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系论文范例

财政体系论文

财政体系论文范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活中国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提供的服务或者商品具有公共性和普惠性,能为我国公民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这些单位既有其他企业组织的共性,又有行政体制下的特殊性,而这其中,重要的不同点就是运营资金的来源、运用等环节的不同。而现如今,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并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流程

管理工作的主要步骤都包括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而资金的管理工作就是上述步骤的实施受体都是资金。在较为广泛的概念上对财政资金管理进行流程上的分类,主要可以分成四个过程: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营运过程和分配过程。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筹集过程中主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方式,以保证在重要和关键领域内的国家管控力和人民利益;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投资主要是进行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以购置固定资产为主,对外投资如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股权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因为要保证行政事业的稳定性、定向性和安全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营运就是指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对收支项目进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分配主要就是对一定经营时期后的利润所得进行分配,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不以营利行为主要目的,其所得利润由全体人民和国家共享。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特殊性

1.定向性。行政事业单位由国家部门进行统一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因此在经营方面并没有充分的自主权,所以在财政资金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定向性。定向性首先体现在资金来源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不像其他商业性企业中的资金那样具有多样性,如自有资金、银行借款、金融筹资等等。除此之外,定向性还体现在使用方向上,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受到较为严格的计划管理,因此其资金必须使用到规定的领域、方向和具体细节中。如公立学校作为典型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允许将学校资金用于对外投资中,如购买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而只能投入到学校建设需要中。2.计划性。行政事业单位是为了增进社会福利,而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社会组织。为了保障人民能够普惠的享有到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就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总体的规划和布局,然后层层下达给下一级政府令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细则的出台,因此,在财政资金管理这一步骤也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政府通过总规划进行资金需要的估算和预测,然后再进行资金的拨调。而营利型企业的资金管理具有较为灵活的市场性,不管是筹集、投资、运营和分配都是依照市场化的标准和需求进行操作。3.复杂性。行政事业单位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如层级过多、人员冗杂,这样在决策上存在缓慢失真的状况,而且容易造成机构内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所以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由于涉及到的层级较多,因此在资金运用上的决策和计划的下达存在缓慢的缺点。并且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的涉及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权责不明,人浮于事,因此很难在资金管理中做到追责。除此之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金管理具有较为复杂和冗杂的审批程序、管理程序和监督程序,因此资金管理不具有及时性。由于组织结构、人员设置和管理程序上的复杂性导致整个财政资金管理过程具有明显的复杂性。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率低下。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内部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急需要有所整改。由于在计划管理下,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和层层管理,这种从上而下的计划管理,使资金拨款工作缺乏弹性和效率,而且很可能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需求不相符合。而且,在行政单位具体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计划与市场的矛盾。如,社保机构中存在的大量社保资金在计划要求下需要保证安全性,只能作为银行存款,或者购买国库券等高级别的证券,但是丧失了追求高收益的机会,造成了巨大的机会成本的损失。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中组织机构纵向层级较多、横级部门设置较多,而且每个岗位所需要的人员存在冗杂现象,因此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权责不明、决策缓慢和人浮于事的问题,在财政资金管理过程也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导致了资金管理的较低效率。2.外部监管的不足。目前,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监察主要是国家政府以及自查,缺乏外部力量,如社会公众、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企业等机构或者个人的监察。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情况的信息不能做到完全公开和透明;其次,其他组织机构和个人没有渠道去进行监察;最后,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也没有把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评价纳入绩效考核中。使得外部人员没有实施监管的途径和标准。3.资金来源的单一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进步,这种拨款方式不仅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也对国家的财政体系造成一定的负担。政府并没有和社会组织、个人进行合作共同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资金帮助,既因为在现有的体系和条例规定中还没有相关内容,又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权判定和分配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资金的单一性都是不具有灵活性的,也没有办法做到长久持续的发展。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改进

1.提高内部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率。财政资金管理效率的提升,需要组织机构的调整和配合。首先就要对组织机构进行整改,对内部的冗杂人员和机构进行精简和整合。只有人员和组织架构具有效率,才能让资金管理中的决策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权责一致,对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制约。2.加强外部的监管。首先,要加强各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公开上的力度,并为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信息获取的渠道,如设置公告栏、网站公布、文件公布等。其次,要为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意见传达的通道,设立电话热线、信件箱等传达信息的设施并派相关人员进行意见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3.多元化资金来源。如今,已经有了许多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的组织和案例,在行政事业管理中,政府也应该逐渐与社会组织或者个人进行合作,但是要保证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保证和提高社会公众的利益。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中,政府财政拨款作为一部分,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的资金作为一部分,但是要认真评判民间资本的合规性、兼容性等要求。

五、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独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下的产物,具有一定时期下的必要性。尽管自身在发展和探索中存在不足之处,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过程一定会更具效率,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侯明茹.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7.

财政体系论文范文2

关键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高校项目;管理研究

一、高校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一)未按照要求完成项目预算绩效编制及申报工作

近些年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采用了预算绩效管理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多数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未采用规范的方式进行预算绩效编制工作。采用预算绩效编制时应落实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项目申报单位应将预算与绩效目标同时上报,合理的绩效目标可以为项目事前评估提供依据。目前多数项目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充分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为项目立项论证提供了全面、详细的资料,从而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是在进行绩效目标申报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首先,因人员专业性不高无法保证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多采用文字方式对绩效目标进行描述,缺少有利的数据支持,且无法给后期绩效管理提供依据。其次,为了保证项目可以顺利开展,在预算编制文件中多会出现支付方式不合理、额度过大、口径不清晰等现象,无法满足预算编制要求,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

(二)监管不到位,未按规范使用资金,工作效率较低

高校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多数管理人员将管理重点放在投入与支出方面并没有认识到项目管理及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未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地监督。此外,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未对项目目标、施工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控制。现阶段部分高校项目中资金使用比较随意且无法完全按照规定使用,这样也给绩效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管工作不到位也会导致偏差,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当项目完成后就无法再进行改变,给项目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项目评价准确性不高,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高校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绩效评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申报过程中未对各项目指标进行考核,且未按照规范进行评价工作,采用量化或细化方式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指标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地分析,可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但是在具体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如果项目在立项前没有制定完整的、详细的绩效目标,就无法保证量化满足标准,最终给绩效评价的开展带来影响。同时在进行考核时应将重点放在结果分析方面,效果分析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也给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带来影响。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中监控不足。目前多数高校项目的评价工作多是在项目完成后,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项目考核,通常可以在得到考核结果后的下一周开展预算工作,但是此时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也无法给预算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

二、高校项目管理中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

(一)完善制度,构建高校项目管理库

在高校项目中预算工作是由相关管理部门完成的,应确保各项经费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同时在管理制度中标明经费申报、使用情况、项目延后及考核工作,从而转变原有资金使用及管理思路;同时做好申报预算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严谨性,强化预算监督管理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管理,对资金管理责任进行确定,从而提升高校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财务管理部门应强化高校项目管理工作并构建项目库管理体系及预算部门项目管理库。认识到事前绩效评估工作的作用并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对入库准入原则进行严格控制并采用动态方式进行调整,在与高校资金量及发展情况进行结合后,根据项目库中的资金分配情况进行管理,采用有效排序方式确保高校资金管理的合理性,提升高校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二)强化培训工作,提升预算编制工作整水平

在高校项目管理中要想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效果,应强化预算编制人员管理,如果预算编制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就无法保证预算编制工作质量。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人员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根据高校项目管理要求建立预算管理专业团队并保证预算编制工作可以满足要求,高校财务人员通过有效地学习与沟通,提升自身对财务知识的认知。其次,根据高校项目管理工作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预算编制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作提升预算编制团队整体业务能力,从而保证预算编制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例如某高校在进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时并没有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导致预算编制人员流动性较大,再加之预算编制人员财务管理知识不足且沟通效果不佳等现象,给预算编制质量带来影响;另外,一些参与预算编制的人员多为本校教师或是办公室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还有自身工作,这样也给预算编制工作带来影响,在执行预算工作时经常会进行调整。同时高校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在时间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会给预算编制人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增加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当出现此种情况后,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并保证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当预算编制工作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证预算编制工作水平与质量。

