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应用与进展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应用与进展

1几种常见的网络管理技术及其模式探究

1.1几种常见的网络管理技术

(1)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该技术将所有的被管理内容全部视作分布对象,并对分布对象进行互相交互处理,从而实现对网络的有效管理。该技术结构简单,实现起来较为简单;(2)网络管理协议。该协议利用不同的协议组及规范,并结合网络设备可实现对网络管理信息的有效收集,然后展开相应的加工处理,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应用层级协议;(3)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该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非集中式,二是集中式。前者通过域的概念进行管理,域和管理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其通讯为间接式,即通过上层管理者来实现。后者通常采用平台为中心的模式,并对单一的管理者做进一步的细分,如管理平台、管理应用。

1.2几种常见的网络技术模式

几种常见的网络技术模式:(1)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模式,是一种基于Client/Server技术而建立的集中式平台模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于操作,还具有透明性的优点,因而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不足之处也是相当明显的,如中心站点的超负载问题,以及站点程序需要进行预先定义等;(2)WEB模式。该模式不仅机动灵活,而且便于操作。该模式具有极强的适用性,能够用于任意一款Web浏览器中,并展开任意节点的有效配置和控制,同时对网络各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在该模式中,不仅采用了三层结构设计,还有机结合了当前较为先进的WBM技术,因为具备了其他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获得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2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政务的日益普及,企业对计算机网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安全管理,二是网络故障管理。在这种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高效管理便成了当务之急。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人们对网络功能理解的日益加深,网络性能管理成了当下的焦点问题。用户对网络的联通时间以及网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级用户在这方面的应用需求更是明显。网络管理软件是一种高效的网络管理办法,其应用的侧重点发生了转变,由设备管理转向业务管理,由故障管理转向性能管理,而且更加重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互操作性。对于用户而言,其在意的不是软件产品本身,而是一个具体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用户不再关心网络管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和自身业务密切相关的部分,如用户根本不关心网络采用何种拓扑结构,只关心相关的应用能否得到实现。业务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给网络的相关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数据传输、语音聊天、视频会议等。用户选用网络管理软件时,不仅考虑其功能性,还会考虑其可操作性,除此之外,兼容性也是考虑的重点内容,所谓的兼容性指的是可以和多种型号或者不同厂家的设备共同工作而不会发生冲突。在这种需求下,未来的网络管理软件将更侧重于应用性及管理性的开发,从而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在运营管理方面,用户首先要完成自身网络的构建。在选择网络核心设备时,用户将它们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智能性进行深入的考虑。用户通常不关心网络本身,他们更在意的是网络所带来的、和他们工作息息相关的诸多应用。

3网络管理的发展

从整体的角度分析,新一代的综合网络管理软件应具备以下特性:(1)兼容性;(2)可移植性;(3)可互操作性;(4)可伸缩性;(5)易用性。以上这些特性也是未来网络管理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对于网络管理技术而言,分布式技术属于核心技术,备受业内人士的重视。除此之外,基于远程管理理念而设计、开发的B/S结构也获得了一致认可。如今,网络管理软件在体系架构方面呈现出多种共存的局面,包括分布式、集中式以及集中分布式等等,满足了各类网络的不同管理需求。随着网络底层技术的日趋标准化以及网络应用的日趋多样化,网络管理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更加重视系统的业务管理以及系统的应用管理。对于网络规划而言,网络管理软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决策支持功能,和安全功能及故障处理功能一起组成了最为重要的三大功能。在网络综合化管理的发展进程中,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希望有一种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二者的综合运用,并以此为基础对网络中的各类资源进行高效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以适应其不断发展的需求;(2)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以及市场化速度,并致力于运营成本的降低;(3)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能对各种网络元素以及全部的应用服务器展开有效的管理。网络管理将朝着综合化、智能化以及标准化不断迈进。

4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不仅表现在规模的不断扩大,更表现在适应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强。计算机网络应用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支持,所以,重视并落实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肖玉梅、苏红艳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西南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