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思维的培养范例6篇

良好思维的培养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思维品质;创新;教学理念;思维领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可见,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已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教师高潮的教学艺术得体现。正如名人所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导思的过程,若起伏跌它,有张有弛的流动感,若清新别致,能充溢着灵动和诗意的光辉,则必将营造出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将大有裨益。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呢?

        精心设计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端。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例如:我在讲口技一课时,先创设教学情境:播放录音《洛桑学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努力听,三分钟后让他们口述从中听到什么?洛桑表演了那些内容?紧接着启发学生:假如一个表演者,在舞台上两手空空,而他却能演奏出优美的blues,模拟出“泰坦尼克号”的汽笛声,弹出凄婉的《二泉映月》,他依靠的是什么本领?这在曲艺中被称作什?将学生不知觉么的带入《口技》之中。

        善于捕捉思想火花,因势利导激活思维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思维能力的又一策略。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思路不够开阔,学习质量不是很高,表现在学习上,懒于动脑,可是他们也时而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一智慧的火花,点亮他们智慧的心灯,开启他们思维之扉。例如教学《狼》一文时,师生都在大谈狼的狡猾,屠户的勇敢机智。这是,平时成绩较差的一位同学小声道:“两只狼有合作精神。”我便叫他起来,请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他胆怯的站了起来,低下头,不敢说。我又进一步鼓励道:“老师认为你的观点很新颖,很有价值,你能说出来供大家借鉴吗?”听到这话,这位同学眼神中流露出了异样的光芒,颤声道:“老师,您不是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吗,狼虽然失败了,但他们配合默契,这种合作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听了这话,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这位同学涨红了脸两眼熠熠闪光。此后,他经常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一问一答,不仅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打开了一扇封闭的智慧之门。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感知-体验-理解-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获得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核心还是思维能力。如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快,对问题迅速作出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持久的加以训练。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习惯;实践教学

所谓思维的有序性就是思考问题时有条理、按一定顺序地进行。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思考时就不遗漏、不重复,这是良好思维活动的开端,教师应当把这个习惯的培养摆在首位,并时刻提醒学生。如《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可以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思考:①根据公式S=pr2计算一个底面积,②用一个底面积乘2得到两个底面积之和,③根据公式S=ch计算侧面积,④把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相加即是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又如教学《分数基本应用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四步曲”来完成:一找关键句,即找出表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句子;二确定单位“1”,即找出关键句中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三写关系式,写出“单位‘1’的量×分率=另一个量”这样的乘法式子;四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一、思维的多向性

所谓思维的多向性就是指学生能从数学知识的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具有灵活的解题思路,养成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题多解训练,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思维更灵活。如: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只能使用6小时,已知飞出的时速为每时600千米,回来每时750千米,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①从分数知识出发,把飞出的总路程看作“1”,则飞出的时间为1/600,回的时间为1/720,根据“具体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得算式6/(1/600+1/720);②从比例知识出发,由于出去和回来所走的路程相等,飞机去回所用的时间比正好是速度比的反比,再把6小时按比例分配。

二、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来自于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解,对非本质属性的排除。为此教师可以变换思维方式,如用尺子量一张纸的厚度,让学生学会运用归一思想量出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还可以进行情节叙述的变式如“甲筐水果比乙筐多10千克”可以变为:①乙筐再填上10千克和甲筐一样多。② 甲筐去掉10千克和乙筐同样多。③甲筐给乙筐5千克后,甲乙两筐同样多。④甲筐给乙筐4千克后,则比乙筐还多2千克。⑤甲筐给乙筐6千克后,则比乙筐还少2千克等。

此外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既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深刻性的重要策略。如教学分数基本应用题“面粉有40千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4,大米有多少千克?”在让学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后,可以把第二个条件“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4”改为:①“是大米重量的3/4”;②“大米重量比面粉多3/4”;③“比大米重量少3/4”;④“大米重量比面粉重量的3/4还少3千克”等,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提高解题水平,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又如在低年级教学与乘法有关的解决问题时,可以安排如下习题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①我家种了2行树,一行6棵,一行4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②我家种了2行树,第一行6棵,第二行也是6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通过分析判断第一题用加法计算,“2行”是多余条件,干扰学生,要学会选择条件进行解题,第二题除了“2行”是多余条件,还要帮助学生从过去的加法算式中跳出来,运用新学的乘法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三、思维的创造性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注重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根本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思维能力呢?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让“导”走进学生情感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的。教师应从学生特点出发,因势利导,排疑解难,教给方法,启发思维,发展能力。教师应始终注意把小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以温和亲切的话语循序渐进地设疑激趣,创设情境,活跃气氛,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导入情境的:“同学们,课前老师曾发放了‘爱心联络卡’,上面有你的父母记录了你们各自的优点,老师想问一问,当你们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如此优秀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咱们在班级交流交流,让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快乐。”交流之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接着我不失时机地说:“从大家的交流中,老师感受到了父母对你们的爱,同时老师也为有你们这些有爱心、有特长、品学兼优的学生感到高兴。今天我们也将认识三个小朋友,他们也有许多特别之处,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此时学生特别想知道文中的三个孩子特别在哪里,思由疑起,学生带着疑问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文情境当中。

