动、联谊活动、读书月活动、孝敬父母人物评选等等,只要与员工生活联系紧密的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丰富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生活需要,产生内强素质的效果,还能够给企业带来正面宣传,起到外塑形象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和打造,为企业腾飞助力。

三、结语

电力行业范文2

1.1外部因素

由外部因素(或称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审计对象较为繁杂,而且多样化、多元化的经济业务内容,经常会使在电力行业的内部进行审计的难度加大,给审计带来风险。②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企业是属于法治经济的,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做到有法可依,然而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协调,不配套,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③当前审计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一些诚信度较差的企业或部门为了能够逃避严格的审计,于是弄虚作假,伪造财务资料或者不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使审计风险随之发生。④电力行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人员在对某些单位或小集团进行审查时会受到保护主义的阻碍,不能够独立地行使审计的权利,对于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不诚信上报导致不能顺利处理,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⑤单位安排的审计工作量大,任务重,情况繁杂,形成了要求高难度大而不能细致地进行资料的采集,导致审计质量差,加上审计时间较短,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⑥以往内部审计的理念、目标和定位局限于“查错纠弊”,过去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其本身就有缺陷的存在,这也是审计风险形成的一个原因。之前广泛采用的审计方法,侧重于强调成本及其风险的均衡,对于进行审计的方法和程序上没有杜绝风险的产生和存在,这必然会导致审计结果的误差和审计风险的产生。

1.2内部因素

由内部因素所造成的审计风险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①在进行审计的具体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前期的资料采集不充分,或引用法律不恰当,没有强有力的证明资料,因此引起了审计风险。②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没有遵循审计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程序来进行规范审计及处理,以致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发生了误判的情况,从而导致审计风险。③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审计工作因此没得到重视,对一些异常的事项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审计深度不够,形成审计检查型风险。④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及其业务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造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各式各样、错综复杂,要控制好审计工作中的风险问题,不仅仅要对已发生的情况和损失进行弥补,更重要的是采取相关的措施和方法以减少、避免甚至消除风险产生的可能性,规范地进行风险的避免和防范。

2规范性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

从以上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审计风险主要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而内部因素是属于主动因素,外部因素是属于被动因素,若是要做到有效规范防范和避免风险的发生,就需要强调对内外部之间的相互转化、改造和引导,使消极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因素。

2.1外部因素的规范避免和防范措施

外部因素的规范避免和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六种:①被审计的单位较为复杂或存在多元化的经济活动等造成的审计风险,需要在主观因素方面找寻突破。在审计进行的前期需要详细的对审查对象开展调查研究,对各种类型的企业和业务要准备充足的资料和证据,进行正确的判断以提高审计质量,避免风险的发生。②对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而造成的风险,在进一步的完善相关政策之外,还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审计水平,对于一些繁杂且无法可依的审计项目要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和取证,对相关情况作出科学的选择以及正确的处理以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③针对被审计对象诚信差伪造资料信息,阻碍审计进行以及舞弊等情况严重、手法多样的情况,若要进行规避,则需要建立“双向承诺制”明确法律责任,对于被审计对象及负责人需要做出书面的承诺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谁违反承诺将做出处理,分清责任来达到防范避免风险的发生。④在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但由于保护主义阻止问题上报、避重就轻等情况,需要针对审计的质量,进行项目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完善审计相关的各项制度,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⑤在审计工作量大、项目多、要求高、审计不详细的情况下,需要对审计的项目进行分类,利用已有的资源抓住重点,对审计的各个项目做好控制工作。在审计成本和效益方面充分权衡,进行科学抽样的审计方法来防止审计风险发生。⑥对于采取不恰当的审计方法而导致的风险,要减少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向防范风险和增加价值方向转变,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积累更多的经验,任用一些经验较丰富、有较强职业判断力的人来负责审计项目,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节省审计的成本,避免风险的发生。

2.2内部因素的规范避免和防范措施

规范避免和防范内部因素所造成审计风险,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措施:①在审计工作中,相关的审计人员在取证方面证据欠缺证明力、证据不足造成的风险,要加强取证工作的控制。审计的核心部分就是取证,审计的结论就是对证据分析综合的过程。控制好取证的过程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产生。②审计过程中,进行工作的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办事而造成的风险,要从主观抓起,严格要求,使其主动学习审计方面的各项知识,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加强审计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管,提高审计质量。③审计工作人员是审计的主体,因为其素质不够、业务能力欠缺,适应力差不能很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审计情况,对于有难度的审计工作无法胜任等问题引起的风险,进行审计的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培养,增强自身的阅历和能力。从基础上提高审计质量,规范避免和防范风险发生。④由于进行审计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审计风险的认识性不够,风险意识淡薄而导致的风险,要从风险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方面进行改善,加强工作人员对于风险的意识是风险规范避免的核心工作。只有工作人员对风险有了正确的了解,才可以提高防范规避工作的效率,激发其对防范规避工作的积极性。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意识: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不能出错,上级交代的任务在自己手中不能够延误,需要办理的文件不能在自己的手中积压,来自己这里办事的同志不能够冷落,自己的行为举止及工作不能够损害到公司的形象。这样才能最低限度的降低风险。

