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营策略范例

产品经营策略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1

关键词:精准营销;茶产品;经营策略

我国是世界茶叶生产大国之一,茶叶经济是组成我国农业经济的一大基础力量。虽然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但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低级和企业营销策略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这种发展状况下,我国茶产品经营单位有必要调整策略,将符合现展规律的精准营销模式引入茶产品经营体系中。茶产品经营单位可以通过精准营销的方式,精准定位消费市场,打造独具特色的茶产品品牌,以促进我国茶叶产业的长远性发展。因此,进行“以精准营销为基础的茶产品经营策略”的研究意义重大。

1我国茶产品营销现状

1.1茶品牌虽多,却没有突出的国际品牌

作为茶叶的原产地,中国不仅拥有人们已经知道的所有茶叶品种,而且每年生产的茶叶总量大约是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5%。此外,还有绿茶、红茶、花茶、果茶、花茶、黄茶、黑茶等多种茶叶品种,还有世界闻名的“十大名茶”。然而,中国每年的茶叶出口量只占全世界茶叶年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比非洲的肯尼亚和东南亚的斯里兰卡的出口量还低。而且,中国虽然是经济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但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却十分廉价,据统计,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只是缅甸和亚历山大茶的平均价格的三分之二。在国内,我们有一千多种茶叶品牌,如红茶就有武夷红茶、祁门红茶等不同的分支,但是,我国的茶叶品牌虽然多,却没有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大品牌来代表我国的经济实力。拿红茶来说,提到红茶时,国内外人士率先想到的总是英国的“立顿”红茶,而不是中国的大红袍、祁门红茶等,并且,英国本身并不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由此可见,中国茶产品在树立我国国际茶业品牌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

1.2茶产品品牌的营销措施不当

从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茶产品公司都是走“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营销之路,明显缺少前瞻、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在这种情况下,茶产品很难从众多具有相似文化特性的产品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与此同时,由于经营者并没有深入挖掘茶产品中的茶文化内涵,只是简单地套用茶文化这一销售手段,就会使消费者对琳琅满目的茶产品产生似是而非的疑惑感,久而久之,就会丢弃这个品牌。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40%的茶叶消费者是通过亲友的介绍来选择茶产品的品牌,剩下的就是商场促销或各种广告等,而通过茶企业的品牌营销来选择茶产品的消费者少之又少。

2精准营销的内涵与特点

2.1精准营销的内涵

精准营销这个概念首先是由一位美国营销大师提出的。他认为,精准营销需要企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进行营销传播更加准确和精准。他们需要选择一个更注重结果和行动过程的营销传播方案,还要给直接销售传播投入更多的资本。总的来说,精准营销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合适的销售观念,然后结合企业现在可能达到的营销效果不断精确,以达到没有营销的最终目的;二是实行一定的制度,为营销模式的顺利施行提供保证手段;三是实现成本较低、发展长远的企业发展前景,精准营销的优点就是能够的实现目标客户的锁定,达到营销好且成本低的效果。精准营销是与传统营销和大众营销相对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营销技术或营销策略,而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而随之衍生出来的一种营销模式。这说明精准营销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营销工具,而是在产品的营销管理过程中贯穿精准管理的理念,以便确定更具体性的营销传播方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施行精准营销的成本较低,但它并不等同于低成本营销,相反,它重视投资的针对性,强调投资的高回报,使每一分投资都是有用的,避免无目的地盲目投入。

2.2精准营销的特征

“精准”与“准确”是精准营销的关键,以客户为主体,借助互联网上的数据资源,运用相关的工具和技术对市场进行定量分析,在合适的场景下,以符合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价格,向相应的客户销售合适的产品,以获得企业的最大利益。其核心是要通过数据分析,将公司提供的产品与客户需求精确配对,来实现更准确、高回报的营销业绩。精准营销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有选择性地挑选目标受众,即有针对性地选择目标顾客,以进行准确有效的沟通;第二,维持目标客户的忠诚度,即对已有的老顾客应重点维系关系,使其成为该产品的忠实客户;第三,有效的沟通方法,即最大化地针对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沟通,与顾客进行有效的互动,让顾客拥有良好的体验;第四,进行高回报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第五,沟通结果的有效性,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是与客户进行沟通的主要目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结果,就没有经济效益,那么精准营销是就没有意义[2]。

3基于精准营销的茶产品经营策略

3.1打造茶产品品牌

茶企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通过精准营销塑造质量过硬的品牌茶产品,首先应该转换自已以前固有的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模式,明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茶产品营销的新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丰富营销理念和品牌培育的经验,结合每一届工作的实际理念,评估工作的效果,将营销的效果作为员工的工作能力考核方式,打造企业特有的营销文化。其次,通过信息库,了解客户的消费基本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来推测顾客可能对某一系列的茶产品感兴趣,在进行市场营销时首先向顾客有针对性地推荐符合其消费习惯的茶产品,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市场营销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第三,以市场的发展变化方向为导向标,树立定位明确的茶叶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应瞄准目标市场定位,以目标消费群为导向,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想要打造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品牌,提高我国茶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就要打造既与产品功能相合,又具有独特性的品牌定位。从顾客的消费观念入手,从性格、文化价值的角度去寻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找到企业文化内涵相匹配的企业品牌,以此来提升品牌的亲和力和魅力,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可以借助高度发达的物流服务,构建茶产品的“订购、配送”体系向顾客及时迅速地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货物的流通环节,以此来降低成本,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有效满足顾客的需求。

3.2构建品牌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严格的品牌授权制度

茶叶产品品牌发展的基础就是茶叶产品质量。因此,在打造高端茶叶品牌的过程中,保证自身产品品牌价值的核心就是遵循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通过精准营销来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对打造区域品牌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意义重大。首先,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质量标准,可以使区域茶产品的质量好坏有一个统一的度量标准,从而促进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次,制定严格的品牌授权制度可以减少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发生产品质量纠纷的概率,可以让品牌茶业企业更轻松地了解产品质量事故的各种关系,实现更好地系统化管理,有利于建立高品质的茶叶品牌。与此同时,这也要求品牌茶叶经营者必须建立严格的茶叶质量标准、检测标准,遵循严格的品牌授权制度,确保茶叶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都是符合相关的制度和标准的。