二、让“读”与教材情感共鸣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的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提升审美乐趣。如:读雷雨前的“静”。通过画面、音乐营造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压抑感,抓住叶子的“一动不动”和蝉的“一声也不叫”反复读,读中入“静”,境中悟情。读雷雨中的“猛”,抓住“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这两个重点句反复练习朗读,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在读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再读。读雷雨后的“美”,读前让学生观察比较“雷雨前”和“雷雨后”两幅图,从视觉上加以感受。再抓住文中“蝉叫了”、“青蛙也叫起来了”这两句话,小结式地激趣提问:它们在叫什么呢?“池塘里的水满了。”想象还有哪的水也满了?如果你置身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那么你会不会叫起来?你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读,情文合一,情境融合,使小学生的“读”与教材产生共鸣,促进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三、让“说”形成情感上的体验

教学中选择感兴趣、熟悉的事物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说话。说的时候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不要限制学生,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并且要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到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能保持学说生的兴趣,使学生能说得更好。例如:班会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缺了鼻子的人的头像,让学生蒙上眼睛一一去添鼻子,其他同学说说他画得怎么样。学生非常兴奋,纷纷评价别人画的鼻子。“王海画的鼻子太小了,还画到头上去了。”“张娇画的位置正好,但是鼻子的形状不对,好像一头大蒜。”……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表达了所看所想。

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时会产生许多奇思妙想。学生的一个闪念,一个有趣的想法,一个奇异的灵感,都是在创造。教师不要把它们扼杀在萌芽中,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肯定,这会大大激起他们的说话欲望,提高说话质量。

四、结语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教育工作者承载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型跨世纪人才的重任,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华.小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培养的途径[J].新课程(下),2013(03).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日常生活;真情实感;写作训练过程;构思;思维能力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四种关系尤为重要:一是处理好生活和写作的关系,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说明写作准备的重要性。二是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合理发展。三是处理好对话和写作的关系。写作即对话,是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四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作文训练的主体,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历练和内化完成的。

一、让写作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

把作文训练纳入初中学生的成长中,让作文伴随着学生的生活、生存、生命,一起成长。我主张,初中作文训练要不断追求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一定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中感悟人生、生活、生命的真谛,从而写出深体验,写出真感受。不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无从谈起作文。学生本来就身处生活世界里,我们应该负责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注入日常生活的基础,使作文焕发生命的气息,使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体会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体会、交往等成为他们成长的财富,同时为学生写作提供鲜活的生活素材。直观地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形成理性的表达,可能对中学生来得更真切,更为灵动。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讲的,要“给学生提供有利于自主写作的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约束,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老师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世界里说心里话、真话、交心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给学生提供有利于自主写作的条件和空间。

二、写好,同时就是感受,想好和说好

教学生写好作文,重要的是端正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作文不是生活的装饰品,不能认为在作文里就要说漂亮话。在生活中人是不得不说话的,作文无非是用笔来说话,这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是另一种人说话的形式,是用文字说话。你想说什么,就用文字写下来,你怎么说就怎么写,这就是作文。作家布封体会出:写好,同时就是感受,想好和说好。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积累生活,表现生活和表达真情实感。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写,怎样想就怎样写。把眼睛看到的,心灵感悟到的,头脑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这就是作文。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神奇绚丽的自然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活泼健康的学校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还有头脑中想象的广阔世界,一切生活都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应引导学生:睁开双眼观察世界,打开心灵感受世界,运用头脑理解世界,再用文字表现世界。写作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观察不一定能感受,观察不一定能领悟,观察不等于发现。明确一点:要在生活中有所发现是非常可贵的,发现的秘诀在于留心事物,质疑问难。要发现必先会发问。培养学生每事必问的思维习惯,可以扪心自问,或者因事问人,也可以触类旁问。学生并不缺少生活,而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受。如果事事留意就会有感受,处处感受也就有写作的素材和动机。生活、读书、散步、闲谈、思考及至一阵劳累之后的小憩,一曲美妙的音乐、一个陌生而偶然的微笑、一瞬无意的远眺……都可以给你带来新的感受,使你的心灵升腾起新的写作灵感,敏锐地抓住这些新的感受和灵感,新的写作行为动机就这样产生了,只有这样才会向优秀的写作者靠近。