(三)构建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高校项目采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时,应强化绩效考核工作。在进行绩效考核工作时主要采用平衡积分卡(BSC),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时完成财务管理、客户需求、高校运营及学习与成长方面的评价工作。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并不是将盈利作为主要目标,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管理。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情况、使用情况、是否可以满足申报要求、项目资金占项目管理资金的比例;高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教师及社会,满意度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学生对自身就业情况的满意度、聘用单位的满意度、高校在社会中的知名度、高校中各专业排名、校园环境、教师对自身待遇的满意度及学校硬件设施;高校内部运营环境就是对内部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主要包括项目资金投入量、项目开始时间、施工设备使用效率及后期检修情况、政府采购标准;在评价高校长期发展潜力时可以从学习与成长方面开展。高校可以采用专业学科竞赛、教师职称评定及晋升率、高级人才引进率、科研资金投入量、高校专利增加率及学术率、高校学术交流会议举办数量等作为标准。高校项目关注点不同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也不相同,在进行同类项目评价时,可以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统一并在后期采用横向比较方式。技术的优化可以对项目进行更新并可以对评价指标库进行实时优化,体现出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的作用。

(四)通过专业人员做好全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因此应保证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及预算归口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由专业人员完成项目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做好全过程管理。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应了解项目对预算资金的要求并进行细化,从而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在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应采用实时监控方式对支出与预算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与预测,从而保证支出的关联性及预算刚度。在进行预算论证及调整过程中,应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决策工作提供依据。由专人完成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避免管理不到位现象,从而保证资金使用情况,完成绩效管理目标。

(五)明确各阶段预算绩效管理

重点高校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应采用统筹管理方式。高校项目在申报时应确定绩效管理目标,高校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应保证所制定绩效目标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如果有需要可以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在进行具体执行时,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应与归口部门进行合作并定期完成监督工作,保证执行效果,当预选目标出现偏差时应及时进行调整;项目完成后应做好自我评价,有必要时可以采用第三方评价审核机构并与相关院校进行互相评价,从而保证预选绩效管理评价满足标准;项目完成后的追踪阶段是在规定时间内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这主要是因为高校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对项目建设时间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改革项目中会包括精品课程建设,其与学校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六)提升信息化程度并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完善

目前高校在进行项目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全面落实信息化,因此要想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应强化信息化建设,从而可以避免高校预算管理、归口管理信息偏差现象,保证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的采集及管理效率。在进行项目信息库建设过程中,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便利。采用信息技术后可以对项目情况进行及时申报,完成一个申报内容就进行入库处理,实现管理动态化。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项目资金入库及支出情况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可以对预算归口管理部门排序进行调整与优化,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确保资金完全应用到高校项目中,从而确保高校项目可以顺利开展。

(七)构建完善的评价及反馈机制并合理应用奖惩制度

目前,高校在进行与教育项目相关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时并没有及时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且奖惩制度不完善,这样也给高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因此应对评价及反馈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既要做好评价结果审核工作,同时也应对评价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处理。要想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应积极做好反馈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依据,从而保证高校职称评定、人员晋升及预算款应用效果,提升高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三、结语

财政体系论文范文3

近年来,财政部把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当头炮率先推进,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绩效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和环节,不仅体现在法律层面,在新预算法中增设了绩效管理的有关规定,也体现在机构设置上,专设了预算评审中心,负责指导全国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改革步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文研究了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制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效果的体制改革尚在不断探索、预算公开和透明化进程尚未完全到位、传统文化和理念制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考评应用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当头炮率先推进。配合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程,财政部根据新预算法中增设的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出台了有关绩效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考评规定,改革进程开始大幅跨进。本文基于作者多年从事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工作实际,在前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制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作者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思维框架。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的背景

绩效管理是各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行做法和最新主题,旨在实现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和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预算资金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效能的一项重要内容[1]。2015年,财政部根据新预算法中增设的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配合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考评规定,改革进程开始大幅跨进。改革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改革宏观层面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当头炮率先推进,那么绩效管理改革是当前财政体制改革这个大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和一个环节,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也符合现代行政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管理工作尤为重要[2]。

(二)法律层面

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均对绩效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把其提升到了法律层面,成为一项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

(三)预算管理微观层面

随着财政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项目支出规模和比重都越来越大,其管理方式和支付手段都直接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绩效管理改革是财政部门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其此次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在放权放责的同时、有效提升监管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某项经费该不该设立,在绩效目标环节就予以评审,看是否能够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效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经费执行过程中是否沿着绩效目标设定的路线,充分考虑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成本管理和结果控制等因素;经费执行完毕后,是否与最初设定的目标相匹配,是否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节约了成本,是否切实产生了可量化、有据可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公众是否满意等。

二、制约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效果的问题分析

(一)相匹配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在不断探索进程中

如果要有效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各单位必须整体提升行政管理效能,能够严控成本、监督产出。如果监督不到位,行政管理工作将成为各种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目前,我国整体行政管理水平还未能达到理想的程度,未能有效控制投入、提升产出成效,着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随已逐步深入推进综合预算管理理念,但仍未能实现将全部资源纳入预算管理,尤其是公共资产方面,导致不能准确度量实现一项行政管理职能所需耗费的成本,也很难对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中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二是财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待全面提升。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需要一支熟悉政策、了解制度框架、有效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工作高素质看、专业化队伍,然而,我国部分财务领域工作人员还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官僚作风等一些问题,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应用有着巨大的抑制作用;三是来自行政集团的阻力较大,传统财政资金分配格局与部分行业和部门人员不规范的“灰色收入”紧密相连,一定程度上是“潜规则”推动了各机构的运转,这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所力求实现的公开、透明目标相差甚远、格格不入[3]。

(二)预算公开、透明化进程尚未完全到位

尽管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的财政透明化程度依然较低。尽管每年均已向全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和决算,但全面、详细公开的目标依旧没有实现,目前公开的政府预算仅能达到项级科目,是按大类汇总的数据,没有具体到项目,也缺乏具体的内容说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决算的公开、透明。另外,从近些年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报告来看,一些部门和单位关注中心过于倾斜“要好钱”,存在“重预算、轻执行”的观念,而大大忽视了对“花好钱”、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层面的关注。体现在资金分配方面,受制于主观因素的影响,重复建设、奢侈浪费现象屡屡出现,暴露出支出结构不科学、规模不合理等现象。

(三)传统文化和理念的制约

公众对几千年传统中华文化形成的思想体系有着极强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所需要的文化传统相差甚远,在某些领域甚至还存在严重的冲突。体现在财政资金管理方面,传统观念中没有要效益、要结果的思想,长期形成的“如何分钱”的思维定势导致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很少首先考虑“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各单位与财政部门相互博弈,已成为一种难以打破的思维定势。

(四)绩效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的障碍

绩效管理作为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的一项新生手段和改革探索,起源于西方,但即便已运转了几个周期,相对成熟了,也仍与制度设计者的初衷有所背离,在运转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说明其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缺陷[4]。实施绩效管理,要求管理对象要在年初确定明确的绩效目标,但行政目标本身存在多元化的特点,公共产品消费形式多样的客观现实也制约了绩效目标的设定。公共产品消费“免费”的特点,以及人们“搭便车”的行为,导致在选择公共产品消费过程中不能真实、客观地显示偏好,总希望尽可能少地负担成本而尽可能多地消费公共产品,导致产出数难以有效确定,绩效管理目标实现情况也难以准确衡量。

(五)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评价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设定目标、单位自评、绩效评价、报告撰写等。在绩效管理流程已经较为成熟的基础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财政资金往往投向于市场失灵的领域,不像市场行为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短期内很难衡量其经济效益,而且财政支出投向范围广泛,支出领域多元化,可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效益尚可有效量化,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社会效益往往无法确定统一的标准,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也无法确定共性的指标。这些因素导致绩效评价管理部门无法有效采取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有效衡量财政支出使用效益。

三、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注重理论研究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按照委托—理论有关“激励相容”的内容,使用财政资金的机构和个人,是受托人身份。受托人要实现双重目标,即“追求自身利益”以及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受托人如果如能够实现委托人的绩效目标,则可以得到奖励,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在推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实现绩效考评结果的公开和透明化,采取向政府、人大、财政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公开的方式,有效抑制受托人机会主义行为,减少“败德”行为,从而最大程度提升效能。

(二)充实绩效管理评估的中介机构

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其政策涉及面非常广,因此引进和委托专业评估中介机构非常必要。这些机构拥有丰富的信息数据资源、具备较为科学先进的考核模型、有大量的案例、精通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集中了一批技术和专业素质较高的评估专家和工作人员。中介机构作为评价工作的行为主体,便可以接受委托享有调动各方面资源、收集统计各方面数据的权利,并直接对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客观性负责[5]。其中立的评估立场和较强的技术力量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充实绩效管理评估的中介机构,并对其专家库进行严格筛选和审查,对其行为规范、独立性和专业性通过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予以保证。

