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心理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浅析

儒家心理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浅析

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所蕴含的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所包含的“适应心理—致中和”“人际心理———仁爱本”“意志心理———坚忍”“学习心理———知与行”“人格心理—健全”等内容,对当今大学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与时代相融合,实现内容特色化;运用网络载体,实现方式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实现教育个性化;关注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幸福感,从而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儒家文化;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所蕴含的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价值的引领,也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积极探寻两者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适应心理———致中和

“致中和”是儒家文化心理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追求的崇高境界,即现代心理学的“适应心理”。《中庸》对“中和”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①“中”就是指做事要不偏不倚,不要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和”就是要做到万事和谐。“中”强调凡事要适度,孔子认为要及时做到调节内心世界,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并身体力行表现出“中”的哲学智慧。《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②《荀子》中有:“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③荀子认为“中”是调节心理的一种方式,刚与柔、猛与顺都属于两种极端的情绪,心理健康状态是保持内心平衡,及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反应。儒家思想中的“和”不仅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还表现在人与自然方面,即和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人与人在交往中要保持和谐关系,在具体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时,也要讲求中庸之道,从而更好地维持人际关系。儒家思想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称为天人关系,提倡“天人合一”“与四时合其序”,人类要了解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际心理———仁爱本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曰“仁者爱人”,把“仁”定义为“爱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人的情感。在“仁爱”主导的人际关系中,核心因素是爱,并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在家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在外敬重兄长。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④,朋友要交有益于自己发展的,相互影响进而提升自己的德行。如何与朋友正确相处,首先要尊重他人,真正的朋友是能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推己及人为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换位思考。其次是为人宽容,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层次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过分苛求他人。

(三)意志心理———坚忍

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认为只有适应艰苦的环境才能培育顽强的意志。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①,苦难是最好的大学,要坚持应对艰苦的环境,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孔子十五立志于学,虽屡屡受挫但终其一生传播自己的思想;荀子因其“性恶论”的主张备受批判却初心不改。他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坚持本心,不受任何因素诱惑,不惧对手的打击,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目标的重要性。事业成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信心与恒心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四)学习心理———知行合一

在学习的过程中,知与行的先后关系争论已久。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五个阶段,动机、情感、理解、巩固、应用与孔子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②是相契合的。心理学中学习的前四个阶段,即为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知”。孔子十五立志成为教育家,儒家心理教育思想重视“疑、问、学”,儒家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温故而知新”。②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即“笃行”阶段,学习过程离不开知与行的结合,“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③,儒家思想提出了具有辩证色彩的知行合一观。

(五)人格心理———健全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通过内在修养和外在修养两方面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人格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即气质和性格。这与先秦儒家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①通过提高自身修养,使得自己周围的人安心、安乐。《论语》记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②这些都提到了个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告诫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加强内心情感的修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品质。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②养心要做到寡欲,孟子主张用仁、义、礼、智、信控制自己的欲望,以维持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孔子曰“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②这两句话都是在告诫学生要注重实际行动,做事言行一致,不要言过其实。孔子通过自身的言行与教诲,推行力行之气。孟子更是力行思想的践行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篇告诉我们做大事更要注意身体力行,忍受挫折的考验,增强意志力,进而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由此可见,儒家文化注重内外兼修以端正个人行为,使人内心愉悦,心情畅快,以此优化心理结构,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

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二者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密切相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心理教育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有密切的相关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符合时展的人才。儒家心理教育思想通过增强人际间的适应、沟通以及意志力,不仅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还能塑造理想人格。二者在对人的道德和理想方面要求的一致性,为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可能性。

(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多地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大学生也开始关注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必将会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教导学生正确对待欲望,塑造健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对学生心理层面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三)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儒家心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实现思想的内化,从而影响个人的行为。心理教育通过自我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挫折训练等方法,干预受教育者的心理危机,消除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问题,鼓励受教育者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受教育者乐于接受,自愿进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三、儒家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与时代相融合,实现内容特色化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批判中继承,在吸收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改造和创新。要不断结合时展大背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儒家思想的借鉴融合,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与时展、实际需要相结合,将儒家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形成时代特色的德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实现创新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将儒家心理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理念的形成,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比如“仁爱”“坚忍”等理念,符合时展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关怀、教育,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网络载体,实现方式多元化

随着网络的日新月异,媒体的不断丰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逐渐从线下面对面教学转移到线上网络平台引导,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各类网络媒体中内容、文化鱼龙混杂,对大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时代背景下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动态尤为重要。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的引导不仅要注重平时课堂的学习、观察,还要将注意力转移至网络媒体中,比如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要想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内容的融合,注重儒家心理教育在实际过程中的效用,也要注重儒家心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宣传以及融合方式。要积极运用网络载体,实现融合方式多元化,借用新媒体宣传,让学生逐步了解儒家心理教育的思想、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尊重个体差异,实现教育个性化

当今时代,大学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发展,不想受到约束与束缚,并且追求差异化,与众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看到群体的特点与个性需求,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儒家思想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主要集中在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根据需求制定不同的计划与目标。在目标方面,结合大学生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价值思潮,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关注家庭教育,提升家庭幸福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和指引思想导向的教育,然而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合力,儒家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总体来说是一个去粗取精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须顺应时展特点,摒除糟粕,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家庭教育中父母为孩子树立正面的处世原则、价值取向和文化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自由民主和谐的家风,有利于实现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心理调节内容和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调节其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高度关联性,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中对大学生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在继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自信心。

作者:齐艳华 刘廷辉 刘培齐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