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论文范例

农业推广学论文

农业推广学论文范文1

论文内容。部分论文选题不合适,所研究的问题范围过大,对于一篇仅需三万字左右的硕士论文来说,题目涉及问题大、多、广,反而哪个问题都说不清楚,造成论文内容宽泛,既没有进行深度系统的分析,也无法得出有现实借鉴意义的深刻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论文"大而不实",小而不深",即论文选题过小,论文题目是学员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或生活区域的现实问题来设计的,这就需要学员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获取第一手资料,来作为论文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撑。但事实是由于自身条件困难或对论文的不够重视而没能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结果导致论文既没有理论创新点也没有解决好实际问题,且对其他地区缺乏普遍借鉴意义。研而不究,有的论文整篇都是对调研或实验数据的简单罗列,并没有用相关理论或先进技术手段来进行分析,论文难度不够,内容不够饱满,不能得出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论文外在形式。学位论文都有规定的形式标准,以便保证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论文的学术质量。从现有论文样本来看,学生论文结构不完整、不严谨的情况仍存在,论文中缺少引言的、没有英文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过少的问题相对较多;论文格式不规范,论文整体结构排版缺发统一标准,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标注方式五花八门,论文中的图表、文字排列不符合要求,字体、字号等细节问题处理上过于随意;有的论文篇幅过短,内容过简单,达不到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应有的份量,且各部分内容繁简安排不当,主要内容不突出。

一、论文质量问题的原因探究

1.缺乏专门针对农业推广硕士制定的论文评审基本要求和指标

农业推广硕士在我国实行的晚,如何更好的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各培养单位都还在探索当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推论文,各自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并没有一个统一可以执行的方案,不同类型论文在论文选题、论文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也不明确,这既不利于培养单位对论文进行有效的评审,也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照。很多农推硕士培养单位只是简单套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论文评审标准偏重于学术研究,不适合农推专业学位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特殊要求。因此农业推广硕士论文无论是外在写作形式上还是内在硬性质量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问题。

2.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过程保证体系

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作,学位论文的产出过程需要所有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有效参与,才能保证论文质量。培养单位、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导师、校外专家与学生本人一起都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主体,但是实际上在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能有效参与其中的人员和参与人员精力的投入都是少之又少,论文偏差无法及时得到纠正,论文进程中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其次,从论文选题-开题-中期审查-论文答辩-论文评优与评估的过程中,论文质量过程保证的这些关键环节,还待更加严格的执行,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的状况还存在。

3.工学矛盾和异地教学矛盾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身份问题,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脱离工作岗位,而且学员的学历背景差距较大,有的已经毕业多年才重新回到学校学习,相对于其实践工作能力,基础理论和外语水平相对较薄弱,因此学位论文的理论分析往往不够深入,论文写作能力稍差,参考外文文献相对有困难。此外,在职攻读学位,仍存在学习与工作的矛盾,论文写作时间难以保证。异地教学也给农推硕士的论文写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农推硕士的教学方式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授课,时间短且知识量大,学员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完全消化吸收,回到工作岗位上若没时间进行连续学习,势必将影响到学员的理论水平和日后的论文质量。在论文撰写阶段,学员也不能脱产进行资料查询和论文写作,不能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大量文献资源。对于论文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该如何构思,也无法得到指导老师的及时指导和纠正。论文中如何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更好的结合,第一导师和第二导师之间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1.明确农推硕士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农推硕士学位论文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可分为不同的论文类型,如本文上述提到的应用研究、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工程与项目管理、调研报告、农业政策研究等等,每一类型的论文在各自的选题、内容和写作方面都有各自特有的要求,因此从多方面、多角度找出依据,对农推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形式分类,并针对每一类型论文确定其基本的评审要求及详细的评价指标,对于规范农推硕士论文写作,提高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并严格执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过程保障体系

完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相关规章制度。对论文在整体上要达到标准做一个总的概述,并规定出硬性指标,如论文结构构成、论文字数等;学位论文的各块组成部分,从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到致谢的要求,要做出详细的说明;论文的选题与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论文评审与答辩每个环节所要进行的程序和步骤,负责各环节工作的相关人员的职责,如何有效的执行,要有过程监督,保证落实到位。明确导师的指导工作,制定文字性工作手册。导师应参照工作手册,明确自身职责,在论文写作全程中都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互动,定期主动向学生询问论文进展情况,给予指导。组成专家小组,指导论文写作。培养单位聘请校外专家与学校指导教师一起组成评议小组,在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中期审查时,针对选题是否合适及论文中期的进展情况,给出意见,农推硕士在专家和指导老师建议的基础上,及时对论文选题和内容进行调整。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与监控,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论文答辩前,交与有农业实践生产和管理经验的高级职称专家或校外理论水平较高的学者进行评阅,对论文选题的合理性、理论分析程度、创新性、工作难易度、技术方法的使用以及成果的效益性进行严格审查,合格后才准予答辩;答辩中的评审要严格,要有适当的不合格比例;组织学位论文评优活动,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意愿。建立论文信息反馈长效机制。管理部门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主动收集论文反馈信息,收集论文导师,校外专家和盲审老师的建议,并对各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整合,应用到今后的论文指导与监督中;充分发挥农推硕士在论文信息反馈中的主体作用,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学术交流氛围,方便他们将自己撰写学位论文中遇到的问题及对导师和培养单位的意见反馈给管理部门,为今后做好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联合农业部门合作办学,完善双导师制度

农推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是为农业应用部门培养人才,农业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校培养学生要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要及时全面了解农业部门的生产和管理需要,适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通过更高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此外,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对农推硕士论文选题和论文成果产出形式的指引作用。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论文的质量关,对论文选题和内容写作等理论上的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聘请校外有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为第二导师,为论文写作提供具体技术指导。

三、结语

农业推广学论文范文2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1999年设置的一种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新的专业学位,它是对全日制农科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我国部分农业院校从2000年开始招生。其目的是根据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于我国的“三农”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具有直接的关系和重要的意义。因此它与全日制研究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由于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处于初创阶段,在培养过程中也必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并对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特点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在生源、入学方式、学习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全日制农科硕士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它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特点。主要有:(1)自由性较大。大多数在职研究生都为单位上的技术、管理骨干,工作较忙,必须在自由的时间中进行学习,其自由性较大;(2)年龄跨度大。同一届的学生年龄相差很大,造成了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我们发现我校的学生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只有20岁;(3)专业对口性较强。对于推广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一般都是本着“干什么,学什么”,具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在我校就存在着许多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是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综合而成的;(4)学习方式不同。相对于学术型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一年至一年半而言,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半年,时间更短;(5)学历结构差别大。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有些学生是本科毕业,有些则是大专毕业,还有的是中专毕业后通过函授获得大专文凭,这样就决定了他们的知识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1]。