(三)增加效益指标的比值和权重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要根据某一指标在整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程度,选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合理设置。按照目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一级指标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效益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4个指标。而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是财政资金项目支出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绩效评价关注的重点是评价对象的实际产出和效果。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最终是要落点到政府行政行为所取得的实效上,如果在财政资源配置过程中,忽视政府行政行为实效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节约、单纯追求效率,或以牺牲环境、安全和过度开发为代价,都会背离初衷[6]。应考虑增加4个效益指标的比重和权数,并将其提升为一级指标,使其在整体权重分配中占主导地位。

(四)增设机动指标内容

由于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各地区、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部门职责、业务特点都有着较大的差异,绩效评估体系中涉及的业务指标很难统一,必须因地制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门别类加以设定。但由于作为国家统一的财政管理政策,不可能完全实现个性化管理、面面俱到,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框架作为指导,因此,在考虑业务指标设定时,应力求增加其灵活性和张力,从个案中抽离、归纳出具有统一性、兼容性和灵活性的指标,并预留一定机动指标分值,确立统一的项目分类方法,制定具有行业特点的打分方法,提高客观评价和量化评价的比重,增强可操作性。

(五)推进考评结果运用

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恰恰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如果不能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履职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就违背了绩效管理改革的初衷。因此,绩效管理的重心,一定要放在考评结果运用环节,前段的目标制定、执行管理和考评都是基础。只有通过考评结果对各级财政资金使用部门进行奖惩,才能真正体现绩效管理的应用成效,提高承担部门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一是与单位年终考核要实现挂钩,把预算绩效管理考评得分情况纳入其年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并作为一项突出内容进行体现;二是纳入领导干部问责考核体系,对于重大项目,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环境和国际影响力的项目,要将绩效管理考评得分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如出现资源浪费、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要进行行政问责;三是与来年预算资金安排有机结合,对于绩效考评结果好的部门,优先安排其重点工作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不好的,原则上不予安排或调减预算。

上述分析与研究,客观分析了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效,充分说明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推行也是必要的、必须的。同时,对其应用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客观、详细的分析,认为当前预算绩效管理还停留在理论化和模式化层面,在实效方面仍有欠缺。必须从理论研究、经验借鉴和实操设计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才能切实发挥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实现改革初衷。

作者:王美玲 单位:国家质检总局

参考文献:

[1]李海南我国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4(1):30

[2]马国贤,李艳鹤,论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68

[3]祝小宁,华燕玲论绩效预算在我国实施的现实阻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10):3

[4]林晖,全面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建议[J].《海峡科学》,2012(3):16

财政体系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体制

新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了公共财政职能,用于乡镇的资金占据国家财政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乡镇内部审计监督与管理工作,与党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息息相关,更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甚至还与城乡的统筹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提升乡镇内审质量及水平,发挥乡镇内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管理,是乡镇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关键途径。

一、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

1.符合时展需求。新时代大环境下,不断更新内审工作是一件不可小觑的事情。现阶段,乡镇内审部门在运行期间,多样化收入与各项成本费都对审计工作的常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增加风险。这就要求内审工作者不断更新以及深入了解内审工作。

2.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在新时期背景下,为推进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安全,需对审计思维进行及时更新,将重点放在创新环节。近些年,虽然中国对一系列经费管理政策进行了陆续颁布,但始终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调整乡镇内审工作,与此同时提升内审工作抵抗风险能力,从本质上确保资金安全。

3.利于内审工作的转型。由于乡镇内审工作中的审计任务以及审计资源之间产生问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将内部审计资源整合到一起,进而快速解决产生的问题,同时随着乡镇组织地位的不断提升,还应对乡镇内审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有效提升经费的利用率。

二、新时期乡镇内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完善的内审质量控制体系。内审质控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对审计工作效果的保障,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与此同时具有潜在性特征以及隐蔽性特征。若想将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全部消除,应对内审质控体系进行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地评价和监督各项工作流程,保障各项工作可以高质量完成。在乡镇内审实践中,存在执行法律法规以及行为准则不到位;审计质量考核、责任追究以及评价等质量责任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对审计质量的提升具有严重干扰。

2.相关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近些年,乡镇发展非常迅速,内审工作的任务因为此变更更加繁琐,进一步扩大了影响范围,加大了承担责任,所以对相关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依据现阶段的情况可以看出,一些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不高、专业水平受限,对内审工作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对工作的落实造成一定影响,对乡镇审计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新时代变化浪潮中需要更加严格要求相关审计工作者,唯有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进行提升,才能逐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才能有效保障设计工作的质量。因为需要对更高素质、更高能力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当前形势,人才缺少是乡镇审计部门的重要问题之一。

3.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独立性。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独立性,首先,内审部门缺少独立执行审计工作的组织位置。虽然,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诸多不同之处,并单独存在,但内审部门的隶属关系并没有很高的层级,缺乏相应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部分乡镇内审没有独立的部门,并与其他部门合并存在,审计工作者是由单位的财务工作者或其他工作者担任,这就对审计质量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单位内审的风险也更大。其次,乡镇的内审人员没有充分的独立性,当前的内审工作者受单位相关部门限制,会减少到工作安排、工作晋升提拔与待遇的机会,因此对审计工作者履行工作的公平、公正态度有着巨大影响。兼职的审计工作者受到各方利益的影响,想要提升审计质量难上加难。

4.未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内审,我国并未对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早期的审计准则只是一种行业规范,也并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进而使得审计工作者的工作不能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国家审计署也未对实施细则进行制定,以致认定结果的随意性相对较大。

5.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当前形势下,对与乡镇特征相符的控制制度,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制定,也未统一审计质量的有关规定,进而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管是事前计划、事中复核还是事后审计,其运用的工作底稿都不够完善,进而想要保障审计质量难上加难。

三、新时期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策略

1.强化观念认识。需要乡镇作为一个先行者对国家现行的法律制度带头贯彻落实,需要乡镇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审制度来实施审计的科学监督职责。对乡镇的工作者来说,不管行政级别高、还是行政级别低,管理级别高,管理级别低,都要高度关注内部审计质量,必须全面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升组织的价值,发挥组织优势。相关人员应强化自身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在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服从主管命令,对审计人员的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编制,构建良好的内审环境。将内审的关键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2.保障乡镇内审机构的充分独立性。保障内审机构独立履行其职责的前提条件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应将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保障审计部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向乡镇领导报告工作和负责。保障乡镇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可以保障各项工作处理的公平公正,有益于促进乡镇的发展。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国家应依据现阶段实情,尽快出台具备较高法律效力的法规内容,比如说《内部审计法》,以此来保障内审工作的强制性,保障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其次,应优化和改进现阶段法规内容,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让其可以顺应当前时展潮流。最后,各级乡镇还应依据自身单位的发展现状,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审计制度基础上,尽量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全面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4.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政府以及审计机构可以一同营造良好的内审环境。第一,县区政府在考核范围内纳入乡镇政府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对考核标准进行科学制定,并将其作为考核,奖励以及惩罚的重要依据。基于此,镇领导被迫通过评估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关注度,并为审计机构的监督以及指导提供更多的支撑。第二,上级审计机构在考核范围内纳入下级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监督与指导。审计机构要对《国家审计署关于加强内审工作操作指导和监督的意见》的实施进行积极推进,并对《意见》的支持体系,措施和方法进行尽快出台,并增加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检查力度,实现对内审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指导和监督。第三,在以乡镇为审计对象的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机构可以通过调查方式,协调方式以及建议方式,向县、区、乡党委积极宣传内部监督经济活动的关键重要,与此同时进行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以及防范。不断鼓励他们对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进行全面了解,并给予更多的支持。

5.对相关工作机制进行不断健全。首先,健全乡镇内审质控制度。在国家审计法规的指导下,乡镇需要对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以及效益的提升进行加强,创建完善的质控制度。不但需要对审计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还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在此基础上创建更加实效、科学的内审质控制度,保障审计复合工作的有效实施。其次,对乡镇内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创建。乡镇还需创建更加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将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设置在质量评价体系内部。在设置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还需全面评估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保障评价指标可以详细到每一个关键点,进而确保审计工作者可以客观得出公正、公平的审计结论。

6.对相关工作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乡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途径在于转变审计工作方式。转变审计工作的方式在于:在内审制度的基础上,将机构的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将资金作为发展的主线。以资金为发展主线的模式对以单位或部门为审计项目的传统审计方式具有优化作用,指明了审计工作的方向。对单位的工作效率能高效提升,为审计工作高效、稳定发展探寻出良好的开端。审计制度是基础,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加大监理控制方面的力度,在第一时间弥补制度上的缺陷,快速反应缺陷,切实有效的落实制度,保障资金的运转正常。以效益为导向,主要指的是乡镇在资金的运用效益上,有效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进而保障经济行为在监督视觉下良好运行。

7.对相关工作者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内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乡镇内审质量,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逐渐提升了内审工作者的规范要求。与以往的审计工作模式相比,现代审计行业正朝着规范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办公环境与工作设备产生了系列变化,对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等的广泛运用,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意义。对用人制度,乡镇应完善构建,同时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乡镇应优先选择,进而为审计部门增添新的生命力。另外,为对审计部门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应对业务训练进行定期开展,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技能进行锻炼,提升审计工作者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一支高综合素质的审计团队。结束语总而言之,为对乡镇各项工作进行有序开展,需对乡镇内审工作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同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以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其内审工作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以提升乡镇内审工作水平以及质量,进一步推动乡镇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郑名钢.提高乡镇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实效的探索[J].中国农业会计,2015,25(06):22-24.

