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研讨

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研讨

 

一、农业遗产与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不可分割之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与人类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tangible)与非物质(intangible)遗存的综合体系。它大致包括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农业民俗文化等10个方面。[1]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实际上最先源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Ingenious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项目。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2]   苑利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界定:狭义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广义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3]   韩燕平、刘建平在对与农业遗产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后认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农业遗产都是对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概念———GloballyImportantIngeniousAgriculturalHeritage的翻译,不同学者译法不一而已。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或文化景观遗产。由于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在概念上又等于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农业文化遗产与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而他们提出,农业遗产由农业文化遗存组成,这些遗存拥有历史的、社会的、生态环境平衡的或科学研究上的价值。这些遗存由与农业相关的遗址、农业制度、耕种方法与技术以及民俗文化组成。同时,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农民住宅、古村落、宗教活动地等)也应该包含在农业遗产的范畴之内。农业遗产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实体,包括农作物遗存、生产工具遗存、水利灌溉工程遗址、田地遗址、特色农业等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质实体,以及由物质实体形成的特色景观;二是非物质遗产,包括历代耕种制度、土地制度、耕种方法与技术的演进、历代农业的产值、产量、规模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农业民俗等。[4]   目前,学界尚未提出红色农业文化遗产的命题。红色文化遗产,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时所形成的一批特殊革命文化资源。[5]实际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生态系统的再造与整理方面,同样留存下来大量具有样本和示范价值的农业景观和农业系统,包括各类农田开发系统、水土保持系统、农田水利系统以及抗旱节水系统等,同样是极为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延安南泥湾,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著称的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原属莒南县)厉家寨,被誉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河南省林县红旗渠,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承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的北大荒等典型个案,均可称为红色农业文化遗产的典型样本。这些红色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载体,承载着弥足珍贵和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和适应性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   本文以山东省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为个案,就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地理区位、生态结构及其重建、农业文化、红色人文精神进行探讨,希冀对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有所助益。二、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是1950—1970年代集体化与合作化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产物。它是新中国集体化和合作化农业的缩影,是厉家寨人民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劈山改岭、改造自然、再造农业生态系统的历史再现。各类农田水利工程遗址遗迹、农业建设景观、农田水利系统构成了厉家寨农业文化的物质遗存。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首先体现为厉家寨人民依靠集体力量与集体智慧,创造出一个新的改造山区农业、治理水土流失、保持农业高产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愚公移山式的英雄事迹、战天斗地的英雄精神、厉家寨个案的轰动与效仿效应,则构成厉家寨农业文化的非物质遗存。“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时代精神,是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红色精神资源。   (一)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首先体现为农业工程景观与相对完整独立的农业生态系统   厉家寨村在1948—1955年间经历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的系列变迁。1955年12月,全乡13处初级社合并成大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厉家寨人民依靠集体化和合作化的力量,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再造。合作化之前的厉家寨村位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乡村流域单元。这里地处临沂市东部丘陵地带,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零星,三山环绕,五岭起伏。“这个地方的特点就是秃山秃岭多,沟壑纵横,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把土地破坏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6]当地民谣谓:“三天不下雨是小旱,五天不下雨是大旱,连下几天雨到处泛滥,连旱几天找不到水源。”