二、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对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制定较为统一的培养方案及教育管理制度,如全国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相对固定,注重实用性,整体性、综合性[2]。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设立的目的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根据该目标,其论文的质量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难度和工作量;是否提出了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所提出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能否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的基本要求。从这些基本要求出发,农业推广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实践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有别于我国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论文评审的基本要求。但从目前存在的现状来看,在培养目标上,两者有着明确的区分,但在论文评审时,却存在着两者论文评审要求混淆的情况,有许多学校,特别是许多地方院校没有明确的推广专业学位的论文评审条例和要求,严重制约了推广专业学位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如何把握学位论文的开展和写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选题过于学术型。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看,是为了培养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实践型”。但目前大多数学位论文还是以学术型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部分学生为本科学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也较强,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从事学术性论文的研究;部分指导老师具有较多的研究课题,需要学生参与并通过学位论文来完成;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第二导师也是从事科研工作,这样也会导致学术型论文的比例偏高。李占华等[3]报道,该校2005年前通过答辩的农业推广硕士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69.7%为学术型论文。我校目前获学位的论文中也有近70%为学术型论文。

2.选题不明确或分析深度不够。选题直接关系到学位论文的质量和能否近期完成,有人认为,一个好的选题可以占到整个成果的30%甚至更多。由于受培养模式的影响,多数学位论文是在企业或通过调研完成的,但选题则大多数是由第一导师来决定的,第二导师和学生主要负责学位论文完成的过程,这样会导致两者衔接不畅。更为甚者,有时第二导师仅为一种形式,很难对学生学位论文的完成提供足够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由于受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还有的是部分学生工作前所从事的专业与目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专业对口性不是很强,也造成了他们对整个研究的深度把握不够;目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论文完成都是由学生自己承担研究或调研经费,这也造成了有些研究论文在完成时与选题时出现一些偏差。另外,也切忌在论文选题时论文题目过大、内容空、研究周期过长等问题。

3.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流于形式。论文开题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和能否按时完成论文的重要措施。通过开题,学生可以在导师和学科点相关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完善选题,明确论文所能达到的预期目标,同时也可以发现选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或少走弯路;还可以通过交流使导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和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但目前许多学校对全日制农科研究生的开题和中期考核都开展得很好,制度也较完善。中期考核是为了保障论文质量的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具体所在学院(专业)对论文工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在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在论文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它对论文顺利完成和质量保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对于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开题和中期考核,有些走过场,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开题过程中对论文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方案、实验手段、预期的结果都不是很了解,却由于专家或导师对学生的放松或要求不高,就轻易通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学生自身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自由性较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得很匆忙,而导师或专家又碍于面子或关系,导致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流于形式。#p#分页标题#e#

4.论文初审和评阅不严格。论文初审是论文评阅的前提基础,也是保证论文评阅顺利通过的重要步骤。论文初审是导师或学生所在院系导师组的工作[4],但目前有些学校或院系在论文初审过程中存在不严谨的现象,一些明显的错误都没有修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不畅,导师没有及时和有效地了解学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的学位论文没有认真审阅。笔者曾审阅了某一高校的4篇学位论文,其中一篇就判为不合格,一篇及格,其中不合格的论文除了论文的学术性之外,更为明显的是通篇存在语句不畅,错别字多。笔者了解到不合格论文的导师根本没有看过论文,更不要说修改,由此可见论文的初审是关系到学生的论文能否顺利通过的重要一环。阅读和修改论文是导师或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的重要工作,通过不断地修改论文,可以发现论文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为以后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帮助;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导师的治学态度将对学生以后从事科研或其他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5]。论文评阅是匿名专家对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的最后的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对学位论文进行双盲审,这对于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学位论文在盲审时,由学生送到指定的评阅专家手中而不是通过邮寄,这事实上是有背于盲审的初衷。因为大多数专家都与指导老师具有一定的联系,而这种做法会使得评审专家自然了解是哪位导师学生的论文,影响学位论文评审的公正性[6]。另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如有些专家的评审意见是寄给学生所在的院系,这样导师或者是院系领导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评审结果和意见,有些导师甚至由于评阅意见不好重新送审,这也不利于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也浪费了专家的时间和精力。而最好的做法是由学校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部门(研究生院/处)直接进行寄送学位论文和接受评阅意见,并将相应的意见反馈到相关的导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论文评阅意见反馈到指导老师和学生后,指导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按评审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这也不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7]。

5.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是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全面检查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切实有效地把好这一关,对于提高农业推广学位教学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都有重要的正面导向作用,否则将带来负面影响,为部分混学位或者认为自己掏了钱理应拿到学位者大开方便之门,严重损害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声誉。但事实上目前部分高校在农业推广学位论文答辩方面把关不严格,表现在人情味重;所问问题过于简单[8];不注重学生利用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仅是就事论事,为学位申请人大开方便之门。

6.学位论文的修改。通过前面专家的评审、答辩专家的诘问,自然会对论文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或发现一些错误,这些对于学位申请人和导师来说都就认真作好记录,之后根据相关的意见进行修改。但部分学生甚至导师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对于容易修改的问题则是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对于一些需要一定时间进行修改的问题则避开,这些都是对学位论文质量不负责的行为。对此需要相关的研究生管理部门严格把关,一旦发现答辩后未纠错、未修改的学位论文不予接收,甚至取消学位申请人当年申请学位的资格。

农业推广学论文范文3

一、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

首先,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这决定了在农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应该被社会共享。并且也是由于该特点,决定了使用农业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由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农业生产者不愿意进行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投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其次,农业推广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资与农产品经营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等属于知识结构中容易传播的一类,根据其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的不同,有的属于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投资;有的属于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对从事科技活动的私人部门给予补贴。最后,由于农业技术创新除了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外还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但是其效益具有外溢性,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决定了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由公共部门承担。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当然,需要明确一点,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不代表其就是公共产品,其中有一部分农业推广服务是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属于私人物品。

二、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组织结构、推广方式等在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

1、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

我国财政在农业上的支出总量偏低,导致了虽然我国政府农业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的比重不低但总量低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投资不足农业总产值的0.2%,不足发达国家的30%。从推广项目来看,其地区投资结构、行业投资结构均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农业推广事业费支出结构来看,人员经费占了近90%,业务经费仅有10%左右。由于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推广的有效开展,是其投资效益不高。