[2]王宪军.试论深化乡镇内部审计的做法[J].中国国际财经,2017,31(17):105-106.

[3]杨墨.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以浦东新区改革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

财政体系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体制

新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了公共财政职能,用于乡镇的资金占据国家财政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乡镇内部审计监督与管理工作,与党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息息相关,更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甚至还与城乡的统筹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提升乡镇内审质量及水平,发挥乡镇内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管理,是乡镇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关键途径。

一、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

1.符合时展需求。新时代大环境下,不断更新内审工作是一件不可小觑的事情。现阶段,乡镇内审部门在运行期间,多样化收入与各项成本费都对审计工作的常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增加风险。这就要求内审工作者不断更新以及深入了解内审工作。

2.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在新时期背景下,为推进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安全,需对审计思维进行及时更新,将重点放在创新环节。近些年,虽然中国对一系列经费管理政策进行了陆续颁布,但始终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调整乡镇内审工作,与此同时提升内审工作抵抗风险能力,从本质上确保资金安全。

3.利于内审工作的转型。由于乡镇内审工作中的审计任务以及审计资源之间产生问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将内部审计资源整合到一起,进而快速解决产生的问题,同时随着乡镇组织地位的不断提升,还应对乡镇内审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有效提升经费的利用率。

二、新时期乡镇内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完善的内审质量控制体系。内审质控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对审计工作效果的保障,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与此同时具有潜在性特征以及隐蔽性特征。若想将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全部消除,应对内审质控体系进行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地评价和监督各项工作流程,保障各项工作可以高质量完成。在乡镇内审实践中,存在执行法律法规以及行为准则不到位;审计质量考核、责任追究以及评价等质量责任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对审计质量的提升具有严重干扰。

2.相关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近些年,乡镇发展非常迅速,内审工作的任务因为此变更更加繁琐,进一步扩大了影响范围,加大了承担责任,所以对相关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依据现阶段的情况可以看出,一些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不高、专业水平受限,对内审工作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对工作的落实造成一定影响,对乡镇审计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新时代变化浪潮中需要更加严格要求相关审计工作者,唯有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进行提升,才能逐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才能有效保障设计工作的质量。因为需要对更高素质、更高能力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当前形势,人才缺少是乡镇审计部门的重要问题之一。

3.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独立性。内部审计缺乏充分独立性,首先,内审部门缺少独立执行审计工作的组织位置。虽然,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诸多不同之处,并单独存在,但内审部门的隶属关系并没有很高的层级,缺乏相应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部分乡镇内审没有独立的部门,并与其他部门合并存在,审计工作者是由单位的财务工作者或其他工作者担任,这就对审计质量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单位内审的风险也更大。其次,乡镇的内审人员没有充分的独立性,当前的内审工作者受单位相关部门限制,会减少到工作安排、工作晋升提拔与待遇的机会,因此对审计工作者履行工作的公平、公正态度有着巨大影响。兼职的审计工作者受到各方利益的影响,想要提升审计质量难上加难。

4.未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内审,我国并未对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早期的审计准则只是一种行业规范,也并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进而使得审计工作者的工作不能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国家审计署也未对实施细则进行制定,以致认定结果的随意性相对较大。

5.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当前形势下,对与乡镇特征相符的控制制度,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制定,也未统一审计质量的有关规定,进而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管是事前计划、事中复核还是事后审计,其运用的工作底稿都不够完善,进而想要保障审计质量难上加难。

三、新时期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策略

1.强化观念认识。需要乡镇作为一个先行者对国家现行的法律制度带头贯彻落实,需要乡镇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审制度来实施审计的科学监督职责。对乡镇的工作者来说,不管行政级别高、还是行政级别低,管理级别高,管理级别低,都要高度关注内部审计质量,必须全面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升组织的价值,发挥组织优势。相关人员应强化自身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在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服从主管命令,对审计人员的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编制,构建良好的内审环境。将内审的关键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2.保障乡镇内审机构的充分独立性。保障内审机构独立履行其职责的前提条件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应将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保障审计部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向乡镇领导报告工作和负责。保障乡镇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可以保障各项工作处理的公平公正,有益于促进乡镇的发展。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国家应依据现阶段实情,尽快出台具备较高法律效力的法规内容,比如说《内部审计法》,以此来保障内审工作的强制性,保障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其次,应优化和改进现阶段法规内容,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让其可以顺应当前时展潮流。最后,各级乡镇还应依据自身单位的发展现状,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审计制度基础上,尽量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全面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4.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政府以及审计机构可以一同营造良好的内审环境。第一,县区政府在考核范围内纳入乡镇政府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对考核标准进行科学制定,并将其作为考核,奖励以及惩罚的重要依据。基于此,镇领导被迫通过评估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关注度,并为审计机构的监督以及指导提供更多的支撑。第二,上级审计机构在考核范围内纳入下级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监督与指导。审计机构要对《国家审计署关于加强内审工作操作指导和监督的意见》的实施进行积极推进,并对《意见》的支持体系,措施和方法进行尽快出台,并增加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检查力度,实现对内审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指导和监督。第三,在以乡镇为审计对象的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机构可以通过调查方式,协调方式以及建议方式,向县、区、乡党委积极宣传内部监督经济活动的关键重要,与此同时进行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以及防范。不断鼓励他们对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进行全面了解,并给予更多的支持。

5.对相关工作机制进行不断健全。首先,健全乡镇内审质控制度。在国家审计法规的指导下,乡镇需要对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以及效益的提升进行加强,创建完善的质控制度。不但需要对审计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还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在此基础上创建更加实效、科学的内审质控制度,保障审计复合工作的有效实施。其次,对乡镇内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创建。乡镇还需创建更加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将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设置在质量评价体系内部。在设置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还需全面评估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保障评价指标可以详细到每一个关键点,进而确保审计工作者可以客观得出公正、公平的审计结论。

6.对相关工作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乡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途径在于转变审计工作方式。转变审计工作的方式在于:在内审制度的基础上,将机构的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将资金作为发展的主线。以资金为发展主线的模式对以单位或部门为审计项目的传统审计方式具有优化作用,指明了审计工作的方向。对单位的工作效率能高效提升,为审计工作高效、稳定发展探寻出良好的开端。审计制度是基础,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加大监理控制方面的力度,在第一时间弥补制度上的缺陷,快速反应缺陷,切实有效的落实制度,保障资金的运转正常。以效益为导向,主要指的是乡镇在资金的运用效益上,有效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进而保障经济行为在监督视觉下良好运行。

7.对相关工作者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内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乡镇内审质量,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逐渐提升了内审工作者的规范要求。与以往的审计工作模式相比,现代审计行业正朝着规范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办公环境与工作设备产生了系列变化,对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等的广泛运用,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意义。对用人制度,乡镇应完善构建,同时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乡镇应优先选择,进而为审计部门增添新的生命力。另外,为对审计部门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应对业务训练进行定期开展,对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技能进行锻炼,提升审计工作者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一支高综合素质的审计团队。结束语总而言之,为对乡镇各项工作进行有序开展,需对乡镇内审工作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同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以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其内审工作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以提升乡镇内审工作水平以及质量,进一步推动乡镇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郑名钢.提高乡镇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实效的探索[J].中国农业会计,2015,25(06):22-24.

[2]王宪军.试论深化乡镇内部审计的做法[J].中国国际财经,2017,31(17):105-106.

