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生态恢复与防治

石漠化生态恢复与防治

 

1石漠化现状及成因   1.1石漠化现状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石漠化是岩溶土地持续水土流失的最终结果,也是我国南方山地荒漠化的特殊形式,又称喀斯特荒漠化或者石化。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危害最大的缓变地质灾害,它是由于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植被破坏,岩石裸露,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旱涝灾害频繁,区域生态环境气候恶化,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1,2]。我国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2.96万km2,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等8个省(区、市),其中以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1]。石漠化区域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红河流域三大大水系的源头和上游,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石漠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部分泥沙进入长江并在下游淤积,导致河道淤浅变窄、湖泊面积逐年缩小,使蓄、泄洪水能力下降,最终将威胁到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国家“西电东送”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影响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而且石漠化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危害匪浅[3]。石漠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低下,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对这些地区而言,石漠化不仅是严重的生态问题,更是突出又急需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制约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三农”问题突出和地区贫困的根源。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态势,改善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1.2石漠化特点   一是面积大。根据监测,石漠化面积已达12.96万km2。此外,还有12.4万km2的潜在石漠化土地,如果不尽快实行保护,很容易转化为石漠化土地。因此,防治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扩展趋势快。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坡耕地的不良耕作,潜在石漠化土地变成了石漠化土地;二是矿山的开发和公路建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石漠化;三是石漠化程度在加剧,轻度向中度发展,中度向强度发展。三是防治难度大。岩溶地区虽然雨热条件好,但是分布不均,且由于土壤流失殆尽,肥力极差,治理难度大。同时,区域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大、各种不合理人为活动频繁,石漠化防治难度很大。四是区位特殊。岩溶地区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红河流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有45个民族、近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8%。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有152个部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人,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4.6%[3,4]。五是危害严重。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威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许多地方丧失了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石漠化还造成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可见,石漠化危害严重,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3石漠化成因   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的形成是特殊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也是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基本出发点。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一是由于岩溶区碳酸盐岩具有易溶蚀、成土慢、土壤易流失的特点,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据研究,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所需的时间,为同纬度非岩溶区的1.0倍~40倍[5]。形成的土壤土层薄,层次发育不全,土层与其下伏的刚性岩石粘着力差,极易侵蚀。二是岩溶地区绝大多数地区年均气温处于1.5~20℃之间,山高坡陡,降雨丰沛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三是岩溶地区年降雨量大,降雨多集中在5月~9月,降雨强度大,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四是岩溶地区地形陡峭、切割深、落差大,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下泻水土的速度大大加快,冲刷力成倍增加,加剧了土壤侵蚀[6]。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6]。一是岩溶地区人口多,密度大,超出了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长期以来,盲目毁林垦荒,陡坡耕种,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形成石漠化;二是岩溶地区生产生活能源主要依靠薪材,过度樵采,使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植物群落迅速退化,土壤流失加快,石漠化加剧;三是岩溶地区的经济主要来源于牲畜业,以放养为主,牲畜大幅度增加,造成过度放牧,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而且增加地表粗糙度,造成土壤易被冲蚀,导致石漠化;四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对植被保护的重要性和生态重建的难度认识不足,没有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量开采挖矿,破坏林草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中过程中排放和丢弃“三废”,危害林草生长,加速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过程。   2石漠化试点工程取得的成绩   石漠化问题是中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更是岩溶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4年~2005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基本查清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为石漠化科学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同年,国家启动了100个县(市、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为全面实施石漠化治理探索道路、积累经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3年来,各地在石漠化防治技术与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为“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奠定了一定基础[7]。   2.1生态效益   加快石漠化地区的林业建设,是恢复和改善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是根治长江、珠江水患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是推进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巩固成果的必然要求。3年试点工程在林业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植被管护,主要通过现在实施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与天保工程的森林管护项目完成;封山育林育草,石漠化区域大多是坡度较陡的高海拔区域,在人为操作难度较大和成本利益的考虑下,封山育林育草便成了比较理想的生态恢复方式;人工造林,包括生态林、生态经济林和薪炭林;低效林改造,结合目前实施的低效林改造项目布局;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岩溶景观资源为基础,重点发展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主体的特色生态旅游业。通过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加快石漠化土地植被的恢复,各治理区初步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防护体系,土壤理化性能得到有效改善,节水、保水效益得到明显增强,减缓了地表径流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彻底遏制土地石漠化不断扩大的势头[7,8]。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和林草植被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固碳释氧,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p#分页标题#e#   2.2经济效益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如坡改梯、引水渠、堰道等的建设,对洪涝起到了蓄、引、拦、排的作用,基本实现“土不下山、水不乱流”的良性局面,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的目的,进而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人地矛盾逐渐缓解,土地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逐渐增加。田间生产便道、牲畜圈等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此外,根据不同生态区位条件,结合地形、土壤、光热等自然条件,本着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生态与经济效益并存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各石漠化地区均发展了诸如核桃、枇杷等特色经果林,特色产业的发展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9,10]。此外,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大规模林草植被建设、畜牧业及各种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建设,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增加农村妇女的就业机会,将大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强民族团结,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2.3社会效益   石漠化治理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重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规划治理区内将有一大批农民接受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显著提高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化。为了取长补短,县相关部门和乡镇技术人员互相邻近省区进行考察和学习。此外,为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工程的宣传,在县城及治理村镇主要交通要道交叉口设立宣传标牌;印发宣传册,拍摄宣传片,大力宣传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由此,石漠化综合治理必将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加强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5]。   3石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根据岩溶地区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和扩展趋势,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岩溶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法律为保障,以造林育林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为主要手段,以试点区域林草植被保护与石漠化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把林业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部的关系,逐步构建起一个岩溶地区功能稳定、结构合理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11,12]。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要做好石漠化防治工作,尽快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要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各级地方政府政务内容。石漠化防治要实行地方政府负总责,建立健全各级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并作为各级地方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石漠化的防治要从源头上抓起,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一手抓治理,扩大林草植被,一手抓保护,严格监管,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3.2设立专项,综合治理   国家应把石漠化防治纳入国家生态建设总体构架之中,尽快编制石漠化防治工程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石漠化防治专项工程。遵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要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造林种草、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以及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综合治理,迅速推进石漠化防治工作。   3.3强化科技支撑,科学防治   石漠化防治必须依托科技,要结合防治工作需要,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从目前有关石漠化的研究来看,现有的研究集中在概念、成因及防治等几个方面,在等级划分、监测方法等方面也有一些研究,但对石漠化的评价和等级划分大都是围绕着石漠化现状进行,较少涉及石漠化潜在危险程度的评价,且定性评价多而定量评价少,难以满足石漠化防治生产实践的需要。同时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层面的探讨及防治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驱动机制的量化研究尚未见报道,综合治理技术缺乏系统性研究。   3.4大力发展石漠化防治产业   岩溶地区石漠化与平困是一对“孪生兄弟”。在石漠化防治过程中,应以生态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实现石漠化治理产业化。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重视产业链的形成,针对种植结构单一、跟做粗放和群众贫困等特点,把石漠化防治与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市场优势和生产潜力的特色产业,比如特色药材、经果林(核桃、花椒、樱桃等)、生态畜牧、旅游等产业,并以此培育和形成生态产业链,以增加群众收入。从而实现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区域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综合目标。   3.5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   针对岩溶地区地形复杂,地块破碎,单纯依靠遥感技术对于植被覆盖下的地类判别的局限性,监测应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方法。加强石漠化监测体系建设,实行5年为一个周期的监测制度,定期监测、掌握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及时对防治工作进展及其成效做出客观评价,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