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低碳发展研究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低碳发展研究

低碳发展模式实施背景

(一)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障低碳能源供应

公司2011年新增天然气三级储量均超过千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127.32亿立方米,是历史上第五次超越1000亿立方米,新增控制储量1135.65亿立方米、预测储量1059.45亿立方米,连续8年实现了储量持续高峰增长。在川中古隆起震旦系获得1个重大新发现,在剑阁区块礁滩及剑阁、安岳、蓬莱区块须家河组取得2个重要新进展,在石炭系地层—岩性复合圈闭获得1个重要新苗头。特别是高石1井在灯二段测试获得日产102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是继威远震旦系获得发现后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勘探历经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性突破,揭开了盆地天然气勘探又一重要战略新领域。四川盆地威远地区的九老洞页岩和泸州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两个地层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在6.8亿立方米—8.4亿立方米,相当于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公司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与国外公司开展页岩气联合研究,第一个开展页岩气专项研究并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第一个钻探页岩气井,第一个对页岩岩层开展大型压裂,第一个获得页岩气。公司通过50余年的天然气勘探开发,累计生产天然气约3230亿立方米,占全国同期累计产量的30%,是我国累计生产天然气最多的气区。

(二)协调发展天然气业务,低碳能源供应作用突出

四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现、开采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川渝地区的天然气主要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和地方浅层天然气公司供应。中国石油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在川渝地区有天然气供应的116个市(区、县)中,完全由中国石油供气的达108个。从2001年到2011年,公司的天然气产量从84亿立方米增至144亿立方米,增加了71%;向川渝地区供应的商品天然气从78.6亿立方米增至145.9亿立方米,增加85.6%。11年来共向川渝地区供应商品天然气1291亿立方米,为低碳能源供应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能效管理成效显著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明确了HSE管理委员会行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职责,全面负责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公司制定并完善了《节能节水管理实施细则》,《节能节水型企业考核评比办法》等节能管理制度。下发了《能效水平对标指标调查表》,建立了油气田业务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确定了能效水平对标标杆,了《能效标杆现状报告》,编制《能效对标改进方案》,落实了能效对标改进措施。“十一五”期间实施节能技措项目276个,节水技措项目96个,实现年节气1586.22万立方米、节电655.18万千瓦时。在143余口采气井应用井下节流技术,减少燃料天然气的消耗,缩短地面建设周期,节约地面建设投资。通过高低压分输工艺采出低压气近50亿立方米,年减少燃料气消耗0.5亿立方米以上。公司推广采用MDEA溶剂吸收法和配方型溶剂吸收法脱硫、采用原料气过滤2级串联流程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天然气净化厂的生产效率,新建净化厂的设计能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共实现节能8.53万吨标煤,超额完成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节能6.88万吨标煤任务,兑现了国家“千家企业”节能承诺。公司先后获得“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四川省工业节能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四)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结合公司的业务重点,积极开展低碳发展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在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加强高含硫天然气、致密气、页岩气等的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在节能减排方面,以油气田开发、净化、输送等专业板块为重点,突破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在新能源开发以及CO2利用与储存方面,积极推进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等新能源生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适当开展碳封存和碳利用技术的相关研究开发、试验与示范工作,为公司的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撑。

(五)培育低碳文化,建设低碳矿区

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培育员工的“低碳生产”、“低碳办公”珍爱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及其敬业、奉献精神,在广大员工中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建设以“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公司低碳文化。引导矿区推进低碳发展,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具有西南油气田特色的低碳文化品牌。将低碳发展内容纳入公司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包括提供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低碳型企业,促进低碳城市发展,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积极参加碳汇造林等内容。

实施效果

(一)有力支撑了川渝地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测算,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业链创造的增加值占川渝地区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1.87%上升到2011年的3.63%,上升了1.76个百分点;2005年天然气产业链在川渝地区经济增长的12.31个点中贡献了0.16个点,2011年在川渝地区经济增长的15.4个点中贡献了2.11个点;天然气产业链对川渝地区财政收入的贡献直线上升,由2004年的2.19%上升至2011年的10.41%。

(二)推进了川渝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升级

川渝地区天然气加快发展速度,对于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川渝地区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2.05%,远高于4.8%的全国平均水平。川渝地区城市气化率由2004年的43.3%逐年上升至2011年的54.2%,川渝地区车用CNG占汽车燃料消费量比重由2004年的4.8%上升至2011年的6.0%。

(三)形成了以天然气为原料或燃料的产业集群

目前,川化、泸天化、赤天化等国内知名的7大天然气化肥厂的合成氨总产能为200×104t/a,大型合成氨装置产能(年产合成氨30×104t以上)分别占全国大型合成氨产能和天然气制合成氨产能的20%和50%。还有38家全国重要的中、小型天然气化肥生产基地。四川维尼纶厂、重庆扬子江乙酰化工公司和建滔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天然气化工业,生产甲醇、醋酸、乙炔、合成纤维等天然气化工产品。在四川夹江地区,丰富的天然气供应促进了当地建陶业的蓬勃发展,建立与形成了建陶业集群。

(四)降低了川渝地区综合减排量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测算,川渝地区天然气的减排量2010年综合减排量为2365.72万吨,是2005年(1028.88万吨)的2.3倍。其中,二氧化碳2010年的减排量为1488.01万吨,是2005年(744.22万吨)的2.0倍。2010年人均二氧化碳减排量为135.45千克/人,是2005年(67.99千克/人)的1.99倍;2010年单位土地面积二氧化碳减排量为26.23吨/平方公里,是2005年(13.12吨/平方公里)的2.0倍。#p#分页标题#e#

(五)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2010年川渝地区煤炭、石油消费增加量分别为956.66万吨标煤和395.12万吨标煤,在热效率等效替代下,增加53.95亿立方米天然气即可达到相同煤炭输出热能,川渝地区由此可节约能源使用成本29.51亿元;天然气替代石油使用,增加27.23亿立方米天然气使用即可达到276.58万吨油品的输出热能,节约能源使用成本77.67亿元。

本文作者:伍建国 周娟 王宁 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