三、全面协调发展,建立作文教学同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学生通过阅读教学,积累丰富词语句式,积累多样的文章结构模式,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自然进入文本角色,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一些与文本角色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威尔逊说,读对写、写对读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有一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写读书报告。美国作家约翰・卢宝克说:“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面所反映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这提醒我们,必须构建写作的生态人文环境,用情境刺激、换位移情等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课内课外互相配合、补充比较,拓展作文学习内容及作文学习的时间、空间。

把阅读课外读物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用读促写,用读悟写,用读鉴写。我认为一种有效且容易做到的训练方法是写日记,写日记是一种融观察、发现、表达为一体的方法,而且它的即时性和真实性都比其他类型写作练习强。除了长期坚持外,还应进行提高学生日记品味的实践探索,如为日记设计专题,

设置查看权限等。

特别是利用阅读文本,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例,七年级母爱单元),就能在活动中理解课文,在活动中学会写作。初中阶段是心理变化、情感变化最大的一个年龄段,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在作文教学的对话中,写作主体的自我对话是难度更大的,它既受到自身生活积累和认知能力的制约,又与思维习惯和写作态度密切相关。在写作活动中,实现自我与内隐自我的交流,包含着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自我的思维惰性,认知定式和情趣偏向等。对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态度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更有必要。

作文训练需要观察、联想与想象,思维分析,言语表达,审美价值判断等多种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紧密配合。构思不仅作为写作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而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与思维活动,贯穿于写作训练的交流与写作主体对话的整个动态过程中,影响学生的观察角度、信息分析与提取。在对话训练过程中进行观察、联想与想象、思维分析以及言语表达等综合能力培养。

要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必须先重视写作训练过程中的对话,顺应学生的视角和心智水平,在过程中时刻锻炼语言运用技能,真正掌握语言交流工具。创设提高对话与交流质量的作文环境,作文教学必然能帮学生消除“需要的迫切性与学习的抗拒性”矛盾。

五、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活动应重视作文教学的整体计划和每一次作文的明确的目标指向,要围绕目标命题确定任务,进行作文指导和评讲。在积累素材基础上认识素材、分析素材也很重要,即“想”的训练也要加强。在具体的谋篇布局中要训练学生:如何挖掘主题(写出思想深度),明确选材的价值取向,整理好行文思路,选取恰当的表达方式技巧等。

想要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命题的质量至关重要。作文命题应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表达欲求。这就要求命题延展性和生成性,显现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路径。只有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命题才更能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其生疑、质疑,产生追问、探究的兴趣和反思、批判的意识。话题作文、供料作文、选题作文都为学生提供更宽泛的选材范围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开放的对话视野和思维空间。其余的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也更注重导语的作用,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思维,激活其创作的欲望。

作文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以思维为主要成分,作文是学生思维的结晶。良好的作文思维习惯是学生具有作文能力的标志。让作文教学深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写作习惯和能力融入他们的血液。所谓能力不是一时就能够拥有的,阅读跟写作不会比小孩学走路跟说话容易,要掌握要领;要不断地历练,直到形成习惯,才算拥有了这种能力。

参考文献: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良好思维品质;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作为整体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中,学生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累加和堆积,而是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