[3]杨墨.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以浦东新区改革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

财政体系论文范文6

一、日本教育行政体制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仍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教育行政体制改革途径而积极趋向均权化,日本教育行政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长,既加强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彼此取长补短组织领导教育事业的均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均权制度下,中央教育行政负责制定教育方针及政策、各种教育规定、全国教育发展规划、教育课程的最低标准和全国教育统计,等等。地方则遵照既定的全国性目标和标准,根据地方的需要,拟订具体计划并付诸实施。中央注重指导和监督,地方注重执行和创新。文部省在内阁统辖之下负责国家的教育、学术、文化及宗教等国家事务。文部大臣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命,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的最高长官,主要对教育、学术和文化等国家事业负责,统辖文部省所管事务,并在被认为有必要时,决定与上述事务有关的法律和政令的制定或修改或废除。

二、日本教育政策的现状及发展

(一)日本课程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1.课程标准的颁布机构

在中央层面,文部大臣公布“中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在地方层面,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订定各地方课程;市、町、村教育委员会确定课程编制的基本事项。在学校层面,各校在中央及地方之课程标准范围内参酌地方需要及学生的特性,编制课程。

2.教科书的编审制度

日本采取教科书审定制,文部大臣以告示形式公布教学大纲,教科书经文部大臣审定后生效。在教科书选用权问题上,教科书须从文部省审定的教科书中采用。公立学校的教科书由都、道、府、县和市、町、村的教育委员会按一定程序选定该地区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国立和私立学校由校长决定。为选择小学和初中的教科书,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要听取市、町、村教育委员会的意见,以市或郡为单位划分选用地区,地区内各市、町、村教育委员会再共同协商选用各学科最合适的教科书。

3.课程决策的类型

日本课程决策的类型属于示范型。在课程标准及具体细目上,国家有总的标准,由文部大臣颁布。在此框架内,地方教育委员会可酌情拟定地方课程标准。各校再据此酌情编定。在课程结构上,由文部大臣颁布的规则中明确规定,地方有一定权力。

(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1.确保教育的高投入

1955—1999年,日本的教育经费始终保持增长势头。1955年,教育经费为4373.5亿日元;1965年,猛增至17881.99亿日元;1999年,达到303681.27亿日元。40几年间,增长了近70倍。从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看,教育经费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长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除了1960和1970年因国民生产总值快速提升而使比例有所下降外,平时通常维持在5%以上,1980年曾达到过6.8%。[1]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1974年,日本开始实行《确保教育人才法》和《教育增薪三年计划》,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工资仅次于挪威和瑞士,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日本教师的工资是国民平均收入的2.4倍,高于美国。正是由于优厚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使得大批优秀青年涌向教育界,政府能够从中挑选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从而保证了教师队伍的高质量。此外,政府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胜任教师工作。日本政府规定,各级教师都必须接受过大学教育,在职教师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即便是资深的教师和校长,也要定期接受在职教育。

(三)日本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

当“教师教育”概念在西方形成之后,日本是最早用它代替“师范教育”的东方国家。[2]经过体系化阶段(1971—1985年)和全面整编阶段(1986年至今),日本已经确立了将教师养成———任用———研修三阶段合而为一的教师教育制度。

1.教师的养成

(1)养成教育机构。在战后初期,日本将战前的师范学校升格为大学,并整编后改造为“学艺大学”,仍然以培养教师为主。1958年,中教审《关于教员养成制度的改善措施》咨询报告出台,强化了学艺大学的地位。1965—1966年,根据文部省的行政令,学艺大学、院系改称为教育大学、院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加强青年教师教职意识以及提高教师的学位层次,先后建立了兵库、上越和鸣门教育大学,专门接受在职教师进入教育类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以取得硕士学位。至1997年,各都道府县均有一所国立大学设立了教育学部,除了开设教师培养课程外,也接受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类硕士课程。这样,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制得以建立了起来。

(2)教职课程。按照新改定的《教育职员许可法》的规定,师资培养教育课程的结构包括三类内容:即一般教育科目、学科教育专业科目、教职专门科目。其中,一般教育科目约占整个课程的30%—40%,比例较大,科目较多,文理渗透,反映了日本重视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教育科目分为人文、社会、自然、和基础教育科目四大领域,这些科目都是基础科目,不论文科还是理科学生都要学习,而且至少各修8个学分。由于日本当今师范教育都是在大学里进行的,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学生有可能在一般教育课程的几个领域中选修适合于自身的科目,它们都在大学教育的一、二学年完成。学科教育专业科目和教职专门科目与将来的教职密切相关,它规定希望获得二级许可证者必须修满35学分以上。希望获得专修许可证和一种许可证者必须修满59学分以上。其中大幅度增加有关教职的专门科目(增加9%—35%),增加教育实习的学分。

(3)实习。实习是取得教师许可证的必要条件。为了取得教师许可证,教职课程学习者必须参加实习,大学必须组织实习,教养审要求在大学设置教育实习委员会。委员会的活动内容,与实习校有关。在附属校,以“计划活动”、“实施学习方针”、“学习评价”为主要活动;在出身校、合作学校中,实习就由实习校全权负责。#p#分页标题#e#

2.任用阶段

1949年9月,日本公布了《教育职员许可法》,确立了战后日本教师资格制度。此后,《教育职员许可法》又经历了多次修改。如1953的修改,使教员养成课程认定制得以确立。1954年设立了普通(一级、二级)和临时两种许可证制。1983年,创设了“专修许可证”制。“专修”以修完硕士课程为基本要求,原来的一级和二级改为“标准”和“初级”。“标准”以大学本科毕业为标准,“初级”指具有专科或大学两年以上学历者。要求高中教师必须具有“标准”和“专修”许可证书。在教师的任用上,决定教师水平质量的是许可证。因此,在任用阶段的制度改革主要表现为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具体靠调整学分数来进行。1954年、1972年和1983年日本文部省三次修改教育职员许可法,每次都提高了学分标准。

3.研修阶段

(1)新教师研修。这是由教师任命者对初次担任教员的人强制进行的为期一年的研修,经过一年的研修,新教师将用教育工作的实际业绩和研修成绩证明自己的教育人格、从教素质和从事教师职务工作的能力,合格者将成为学校的正式教师。[3]一年间他们必须进行校内研修和校外研修,校内研修要在研修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新教师一边担任班主任,从事教学工作,一边修习教师伦理、学科教学知道理论和班级管理艺术,并要参加社会服务和为学生服务。校内研修时间规定为每周2天,全年60天。校外研修的主要内容有参观其他学校,参观社会教育设施和社会福利机构,进行社会义务奉献活动等。校外研修规定为每周1天,全年30天。此外,新教师还必须利用寒假、暑假、春假的集中时间自选课题,进行自主研究。

(2)教师在职研修。在终身学习理论的影响下,教师的在职研修由地区教育中心组织实施,有五年教龄者须研修8天,研修内容为专业学科教学工作;有10年、15年教龄的骨干教师也必须参加8天的研修,内容为指导学生的技巧和与学生家长进行教育交谈的艺术。新任校长、副校长,则必须参加为期3天的研修。为满足在职教师通过研修提高学历的要求,战后已采用“开放型”教师培养制、取消师范院校、改由大学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日本,又重新组建了兵库、上越、鸣门三所专司教师再教育的教育大学,在职教师可以通过攻读教育大学设置的学位课程,进一步提高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

三、启示

(一)转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总是不断加大政府的行为力度。因此,可以考虑借鉴日本的做法,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办学行为,保证教育的公正性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另外要加强教育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教育普法宣传,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在此基础上,要求政府提高制定政策能力,优化政府政策行为,强化政策的科学性,增强政策的法治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要求政府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既要根据国内法律法规行政,又要遵循国际法办事,更要进一步制定与完善我国和国际社会相一致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培育和树立现代服务观念,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益;要求政府更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教育行政的信息化、网络化。[4]

(二)建立健全国家教师教育资源库

建设精品课程,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先行咨询教师教育审议机构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列出重点建设的课程目录。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课程目录,让教师教育工作者都能知晓有关情况,鼓励相关人员积极申报。其次,邀请专家参与精品课程的评审,进行网上公示。最后,用评审通过的课程对教师展开培训。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教育的课程评审在许多方面可以借鉴已较为成熟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此外,要收集教师教育中的信息资料,提升教师素质。教师提高素质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接受教师教育工作者提供的课堂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但我们不能将它作为惟一的途径。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新方法的掌握,无不需要有充足的信息资料。我们必须充分的意识到,做信息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实际上就是在做教师教育工作。在积累资料时,不仅要重视传统的纸质载体,更要重视电子媒体。在我国,“校校通”工程正在积极实施中,教育部也于2002年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硬件设施的改善指日可待。但是,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资料的充裕程度。不要让良好的硬件成为价格昂贵的摆设,必须加紧电子化信息的采集和积累,并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扩大其传播面,让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统筹能力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政策在管理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注重对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进行管理,这对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我们应在观念上把教育政策提到重要高度加以认识,并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导向、激励、约束、保证作用。实行省级地方政府统筹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体制,为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大目标,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建议加大改革力度,对我国现有教育管理体制做出重大调整,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继续推进与完善1985年国家实施的“基础教育地方化”的决策,确立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均衡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区域发展策略。各省在此框架下,可按照各自具体情况自行调整本辖区内的教育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体制。积极推进以省级为主的教育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要创造条件,在全国进行教育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内容包括:成立省级人力资源开发决策审议机构,以省为主统筹各级各类人力资源开发,中央与省级转移支付制度,非财政性教育融资体制等重大公共治理与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在改革中,逐步总结经验、理顺关系、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另外,要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为本的就业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国民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新的制度框架下,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p#分页标题#e#

