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才胜任力模型创建思路

医学人才胜任力模型创建思路

本文作者:黄钧裕 时黎 单位: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近年来,胜任力的提出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逐渐成为人力资源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各领域的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者认为应该用胜任特征评价来代替传统能力测验,对经营管理者工作绩效做出预测[1][2].这一思路的提出为人事选拔与评价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国内外对胜任特征概念、识别和评价的大量研究[3].基于胜任力的理论构建高校医学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可以科学、规范、合理地测评医学科技人员的能力素质,对高校医学科技人员培养、使用和管理等起着指导作用.高校是科技人才较为集中的地方,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对科技人才与岗位匹配过程中往往仅以高学历作为标准,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却表现平平,工作绩效不显著,“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的科技人才浪费现象极为普遍,不利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影响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发挥和科学事业的发展.高校医学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正是解决人———职匹配的专业化途径,可以科学、规范、合理地测评医学科技人员的能力素质,对高校遴选、培训和管理科技人才将产生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高等医学院校的科研人员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医学科技人才的胜任力要素及其模型架构.

1方法与过程

1.1方法

本研究采用高校优秀医学科技人员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的方法,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得出初步的胜任特征项目,再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获取大量数据,进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1.2行为事件访谈

1.2.1调查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广州市高等医学院校的科研人员,实行匿名答题,共发放医学科技人才胜任力特征问卷140份,回收128份,有效回收126份,有效率为90%.其中男性88人,女性38人;年龄最大的73岁,年龄最小的28岁,高级职称占96.5%,从事科研工作年限最长的45年,最短的4年.

1.2.2访谈过程

选取了20位优秀医学科研人员进行了30-60分钟的个人行为事件访谈,收集了优秀医学科技人才的胜任特征,了解了医学科技人才在品质、素质、技能方面的特征和具体行为表现.

1.2.3胜任特征编码

对访谈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分析,获得优秀科研医学科技人才胜任特征40个.请资深专家进行评定后选择出21个胜任力特征,形成了医学科研人员的胜任力特征项目,编制成医学科技人才胜任特征问卷.

1.3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从事科研的时间等.第二部分为胜任特征项目及评价,每个项目特征用5分量表评价,分数代表该项目对科研人员的重要程度,从1分到5分分别代表“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

1.4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分析

2.1基本统计结果

高校医学科研人员21个胜任特征的重要性评定结果显示,所有21个特征评定的平均值都小于2.5,表明这些胜任特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2.2检验

采用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结果.在本研究结果中,KMO值为0.816,根据Kaiser的分析,KMO值大于0.6,适合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说明本研究适合因子分析.

2.3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

对21个医学科研人员胜任特征进行因子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经过正交旋转,共提取到6个因子,解释了方差总变异的59.105%.

2.4因子命名及胜任力特征意义

按照各因子所包含的胜任力特征的意义对各因子进行命名。第一主成分包括学习能力、敬业勤奋、学识水平、计划性、前瞻性,解释总变异的13.795%,主要涉及个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故命名为自我学习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包括合作精神、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团队意识、变通能力,解释总变异的12.612%,主要涉及人际关系协调沟通方面的,故命名为人际关系能力因子.第三主成分包括灵活性、主动性、适应性、创新能力,解释总变异的10.245%,主要涉及科研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故命名为应变适应能力因子.第四主成分包括果断性、自信心、自制力、坚韧性,解释总变异的9.123%,主要涉及个性品质意志方面,故命名为个性意志品质因子.第五主成分包括压力承受性、严谨性、忍受孤独性,解释总变异的8.524%,主要涉及考研过程承压能力方面,故命名为抵抗外压能力因子.

3分析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科技人才的胜任力可归为5个因子:自我学习能力因子、人际关系能力因子、应变适应能力因子、个性意志品质因子、抵抗外压能力因子.这个模型体现了作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胜任力特征,从该特征模型中可以看出医学科技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学习能力,更对人际协调能力和个性品质方面有了要求,这也符合了现代科学研究多学科、联合性、综合性发展的新特点.高校医学科技人才是医学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医学科技人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成果和水平,进而关系到医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众所周知,医学科学研究有其特殊性,由于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研究所面临的困难较多,故对科研人员的个性品质,尤其抗压方面有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针对高校医学科技人员引入胜任力模型,可以对医学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保证能选拔到更有成功潜力、更适合于医学科技岗位的人员.高校医学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医学科技人员的综合工作表现,让表现良好者及时得到回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帮助工作绩效普通的医学科技人员进行自我了解,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其弥补自身的不足,最终达到提升医学科技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