1. 培养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积极性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问题的不懈思考,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在对问题不断的发现、解决中培养起来。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都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哪些需要背诵,哪些需要熟记,教师都一一点明,学生无需动脑,无需智慧,只需要简单的机械记忆。学生的头脑中没有问题,有的只是教师教的知识还有哪些需要记忆和背诵,缺乏自主参与、分析文本的意识,这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无疑对学生是人生的浪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如在教学鲁迅的名篇《孔乙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人的文章,比较一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吴敬梓《范进中举》的范进。学生在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中形成了积极性、发展性思维。范进遭胡屠户无端辱骂后,还唯唯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孔乙己在酒客们嘲笑他有偷窃行为时,还硬撑着作“窃书不能算偷”的辩白;范进穷困潦倒时,能“手里插个草标”在大庭广众中“东张西望”寻人买鸡,而孔乙己尽管饿的“脸色清白”,但也不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孔乙己穷得连自己都吃不上饭,却把自己少得可怜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范进在接受胡屠户的银子时,明知从此不会再用他接济时却还在说:“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着用”。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对比,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认识的更加深刻、丰满。通过这两个主人公的比较,学生有自然延伸到周围人物的比较以及他们的不同归宿,进一步引发了问题意识。范进家的众邻居当得知范进中举后,纷纷送来鸡蛋酒米,并出主意想办法为他治病,胡屠户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都反映出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富贵的心理,孔乙己周围的酒客们则表现出冷漠和麻木,孔乙己不过是使“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酒店的掌柜对孔乙己也是一幅冷漠的情怀,经常对“十九个钱”唠叨,充分表现了病态化的社会异化了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悲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加强和培养,逐步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培养学生深刻性思维

教材所选的文本,都是语言文字与思想艺术结合的典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各种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注重的只是让学生掌握教材,把学教材当成了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即使把教材倒背如流,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显得手足无措,我们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具备语文能力的学生,而不是掌握语文知识的人。学生知识丰富,但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中,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多的标准答案,统一要求,湮灭了学生的解读灵感和真切感受,接受的是并不认同的教师或参考书的现成说法。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认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出一个心理安全环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平等、和谐、宽松的个性思维空间中,去感受、去品悟、去接纳“各师其心,其异如面”的文本。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参和教材提示都说明本文的主题: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表现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但学生认为这种说法很牵强,不符合作者心理实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学童时代的无限留恋之情,通篇洋溢着欢快、舒畅、愉悦的情感,无论是摆草原,还是三位书屋,都让步入中年的作者回味绵长,提笔成文。教书先生是我认定的“渊博的宿儒”,先生没回答我“怪哉”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些问题是不屑一答的,作者只有敬畏,并没有丝毫的不满。在教学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溜到园子里玩耍,先生发觉便大声吆喝,“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放开喉咙,人声鼎沸的读书,还可以“做戏”,“我是画画儿”,今日读来儿童情趣,甜蜜的感觉仍绵绵不绝。私塾中的教学内容“铁如意,指挥倜傥”,“金叵罗,颠倒淋漓噫”被认为是无用的教学内容,也是不恰当的。鲁迅先生成为现代文学的建筑师,私塾所学的教学内容无疑为作者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布满之情由和而来?面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肯定学生标新立异的积极探索,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求知精神。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受力分析;思维习惯;科学素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15-4

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使他们能够单独或与他人一起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所以,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科学素养的范畴。

不少教师可能会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看成两个独立的教学任务,或者把能力的培养与学科知识的掌握放在一个对立面。如,在初中力学教学中,传授力学有关知识与培养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并不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很少有教师会自己或引导学生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力的示意图及力的平衡条件、力的作用效果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少教师把画受力分析图和解决力学问题割裂开来,没有将其变为解决力学问题的策略,导致学生也不会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如,2015年广州的一道中考题。

例1 如图1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着物体,使其匀速直线运动了5 m,运动时间为10 s。F做功的功率是50 W。这段时间

1)F做了多少功?

2)F多大?

3)在方框图内画出物体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如图2,以“黑点”代表物体)。

4)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学生回答第2问时求出F的大小是100 N。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回答第4问时,直接写出摩擦力的大小是100 N,没有分析这个答案是怎样得来的。我们从答案就知道这些学生没有养成受力分析的习惯,当然也不具备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应该养成相应的科学素养。如,学生完成力学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他们应该具备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这一科学素养。学生能否达到这样的要求,就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引导。

1 力学的学习就是利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都是力学的内容,分别是第七章《力》,包括:第一节《力》、第二节《弹力》、第三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包括: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二力平衡》、第三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包括:第一节《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包括:第一节《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本编排教学内容的逻辑线是先认识力,然后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条件),最后利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不少教师可能会认为各章节都是讲授不同的内容,所以把这些章节割裂开来。教师的教没有突出最基本的思路,学生就会觉得力学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无法一一掌握。利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路是:1)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其运动情况;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测其受力情况。学生只需掌握这一思路,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用同一思维方法解决不同情境下的力学问题。学生学习完第七章及第八章的一、二节内容后,掌握了受力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等知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受力分析及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包括解决重力的测量以及重力方向的确定等问题。如,确定重力方向时,教师先用绳子系着一物体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从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教师让学生画出物体受到拉力的示意图(如图3甲所示)。教师接着让学生判断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方向相反,已知拉力的方向,可以确定重力方向,教师要求学生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如图3乙所示)。所以,若把第七章第三节《重力》的学习移到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之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是不断重复地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力学问题。第八章后半段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利用受力分析及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如何测量重力及摩擦力”的问题,“如何确定重力方向”的问题。第九章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利用受力分析解释“气体压强的压力差”问题。第十章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利用受力分析及力的平衡条件就可以解决“如何测量浮力以及浮力的应用”等问题。再如,在《浮力》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将一木块放在水中,发现木块能在水面处于静止状态,教师此时同样让学生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学生知道木块受到重力的作用,并画出重力的示意图。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它肯定受到另外一个力跟重力平衡,即这个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并与重力方向相反,这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时,同样是用上述方法。所以,受力分析在力学的学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经验与教育》中说道:“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即教育在理智方向的任务是让学生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物理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也是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学生应该养成受力分析的好习惯。