(四)创建我国特色的终身学习体系

财政体系论文范文7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基于研究的相关度及期刊的规范性、权威性情况,本文选取公共管理学科国内四本核心期刊《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作为研究样本。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选取,时间设置为2001-2017年,词频设置为“模糊”,按照篇名带有“治理”或“公共治理”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907篇。考虑到研究的精确性,人工剔除掉会议论文、书评、访谈、新闻报道、征稿启事、研究综述、会议综述等文献,又去除掉重复文献,最终得到样本论文803篇。

(二)分析指标

基于研究需要,本研究拟选取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一是研究关键词。主要考察研究主题分布情况,用以分析得出研究的类别和研究的热点。二是研究群体。主要考察研究者的工作单位信息,以得出研究者的群体分布情况。三是研究类型。主要考察研究的论证信息,以得出研究的方法取向和逻辑思路。四是研究目的。主要考察研究的目标取向,研究是基于概念介绍还是为实践部门决策提供建议参考。五是研究获得的支持。主要考察研究中获得的各级别基金的资助信息,以得出研究获得的支持情况。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当前国内开展文献研究和学术评估的主流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基于CiteSpace软件操作简单、可视化效果好的特点,本文拟采用CiteSpaceV软件对803篇公共治理研究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借以考察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的研究热点,得出当前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议题。同时,本文运用Excel软件对研究类型、研究群体、研究目的、资料来源、研究资助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当前公共治理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未来关注的重点议题,提出研究范式改进的基本思路。

二、公共治理研究的热点

对公共管理学科来说,“基于中国场景”的知识推进是学科继续保持生命力的关键[13]。我国公共治理研究都包含哪些治理范畴?形成了哪些研究议题?为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热点,得出研究的主要议题,本研究采用CiteSpaceV软件对选取的803篇论文所使用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一)公共治理研究的范畴

通过对选取的803篇论文使用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出公共治理研究的范围。按照各治理类别出现的频次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得出图1,研究发现:所选论文累计使用公共治理类关键词697次,涉及环境治理、腐败治理、危机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乡村治理、城市治理、参与治理、公司治理、公共事务治理等高达111个治理类别,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关键词只出现过一次的治理类别有52个,出现过两次的治理类别有16个,两类合计68个,占治理类别总数(110个)的61.3%,低频关键词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印证了公共治理研究议题的广泛性,同时也表明在一些研究领域中存在研究的深入度有所欠缺的问题[14]。世纪之初(2001-2005年)公共治理主要的关注点是乡村治理、治理理论、城市治理,这三类主题的论文数量占比达到54%。发展到2017年,我国的公共治理研究的主题已达到111个。研究主题涵盖了治理实践的各个领域,极大拓宽了公共治理的研究范畴,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公共治理知识结构和研究内容,逐步形成了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的研究框架和研究体系。

(二)公共治理研究的热点

我们设定出现频次达到10次(含)以上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我们借助CiteSpaceV软件制作了“高频关键词分布表”(见表1),分析发现:研究中共出现19个高频关键词,高频关键词累计出现次数(492次)占总量(697次)的70.6%,说明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公共治理的研究关注点较为集中。这些高频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十分活跃,共同构成了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热点主题。

(三)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议题

为更深入探讨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借助CiteSpaceV软件对选取的803篇论文使用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生成“聚类标签视图”(图2)和“知识聚类信息表”。聚类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治理研究形成了五个研究聚类:国家治理、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城市治理,由此构成了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议题。出现五大研究聚类的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对一些治理领域如精准扶贫、社区治理、城市治理等越来越重视,“扶贫攻坚、社区治理、城镇化建设”均成为国家层面的政策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文件,这也极大提升了学者们对于此类治理问题的关注度和研究热情,产出了大量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国的公共治理知识体系和理论内涵。公共治理五大研究议题的基本情况如下。1.聚类0:国家治理。聚类分析发现,国家治理是公共治理研究中最热门的研究议题。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国家治理”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政府治理、大数据、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能力、行政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公共政策、互联网、国家治理能力、现代财政制度、大气污染、知识经济、包容性发展、市场调节、环境政策、多元治理、评估指标、区域治理、精准治理、网络危机治理、公共事务治理。可见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治理与行政改革研究;二是治理方式及手段研究;三是公共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2.聚类1: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已成为公共治理研究的第二大聚类。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精准扶贫”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公共治理、法治、合作治理、社会治理、大数据时代、网络治理、村民自治、公共服务、政府公信力、农村治理、土地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乡政村治、村级治理、村干部、第一书记、网格化、民间商会、跨界水资源冲突、基本公共服务、治理转型、非营利组织、反贫困、现代国家、权责关系。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扶贫机构、组织及人员研究;二是扶贫方法与目标研究;三是扶贫内容研究;四是基本公共服务研究。3.聚类2:社区治理。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社区治理”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地方治理、社会共治、新媒体、第三方监管、食品安全、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公民参与、政治性分权、环境区域、传统行政组织、生态化改造、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体制、公民治理、和谐社区、社区发展协会、多元主体治理、基层治理、公共预算、性别失衡、环境治理、政府治理、网络治理。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基层治理与社会组织研究;二是权力下放与多元共治研究;三是网络治理研究。4.聚类3:社会管理。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社会管理”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协同治理、善治、社会建设、社会自治、利益相关者、政策工具、公众环境关注度、网络特性、合作参与、地方政府创新、环境污染、新兴群体事件、社会福利、社会组织、伙伴关系、水污染、整体性治理、社会信任、公-私伙伴关系、社会体制、国家治理、网络治理。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治理研究;二是协同治理与政策工具研究;三是社会自治与地方政府创新研究;四是群体性事件研究。5.聚类4:城市治理。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城市治理”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城镇化、城市型社会、地级市、城镇型城市、城市群、协作式治理、广域型城市、城市二元结构、国家治理、治理能力、环境治理、网络治理、国家治理体系、网络社会。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治理体系与城市治理结构研究;二是城镇化与大都市治理研究;三是城市治理政策与治理方法研究。

(四)研究阶段分析

为探索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发展阶段,我们绘制了“关键词聚类时间线视图”。结合图3和表1、表2,我们可以得出,2001-2017年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经历了探索起步(2001-2005年)、繁荣发展(2006-2012年)、精细研究(2013年以来)三个发展阶段。1.探索起步。2001-2005年是公共治理研究的起步阶段,该时期研究关注点较少,研究主题侧重于治理理论、社会治理等偏抽象的选题。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1世纪初,我国公共治理改革与实践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学术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更多关注对治理理论的引进和介绍,该时期的研究均侧重于较为抽象的选题,研究体系性不强、研究精细化程度不够。2.繁荣发展。2006-2012年是公共治理研究繁荣发展的时期,研究基本涵盖了治理实践的所有领域,这一阶段公共治理研究形成了五大研究议题:国家治理、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城市治理。这一时期是我国治理改革进程逐步深入、治理实践范围逐步扩展的阶段,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极大丰富了研究内容,加速了知识积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了公共治理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3.精细研究。2013年以来公共治理研究出现研究重点突出、研究内容趋于精细化的特征,图3显示这一时期五大研究议题中的社会管理和城市治理都出现了明显的研究衰退的情况,说明研究关涉的领域在缩减。此外,公共治理研究的关注点趋于微观,精准扶贫、村民自治、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网络社会等偏微观层面的选题更受研究者所偏爱。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013年以来,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时期公共治理实践进入精准治理历史阶段,学术研究更加关注民生领域的重点议题。执政者当下最头疼的问题、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目前仍未注意但将来必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15]。

三、公共治理研究进展的基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公共治理研究的现状,在使用CiteSpaceV软件对研究的主题和热点分析之后,本文继续运用Excel软件对研究群体、研究类型、研究目的、资料来源、研究资助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现阶段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真实进展情况。

(一)年度发表情况

图4显示的是四本期刊2001-2017年刊发的公共治理研究论文的年度发表情况。可以看出,公共治理研究的成果数量增长较快。论文数目从2001年的5篇发展到2017年的98篇,增长了近20倍。出现了两个高峰阶段,即2004-2010年和2013-2017年,这期间论文数量基本呈直线上升态势。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1世纪初,伴随着治理理论的逐步引入和治理实践的快速发展,国内治理研究的热情逐步高涨,各地各高校纷纷成立“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产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治理改革的加速推进为开展公共治理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和资料来源,最终带来成果数量的快速增长。