2、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低,知识结构落后

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我国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落后。对于农业推广人员缺乏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使其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比较优势低,具有高素质的农民均进城务工,真正务农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3、农业推广内容单一,主要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属于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其内容主要以农业实用技术为推广重点,重视农业技术的创新及其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应用,忽略了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忽视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

三、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重建的对策建议

农业推广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并不是说农业推广就是公共物品,在进一步优化农业推广体系时,应该强调政府在农业推广上的主导地位,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价格补贴等形式激励市场力量参与到农业推广中。

1、强化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建设,鼓励经营性农业推广组织发展

强化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型、教育型、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的有机结合,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体系。做好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工作,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保证老师教授的知识、研究员确立的课题都是以市场需求和农户需要为导向,以便农业人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农业推广工作,农业科研成果能够更好的转化使用。同时,借助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借助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更好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优化农业推广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对农业推广的投资应以公共财政为主,不断提高市场资金的参与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在农业推广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农业推广专项基金,充分利用国家农业政策调整支农资金的投入结构。政府主要投资公益性和基础性农业推广项目,市场主要投资回报率高的经营性项目。

3、通过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农业推广

公共产品供给不仅可以通过政府或公共部门直接提供,还可以是政府通过向市场购买后提供。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等形式,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中,向农业提供农业推广服务。间接实现向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业推广效率。

4、建立有效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

农业教育作为农业推广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来提供。政府牵头,加大对农民及农业推广人员的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创新农业教育方式,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比重,采用讲座、夜大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教育。

5、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农业推广服务政府或公共部门在提供农业推广服务是,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的评估农户对农业推广服务的真实需求和偏好程度,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农户的生产需求,提高农业推广效率,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程度。

作者:赵玉婷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二)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对策

(1)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政府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明白农村技术推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此外,还要要求技术人员时刻学习新技术,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多参加科研学习和交流活动。

(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意识,努力认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标准是生产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以及建立良好的村容村貌,从而实现农村的规划建设。农村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能实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助于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4)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了解技术推广的优势和最终获利的成果。加强舆论引导,坚持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广道路,在农民中找到领导先锋,由农民自己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如,农村选举出来的村长,是农民信赖的对象,因此可以先转变村长的思想,发挥村长的带头作用,农民之间的互动宣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广方法。

(5)不仅是农民带头作用,还要对乡镇进行试点推广,由特殊到一般的辐射性推广方式。对个别乡镇进行推广试点,并且要保证最终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只有看到实际收获,农民才会主动学习农业技术。

(6)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推广需要引进新技术、开设公益设施以及优先购买重点技术,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经费问题是一个工作能够如期完成的前提和保障,政府部门若要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成效,就要加大投资力度,让农民真实地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利益。

(7)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从农民抓起。农民要转变思想,主动接受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改变农业思想可以从基础教育抓起,加紧培训和辅导,开设学习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实现推广目的。

(8)完善基层配套服务,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村技术推广一体化服务,对农民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指导,产前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技术服务,产后销售一条龙服务,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的优质服务。

二、结语

综上,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久的、复杂的工作,农业技术推广要坚持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技术推广人员要明白农业技术推广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现状、提高农业经济产值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它还能随时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服务,实现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要不断实践,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杨晓荣 单位: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三)

一、创建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重视实践与应用的“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生源选拔优质化

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为例,高校要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控制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吸引优质生源;要选派高素质教师到各林业局、林场、科技推广站、林业种苗繁育中心等基层单位开展相关宣传,提高基层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从而吸引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报考;在招生复试的笔试和面试过程中,要聘请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企业方的专家参与考核,重点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研发能力、推广能力和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这有利于避免研究生复试阶段的笔试和面试走过场、走形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二)培养方案实践化

1.校企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例,高校要根据林业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与企事业共同修订人才

培养方案,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符合生源单位的需要。

2.根据林业技术前沿、生产发展急需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例,要重点设置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经营与高效利用等领域的课程,并强调所设置的课程必须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要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增设选修课模块,将个性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难题相结合。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要遵循理论教学与林业技术前沿、实践教学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增设选修课程模块,并要求学生按照模块选修课程,从而保证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同时,要将相关的科研成果纳入教材和课堂教学。

4.强化案例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为例,要深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例如,在“科技写作”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讲授学位论文、学报论文、课题申请、课题鉴定或验收、成果报奖、研究报告等的写作方法,以使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顺利发表。

5.逐步完善网络化远程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为例,要初步实现部分课程的网络化远程教学,构建网络自学、网络自测、网络考试、网络答疑等互动平台,在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的同时加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

(三)基地实践全程化

1.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互利共赢联合培养产业化人才。北华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特研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吉林省林特产品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攻关、成果共享,搭建了校企共同培养高层次产业化人才的平台。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该中心参与项目研究。

2.校企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北华大学与吉林省林业厅共建了吉林市二道科研教学实践基地,还与吉林省林木种苗繁育示范中心、吉林市林科院、吉林市绿化管理处等多家企事业共同建立了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并与这些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协议。这不仅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而且强化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过程,探索了课程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3.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以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为例,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教学互动平台开展远程教学;实践教学则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展。校内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吉林省林业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采育林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林特产品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3个省级平台的良好条件开。展研究式教学。校外的实践教学主要在校企共同建设的基地开展。目前,北华大学已经拥有分布于吉林省东、中、西部的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实践基地、二道基地、乾安基地等多个校外基地,覆盖了吉林省东部的森林区、中部的农牧过度区、西部的荒漠草原区以及吉林省的整个植被类型。布局合理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师资队伍“双师化”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应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教师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较低等问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入校内外实践基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从校外基地引进或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客座教师,通过开设讲座和参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指导,促进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有利于案例教学法的推广,而且有利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自我发现能力。

2.实施“双导师”制,保证全程指导。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高校应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配备“双导师”。一方面,要严格遴选学术水平高、职业背景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教师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另一方面,要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校外实践基地认真遴选具有高级职称和一定学术背景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兼职导师。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校内导师为主体的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重点负责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实践过程和整个论文研究过程,从而保证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全程化指导。

(五)考核评价制度化

1.课程考核。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主要安排在寒暑假集中授课和研讨,并辅以平时的网络课程远程教学。因此,高校应采取课堂理论测试、网络课程远程自测、撰写课程论文和专题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学习成绩。2.实践考核对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情况的考核主要由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师进行,高校主要是通过建立“重能力、强实践”的考核体系,强调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六)论文督导全程化