4结语

一直以来,中国都拥有“茶叶之乡”的美誉,是世界上茶产品的生产大国。茶产品是我国的一项特色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茶产品经营策略已经不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而精准营销作为近几年来新提出来的经营概念,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茶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增加我国茶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精准营销虽然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但其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将会越来重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精准营销的经营策略,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蒋思雄.中国茶叶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市场营销,2016(6):71-72.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2

关键词:低压聚乙烯;产品营销;市场环境;竞争策略

随着聚乙烯材料生产技术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低压聚乙烯新增产能逐渐释放,大批量的低压聚乙烯产品需要广阔的市场销售平台,要求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企业与相关产业进行产品对接,形成合作共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提升低压聚乙烯生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维护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

1低压聚乙烯产品营销现状

就当前市场低压聚乙烯产品销售情况而言,低压聚乙烯产品用途广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但由于市场上低压聚乙烯产品产能急剧增加,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部分生产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环境恶劣,产品同质化,甚至出现了生产经营危机,为此,相关生产企业要加强对自身产品营销市场环境的分析与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增强企业低压聚乙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在相关产品销售方面的影响力。

2低压聚乙烯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低压聚乙烯产品市场营销环境主要集中在企业营销问题上,具体分为企业外部营销环境和内部营销环境,其中企业外部营销环境包括企业政策、经济、技术、行业竞争情况以及潜在客户,内部营销环境包括企业内部产品组织、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生产要素,对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营销产生重要影响。

2.1外部环境。(1)政策。企业要对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营销策略,如,部分区域政府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企业要减少薄膜料的生产,避免出现产品生产过剩造成堆积,加重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压力,影响企业发展。(2)经济。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的消费水平,相关企业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正确分析该地区对低压聚乙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进而对企业低压聚乙烯产品的生产进行规范和要求,降低经济环境因素对企业产品生产的负面影响。(3)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企业而言,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当地消费者对低压聚乙烯产品的态度,要求生产企业要根据市场上低压聚乙烯产品消费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消费者对低压聚乙烯产品的需求态度,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同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与各大产品经销商展开充分合作,积极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寻找潜在的客户群体和客户源,深入挖掘产品营销商机。(4)技术环境。企业营销技术环境主要指该地区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水平的高低,由于区域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同类产品逐渐进行大批量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不断优化,低压聚乙烯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市场营销环境逐步改善。

2.2内部环境。(1)生产要素。企业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的优势,发挥包括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完善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结构,形成各部门联动效应。(2)行业性质。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行业,正处于行业生命周期循环的成熟期,行业内部生产企业众多,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基本持平,行业逐渐呈现饱和状态,企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市场营销环境恶劣。(3)同行竞争。受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行业性质影响,产品生产同行较多,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企业的经济政策和生产制度,对企业相关产品质量和价格均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企业产品出口,同质化竞争情况日趋严重。

3提高低压聚乙烯市场竞争能力的具体策略

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主要的营销弊端体现在产品生产质量、技术工艺水平、产品价格信息保护以及市场营销手段等方面,要求企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政策、产品生产技术以及产品市场营销情况,结合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明确企业自身在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和营销中的优势及劣势,制定完善的产品生产和营销策略,抓住发展机遇,迎难而上,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3.1创新驱动发展。企业在进行低压聚乙烯产品营销过程中,由于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水平有限,导致产品灰分过高、透明度较差,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结构不完善,产品生产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及销售能力,企业出现发展瓶颈。针对上述情况,产品生产企业要积极制定完善的企业发展规划,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产品销售和生产观念,以技术为核心,逐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格局,明确技术创新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核心生产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不断优化和提升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降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扩大企业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规模,进而稳定产品市场营销秩序,为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得一席之位。

3.2完善价格政策。企业进行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及营销工作过程中,受企业内部产品价格政策影响,导致产品价格虚高,影响低压聚乙烯产品销量,为此,企业必须对行业内部产品价格机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结合当前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形成需求差异定价模式,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弥补传统的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导向定价制度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扩大企业市场相关产品占有率,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实力。一方面,企业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组织管理人员要注重对同类产品价格信息的收集,关注国内外行业内部产品生产、价格、经济政治政策以及销售政策的变动情况,掌握进口产品价格、库存及到货相关信息,在需求差异定价意识的指导下,完善企业产品价格机制,稳定市场销售秩序;另一方面,企业产品销售部门要对企业产品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直供生产厂了解市场相关产品需求量变化情况,收集相关产品价格信息,为制定合理产品价格提供可靠依据。除此之外,生产企业要不断完善产品价格信息保护机制,防止出现企业产品价格调整信息迅速扩散的现象,使得企业处于产品销售市场中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产品价格制度的竞争优势。

3.3优化竞争手段。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企业为提高市场营销竞争实力,维护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在企业开展产品营销工作期间,不断优化产品竞争手段,深入挖掘客户关系管理、情报信息以及企业信誉形象管理中的竞争资源,通过多种竞争手段,实现对低压聚乙烯产品营销市场规模的有效控制。首先,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管理模式与客户之间进行直接互动与交流,精简产品销售流程,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产品目标客户对产品质量及企业销售部门的满意度,进而实现优化产品营销结构的目的,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竞争优化企业产品营销渠道,同时,企业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全面掌握同类产品的销售渠道信息,打破行业间的产品营销渠道壁垒,拓宽企业产品销售范围。其次,企业要依靠情报信息进行产品竞争,产品信息是企业制定营销战略计划的基础和前提,要求企业对产品市场营销情况、市场需求量、竞争对手信息、客户需求反馈信息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掌握,结合相关信息制定完善的企业产品营销报告,为企业开展产品营销工作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最后,企业要加大宣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对企业产品质量、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产品销量情况以及企业社会服务能力等进行公开宣传,充分发挥企业产品生产与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提高生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知名品牌,进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企业低压聚乙烯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发展与产品市场营销的双赢。

3.4拓宽销售渠道企业进行低压聚乙烯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市场营销渠道单一的现象,对产品经销商依赖程度高,与下游客户和潜在客户之间处于脱节状态,难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营销模式,加之企业低压聚乙烯产品营销流程较为复杂,影响产品营销效率,导致企业对低压聚乙烯产品终端营销市场辐射范围有限,造成产品营销环境恶劣,影响产品出口销售。针对上述情况,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结合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明确产品销售的目标市场,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产品营销,不断整合产品营销资源,拓宽低压聚乙烯产品营销渠道,保证低压聚乙烯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占有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企业要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必须通过生产技术创新、制定合理产品价格政策、优化产品竞争手段以及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的方式,提高企业营销能力和水平,维护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从而推动低压聚乙烯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书源.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化工贸易,2019,011(028):3.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