“穷山恶水种地难,又怕涝又怕旱,十年就得九年歉。”这些都形象地再现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之恶劣。全社6500多亩可耕地,被许多山岭、河沟分割得零零碎碎,其中5400多亩是倾斜不平的梯田,90%的是土层瘠薄的土石渣子地,粮食亩产平均不过100斤。穷山恶水、支离破碎的土地严重制约了厉家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为改变这种状况,厉家寨人民治山改水,依靠集体力量,完全改变了厉家寨区域农业生态系统。   1952年起,厉家寨人首先在互助组的带动下,通过深翻整地以求粮食增产,将零碎地块整成大块耕地。在深翻整地、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厉家寨人还创造了闸山沟、修水库、建梯田与植树造林相互结合的山区防洪、蓄水、保土的水土保持系统。#p#分页标题#e#   整沟洫梯田的做法始自1955年。深翻整理的大块田地,厉家寨人在实践中也发明了如何避免洪水冲击的沟洫梯田办法。即:把梯田整平,在每层梯田的地堰下边分段挖水坑,挖出来的土铺到梯田里加厚土层,靠山下的一边包好地堰,防止被山洪冲毁。这样下雨时,坑里能够存水,旱天可以用来浇地,如果雨下大了,山洪较大时,就再开小沟排水,以免山洪将地堰冲坏。1955年,一年里就整沟洫梯田1500亩。1956年8月,大山农业社在参观费县汪沟区水土保持工作以后,将沟洫梯田的做法进一步发展成为“三合一成功”梯田。参照费县经验,将梯田地堰重新加高加宽,当中深凿整平,再在梯田的里边(即上层梯田地堰的下边挖沟,沟宽一尺,深二尺,一头修上水簸箕存沙土缓水),迫使水倒流。这就比原来的沟洫梯田前进了一步。因为梯田的土壤较松软,表土平坦雨小时能保蓄水分,雨大时水从水簸箕流出,不但能抗旱抗涝,也能避免水土冲刷。这种“培埂挖沟,深翻整平,倒流水”的梯田群众叫它“三合一成功”梯田。到1957年春,已经整理这类梯田1600亩。   批示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后,厉家寨人依靠“愚公移山”精神,又接连实施了新愚公水库、葡萄山电灌站、葡萄山坡人造地、青年石渠、南湖石渠、石人顶大渡槽等十几项农田基本建设工程。1958年初,厉家寨人开始治理大山河这条“只见沙滩不见水、沙石底下水潜流”的怪河。筑起了一条140多米长、8米宽地下拦河大坝,实现了“大山河底截潜流”的创举,形成了蓄水40万方的“地下水库”。1964年初,厉家寨党支部决定根治葡萄山,利用“围山河”、“捆山坳”和拦沙坝,将葡萄山从“野山”变成栽有5000余棵果树和70多亩梯田的名副其实的“葡萄山”,昔日依山而下的洪水,在围山河工程完工后,改竖水为横流。同年11月,厉家寨党支部又自力更生,奋战两个冬春,修建龙潭、龙门两座水库,其中龙潭水库共开出6300方石头,73700多方土,筑起一道长170米、高20米的大坝。两座水库蓄水240多万立方,利用两条长达十里的干渠,让两座水库的水跨过葡萄山,飞跃五岭,绕过大山,流进层层梯田。1970年,全大队80%的土地实现了自流灌溉。接着,为了使石屋顶、石人顶、小山顶、凤凰顶和横北梁的“四顶一梁”的400亩耕地免受干旱威胁,厉家寨人又修建了葡萄山电灌站、石人顶大渡槽、新愚公水库等工程。最终使厉家寨大队水库、塘坝的蓄水总量达到400万立方、农田自流灌溉面积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水利化、绿化、水平梯田化”的三化标准。   在大山农业社的带领下,厉家寨人民实现了改造自然、再造农业生态系统的奇迹。与大寨治理“七沟八梁一面坡”一样,厉家寨也实现了整治“三山五岭两道河”的创举。“坡地变梯田,薄地都深翻;小块变大块,沟底变平川;山沟有水库,平地有井泉;竖水能横流,旱地变水田;荒山戴绿帽,牛羊满山涧;往日穷山沟,今日成乐园。”[7]这样,在三山(大山、葡萄山、气脉山)、两河(大山河、寨子河)、五岭(东岭、小岭、魏家岭、英雄岭、凤凰岭)之间,留存下了“凿通三道岭,叫竖水横流”、“开山修水库,蓄起天上水”、“大山河底截潜流”、“葡萄山上围山河,改竖水为横流”等众多农业工程遗迹,水库连环,渠道如网,能灌能排,成为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自然表征。   (二)其次,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为厉家寨人民“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时代精神   正是厉家寨人依靠合作制度劈山改水的伟大实践,使在1957年10月9日为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亲笔题写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示。随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先后有50余万人次到厉家寨参观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的农业和水利建设。厉家寨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愚公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干劲和信心,不折不扣地成为中国五六十年代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每一时代都有契合时代需求、推动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厉家寨精神在50余年中经历了数次精神话语的转换,但厉家寨人排山倒海、翻天覆地、无坚不摧的力量,是创造厉家寨农业生态系统奇迹的动力之源。[8]在深翻整地期间,厉家寨人提出了“劈岭填沟”、“让河流改道、叫土地翻身”、“向大山进军”、“比建设社会主义的劲头和决心”等等雄壮的口号,形成了一股排山倒海、翻天覆地、无坚不摧的力量。1957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山农业社做出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开山劈岭填沟挖渠改造自然》的文章,并配发“编者按”:大山合作社开山劈岭、改造自然、建设山区的壮举,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愚公移山改造自然的好榜样。这个英雄的合作社,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勤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大无畏的精神。[6]正是这种改造自然、再造农田水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成就了厉家寨奇迹。   厉家寨人在战胜穷山恶水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尊重科学、追求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厉家寨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厉家寨精神的核心内涵,是20世纪50到70年代厉家寨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整修“三山五岭两条河”的辉煌壮举的精神源泉。“团结一致,群策群力”,这是厉家寨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在整山治水的过程中,厉家寨党组织勇敢地承担起领导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任,坚持发扬民主、群策群力,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开拓进取,敢为人先”,这是厉家寨精神的鲜明特征,厉家寨人面对当时的荒山秃岭、沟壑纵横、土地“瓢一块,碗一块”的自然现实,没有悲观消极,没有顺延前人靠天吃天的麻木做法,而是大胆创新。可以说,厉家寨精神是厉家寨人民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结晶。“尊重科学,追求和谐”是厉家寨精神的永恒主题。