1.选题多样化。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多样化,可以是校内外导师正在主持的产业化课题,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和发现的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而提出的自主课题。高校应通过学科导师组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进行督导,以实现选题的最优化;同时,在为学生配备导师时,应允许师生双向选择。

2.中期检查。高校应组织校内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联合检查。首先,在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阶段,学生应向自己的导师汇报论文的进展情况。其次,由校内外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应对学生学位论文的实践环节和实验过程以及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论文进程进行分类指导。

3.论文答辩。高校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制度,由学科导师组(包括行业内拥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答辩。首先,学生在答辩前应提出申请,经导师推荐并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方可进入正式的双盲论文评阅。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可以采取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申请、应用基础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其次,学位论文的评价应把重点放在论文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上。最后,对通过答辩的毕业论文,要按照10%的比例实施论文抽审,以有效地保证论文的质量。

二、“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的研发、推广、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会了撰写课题申报书、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大幅度提升了科研成果推广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2010级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持的课题有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研究专项1项、中央财政林业推广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和吉林省教育厅等立项的省级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1项,在核心期刊或研究简报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六化”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例如,2010级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有近49%的学生毕业后得到单位的重用,获得了职位升迁,其中1名学生毕业后成为2012年省级拔尖创新人才,2名学生毕业后晋升了高级职称。这与他们的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与生产实践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密不可分。他们取得的科研成果对生产实践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

农业推广学论文范文4

农业推广硕士是我国新设置的农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学位之一,2000年6月成立了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于同年试点招生,具有特定农业职业背景,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工作的研究,有助于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为进一步完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从中央到各地方省市、社会各界,对新疆的发展均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新疆发展面临大好机遇,新疆现代化农业也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已经显现出令人惊喜而振奋的“新疆效率”。新疆农业的大发展不仅为自治区也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证,同时,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新疆农业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业各领域现有人才素质,显的及其重要。

一、扩大招生规模

目前我区农业推广系统中普遍存在人员学位、学历偏低的现状,大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推广、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人数较少,加之对农业推广硕士招收对象的条件要求较高、学费较贵,致使生源的数量匮乏。扩大招生规模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正确认识,加大宣传力度。面向社会、面向农业部门、面向基层,广泛阐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打消考生与用人单位的等级顾虑,吸引更多的优秀在职人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农业推广硕士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的一种专业学位,与MBA、MPA、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同属于一类型的学位,是一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培养方式、知识与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所差异,不能说谁高谁低,谁优谁劣。

其次,面向经济主战场,积极与政府部门或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办学”或“合作培养”,解决学员的学费问题。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全部来自本自治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要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近年来,新疆人才流失相当严重,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提高各农业领域骨干人才素质,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提供智力障。只有招生规模扩大,才能在充足的生源中择优录取,保证生源的质量,提高培养质量。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聘用高级职称校内外指导教师,实施双导师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基层单位,所在地区较闭塞,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较为困难,独立研究能力较差。双导师制就是指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由一名校内的指导教师和一名研究生选送单位推荐的、来自农业推广一线的指导教师共同担任。校内导师需在研究生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研究论文关键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相关领域国内外前沿的了解以及收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并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全国农业推广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农业推广硕士师资培训项目,加强研讨交流。

三、规范化培养环节建设

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等领域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应用、强调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秉持课程体系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组织相关任课教师收集、研究、引用领域协作组编制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根据教学中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强化农业推广硕士生产与实际、管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同时也要考虑他们接触新方法、新理论不足等特点,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观看录象资料、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利用现代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在教学时间上的安排上,要合理设置学时,注重面授和自学相结合,规定最少授课时间,多安排学员双休日、节假日到学校上课。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是行政人员、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等,他们多数为单位骨干,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要求学员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门课程缺勤达1/3以上不能参加考试。

在实践中,由于大多数学员在学习的同时还兼有繁重的工作任务,部分学员还集行政职务、技术职务于一身,仍有部分学员由于种种原因(如出差,单位不够支持)等不能做到要求。校方考虑到此学工矛盾,灵活安排授课时间,实行弹性学制,对工作忙的学员,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这一重要的培养环节,为提高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考试的难度和课程考试的形式上,应体现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和教学形式多样性和全面性。课程考试的形式应根据具体的科目与实际应用性进行分门别类的考试或者进行论文撰写以及讨论等形式进行。同时也要加强对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管理,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缺课超过所学课程实际学时的1/3者,不得参加所学课程考试,有的学员缺课严重,随意大,停课自学现象时有发生等现象,强化研究生课程的面授学时管理。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衡开卷(闭卷)卷面成绩。

四、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

首先,选题是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它在一定意义上对论文的完成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是着眼于解决当前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问题。

农业推广学论文范文5

1、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面临的人才困境

首先,在现行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中,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农技推广新旧力量出现断层,推广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其次,部分农业经营性服务机构缺乏对行业内涵的界定,加之涉农服务行业特殊性导致的人才从业意愿低糜,令机构难以招收符合行业规格的人才,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意识;[3]其三,在岗的农业技术从业人员对于农技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疏于提升,使得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失去人才支撑。

2、农业推广硕士对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人才困境,非常直接地对农业推广战线上的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农业推广技能,致力于农村发展服务,能解决生产、管理及建设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设立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更应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需求。

二、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源方面。①经费自筹的方式增加了报考者的学习成本,且由于招考对象多为在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有些潜在生源虽有攻读农推硕士的意愿,却终因力不从心而放弃。②农推硕士招收单位的日益增多,造成争抢生源的现象逐渐激化。③年龄、知识背景以及工作单位性质的差异,令生源的思维能力、对高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参差不齐,就对高校的培养方法与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二,思想认识方面。部分高校对农业推广硕士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推硕士是在职攻读学位,其目的仅在于取得一纸文凭,增加升迁的筹码,因此对其疏于管理,甚至将招收工作当成盈利创收的捷径,从而在思想上降低对学员的要求。第三,培养方案设计方面。部分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仍将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实践性的案例教学,导致农推硕士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初衷难以得到实现。第四,培养过程方面。①由于生源为在职人员,致使高校的教学安排难以兼顾每位学员,培养计划有时不得不进行变动,甚至出现学时缩水的现象。②部分教师教学管理不规范,未制定课程大纲、课件和讲义,考试过程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③因时间和空间等原因,部分校内外导师对农推硕士疏于指导,学员也同样缺乏主动性,导师负责制名存实亡。第五,论文研究方面。有些研究生以时间精力不足为借口,跳过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直接进行论文撰写,难以保证质量,且在选题时多选择大而空的内容,未结合生产实践,没有现实意义。