2.3多样化避免和防范审计风险

除了对外部和内部的防范控制方法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达到规范避免和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①运用PDCA循环法,以提高审计的质量。PDCA循环法把质量控制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不断循环反复的阶段。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法来制定审计的计划方案,进行取证以及得出审计结论等。对审计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加强审计深度,在循环中保证审计质量、解决审计问题,以达到规范避免和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②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来降低审计的风险,借助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掌握以及动态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科学降低审计的成本,有效提高审计的质量。及时进行审计,减少人为失误和审计风险的发生。

3提高并加强电力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控能力

在新形势和发展趋势下要充分发挥电力行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及加强电力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控能力:①结合企业特点,提高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②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对资金审计进行强化。③加大工程投资管理方面的审计工作,减少对电网投资所产生的风险。④积极开展电力营销审计,降低电费管理的风险。⑤开展热点难点审计工作,向管理审计方向延伸。⑥对审计得出的决定要严格执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从以上几个方面来降低审计风险的产生。

4结束语

电力行业范文3

关键词:汇率风险;电力行业;国际工程

近年来,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国内电力基础设施得以日益完善,电力行业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国内很多电力行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到了海外市场,尤其是亚非拉等电力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地区。并且,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政府非常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出台了很多政策帮助企业走出国门。政府的鼓励和推动也坚定了电力行业企业走出国门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很多企业在承接国际工程后发现企业并未从中得利,甚至有些企业的部分项目出现了亏损的情况。究其原因,没有有效控制汇率风险是海外承包工程企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1我国电力行业企业国际业务发展现状

1.1走出国门较晚,国际工程经验相对缺乏

中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发展对外业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工程领域的竞争。2000年,我国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把“走出去”战略提高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新高度。2015年,我国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大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以中交建、中铁等为代表建筑央企和很多地方国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其中,不乏专业从事电力行业国际工程承包的中能建和中电建等企业。近些年,我国电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电力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日渐萎缩,国内电力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很多民营企业也加快了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但是,由于走出国门时间较晚,企业大多缺乏国际工程建设的经验,从项目投标、合同签订到后期的项目落实等阶段均存在薄弱环节。并且,很多中国企业都是受制于国内电力工程领域竞争加剧,被迫走向国际市场,准备相对不足。面对国际市场复杂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在开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甚至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1.2工程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的不确定性高

大多数发达国家电力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或者进入的门槛比较高,因此,我国电力行业企业承接的国际工程大多分布在亚非拉等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达国家仅有少部分的业务。经济欠发达地区政治经济环境比较恶劣,资金也相对短缺,尤其是有些国家还会面临国际制裁和外汇管制的风险,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从事电力领域工程建设风险较高。企业需要具备更高的风险管控能力,方可有效化解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并且,电力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更加剧了我国企业在海外遭遇不确定性的风险。

1.3分子公司各自为政,抵抗风险的能力不高

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承接电力工程建设的企业大多为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这些大型国有企业体量庞大,下属分子公司数量较多。随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这些大型国有企业也积极布局国际业务,鼓励下属企业走出去,积极承接国际工程。但是,由于分子公司数量较多,企业难以有效的协调、评价其国际工程开发成效,导致很多分子公司各自为政,在国际市场竞争。相对于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分子公司的规模和能力均相对较弱,其抵御国际项目风险的能力不高,在遇到问题时可能难以有效化解。并且,太多中国企业在国际电力工程领域竞争,还容易出现彼此竞争压低中标价格的局面,不利于我国电力行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立足。

2电力行业企业海外业务汇率风险产生的原因

电力行业企业海外承包工程汇率风险产生的原因较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对汇率风险防范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实战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均显著增加了企业承接的国际工程的汇率风险。

2.1建设周期长,汇率波动大

2005年,中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改革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波动幅度较以往有所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变大给国际电力工程承包项目带来更大的挑战,其影响直接且不容忽视。国际工程多以美元等其他国际通用货币结算,当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时,将可能导致项目收入的大幅减少和成本的显著增加,严重影响工程的利润。并且,电力工程由于专业性强,其从签订合同到最终履约完成往往周期较长,更是加大了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