“互联网+”时代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产品生产者要转变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营销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畅通网络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1“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不高。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在网络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网络通信质量差、网络覆盖率不高等问题,阻碍了“互联网+”时代的农业经济发展。一是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网速较慢,加之受到农村网络用户较为分散、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计算机设备配置偏低等因素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缓慢[1]。二是农产品营销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农村没有建立起农产品信息平台,使农产品面临适销不对路的风险,难以平衡农产品供需关系。

1.2网络营销平台应用率低。大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对“互联网+”的认知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对外宣传和销售农产品的意识,使特色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较低,尚未建立品牌形象,没有充分发挥出农产品网络营销对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是部分企业和农户认为农产品宣传和流通成本较高,不愿意前期投入成本进行品牌建设,难以打开农产品线上销路。二是大部分农产品生产者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加工环节机械化程度偏低,难以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很难做到及时、足量向市场供应农产品。三是农产品企业在网络销售平台上随意模仿其他企业店铺,营销方式缺乏创新性,很难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1.3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模式需要以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为支撑,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存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的问题,影响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效率的提升。一是农村的公路交通、铁路交通不通畅,尤其是公路等级不高,使用寿命较短,难以支撑大型运输车辆频繁通行。二是村镇过于分散,大部分物流只能到达乡镇一级,无法解决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农户即使有优质的农产品也很难大批量配送出去。三是物流成本较高,仅有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快递公司在乡村设置配送点,并且快递费用偏高。

1.4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迅速发展,农产品销售量不断扩大,但是因为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而带来了质量安全问题。一是农产品有品种多、地域性特色明显、时令性较强、外形尺寸差异性大等特点,导致地方政府难以针对各类农产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二是大部分农村尚未建立起市场准入制度,有关部门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乏力,缺少质量检测和安全监督办法,导致农产品整体质量不高。三是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意识淡薄,不执行质量标准,且存在以次充好,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现象,不利于把控农产品质量。

2“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产品生产者能够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开展农产品销售,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带动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其一,投入建设资金。当地政府要下拨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1“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会资金参与建设,为农产品生产者创建良好的网络硬件设施。其二,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地方政府应建立起官方农业信息网站,实时更新农产品供需情况、价格信息、产地信息、种类信息,以及市场运行等方面的资讯,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农业信息服务,使农户能够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供需变化的具体情况生产和销售农产品,保证适销对路[2]。

2.2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手段。在互联网营销模式下,农产品企业和生产者要积极创新网络营销手段,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大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采用多层次、多结构的网络营销策略,不断扩大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助力农业经济水平提升。其一,加强个性化宣传推广。地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者应利用新媒体进行在线广告宣传,以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如利用网络公开农产品成分检测报告、营养标准;利用网站制作农产品宣传图片,撰写农产品文化渊源的宣传文字,播放农产品生产视频等,吸引消费者。其二,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第三方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并利用第三方平台与消费者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其三,创新促销模式。农产品企业要积极参加淘宝“双十一”“双十二”、苏宁易购自营、美团大众点评团购等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举办的各类促销活动,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实现薄利多销。此外,有能力的农产品企业和生产者可以借助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直播平台促销农产品,积极参加团购促销活动,从而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

2.3建设农产品物流体系。电商物流是“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体系,才能打开农产品销路,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其一,建设基础设施。地方政府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道路,使各乡村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方便农产品货物运输。地方政府还要加强本地区物流配送站点建设,形成农村物流网络体系,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3]。其二,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地方政府应与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创新物流模式,使更多物流企业愿意提供农产品大宗配送、时令配送、生鲜配送等业务。同时,政府可引导大型物流企业与本地区小型物流企业合作,借助大型物流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提高本地区小型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其三,建设冷链物流。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和村屯通配送体系,支持“一村一品”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先进冷链技术,保证生鲜类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锁鲜,并做到从冷库中随取随鲜,缩短农产品配送时间。

2.4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体系。地方政府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产品品牌形象,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逐步提升农产品的销售量,带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其一,建立标准化管理系统。地方政府部门在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并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建立起农产品综合管理系统、加工管理系统、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终端安全查询系统,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源头控制、风险控制和追溯管理。其二,做好标准化宣传工作。有关部门应对农产品企业和农业生产者宣传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向农业生产者讲解相关政策法规,使农民理解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要求。在宣传过程中,可以采用广播、电视、农村信息网站、现场培训、专家讲座等途径,增强农产品标准化管理的宣传效果。其三,强化农产品标准化执行。有关部门应要求本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将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服务等环节纳入标准化建设中,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合格。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深入农产品生产一线检查卫生安全、标准化操作、质量检验的具体情况,从源头把控农产品质量。其四,建立淘汰机制。在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中,及时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对其生产者进行处罚,增强生产者对标准化生产的重视程度。

3结束语

地方政府要重视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全面落实“互联网+农产品”的营销模式,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发展中,地方政府要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和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同时要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创新网络营销手段,不断提高农产品营销规模化水平,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何品.“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8.

[2]张婷婷.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灾害研究,2020(4):183-184.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4

(一)体验经济环境下推动人们对旅游特色产品有需求

体验经济具有终端性、差异性、参与性、经济性等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科技、各种各样的创意推动,我国也迎来了体验经济的起始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更加注重享受生活,这投射到消费领域就是追求高品质的消费,更加注重个人体验和服务,追求绿色消费,而旅游目的地更好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希望通过独特的旅游产品留下难忘的回忆。体验创新是一个推动未来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引擎,直接催生了很多新型的体验消费的场所和旅游产业,通过对物理空间的规划与创意,让旅游者产生出难忘的一个精神体验。旅游目的地依托当地自然风光、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等,打造出符合当代民众新型消费特征的旅游产品。对于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来说,旅游特色产品迎合了他们对悠闲度假的需求,在体验中感受舒适与快乐,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深刻体验,能够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别有一番滋味。

(二)国家深化旅游改革战略对旅游特色产品发展有支持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进一步延伸,强调顾客的感受性满足,重视消费行为发生时的顾客心理体验,在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加快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从而扩大旅游购物消费。消费者在旅游中的体验是由体验营销带来的一种强大力量,为此,经营者应该抓住国家政策红利的机遇,将旅游特色产品经营与体验创新相结合,积极创新旅游特色产品营销策略,从而推动旅游产业长远发展。