三、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在生源、思想认识、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过程以及论文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弥补现有的人才缺陷。

1、整合高校、政府资源,保证生源的“量”、“质”

高校应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政府则应以提供学费补贴的方式,为学员以及高校提供一定的求学、办学资金支持;高校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在坚持培养标准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政府应当同高校订立共同培养农推硕士的办学协议书,将干部培训同农推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干部任职资格、职务晋升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进行挂钩;高校应将主要招收对象定位为农村基层中青年村干部、一线科技推广人员以及服务基层的“村官”。

2、端正高校办学态度,提升学位认同感

针对高校自身、学员以及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认同感较低的现象,高校应当明确农业推广硕士只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又一种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处于同等地位,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并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严格管理。要加大重视力度,完善培养环节,保证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懂科技、懂应用、懂管理”的人才,逐渐改变师生偏见,提高学位认同感。4.3兼顾理论与实践,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性,决定其教育必然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充分考虑研究生及农业推广部门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内容着重放在农业推广理论、现代农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适应农村发展实际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的扩展上;要打破传统的学院式教学培养模式,聘任优秀及推广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担任授课教师,采取“到生产实践中办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3、规范教学过程,切实保证培养质量

要严格落实学分制,督促在职农推硕士合理安排工学时间;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注重考勤工作,只有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数,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不断深化任课教师队伍改革,聘任课堂教学成果显著、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采用研讨、报告、案例分析等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实际案例中,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选聘富有责任心,从事过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应用研究,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悉心指导。

4、完善论文研究环节,切实提高学位含金量

农业推广学论文范文6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项目自1999年批准设立、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招生领域从开始设置的4个到目前的13个;招生单位从开始的24个,发展到2008年的63个;2000年全国录取1611人,2007年录取5789人,7年中招生录取规模增长了近3倍;已有五届毕业生,毕业人数近2万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经过了起步与发展阶段,培养单位不断增加,培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为我国“三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解现阶段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具体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状况开展了调查工作。本研究根据需要又对相关问题做了补充调查,以下是对调查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一、调查工作介绍

调查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农推教指委秘[2007]12号文件提供了五种问卷:招生、培养单位(问卷1,本文没采用);导师和管理人员(问卷2),有25个问题;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问卷3),有37个问题;专业学位已毕业研究生(问卷4),有42个问题;用人单位(问卷5),有14个问题。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18份,有效率90.9%,其中问卷2共发放74份,收回65份;问卷3共发放106份,收回105份;问卷4发放110份,收回103份;问卷5发放60份,收回45份。问卷发放覆盖作物、园艺、植保、养殖、林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机械化等领域的在读和毕业生、管理人员和导师、有关用人单位。本文将几种问卷的相关项目进行归类,相关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调查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等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加以汇总、归纳和整理,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建议,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对在读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

已毕业的农业推广硕士中有28%的人认为合理,62%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24%的人认为合理,66%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对所开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看法”,已毕业人员中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32%和58%,在读人员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25%和69%。这说明目前农业推广课程设置基本适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关于“喜欢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已毕业还是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喜欢案例式和研讨式教学的人占大多数(50%~60%)。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多种方式结合,如研讨和案例结合,启发和自学结合,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关于考核方式,60%~80%的人认为以课程论文、开卷笔试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考核方式为好。

3.对教学内容安排的看法

在本项调查中,调查对象大多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侧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为应多讲授一些案例分析(70%);其次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切身感受(54%),多安排一些前沿理论性课程(40%)和多学科性学术讲座(30%)。这说明,对于来自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应以案例或实践内容为主,同时也要讲一些前沿理论性或多学科交叉性课程,以便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励他们在实践和应用方面的创新。

4.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看法和攻读专业学位的收获

已毕业和在读(已修完课程,进入论文阶段)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拓宽知识为主(70%~80%),其次是能够结合实际工作(50%~60%),认为深化基础的为30%~40%。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是否新颖,已毕业和在读的研究生认识差别较大,这可能因为2006年以前用的旧培养方案没有更多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农推教指委对培养方案统一修订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能体现新颖性,结合生产实际反映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在攻读专业学位收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收获在综合素质提高(70%),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及观念的更新(各60%),其次是创新能力的提高(40%),也有部分人认为拓宽了社会人际网络。

5.关于学位论文和指导教师

已毕业和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以结合工作自选最多(分别占50%和46%),导师指定研究课题的也占40%以上。课题类型多是设计或应用型,其次是研究型的;大多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工作在科技推广与管理部门或科技工作站,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课题研究内容多是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正承担的研究课题进行。在攻读专业学位过程中,最需要导师指导和帮助的环节是论文选题(60%)、研究设计与方法(56%)、论文研究与写作(40%);与导师半月到一个月联系一次的较多。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应用和实践研究,对论文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标准[2]。导师在论文选题针对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等方面给予指导,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起关键作用,已毕业和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这一点的看法基本一致。

6.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可知,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依次是:缺少参考书,不利于自学;课时偏少,内容少;针对性不强,兴趣不高;理论性太强,不易理解;专业跨度大,难听懂;注意力难集中;内容陈旧,不丰富;教师讲课效果不好。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位类型,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体系,只能通过案例研讨等方式实施教学。在授课时间方面,多数人认为一年授课4次,每次15天左右比较合适。由于有的人跨专业报考,就出现了听课吃力的情况;由于没有专职任课教师或教师缺少培训,也影响讲课效果。攻读专业学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80%)、论文工作条件难以保证(50%)、学费和论文经费难以保证(15%)。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人员是在职人员,在单位是业务骨干,这就很难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因此出现学习时间难以保证、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

三、讨论与思考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仅有十余年的时间,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通过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以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但如何使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p#分页标题#e#

1.影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从学校层面讲,影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发展和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教学场地和设备等资源紧张;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组织生源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本科生教育连年扩招,高校的教学资源一般先满足本科生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调查对象对这一点的认识基本一致。从教师层面讲,教师工作负担太重,对学生指导不力;导师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是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研究生导师所指导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较多,各校对研究生等一般都有明确的硬性要求;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来完成学位论文,因此导师倾注的精力相对较多。而对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校对他们一般没有硬性学术方面的规定,师生均认为这类学位对学生要求不高,导师因此投入精力不足,指导不力。从学生层面讲,主要是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另外,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入学前他们的知识基础对本阶段学习的支持力度不够等,也是不利的因素。