2.2风险意识淡薄,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低

如何防范和控制汇率风险,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企业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重视汇率风险,提高风险意识,也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来处理和解决汇率风险。现今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汇率波动也有所加大。此时,企业尤其需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和专业的人才队伍来研究和处理汇率风险。同时,企业也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加大对国际汇率的跟踪和研判,及时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预测,使企业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汇率风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电力行业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经验比较匮乏。并且,很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对汇率风险的重视程度也有待加强,在走出国门时往往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

2.3经验缺乏,缺少汇率保护条款

电力工程较一般土建工程而言,其专业性更强,在项目谈判和合同签订时需要约定的专业条款和标准等相对较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为复杂。企业在谈判时,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合同价格、价款支付、履约条件、违约责任等方面,而可能忽视在合同中对汇率进行约定。企业在合同签订时往往未约定汇率变动时的处理原则,没有约定汇率变动是由承包商独自承担还是由业主与承包商共同承担。合同汇率保护条款的缺乏,会显著增加企业在工程履约过程中的汇率风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业主非常强势,即使企业在前期谈判阶段就已考虑到汇率变动的影响,但受制于业主的强势地位,其降低或转移汇率风险的想法也可能会无法实施。

3电力行业企业国际工程汇率风险的应对策略

汇率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导致企业成本显著增加;二是导致企业收入显著减少,最终都将对企业利润带来负面影响,有悖于我国电力行业企业走出国门的初衷。因此,如何规避汇率风险成为我国电力行业企业走出国门后必须加以解决的主要问题。

3.1加大资源投入,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

汇率风险与开展国际业务的企业形影不离,开展国际业务时要想降低汇率风险,就必须了解和熟悉汇率风险,并能准确预测汇率的波动。因此,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是电力行业企业走出国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风险预警需要对风险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分析、评价、预测和控制,涉及风险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管理。因此,必须保证企业建立的预警机制的科学性、及时性和高效性,才能指导其及时进行避险。而且,如果企业在多个国家同时承接工程,企业可能需要同时关注除美元以外的多种货币的汇率波动。因此,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必须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3.2加强合同筹划,积极转移风险

企业在承接工程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主动转移可能面对的汇率风险。首先,可以与业主、供应商等共担风险,将汇率风险部分转移给第三方。此时,企业需要在合同中约定汇率变动时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可能面临的损失。其次,可以与业主采取固定利率结算,企业就无需在履约过程中担心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最后,企业也可以主动与业主协商,采取以人民币为主要结算货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人民币结算,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已非常普遍。企业和业主采用人民币结算,其无论是在国内采购设备或将利润转回国内均无需担心汇率风险,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风险。

3.3加快合并重组,组建集团公司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大多是大型集团的下属二、三级资企业,这些企业迫于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无论实力大小均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但是,由于自身规模小、实力薄弱,其海外工程经验大多比较匮乏,很容易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滑铁卢。纵观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工程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的多是大型集团。因此,企业集团可以将具有类似业务或将涉及工程全流程的设计、咨询、施工等企业合并重组成立一个小集团。小集团不仅克服了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弱的不足,还能在整个集团内遴选组建团队,集中优势资源在国际市场竞争。相较于这些小企业分兵作战,小集团由于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容易在国际市场中成功。汇率风险具有全面性、客观存在性以及不可避免性等特点,降低或者规避汇率风险是每一个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我国电力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必须能够有效克服汇率风险,才能集中精力在自身的优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郝成林.尉胜伟.汇率新机制下国际工程项目汇率风险防范及对策[J].建筑经济,2005.

[2]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田野.浅析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距汇率风险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1,(9).

[4]张晓富,徐万才,关军,等.人民币升值影响下国际工程汇率风险分析与规避[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

[5]刘巍.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汇率风险管控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6,(9).

电力行业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力行业;新能源;转型机遇

在新能源方面,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储有量,为加快电力行业新能源的转型,我国电力行业一定要对新能源的利用技术进行增强,对新能源电源结构进行改善,保证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电力行业在低碳经济下进行新能源转型的意义

一直以来,电力行业在我国属于一种垄断性行业,同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属于支柱性产业,电力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与有关部门只有对电力提高投入,才能够促使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获取可喜成绩的同时,我国电力行业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在我国传统电力行业结构中,主要以火电为主,煤炭、石油等是主要运用的原料,以上燃料在整个燃烧过程中,便会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SO2等,进而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出现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在石油、煤炭等方面,因其储存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对其进行过度开采,便会大大降低煤炭和石油的储有量,大幅度提高原料的价格,进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远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目前世界各国现均意识到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实行低碳经济。其中,对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行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给予着重强调,在生活方面与工业方面,应选用低污染、低消耗的方式,不断对低碳经济模式进行强化,对低碳经济模式结构进行改进,以上为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因为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大量温室气体,所以当下电力企业一定要对自身的能源结构进行改善,实现节能减排。为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种新的观念,即绿色消费观念、绿色生产观念、绿色生活观念。在提高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同时,还应有效保护绿色环境。针对低碳化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必须要历经较长时间的努力发展。针对当下我国电力行业的电源结构,需要优化调整电源结构,对煤炭和石油的运用量进行降低,对排放环保标准进行提高,对新能源进行充分开发与使用。