二、体验经济时代旅游特色产品营销的挑战

在体验经济环境的推动下,旅游产品的体验服务渐渐发展起来,许多旅游目的地在产品开发、特色经营、营销管理等方面也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旅游市场与一般市场相比有其特殊性,随着人们消费需求不断多层次、多样化,旅游特色产品在营销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主要体现在体验营销意识淡薄、营销定位不准、营销手段落后等方面。

(一)体验营销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产品老化、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初级产品化”问题严重,产品质量档次低,参与性和娱乐性的产品较少,跟风盲目复制现象屡屡发生。旅游特色产品的经营者往往重开发轻营销,他们普遍存在体验营销意识薄弱的问题,为了节约开支,在产品的表现力和营销上投入比重过低,往往采取低价营销手段吸引顾客,特色的吃、住、娱、购项目少,没有注入文化理念,没有与旅游者产生情感共鸣,给旅游者在消费过后能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造成营销效果不好。

(二)营销定位不准,缺乏品牌意识

旅游企业想要长远发展,首先要建立品牌意识。我国地域广阔,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众多,但鲜有已经建立了强有力品牌的产品,原因在于旅游特色产品的经营者定位不准,没有合理的市场营销发展规划,对于营销计划、营销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都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深度挖掘,营销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品牌意识缺乏导致我国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旅游特色产品缺乏品牌支撑,难以真正通过营销来提高旅游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难以进入更大的市场。

(三)营销手段落后,信息传递渠道单一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旅游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网络营销能够使许多旅游特色产品的信息传播更迅速、更快捷地传递给消费者,大数据的整合也更能定位每一位消费者,识别他们的需求。但是当前,我国旅游特色产品并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大多数旅游产品信息过多依赖旅行社或者人力成本过高的纸质营销,少数旅游特色产品也大多靠政府主导发展,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产品上升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许多分散的小型旅游特色产品的经营者对电子商务缺乏了解,营销手段落后,不能充分利用自媒体展开营销,因此市场竞争力弱,也错失了把握对此有需求的消费者,直接制约了旅游特色产品市场发展,也制约了营销效果。

三、体验经济时代旅游特色产品营销的出路

旅游特色产品有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政策支持,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在体验经济环境推动下,如何有效规划旅游特色产品的营销方案,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是当前旅游业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总体而言,发展旅游特色产品,要树立体验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整合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建立完善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产品优势,使旅游事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树立体验营销意识

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约瑟夫•派恩认为,精心设计用户的体验是一切伟大产品的灵魂,企业构思和设计创意性方式,通过规模化定制、营造体验、提供真实性和引导变革等手段为企业的经济产出提升价值。因此旅游特色产品的供给要以顾客为中心,利用大数据来了解和识别消费者需求及其影响行为,考虑消费者对旅游特色产品接受的现实及其真正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规模化定制,有效满足每个顾客对旅游特色产品的独特需要,加深顾客体验,减少顾客损失。同时旅游特色产品的经营者充分利用所获得的信息,通过激发客户惊喜的方式,系统化地、有意识地推出更具体验性的产品。如果对服务加以定制化,企业就可以营造出积极的体验,顾客的需求就会得到更好地满足。在为消费者营造难忘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对产品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内生动力,实现低成本和个人化定制。此外,政府也应突出政策引导,完善旅游宣传体系,大力宣传体验创新理念,完善服务功能,加强对旅游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商标保护,充分发挥旅游者、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作用,推进旅游产品服务质量提升,优化旅游特色产品的发展环境。

(二)准确定位营销策略,建立品牌意识

战略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充分了解当下社会的主要需求和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才能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未来旅游特色产品的发展是产品品牌的竞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的附加值,而附加值来自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因此旅游特色产品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找对产品的文化密码,建立自己的品牌,不断提高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用品牌营销的策略激发品牌价值。旅游目的地所要做的营造体验的目的不是娱乐顾客,而是要吸引他们参与。在营造体验时,旅游特色产品的经营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构思一个恰如其分的主题。这个主题要与产品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匹配,同时要与旅游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果产品主题表现力很差,顾客很难建立联想,那么产生的体验也就无法形成深刻持久的回忆。旅游特色产品要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深度挖掘地方人文历史资源,提高旅游者的体验和消费回味,深化文化带给旅游者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例如旅游纪念品,虽然游客的购买欲望、购买习惯、目的性等因素多变,但无论何种动机,对于旅游纪念品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精致、新奇,可以展现地域特色和纪念意义,且具备实用价值或收藏价值。

(三)创新营销渠道,发展网络营销

“互联网+”旅游必将成为旅游特色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互联网可以反馈旅游产品市场的营销效果,针对不同效果企业及时调整,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其次,要继续发挥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旅游协会、行业组织等第三方组织的作用,加大对旅游特色产品发展的支持。此外,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的宣传来创新营销渠道。目前,自媒体在产品营销过程中非常有优势,通过这些渠道,将旅游特色产品的信息以创新化的方式传递给广大消费者,既能够快捷低成本地传递给消费者,还能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消费者接受。最后,还要整合旅游特色产品人力资源,加大对旅游人才的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强对营销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就如同费城有刷卡人芭伯、芝加哥有律师弗雷德,只要你体验过他们的服务,就一定会对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时刻对工作保持热情,将自己真正融入角色中,加大对工作的投入和对消费者的关注。注重培养体验营销人才,为旅游特色产品的发展储备人才。

(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特色产品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5

一、中小企业品牌经营策略的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深化和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我国的经济市场发展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市场由原来的由国有企业为主的单一市场转为国有企业与众多其他经济体并存的多元化市场,市场由刚开始的计划经济转向由市场需求为主体大自由经济,这种供求关系的转变也使得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一开始,由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我国商品市场上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价格竞争,后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价格低的廉价商品已经不再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主流,况且低价竞争虽然能使企业在短时期内获得利益,但长期的低价销售只会让竞争主体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大幅下降,形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消费者们开始更加青睐高质量、高服务的商品。因此,各大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开始转为商品的质量、商品的服务、商品的知名度等方面的竞争。企业通过优质服务、先进科技等提升商品的质量,提高商品的知名度,使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口碑越来越好,经济效益增加且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由于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正在大举向国内市场进行投资,经济市场的结构由国内一对多的竞争模型发展到转向国际化的一对多竞争模型,在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激烈化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当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壮大,完善品牌经营策略就成为了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中小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先,中小企业实施品牌经营策略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可以利于众多中小企业牢牢树立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使企业员工牢记品牌意识,牢记公司基本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将企业核心品牌文化作为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企业。