2.统一认识,提高质量意识

由于国家不拨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经费,因此,学院在生源发动和培养方面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很容易出现培训化和营利性倾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狠抓质量和培养环节,要做好宣传,让各级管理人员、导师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都清楚专业学位的特点和要求,在质量意识上协调统一。为促进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培养单位和来自农村基层的学员实施补贴;在相关政策上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任职资格、就业资格紧密结合[3];或者将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纳入招生计划,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3.优化生源质量,注重职业背景

目前招生学校和领域扩展较快,生源职业背景弱化[1],加之招生时对考生前置专业没有严格要求,且部分考生学习动机不纯,因此就出现学生“专业跨度大,难以听懂”的现象。鉴于此,应对招生领域和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论证,对报考人员的职业背景和前置专业提出严格要求。招生学校要重视对考生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核,录取学有专长、有学习愿望和潜力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管理一线人员,培养与行业、职业相对应的应用人才。

4.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巩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反映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要有新颖性和系统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毕业离校时间较长,从事的职业不一,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对课程内容和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求比较高,但现在却是教学过程中缺乏专用教材和专职教师。因此要重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选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也可以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的高管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

5.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便于不同领域的同学灵活掌握学习时间来自学。但是,跨专业和同等学力人员的补修课程、不同领域交叉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开设仍不足,而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同领域之间的实践教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取得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应通过完善的针对性强的课程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农业推广学论文范文7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农村、了解农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由于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起步较晚,培养模式大多沿用农学硕士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不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需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从注重学术研究教育过渡到专业学位教育,必须建立一支足够数量和适应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如何根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一大重要问题。

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笔者2009年11月至12月对湖南农业大学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发放《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问卷483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回收率为64%。调查对象包括2005到2008级的各级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涉及农业推广硕士的所有领域。通过文献检索所收集到的资料,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进行分析。

2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2.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但校外导师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偏低

农业推广硕士校内导师数据是抽取作物、园艺、植物保护、渔业、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资源利用等几个领域作为样本得出来的结果,表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校内导师中高学历的比例较高,其士学位的78人,占教师总数的53.4%;具有硕士学位的有29人,占教师总数的19.8%;具有学士学位的有39人,占教师总数的26.7%。总的来讲硕士以上学位的占到73.2%;正高职称的人数明显高于副教授占到总数的77.4%,副高占22.6%;师资队伍的主体在41~50岁年龄段,占到52.6%,但是30~40岁之间的比例比51岁以上的小,分别为10.3%、33.5%。这说明校内导师大多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专家,指导力量相对较强。校外导师的数据是收集2002年度至2009年校外导师数的总和,其中高学历的比例偏低,博士、硕士的比例仅到13.1%、26.8%,即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为39.9%,比校内导师硕士以上学历73.2%要低很多,其本科及以下的比例较大,占到60%;正高职称的仅占到35.8%,比校内导师77.4%低了42个百分点,副高职称所占比例明显较高,比校内导师22.6%的比例高出40个百分点,占到64.1%;年龄结构上40~50岁的中年骨干占到57.1%,50岁以上的占到30.5%,40岁以下的仅占12.4%。可见,校外导师硕士以上学历以及正高职称的比例不大,这说明在选聘校外导师时,对理论研究和学术方面的要求没有校内导师那么高,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应该要更加严格。农业推广硕士任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占了52.8%,硕士学历占到26.9%,即硕士以上学历的占到79.7%;正高职称的比例为60.1%,副高职称占到32.6%;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大多是中年骨干40~50岁之间,占到53.9%,而且50岁以上的比例较小,仅占到17.6%,20~40岁之间的青年教师占到27%。这说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任课教师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较大,有较高的科研究水平。年龄结构中中年比例最大,而且青年教师比例比老龄比例要大,其整体结构是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2.2“双导师”培养模式已初具规模,但仍需加大力度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双导师负责制,采用校内导师与实际用人部门合作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必须是本校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过一届以上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责任感强,指导学生的经验丰富,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包括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以及写作与答辩等等。校外导师必须业务水平高,责任感强,具有高级职称的本行业专家、领导或有较强实践技能的能手,是为适应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标而配备的,主要为了在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进行指导,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结果表明:有194名研究生配备了校外导师,占总数的63%,有115名研究生未配备校外导师,占总数的37%。从表2也可以看出,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至2009年校外导师与硕士生的配备比例为1:1.2~2.0之间,也就是说平均70%的专业学位硕士生配备了校外导师。因为专业学位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再加上专业领域的增加,其生源也正在逐年增加,2009年配备校外导师的比例比以往有所下降,66%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生配备校外导师,同问卷调查63%的结果基本一致。“双导师”模式培养有一定规模,但仍有30%以上的学生未配备校外导师。

2.3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不高,外聘教师数量偏少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教师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生产实践背景往往不足。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湖南农业大学有三个月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教师占到73.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有三个月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为65.4%,湖南农业大学外聘任课教师数仅占3.6%,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零。很显然,教师队伍的实际经验还需加强,外聘任课教师的数量未达到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其比例应该加大,选聘本行业的专家及突出贡献者来校担任授课教师,对提高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2.4研究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满意度高,学生的工学矛盾较严重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都是在职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教学效果要求高,旨在对其自身有较大的指导与帮助作用。据笔者的调查,湖南农业大学56%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优,36%的学生评价是良,总体来讲86%以上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教师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但是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招收的都是在职人员,其也有自身的局性,通过调查显示:61%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基础对硕士期间的学习有大的影响,在几个主要的因素中占第一位;58%的学生认为工学矛盾也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这说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应采取针对性的弹性管理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

2.5课程体系基本合理,应增加专业动手能力培养及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p#分页标题#e#

目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专用教材很少,几乎没有。任课教师只可参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使用教材,经过教师不断改进,总结与归纳,其课程体系趋于合理。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课程体系是合理的,53%的学生认为是基本合理的,90%以上的学生认为总体来讲符合专业学位的要求,但是仍然有7%的人认为不合理。在考虑课程设计时,69%的学生认为应该关注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课程设计最重要的部分;62%的学生认为农业推广案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它主张知识结构、学科前沿与进展、理论知识重要的比例分别为50%、46%、34%。调查结果表明课程体系设计仍需进一步改革,多增加案例分析与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的环节。

2.6教学及考核方式单一,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及考核方式

根据调查显示:59%的研究生认为教学及考核方法有待于完善,78%的学生主张案例式教学,65%的学生主张讨论式,另外主张启发式、自学式、传统讲授式的也分别占到46%、26%、26%。考核方式也应该区别学术型学位教育,应该偏重实践部分的考核,轻化纯理论知识的记忆。目前大多数考核方式是理论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显示60%的人主张多种方法相结合,主张讨论式、开卷式、面试及闭卷式的分别占到48%、43%、40%、12%。由此可见:以案例式为主的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适合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这是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的显示区别,也是培养专业学位人才的重要途经。