厉家寨人战天斗地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在尊重科学规律、追求天人和谐的理念下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厉家寨人科学规划,科学决策,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了水土保持、山区开发、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厉家寨精神所体现的核心理念就是科学发展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汲取的宝贵理念。#p#分页标题#e#   三、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   (一)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是新中国红色农业文化遗产的典型样本   厉家寨这个虽逊色于大寨但成名早于大寨的名字,在山东乃至国内留下了深厚的历史记忆,成为当地无以复制和再生的精神文化遗产,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得到政界的大力弘扬和宣传。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是新中国集体主义与合作主义农业文化的典型代表和象征符号。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时代的农业文化遗产不同,厉家寨自扬名以来,一直作为合作制度与集体主义时代的农业典型被加以包装与宣传。作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厉家寨吸引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万人前来参观。厉家寨成为全国各地仿效、模仿与复制的样本,它的标本意义也由此显现出来。1965年12月9日,时任山西大寨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和“铁姑娘队”队长郭凤莲,按照总理“石头缝里可以栽树,酸枣树可以结大枣,植树造林要向山东厉家寨学习”的指示,曾专程到莒南厉家寨参观学习。   (二)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与红色旅游的产业互动,对开发临沂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厉家寨红色旅游的核心仅依托单一的厉家寨展览馆,而忽视了厉家寨人民在劈山治水、改水治土历程中修建的农业水利工程、农田保护工程等农业景观以及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只有加入这些工程和自然景观才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丘陵地带典型的相对完整的文化遗产景观。如果可以将厉家寨展览馆所呈现的红色文化,延伸到三山、五岭、两河之间,凸显厉家寨农业文化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价值,整合厉家寨及其周边地区各类旅游资源,开发以大山、葡萄山为中心的红色教育与休闲经济园区,打造厉家寨生态农业与红色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区,将会成为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更为可行的发展之路。这些文化景观所负载的人文精神、时代精神,是难得的红色资源,对各类社会群体养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作风,加强各类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同时,这些自然与文化景观作为一个载体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对当前党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将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是一个新的“好例”。   (三)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是构筑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文化产业格局的重要资源   厉家寨位于近海临港的鲁东南地区,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是临港经济开发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在临港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格局的筹划中,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涵盖了厉家寨、张家寨、徐家寨、寨子河、大山河等五个村庄,覆盖人口近万人,是鲁东南地区丘陵地貌与区域性农业生态治理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极其难得的农业文化资源赋存。对这些负载着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光荣与梦想的农业文化遗存进行动态保护、后续重建和继续使用,是提升厉家寨红色文化内涵的必要举措。但是目前,许多水利工程已经遭到人为破坏,许多昔日纵横交错的农田灌溉系统已经废弃。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模式从集体化重新走向家庭化,导致乡村集体组织功能弱化。因此,颇有必要重新认识这类资源禀赋的独特价值,对既有的农业工程与文化景观进行恢复与保护,使其成为临港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开发格局的中心环节。   (四)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应   性管理和生态农业旅游理念的融合,可进一步推进厉家寨的节会经济及“好例”品牌如今,在先辈曾经挥洒汗水的土地上,依托尚存的水利工程和农田整治工程,当代厉家寨人发展了以樱桃种植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并着力打造“临港经济开发区(坪上)厉家寨樱桃节”这一节会经济品牌,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正日益扩大。多年整治的万亩梯田及山坡崖畔全部栽植樱桃,大力发展樱桃产业,形成了一万余亩集赏花与食用为一体的生态环保型樱桃种植园,初步形成了“百华里路一条线,万亩樱桃一个园,百万棵樱桃连成片,千万斤樱桃不出园,农民增收五千万”的生态农业旅游格局。2003年,当地政府为厉家寨樱桃注册了“好例”牌商标。2005年5月15日,举办了首届厉家寨樱桃节,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六届。   总之,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是新中国集体化与合作化时代农业的样本,是中国北方乡村农业生态系统再造的典型个案。它所凸显的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文化遗产,具有加以保护、开发与传承的巨大价值与空间,它所承载的农业生产、乡村生态保护与治理经验,特别是它所承载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造自然的时代精神,都是极其宝贵的人文遗产。笔者认为,将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整合节会经济与红色旅游,构筑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格局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时代赋予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