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艺发展的意义

群众文艺发展的意义

 

近期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有着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深圳,从2003年就制定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快文化建设。在中央新的精神指引下,深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建设“文化深圳”的目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圳的群众文艺创作蓬勃兴盛,催生了一批具有时代性、生动性和丰富性的成果,打造出一系列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成为深圳文化建设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本文结合深圳的实际,就推动群众文艺谈一些体会。   一、发展群众文艺是实现文化权利的重要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文化权利成为了政府文化工作的基本任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通过具有鲜明特色、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产品来得到满足。多年来,深圳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将发展群众文艺提升到实现文化权利的高度来认识和推动,从多方面、多层次逐步建立完善了文化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保护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体现主人翁地位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市民的归属感和家园意识。   高质量的服务效能和水平是深圳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每天开放时间高于国家标准,并探索推行错时开放制度,解决居民上班时间与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时间重叠的问题,形成对接社区居民生活规律的“错时服务”新模式,让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时间跟着居民需要走。在服务内容上增强公益场馆对服务对象的吸引力,各单位纷纷推出重点文化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市群艺馆推出的“艺术沙龙”、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周末剧场”,关山月美术馆推出的“艺术鉴赏季”、艺术讲座,深圳美术馆的艺术关爱行动“画梦”,深圳画院的“第二课堂”和“四进活动”,深圳图书馆和交响乐团联合推出的“深图艺苑”等,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生活需求。   二、群众文艺创作要讴歌时代精神勇攀艺术高峰   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选择越发个性化,要求群文工作者提高精品意识,既要热情讴歌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把人文思索和艺术感悟始终牵搭在时代的脉搏上,也要不断提高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适应并提升现代人的审美品味。在理念上,要坚持民族传统与发掘时代精神相结合;在风格上,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结合;在品质上,要坚持新创作品与打磨精品相结合;在门类上,不仅要创作单项作品,还应推出群众性、综合性的大型文艺节目和活动,把广场艺术、舞台艺术与文学、歌曲、书画、曲艺、摄影等相结合。   广大建设者为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奉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智慧,也通过自发自觉的文艺创作抒发对时代、对生活的感悟,深深地融入了这座胸怀广阔的城市。以优秀歌曲《我生在1978》《南方以南》等为例,这些作品都是深圳歌曲征集活动当中,在广大市民踊跃投稿的几千首作品中遴选出来的。歌词以普通百姓、现实生活角度切入,描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故事,以朴实的语言倾诉对伟大时代的真挚情感,从而触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激发共鸣。   深圳非常重视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的合作,群众文化单位与民间社团、社会力量的合作,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和谐的创作群体。近年来,深圳创作排演了一批优秀的文艺精品,在全国屡获殊荣。由龙岗区打造的舞剧《大围屋》、宝安区福永街道创排的杂技剧《梦幻西游》、话剧《突围1978》等在全国和广东省的舞台上展现了深圳的风采。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比赛中,深圳市共有《快乐的建筑工》等8个作品获“群星奖”殊荣,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少儿合唱节金奖,连续六届荣获全国老年合唱节金奖,深圳小品多次荣获全国大奖,《守候》获第八届CCTV电视小品大赛第九名,深圳群众艺术馆舞蹈《城市•家》获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文华二等奖,宝安区龙华街道的舞蹈《竹蜻蜓》获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优秀奖,这也是唯一一个在全国专业舞蹈比赛中获此殊荣的群文队伍。2010年,深圳市群文战线获部级大奖59项,省级以上大奖33个。   三、营造出群众文艺创作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艺创作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劳动,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群众文艺创作健康发展。深圳积极搭建群众文艺创作的广阔平台,举办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文艺活动,交流创作技艺、检阅创作成果、激发创作热情,推动群众文艺创作健康发展。基于此,深圳坚持打造文化了许多闪亮的文化品牌,包括以提高市民文化鉴赏品位为重点的“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倡导高雅文化为重点的“深圳大剧院艺术节”“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文博会艺术节”和“交响音乐季”,以面向来深建设者为重点的“外来青工文化节”,以面向社区居民为重点的“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以面向中小学生为重点的“少儿艺术花会暨学校艺术节”,以促进市民创意潜能发挥为重点的“创意十二月”,以传承地方文化特色为重点的“深圳(罗湖)粤剧节”,以弘扬合唱艺术为重点的“深圳合唱节”,以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遗产日”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例如,2005年5月,为满足全市外来青工的文化需求,深圳开始举办外来青工文化节,每年一届,每届一个月。文化节以“展示文艺风采,实现文化权利,营造家园氛围,共建和谐深圳”为主题,设置了征文、硬笔书法、摄影、歌曲创作等十多个全市性项目。广大来深建设者踊跃参与,在娱乐中汲取知识,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在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2007年,外来青工文化节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奖服务奖。这些活动的成功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提升了面向群众的文化服务质量,形成了促进创作的良好氛围。#p#分页标题#e#   四、以社团建设壮大基层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创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组织、自我编排、自发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持续激发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的热情。民间文化社团则是群众文化开展的主体,一直是深圳文化主管部门着力培育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全市共有近200多个注册民间文化社团,成员超过10000人,专业人员约2000人。近几年,深圳涌现出登上春晚舞台的福永民工街舞团,力夺金钟奖的羊台山青工合唱团骨干成员“部落组合”,充分展示了深圳群众文化蓬勃的生机。同时,得益于深圳成熟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华侨城集团、金威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地产、富士康等企业均建成了内部高水平的文艺表演队伍。深圳的校园文化发展势头良好,话剧社、书画、摄影、舞蹈协会等社团相继成立,其中深圳高级中学、深圳中学等组建的学校合唱团、舞蹈团、管弦乐团蜚声中外,在国内外各类重大比赛中屡获大奖。作为最贴近基层的社区,随着社区文化学校和老人文化大学的相继建立,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读书班、音乐班、舞蹈队、合唱团、摄影、书画班也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不断壮大的群众文艺队伍,促使深圳的群众文艺愈发繁荣兴盛。   万紫千红花争艳,群文艺苑春意浓。深圳将继续深入探索群众文艺创作中遇到的新课题,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创作生产机制,促使优秀的群众文艺精品走向市场,推动群文事业再上新台阶,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