2.7研究生对双导师满意率高,导师指导方式需改进

笔者通过对309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的问卷统计,结果发现:对导师工作的评价方面,无论是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超过了90%。说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目前双导师指导总体上是满意的,对校内导师的满意度比校外导师要高。我国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导师的指导方式采取单一的师徒式(一对一进行指导),实践证明师徒式的指导方式有很多弊端,不能适应专业学位的发展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学生认为协作式(各学科交叉共同指导)指导较适合专业学位教育;52%的人主张专业式(相关专业联合指导);34%的赞成师徒式。因此,目前应该采取联合指导方式,各取所长,达到共同培养的目的。

2.8校内校外导师各有所长,相互补充,达到联合指导的目的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农业推广硕士研究方向涉及面广、学科多,学员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对研究生的培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对学生培养方面各有侧重。问卷调查发现:77%的人认为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需要校内导师的指导与帮助,占到第一位;其次63%的人认为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需要校内导师的指导;认为课程学习、农业推广实践方面需校内导师的帮助的分别占到28%、27%。在对校外导师的需求方面:59%认为农业推广实践方面需校外导师指导;57%的认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需指导;论文选题与开题方面需指导的占43%。可以看出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位论文方面是起重大的作用的,对校外导师的要求,主要是丰富的农业推广实践经验,其次是对学位论文研究过程的指导,因为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来自于自身的岗位与实践,校外导师在实践操作方面的经验更为丰富。

3对策与建议

3.1优化师资队伍基本结构,高学历高技能相结合,提升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师资可以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专家、行业佼佼者来校担任校外导师,应增加青年导师的数量,优化整体结构,培养梯队新生力量,防止年龄断层,做好代际转换和新老交替工作是导师梯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3.2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保证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

3.2.1采用灵活教学及考核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任课教师应该采取以案例式、交互式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直观地教授知识,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减少死记硬背部分,多进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使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较好地结合起来[1]。

3.2.2改革课程体系,保证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课程内容按照相应农业推广领域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实用性,多加入专业实践及农业推广案例,使所开设课程既强调理论,给予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和学科技术前沿知识,也使其能够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独立从事农业生产专门技术的能力[2]。

3.2.3进行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管理方式,解决工学之间的矛盾。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身都是在职人员,课程学习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对此,首先实行弹性学制,定期集中进行课程学习;利用学校和各教学实习点的软硬件资源,定期进行网上指导等远程教育的方式,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3]。

3.3完善“双导师”指导制,进行多学科交叉指导,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

3.3.1建立校外导师数据库,扩大“双导师”培养规模。“双导师”培养模式已初具规模,但仍须加大力度,争取百分之百做到“双导师”指导。建立校外导师数据库,及时地查找导师资料,择优选取优秀导师对专业学位硕士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指导,真正实现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3.3.2采用联合指导方式,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要在“双导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多导师多学科共同指导方式,进行学科知识的交叉指导,真正培养复合型人才。

3.3.3发挥双导师对学位论文的全程指导作用,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建立校外导师对学位论文的指导机制,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研究方面的优势。双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全程指导,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也是评价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4]。

3.4内选外聘专业人才,加大培训力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农业推广学论文范文8

在技术革命日趋显著的社会环境下,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创造性、应用性、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产业部门、应用部门和管理部门的需要。而现实情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过小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矛盾[1]。导致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尽管目前高校培养的大量学生更多地走入应用性强的岗位,但培养模式依然沿袭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惯性,导致长期以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范围;认为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需要[2]。但是这一转变的实现,除了社会的需求等外部环境外,还依赖于高等学校自身条件的建设,本文结合农业推广硕士多年的培养实践,对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一、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面对的生源行业背景十分广泛,但其培养方向很明确,主要是为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企业、农业服务等岗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一直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生源,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而全日制的农业推广硕士生源没有这样的优势。在生源缺乏职业经验而又要按职业需要来培养学生的前提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均提出了新的挑战。把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应用型高级人才来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应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有所不同。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少优秀教材与案例,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没有显著差别,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普通研究生的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直接照搬国外案例或教材,这种做法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极易出现学术化倾向,与学术型人才教育难以区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我们对其要有全新的认识,而且需要做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目前特别迫切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就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内容而言,我们认为必须强调综合性。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普遍达成这样的共识:农业推广硕士的知识结构应涵盖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和行为学等理论与方法。但是这种综合性并不是把不同学科课程简单拼凑起来就能体现,因为简单地拼凑不可能产生综合效果以形成培养特色。综合性体现着创造性,多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在形成综合性课程方面做了十分有益的尝试,如“农业推广学”就是体现应用性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综合了农业科学、信息传播学、社会心理与行为学、组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也形成了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方法,被评为农业推广领域的国家精品课程。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的“农业社会学”也是一门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课程。农业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视角重新审视农业,综合了现代农学、农民学、农业经济学、制度学、组织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属于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特别是把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制定作为该学科的落脚点和归宿,使得这一学科具有了很强的实践性。如果每个专业学位类型都能够形成3~4门具有创新性且符合中国本土特色的综合性课程,对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容的创新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关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案例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模式。特别是参与式教学方法对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有效。研究者概括了参与式教学的许多特点,诸如参与性、互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激励性、发展性、反思性等[2],但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式教学方法最基本的要点有三个:

1.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教育思想经历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以至于有学者认为问题意识是大学学科建设走出经院化的关键[3]。基于问题的探索、调查和发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核心价值的维系点,体现了由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的转移。问题导向是围绕实践中一些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解决方法而组织的,通过让研究生对问题的思考来探究问题背后隐含的概念和原理,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共同讨论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参与式教学中的问题导向有助于发展学生下列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发现、评价和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多种方式有效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成为终身学习者的能力[4]。参与式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对研究生的思维训练,对于促使他们注重理论的实践意义以及注重政策研究是十分有效的。

2.平等讨论

参与讨论是参与式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无论是引导式讨论还是开放式讨论,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锻炼他们的交流技巧,激发他们探讨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讨论的效果依赖于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因此,平等交流很重要。教师不仅要保证每个学生有参与讨论的机会,而且要创造争论与辩论的氛围。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总结归纳十分关键,一个好的归纳和总结不但可以引出或强调讨论的结果,而且可以保持研究生讨论之后继续探讨问题的兴趣。