二、我国政府针对新能源发电出台的有关政策

针对新能源在发电领域的重要性,我国政府现已对其具有了深入的认识,我国政府现已出台了不少相关支持性政策。新能源发电通过进行对外开放,能够促使电力企业对外资进行更多的吸引,同时能够对国外先进技术、新能源发电管理方法、先进经验进行引进,以促使我国新能源发电效率的提高。为促使更多国外投资商在国内建设、运营新能源发电站,可以选用税费减免的方式,对新能源进行更大力度的开发。税收政策是对新能源发电系统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方式,针对新能源发电企业,我国政府制定的税收政策为减半税收,当新能源发电企业对新能源发端的有关设备进行引进时,应在进口关税方面实行减免优惠政策。当研发机构研究新能源发电技术时,我国政府应对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促使科研工作人员更为积极地研发新能源发电技术。另外我国政府为支持新能源的开发项目,我国出台了信贷政策,同时针对地热能发电技术项目与小风电研发项目,我国政府出台了低息贷款政策。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在新能源领域方面,我国政府制定出来的政策,主要目的在于积极鼓励发电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新能源技术,实现我国电力行业新能源的转型发展。

三、我国电力行业转型为新能源发电的推进对策

(一)对新能源发电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为实现我国电力行业向新能源发电的转型,除了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以外,为确保我国电力企业的合规性运行,还应制定相应的强制性法律法规。例如,对环境保护税收制度进行完善,如果电力企业污染环境、不满足碳排放标准,一定要对该企业征收相应合理的环境污染税,这样才能够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电源结构转型的速度。

(二)对电价改革进行积极推进

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新能源电力的稳定性相对要差一些,如果价格相同,则大多数消费者会首先选择火电,久而久之,新能源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便会遭受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应大力改革电价,如果消费者、企业购买新能源电力,可以实行电价优惠政策,积极推广消费者和企业大力使用新能源。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对新能源进行开发与运用是一大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新能源发电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新能源政策、先进科学技术,有助于我国长期电力需求的满足,能够优化调整电源结构,促使电力行业低碳化的不断发展,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深入研发与学习新能源发电技术,促使电网智能化的实现

目前,在新能源发电运用实践过程中,技术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对电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中,所使用的技术大多数来源于国外,针对以上情况,我国应高度重视技术的自主性,应不断研发和创新新能源发电技术,对各种技术难题进行积极解决,充分利用新能源,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发电效率。此外,在智能电网方面,我国政府应对其提高建设力度,通过利用智能电网,以对各种不稳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促使电网能够可靠、安全的运行。

(四)对新能源政策进行灵活制定与实施

根据新能源发电的发展阶段,应合理动态调整新能源政策,在各个不同的新能源发展阶段,我国政府在财政补贴政策、税收政策方面应制定相应合理的补贴金额与税率。在新能源进行发电之初,我国政府可以对财政支出进行扩大,对财政补贴、优惠税率进行提高,合理调整电源结构,以加快电力企业结构的转型。在新能源发电处于中后期时,我国政府可以对财政补贴、优惠税率进行适当下降。另外,为保证我国电力行业能够顺利调整电源结构,我国应制定具有有效性、可操作性的新能源政策。

四、小结

在当前低碳经济下,我国电力行业转型为新能源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对此我国对新能源发电领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基于此,我国电力企业一定要将这次转型机遇紧紧抓住,将转型准备工作做好,以确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另外,我国电力行业转型为新能源技术,还能够对能源危机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我国各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时代汽车,2019(10).

[2]谭昌毓.探究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J].时代汽车,2019(8).

[3]战永超.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

电力行业范文5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工业文明达到历史高峰,随之而来的则是过快的发展步伐使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也让人们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自食恶果。如今,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多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许多环保组织也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实施贡献力量。我国在1972年就已经提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本文简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简要评估了可持续发展在电力行业中的具体状况,并提出了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

2003年,“低碳经济”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英国能源白皮书认为这种新型经济模式将会利用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在保障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压缩至最低,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许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阶段。由于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砍伐森林和开采煤炭燃料进行焚烧获得可利用的电能和热力资源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一方面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另一方面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从而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形成温室效应。当温室效应不断累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就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促使冰川融化,冻土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不仅危害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指出,全球GDP受温室效应影响每年损失约5%。著名经济学家斯特恩也曾就此危害指出,如果在风险和影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这一损失对GDP的影响还会继续上升,有可能达到20%甚至更多。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源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温室气体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效应的罪魁祸首,其中二氧化碳的作用高达77%,因此,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的关键做法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二氧化碳地排放更多来自于能源部门,火电行业是总排放量的主体。当前中国正努力向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靠拢,电力的低碳化、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抉择。在全球致力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我们电力行业有责任、有义务作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先锋军,为各行各业做出环保行动引领角色的表率。

