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风险管控

证券市场风险管控

 

股市是有风险的,这是众人皆知的一句话,更是普遍的真理,面对股市风险投资者往往看不到风险,不能做到见其果则知其因,极易产生投资错觉。心理误区、理性思考的不足以及面对即将来到的泡沫未能及时发现等三个方面极易产生投资错觉。   一、关于心理误区方面的探讨   当一个普通人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时,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刚开始都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赚钱动机的。他们要么是听别人说证券市场中的机会很多,要么是周围的亲戚或朋友在股市上赚了钱对其产生了影响,要么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或职业与证券业有关,或是在工作上有一定的便利条件,要么是觉得银行的存款利率太低,考虑到家庭理财的实际需要,将证券投资作为理财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动机,投资者对股票市场都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或信念就是心理误区,会成为投资者走向成功的障碍,主要误区有:股票市场能迅速致富、专业人士操作不会赔钱、消息很重要等等。   1.股票市场是一个可以让人迅速致富的市场。股票市场是一个可以让人迅速致富的市场这是初入股市人的普遍想法,这或许在股票市场发展的初期,有些人会在股票市场迅速暴富起来,甚至是富得不明不白,就如某些文学作品中所表述的那样,深圳宝安区的某位忠厚老实的农民,在当地刚开始进行股份制试验时,将自家的自留地折算成了某一公司的股票。十多年后,当他发现乡里乡亲都富有了起来,大家开始嘲笑他贫穷时,他终于决定将压箱底的股票拿去卖掉,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成了千万富翁。文学作品毕竟会有一定的夸张,但在股份制改造的初期,的确让一部分人发了笔横财。在股票市场日益走向成熟的今天,通过股票的交易来实现迅速致富,完全是文学作品给人的一种错觉和误导。因此,想发横财的人小心为妙。   2.专业人士和高智商的投资不会赔钱。专业人士和高智商的人投资股市不会赔钱这同样是一种心理误区,在西方证券市场有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让一些金融理论家对某些股票的走势做出分析,然后进行买卖操作;另外,将这些股票的名称写在纸条上,让一只大猩猩将纸条分开放在两张不同的桌子上,一只桌子上的纸条是第二天要买入的股票,另一只是要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发现大猩猩的操作水平与金融家们没有显著差异。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但也反映了保持成功投资操作的难度。专业人士比普通投资者只具备更多的市场知识和操作经验,但证券市场每天都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任何经验都会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市场如战场,智力因素和知识准备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实际上,许多投资家成功的最重要品质并非上述,而是性格顽强、意志坚定、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投资心态的良好调节、对投资冲动的控制等能力。一个刚入市的人,如果只是想听所谓专家或高人的意见,并跟着他们走的话,而没有真正的良好品质,那么就只能等着被套牢了。   3.市场遇利好消息就上涨,遇利空消息就下跌。股票市场的涨跌很多人认为与消息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遇利好消息就上涨,遇利空消息就下跌。如果市场反应如此简单,那么人人都可以在股票中赚钱了。利好和利空是表面现象,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通过这种表面现象,去分析它带来的心理作用,会对主流资金带来什么心理影响。市场主流资金若进货,利好利空都会进货,只不过操作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已。由于市场参与各方都是出于一种博弈状态,每个投资者的行为都会以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反应作为自己下一步决策的依据,所以市场价格会在涨涨跌跌中来回反复震荡。而市场中主流资金的心态在短期是难以改变的,除非市场状况有根本性的改变,否则,原有的心态和思路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因此对于一个信息的好坏判断股票的涨跌也是不一定准的。   二、关于理性思考方面的探讨   股票投资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理性思考方面的因素会产生许多错觉,这些错觉严重干扰了投资者对市场的正确分析判断,对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具体操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常见的也是很重要的错觉有:资金量错觉、比价错觉、涨跌幅错觉等。   