(二)研究支持情况

制度性支持是支撑学术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动力因素,那么公共治理研究的制度性支持情况如何?通过对选取的803篇论文获得的研究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43.7%(351篇)的论文没有获得资助,56.3%(452篇)的论文获得了资助。其中,国家基金和省部级基金是研究资助的主体,而地方政府在研究资助方面表现的较为乏力。

(三)研究类型情况

通过对选取的803篇论文的研究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诠释性研究是研究的主要类型,且发表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实证研究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仅有26%的比例;批判研究仅占3.7%,是研究中较少选取的研究类型(见表4)。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公共治理研究中越来越注重实证的经验研究方法的使用,图5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治理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势头。

(四)研究目的情况

研究目的反应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从研究目的的角度对上述803篇公共治理论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概念分析是当前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取向,超过半数的论文主要用于概念分析;研究中进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分析的论文只有16%,这一块的研究明显不足;此外,我们对治理政策建议的研究也较为缺乏,研究用来进行政策评价的论文还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

(五)研究方法情况

我们通过分析公共治理研究中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获取资料的情况来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公共治理研究中,在运用实证方法搜集资料时,调查研究方法通常是研究者的第一选择;同时,实地研究方法和非介入性方法在公共治理研究中的使用情况较为一般。

(六)研究群体情况

从研究单位来看,高校成为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第一方阵,高校贡献了85.2%的成果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单位;作为实务部门的最主要代表,政府部门则仅仅贡献了2.5%的研究成果(见表7)。同时我们选取“高校”和“政府及其下属研究机构”的年度发表数量作了比较,来了解理论部门与实务部门的年度发表走势,研究发现,高校群体研究者的发表数目呈现逐年曲线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5篇上升到2017年的86篇;政府及其下属研究机构则是另一番景象,每年发表数目稳定在1-3篇这样较低的水平,甚至有5年发表数目为零,总体发展态势趋于一条直线。

四、反思与讨论

21世纪以来,我们的公共治理研究经历了三个研究发展阶段,形成了五大研究议题,大大拓宽了公共治理的研究范畴,丰富和完善了研究的知识体系。然而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的公共治理研究工作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逐步改善。

(一)研究领域分化明显

公共治理研究涉及经济、政治、管理、法学等多学科领域,需要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合作和知识融合,通过对公共治理研究中关键词定量分析发现,研究领域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与治理聚类形成的五大研究议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52项治理类别作为研究关键词只出现1次,表明我们对一些研究领域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热点问题研究多、非热点问题研究少,极易造成研究的两级分化,导致研究的碎片化,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整合,最终会导致研究领域的逐步缩减,对业已形成的公共治理研究体系也会造成冲击。

(二)实务部门研究缺位

公共治理研究需要大量的实践资料作为研究的支撑,身处治理一线的实务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实务部门在公共治理学术研究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研究缺位现象。一是地方政府对公共治理研究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仅有1.9%(15篇)的论文获得了地方政府的资助,这与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治理实施主体的身份明显不符。二是实务部门的学术贡献率较低。表7显示政府及其下属部门贡献了2.9%的研究成果。政府治理是公共治理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环节,政府在国家治理、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城市治理五大领域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公共治理研究迫切需要实践部门的学术贡献,然而由于政府实务部门对治理实践缺乏理论思考和总结,存在研究缺位的现象。

(三)研究支持不足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治理实践迅速发展,我们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那么我们对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如何呢?恐怕情况不是很乐观,通过对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的公共治理研究获得的制度性支持明显不足。总体上,我们的资助率刚过一半,有43.7%的论文没有获得任何资助。研究资助不足,会影响到研究者的研究积极性,导致研究的动力不足,并对公共治理研究的知识积累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四)研究类型发展不均衡

就研究类型而言,公共治理研究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通过对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超过70%的研究属于诠释性研究,实证研究占26%,而批判研究仅占3.7%。诠释性研究比例过大,而批判研究和实证研究占比较少,造成研究类型的发展不均衡,无法形成研究的合力,不利于公共治理研究的知识积累。

(五)研究层次较低

就研究层次而言,公共治理研究存在研究层次较低的问题。一是超过半数的论文用于概念分析,说明我们的很多研究还处于问题界定、变量识别的研究起步阶段。二是关系分析较少。因果推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的核心[9]。研究用来进行变量间关系分析的论文只有16%,表明我们的大多数研究缺乏对变量间关系的严格论证过程。如何鼓励研究者进行高层级的公共治理研究,引导研究迈向更高水平的研究阶段,这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着重改进的地方。

(六)经验研究缺乏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们的经验研究严重不足。一是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明显欠缺。表4显示通过实证方法获得研究资料的论文仅占到论文总数的26%,实证方法的运用不足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融合,会导致行政理论对行政实践的指导是有限的[5]。二是研究方法运用不足。表6显示我们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查方法上,实地研究等其他研究方法的使用较为一般。可见在公共治理研究中我们对研究方法的使用还不是很充分。我们应坚持方法应用的多元化取向[11],推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向更为科学、规范、系统的方向迈进[9]。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1-2017年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试图探索我国公共治理研究领域未来的关注重点,提出研究范式改进的基本思路。

(一)公共治理研究未来关注的重点

为探索我国公共治理研究未来研究的重点,我们继续借助CiteSpaceV软件制作了公共治理研究的“关键词突变分布表”。根据公共治理研究的关键词突变情况(见表8),在研读样本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分析得出我国公共治理研究未来关注的重点领域。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该研究自然受到研究者极大的青睐。薛澜[16]从治理体系演化的视角出发,指出党和国家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开启了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科发展的新契机。王浦劬[17]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关系出发,指出在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和语境下,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治国理政。胡鞍钢[18]认为制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指出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近两年出现最多的突变词,未来几年将是该研究的爆发期,该研究是我国公共治理研究未来关注的重点之一。2.治理创新研究。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公共治理实践中,公共治理进入到治理创新时代。何增科[19]以广东省地方治理创新为例,提出了以治理技术现代化、电子政务升级换代为标志的智慧治理的地方治理新模式。苑琳、崔煊岳[20]从绿色治理创新的视角,指出绿色治理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治理行为的必然趋势。宋艳[21]以辽宁民心网为例,梳理了网络治理的这一政府治理创新的脉络和途径。治理创新是公共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考量,为我们开展公共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是未来公共治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3.公共服务研究。公共服务是政府改革创新的核心理念,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马雪松[22]从机制创新的视角指出协同治理是破解公共服务结构失衡问题的可行路径。李大宇[23]从治理范式演化的视角,指出“精准治理”是中国场景下解决政务服务问题的必然选择。陈伟[24]从法治体系、标准体系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路径和策略。贾晋[25]基于中国乡镇民主与治理调查(CRDGS)数据的定量研究,提出将居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绩效进行考核评估的一项方法。新时期,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服务研究成为公共治理研究的热门话题。由此可见,随着治理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治理精细化情况越发凸显,未来公共治理研究将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研究议题:一是探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等治理理念的公共治理理论研究;二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公共治理实践的治理路径创新研究;三是基于民生领域热门话题的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精细化研究。

财政体系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控制;风险防范;资金效率

高等教育成本是指高校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承文化和社会服务而发生的资源耗费。我国当前财政体制下,高等教育成本由政府、学校和学生个人分担。其中,政府是主要的承担者,学生以学费形式承担一部分,学校以社会服务收入、捐赠收入等方式承担少量教育成本。经济新常态对成本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适应新常态发展也必须转型。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模式,控制教育成本就成为其中应有之义。