3.可操作的程序

参与式教学包含了丰富的程序性知识与方法,如何提出问题,怎样开展平等的讨论,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等都体现在程序中。要求每个研究生都掌握参与式教学的程序,不仅能恰当地参与,还能够主持讨论,学会归纳和总结等。为了保证参与式教学顺利进行,恰当使用参与式工具是必须的。这些工具包括了诸如问题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分析程序,也包括了展示软版、活动卡片等辅助设备[5]。为使教师掌握程序与灵活使用工具需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p#分页标题#e#

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循着的教学评价理念,主要还是以学术为中心的,在这一观念约束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得不接受诸如论文字数的多寡抑或形式上的“优劣”以及表达形式的约定俗成等标准的考验,甚至阅读难易也被冠以理论深浅的标准。一篇很有见地、论据充分且有实践价值的论文或工作设计,会被认为无学术水平,而词汇晦涩难懂以掩饰作者对实践无知的论文却被认为“水平”很高。这又常常成为教师中心或教师权威的基础,而且是由未必有职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支持的基础。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高校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坚持的学问中心或学术中心理念,不仅仅是路径依赖的选择结果,而且还经常是师资规格本身限制下的被动选择。换言之,高校不能建构起充分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评价理念,与评价者的素质基础密切相关。

尽管许多学校都把一线实践专家聘为导师,聘为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但是,在教学中以身示范的征服力方面,有相当多的高校学术型教师在研究生面前陷入困境或被动[6]。这种遵循“学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难以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由此可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学位人才的重要保证。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实践能力在其能力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一个没有实践经验或对事实毫无感性认识的导师,不可能根据相关行业、职业领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有目的的定向培养和实施有效的指导。在西方国家,农业大学教师一般都有几年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经历,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主体是在大学从事学术型研究生指导的教师,由于他们缺乏实践经历,习惯于按照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他们能教给学生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中国农业大学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一个途径是鼓励专业教师从事实际推广工作,并为此专门设立了“推广型”教授职称,激发了一批教师到实践中去把研究成果推向应用。另一个途径是选派教师到地方任职(多为科技副县长),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促使学术型教师发生了三方面转变:

1.综合性学科意识得以确立

当学术型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发现一项技术能否得到采用,除了技术本身的原因还受到诸如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自己所处学科的地位,认识到当今社会任何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的事实,并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综合措施。一些农学家开始转向农业政策的研究,关注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一些技术专家转而对社会学和经济学发生兴趣;而社会学的教师也在研究中发现,如果对农业科学一窍不通是难以解释“三农”问题的。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就容易生长出来。

2.实践经历与经验的获得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效果及其理论的应用程度往往与经验的获取程度呈正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经验”,审视“经验”的意义,从“经验”的角度寻找理论与实践支点。特别需要从实践中提炼成功经验,作为案例进行研讨。教师的实践经验由三部分构成:工作程序经验、知识经验和问题经验。当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时,他们就只能宣讲理论,甚至难以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当教师获得了工作程序经验后,不仅会注重把抽象的学术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而且了解了特定理论在实践环节中的特定功能,使教学和论文指导具有了针对性;知识经验不仅有助于理论的具体化,还为理论的本土化或丰富理论奠定了基础;问题经验是问题意识的前提条件,教学过程不仅要通过其完备的理论来体现,也要通过经典的案例来佐证,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实在的意义。

3.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得以确立

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发现在封闭的校园里难以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触发对解决问题的思考,从而有助于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于本科教育和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重要区别在于后者的问题来源于学习过程,包含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问题”,而前者的问题来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真实需要。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发现萌芽状态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及早制定防范措施,是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的实践经验特别重要,只有那些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教师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把高校教师相对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类也是值得尝试的,这样有助于应用型师资队伍在与学术型教师的相互交流中成长,在思想的相互碰撞中成熟。

三、开放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

存在于高校内部的学科壁垒严重阻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走向综合,这种学科壁垒形成的一种反实践的界域,体现为两大特征:一是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当这样作茧自缚式的专家无力面对活生生的现实问题时,唯一能自持的就是专业的权威性了。二是学科学术性与实践性的文化隔离太深,不仅仅是雅俗或文野的隔离,还有专门化的学术性与普遍联系中的实践性的隔离[6]。在这种条件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想获得根本性的突破十分艰难。要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是有效措施。开放性的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包括许多措施,除了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尝试的“双导师”制、聘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兼课、校外专家参加论文答辩等措施外,我们认为最为有效的有三个措施:

1.论文选题来自于实践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不仅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也规定了其性质和研究方法。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而又适合研究者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是克服专业学位论文学术倾向的基础。学术型研究论文选题一般强调与导师研究方向相一致原则,但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特别强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相一致。选题能够紧密结合实践,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如“农民农业增收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条件与促进措施”、“农业科技传播有效性研究”等,都是在推广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凝炼出的论文题目。这些题目是任何一个传统学科都难以涵盖的,这些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实践性论文题目对体现专业学位的特色具有三方面作用:①实践性选题规定了研究方法必须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把学生引向实践,避免书斋里文献堆砌倾向;②论文选题侧重应用,规定了论文内容重心在对策研究,而不是描述和解释,引导研究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寻找对策;③评价论文不再是因循传统知识或靠文献检索的长处或外文资料的优势来评价,重点是看论文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科学依据,所提出的措施是否具有操作性。在这样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下,学术型权威被弱化,应用型方向容易得到坚持。当然,实现这样的选题原则并非易事,需要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对论文选题进行筛选和甄别。因此,有实践经验专家参与的论文开题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p#分页标题#e#

2.加大外聘教师的比例

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日渐显现出了开放性的格局,客观上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面向整个社会物色合格的导师人选,特别是聘请实践一线的专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尤为重要。在以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由于外聘教师会增加教育管理成本,因而难以成为制度。为尽快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来自于实践的专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三个突出的作用:①带来学术的应用氛围,这对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十分重要。②带来的问题意识,他们可以提出一系列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③带来新的评价标准,更强调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我们认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应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教学、选题、论文指导和论文答辩)的全过程发挥作用。在教学环节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的比例不能少于三分之一,一些实务类课程必须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在论文指导过程中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

3.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基地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生教育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研究生缺少职业经验,但是又要按照有特定职业背景的应用型人才来培养,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是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基地。该基地不同于实践教学基地,也不同于学术研究基地,其重点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实践基地。这样的实践基地除了具有教学与科研实践基地的一般特征外还要求具有以下两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