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产业生态经营理念与措施

竹产业生态经营理念与措施

竹子是世界上特有的森林资源,常被誉为“第二森林”。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中国对竹子的培育和利用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1]。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剧增、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环境和森林资源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特别由于人类对木质品的喜爱,需求量持续增长,从而导致了世界性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天然林资源严重破坏,可开采林木资源逐年减少,从而使得世界木材供给总量锐减,供需矛盾日益尖锐[2]。自从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竹资源特别丰富的中国、日本等国家重视了对竹资源的培育与开发以来,人们对竹子的优良特性和开发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且已被逐步推上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区经济建设的历史舞台。

竹子具有其他一般林木无法比拟的多重特点和优势,发展竹资源、开发竹产业能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推进产业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贫困山区,发展竹子对解决其环境问题、贫困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将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探讨竹产业现代化生态经营的理念与对策,不仅对我国竹资源未来的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我国21世纪林业生态化建设方面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竹产业现代化生态经营的涵义

竹产业的现代化生态经营就是运用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森林经营管理方法来经营竹林,将低产出、低效益、自给自足、封闭式的传统竹林改造成高产出、高效益、市场化的开放式现代竹林的过程,把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中加以考虑,提倡一种动态稳定经济,既不破坏环境,又不滥用竹类资源,保持竹林生产长久的持续发展;积极采取合理使用和维护竹类资源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创新,以确保人类及其后代对竹类资源和产品需求能不断得到满足;通过科学培管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理顺竹业市场来实现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3个目标,即积极增加资源总量,既自给自足、又要考虑资源输出;综合利用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利用和保护竹类资源,为其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利于子孙后代需求和发展的长远利益。

2竹产业现代化生态经营的原则

2.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竹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的前提下,促进人类对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竹子的生长繁育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及功能关系上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自然经济的林业社会、市场经济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过渡。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既要开发利用又要保证竹林面积的大幅度增长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作到良性循环,永续利用。

2.2开放性原则

竹产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含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利用与转换,而且包含着与其他产业、行业等多种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渗透与交融。若生态系统越封闭,则废弃物越少,利用程度越高;而产业发展越开放,要素组合越合理,经济效益则越高。因此,要合理适度的对竹资源进行开放性经营。

2.3效益最大化原则

实现竹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最大化。一方面要把竹林生态系统创造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追求系统内部自身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3]。

3竹产业现代化生态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3.1竹林培育经济效率低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竹林培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经济效率低的问题。江西省1989-1998林产品成本调查资料计算显示[4],江西省毛竹平均产值每百根532.94元,其中物质消耗成本占30%,用工成本占43%,税金占5%,纯收入仅占22%。虽然这几年竹林的经济效益在逐年提高,但按最大化效益计算,扣除天气、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绝大部分竹林纯收益只有200~300元/667m2。这与竹产业现代化生态经营的目标相去甚远。

3.2竹林结构单一,土壤污染严重

近年来,由于竹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断劈山造林,一方面造成了水土的流失,大面积的人工林纯林也破坏了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加大了对竹林的施肥,造成了土壤部分污染。

3.3竹加工利用产值低

在竹子的加工生产环节,竹产品大多为单一产品,仅局限于对其的物理加工利用,竹材的平均利用率在30%以下,甚至仅为10%左右[5]即便是生产规模和精深加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吉,竹材加工利用率在60%~70%以上的企业也只占少数。

3.4竹产业开发缺乏外延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竹子的利用不再局限于对竹子本身的一般利用,各类不同的竹制品加工提高了竹子再利用的经济价值。对竹子的旅游开发及竹文化内涵的挖掘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缺少对竹林生态服务价值的认识与开发。

4竹产业现代化生态经营对策

4.1科学管理,实行分类经营

按照竹林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竹林的经营应通过实施分类经营,发挥竹林最大自然生产力,提高单位投入的经济产出。竹农可根据市场、立地条件和生产条件等综合因素,对竹林开展多类型的分类定向培育(现代竹林的定向培育类型一般分为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和材用林3大类型)。通过采用先进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手段(如优化营林措施、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开设竹山便道等)来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竹林经营的相对投入,提高竹林产量,从而实现竹林经营效益最大化。依照竹林主导功能利用和经营目标的不同进行分类,并按其各自的特点和运行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等手段实施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获得经营效益,从而既满足了社会对竹林功能多样性的需要,又实现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2者的协调持续发展[6]。另外,加大对竹林的科学培管,不仅仅要提高竹林的产量和产值,更要从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单位劳动产值方面入手来提高竹林的生产效率。

4.2发展竹木混交林,提高竹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是生态学上一条重要的规律。一个生态系统物种组成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7]。单一的竹林纯林立地结构必然导致地力的严重衰退,造成病虫危害,影响竹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发展竹木混交林,恢复竹林原有的生物群落结构,可以提高竹林自身的生态系统稳定性。#p#分页标题#e#

4.3种养结合,发展立体林业

立体种养[8]是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提高单位面积效益,而且又能促进竹林生产,使竹林增产增收,形成一个生产经营和生态维护的动态循环结构。近年来,利用竹林空间发展竹山养鸡,实施“竹蔸竹荪”、天麻、兰花套种技术[9]等立体种养形式为发展竹林立体种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

4.4提高竹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资源节约型竹产业

提高竹材的综合利用水平,就要开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竹材产品,实现全竹综合利用,这既是竹产业综合开发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带动资源培育和创造良性循环的关键。通过对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等的创新,不断提高竹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竹材的利用率,节约竹材原料,减少对竹材的过度砍伐,维护生态平衡,建设友好自然环境[10]。调查显示,生产竹地板竹材利用率仅为16%左右[11],且加工工艺复杂。而若对加工废料采用木材热解对其进行干馏,可以得到竹炭、竹醋、竹焦油和竹煤气4大类产品。将竹材加工成微薄竹片后,进行贴面加工,生产具有各种装饰效果的板材,附加值可提高3倍以上;如果将竹材拼接成各种装饰挂件的基材,其经济效益更加可观[12]。另外,竹叶可以加工竹叶黄酮,竹枝可以生产竹扫帚,竹篼可以加工成竹工艺品。只有对竹材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全竹开发与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竹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竹产业。

4.5积极推进竹产业的外延发展

中国不仅在竹林培育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自古以来对竹文化的研究和应用也相当重视。竹产业的现代化生态经营也要重视对竹子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同时利用竹文化的丰富内涵,拉动竹产业的发展,拓展竹资源的利用途径。可以建立以竹为主的旅游胜地、游览区、竹主题公园等,在合理开发竹资源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巩固和维护了竹林生态的良性循环。

5小结

在宏观层面上,要运用生态平衡论(强调竹林的经营要把经济系统和经营活动建立在竹林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相协调论(强调竹林生态、竹林效益和社会必须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论(强调竹林经营的可持续性要建立在竹林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对竹林的现代化生态经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指导。在产业层面上,竹林的产业链应该进一步拓展到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利用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来合理组合,从而达到竹林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向发展。在地域层面上,竹产业的生态化经营应该参与到国家生态乡、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甚至“天保”等项目的建设中,让竹产业的生态经营产业化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