1.资金量的错觉探讨。资金量错觉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管理资金量大小的错觉。有人算过一笔账,在理想状态下,2万元资金入市,每月涨10%,一年就会翻一番,十年就是1024万。以上论断从逻辑上来看并没有错,多数投资者都曾经有过在一个月之内,赚取10%的利润甚至更高的经历,表面上看人人都能成为千万富翁的梦想是有根据的,但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种错觉的错误之处在于,一个月内赚10%甚至更高是有可能的,但长时间持续赚这么多是不可能的。另外,管理大资金与管理小资金是不同的。如果在一波行情中2万元钱能变成4万元,则20万就能变成40万,200万就能变成400万……;实际上,2万元与20万元、200万元的资金管理和操作思路是完全不同的,有一位市场资深人士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实际操作中,20万、50万、200万、1000万分别是4个坎,每上一坎,思路和策略都要变一次。对于中、小散户来说,在小盘上赚10%可以顺利出局,但对于大资金来说,小盘股上赚10%,想顺利出局是不大可能的。   2.比价错觉探讨。比价错觉是指投资者对股价相对高低产生的一种错觉。大家都知道30元的股票若要涨一个停板,就会引起市场投资者全体的关注,而一个5元以下的股票涨两个停板也未必引人注意。市场机构主力也深刻明白这个道理:5元以下的低价股涨1倍,大家也并不会觉得贵,还会继续买入,但一个30元以上的股票上涨50%,大家就会觉得太贵了,继续买入的愿望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机构投资者也会利用投资者这种比价错觉,偏好炒作相对价格较低的股票,今后出局也方便。   3.涨跌幅错觉探讨。涨跌幅错觉是指投资者对股票涨跌幅度上产生的错觉。价格先上涨或下跌某一百分比,其后再上涨或下跌同一百分比,股价会回到原位吗?答案是否定的!例如一个1000元的股票,涨10%,再跌10%,结果并非是1000元,而是990元。所以在股票中亏钱比赚钱容易得多。有经验的投资者每每强调止损的重要性。因此,若想在这个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就要尽可能的少犯错误,多分析少操作,操作越多,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交易成本也越高。如果错误已经发生,就应及时向市场认错,不能听之任之,让小错变成大错。#p#分页标题#e#   三、关于泡沫的产生和防范方面的探讨   股市泡沫的产生是伴随着投资的产生而产生的,而且泡沫一旦破灭,投资领域就是一场灾难。从古至今、从中到外都是如此。远到“郁金香狂潮”“、南海公司泡沫”,近到美国八七股灾、海南房地产泡沫,均让投资者损失惨重,经济大举倒退。分析泡沫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投资者不理智的投资行为,致使价格远超价值,最终泡沫破灭,损失惨重。因此我们必须要有理性的头脑去分析清楚股票真正的价值,防止我们随着泡沫一起消逝。当然看报表是最表面简单的方法,更要综合考虑,通过分析绩效来挖掘报表之外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特别要关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市公司的控制者、市值等内容。   1.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探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析,这是一种国际财务、金融、理论界普遍认可的方法,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一定比例时,其利用控制权实施利益侵占的行为比较明显,这种广泛流传的“隧道效应”导致了公司业绩的下降。当其持股比例高于一定比例时,大股东与公司整体上保持的“利益趋同效应”导致了公司绩效的提升。因此中小投资者在选择公司时有必要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纳入考虑范围。   2.控股的所有者探讨。上市公司的控股者不同,往往绩效水平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政府作为股东控股的上市公司绩效较低。主要原因:一是地方政府谋取政治利益的“干预之手”超过了谋求经济利益的“帮助之手”;二是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在当地的经济中承担较高的社会成本,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绩效降低。所以上市公司实际控股人应是投资者考虑的重点之一。   3.市盈率探讨。市盈率实际上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如果市盈率是十几二十几倍的话,基本上不大会有泡沫,但是市盈率要是达到几百上千倍的话,泡沫很快就要来了。总之,我们需要理性的去思考分析和防范投资风险的到来,时刻牢记:“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