1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电力行业先后进行了三轮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第一轮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源于国家集资办电、筹资办电等政策相继出台,社会力量办电积极性空前提高,对改变当时电力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具有重大意义;第二轮改革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管理体制上推行的政企分开成为电力行业的主流,电力企业开始依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开创了正规经营、良性竞争的有利局面;第三轮是在2002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总体目标是引入竞争、打破垄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力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系统。现今随着火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核电、水电、风电和新能源发电因为无污染、绿色、经济,从而获得了蓬勃发展。截止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已经相继跨越过了小机组、小电网阶段以及大机组、大电网、自动化阶段。从本世纪伊始,我国电力工业就已经进入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新阶段,充分保障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对用电的大量需求。

2中国电力行业主要问题分析

2.1电力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尽快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大量燃煤机组投入到电力建设中,煤电比重持续走高,而且未来可能达到新高度。火电投资增速过快,未来一段时期内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提升。与此同时,核电建设的启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技术等因素对它的约束注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速度很快,但还无法成为主流,短时期内很难在电力行业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上述诸多因素综合迭加,导致了以燃煤为主的电力资源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为清洁能源发电的大力推广造成障碍,使其所占比重无法短时期内实现快速增长,为绿色、环保、健康的低碳电力模式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2电网建设相对滞后

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电网建设的步伐却很难跟上节奏,在配电网类似的问题也同样突出,尤其对于高速发展的一、二线城市,因为大力实施的城网改造工程和迅猛膨胀的用电需求不成正比,导致线路、变压器超负荷等故障现象时有发生,供电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从目前来看,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借鉴改革思路。一是加快电力行业的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建设之路,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行业的能耗和污染;二是加快电力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步伐,引进高新技术,大力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多措并举,实现电力行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2.3理念滞后、环境受限

首先,虽然我国在多年前就已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但真正落实到区域、落实到企业的时间漫长,且执行力不强,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受粗放发展模式的影响,部分电力企业的思维模式很难跳出陈旧的规模思维,对于核心竞争力培育、内涵式发展、做好做优还重视不够,清洁发展理念仍没有真正地被主流所接受。受“市场煤,计划电”影响,五大发电集团火电板块连年亏损,这导致环保设施、节能技改等前期投入缺乏资金投入和保障,清洁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较大制约。由于国家一再控制火电污染物的排放,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改造及运行维护费用持续走高,企业运营成本加大、担子加重,压力很难缓解。其次,新能源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理论成熟,可相关的改革配套措施却没有跟上。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给予了众多利好政策,新能源获得巨大发展空间,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发展太快,市场饱和,供大于求。2008年新能源发展刚刚起步时,因为数量少,政策支持力度大,新能源在三年多的“黄金期”蓬勃发展,到2012年,新能源发电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典型的例如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经过快速扩张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低端同质化竞争后果,整个行业受到严重影响,面临改变格局。另外,受限条件多,效益达不到预期。例如水电受移民、环保因素影响造价涨幅较大;核电安全性依然无法保障,没有资质,发展受阻;太阳能热发电核心技术仍未成熟,成本高昂等。

3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3.1优胜劣汰,实现结构减排

逐步淘汰小火电机组,提高煤炭利用率和热效率,这一做法不但能减少煤炭消耗,还能生产出更多的电。火电因为大量用煤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自身的劣势,火电装机总量的持续增加,能让煤炭用量也相应地增加,这就无法从根本上减碳减排。但是纵向对比后,相比于过去那些老设备和传统方法,火力发电已经有所进步。分批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各类生产设备和落后工艺,从源头上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2扩大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

通过扩大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降低煤炭消耗总量,让清洁能源发电成为低碳减排的重要出口。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但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创新同样是电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应该致力于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工艺,积极研究开发清洁能源的发电技术,使核电、水电在总能源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从而有力地推进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资源和风力发电等绿色环保的能源利用技术。

3.3重视水电,发展水电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水电开发程度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既要满足庞大的能源需求,又要减轻煤炭带来的污染,发展水电、提高水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减少燃煤势在必行,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吸取和学习过往水电发展的教训和经验,借鉴新的研究成果,避免走老路、走弯路,开发新的发展模式,真正地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水资源丰富,科学考量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应将水电站的优化配置放在重要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让其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要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确保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乃至运行过程中有法可依,合理开发,最大程度地减免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并规范小水电开发。对于个别农村和偏远地区用电难的问题,小水电的大力开发应用,能让供需紧张的用电矛盾得到缓解,也让能源构造得到最大优化,并让广大原本用电紧张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小水电大力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规划和管理上的严重滞后跟不客观实际需求,盲目无序的开发,私占滥占公共资源,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因此,一定要有相关的法规政策约束,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监控,才能保证小水电开发的有序进行。