(二)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现阶段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仅仅是单一的追求某种产品的质量或者用途,有时更关注商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品牌价值。现阶段许多中小企业从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当中提取价值理念,形成自己的企业品牌,也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可以促进商品市场多元化品牌文化的形成,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

(三)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价格竞争,价格低势必无法保证商品的高质量。这种激烈且低效率的市场竞争,不仅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利益,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且也严重的摧毁了广大消费者对中小企业品牌的信任感。而通过品牌经营策略的实施,可以为中小企业的竞争提供更多健康可持续的途径,促成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模式。总而言之,实施品牌经营策略,对我国中小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融合,积极竞争愈演愈烈,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经营策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及时探讨和解决。

三、实施中小企业品牌经营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自身品牌形象定位的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我国计划经济下的状态,众多的中小企业大都是在我国改革创新开放后才刚刚开始真正接触到品牌的这个概念,因此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从总体上角度来看还远远没有成熟,品牌形象定位的研究工作更是远远处于起步的初期阶段。品牌形象定位上的严重失误,造成其品牌形象属性的明显淡化,因而在市场上往往缺乏持续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显示出以下几个特征:一为传统的企业品牌定位切入的重点过于偏离,企业领导者提供的定位功能不明确,缺少企业核心品牌价值体现;二为传统品牌的应用范围过于宽泛,缺乏品牌个性。中小企业从自己产品的市场特性需求出发并在确定其品牌卖点时,将销售范围都限定得过大,使自身品牌与市场上同系列的品牌差异性不明显。三为中国品牌市场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品牌针对性意识不强,表现形式不专一,品牌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四为大部分中小企业品牌形象定位都往往局限于区域性,这与中小企业的一些区域性行业分布和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因素有关。五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于品牌形象定位往往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品牌形象定位的整个过程往往缺乏有规可循的行业规范和操作程序。

(二)品牌经营中销量而轻质量的问题。无论在企业发展的哪个阶段,对产品的质量保证是企业打造品牌形象的基础保证,是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品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经济发展和品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但凡是能在一个领域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无一不在质量上严格把关。然而,现阶段国内的许多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品牌经营战略的过程中,只是一味追求自身企业产品销量的提升,认为产品卖出的更多,也就意味着产品的知名度更广,更有些企业认为产品质量是在发展初期需要注意的点,在壮大企业规模的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可以降低产品的质量。为了盲目的追逐产品的销量,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频繁利用各种促销手段,然而,由于商品的质量没有达到标准,卖出的商品越多,也就意味着商品的质量需要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谴责,反而会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严重的损坏,致使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赖度严重下降。并且频繁的促销手段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过分夸大的营销方式更会使商品带给消费者一中“没有营销时说的那么好”的感觉。

四、进行中小企业品牌经营策略

(一)建立具有核心价值和个性化的品牌。对中小企业品牌进行精准的定位,是品牌经营策略当中最重要的环节。一个准确的具有核心价值的品牌定位,可以帮助企业在同一国家或不同国家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与其他同类品牌更具差异性,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加深消费者对该企业品牌的深刻印象。因此,中小企业应该通过分析本企业目前的市场定位,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的结构特点,所在区域的人文特色、地理优势、环境优势、消费者群体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进行营销和推广。品牌的建立首先要符合广大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其次,要在品牌文化价值方面突出特色,利用一些新颖的文化元素,或者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一些理念作为品牌的核心价值等,以此来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同时,企业也要在产品的外包装上面下功夫,一方面尽量突显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提高外包装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一些流行的插画风格等,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冲击力,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清晰明确品牌定位。在实施企业品牌经营战略的过程中,如何对品牌进行清晰明确的定位,使其能够真正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小型企业开始制定品牌经营策略的初期阶段,要充分了解到自己商品在行业当中的核心竞争点所在。例如,同一个食品有许多家不同的企业在生产,在这一前提下,企业首先要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而后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定位。例如可以将其定位成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时尚化休闲零食,之后确定一个符合现代年轻人的价值理念,作为品牌的核心文化,在包装上选取比较受年轻人喜爱的插画图片,在产品的种类上以年轻人喜爱的油炸、烤制等种类为主,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手段进行推广。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定位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实力去选择适当的定位,而不是盲目的为了追求中大型企业一样的广告效应,而疯狂对自身品牌进行盲目的改造。

(三)对品牌附加价值的实现。一个成功的品牌形象能让消费者们看到他们产品的同时,就联想到这个品牌的一些重要特征。例如德芙巧克力品牌的塑造,让人一看到德芙就想起来巧克力的醇香与丝滑。因此,中小企业在品牌经营的过程中,要通过一些文化与价值上的引导,使自身品牌体现出更多的附加价值。例如服装行业的品牌塑造,企业可以通过采取高档的面料、精美的设计风格等的方式,专门针对高消费群体进行私人制定,在品牌的定位上突出高贵与高质量,使消费者一看到这个品牌就把它与高端与富贵相联系。再比如一些文化产业,可以将自己的企业品牌打造成为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与对情怀的塑造,例如国风系列的文具与书签、唤起童年的纪念品、与各种动漫联名的文创用品等,这样的品牌设计最主要的点在于商品本身的用途与其它同系列产品并无不同,更多的是消费者在意品牌所注入的一些消费者在意的情感价值。

五、结语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6

 

