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英语课中的应用

情感在英语课中的应用

 

1.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是“知情并行”,也就是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品质得到升华和提高。随着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发现师生良好情感的互动对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1情感与认知活动。   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总体大于部分”的系统效应。人们认为:刺激大脑右半球,使两个半球处于协同活动中,并预期能得到下述模式:一个半球+一个半球=两倍的效益,但研究结果大大出乎预料,这种刺激所产生的效益达到五至十倍。因此,应该充分认识课堂教学中情感的巨大作用。积极、愉快的心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能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不良的心境,包括过分紧张和焦虑则会减少学生的活动能量,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2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氛围。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从事的一项活动,其中充满着人类的活生生的情感。正是积极的有导向的情感活动的存在,才使教学活动不仅具有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具有培养个性及其他良好心理品质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情感氛围是这一过程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忽视这一点将导致课堂教学工作失败。   3.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若继续沿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则不仅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不能充分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学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特点,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影响英语教学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教学方法外,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学生学习英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教师的个人素养。   在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稍不注意就会伤害孩子,犯一些错误,伤害孩子们的心。美国著名学者布鲁斯阿克曼在“自由教育”的理论中提出:“整个教育体系就好比一个庞大的球。孩子们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站在球面上的不同点: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探求这个大球,让他们了解发生在周围的戏剧性事件的深层含义。”无论在英语课堂上还是课后,我都认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激情去点燃课堂,用爱心去关注学生,用耐心去倾听学生,所以学生愿意和我交流,与我谈论当天的学习情况,反映个别学生违纪行为和课堂行为:哪个学生犯错误了,哪个同学做好事了,哪个老师批评了哪个学生,哪个教师布置作业多了,等等,还给我提些班级管理建议。能够对症下药,及时处理班级问题,解决学生学习和思想上的问题。   3.2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严肃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3.3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首先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要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境,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该情境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境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迎着21世纪的曙光,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向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英语课堂上营造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p#分页标题#e#   3.4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做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学生看做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其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3.5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3.5.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3.5.2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5.3互动的师生关系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用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3.5.3.1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做问答练习、转换练习,提问时更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简单的问题要尽量留给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能回答更难的问题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智力因素突出的学生做阅读性强、推理性强的练习。根据渐进性原则,在部分学生确有困难,难以为继时,适当放慢进度,查漏补缺,甚至是“开小灶”,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充满信心,一步步地赶上。对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也不能轻视,否则会使他们盲目自大,进而丧失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增加难度和浓度,也可以在练习或检测中增加信息量,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   总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所获,进而乐此不疲。   3.5.3.2关心鼓励。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对学生鼓励,可引发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   3.6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认识自我,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p#分页标题#e#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4.结语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