3.4加强电力行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完善水务管理制度,建设完整的水回收科学体系。例如对于电厂产生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可以再利用,将其作为冷却塔循环水的补充水源,让这些废水和污水返回到下一级循环水系统进行再利用。对于水质较差的废水,可用来作为调湿灰的用水、冲灰、煤场喷淋等用途;在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方面,国家已提出了鼓励综合利用粉煤灰的措施,我国有关部门已组织进行了一批粉煤灰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和推广的技术;一般粉煤灰可用于生产资料、建筑工程、改良土壤、生产肥料、灰场复土等方面。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粉煤灰,冶金企业还可以利用其有利成分,通过冶炼铝硅合金等挖掘高附加值从而实现进一步利用。

4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和高度文明的21世纪,以绿色、健康、环保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类和社会对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让能源和资源创造更高效、无公害、可持续的社会财富,发展高效、生态、洁净的“绿色”电力刻不容缓。这是我国一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继兵 单位:松原天源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其励.火力发电可持续发展新技术[J].中国电力,2002(01).

[2]王诗乐,陈敏鹏,王克,邹骥.中国电力行业低碳政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2).

电力行业范文6

1.电力物资管理模式的发展

物流中心一般隶属于集团公司,是一个物资管理中心。集团公司按照下属各分公司上报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统一采购、调配,并下发使用,各使用单位仅需做好接受工作。因此,物流中心也是一个计划管理、采购管理、签约管理、履约管理、结算管理的中心。

2.电力物资管理的现状

2.1统一计划。以年度需求计划为主的物资需求是编制物资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各需求部门或公司上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最终生成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提交物流管理中心进行采购。

2.2集中、统一采购。集中、统一采购可以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招标采购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也是集约化管理环节的核心,集中采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可以通过网上竞价、框架协议采购、战略协议采购等方式。无论采用何种采购方式,都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投标法及华电集团公司公司相关采购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

二、实施集约化管理的困难

成本达到最小化的管理方法是全生命期的供应链管理[2],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需贯穿整个过程。

1.需求的不确定性。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求的突发性与不确性困扰着电力企业,维修费用逐年递减也使企业无法预存众多的维修备品。需求物资无法准确预测、上报,这也大大增加了物资计划管理的困难。

2.平衡计划扩容的困难。计划平衡是通过集团采购平台对各单位上报的数量、品种做合理的统筹、平衡,以达到最合理的采购数量,争取最合理的采购价格。要使整个集团公司物资管理系统统一平衡利库,减少库存积压,做到有效利用库存资源,需要非常完善的管理系统。

3.计划准确性的困难。电力物资管理的计划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计划上报和计划审核,保证申报计划的准确性,避免因为计划重复、漏失或其他造成计划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发生。(4)供应商管理的困难供应商处在供应链的源头,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商的产品在交货时间、品质保障、库存管理都制约着企业的生产。在电力物资供应中,对供应商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供应商价值的认识不足,产品质量问题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绩效评价和反馈机制。

三、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方法与保证

1.提高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各需求部门或公司应严格执行集团的规定,加强初步审核,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物资需求计划,对物资名称、规格型号、需求数量、交货时间、重要参数等进行审核,确保上报计划能通过ERP系统报送并流转,提高集团公司采购平台的利库平衡性。

2.提高计划的严肃性。合理安排全年招标项目,重点做好年度招标计划、批次招标计划的报送。紧急物资的招标采购,或对计划内容做实质性变更的,须按相应的工作流程,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申请方可办理。

3.密切关注外部市场的变化。需要密切关注主要原材料市场,分析市场价格与主要设备材料成本的联动关系,动态跟踪供应商产能、了解市场供需关系等的变化。

四、未来与发展

电力行业范文7

1.1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配套和完善。

从宏观上来说,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它的一切经济行为都必须有法可依。但是,目前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很难适应所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与新问题。法律法规建设进度相对滞事,而那些具体涉及到电力行业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就更是少之又少。在电力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必然会依靠大量的职业经验去确定某一个审计过程。这种主观的职业判断的准确度往往取决于电力行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与业务能力。

1.2审计对象的成分复杂化。

电力企业经济日益加深的多样化与多元化的业务内容也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更容易导致产生电力行业的内部审计风险。

