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构建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协同创新构建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摘要:思政课育人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学校思政课也应该进一步推动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从而打造思政课育人的全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思政课育人的效果。本文立足于思政课育人的需求,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讨“多元互动,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思政课育人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与改革,能够减少枯燥的理论讲解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思政课育人的目标指导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应该积极采取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打造优质课堂,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使用肢体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教学的过程中,肢体语言属于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眼神、表情、动作和姿势,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做出的各种行为。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教师能够更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加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1]。肢体语言能够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感染和鼓舞,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亲和力,从而让学生与教师实现更近距离的接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效率。比如,在讲到某个特定问题时,教师希望学生能够自由发言,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许多学生宁可在座位上小声的交流,也不太愿意在班级学生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上,许多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学生只有认真的表达出来才能够让教师更好的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表达观点的信心,通过一个肯定的微笑或者眼神,又或者简单的走到学生的身边,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加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2]。除此之外,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变化,因为在社会学上人的面部表情往往被称作情感互动的符号,这种情感互动符号的有效运用一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激情饱满的状态,用热情和深情言行举动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解读,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理论的精髓,这样就能够使整个课堂中的情感流动更加饱满,也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喜欢具有亲和力的老师,这样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沟通距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互动邀请,从而使学生产生大胆质疑的勇气,同样也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和创新,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剖析经典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既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解释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有效地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拥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单一,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往往滞后于学生信息获取的速度,因此需要进一步联系生活中的实时热点,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经典案例,使案例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通过“郭美美”事件的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踏踏实实做人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品质远比金钱更重要;利用“湖北电梯吃人事件”让学生探讨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利用“青岛天价虾”事件激发学生对企业诚信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分析应该如何建设社会诚信[3]。这些事件都和《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知识点存在联系性,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知识点引出相应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案例之中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产生讨论和思考的兴趣,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效果,促进课堂质量的有效提升。在讲解法律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视频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带领学生观看《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节目,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深度的理解,能够让学生逐渐树立起法治意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同时可以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找到学生话语中的突破口,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记忆。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看过的书籍或者电影,或者联想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讲解如何进行合作与竞争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国合伙人》这部影片,让学生讨论三位主人公在合作打拼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竞争与合作的相互转化关系,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竞争和合作的理解。通过案例的互动引导,能够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创新和质疑的良好习惯,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4]。

三、以问题为视角搭建师生沟通桥梁

问题不仅仅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样也包括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向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由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资料查阅的方式进行思考,并且自行组成讨论小组进行意见的交换和分享,最终形成统一的观念由教师进行点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意见表述进行有效的引导,通过眼神或者肢体动作的暗示,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走向正轨,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5]。其次,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直接向学生抛出问题。比如,在讲解道德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相关知识点的内容,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资料,在播放之前先向学生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然后让大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观看结束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思维的碰撞实现有效的互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另外,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那些不擅长表达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让这些学生能够勇敢的回答问题、能够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果在课堂上这些学生的数量不断减少,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学质量同样会实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肯定那些积极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将这些学生的表现计入到平时成绩之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从而进一步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课堂讨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社会中的各类事件实现更深层次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同样也能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使课堂的互动氛围更加热烈,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交流,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四、创设教学情境深化学生体验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储备的有效提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加强烈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氛围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简单的辩论赛活动。由于一堂课的时间相对有限,因此教师在设置辩论赛时不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流程,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我观点的时间,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开展有效的互动,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例如,在讲解学习理念的树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社会需要专才还是全才”这一主题的辩论赛,让学生自行选择阵营进行辩论。在辩论结束之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对辩论议题进行总结:面对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全面学习和创新学习,树立起终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良好理念,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6]。又如,在讲解理想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当代青年需不需要艰苦奋斗”这个话题进行辩论,最后对这一话题进行总结:进入新时期后,艰苦奋斗同样是重要的精神品质,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再如,在讲解竞争与合作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对手和队友哪一个更重要”这一主题辩论活动。通过辩论赛的有效开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同时又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能够让学生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认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和消化积极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更加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比如在讲解人生环境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个“叠报纸”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两个小组,一组学生独立完成游戏,另一组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游戏;在一组游戏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两个小组互换游戏方式,再次进行游戏比拼。这样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在游戏中获得的感悟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最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一个人向前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此时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能够更加高效的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个人需要学会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同样也需要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7]。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歌曲欣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比如,教师在第一次为学生授课时,可以用《相逢是首歌》来开启自己的课程,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好奇和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师,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又如,在讲解爱国的相关内容时,同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我的中国心》这首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不仅要珍惜祖国的壮丽山河,同时还要为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发展奋斗终身。在讲解人生价值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资料,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逐渐树立起奉献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对歌曲进行改编,立足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相关的知识点,用各种流行歌曲改编成朗朗上口的道德规范歌或法律知识歌,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情操,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真正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五、亲和媒体与实践互动的应用

社交媒体是社会的传声筒,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向学生推送积极向上的思政新媒体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将目光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获得更多对社会的认识,学生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了解,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其次,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的应用网络,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思政知识和信息,也才能够在网络社会中得到有效的磨练。例如在讲解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开放的时代,和谐的社会”研讨主题,利用网络优势让学生能够将现实社会和课程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课内和课外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知识。另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类实践中去,例如专题报告会、实地考察活动、专家厂长访问活动等等,这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教师应该尽可能挖掘更多的社会资源,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将思政课堂拓展到学生的周边社区、厂矿企业、党政机关和乡镇基层,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学习视野,扎实学理论知识,丰富学生实践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模式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各个环节的细节把控,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更加强烈的兴趣,才能够让思政课育人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康的人格,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本文系2021年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多元互动、协同创新”构建思政课育人新模式—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SZ202107。

参考文献:

[1]王建方.全媒体时代线上互动教学在高校“大思政课”中的应用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0):64-66.

[2]葛燕雨.论高校思政课师生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2(14):82-83.

[3]吴少伟.学生主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21,42(06):134-139.

[4]唐鸿.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应把握的几个维度[J].高教论坛,2020(11):20-21+69.

[5]王艳秋.问题导向与全员互动深度融合的思考—基于新媒体新技术的思政课创新[J].现代交际,2020(20):1-3.

[6]王遂敏.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及构建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9):67-69.

[7]曾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22(02):184-186+192.

作者:张颖博 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