2 如何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

虽然初中力学的学习就是不断利用受力分析、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受力分析习惯的养成,在解决力学问题时常常直接说答案,没有分析过程,或只是口头问问学生物体受到几个力,没有画图做好示范,学生同样不画受力分析图,不会养成利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题的习惯。因为学生只是在背答案,没有养成受力分析的习惯,所以遇到新情境的题目就不会解答,从近两年中考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就反映出这些问题。所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教师要做好言传身教,向学生展示规范的思维过程

学生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往往是从模仿教师的思路开始,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境界。教师的示范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解题规范,所以,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要从教师解决问题的规范示范中开始。例如,在《重力》一节的学习中,书本提到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着钩码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4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很多教师不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并没有在黑板上作出钩码的受力示意图,而是口头上说说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这两力大小相等。教师的示范不规范,学生也会依样画葫芦,并不能养成好的习惯。或者有的教师根本就不作任何的解释,学生只会把这当作一个结论来记忆,而不知道为什么?教师也浪费了一个培养学生受力分析习惯的好素材。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规范的思维过程。首先,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教师检查学生的作图情况,对做错的加以纠正。然后进行分析:因为钩码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知道钩码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为零,所以重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教师的解题过程是规范的,是有理有据的,学生的模仿就会有一定的条理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刚才的思路解决如何确定重力方向的问题。

2.2 搭建问题脚手架,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解决问题

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除了做好言传身教外,还需要多创设机会,让学生独立经历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后面章节的新授课内容,教师可以多让学生独立用受力分析以及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不进行受力分析,或不分析过程而直接得出答案的情况。解决力学问题时,如果缺少了受力分析,学生后面的分析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教师可以设计有一定逻辑顺序的问题作为脚手架,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例如,在《摩擦力》一节的学习中,让学生独立解决“为什么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图5所示),拉力大小就等于摩擦力大小?”问题时,可以搭建下面的问题脚手架:问题一,木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请作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问题二,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木块的运动状态;问题三,根据什么原理可以判断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

学生忘记了受力分析,我们就通过问题提醒学生。学生没有说出解答的依据,我们同样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解题依据,问题脚手架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学生在每一次的解题过程中都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他们慢慢就会养成好的思维习惯。

2.3 给学生制造在错中学、错中悟的机会

教师只是示范好的习惯让学生模仿,有的学生就可能会觉得自己在做题(主要是简单的题目)时,没有画受力分析图,没有分析过程,同样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什么非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呢?吃一堑,长一智,要学生知道受力分析的重要性,并乐意利用受力分析解题,教师可以在编写习题时,故意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踩进去。学生在那里栽过跟斗,他就能体会到利用受力分析解题的好处。

例如,笔者改编了2013年广州的一道中考题:

例2 如图6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原中考题在这两问之前还有一问:“在乙图代表小明的圆点A上画出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笔者故意把这一问删掉,然后让学生直接完成上面两问。如果学生在分析的时候没有受力分析,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判断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情况,很容易判断错误。第二问就是一个陷阱,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摩擦力方向是向上的。教师等学生都写出自己的答案后公布正确的答案,然后让做错的学生按顺序完成下面的问题。

1)小明匀速下滑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作出小明受到的重力。

2)根据什么原理可以知道小明受到竖直方向各力的大小关系?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3)小明匀速上爬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作出小明受到的重力。

4)根据什么原理可以知道小明受到竖直方向各力的大小关系?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发现,他们按照这样的思路解题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他们尝到甜头后,自然会认识到受力分析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他们都愿意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画光路图解决光学问题的习惯,画电路图解决电学问题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将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考・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