1.3现代审计方法本身的不足。

审计方法本身缺陷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之一。由于目前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都是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在审计程序上,审计方法的选取上也允许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比如:为了降低审计的成本,在进行审计时采用抽样审计和分析复核结合的方法,这就必然会导致审计结果中存在一定的审计误差,从而形成电力行业的内部审计风险。

2形成综合的原因

2.1外部构成的因素。

所导致的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审计对象较为繁杂,而且多样化,多元化的经济业务内容,经常会使在电力行业的内部进行审计的难度加大,给审计带来风险。(2)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企业是属于法治经济的,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做到有法可依,然而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协调,不配套,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3)当前审计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一些诚信度较差的企业或部门为了能够逃避严格的审计,于是弄虚作假,伪造财务资料或者不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使审计风险随之发生。(4)电力行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人员在对某些单位或小集团进行审查时会受到保护主义的阻碍,不能够独立地行使审计的权利,对于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不诚信上报导致不能顺利处理,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5)单位安排的审计工作量大,任务重,情况繁杂,形成的要求高难度大而不能细致地进行资料的采集,导致审计质量差,加上审计时间较短,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6)以往内部审计的理念,目标和定位局限于“查错纠弊”,过去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其本身就有缺陷的存在,这也是审计风险形成的一个原因。

2.2主观方面构成的因素。

(1)内部审计方法较为落后。虽然电力企业的规模和业务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其内部审计方法却仍沿用了传统的审计方法,没有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使得审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进而出现了内部审计风险。目前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使用的帐项审计方法的形式仍以手工查帐为主。在审计工作中,仅仅起到了差错防弊的作用,从而使得审计工作缺乏科学性。(2)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电力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不仅仅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主体,同时也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客体,他们一方面地电力企业的利益进行维护,另一方面还要对国家的利益进行监督和维护。而当电力企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内部审计人员就有可能会为了维护电力企业的利益而违反审计的原则。由此,就使得审计风险增加。(3)审计人员素质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审计工作要求。由于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对审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审计知识和审计工作经验,有的电力企业干脆从财务等其他部门抽调几个人过来充当审计人员,有的电力企业则直接让财务人员兼职审计工作。一些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较低,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审计过程中难以查找和发现管理问题和漏洞,对问题放行,一路绿灯,导致问题越拖越大,酿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3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3.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电力企业应该建立起独立的审计机构。并将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体制进行理顺,同时还要具有明确的岗位权限和职责。电力企业要在内部建立审计委员会,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得审计部门具有相应的实权。一方面,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在人事,工作以及资金等方面独立出来。从而为日后行使独立的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将审计的公平性与客观性更好地体现出来。

3.2采用先进和更为灵活的审计工作方式。

在现代审计学中,内部审计要运用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和职业判断,并在保持一定正当怀疑的基础上来进行工作,电力企业应从硕士,审计师,从事审计,纪检监察工作,博士,工程师从事会计工作更为理想。内部审计应对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审计调查,特别是对组织中所的财务和经营风险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和预测,同时要采用动态的审计方式,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并向企业管理层提出解决或者是防范问题再次发生的相关建议,从而发送风险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进行提高。

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进取精神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电力企业应当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并吸引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精英到审计部门中,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应该熟练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并具备管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3.4加强电力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控能力。

(1)结合企业特点,提高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对资金审计进行强化。(3)加大工程投资管理方面的审计工作,减少对电网投资所产生的风险。(4)积极开展电力营销审计,降低电费管理的风险。(5)开展热点难点审计工作,向管理审计方向延伸。(6)对审计得出的决定要严格执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从以上几个方面来降低审计风险的产生。

4结语

电力行业范文8

1.1外部因素

由外部因素(或称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审计对象较为繁杂,而且多样化、多元化的经济业务内容,经常会使在电力行业的内部进行审计的难度加大,给审计带来风险。②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企业是属于法治经济的,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做到有法可依,然而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协调,不配套,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③当前审计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一些诚信度较差的企业或部门为了能够逃避严格的审计,于是弄虚作假,伪造财务资料或者不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使审计风险随之发生。④电力行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人员在对某些单位或小集团进行审查时会受到保护主义的阻碍,不能够独立地行使审计的权利,对于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不诚信上报导致不能顺利处理,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⑤单位安排的审计工作量大,任务重,情况繁杂,形成了要求高难度大而不能细致地进行资料的采集,导致审计质量差,加上审计时间较短,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⑥以往内部审计的理念、目标和定位局限于“查错纠弊”,过去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其本身就有缺陷的存在,这也是审计风险形成的一个原因。之前广泛采用的审计方法,侧重于强调成本及其风险的均衡,对于进行审计的方法和程序上没有杜绝风险的产生和存在,这必然会导致审计结果的误差和审计风险的产生。