导语   物流企业模拟沙盘,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主,以物流实体模型为辅,对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进行模拟的实战演练。通过“模拟公司经营”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模拟的竞争性行业,由学员分组建立若干模拟公司,实战演练模拟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竞争,在经历模拟企业3-6年的荣辱成败过程中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感悟经营决策真谛。每一年度经营结束后,同学们通过对“公司”当年业绩的盘点与总结,反思决策成败,解析战略得失,梳理管理思路,暴露自身误区,并通过多次调整与改进的练习,切实提高综合管理素质。让学生从模拟中了解企业的简单运作,更深刻的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管理技能、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拓展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作为一种颠覆传统的教学和培训模式,物流企业模拟沙盘经营正在广大高校和物流企业的教学和培训中,广泛采用。目前,物流企业模拟沙盘主要应用在以下领域:   (一)区域建设规划、工程建设规划的展示,设计方案分析。按照建设规划的布局,在沙盘上构建所要建设的建筑、设施、设备、道路以及周边环境。如城市、物流园区的物流建设规划,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等。   (二)物流理论和理念的展示、说明。包括物流整体概念的说明、供应链、产品生命周期中物质循环和环保理念的展示和说明等。例如,用飞机、火车、汽车、船舶、道路、机场、港口以及相关的物流设备和设施如仓库、搬运起重设备等表示物流过程中的航空、海运、陆路的主要运输工具及相关设施。   (三)物流系统和设备的介绍及展示。用模型展示和表达特定的物流系统(或设备),表示该物流系统(或设备)的设计、规划、布局、甚至设备结构等,如车间内的物流系统。   一、物流企业模拟沙盘市场分析   市场就好比一块蛋糕,对市场进行仔细分析,是去竞争这块“蛋糕”的第一步。首先要了解这块蛋糕的大小,即每一城市其物流运输量有多少;其次还要分析每一城市其物流运输量的发展变化趋势,物流需求的发展变化对企业总体战略的制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某一城市物流运输量可能在前期并不大,但未来的发展逐渐向好,则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就需要有长远的目光,做好企业未来发展布局。反之,如果其一市场物流需求逐渐萎缩,则企业可能就需要提前做好新市场开发并逐渐淘汰萎缩市场的发展规划。第三,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企业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占据更多的蛋糕份额。市场占有率越大,越容易把其他竞争者挤出竞争市场,后面的经营运转就会相对较容易。企业经营者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根据市场的大小,拟定自己的经营计划,一步一步地去和竞争对手抢这个市场、分这块蛋糕,同时要预测竞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并提前想好对策,经营过程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应变的准备。在进行物流企业模拟沙盘经营时,前期已给出市场需求预测,经营团队需要针对市场需求预测信息进行合理分析,细分物流市场,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及拟经营的产品。详细分析各年、各季度、各区域、各城市、各类产品等的物流运输量,比较各城市各类产品的运输市场的大小,各城市各类产品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量是逐渐放大,还是逐渐萎缩,以此确定各年、各季度、各城市的经营战略。   二、模拟经营过程中竞争对手分析   市场就是一块大蛋糕,要跟你一起分享这块蛋糕的人就是你的竞争对手。每个竞争者都想尽可能多地吃到这块蛋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偿所愿的,要想得到更大块的蛋糕,必须要了解跟我们一起分蛋糕的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物流企业模拟沙盘经营过程中,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制定好自己的经营策略的同时,必须随时关注市场的变化,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经营风格和竞争方式,如各竞争对手采用什么样的竞标策略,采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选择哪些路线等。经营团队要根据市场的竞争状况,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抓准时机迅速占据市场。模拟经营团队要先根据每年可以开发的城市和区域做一个简单的开发计划,某一时期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开发哪个区域,做到心中都要有数。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风险,出现之后有什么对策,随时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这样才能在经营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处变不惊,灵活应对。   三、物流企业模拟沙盘经营策略   每个竞争对手都会有自己的经营策略,都在等待时机占领某个市场。物流企业模拟沙盘经营的第一年第二个季度,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大家经过同一个北京市场的拼杀之后,面对刚刚出现的新的物流市场,都希望在新市场里占据绝对优势,以获得后期的巨大收益。此时,企业的经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模拟经营取得成败的关键。   (一)市场领导者经营策略   这一策略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努力开拓市场,率先进入并抢占市场。这种策略需要通过高资金投入,低价竞标的方式迅速占领市场。采用这种策略的市场经营者,往往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要大胆尝试,在租赁办公室时选择租赁一个豪华办公室和几个普通办公室或者租赁几个普通办公室加上一两个简易办公室,在配置人员方面选择较多的中级经理等,提高其在该城市的业务能力。在这种高资金的投入下,辅之以最低的价格策略进行投标,就可以拿下市场。经营过程中,充分提高车辆的配载率,合理利用所有资源,提升企业在该城市的信誉度,在后续的经营中,通过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合同续约提高其市场营利能力,不断回收资金,选择多式联合运输,尽量提高仓库的中转率,不断降低物流综合成本,企业可以从开始的亏损到逐渐盈利。市场领导者经营策略,重在走在别人前面去开发或占有某一市场,风险高、回报也高。企业经营者需要认真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和经营风格,抓住自己认定看好的城市,果断决策,放手一搏。不过,这种经营策略如果碰到同样风格的竞争对手,则其风险会加剧,比较严重的后果就是两败俱伤,企业面临破产,但如果没有强硬的竞争对手的话,则会为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p#分页标题#e#   (二)市场跟随者策略   市场跟随者策略主要适用于目标市场竞争者众多,而该市场需求潜力又很大,企业跟随竞争者挤入市场,开始属于沉默型竞争对手,到后面再发起进攻,占领市场。换句话说,就是在别人竞争非常激烈、竞争非常大的时候,避开了竞争尽量保存实力,在后方观察整个市场的变动,抓住时机迅速占领市场。如在物流模拟沙盘经营第一年,企业主要作为跟随者进入竞争激烈的北京、上海城市,重在了解该市场的经营情况,为后期的经营做准备。到第二年,当市场经过激烈的竞争,各经营者面临还款压力、资金短缺之际,跟随者可以以充沛的资金实力雄霸该市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当然,只有当目标市场还有很大的需求潜力,且未被竞争者完全垄断,同时企业本身又具备挤入市场的条件和与竞争对手“平分秋色”的能力的时候,此策略方可成功。   (三)市场挑战者策略   所谓市场挑战者策略,即当市场上已有很强硬的竞争对手时,企业也进入该目标市场,与竞争对手“对着干”,力争成为该市场的领导者。该策略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在物流企业模拟沙盘经营中尤其如此。如在第一年竞争最为激烈之际,即与竞争者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展开激烈竞争,相互抢夺市场。该策略如果配与恰当的订单、合理的配载、优化的运输路线和稳固的后方支援,则可能取得成功,成为市场的老大。但如果竞争对手实力也十分雄厚、竞争风格也比较骁勇,自身企业又没有后方支援的话,则往往两败俱伤,双双破产。   (四)市场补缺者策略   在物流企业模拟沙盘经营中,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渐开放,许多新开放的市场可能并没有引起竞争者的注意,或竞争者没有考虑占领该市场,此时,存在一定的市场缝隙或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避开与竞争者的正面竞争,作为市场补缺者进入市场的空当位置,与竞争者形成鼎足之势。如在物流企业模拟沙盘经营中,企业可以适当往小城市发展,增加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以价格优势为企业带来相对比较可观的利润。该策略中,市场补缺者往往会成为一匹黑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当然,企业的经营策略往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单一的,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竞争的程度进行恰当的改变,有时甚至需要将几种策略进行适当的组合,千万不能一条道走到黑,遇到突发情况,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决策,以整体方案和决策最优化作为实施标准,方能总揽全局,取得最终的胜利。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7

