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急诊护理在颅脑损伤的功效

良好的急诊护理在颅脑损伤的功效

作者:吕桂松 张延莉 单位:河南电力医院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突发疾病之一,病情凶险、变化快,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1],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急诊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良好的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9~80岁,平均(37±4)岁;交通事故29例,坠落损伤18例,撞击损伤14例,塌方砸伤7例,打架斗殴5例,其他9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完善的相关检查确诊,脑挫裂伤62例,颅脑骨折44例,颅内血肿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硬膜外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12例,脑疝8例。伴失血性休克11例,血气胸9例,腰椎骨折22例,肋骨骨折17例,骨盆骨折13例,颌面部损伤31例,四肢骨折36例。

1.2护理措施

1.2.1急诊抢救护理值班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问明受伤人数、症状、事发地址及联系方式,在2~3min中内迅速出车,期间进一步了解患者状况,进一步确认病情,并酌情电话指导在场人员进行必要的院前急救,同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2.2呼吸道护理立即清除患者口鼻腔呕吐物、血块及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注意选择吸痰管要合适(外径为气管内径的一半为宜),吸痰动作要轻柔,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出现脑水肿、脑组织的缺氧、缺血等,可给予负压吸引,置口咽通气管于口内,头偏向一侧,稍抬高下颌,心跳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对于出现颅底严重骨折、深昏迷且出血较多的患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1.2.3颅内高压护理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在15~30min内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mL(小儿酌减)以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的发生;如合并出血性休克,首先给予止血、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尽快纠正休克,待休克纠正后方再使用脱水剂。

1.2.4全面检查患者颅脑损伤患者开放性出血症状较多,应根据患者伤情,给予局部包扎,减少污染,防止二次出血的发生;及时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观察头面部及其他部位有无骨折、内出血现象;重点观察患者神志和瞳孔变化,如出现呼吸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则立即报告医师及时抢救。此外,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5体温变化护理急性颅脑外伤的病人常常合并失血性休克时,机体产热平衡遭到破坏,热量大量丢失,体温过低;同时部分患者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会出现中枢性体温升高。对低体温病人,给病人吸入加温加湿的氧气,输入加温的液体,采取周围环境加温,增加盖被等措施。对高热病人,在应用药物降温的同时,还要配合物理降温,给予冰袋、冰枕、冰帽冷敷或使用降温毯等。

1.2.6心理护理由于身体的疼痛及相应的改变,会让患者产生暂时性的不可接受,护理人员要耐心,诚恳的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接纳自己,迎接新的生活。

2结果

82例患者紧急救治及护理后,治愈32例(39.02%),有效38例(46.34%),总有效率达85.37%,致残7例(8.54%),植物生存2(2.44%),死亡3例(3.66%)

3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出诊及接应的急诊护士应认真观察,现场急救措施迅速有效,并与院内相关科室相互衔接,做到有序从容,提高抢救成功率[3]。为此护理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好现场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正确分类,迅速、准确地开展抢救,同时做好预防二次损伤的护理工作;注意加强转运途中的体征观察与护理,争取最佳的急救时机;患者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恐慌,情绪变化较大,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需求,给予安慰,关怀及理解,增加患者安全感与信任感,树立战胜病情的信心。

总之,颅脑外伤急诊护理的环境复杂多变,病情也各不相同,变化迅速,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迅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才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