1.2内部因素

由内部因素所造成的审计风险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①在进行审计的具体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前期的资料采集不充分,或引用法律不恰当,没有强有力的证明资料,因此引起了审计风险。②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没有遵循审计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程序来进行规范审计及处理,以致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发生了误判的情况,从而导致审计风险。③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审计工作因此没得到重视,对一些异常的事项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审计深度不够,形成审计检查型风险。④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及其业务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造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各式各样、错综复杂,要控制好审计工作中的风险问题,不仅仅要对已发生的情况和损失进行弥补,更重要的是采取相关的措施和方法以减少、避免甚至消除风险产生的可能性,规范地进行风险的避免和防范。

2规范性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

从以上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审计风险主要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而内部因素是属于主动因素,外部因素是属于被动因素,若是要做到有效规范防范和避免风险的发生,就需要强调对内外部之间的相互转化、改造和引导,使消极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因素。

2.1外部因素的规范避免和防范措施

外部因素的规范避免和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六种:①被审计的单位较为复杂或存在多元化的经济活动等造成的审计风险,需要在主观因素方面找寻突破。在审计进行的前期需要详细的对审查对象开展调查研究,对各种类型的企业和业务要准备充足的资料和证据,进行正确的判断以提高审计质量,避免风险的发生。②对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而造成的风险,在进一步的完善相关政策之外,还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审计水平,对于一些繁杂且无法可依的审计项目要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和取证,对相关情况作出科学的选择以及正确的处理以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③针对被审计对象诚信差伪造资料信息,阻碍审计进行以及舞弊等情况严重、手法多样的情况,若要进行规避,则需要建立“双向承诺制”明确法律责任,对于被审计对象及负责人需要做出书面的承诺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谁违反承诺将做出处理,分清责任来达到防范避免风险的发生。④在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但由于保护主义阻止问题上报、避重就轻等情况,需要针对审计的质量,进行项目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完善审计相关的各项制度,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⑤在审计工作量大、项目多、要求高、审计不详细的情况下,需要对审计的项目进行分类,利用已有的资源抓住重点,对审计的各个项目做好控制工作。在审计成本和效益方面充分权衡,进行科学抽样的审计方法来防止审计风险发生。⑥对于采取不恰当的审计方法而导致的风险,要减少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向防范风险和增加价值方向转变,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积累更多的经验,任用一些经验较丰富、有较强职业判断力的人来负责审计项目,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节省审计的成本,避免风险的发生。

2.2内部因素的规范避免和防范措施

规范避免和防范内部因素所造成审计风险,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措施:①在审计工作中,相关的审计人员在取证方面证据欠缺证明力、证据不足造成的风险,要加强取证工作的控制。审计的核心部分就是取证,审计的结论就是对证据分析综合的过程。控制好取证的过程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产生。②审计过程中,进行工作的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办事而造成的风险,要从主观抓起,严格要求,使其主动学习审计方面的各项知识,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加强审计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管,提高审计质量。③审计工作人员是审计的主体,因为其素质不够、业务能力欠缺,适应力差不能很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审计情况,对于有难度的审计工作无法胜任等问题引起的风险,进行审计的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培养,增强自身的阅历和能力。从基础上提高审计质量,规范避免和防范风险发生。④由于进行审计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审计风险的认识性不够,风险意识淡薄而导致的风险,要从风险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方面进行改善,加强工作人员对于风险的意识是风险规范避免的核心工作。只有工作人员对风险有了正确的了解,才可以提高防范规避工作的效率,激发其对防范规避工作的积极性。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意识: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不能出错,上级交代的任务在自己手中不能够延误,需要办理的文件不能在自己的手中积压,来自己这里办事的同志不能够冷落,自己的行为举止及工作不能够损害到公司的形象。这样才能最低限度的降低风险。

2.3多样化避免和防范审计风险

除了对外部和内部的防范控制方法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达到规范避免和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①运用PDCA循环法,以提高审计的质量。PDCA循环法把质量控制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不断循环反复的阶段。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法来制定审计的计划方案,进行取证以及得出审计结论等。对审计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加强审计深度,在循环中保证审计质量、解决审计问题,以达到规范避免和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②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来降低审计的风险,借助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掌握以及动态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科学降低审计的成本,有效提高审计的质量。及时进行审计,减少人为失误和审计风险的发生。

3提高并加强电力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控能力

在新形势和发展趋势下要充分发挥电力行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及加强电力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控能力:①结合企业特点,提高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②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对资金审计进行强化。③加大工程投资管理方面的审计工作,减少对电网投资所产生的风险。④积极开展电力营销审计,降低电费管理的风险。⑤开展热点难点审计工作,向管理审计方向延伸。⑥对审计得出的决定要严格执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从以上几个方面来降低审计风险的产生。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