通过对跨国公司以各种本土化形式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和满足全球化战略的分析,提出了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的障碍,并通过深入调研给出了实施本土化策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策略

1跨国公司本土化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不再满足于本国市场,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纷纷采取走出去的战略,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化经营的跨国公司。为了更好地在海外站稳脚跟,迅速的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环境,获得当地市场的认可,保持和发展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竞争力,本土化经营就成为跨国公司的最佳选择之一。本土化经营具体来说,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并按照东道国的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机构改造,在产品、营销策略、研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实行本地化经营,使跨国公司成为地道的本地企业。通过实行本土化,跨国公司能够更好的融入东道国市场,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成功的跨国公司。

2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动机

跨国公司进入海外市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通过本土化经营,能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竞争力,抢占东道国市场和满足其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2.1降低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资源成本低廉吸引的。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的成本优势,一方面实行采购本土化,能够以较低价格获取优质资源,因运输距离的缩短而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减化海外采购所涉及的进口程序,从而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实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既可以降低员工雇佣成本,又可以减轻解决员工住宿的负担,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通过经营成本的降低,增加获取利润的空间,提高产品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东道国为了吸引跨国企业的投资,往往会给予其越国民待遇,使得跨国企业获得税收和政策的优惠,实现与本地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2.2抢占市场

跨国公司在实行生产本土化的同时,一般都伴随着营销的本土化。本土生产的产品可以绕过东道国设置的一些贸易壁垒,直接进入当地市场,并和本地企业进行公平竞争。另外,本地生产的产品直接在当地市场销售,缩短了市场的响应时间,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及时做出调整,从而抢占东道国的市场。由于本土化使得企业更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兴趣,产品设计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当地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该产品。

2.3全球化战略的需要

跨国公司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是由其全球化经营策略所驱动的,企业一些过剩资本和夕阳技术无处投资并加以利用,将其从成熟市场国家撤离到新兴市场国家,等于是为过剩资本找到了新的投资目标,使得夕阳技术在新兴市场获得了重生。既带动了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投资,又为过剩资本和夕阳技术找到了新的安身之处,从而实现全球经济链条的再增殖。另外,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利用东道国最有价值的商业资源支持其全球化发展,并将在本土化中获得的竞争优势转变为全球性优势,支撑全球化战略的实现。

3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形式

3.1人力资源本土化

跨国公司通过聘用东道国的人才从事产品的生产、研发、营销和各级管理工作,实现对东道国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既节约了聘用海外人员的高昂开支,又能够从当地人那里更快熟悉情况,了解更多本地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通过人力资源本土化,有助于跨国公司从东道国的角度出发,开展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快的融入到东道国的市场。

3.2产品和研发本土化

跨国公司要想在跨国运营过程中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产品和研发的本土化。通过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当地科研机构合作研发,认真分析当地的市场环境。根据东道国的市场需求和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结合东道国市场的特殊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或是针对性的研发出满足当地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从而打开当地市场。

3.3采购本土化

跨国公司直接在东道国采购原材料和零配件,既节省了进口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又带动了东道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喜爱和信任。实行采购本土化,也有助于详细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情况,监控相应采购件的生产质量。同时,通过长期的合作,也有利于保证原材料的供应,支撑跨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4品牌本土化

跨国公司进入一个全新市场,品牌认可和认知是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很多跨国公司的品牌,如果直接翻译成东道国的语言,往往晦涩难懂,更不用提能够获得本地消费者的认可和品牌忠诚度。结合东道国的文化、习俗和语言特点,赋予其本土化的品牌,能够更快的根植于消费者的记忆中,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再通过良好的品牌运营和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的亲近感,培养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

4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的障碍

跨国公司在其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本土化经营的重要性,纷纷采取各种本土化的形式,以期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但在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障碍,严重影响本土化策略的实施效果。

4.1外部障碍

4.1.1资源的可得性。

跨国公司实行采购和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东道国是否能够提供相应的物资和人力资源,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那么采购和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将是一纸空谈。即使具备相应的资源,但如果质量达不到该跨国公司的要求,也无法开展本土化工作。另外,如果相应资源的价格过高,那么将会增加本土化战略的实施成本,限制本土化的进程。

4.1.2东道国法律和政策的限制。

东道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支持本土化,如是否有本地采购比例的限定,有没有聘用本国员工的规定,以及东道国人事福利政策的规定,都将影响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的意愿和本土化的程度。

4.1.3东道国的市场空间。

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很多都是看重了东道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如果空间足够大,将能促进本土化的实施。反之,则将限制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实施效果。

4.1.4文化差异。

各国在文化和传统习俗上的差异,往往是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最大障碍之一。在实施本土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东道国的文化习俗交融,同时伴随着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和冲击。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过程,制约着本土化战略的进程和成败。

4.2内部障碍

4.2.1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跨国公司采取什么样的经营策略,取决于该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尤其是管理层经营理念保守和怀有种族优越感的企业文化,往往对采取本土化经营策略比较谨慎。

4.2.2组织架构和人员素质。

跨国公司采取的组织架构不同,相应的权力分配模式也不同,这就影响着本土化实施的难易程度。另外,本土化对公司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果公司内部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观的人才,那么也将限制本土化的进程。

5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策略的对策建议

5.1深入调研,科学决策

为了确保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策略的成功,首要工作就是要对东道国的市场进行深入调研。认真搜集有关目标市场的信息,详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研发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详细了解东道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从产品外观、性能、品牌、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入手,特别要对消费者是否对名称、颜色和广告词等存在忌讳进行深入调研,关心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避免因小失大。根据深入和全面的调研资料,以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特点为出发点,进行科学决策,确定本土化经营的形式、实施方案和进度等,以确保本土化经营策略的成功。

5.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当跨国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可能还并不为东道国的消费者所熟知。那么,跨国公司的企业形象对于其能否更快的融入当地市场至关重要。现在的消费者普遍有着很强的品牌意识,品牌美誉度决定着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因此,跨国公司应该在向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同时,还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一种良好的印象。通过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树立,能够有效增进东道国消费者对于企业和产品的认可和信任,能够帮助跨国公司迅速打开并抢占东道国的市场。

5.3创新营销策略

由于每个国家的市场体系和消费者的偏好不同,跨国公司在母国的市场上所采取的营销策略,并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的市场。跨国公司应该结合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有针对性的采取创新性的营销策略,不能再照搬照用和因循守旧了。如在一些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消费思想比较成熟,更加关注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那么应该在营销策略中增加这些方面的介绍。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通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价格,那么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该想方设法地给予消费者价格方面的优惠,或者制定形式新颖的各种促销方案。同时,要增强对东道国市场变化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营销策略。通过产品本土化和营销本土化的不断发展,推进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策略的实施。

作者:王嘉丽 金鑫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靖欣.浅析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及其实施[J].中国经贸导刊,2015,(9):57~58.

