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主导性

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主导性

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新的理念———新的学习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主学习教学法,具体说就是在美术教学中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自主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不可一手包办。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使参与面更宽、参与的程度更高。我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摸索与实践着自主教学方式,下面谈的都是在此过程中我的点滴感受。

一、引导学生克服惰性,在绘画中表现自主性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绘画中存在惰性。比如:过于胆怯,不敢动笔;反复画概念化的简笔画形象;潦草几笔就完成,毫无耐心,画面空洞没有内容……学生有了惰性,美术课堂上哪有自主性可言?因此,克服学生绘画中的惰性,尤其重要。

二、学会赏识,在评价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反馈信息、及时提高方式。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都是教师一人说了算,从成人的角度,或是从教师自己的喜好出发,去评价学生作品。给学生的评价也就是“优秀”“良好“”及格”等,学生没有发言权。好在哪,不好在哪,学生自己根本得不到反馈,何谈日后的改正和提高?

三、重视差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般来说,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绘画、手工制作可以在同一堂课中进行。其中,绘画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材料:难度高一点的有水彩、水粉、水墨等;难度低一点的有水彩笔、蜡笔、油画棒等,由学生自己选择。为了优化自主教学,我努力学习教学策略,发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各位一起分享:

1“.画—教—画”策略适用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单元。“试画”过程,让教师更了解学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们都竖起耳朵、睁大眼睛,课堂氛围融洽。由“先画”到“再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绘画热情,增强绘画信心。

2“.先拆后做”策略老师的手工示范作品学生总是喜欢摸一摸、看一看。“拆”也要“会拆”,要注意拆的次序和方法。要完好无损的拆下来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学生钻研。通过先拆后做,学生学会了手工制作的方法“,拆”是“做”的手段“、做”是“拆”的目的。“做”不是临摹而是设计,需要学生用拆的知识来设计出新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为了基础教育灿烂的明天,我们都应该潜心探索,大胆实践。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