一、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要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投入了大量资源和财政资金。但是,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没有严格考核,对教育成本没有健全的控制体系。长期以来,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1.学校建设相互攀比,贪大求全。随着竞争的加剧,高校都想做大做强。做强很难,做大却是只要有钱就能解决的事情,因此各高校都想把自己做成“大”学。除了更名为“大学”之外,最主要的是扩大规模扩建校园。为了吸引学生,甚至建设豪华校园,例如某学校花几百万元建设校门、花10亿元建豪华校区,某某大学扩建新校区等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发展高等教育是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建设高等学校是提升城市品位与形象的手段,是促进GDP增长的不二选择。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不管能力大小,都热衷于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为高校划拨土地、担保债务、争取项目。社会评价助推了高校建设的攀比。社会甚至部分专业机构对大学的评价都依据论文数量、办学规模、校园体量、设备器材等可量化的硬件指标。在大学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许多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大学时往往看重的是学校大不大、校园美不美。教育部门在项目验收评价中也把花了多少钱、钱是否花完作为评价考核的指标。这些评价方式助推了高校把建设简单地等同于基础设施、硬件设备的改善和新增。2.人员机构不断膨胀,人浮于事。服务业的“成本病”及其福利效应,导致高校就业人员不断增加,校内组织机构不断膨胀,人浮于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湖北省为例,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2014年以来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下降,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数量却都在不断增加。3.经费预算没有刚性,支出失控。高校预算编制在方法上普遍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即以“上年实际+本年预计增加数”的简单方法确定各项支出预算。这种方法在逻辑上会导致高校成本不断增加。在时间上,预算编制在每年11月完成,而此时高校基本没有编制下年度计划,导致预算编制与工作计划脱节,不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观念上,很多学校没有把预算管理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是把它作为应付财政部门的一种手段。在制度上,很多高校明确规定没有预算的开支项目,根据金额大小分别由校领导签字同意、校长办公会审批同意、党委会审批同意就可报销。但是对支出的合理性、必要性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类似“XX高校花6000万元买设备放了5年没有拆包”的事件在很多高校都存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加上高校较强的债务融资能力,使得高校疏于成本控制,而更关注财政供给能力、融资渠道和授信额度。

二、高等教育成本失控的危害

1.财政不堪重负。高校不关注成本控制,导致开支逐年增大。由于高校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开支压力很快传至财政部门,从而形成沉重的财政负担。教育部直属高校由于具有较高的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中央财政较大的供给能力,这种财政压力并不明显。但地方高校对于地方财政造成的压力却非常突出。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率超出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长率,且具有长期性趋势,导致高教支出必将超出财政承受能力。以湖北省为例,2010~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高教经费的增长幅度有6年超出了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而且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在中西部的地级市中,高等教育更是地方沉重的财政负担。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2017年黄冈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190567万元,承担两所高校的财政供给4000万元,高教经费占财政收入的2.1%。但按生均计算的拨款仅为每生2667元,与国家规定的生均12000元拨款有很大差距。如果落实国家标准,则需要18000万元,达到本级财政收入的9.44%,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在2010~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的统计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省市一般公共预算高教经费增长幅度都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债务隐患较大。在财政资金不能满足高校建设发展需要时,债务融资是高校最主要的筹资手段。2007年前后,我国高校出现过一次债务危机。2010~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地方高校化债工作,有效地减轻了地方高校债务负担。但并未建立起有效的成本控制与债务约束机制,导致近年来高校债务再次反弹。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年底我国公立高校共计欠债2000亿~2500亿元,高校的债务平均达到每所学校上亿元。2018年,云南部分高校陷入债务财务双重困境。3.资金效率低下。由于成本控制意识和手段机制缺失,高校普遍不关心资金使用效率。虽然在十八大以后,基于八项规定,各高校普遍比以前节约了,但仅限于办公费、招待费和差旅费等。消耗资金额度最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不降反升,项目建设单位造价不断增加,资产利用率一如既往地低下,人才培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这些都说明投入到高教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也是高教领域“成本病”的表现,实质是作为服务业的高等教育劳动生产率落后于第二产业的生产率。4.质量提升缓慢。大额的资金投入改善了高等教育的条件,促进了高教的发展,但并未有效提高高教的生产率。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仍然是以教师个人服务为核心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知识技能传授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在人格塑造、素质培养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虽然培养了大量人才,但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并不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低下,啃老族越来越多。5.腐败案件多发。大量资金投入高校,又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高校成为腐败案的多发地。自十八大以来,中纪委执纪通报中每年都有几十名高校领导干部。高校腐败的“重灾区”集中在基建、采购、后勤、招生等部门,而经费的不合理使用和不当监管成为高校贪污腐败的主要诱因。高校腐败相较于其他部门腐败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很多腐败都披着合法的外衣,因为相关财务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

三、高等教育成本失控的原因

1.社会对高教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当前,我国仍然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高教事业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全国都关注教育投入问题,而不是成本问题。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教育部门对高教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高教成本失控的危害性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有学者以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性研发难以计量成本为由,认为教育成本研究是误入歧途。2.教育部门对控制成本的动力不足。在没有成本考核也没有充分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哪个高校能够争取更多的经费,就意味着其拥有发展的资源。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高校本身,从本部门出发都是更多地争取经费,而不是控制成本。在当前的环境下,教育部门的目标是建设更好的学校、培养更多人才,因此有更多理由和途径申请经费,因而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去做“吃力不讨好”的成本控制工作。3.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不健全,不能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于高校建设投入的资金额度,基本采用“一事一议”“一校一策”的决策方式,因而不同高校由于其地位不同、决策的影响力不同,其获取资金的能力也不一样,导致高校间投入不均衡。4.高教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技术不够成熟,不能科学确定教育资金需求量。当前对高教成本核算在理论上还有很多争议,对成本核算的范围、核算对象、费用归集与分配方法仍在探讨中,没有形成科学可行的高教成本核算制度。由于会计核算的简单粗放,预算管理、标准成本制度等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技术在高校基本没有实施。因此长期以来,只知道高教经费投入是不足的,但到底多少才是必要合适的成本开支,没有准确答案。

四、高等教育成本控制机制构建

高等教育成本失控风险较大,因此建立成本控制机制非常必要。在新常态下建立高教成本控制需要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管理部门齐抓共管,从高教外部、内部协同用力。1.打破高等学校对高等教育的垄断,用市场机制促进高教成本控制。高等教育作为经济活动受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指导,理应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打破高校对高等教育的垄断,使更多市场主体能够进入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企业可以创办高校,也可以提供部分课程教学服务。未来的高校应该是一个教育平台,高校只有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才能生存下去,这必然要求高校在追求教育质量的同时还应控制成本。2.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用资源流动机制促进成本控制。高校要参与市场竞争须具备竞争条件,控制成本需要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当前高校尚不具备这些条件和能力,因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足。要控制成本,高校需要具有用人自主权,包括人员的聘用与解聘权、人员薪酬决定权;要有灵活的资产管理权,包括资产采购权、资产处置权。而这些在当前制度下均不具备,原因是社会普遍认为高教是公益事业、高教服务是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提供。其实,由政府提供与政府生产不是同一回事。比如公路是公共产品,是政府提供的,但公路并不是政府生产的,而是具有企业性质的建筑施工单位生产的。政府提供的重点在于政府提供资金,而不是政府直接生产。高教领域也应该实施国有企业式改革,将高教服务的提供与生产分离开来,使高校和国有企业一样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自主运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主地提供高教服务。政府则通过改革财政供给机制,更有效地为高教提供资金支持,同样地也允许高校破产。3.改革财政供给机制,用购买服务方式促进成本控制。当前高教财政拨款基本沿袭传统的“基数+增量”模式。这一模式保证了高校的正常运转,但没有考虑高校的实际需求,也没有考虑高校的服务产出,更没有考虑资金效率。竞争才能提高效率,有效的财政资金投入模式是竞争性资金分配。具体可采用政府招标购买高教服务的方式。每年政府根据本地人才需求、教育需求、财政负担能力招标采购高教服务的专业、人数。高校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政府出价决定是否承接这批教育服务。通过这种模式,高教自然地实现了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也必然促进高校核算与控制成本。4.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加强高教成本核算。过去高校的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完全没有成本核算基础。2019年以来,政府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的出台,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为高校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下一步应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基础上,以作业成本法为指导,以教育服务为成本核算对象,制定高教成本核算制度。通过实施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加强高教服务的成本核算,以进一步辨明哪些支出是必要的、哪些费用是可节省的。5.严格预算管理制度,加强支出控制。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在编制阶段,严格遵循量入为出原则,采用零基预算法,以标准成本和费用开支定额为基础编制预算。在执行阶段,严格执行预算标准,无预算不支出,超预算不支出。在考核评价阶段,将成本控制与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单位内部和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经费超支、成本超标的部门和项目在评价考核上予以扣分。6.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高校债务。近年来,高校债务具有抬头趋势,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高度重视信贷风险管理的今天,银行对高校信贷风险的研究评估明显不足。社会普遍认为公办高校是政府办的,政府会为高校债务兜底。特别是2010~2012年的高校化债行动,强化了银行的这一观念。须知2014年新的预算法对政府债务进行了很多规范,政府没有为高校债务兜底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借债也仅受合同法的规范,不受预算法的支持。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对高校信贷风险的评估和管控,择优对高教服务领域具有竞争力的高校给予资金支持,对一般高校则应谨慎放贷。

主要参考文献:

[1]董云芝.我国高等学校成本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8(19):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