[2]霍忻,刘冬.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策略及其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7):86~87.

[3]史欢.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2):23~24.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8

1.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制度问题

1)当前我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存在行业自律型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属于旅游产业的新分支,通常被归于旅游行业管辖范围内。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生态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交叉产物,其产业发展基础在于生态农业,而其产业发展目标则指向为游客提供低碳型旅游服务以增进生态农业的附加值产出效益。旅游行业协会缺乏关于低碳与农业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故难以依靠一己之力对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实施有效的行业监管。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从业者通常各自为战的制定切合本企业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与服务标准,由此诱发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运营秩序紊乱的问题。

2)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存在政府监管不力的问题。

当前我国涉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监管的政府部门众多,诸如旅游局、农业局、园林局、工商、税务、国土资源等各部门都立足本部门行政职责来制定对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监管政策,其部分差异化政策存在实质性冲突问题。政府各部门的多头管理导致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缺乏对全局性整体价值的系统考虑,其具体监管法规制度缺乏切实可行性。这使得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陷入了有利则一哄而上,对于衍生自农业观光旅游活动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则一哄而散的无序的发展态势。

2.农业观光旅游的产品开发问题

1)我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在旅游产品与服务开发上存在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问题。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无形性是其首要特点,无形旅游产品与服务难以通过专利技术来杜绝仿制者的抄袭行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从业者产品的低技术含量使得其产品或服务被仿制的几率大增,从而降低经营者从其旅游产品或服务创新中获取的利润空间,进而遏制其他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在产品与服务开发投资的积极性。

2)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未能结合游客需求来深度开发其旅游产品与服务。

长期居住在城镇地区的居民向往低碳环保的乡村生活方式,力图通过参与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方式来深入体验安静、祥和、低碳的乡村生活,以有效消除都市生活带来的空气污染、拥挤空间和繁重工作的压迫。,项目雷同、相互模仿现象是我国许多观光农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部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未能充分体验其主体游客群的切实心理感受,试图以其粗制滥造的现代人造景观来增加运营收入的经营策略反而削弱其对都市游客群的吸引力。

3.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运营问题

1)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营者缺乏低碳品牌运营意识。

与旅游产业快速增长的宏观态势相背离,以农村居民为生力军的我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普遍存在生态观念落伍、旅游品牌运营能力低下的问题。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营者并非单纯的旅馆和餐饮经营者,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者所获得的独特旅游体验。而旅游价格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营者以低价竞争的方式来争夺客户,其结果势必降低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营者的服务质量,制约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营者未能以游客的低碳需求为导向来系统设计其经营策略。

多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营者存在急功近利的暴富心态,试图以模仿他人成功经验的盲目跟风方式来获取短期利益。与传统旅游活动的经营目标不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经营重点在于运用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和生活方式让游客享受到与都市生活迥异的新生活模式。而部分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经营者缺乏深度揣度游客的低碳旅游意图,在旅游设施设计上陷入盲目追求高档化和暴利化倾向的误区,忽视了以低碳、生态、环保、享受为理念来打造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的对策

1.完善基于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系统规划策略

1)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切合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户在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个体理性经营行为,将可能导致区域经济范围内的整个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无序发展。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旅游的价值和作用,积极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地方政府应当将本地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纳入到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通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和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具有生态环保价值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企业发展壮大,从而间接形成对高碳排放企业的竞争压力,优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结构。

2)建立农村生态旅游合作组织以增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的自律性。

农村生态旅游产业是农村区域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的产物,农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引起根植于农村生产力关系的农村社会关系的改变。为适应根植于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新型社会关系的变迁,农村生态旅游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有助于增强农村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规范化运作能力,确保农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农村生态环保事业的同步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合作组织可制定农村生态旅游行业标准,以规范农村生态旅游经营者的服务质量,确保游客获取物有所值的旅游体验感。

2.创新基于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1)着力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的复合功能,以满足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者的与生态农业景区的互动方式主要包括生态农业体验型、生态农业观赏型及生态农业建设型等类型,其旅游需求则主要通过学习生态农业知识和体验生态农业文化的方式来满足其自我对生态农业的责任和义务,以有效实现其内心对支持生态农业事业的道德满足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从业者可丰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内涵,从契合旅游者个性化旅游需求的角度整合景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通过向游客提供多类型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满足游客对生态农业的多层次旅游感知需求。

2)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应基于低碳型生态理念来开发旅游产品与服务项目。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从业者可依托区域农业生态资源开发生态类产品。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可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分解为吃住行等基本型旅游要素和观赏、娱乐及购物等附加增值型旅游要素。旅游者的吃住行等基本旅游要素主要耗费物质资源,其中游客进出景区所需交通工具对不可再生型矿物能源的能耗具有典型的非低碳特点;而观赏、娱乐及购物等附加增值型旅游要素则主要依赖景区人力资源所提供的服务,具有显著的低碳特色。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应从低碳生态学的角度,以增加游客在景区的过夜率为重点来着力延长游客在景区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游客在低碳型旅游服务项目上的消费比例。

3.优化基于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经营策略

1)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应贯彻低碳生态旅游经营的差异化品牌策略。

为有效遏制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行业内的过度价格竞争所形成的恶性竞争局面,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可实施差异化品牌运营战略,凭借自身在生态农业上的特色产品优势来增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景区对潜在目标游客群的吸引力。再者,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者对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实质是获取精神享受的过程,其所关注的并非实物型产品而是非物质化的服务质量。因此,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可通过创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方式来增加其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以差异化品牌形象来摆脱同质化旅游产品给本企业造成的价格竞争压力。

2)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经营者可实施集中化低碳生态旅游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